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隐晦告知,吕雉是在什么时候嫁给刘邦的?

史书中隐晦告知,吕雉是在什么时候嫁给刘邦的?,第1张

刘邦汉朝的缔造者,关于他的生平史书有明确的记载,吕雉刘邦的原配发妻,史书对她亦有明确的记载,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如此在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俩人哪一年结婚,史书并没有明言,相反对于俩人为何成亲,吕雉的父亲吕太公做了一番完美的解释。

当时吕太公为了躲避仇家从砀郡单父县迁居沛县,因和沛县县令关系好,沛县的官员为巴结上司,纷纷前去祝贺吕家乔迁之喜。此时作为亭长的刘邦虽然没什么钱财,但为了面子故意在献礼的礼单上让人写上“贺钱一万”,其实他根本没带钱。对于如此重礼,吕太公亲自去门口迎接。因吕太公善于相面,在见到刘邦的那一刻,史书是这样记载的: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宴会结束后,吕太公不顾妻子反对,对刘邦说愿意把自己未出门的女儿吕雉嫁给刘邦为妻(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就这样在吕太公的操持下,刘邦娶吕雉为妻。至于这一年是哪一年史书没有提及,自然吕雉是在什么时候嫁给刘邦无从知晓。

虽然史书没有明言,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大致确定范围。先看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在其35岁那年即公元前221年他与外妇曹氏有了第一个儿子刘肥,这时吕雉还未嫁给刘邦,因此俩人结婚的年纪不会早于公元前221年。

那么最晚会是在哪一年呢?我们可以通过刘邦与吕雉的子女来推断,刘邦与吕雉一共育有一子一女,鲁元公主何时出生史书没有记载,但汉惠帝刘盈的生卒年史书是有明确记载的,汉惠帝刘盈生于公元前210年,在其18岁那年即公元前192年,刘盈在吕后的逼迫下迎娶了自己年仅10岁的外甥女张嫣。而张嫣的生卒年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63年,也就是说鲁元公主是在公元前202年生下张嫣的。

再结合汉初的生育政策,汉初为了增加人口鼓励生育,为此甚至还颁布了人头税政策,即女子满15岁还不出嫁,就要增加五倍的算赋。鲁元公主作为皇室长女理应为天下臣民做表率,因此鲁元公主出嫁的年纪大概率在15岁左右,结合鲁元公主女儿张嫣的出生日期,大致可以推算出鲁元公主应该出生在公元前218年。

知道鲁元公主(公元前218年)和刘肥(公元前221年)的出生时间,刘邦和吕雉结婚的时间大致就可以确定了即公元前219年左右,这一年刘邦37岁,吕雉22岁。

37岁的年纪在当今的年代也许是中年帅大叔,但在刘邦那个普遍早婚的时代,37岁完全可以做爷爷了,再加之刘邦发迹前经常白吃白喝,欠了一屁股债,这也难怪刘邦会被自己的父亲看不起(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吕雉22岁结婚也许有人会说那个年代不是普遍早婚么?吕雉怎么结婚那么晚呢?这就涉及到了史书提及的一条重要的信息,吕太公一家是避仇逃难到沛县的(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潜台词就是这个仇家吕太公是惹不起的。吕太公一直在考虑避仇的事,自然吕雉的婚事就这样被耽搁了。等到吕太公迁居到沛县遇见刘邦,两个大龄男女的婚事成行。

吕雉嫁给刘邦后随着刘邦地位的提升,她也开始了由乖巧妇人到毒蛇妇人的转变。

刘邦揭竿起义成功创建汉朝,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史称汉高祖。刘邦从一介小吏成为开国皇帝离不开妻子吕雉及其家人的默默支持,但刘邦的过河拆桥让却让吕雉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狠毒心肠女人。

吕雉字娥姁,生于公元前241年,卒于公元前180年,史称吕后,砀郡单父县人(现属于山东菏泽市单县)。

娥是指美好,美丽的女子。姁,神态和悦娇媚,温和。两个字加起来显示了吕雉父母对她的期许。

吕雉父亲史称“吕公”,因躲避仇人迁至沛县。生有两子两女,吕雉是其长女。

吕公善相术,常对人说“此女有大富大贵之相”,更是婉言决绝了好友沛县县令为其子的求婚。吕雉相面或许真的是很好,但也缺少不了吕公的宣传,用现在话说就是炒作。一个处在深闺里的少女无论再好,外面的人不知道想嫁的好也是白搭。

刘邦和诸葛亮有点儿很相似,都是岳父自动提出让他们娶自己的女儿。吕公和黄承彦的思想还是挺现代化的,如果放到现在这样做,估计会当成骗子打出门去。吕公自荐女儿并成功联姻跟古代的世族关系也息息相关。

刘邦是农民出身,比吕雉大15岁,在家排行老三,称帝之前一直叫刘季。刘邦是典型不事生产的混混,整天游手好闲,最喜欢和同伴到处乱晃。刘邦爹恐怕也没想到这个经常被骂没出息的三儿子最终会成为皇帝,如果早些知道估计会把刘邦当成祖宗供起来。

刘邦因是混混,胆子也大,在吕公的宴会上竟然谎称送了一万钱礼金。吕公很生气亲自接见这个黄毛小子,结果见一面怒气立刻烟消云散,将刘邦奉为上宾,并热情推荐自己貌美如花的长女。

单于冒顿向吕后提亲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以此羞辱汉朝,二是向汉朝讨亲,三是向汉朝敲诈钱粮。因此不能简单的看待蝉虞向吕后提亲的这件事,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冒顿单于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即使看起来很荒唐,但背后也关系着匈奴部落的利益。

首先是羞辱汉朝。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曾经对北部匈奴部落进行过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也许是汉朝军队的战斗力有限,也许是不熟悉匈奴地区的地形,也许是冒顿单于的军事才华出众,总之,刘邦在那次战役中吃了大大的败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至此,刘邦至死都没有再动过征服匈奴的念头。对于冒顿单于而言,汉朝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论经济和生产能力,匈奴部落是无法与汉朝相比的,因此,暴顿单于通过写信向吕后求婚的这种方式,既是对汉朝统治者的挑衅,也是心理上的打压,意在提醒汉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当初吃下的败,不要轻易动起出兵匈奴的念头。

其次是借机向汉朝讨亲。冒顿单于心里明白,吕后看到求亲信后答应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吕后作为汉朝的权利所有者,不会忽视匈奴首领的诉求,一定会向匈奴单于赠送貌美、年轻的女性,这样冒顿单于也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最后就是为了向汉朝敲诈钱粮。自古以来,汉族王朝有着很多次向少数民族王朝赠送钱粮换取和平的举动,吕后在看到冒顿单于的信后采取了相似的做法,匈奴单于之所以敢用这样的手段,就是看透了汉朝目前没有能力出动兵力征服匈奴。因此,历史也在启发我们,国家要强大,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够不受外族的侵犯和骚扰。

我知道很多人看过《史记•高祖本纪》,但是没人去推敲里面的某些细节。比如,刘邦真的是一个无赖吗?他到底是如何娶到,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吕雉的?如果你不是专门研究《史记》的专家,我相信你不会刻意去推敲这些问题。其实“高祖本纪”我也看了很多遍,开始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最近,我又仔细阅读了“高祖本纪”,从司马迁的文字当中,发现了很多细思极恐的细节,且每一个细节的信息量非常之大。到底有多大的信息量,我们一起来看看!

刘邦画像

刘邦在年轻的时候很仰慕魏公子信陵君,所以就到魏国大梁想做他的门客,当刘邦到大梁时,信陵君当时已经去世,刘邦就做了张耳的门客。要知道,古代贵族养士从来不养闲人,通过这件事来看,有三个细节被我们忽视:

第一:刘邦绝非等闲之辈,绝非一个游手好闲之人,也不是无赖,他能做张耳的门客,说明他很聪明,且有远大的人生理想与抱负。第二:刘邦结交的朋友,都是文化人,并非流氓。当然,在当时的平民眼中,刘邦该种地,他却游手好闲,到处闲逛,难免遭人非议。第三:刘邦家境不是很差,他去投靠信陵君,家里能拿出路费让她去大梁,不是一般家庭能做到的。从这点来看,刘邦身在小康之家。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先秦没有科举,民间会推举品行端正的人做官,而韩信因为品行不端正,不能推荐为官吏。如果说刘邦是个痞子流氓,那么品行不端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刘邦不可能做亭长。如果刘邦品行不端,能做上亭长,家里肯定花了大价钱的。如果,家人不贿赂官员,刘邦肯定是做不了亭长的。吕雉的父亲吕公(吕文),是山东齐国贵族的后裔,因为犯了事与他人结仇,到江苏沛县来避难。从这些细节来看,吕公家庭背景显赫,祖上是齐国贵族,连沛县的县令都巴结他。可见,吕公在当时是一个很知名的人物。不过吕公因与他人结仇,从这件事来看,吕公家族也好斗,和一个痞子无疑,所以吕公才是一个真正的地痞,刘邦与他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吕公在沛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会豪杰,开宴会。想见到他本人,还必须交一万文钱。刘邦身上没钱,也想参加,就在礼简上面写了三个字“贺钱万”,就这三个字引起了吕公的注意。从这个细节来看,刘邦比任何人都聪明。当时萧何是县令的主吏,管收贺礼,吕公打听刘邦的消息。萧何说:“刘邦大话一大堆,能兑现的基本没有。”从这个细节说明,当时的萧何瞧不起刘邦,不过吕公却另有想法。反过来想,吕公可能觉得,说大话也是有见识,一般人还不会说大话。直到吕公在宴会上见识刘邦本尊以后,吕公认为刘邦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所以很欣赏他。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刘邦是一只潜力股,有潜力,可以慢慢培养,于是打起了小算盘。沛县的县令曾向吕雉求婚,吕雉的父亲却没有答应,结果吕公将女儿嫁给了刘邦。吕公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宁愿得罪县令,都要将吕雉嫁给刘邦。虽然说吕公会看相,难道一见面就断定刘邦大富大贵,这也太鲁莽了。吕雉觉得不可思议,问其原因,吕公一时也回答不上来,支支吾吾的说了一句:“这不是你们女流之辈所能懂得的。”这句话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吕公虽没有明说,不过在暗示吕后,刘邦很有才,吕氏家族可以利用他。吕氏家族属于名门望族,家里什么都不缺就缺人才。当时恰逢乱世,吕公又得罪了人,如果没有靠山,财富保不住不说,将来性命都有可能保不住。在吕公眼里,刘邦时他见过最有才能的人,自己的儿子不如刘邦,所以也不好明说。吕后本来就是一个极具野心的女人,不用父亲明说,他已经懂得吕公的意思。所以,吕公看重的并不是刘邦的长相,想通过联姻,利用刘邦。如果刘邦没有能力,吕公绝对不会将年轻貌美的吕后嫁给刘邦,而得罪沛县的县令。刘邦娶了吕雉,生了一男一女,有一次吕雉在田里除草,有个老汉向吕雉讨水喝,此人给吕雉面相,说她是天下的贵人,然后又给她儿子刘盈看相,说她富贵就是因为刘盈。后来刘邦从邻居家回来,吕雉给他说了这件事,刘邦找到了老汉,老汉给刘邦说了同样的话,说刘邦贵不可言。当刘邦称帝以后,老汉不知去向。其实,这个细节,主要是突出刘邦天生显贵,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为以后造反造势,在古代这叫做“妖言惑众”。包括刘邦后来斩白蛇,其实有一个幕后团队为他做策划,并非什么天生富贵。秦始皇常说:“东南面有天子之气。”于是向东方巡游,想加以镇伏。刘邦怀疑与自己有关,就隐藏在芒山与砀山之间的深山大泽中。与刘邦一起进山的还有樊哙(吕后的妹夫)、吕泽和吕释之(吕后的长兄)这些人,都是吕氏家族成员。刘邦躲藏期间,吕后与别人一起寻找,能轻易的找到刘邦。刘邦问她原因,吕后说刘邦藏匿的地方常有云气(意思是天子之气),所以能找到。从个细节来看,刘邦与吕氏家族合伙制造了这起谣言,刘邦的团队就是想将刘邦包装成未来的皇帝,目的是为刘邦以后造反做准备。古人本来就迷信,这件事一传出去,吸引了很多人来投靠他。刘邦在沛县起兵时,萧何是沛县县令的主吏,曹参为狱吏,两人已经被吕氏家族收买。所以,吴广、陈胜起义之后,各地都造反响应陈胜。当时的刘邦,名气很大,手底下人多势众。萧何与曹参建议县令将刘邦招回来,帮助起义。县令听信了他们的话,就叫樊哙(吕后的妹夫)去召刘邦。县令虽然察觉被萧何与曹参欺骗,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所以,县令很快被杀,萧何与曹参等人毫无悬念的推举刘邦做了首领。通过这些细节来看,吕氏家族已经渗透到了沛县县衙之中,就等机会造反。从刘邦起义来看,刘邦是在吕氏家族资助下,才得以走上称帝之路的。如果,没有吕氏家族的支持,刘邦想称帝,几率几乎为零。刘邦在彭城之战,被项羽打败以后,其实没有了兵力,一路奔逃。连家人都被项羽抓了去,刘邦能重新振作起来,就是在吕泽的帮助下,才慢慢恢复起来的。所以,项羽不杀吕后,也是有原因的,真正掌握兵力的其实是吕氏家族,刘邦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象征性的精神领袖。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汉军中很多重要将领如陈豨、靳歙、傅宽、朱轸等与吕泽有着很深的渊源。只是,司马迁在《史记》当中一笔带过,意在强调刘邦的功劳。如果没有吕氏家族,刘邦早已经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了。刘邦称帝以后,有人上书说韩信造反。这里有个细节,上书的人是谁,司马迁没说。最后陈平献计策,假装让刘邦巡游云梦泽,在陈县会见诸侯时,韩信前来迎接,便遭到逮捕。逮捕以后,韩信说了一句话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刘邦觉得内疚,将韩信带回了长安,并赦免了他,贬为淮阴侯。从这个细节来看,刘邦不想杀韩信,如果要杀他,根本不会给他狡辩的机会。刘邦虽然饶他一命,不久被吕后所杀。吕后杀韩信,从这个细节来看,即便在没有刘邦的情况下,吕后可以主持政务,擅杀大臣。当时韩信在长安,如果刘邦死后,吕后肯定驾驭不了,所以与萧何谋划,将韩信骗入钟室杀掉。要知道,韩信曾经是萧何推荐的,现在却与吕后联合除掉韩信,可见这个萧何已经成为吕后专权的“贤内助”了。还有,吕后杀彭越的情况其实都一样,刘邦不忍心杀死的功臣,全部死在吕后手里。如果说刘邦除掉功臣,倒不如说是吕后除掉了汉朝功臣。所以,刘邦简直就是一个背锅侠。萧何与曹参从刘邦起义开始,其实都是吕后的亲信,毋庸置疑,两人与吕氏家族是一伙的。所以刘邦称帝以后,张良已经看到了危机,告老还乡,如果张良不辞官,结局和韩信等人一样。刘邦在晚年想废掉刘盈,其实就是想废掉吕后,但是吕后的羽翼已经丰满,能动员所有的大臣为儿子求情,连刘邦请不动的“商山四皓”,吕后也能轻而易举的请来。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就是被吕氏家族利用了。作为皇帝,竟然请不动一介布衣,可见刘邦这个皇帝相当失败。

吕后画像

刘邦死后,刘盈名义上是皇帝,但是大权掌握在吕后之手,所以他想保住自己的弟弟都无能为力。为了能控制刘盈,吕后还将外甥女嫁给了刘盈。吕后专权,除掉了对其有威胁的所有政敌,包括刘邦的儿子在内,都是他除掉的对象。刘盈在位7年,年纪轻轻就驾崩了,都是吕后一手造成的。汉惠帝刘盈死后,司马迁在《史记》当中都没有给刘盈立传。所以,吕后被写入“本纪”,其实和皇帝差不多,只是差一个皇帝的头衔罢了。在吕后的晚年,她还没有将后世安排好,就去世了。不过,当时的军政大权已经掌握在吕氏家族手里。吕禄与吕产又缺少权谋,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比起吕后真的才太远了。所以,吕后一死,太尉周勃只用了一个小小的计谋,就除掉了吕氏家族。

野心家吕后

由于司马迁生活在西汉初期,比较了解汉高祖刘邦那个年代的事迹。所以,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有些话不敢明说,不过在字里行间中却暗藏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我所说的这些细节,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细节,可以写成一部阴谋论。从《史记·高祖本纪》来看,真正想杀大臣的是吕后,当刘邦心软赦免的大臣,都被吕后一一杀死,刘邦真的是被冤枉了。可以说,吕后的野心太大,一直在利用刘邦。所以,这场阴谋,从嫁给刘邦开始就已经有了。如果,吕后安排好了后世,说不定想让吕氏家族做皇帝,只是吕家没有能人,所以吕氏一死就族灭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582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