相亲一直是一个现代很多年轻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说到底,他们也许不是不愿意去,而是反感家中长辈那种催促的态度,毕竟两辈人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但其实,古代也有相亲,而且和现在差不多,不过多数都是女方的父亲帮她寻找合适的人家。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汉高祖刘邦在他还是个小混混时候的相亲记录吧。
一
自古相亲欢乐多。不知从何时起,相亲角取代尬舞广场,成为奇人异士辈出之地:有拜玛丽苏**求保佑遇到霸道总裁的,有后悔将女儿培养太优秀以致嫁不出去的……一时间,似乎全国人精都聚到了各大相亲角。
经历了一段恐婚时期后,80、90后开始愁娶恨嫁。但相亲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而是一场智力、财力、体力、耐力的综合考验。尤其对于男士来说,房车才貌、学历年龄等硬性条件,更是每一项都不能短板。
因此,相亲角中的大部分男士往往铩羽而归,不是心灵被击碎,就是三观被刷新。痛定思痛,广大愁娶男士有必要向古今第一相亲手——汉高祖刘邦,学习一下如何在一文不名的情况下迎娶白富美、倒赚彩礼金。
首先看一下刘邦先生相亲时的简历——姓名:刘老三;职业:泗水亭长;学历:家里蹲大学本科;相貌:高鼻梁、大胡子;资产:负债累累;婚恋状况:未婚,但育有一子;爱好:吃喝嫖赌;性格:好吃懒做……
解释一下:刘邦原名刘老三(刘季),两位兄长分别叫刘老大(刘伯)和刘老二(刘仲)。“刘邦”是富贵以后才改的名,就像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或朱八八,很萌对不对他还与一位曹寡妇有一腿,生下了未来的齐王刘肥。
这份简历拿到相亲角,搁一般人八辈子也找不来对象,没被众大妈围观喷死已经算走了大运。可是刘老三愣是拿着这份简历,相到了连本地县令都没相成的白富美。他是怎么做到的
二
话说某一天,江苏小城沛县来了一位大人物——吕公,自称躲避仇家,不得不定居沛县,但举县上下没人敢轻慢,连县令都在其面前夹着尾巴。有人风言他是吕不韦的后代,也有人猜测他就是吕不韦本人。
吕公还有个名叫吕雉的女儿,可以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的那种,典型的白富美。但吕公轻易不肯许人,连县令都遭到拒绝。按理说,吕公客居沛县,就算是强龙也不敢随便得罪县令这种地头蛇。
但吕公偏偏一点不惧,县令也不敢有怨。这说明,吕公的背景绝对不一般,不是离退休的朝中大员,就是跟皇室有莫大渊源。假如真的如传言那样,吕公就是吕不韦,而吕不韦是当今圣上的生父……
无论是哪种情况,谁能娶回吕雉,谁就能进入沛县的政治舞台中心,就算坐不了沛县的头把交椅,也能坐上个小马扎了,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将不再是梦。一想到这些,沛县的老少爷们就激动得流一裤裆汗。
既然要定居沛县,吕公当然也想为女儿早择良婿,因此设宴邀请全县土豪。这次宴会,名义上是为乔迁冲喜,实际上是为女儿准备的一场相亲大会,所以设下门槛:参与此次宴会,掏不出一千钱红包的,只能坐到堂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其实是第一轮海选:把不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筛选出去。作为三十好几的老光棍,刘老三当然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想,功夫不负有心机的人,我刘老三的机会来了!
三
于是,刘老三空着手大摇大摆就前去赴宴。不料,主持宴会的人是自己的死对头萧何。小时候玩警匪游戏,萧何就爱当警察,现在又是县令的左膀右臂,当然容不得刘老三这样的老炮胡来,怎么也不肯通融。
无奈之下,刘老三心下一横,叫了声“出贺钱一万”,堂中满座皆惊,吕公亲自出迎。刘老三志得意满,在众人议论中大步登堂,并暗中向目瞪口呆的萧何翻了个白眼、竖了个中指。
宴席上,满座土豪公子们纷纷炫富:有的亮出在吴越重金打造的青铜剑,有的把玩从西域代购回来的白玉镯,还有的叫服务员上一瓶春秋年间的拉菲。刘老三见状哈哈一笑,撩起长袍露出左腿。
众人凑近一看,一条大腿上密密麻麻都是痣。“你们那样炫富有意思吗我这天生的七十二颗痣,你们谁有”萧何当即呵斥了刘邦一顿,并告诉吕公:“这小子一向大言不惭,成事不足,您别理他。”
吕公却暗暗称奇,宴会结束时,眼神示意刘老三留下来,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我看你骨骼精奇,想把女儿许配给你,你从今一定要自尊自爱!”
刘老三蒙了一圈后,立马笑开了花。心想,自己前半辈子命运蹉跎,捡个烟屁股都没见过红塔山,没想到这好事让自己撞上了,感谢沛县TV,感谢支持我的江东父老……
四
如一般狗血剧情一样,这桩亲事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首先发难的是刘老三未来的丈母娘。她责怪吕公:“咱这么好的女儿,县令求婚你都拒绝,最后居然便宜了一个土老帽!”吕公只是微笑着回答:“妇道人家,你不懂。”
其次发难的是县令。其实站在县令的立场上,这事儿搁谁都窝火。因此,在陈胜起义闹得天下纷扰之际,刘老三率领沛县子弟希望入城保卫家乡,却被县令拒绝,这里面很难说没有私怨。
尽管存在诸多考验,对于刘老三而言,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绝对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资本积累。从此,刘老三在沛县虽然仍然半为亭长半务农,但已经有了一定身份地位,开始与萧何、曹参等社会名流良性交往。
更重要的是,在吕公的激励之下,刘老三不再以流氓自居,懂得自尊自爱,有意结交当地名流,为自己积蓄社会声望。那个在田间指出刘老三相貌“贵不可言”的老头,多半受吕公指使,为了振奋刘老三的热血气概。
从此,刘老三不再是刘老三,而是未来的汉高祖刘邦!由此观之,吕公为女婿刘邦送上的彩礼可谓厚重至极,而自己的眼光之独到也足以笑傲千古。如果吕公与吕不韦真有什么关系,那就真可见出家学渊源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婚姻不是做生意,不能只想着奇货可居。但即使你真的把婚姻当做一次投资行为,那也无须太过注重对方的硬件。毕竟,未来穷不穷的不好说,关键还是看人。无数历史告诉我们:千万莫欺少年穷!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下面一起来看看以下这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也许您会涨知识
1、为什么男装纽扣在右,而女装纽扣在左呢?
纽扣最初问世时,只有富人的外套才钉纽扣。按当时的风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则由仆人帮穿。女士衬衣上的扣子钉在左边,极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仆人们(现在方便男人脱)。男士衬衣的扣子在右边,除了自己穿衣服,还因为用右手方便拔出挂在左腰的佩剑,这样就不容易被衬衫兜住。
2、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五行分别对应五个方位。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皇帝下江南),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北上抗日)。当要去厕所时要去院子的北面,所以说上厕所。当要去厨房时,要去院子的南面,所以说下厨房。
3、俗语为什么是不三不四?
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所以天地相加为三,三即成为整体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等;而对于四则称之"周全",亦有称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刚、四大家、四体、四艺、四书等等。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为不端的人统称为"不三不四"。
4、佛家弟子为什么都姓释?
释姓是汉人姓氏之一,一般为汉传佛教出家人统一使用之姓氏,并未收录于《百家姓》中。中国出家人以释为姓,始于道安禅师。佛教初期魏晋沙门,以师为姓,故姓各不同。道安以为,根本道师乃释迦世尊,故"以释命氏",后来他译《增一阿含》,有"四海出家,同称释氏"之语。
5、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
有民间神话传说用"鼠骗猫"的说法来解释这个问题,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时无猫,猫原产于埃及,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可考,民间传说则由唐三藏从印度带回(其实是汉朝)。所以猫在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十二生肖早就排完成定论了。而且,十二生肖中已经有了老虎这只大猫,所以小猫就不用值班了。
6、回复姓氏为什么要免贵?
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通志·氏族略》有云:"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氏不同姓可通婚,同姓不同氏不可通婚。秦统一以后,姓氏合二为一。因姓氏还是贵者,所以往往要问"贵姓",而有人问"贵姓",才能回答"免贵姓某"。当然,如果你姓张和姓孔,你就不需要回答免贵了,因为这是老天爷和孔圣人的姓噢。
7、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数学奖?
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到:奖励那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发明或发现"。他不认为数学是人类可藉以得益的实践科学,因而数学被排除在诺贝尔奖之外。其实是诺贝尔曾向一位女士求婚,而她却嫁给了名叫米泰莱弗勒的数学家,还共同欺骗了诺贝尔,诺贝尔终身未娶,他恨数学啊。
8、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
风水位理学认为,逢本命年时,生肖守护神要去天庭参拜,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述职,这时对人的保护就会减弱,妖魔邪祟就会乘虚而入,红色能够去灾辟邪。这与"过年"贴春联的来历也有关联,所以人们用穿红衣服,系红腰带来去灾辟邪,后来被人们发扬光大,连内裤袜子都要红色。
9、百家姓开头四姓为什么是“赵钱孙李”?
明清文献记载,《百家姓》是宋朝初期,由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学者最先编辑。所以他用了当朝皇帝的姓氏为第一姓;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开头四姓"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10、犬子的来历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小名,《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但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人们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郎,用上了"犬子"一词。那么龟儿子呢?
11、二百五的来历其一
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怒: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12、过年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夜晚,有个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笔钱财。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后来,宋神宗得知此事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从此"压岁钱"在民间流传开来。
13、中国人为什么把说大话叫吹牛?
从前宰羊时放完血,屠夫会在羊的腿上割开一个小口,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羊全身都膨胀起来,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谁要说可以把牛皮吹起来,那就是说大话了,因为牛皮很大,而且非常坚韧,根本吹不起来。所以"吹牛"就是说大话的代名词!
14、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来历
宋时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续娶了一妾名唤姣娘。老夫少妻的生活,使得姣娘私下与年轻仆人私下约会。王安石知道后,本来火冒三丈,但一忍再忍,干脆在中秋节对诗的时候,诱使姣娘讲出实情,但姣娘一句"宰相肚里能撑船"让王安石深知其苦,即赐银千两,送姣娘与仆人成婚。
15、为什么是替罪羊而不是替罪狗?
圣经《旧约》:挪亚后有个叫亚伯拉罕的闪族人,他99岁得一子。一天,耶和华突然降临,要他杀子以撒献祭。以撒不知自己是祭品,跟随父亲上山,亚伯拉罕准备好一切,正将儿子放上祭坛欲动刀时,天使飞来拉住其手,不准他杀子,告诉他只是耶和华的考验,并改用羊来做为祭品。这就是替罪羊的来历
16、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17、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来历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一个小茶馆。知县白老爷是一个贪财好利的主儿,经常来白吃白喝。虽然父子俩受不了,有气,但也没办法。有一段时间老掌柜病了,小掌柜司炉掌壶。等老掌柜病好以后,发现县太爷再没来了。问其缘由,小掌柜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18、为什么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汉朝,长安街上有个夫妻开的豆腐店,老板娘生得漂亮,风情万种,人称"豆腐西施",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老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趁付铜板时摸摸老板娘的纤手等。后来,"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19、孺子牛的来历?
齐景公非常疼爱庶子荼,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20、为什么高贵的女婿要叫金龟婿?
金龟婿与唐代官员的佩饰有关。唐初规定,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鱼符以不同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能佩戴金龟(或金龟袋)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21、智囊一词的来历
战国时期,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初任庶长,因战功封为严君。秦武王时,与甘茂分别为左右丞相。公子疾为人滑稽多谋,但因患瘿疾,颈前长了一个大囊肿,被秦人戏称为"智囊"。"智囊"一词后来逐渐转意,由指人身体上的囊肿,变成指聪明的人。
22、为什么富家子弟叫纨绔子弟?
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所谓裳就是大裙子。一走,两腿呼呼进风。有钱人为保暖,两条小腿各套上长筒袜,这种袜子叫"绔"。更有钱人用细滑的丝织品做袜子,就叫"纨"。西汉宫女穿"开裆裤"说的就是这种袜子(那时候没内裤)。这也是"纨绔子弟"一词的由来。
23、为什么要把男宠叫面首?
南朝时,刘宋前废帝刘子业继位后,大肆祸乱宫闱。不仅霸占自己的亲姑姑,而且强令内侍当众非礼各叔王的妃子、公主。刘子业的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有样学样,请求刘子业赐了自己30个"面首"。面:即面貌漂亮。首:即头发乌黑,说这样的男子肾强。从此,面首就确定为男宠代名词。
24、男女之事咋称“桃花运”?
桃花运曾有朝代认为是女子涉*行为,但是《诗经》中有一首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写的却是女子出嫁时的美好情景。又有《周易》里"子午卯酉"是地支中代表"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方向的,当"四象交会"
桃花会盛开,此时求感情最好,因此人们把爱情称作"桃花运"。
25、一天三餐制是怎么来的?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只有皇室四餐,诸侯三餐。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减一日三餐为两餐"。这归功于宋代经济的繁荣,除了酒肆之间不再如唐代被约束在市坊中间,夜市晚上不实行宵禁,晚上夜生活丰富,所以才加一顿晚饭。
26、为什么要用竖中指骂人?
"竖中指"最早出现在英法百年战争末期。英国弓箭手让法军损失惨重,法军发誓在击败英军后,将英军弓箭手拉弓的中指斩断。但结果法军惨败。在法军撤退时,英军弓箭手纷纷伸出右手中指,炫耀他们依然存在的中指。这一侮辱性的手势迅速在西方国家"走红"。
27、压箱底是什么东西压了箱子底?
中国古代有一种性教育工具是"压箱底"。它是一种瓷器,有的比拳头还小一些,外形多作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体会"夫妻之道"。
28、为什么是不为五斗米折腰?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一阳一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一阳一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我们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
于是,陶渊明在出任彭泽令八十多天后,就离开衙门,收拾行装,返回家乡,从此过起隐居生活。对于官一场,他丝毫没有眷恋之心,反而有一种重获自一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饮酒写诗,过着世外桃源一样的清闲生活。
29、和尚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法师,这个人开始的。
有一次,襄阳地方的一位名士习凿齿,到了檀溪寺,专诚拜访道安法师,寺僧跑去报告,正是道安法师问著谁人来访的当儿,习凿齿已经来到他的面前了,随口代寺僧回答说:「四海习凿齿!」道安师听了,也就不慌不忙,毫无思索的含笑应声说:「弥天释道安!」这是一副对得很工整的对联,虽然出语浅显,含义却很深,因此,便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联。由此开始,以后的出家人就不再用俗家之姓,而改用释迦牟尼佛的释姓了。后来道安法师提议出家人应该都跟随佛而姓释。当时还有很多人不满,再后来《增一阿含经》译出,经中果有:“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一时大众惊叹。
30、为什么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汉明帝时,东汉名将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意欲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一奴一。刚到鄯善国时,鄯善国王款待十分周到,后来却忽然改变了态度。班超猜想一定是北匈一奴一也派来了使臣,他们从中作梗,使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
班超当即把随从官兵召到一起喝酒,趁大家酒劲正浓,说道:“现今大家和我一起都身在异国,本是想立大功,以求发达。可匈一奴一使臣来到这里没有几天,鄯善王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说不定哪天他会把我们送给匈一奴一,那我们可就要被豺狼吞吃了。大家说该怎么办?”部下们都说:“在这危亡之地,生死都由司马您调遣!”于是,班超提议道:“不入虎一穴一,不得虎子。眼下也只有趁夜火攻匈一奴一使臣大营,使他们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人马,然后趁乱消灭他们。只有这样,鄯善国才会一心一意归顺汉朝。”
就这样,班超率领36人,一举拿下匈一奴一军营,鄯善国举国震惊。果如班超所言,匈一奴一来使被杀后,鄯善国与汉朝正式建立了联盟。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等四大民间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汉·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