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人的名字 ywtd/gb/culture/node_13
政治名人 更多内容>>>
金日成
戴高乐
杜鲁门
麦克阿瑟
苏加诺
尼赫鲁
戈尔巴乔夫和苏联解体
甘地和甘地主义
曼德拉
真纳
科坛英才 更多内容>>>
居里夫人的故事
勤学好问的伽利略
轮椅上的奇才――史蒂芬霍金
艾瑞妮若利欧居里
泽维尔
布洛伯尔
韦尔特曼
戴维
道尔顿
麦克斯韦
艺苑奇葩 更多内容>>>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卓别林
“猫王”普莱斯利
乌兰诺娃
“狂人”画家凡高
德拉克罗瓦
音乐神童莫扎特
伊姆雷凯尔泰斯
**之父
赫克尔
思想者
萨特
海德格尔
雅克德里达
苏格拉底
托马斯阿奎那
更多>>
商家巨贾
小企业家――玛丽罗达斯
老板今年11岁
麦当劳创始人:克洛克
丰田
施乐的华裔掌门
更多>>
--------------------------------------------------------------------------------------------------------------
qzdenson/yifan/wgmr
外国名人
政治名人 科坛英才 艺苑奇葩 名人轶事
隆美尔之死 伽利略 音乐神童莫扎特 白求恩的遗嘱
罗斯福的最后一天 轮椅上的奇才――史蒂芬霍金 **之父 林肯搬石头
马歇尔拒当元帅 艾瑞妮・若利欧・居里 伊姆雷・凯尔泰斯 杰斐逊“微服出巡”
赫鲁晓夫”退休”后 泽维尔 肖邦 德莱斯
关于马克思的一份报告 韦尔特曼 才华横溢的贝尼尼 地质学上的伟大学说
告别权利的瞬间 丘吉尔 贝多芬 水蒸气的启发
法国谍王戴戎 道尔顿 丢勒 由于无事可做
二次大战名将录 麦克斯韦 舒伯特 制造痛苦
--------------------------------------------------------------------------------------------------------------
>>
求好听的外国人名字! Abigail阿比盖尔
Abby艾比 (Abigail的简写)
Ada艾达 (Adelaide的简写)
Adelaide阿德莱德
Adeline艾德琳
Alexandra亚历桑德拉
Ailsa艾丽莎
Aimee艾米
Alice爱丽丝
Alina艾琳娜
Allison艾莉森
Amanda阿曼达
Amy艾美
Amber安伯
Anastasia阿纳斯塔西娅 (昵称Stacey)
Andrea安德莉亚
Angela安吉拉
Angelia安吉莉亚
Angelina安吉莉娜
Ann安 (Hannah的英文形式)
Anne安妮 (同Ann)
Annie安妮 (Ann的昵称)
Anita安尼塔 (Ann的西班牙写法)
Ariel艾莉尔
April阿普里尔
Ashley艾许莉
Aviva阿维娃 (同Avivahc和Avivi)
Barbara笆笆拉
Beata贝亚特
Beatrice比阿特丽斯 (同Beatrix)
Becky贝基 (Rebecca的昵称)
Betty贝蒂 (Elizabeth的昵称)
Blanche布兰奇
Bonnie邦妮
Brenda布伦达 (Brandon及Brendan的女性形式)
Camille卡米尔
Candice莰蒂丝
Carina卡瑞娜
Carmen卡门
Carol凯罗尔
Caroline卡罗琳
Carry凯丽
Carrie凯莉 (Carol及Caroline的昵称,同Kerry)
Cassandra卡桑德拉
Cassie凯西 (Catherine,Cassandra的昵称)
Catherine凯瑟琳 (Katherine的英文形式,同Katherine)
Cathy凯茜 (Catherine的昵称,同Kathy)
Chelsea切尔西
Charlene沙琳 (同Caroline,Charlotte)
Charlotte夏洛特
Cherry切莉
Cheryl雪莉尔 (Charlotte的另一形式,亦同Sheryl)
Chris克莉丝 (Christine,Kristine的简写,同Kris)
Christina克里斯蒂娜 (同Christine)
Christne克里斯汀
Christy克里斯蒂 (Christine的简写)
Cindy辛迪 (Cinderella,Cynthia,Lucinda的昵称)
Claudia克劳迪娅
Clement克莱门特
Cloris克劳瑞丝
Connie康妮 (Constance的昵称)
Constance康斯坦斯
Cora科拉
Corrine科瑞恩
Crystal科瑞斯特尔 (同Krystal)
Daisy戴茜
Daphne达芙妮
Darcy达茜
Debbie黛比 (Deborah,Debra的昵称)
Deborah黛博拉
Debra黛布拉
Demi黛米
Diana黛安娜
Dolores德洛丽丝
Donna堂娜
Doris桃瑞丝
Edith伊迪丝
Editha伊迪萨
Elaine伊莱恩
Eleanor埃莉诺
Elizabeth伊丽莎白
Ella埃拉
Ellen爱伦
Ellie艾莉 (Eleanor, Ellen的昵称)
Emerald艾米瑞达
Emily艾米丽
Emma艾玛
Enid伊妮德
Elsa埃尔莎 (Elizabeth的昵称)
Erica埃莉卡 (Eric的女性形式)
Estelle爱斯特尔 >>
哪位外国名人的名字最长? 毕加索的全名巴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
外国名人英文名字 Isaac Newton
牛顿
physician
Bill Gates
比尔盖茨
busines an
Bill Clinton
比尔克林顿
ex-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cy McGrady
麦迪
basketball player
David Beckham
贝克汉姆
football player
William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
writer
Will Smith
威尔史密斯
actor
第三个字带有名字的外国名人 隆美尔,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邓尼兹,佛朗哥,俾斯麦,屋大维,拿破仑,黎塞留,白金汉
告诉我几个名字是3个字的外国名人? 马克思 恩格斯 达芬奇 贝多芬 黑格尔 欧力文 索菲亚 戴安娜 艾薇儿 乔布斯 安东尼
Adel ine艾德琳
Ailsa艾丽莎
Alice爱丽丝
Alina艾琳娜
Allison艾莉森
Amanda阿曼达
Angela安吉拉
Anita安尼塔 (Ann的西班牙写法)
Ariel艾莉尔
Ashley艾许莉
Aviva阿维娃 (同Avivahc和Avivi)
Barbara笆笆拉
Beata贝亚特
Blanche布兰奇
Brenda布伦达 (Brandon及Brendan的女性形式)
Camille卡米尔
Candice莰蒂丝
Carina卡瑞娜
Carol凯罗尔
Caroline卡罗琳
Catherine凯瑟琳
Chelsea切尔西
Cheryl雪莉尔 (Charlotte的另一形式,亦同Sheryl)
Chris克莉丝 (Christine,Kristine的简写,同Kris)
Corrine科瑞恩
Daphne达芙妮
Deborah黛博拉
Debra黛布拉
Diana黛安娜
Dolores德洛丽丝
Doris桃瑞丝
Edith伊迪丝
Editha伊迪萨
Elaine伊莱恩
Eleanor埃莉诺
Enid伊妮德
Elsa埃尔莎 (Elizabeth的昵称)
Erica埃莉卡 (Eric的女性形式)
Estelle爱斯特尔
Esther爱丝特
Eudora尤杜拉
Fiona菲奥纳
Frieda弗里达
Gillian吉莉安 (Julian偿的异体)
Grace格瑞丝
Greta格瑞塔 (Margaret的昵称)
Helena海伦娜
Jacqueline杰奎琳ne,Jennifer的昵称)
Joanna乔安娜
Jocelyn乔斯林
Josephine约瑟芬
Natalie娜塔莉
Natasha娜塔莎 (亦作natascha))
Phyllis菲丽丝
Quentina昆蒂娜 (Quentin的女性形式)
Rachel雷切尔
Rebecca丽贝卡
Roxanne洛克萨妮
Sabrina萨布丽娜
Sandra桑德拉 (Alexandra的昵称)
Samantha萨曼莎
Selma塞尔玛
Selina塞琳娜
Serena塞丽娜
三个字的国外名人 隆美尔,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邓尼兹,佛朗哥,俾斯麦,屋大维,拿破仑,黎塞留,白金汉
有个外国名人,名字超长的,是谁,急急急急急!! 简森・乔伊・亚历山大・比基・卡利斯勒・达夫・埃利奥特・福克斯畅伊维鲁莫・马尔尼・梅尔斯・帕特森・汤普森・华莱士・普雷斯顿
国外著名人物 的名字 苏珊安东尼;拿破仑;高尔基;雨果;梵高;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达芬奇;何马;林肯;列宁;马克思;恩格斯;希特勒;亚历山大;克林顿;凯撒;牛顿;殴母;小仲马,大仲马,斯大林;罗丹;乔丹;玛丽莲梦露;纳兰德隆等等!!!
名字叫迈克尔的外国名人,越多越好 迈克・戴尔 商业巨子
美国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
德国著名赛车手:迈克尔・舒马赫
美国田径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
美国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
美国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
美国**导演:迈克尔・贝
美国**导演:迈克尔・曼
英国足球运动员:迈克尔・欧文
美国**演员:迈克尔・道格拉斯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
美国**演员:迈克尔・凯恩
美国篮球运动员:迈克尔・里德
美国篮球运动员:迈克尔・比斯利
德国足球运动员:迈克尔・巴拉克
美国篮球运动员:迈克尔・芬利
美国拳击运动员:迈克尔・泰森
我要加分!!!加分!!
幻想交响曲的作者是乃埃克托·柏辽兹(又译白辽士)于1830年间所作的交响曲作品。
习惯上被认知的名称事实上是作品的副标题。柏辽兹为作品所起的正式名称为:一位艺术家一生的插曲。作曲家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倾注以狂热爱情的哈莉叶特·康斯坦斯·史密逊,爱尔兰籍的莎士比亚戏剧女演员。
本交响曲是一首标题音乐,描绘一个具奔放想像力的艺术家,由于对渺茫的爱情深刻感到绝望,吞食鸦片自杀的故事。虽然在当时交响曲普遍以四个乐章组成,本曲却含有以下五个具有独立标题的乐章。凭借详细的情节,本曲经常被称为标题音乐最优秀,可能也是最早的范例之一。
世界经典交响乐有哪些
1、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磴、磴、磴、磴···”四声一出,天地为之色变。音乐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第一乐章“命运主题”更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一素材了。
2、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B小调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生前演出过的音乐作品。在作者指挥首演9天后,作者过世。全曲共分为4个乐章。
3、第40号交响曲
又称《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最后的三首交响曲之一(降E大调(K543)、g小调(K550)、C大调“朱庇特”(K551))。它们都是在1788年夏天,只用了六个星期一气呵成的,是莫扎特交响曲的三大杰作。
1《The letters of Mozart and his family》
2《魔法师的协奏曲 》/(法) 米歇尔·奥纳凯
3《莫扎特传》/(德) 费里克斯·胡赫
4《莫扎特传》/(英)约翰·罗瑟里著
5《莫扎特的爱与死》/许靖华著
6《1791, 莫扎特的最后一年》(美) HC罗宾斯·兰登
7《莫扎特的成败:社会学视野下的音乐天才》/(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著
题名/责任者 :The letters of Mozart and his family/chronologically arranged, translated and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notes, and indexes by Emily Anderson
版本说明 :3rd ed, revised by Stanley Sadie and Fiona Smart
关键词 :真实、书信集
我看的这一个版本是英文翻译版(似乎听说过一个中文翻译的书信集很糟糕),其中记录主要记录了他和家人(老莫扎特、康斯坦斯等)的信件。他的信件,无论如何都是了解莫扎特生平的第一首资料,比他的音乐还要直接。虽然很厚,但是可以非常近距离的接触到莫扎特的生活、他的语言、他的感情,了解到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当我看到了十几岁莫扎特给妈妈和姐姐写的信的时候,真的感觉他像一个小天使,比起Leopold,他只写了短短几句话,好像就是在旅途中被爸爸抓过来写信一样,每次大概就是一个天真又有点不耐烦的小孩,说着:我还活着,一切都好。姐姐,替我亲吻妈妈,替我和我的朋友们问好。婚后他给小康的信里面,也永远洋溢着激情,在他们分开的时候,莫扎特经常满怀深情的写下他的思念。
由于我暂时没有找到非常学术视角来讲述莫扎特生平的书,这本书信集是了解他生活最直接的了。但是也有学者质疑,其中有不真实的成分,比如莫扎特长大之后似乎时常跟父亲谎报自己的经济情况。
题名/责任者 : 莫扎特传:魔法师的协奏曲/(法) 米歇尔·奥纳凯(Michel Honaker)著 刘健宏译
出版发行项: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关键词 :短小、生动
这是我看的关于莫扎特第一本传记类型的小书。它非常的薄,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作为一本传记小说来讲,它包含的内容其实没有特别多,而是选取了莫扎特人生中有代表性的时刻,展现了其中最具有典型性而又有戏剧冲突的部分。虽然这本书不一定有十足地历史严谨性,也没有描绘出十分丰满的历史背景,但是对于我——一个从音乐剧戏剧走过来的莫扎特粉来讲,这本书用了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个活生生又戏剧感十足的莫扎特。甚至有好些音乐剧里面的梗都可以在这里面找到,可以说激发了我看其他莫扎特书的兴趣。,
不过因为书实在是短小,如果想深入的了解莫扎特的一生,显然是不足够的。它更像是一本散发着冲突魅力的普及性质的人物传记,也可能是各种**、戏剧的灵感来源。
题名/责任者 :莫扎特/(德) 费里克斯·胡赫著 高中甫译
出版发行项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传记小说、推荐
这应该是大家都比较推崇的一本传记小说了,的确各方面都很棒。首先它是比较尊重史实的,很多情节都可以在书信集中、或者其他记录中找到依据。其次,它有恰如其分的艺术感和创造感,很多地方都有细腻真挚的描写,但是又不会过分的将莫扎特符号化。如果想对莫扎特进行一个相对全面又不会过分戏剧化的了解,这或许是最佳选择。可能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故事节奏整体把握的不是特别的好,有些地方稍显拖沓。
题名/责任者: 莫扎特传/(英)约翰·罗瑟里著 王朝元译
出版发行项: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中规中矩
这是一本“剑桥音乐家生活丛书”,有一种普及名人历史的感觉。这样的定位一方面限制了艺术上的再创作,一方面它的篇幅偏短小,故事叙述上也不能展开的很深入。个人读完之后印象不是很深刻,算是一本中规中矩的传记小说吧。内容比《魔法师的协奏曲》要更丰富一点,但少了一点戏剧性,不过更加真实;篇幅比起胡赫的传记要短小,情感刻画也没有那么深入。但不失为一本普及了解的好书。
题名/责任者: 莫扎特的爱与死/许靖华著 谢凯蒂, 李晓育译
出版发行项: 北京:三联书店,2006
关键词 :虚构文学
“这本传记体爱情故事既非小说,亦非真相,或许可称之为文字与推论之书。”这本书不是一个传记,而是基于一些民间流言和间接证据,创作的关于莫扎特最后几年和他的一位女学生之间的爱情故事,书中莫扎特晚年的音乐全是为她而写,莫扎特也为爱而死。这种猜测的来源不是空穴来风,莫扎特去世之后这位女学生的丈夫(故事设定就是两人的婚外激情)的过激反应,以及后来女学生亲属的一些回忆,都是这种猜测的来源之处。但是《莫扎特的最后一年》中作者似乎并不支持这种可能性。不过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设定,所以对本书无感。
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每一章都和莫扎特的一首音乐联系起来,似乎是作者在这些音乐中发现了什么端倪。另外,此书是使用剧本对话的形式写的。
题名/责任者: 1791, 莫扎特的最后一年/(美) HC罗宾斯·兰登 石晰颋译
出版发行项: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关键词 :客观、中肯、细致
因为是只着眼于莫扎特最后一年的人生,所以整体写的非常细致而客观,它不是一本传记小说,而是根据现有资料(如书信等),做出对莫扎特最后一年的各个角度的还原,包括他的经历、与共济会的关系、安魂曲的真相、疾病状况、财产状况甚至服装。个人非常的喜欢,一直以来莫扎特的故事被各种艺术形式拿来创作,包括上面的《爱与死》、经典**《上帝的宠儿》,这为莫扎特吸引了一大波现代粉丝的同时,莫扎特的形象也逐渐被戏剧化符号化。但《最后一年》真的在根据史料说话,试图拨开从莫死后就不断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将事实还原出来。
题名/责任者: 莫扎特的成败/(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著 (德) 米歇尔·史洛德编
出版发行项: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社会学、评述
大家不用担心带上“社会学”的眼镜之后,学术气息过强而“莫扎特”本人的成分会很弱。我对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偏爱的,毕竟从一个非音乐家,非文学家的视角来看待莫扎特,还是非常有启发性的。而且它的社会学视角,足够专业但不会生涩难懂。
对于莫的喜爱,大众总呈现出对关于他的衍生艺术创作热情大于可靠史料热情,对于他才华的崇拜更甚于对他本人的兴趣,所以总是忽略莫所在的阶级背景,社会背景。而这本书可以告诉你,莫与莫爹的关系,与贵族(如主教)的关系,莫的抗争,剥去了艺术作品的理想躯壳之后,放在社会学标尺下衡量,会出现什么结果。
莫扎特生于一个音乐家庭,又是天才神童,年少成名,对他来讲,创作资源、名气、金钱、稳定的生活都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比起要奋斗一生,死后才能为自己正名的艺术家来讲,他的起点已经很高了。但是他的一生中仍遇到了很多的“悲情”和“失败”,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不够,或者所谓“天妒英才”,而是因为他始终缺少了一些“东西”,而这本书从一个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尝试给出一个答案。
目前只读过这几本,亦非精读,会持续补充新的书。欢迎交流。
这个网站里说的很全面!!!
http://wwwmt77com/mztzl/Untitled-6htm
另:莫扎特死因有新说:
据说美国医学教授费丝菲茨杰拉德最近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奥地利音乐大师莫扎特死于风湿热,而非其他疾病或原因。这一发现有可能结束关于莫扎特死因的百年之争。
<br> 莫扎特1791年12月5日死于维也纳,时年35岁。他的英年早逝不仅令世界音乐界痛惜,也给西方医学界留下了难解之谜。关于其死因众说纷纭,他的家庭医生在维也纳斯特凡大教堂的死者登记簿上写他“死于粟粒热”,但也有人说他死于伤寒、梅毒或肝、肾衰竭,甚至还有人将他的死因归结为吸毒乃至乐坛上的妒才谋杀。
<br>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医学教授费丝菲茨杰拉德经过多年研究认为,莫扎特死于当时肆虐整个欧洲的流行病风湿热,他死前的种种症状均为风湿热的典型症状。她说,摸扎特患病初期,除了发烧和头痛之外,没有其他不良反应,接着是手脚肿胀,后来发展到全身肿得无法翻身。第二周以后,莫扎特失去食欲,胸部出现红色皮疹,而且呕吐不断。风湿热在短短15天里就夺去了这位音乐天才的生命。
莫扎特死因之谜
天才作曲家莫扎特由于英年早逝,加之当时人为的因素,弄的莫扎特死因扑朔
迷离,人们在欣赏他的美妙作品的同时,常为他 的早逝而惋惜,同时对他的死因
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莫扎特死亡之谜的探索,就目前
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莫扎特死亡原因已达100多种,近来随着莫扎特家族遗骨
的发现,莫扎特死亡之谜有望在2006年-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为广大的崇拜者揭开
迷底……
从莫扎特生命的升华之日起,离开我们这个星球已经213年零二个月,用他的
生辰来计算就是249年零8天,明年的1月27日是他的250诞辰纪念日,为了纪念他奥
地利把2006年定为莫扎特年,就是根据他的诞辰来确定的,这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二
个莫扎特年(上次莫扎特年在1991年)。我们所说的伟大的莫扎特,应该首先想
到他是来自德国奥格斯堡的列奥波德莫扎特和来自奥地利的圣格尔根的安娜玛
丽娅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当然安娜玛丽娅的祖籍也是德国,在德国沃尔夫冈湖边一个叫圣沃尔夫冈的小镇,从莫扎特父母的遗传基因来看,莫扎特可谓是一个日尔曼血统中的皎皎者,这样说绝没有任何纳粹崇拜的意思。然后在列奥波德发起的一个伟大的莫扎特之旅中,小莫扎特在这个社会的大学校中,风餐露宿作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成为全人类崇拜的偶像,什么是偶像,English世界中偶像就是God(上帝),Baal(古代迦南人信奉的司生生化育之神),对于这样一个全人类的文化偶像我们的神经往往过于兴奋,过于麻木过于神经质,很多的莫扎特研究也进入了一个误区,好像偶像就是神圣的完美无缺的,好在今天这样的局面正在改变……
在莫扎特的生前身后荣是世上罕见的,为了求职他拜访一个又一个贵族时虽然到处碰壁,但他终究是以一个神童的名义在世界上留有大名赫赫,并成就了一代伟业,成为了辉煌的古典音乐时代的当之无愧的举旗人。所以今天到欧洲朝拜的人络绎不绝,人到欧洲都一定要到萨尔茨堡看看;更有好事者还要沿着莫扎特曾经旅行的路线,踏寻莫扎特当年的足迹。从音乐文化名人中来看,莫扎特的崇拜者都可以排成长长的一列纵队,多少人穷经酷首为的是研究莫扎特的每一个成长的经历或细节为乐趣,并引以为荣,所以从神童出现让世人瞩目开始,对于莫扎特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并且方兴未艾,莫扎特的同时代的人,以及他的嗣后和他的妻子康斯坦策,后来的莫扎特研究专家丹麦外交官奥尔格尼古拉斯内森,他于莫扎特死后18年迎娶了莫扎特的遗孀康斯坦策,而且内森作为莫扎特身后见证人和莫扎特研究专家,撰写了世界上第二部莫扎特传记。(第一部在1798年出版),在他身后更是研究家层出不穷:德国的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日本的海老泽敏,中国的傅雷、钱仁康、赵鑫珊等等都有独到的研究随着莫扎特诞辰250年即将到来,莫扎特的研究更加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可以说莫扎特是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早在莫扎特逝世200周年纪念时,一篇题为《<安魂曲>为谁安魂》的文章登载在1991年12月30日《参考消息》上,文章是一批好莱坞学者侦探考证的,他们是以罗宾斯兰登和理查德蒙德尔为代表的。文章列举了最新研究成果十项,他们叫做是莫扎特的鲜为人知的10件事。10件事大体上是这样的:1莫扎特去世时并非穷困潦倒。2莫扎特并不是一位被人遗忘的悲剧性人物;3莫扎特并没有被安葬在穷人的墓地里;4据记载,莫扎特死于“伤寒”,不过更可能是链球菌感染。5有关莫扎特被人毒害的谣言迅速传开并且被流传下来;6据莫扎特家属说,是莫扎特自己首先提出中毒说法的;7早期的传记(1798年)认为,莫扎特相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为自己创作了《安魂曲》;8来约他写《安魂曲》的“穿灰衣人”确有其人;9有关莫扎特把完成《安魂曲》的工作交给苏斯迈尔的故事,好像是康斯坦策添枝加叶编出来的;10。萨列里没有参与《安魂曲》的任何工作。这里我最最重视的就是第一个问题,他和历史的的说法大相径庭,
就当今的莫扎特死因研究来讲,由于普希金在萨列里死后第7年,1830年就写出了悲剧《莫扎特和萨列里》,又过了67年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又创作了同名歌剧,而以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的话剧《阿玛丢斯》为蓝本,由好莱坞导演米洛斯福尔曼导演1984年拍摄的**《莫扎特》就比任何时候都肯定地明确了萨列里的凶手身份。
据1992年《文汇报》上的一篇文章(杨伟民文)《莫扎特的死因和他的入葬》中说事实和的普希金的悲剧《莫扎特和萨列里》和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的话剧《阿玛丢斯》的故事恰恰相反,萨列里是先发疯而后才宣布自己毒死莫扎特的。当时报纸曾作过如下报道:“我们无限敬仰的萨列里完全丧失了理智。他在弥留之际喃喃呓语中,认为自己是莫扎特早死的罪人。有谁会相信这一派胡言,除了那个疯老头自己……”在贝多芬的用来交谈的便条本上,也清楚的发现“纯属无稽之谈”的评语。
有人说莫扎特死的蹊跷,一定是有人暗害了莫扎特,这样就带着这样的眼睛来研究,结果找了很多的实证来证实莫扎特的死因,我就看了这样的一个剪报文献,因为年代太久,又忘记了写上日期,好像是1992年左右的资料,剪报上说的是在英国的南部海滨城市布赖顿举行的音乐节上,由莫扎特的崇拜者--250多位音乐家和法律家组成的“莫扎特死因法庭”根据音乐史和浩繁的史料,初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莫扎特是遭谋杀致死的。至于凶手是谁,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其一认为凶手是莫扎特的情妇之夫--维也纳宫廷大臣豪弗梅尔特;其二认为是宫廷乐师安东尼奥萨列里,据说此人嫉妒心极重;其三认为是莫扎特的弟子苏斯迈尔。在这三人之中,人们认为豪弗梅尔特的嫌疑最大,理由是此人在莫扎特下葬之日,用剃刀先杀其妻,然后割喉自杀。
天才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12月5日在35岁时逝世。在这之后的200多年间,人们在欣赏他的美妙作品的同时,常为他英年早逝而惋惜,对于他死因的猜测也一直持续不断,看法五花八门,其中包括脑出血、斑疹伤寒甚至被人毒死等等。不仅自认颇有福尔摩斯才能的业余分析家常发奇想,而且业务精湛的医学专家也不甘寂寞,都有各自的理论。
2004年,在美国巴尔的摩举行的第六届美国临床病理会议上,针对莫扎特死因的论文不少。不过,这些结论可不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的线索得出的,而是专业味十足地研究莫扎特发病史人士的成果。其中,一名叫费茨格拉德的女博士的观点引人注目。她认为:莫扎特死于风湿热。
莫扎特于1756年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小时候就显示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年轻时不断有天才作品问世,声名显赫。但是,正当他的事业发展如日中天时,他却在1791年11月20日突然病倒。他高烧,全身疼痛不堪,手臂和大腿严重肿胀。此时,莫扎特还是非常清醒,但是,病痛使这位喜爱音乐的人,竟然承受不了鸟的叫声,让人将鸟笼搬出屋外。一周以后,莫扎特开始呕吐和腹泻,全身浮肿,以至连平时穿的衣服都嫌小。1791年12月5日,这位天才的音乐家终于撒手人寰,摆脱了痛苦。
根据这样的病情发展,费茨格拉德博士认为,“莫扎特显然死于风湿热”。风湿热是一种由细菌引发的疾病,现在由于抗菌素技术的发展,这种病已极易治疗,但是,在200多年前,它是不治之症。费茨格拉德博士认为,可以将肺病和斑疹伤寒从莫扎特死因中排除,因为莫扎特没有这些疾病的典型症状。而风湿热导致了莫扎特的心脏功能衰退,全身浮肿,而且莫扎特突然厌烦鸟叫,也是风湿热病人的一个典型症状,任何一点动静都使病人烦躁不安。
美国西雅图一家医学研究中心的简•希斯奇曼医生近日指出,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当时很有可能是吃了被旋毛虫病菌感染而且未煮熟的猪肉。
综上所述,从很多的研究成果来看,一些研究者还在莫扎特死亡之迷的误区中徘徊,因为我们是在研究莫扎特的死亡,而非其他人的死亡,就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来看,莫扎特的尸体已经找不到了,那么很多人的研究成果是从何而来的,只能是根据一些历史资料来推断,所以这样的推断看来是没有根据的。200多年已经过去,常言又说“死无对证”,关于莫扎特的死因似乎也是见仁见智,很难得到一致的说法。就像上述的关于莫扎特死亡的猜测和判断一直就为停止过,而且越来越多,就美国Discovery公司的最新研究成果,莫扎特死因的各种结论目前累计已经有100多个!
近来,莫扎特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考古学家近日发现了一些被认为是莫扎特亲属的遗骨。科学家近日将对这些遗骨和国际莫扎特基金会保存的头骨进行DNA测试,从而解开已有100年历史的莫扎特头骨之谜。这次DNA测试工作的发起人、奥地利国家电视台科学专栏女记者比格尔•泽兹舒纳说,考古学家上星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发现了一个被认为是莫扎特家属的坟墓,内有数具尸骨。因为此前有人声称持有莫扎特头骨。专门研究德国和奥地利名人骸骨的法医病理学家赫伯特·乌尔里希博士说,基金会收藏的莫扎特头骨肯定是假的。“我于1999年检查了那个头骨的石膏模型。头骨的所有特征显示,它是个女人的头骨。问题在于,没有人能够真正确定。因为莫扎特是草草下葬的,没过多久就没有人知道他的墓究竟在哪儿了。要想找到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DNA测试。”
就我们今天所占用的资料中的研究成果看,它们大多是停留在经验阶段,距离科学的实证阶段的最后成果还有一点距离,但看得出来,正在向这个目标步步逼近,随着莫扎特家族遗骨的DNA检测,莫扎特死因之谜揭开迷底的日子不会太遥远了,即使是揭开了迷底,那么莫扎特仍然是个永远说不完的莫扎特……
小小旋毛虫害死莫扎特
一名美国医学专家称,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死于旋毛虫病,而不是通常认为的被嫉妒他的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害死的。
关于莫扎特的死因一直众说绘纭,有伤寒、肾衰竭及谋杀等多种说法。1791年12月5日,年仅35岁的莫扎特猝然辞世,而两个星期前,他的身体还十分健康。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医学教授赫兹曼博士说,临终前折磨莫扎特的高烧、头疼、毒疹和肿痛都属于旋毛虫病的症状。赫兹曼还举出莫扎特死前三周给妻子的一封信,信上提到他非常喜欢吃的一种半熟的烤猪排--这种食物非常容易使人罹患当时还无法治愈的旋毛虫病
莫扎特死因新探:只因吃了污染的夹生猪排
中国日报网站6月14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最近的研究发现,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扑朔迷离的死因有了新眉目,可能是由于他吃了受污染的夹生猪排而引发旋毛虫病,导致他早赴黄泉。
莫扎特1791年12月5日在维也纳去世,时年36岁。他的2位内科医师没有对他的尸体进行解剖。不过,一位医生当时曾注意到尸体四肢有浮肿的现象。
法新社6月12日报道,华盛顿大学医学的研究员赫希曼最近得出一个结论,即莫扎特很有可能死于旋毛虫病。一般情况下,人吃了带有旋毛虫幼体的生的或夹生的猪肉或是野味,会引发旋毛虫病。
赫希曼根据莫扎特在1791年10月7日写给妻子的一封信,得出这一结论。莫扎特在信中写道:“我闻到什么了?猪肉排(的味道)!多香的味道呀。我有幸品尝到这样的猪排。祝你健康。”
写完信44天后,莫扎特就离开了人世。旋毛虫幼虫不一定立刻对人体组织造成侵害,旋毛虫病的潜伏时间有长有短,最长可达50天。
除了信件提供的线索外,莫扎特的尸体四肢有浮肿,这种情况也与旋毛虫病的症状相吻合。旋毛虫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呕吐、四肢浮肿、发高烧和发痒。有记录表明,莫扎特曾抱怨身体不舒服,发痒难受。在莫扎特生活的那个年代,旋毛虫病病情恶化后经常会导致患者死亡。
赫希曼在最新一期的《内科医学文献》(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撰文说:“如果莫扎特最后的确染上了旋毛虫病,他有可能曾在无意之间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死因。”
困扰了世界近百年的莫扎特“头骨之谜”看来还要继续让世人迷惑下去,据奥地利本周日关于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庆典的电视播报,在奥地利一处地下室找到的“莫扎特头盖骨”经过了同莫扎特亲属的DNA的反复比较,答案却是:我们仍然不能确定“他”究竟是不是莫扎特。
两位“亲属”DNA也不相同
昨晚,研究者们在电视上透露,那个从1902年起就属于莫扎特基金会的“莫扎特头骨”同家族中两位亲属的骨骼有着不同的DNA测试结果,这个结果意味着要么出现了一个跨越200年的伪造品,要么就是那两个所谓“莫扎特亲属”根本就不是莫扎特家族的人,因为,即使作为比较样本的两位假定亲属之间DNA测试结果也并不相同。
奥地利的地方电视台的弗兰兹·格拉伯昨晚承认:“我们是不是得到了正确的头骨,还是个问题。”
1791年,作曲家在35岁去世后被埋葬在一个没有记号的公墓里。之后,他的遗骸就不知所终。1801年,根据挖墓者约瑟夫·罗斯梅耶(JosephRothmayer)所说,他从维也纳的公墓里挖掘出了莫扎特的头盖骨。尽管这个“莫扎特头骨”缺少部分下颚,它还是被当作“莫扎特”,由作曲家的后裔交给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基金会。
从牙齿和大腿骨中寻找
2004年,因斯布鲁克学院法医被许可挖掘莫扎特亲属的遗骸,在萨尔茨堡的塞巴斯蒂安公墓,他们发现了包括莫扎特的父亲里奥博得,妻子康斯坦斯在内的九具遗骸和众多骨骸。但是很显然,最好的选择是最近发现的2具盖满灰尘的女性骨骼,她们假定为莫扎特的16岁侄女简妮特和外祖母埃菲罗西娜·皮特尔,“我们需要测试线粒体DNA在女性那条线上的遗传。”病理学者沃尔瑟·帕森(WaltherPar-son)主持了这场关于头盖骨的测试:“我们有她们俩的全副骨骼,形状保持得很完整。我们决定选用大腿骨来提取DNA。”在得到这两位的DNA样本之后,研究者们把莫扎特头骨从萨尔茨堡运到因斯布鲁克的实验室进行比较,其中一颗牙齿被剁去了一半,以便于DNA提取。“我们企图确定这是莫扎特,但是没有人能够确定。”帕森说。 “这是个奇异的故事。”帕森教授说,“头骨现在回到莫扎特基金会并锁入一个安全之处,”那么它是否还有价值呢?“我的个人观点是,莫扎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这个头盖骨究竟是不是他的根本无所谓。”
链接:头骨伤痕透露死因莫扎特头骨之谜将揭晓
困扰世界长达一个世纪的莫扎特头骨之谜即将揭晓。奥地利维也纳的研究人员1月3日表示,本周末,他们将在当地电视节目中播出的一部文献记录片里,向人们揭示莫扎特头骨的最终DNA化验结果,并以此作为对这位伟大的天才作曲家诞辰250年的纪念活动之一。
百年头骨之谜即将揭晓!
据美联社1月3日报道,去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法医研究所的专家们着手对发现的疑似为莫扎特头骨的骨骼标本进行了DNA化验。这个让人们期待已久的化验结果将于周日在奥地利国家电视台(ORF)播放的一部名为“莫扎特:搜索证据”的记录片中向世人揭晓。
此项研究的负责人、著名的法医病理学家沃尔瑟·帕尔森博士说,此前做出的检验结果并不具有决定性,但这次“我们成功地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他说,这一结果已经被美国一所军队实验室“百分之百地证实了”,但他拒绝透露更为详细的信息。
帕尔森博士说,研究人员已经对从这块头骨上刮下的碎屑中提取到的遗传物质进行了化验分析,并且和2004年人们从莫扎特家族墓穴,其祖母与侄女的尸骨上提取到的DNA样本进行了比对。
莫扎特神秘头骨从何而来?
报道说,这个疑似的莫扎特头骨曾困扰了人们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长期以来,它一直由位于萨尔茨堡的国际莫扎特基金会保存。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就出生在萨尔茨堡这座城市。
莫扎特死于1791年,并被埋葬在维也纳圣马克墓地的一处穷人墓穴中。墓地的最初位置人们不得而知,但1855年时,墓地的大概位置得到了确定。传言说,一群掘墓者后来将莫扎特的头骨偷偷挖了出来。1902年,在经过了种种曲折之后,这个失去了下颌的头骨最终被保存在了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基金会。
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居民于1880年成立了国际莫扎特基金会,这是一个私人性质的非营利组织,旨在为后世收集、保存各种莫扎特的遗物。莫扎特基金会使得该头骨能保存至今,并接受DNA鉴定。
头骨上的伤痕透露天才死因?
长时间以来,这个神秘的头骨一直让各国考古专家和对莫扎特感兴趣的人痴迷不已。早在1991年,一位法国学者对这个头骨进行研究后,得出了让人吃惊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未被证实),他说,莫扎特可能死于因头部受伤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而非此前被众多历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患风湿热的结果。
这位法国学者发现,在这个头骨左鬓角处有一处破裂的地方,并因此做出了上述推断。他认为,莫扎特可能是在一次摔倒时,把头骨撞伤的。而这一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何这位作曲家在去世前的1年多时间中,一直遭受着剧烈头痛的困扰。
2006年,人们即将迎来这位伟大的天才作曲家250周年诞辰。届时,维也纳及萨尔茨堡等地都将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1719年——列奥波尔得·莫扎特,奥地利宫廷乐师、作曲家、小提琴家,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之父。
1774年——斯蓬蒂尼,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
1840年——莫奈,法国印象派画家。
1885年——斯特朗,美国著名记者。
1889年——塔哈·侯赛因,“阿拉伯文学之柱”。
1889年——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首任总理。
1904年——迪克·鲍威尔,美国男演员,导演。作品《影舞者》《爱之女神》《虎穴飞将》《诱惑》《直到天尽头》《三更天》《淘气却可爱》《横冲直撞》等
1906年——露易丝·布鲁克斯,从影前是“齐格非女郎”一员,1925年登上银幕,1929年因擅自到欧洲演出被派拉蒙公司雪藏,1938年不得不引退。 代表作:《露露》、《上帝给女人的礼物》等。我骑马,唱歌,跳舞,作为人妻,情人,荡妇朋友等,甚至于烹饪都一败涂地!可是我从不用“未曾尝试”的借口逃避或谴责。我都全心全意试过了。”露易丝布鲁克斯在自传里如是说。好莱坞女演员露易丝·布鲁克斯,在上世纪20年代是新女性的代表人物,她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参与政治,参与选举投票,倡导性解放。她成为当时妇女发挥公共作用的象征。
1907年——阿斯特丽德·林德格伦,2002年1月28日,瑞典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阿斯特丽德·林德格伦去世了,享年94岁。她在世界各地无数的小读者都会怀念她。当然,更多的小读者早已长大成人,或是已经步入中年,甚至开始迈进老年。
1911年——廖汉生,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副部长。
1912年——中国结构工程师林同炎出生。
1912年——蒂托·戴维森,墨西哥**编剧、导演,生于智利南部奇廉市。
1912年——芭芭拉·哈顿,美国女演员。
1919年——维罗妮卡·莱克, 原名奥克尔曼·康斯坦斯,生于纽约州布鲁克林。曾在麦克尔大学读书。于布利斯.海登戏剧艺术学校攻读话剧专业。演过几出戏。1941年被邀为影片《金粉银翼》的女主角。此后还成功的演出了喜剧《沙利文旅行记》。这之后又演出了一些吸引观众的影片。在与派拉蒙的合约期满之后,还为二十福斯公司拍过片。1952年退隐。此后担任过主持人,也在百老汇演出。1973年去世。
1923年——纪叶,中国**剧作家、理论家,**事业人。在**剧本创作中,注重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艺术手段真实地反映生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实质,塑造人物形象。代表作有《智取华山》。
1925年——浅茅忍,日本女演员。瓦拉迪米·弗廷,前苏联男演员。
1930年——莫妮克·梅居尔,加拿大女演员。作品《圣殉者的诅咒》《双面间谍》等
1931年——东阳一,"东阳一从早稻田大学文学院毕业后,进入了岩波**制作所。1962年他退出岩波,成了一名自由**人。次年,东阳一推出了自己导演的第一部**短片《A FACE》。
1933年——美国宇航员弗莱德·海斯出生。
1935年——傅庚辰,中国著名作曲家。黑龙江双城人。
1936年——安东尼奥·加德斯,西班牙男演员。胡塞菲娜·莫利纳,西班牙女演员。
1936年——中科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出生。
1943年——美国程式设计师、企业家彼得·诺顿出生。
1946年——阿藤快,日本演员。
1948年——英国查尔斯王子出生。
1951年——桑达·伯格曼,美国女演员。作品《奇探心魔》《地狱奇兵》等
1951年——张艺谋,**导演。
1954年——雅尼,著名作曲家
1954年——赖斯,美国国务卿。
1958年——奥利维埃·马夏尔,纵观世界影坛,有过警察经历的**人几乎凤毛麟角,而奥利维埃·马夏尔堪称其间的佼佼者。作品《别惹警察》《跳骚》等
1959年——保罗·阿塔那斯奥,美国男演员。作品《伊甸之东》《叛逆性骚扰》等。米莱尔·皮雷,法国女演员。作品《爱的勇气》等。保尔·麦克盖恩,保尔·迈克格恩有三位弟弟也是演员,他们一起出演过1995的电视剧《大饥荒》(The Hanging Gale)。作品《路德》《女同志吸血鬼杀手》《一错再错》《怒海英雄:忠诚》《怒海英雄:责任》《怒海英雄:叛乱》《吸血鬼女王》《异形3》等
1961年——郑智化,台湾男歌手。
1962年——霍青,内地演员。
1962年——施泰凡诺·贾巴纳,具有威尼斯血统的贾巴纳1962年11月14日在米兰出生。他先是学习图形设计与绘画,后来又对时装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1962年——田中敦子,(たなか あつこ),女,1962年11月14日出生,毕业于Ferris女学院大学日文科,后从事配音工作,曾为多部TV版动画,OVA动画,游戏,外语片配音。如火影忍者中的小南,名侦探柯南中的木下明子等。哈兰德·威廉姆斯,加拿大演员。作品《鬼界超级混蛋》《频临崩溃的生活》等。
1963年——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1963年11月14日,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
1964年——朴正学,戏剧演员出生,2001年通过**《武士》登台,值得信任的外表和老道的表演让人们记住了他。之后古装剧集《野人时代》、《大望》以及《海神》等中的角色成功地延续了《武士》中的形象,朴正鹤成为一名受大众喜爱的演技派演员。2006年影片《人生大赛》饰演的无赖角色则给予了他展示多样化演技的机会。朴正鹤拥有的天生的口才和亲和力往往让他成为片场气氛的制造者,是一位非常受同行以及工作人员欢迎的优秀演员。
1965年——谭小燕,黎族,海南通会(现为海南省五指山市)人。中国**演员。
1965年——张莉,薛宝钗饰演者。
1968年——古厩智之,日本演员。珍宁·琳德茂达,美国女演员。作品《加勒比海盗成人版》《关于性的一些事儿》《花花公子:激情报道》《欲望代价》《隐私部分》等
1969年——高晓松,高晓松《校园民谣》中关键人物,他以创作见长,也极具商业头脑,曾创立了麦田音乐,也即是后来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内唱片公司――太合麦田。
1971年——马克·莱昂纳蒂,莱奥纳尔迪出生于澳大利亚,幼年则在罗马度过,这个有着意大利血统的小个子男人能够流利的说四种语言,并且他的**生涯早在他的童年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1972年——乔什·杜哈明,是一位曾获艾美奖的美国演员,他也曾担任时装模特儿。他以在电视系列剧中的角色最广为人知。出演过著名**变形金刚。
被誉为“帅到难以置信”的乔什·杜哈明面相看上去属于忠厚老实型,但是又有一股让人难以琢磨的自信的人格魅力。作品《变形金刚》《变形金刚2》《变形金刚3》《丛林噩梦》等
1976年——泰森·巴罗,美国超级男模。
1977年——布莱恩·迪岑,美国演员。
1977年——何琳,中国女演员。
1979年——欧嘉·柯瑞兰寇,乌克兰姑娘欧嘉凭借泼辣野性的邦女郎成功火遍全球,为无数影迷所瞩目。因出演最新邦女郎而火速蹿红。而在此之前,欧嘉·柯瑞兰寇曾拍过全裸文艺片,并称“对裸体戏不设防”。《无名指》是欧嘉第一部**,里面有全裸激情演出。欧嘉母亲替女儿“解围”道:“她在‘裸体是种艺术’的环境下成长,也一直是我的人体Model。”
1980年——迟帅,内地男演员。
1981年——拉塞尔·托维,英国男演员。作品《巨大》《救世主之九层地狱》《国王的新衣》等。简琳·雷哈尔德,德国女演员。
1982年——赵安,韩国演员。
1982年——哈曼丹,迪拜王储。
1987年——布耐恩·格里森,爱尔兰男演员。
1987年——彭杨,内地演员、主持、歌手
1987年——俞灏明,2007年快乐男生,歌手,演员,主持人。
1994年——王瀚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