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第一个月为什么叫密月?

婚后第一个月为什么叫密月?,第1张

简单来说,是因为第一个月最甜蜜最幸福了,所以一直流传着蜜月的说法。 复杂来说,又有很多版本,其中之一:蜜月是来自古代欧洲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条顿人的生活习俗。 公元前四世纪时,条顿人居住在欧洲易北河河口近北海沿岸一带。条顿人的青年男女在结婚时有一种习惯,从举行婚礼那天开始,每天都要饮几杯用蜜制作的糖水或酒,用来象征幸福及美好。同时还要出外旅行,旅行时间为三十天,恰好是一个月,因此他们就把婚后的第一个月福称“蜜月”。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传遍了欧洲各地,并很快风行世界。 现在,“蜜月”已成为新婚夫妇迈向生活伴侣的前站,并不一定以三十天为期,而是根据新婚夫妇的生活环境等情况而定。婚假里,可串亲访友,可去旅游胜地旅行,刻骨铭心的美好时光, 都是新婚夫妇终生难忘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 它的英文词honey-moon的honey本意为蜜蜂,moon为月,翻译成“蜜月”,自然使人感到特别的甜蜜。 蜜月这个词起源于英国古代条顿族的“抢婚”,丈夫为了避免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婚后立即带着妻子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每日三餐都要喝当时盛产的由蜂蜜酿成的酒,人们就称这段日子为蜜月。后来欧美一带便把婚后的一个月称作蜜月。渐渐地蜜月一词流行到世界各国。人们还把新婚后一个月的夫妻偕同旅行,称之为度蜜月。度“蜜月”的说法也有一番来历。据说度蜜月的风俗起源于德国的古条顿人。那时男女举行婚礼后,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旅行。同时每天都要喝蜜糖水或是蜜酿成的酒,连喝30天不得中断,以示幸福生活的开始。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只是不用再喝糖水了。 度蜜月的时间也未必恰好是一个月,或一定要到风景区去旅游。这既取决于时间是否许可,也取决于男方是否有足够的金钱。因为同婚宴相反,蜜月旅行的费用要由新郎家负担。“蜜月”(Honeymoom)一词的由来起源自古欧洲的习俗。新婚夫妇在婚后的三十天内,或直到月缺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在恢复日常生活前,单独相处的甜蜜时光。还有一种说法是: 它的英文词honey-moon的honey本意为蜜蜂,moon为月,翻译成“蜜月”,自然使人感到特别的甜蜜。 蜜月这个词起源于英国古代条顿族的“抢婚”,丈夫为了避免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婚后立即带着妻子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每日三餐都要喝当时盛产的由蜂蜜酿成的酒,人们就称这段日子为蜜月。后来欧美一带便把婚后的一个月称作蜜月。在六世纪初叶,英国的爱尔兰当时只是克尔特部落的居住地,克尔特部落的首领有个女儿叫爱丽施,爱丽施生得十分俊俏美丽,于是邻国的王子们都争先恐后向爱丽施求婚。爱丽施从小就很喜爱花,并很爱吃蜜糖。于是,那些王子特意挑选一些上等蜂蜜,派人送给爱丽施。这样,久而久之,爱丽施的闺房里,几乎成了一间蜂蜜贮藏室。 后来,爱丽施终于看中了一位南方部落的小生,并准备与他结婚。在婚前,爱丽施叫来了几位厨娘,把过去邻国王子送来的蜂蜜酿成蜂蜜酒。到了成婚那天,爱丽施便用这些蜂蜜酿造的酒,招待所有的来宾。大家喝着又甜又香的蜂蜜酒,连声赞美。可是这么多蜂蜜酒,又怎么能一下子喝得完呢?于是剩下的蜂蜜酒,爱丽施夫妇便继续喝下去,这样足足喝了一个月。 从此,当地民族在新婚第一个月里,也都喝这种蜂蜜酒,蜂蜜甘美甜润,象征新郎、新娘婚后幸福美满。这种风俗相沿成习,代代相传。 时间久了,人们便把新婚男女喝蜂蜜酒以及婚后的第一个月称之为“蜜月”,并被世界各地所效法。

维多利亚女王和伊丽莎白一世没有关系。

伊丽莎白一世名叫伊丽莎白·都铎,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出生于1533年9月7日,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155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1603年3月24日,她在里士满王宫去世,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也被称为“荣光女王”、“英明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出生于1819年5月24日,是乔治三世的孙女,爱德华王子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的姐姐维多利亚公主的独生女。

维多利亚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印度女皇(1876年-1901年在位)。她于1837年6月20日继位,1838年6月28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1876年5月1日加冕为印度女皇。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在怀特岛去世。

扩展资料:

伊丽莎白一世在世时就以“The Virgin Queen”(“童贞女王”)著称,她一生都保持独身没有结婚。

她年轻时,因为没有出嫁,所以对别人的追求从不拒绝,也不同意,做无表态状,这样在国际上拉扯着各方关系。

她利用她未婚待嫁的身份,对先后向其求婚的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法国、瑞典等王室虚与委蛇,以自己的婚姻为筹码,在欧洲大陆各国,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这两大强国之间进行权力平衡,为英国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利益。

英国议会曾多次恳求女王尽早择婿,期望她为王室生养继承人。但是她说:如果她选择了外国王子,他会让英国无法保持中立的外交政策(如姐姐玛丽一世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婚姻);嫁给一个英国人会加剧宫廷内的宗派斗争。

-维多利亚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

在许多人的印象之中,求婚,应当是在玫瑰、蜡烛、再加上浪漫的音乐,男士深情款款的跪下来向自己心爱的女士递上戒指,当求婚答应之后,男士便给女士戴上戒指,然后两个人便开始了没羞没躁的二人世界,许多人看到这一幕估计心都会被融化掉,毕竟太浪漫了,可是如果这求婚中的两个人是两个男性呢?前不久在英国就发生了这一幕,50岁父亲向女儿前男友求婚,他们国家同性结婚合法吗?

一、一场非同寻常的求婚

据《太阳报》22日报道,英国一位50岁的父亲巴里·德雷维特·巴洛(Barrie Drewitt-Barlow),他已经向女儿萨夫隆(Saffron)的前男友斯科特·哈钦森(Scott Hutchinson)求婚,当时巴里正和斯科特·哈钦森一起去克罗地亚度假。巴里在和斯科特一起度假时,向他女儿的前男友斯科特求婚。令人惊讶的是,斯科特居然答应了,巴里在他的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写道:是的,昨晚有人很惊讶地问,‘你和斯科特订婚了吗?’

 二、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性婚姻

讲到英国的法律保护同性婚姻,就不能不提起一个人,“计算机之父”艾伦·图灵。图灵让英国在二战中得以破解纳粹密码,使二战至少提前2年结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他却因同性恋倾向被定为“严重猥亵”,职业生涯尽毁,两年后在狱中自杀。在图灵死后,著名的“沃尔芬登报告”在1957年公布,认为“成年人之间,相互同意,在私下进行的同性恋活动不应被认为是犯罪”。

2005年,第一对英国法律认可的同性伴侣登记结婚。2013年,“同性伴侣婚姻法”通过。2014年,英国政府开始为同性婚姻办理登记手续。2016年,《图灵法》发布草案,赦免曾经被定罪的同性恋者。2017年,《图灵法》正式实施。

表面上来看,英国是通过英西战争、英法7年战争和三次英荷战争来扩大疆域,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虽然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和战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还有很多。

从政治上来说,英国最先制定了相关政策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又紧跟新航路开辟的潮流,对世界进行殖民扩张。

伊丽莎白发展“国教”更是调和了当时英国国内的宗教矛盾。加上工业革命的影响更是加速了英国对外侵略积累财富。

从思想上来说,在这种环境下,

英国国内产生了一种“重商主义”在国内影响力极大。在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下,英国一步步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一、近代英国的发展

从经济方面来说,15世纪后半期的英国正在由传统封建生产方式转向资本经济的生产方式。

14世纪下半叶,在欧洲意大利的一些北方城市工厂手工业生产方式崛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这些地区迅速富裕起来,影响了整个欧洲地区。英国政府在看到这些意大利城市的发展之后,开始鼓励工商业、航海业的发展。

从1487到1522年期间,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等人先后开辟了两条从欧洲出发的新航路。这两条航路,一条向东,沿着西非到达印度,另一条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这两条新航路的开辟对于整个欧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欧洲的航运中心开始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地区,英吉利海峡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海上通道,英伦三岛也成为了当时的航运中心,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就在这种刺激下蓬勃发展。

在农业上,传统英国农业以养羊业为主,繁荣的养羊业自然催生了毛纺织技术,在过去英国国内所生产的羊毛大多作为原料对外出口,之后,

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纺织技术,英国的毛纺织业逐渐发展起来。15世纪,英国已经有由羊毛出口大国转变为呢绒出口大国。毛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英国社会经济的变革。

随着某纺织业的发展很多商人看到养羊业有利可图,于是英国发生了“圈地运动”。

当时农村中的传统贵族用暴力驱赶农民,圈占公社土地和农民的耕地,之后再雇佣工资低微的农民工人替他们放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沦为流民。不过这场运动也让英国的封建经济渐渐完结,逐渐转向新兴资本主义经济。

在“圈地运动”的影响下,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分离,传统的生产关系转变成了雇佣劳动力,之前的土地贵族也转变为资产新贵族,这些贵族也因此完成了早期资本积累。

同时英国的英格兰民族意识也在此刻觉醒,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亨利八世的次女,她在位时间长达45年,对整个英国历史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中世纪的欧洲,历来都有各国王族通婚的习俗,伊丽莎白即位时刚刚25岁,正好是结婚的年纪。当时的西班牙国王,瑞典国王,法国国王等,王公贵族都向她求婚。

但是王室的婚姻自然不像平民那样自由,伊丽莎白的选择,关乎整个英国的发展,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英国卷入当时欧洲大陆各国之间的无尽纷争之中。

为了避免产生这种后果,她以各种借口拒绝这些求婚者,最终选择了终身不嫁。在思想方面,伊丽莎白对于英国人民的影响,可以说是和莎士比亚在一个高度。

在宗教信仰方面,伊丽莎白也有很好的处理,当时英国国内主要信奉的宗教有两个,一个是天主教,一个是新教,伊丽莎白,为了缓和当时的宗教矛盾,明智的选择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国教”还颁布了相关法令巩固国王在英国教会中的首领地位。

“国教”的确立也让英国信仰明显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的信仰,在欧洲的其他国家教皇手中拥有极高的权利,甚至都可以与国王抗衡,伊丽莎白这样做,可以说从根本上保证了英国内部的统一和稳定。

从政治方面来说,英国政治的实施,也促进了资本化的进一步发展。伊丽莎白将国家政府机构,进行了改造传统的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实现了政治上的现代化,奠定了英国崛起的基础。

同时她还大力推行资本主义的发展,发布了很多奖励工商业和航海业的政策,授权商人组织贸易公司,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当时西班牙是欧洲海上力量最为强劲的国家,为了挑战西班牙的绝对地位,英国大力发展海军,甚至公然支持海盗对西班牙商船进行抢掠骚扰。并且还授予海盗爵士称号,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英国舰队能够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原因。

在科技上工业革命的发展,更是对整个英国近代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除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外,工业革命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向人们展示,知识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

据有关资料表明,整个18世纪所产生的伟大发明创造是过去人类几千年创造的总和。

二、日不落帝国的形成和发展

1600年,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皇的支持下建立了“东印度公司”。由于有政府的支持,东印度公司用暴力对印度进行殖民和侵蚀,最终征服了整个印度大陆,这也为之后英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同时,伊丽莎白时期英国还成立了“非洲公司”,专门负责奴隶贩卖,到了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卖国,也在这场交易中获得了暴利。

为了进一步争夺殖民霸权,拓展海外殖民地,伊丽莎白统治时期曾不断挑起战争,1588年击败西班牙。当时伊丽莎白王朝中有很多官员主张通过贸易实现海外扩张,可惜在整个急功近利的环境下,这个主张没有被同意。

之后西班牙虽然被击败了,但依然在进行海外扩。随着荷兰的独立,海上殖民大国又增添了一个国家,荷兰很快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大国。

为了保证自己的海上殖民权益,1652~1674年期间,英国发动了三次英荷战争。荷兰虽然只是一个小国,但是这三场战争却互有胜负,双方的实力都受到了伤害,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几乎被拖垮,这也迫使英国反思自己的战略失误。

在这两个国家交战期间,法国却在蓬勃的发展之中获得了大片的土地和经济利益,国家逐渐强盛起来成为欧洲最强的国家之一。

1756~1763年,英国发动了英法战役。战争初期法国一直处于上风地位,但是到了1758年,法国被欧洲战场分化了兵力,海上殖民战争遭遇了失败。

英国此时却积聚了力量,掌握了战争的主导权。1815年滑铁卢战役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总结: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首先,有政府的支持,其次,在经济方面得益于前期资产的积累,加上工业革命的支持,更是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些原因为大英帝国的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英国成为了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亚瑟王(King Arthur)传说发生的时间大致在4,5世纪左右,授命於天的亚瑟拔出了石砧中的剑而成为王,率领麾下的骑士经过多次战争统一了英伦,征战欧陆。传说的另外一个主题就是亚瑟王属下的圆桌骑士,他们无数次行侠仗义,扶弱除强的故事,以及情感恩怨纠葛。在1469 至 1470 年被整理成文,我读的是1486年英国版的书的译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可恶的人物译名极不习惯,比如崔斯坦写成崔思痛,为了照顾人名的含义,因为崔斯坦出生时母亲难产而死,所以取了个悲惨的名字,还有依秀.婉儿这种名字,人家可是公主啊),书中经常叙述说,根据外文或者根据法文著作如何如何,不知道当时整理的时候法文的原著指的是小说还是诗歌。

石中剑

传说的起始是最生动的。亚瑟虽系皇族,但作为私生子被寄养在普通贵族的家里,未曾获得特别的照顾。亚瑟的父亲死后,国内形势动荡,臣子们争夺权势,几乎要演为内乱,默林为此建议主教,在圣诞节的时候在伦敦召集所有的贵族骑士举行盛大的祈祷,祈祷中石台和插入其中的剑出现,以及上面一句著名的话:“Whoso pulleth out this sword from this stone and anvil is duly born King of all England(凡能从石台上拔出此剑者,即为英格兰的天命之王)”。但是无数骑士尝试之后都无法拔出,最后举行了新年时间的比武会,亚瑟的在收养家里的哥哥凯骑士前往参加,但进入比武场才发现没有带剑,於是央求亚瑟回去取,但亚瑟回到家里,却发现全家都去看比武了,无法拿到那剑,至於原因……应该是门锁了进不来?不过亚瑟怎麽也是养子,不会没有钥匙吧?反正亚瑟小孩脾气发作,赌气跑到教堂去拔了那柄剑交给了凯,结果吓倒所有的人。不过故事的结局没有那麽干脆,所有的骑士贵族都不愿意承认眼前的事实,亚瑟拔了一次又一次,聚会搞了一场又一场,从新年直到五旬节才给亚瑟加冕。(谁知道五旬节是什麽时候啊?是一个宗教节日,五月?)

亚瑟使用的“截钢剑” Excalibur应该不是石中剑,Excalibur得自湖上仙女,传说亚瑟只要佩带那剑的剑鞘,伤口便永远不会流血,Excalibur在亚瑟死时由手下骑士交还仙女。不过在很多地方都称呼石中剑为Excalibur,真乱啊。

亚瑟的帝国和征伐

传说中,军事征服占的比例并不大,我手上的《亚瑟王之死》一共二十一卷,只有第一,二,四的一些回目和第五卷讲述了征战过程。到第五卷的时候,亚瑟王的大军征服了罗马帝国,在罗马由教皇抹膏加冕成为皇帝,并且将罗马到法兰西的土地分封给他的侍从和骑士。帝国霸业就此完成,全书剩下的大量篇幅,都在叙述亚瑟和圆桌骑士的侠义故事了。

圆桌骑士 (knight of round table)

亚瑟的皇后吉娜薇(Guinevere)的父亲King Uther Pendragon有大的圆桌子,供他麾下的骑士聚会使用,在结婚时亚瑟时从岳父那里得到了桌子和武士。那后圆桌骑士就成为了亚瑟王下的骑士英豪们的群体。他们来自不同国家,甚至会有不同信仰。圆桌的含义是平等和世界。所有做上圆桌的骑士彼此平等,并且互为夥伴。不过在争执中他们会拥护自己仰慕的骑士组成派系,相互攻击。圆桌一共能够坐下150个人,看来入选圆桌社的首要条件是大嗓门。

默林(Merlin)

在传说的前期非常活跃的人,以强大的法力辅佐亚瑟的父亲和亚瑟。记载中默林并没有施展很多绚烂的法术,倒是经常看到他到处出访,合纵联横,或者作出种种预言,指导应对,与其说是魔法师,不如说是先知谋士更加合适一点。默林是因为爱上了湖中仙女中的一位,名字叫做怡妙而离开亚瑟的,临行时还提醒亚瑟未来的灾厄。默林的法力非常强大,那位仙女因此逼他发誓,不对自己使用魔法,才允许他和自己一起旅行。他们一起走过了许多地方,但是仙女一直想要摆脱默林。她欺骗默林表演“岩石穿行”的法术,然后将岩石封印起来,默林就永远被困入其中,也有的传说说连那块岩石也被沈入湖中,真是悲哀啊,共处如此长久的经历仍然不能感动冷酷的心。而冷静神秘,无所不知的默林因为情爱而放弃了一切去追随心上人也很让人惊讶。

崔斯坦骑士(Sir Tristan)和依秀(Iseult)

第八卷共四十一回,第九卷共四十四回,第十卷共八十八回以大量的篇幅讲述了Tristan骑士的故事,实在是非常受到重视的人物,要知道一般一卷也才十几二十回(总共21卷),呵呵。崔斯坦自幼被送往法兰西,在战斗中中了矛毒,为了救治而前往爱尔兰。在那里得到安格西公主依秀的治疗,很快就痊愈了,两人产生了情意,他还教依秀弹奏竖琴。但是由於种种原因被驱逐。之后他受委托,替舅父玛尔克王前往安格西向依秀求婚,并为安格西王打败敌人以得到信任。甚至连安格西王也希望他本人而不是他的舅父娶自己的女儿,但那个傻瓜为了遵守诺言而将依秀带回,让她与玛尔克王结婚,虽然他和依秀的爱情非常的深厚。之后他凭借自己的勇猛获得了许多荣誉,引起玛尔克王的妒恨和陷害,这对情人的关系也几经波折,崔斯坦也曾经迫於形势结过婚,不过他忠於依秀,始终对妻子守之以礼。后来甚至发生过误会,曾经让崔斯坦以为依秀变心以致癫狂而在旷野游荡,依秀以为崔斯坦已死而几乎自刎。总算最后他终於带著依秀来到了英格兰,可以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了。一个有趣的事情是,依秀的母亲在她出嫁的时候为她安排了有魔力的酒,只要在和马尔克王共饮就会深深相爱,至死方休,但是那酒却在船上被依秀和崔斯坦误喝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他们最最后的结局没有找到专门的篇章讲述,不过根据兰斯洛特的一段话,崔斯坦在聆听爱人弹奏竖琴的时候,被他误信的情敌用剑从后面插入了心脏。

圣杯(Saint Greal)

圣杯相传系耶稣被钉於十字架之前日,曾同门徒们进最后的晚餐的时候使用的用绿柱玉琢制的酒杯,而在亚瑟王的传说里面,圣杯全部都是金制的。寻找圣杯在传说里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主题,因为在亚瑟王的世界里没有出现过非常强大的邪恶势力,最多是救助被欺负的妇女或者帮别人报仇什麽的,一小群异教徒撒拉森人一打就散。因此寻得圣杯的行为就显得格外的神奇伟大。

圣杯最早出现,是在兰斯洛特旅行到伯莱斯王的领地共进晚餐的时候出现的,从叙述上来看是幻影,有美丽的少女手持金杯向伯莱斯王走来,大家马上跪倒祈祷。伯莱斯王后来语言说,圣杯如果有一天出现了,圆桌就注定要销毁。兰斯洛特在巫师的欺骗下和伯莱斯的公主伊兰结合并产下一子,取名高拉哈德(Galahad),那个孩子在幼时就遇到过同样的圣杯显圣,并由持杯的少女宣布成年后会由他坐上圆桌的危险席位,并由他寻得圣杯。

产生寻找圣杯的念头是在一次圆桌聚会上面,在电闪雷鸣突然一缕阳光,圣杯出现,巡行一圈后消失,给予所有的骑士前所未有的愉悦体验。於是所有的骑士都发誓要出去旅行,寻到圣杯。至於目的……好象是为了能够再次亲近那种神圣的愉悦吧。离开的骑士共一百五十人,也就是说,所有的圆桌骑士都投身其中了,预言中说的圆桌的销毁大概指的就是这个吧。亚瑟王夫妇为此非常伤心,因为出访的骑士必然有所折损,以后再也没有这麽多高贵的骑士常伴左右了。

不过所谓的寻找并不是有线索脉络顺藤摸瓜的,而是漫无目的的瞎逛,就好象……就好象寻找七色花的小蓓那样(众人:你居然看…………!!)。中间当然衍生了无数传奇故事,每位骑士为了提高自己的修为德行以接近上帝,行善和自律都很刻苦,不再细表。兰斯洛特不断的被声音告诉,他的罪孽深重,是无福一亲圣杯恩泽的,当他发现圣杯(过程是瞎逛突然看到一个房子里面有@#$%……)并接近的时候便被神秘力量放倒。真正领受圣杯的是高拉哈德。(过程就是坐在大厅里,圣杯突然出现,不走了。这算哪门子寻找啊?)他因为圣洁童贞被圣杯选中,并用圣杯帮助了别人,留下许多奇迹,他自己也被当地推举了王位,但他醉心於神圣的幸福,不断的祈求上帝带走他,於是他很快去世了。他去世的时候一只手从天上伸下来取回了圣杯。

兰斯洛特骑士(Sir Launcelot)和亚瑟王之死

蓝斯洛的年纪其实应该比亚瑟和吉娜薇小很多, King Ban of Benwick 之子。 Ban 死后, 他被弃於湖边, 他自小被一群湖中仙女养大,被称作“湖上骑士”。个性温柔体贴、尊敬妇女,也善於跟女性相处,可以说是女性最完美的情人形象。记得在**《默林》里面是金色长发,湛蓝双眸,容貌英俊,目光迷茫的美男子,非常迷人。兰斯洛的勇武在圆桌骑士中是第一的,在圆桌社内外支持者众多,他的侠义事迹亦有大量篇幅的记载。不过真正被大家记住的好像是他和吉娜薇王后的恋情,哈哈,不过记载里面的王后好象很会吃醋。最早伊兰公主作为的高拉哈德骑士的母亲访问英格兰,结果巫师又把兰斯洛特骗到她那里(真是伟大的大妈啊),然后又被王后发觉,王后将伊兰赶了出去,兰斯洛特因为羞愧愤怒而神志失常,离开宫廷四处游荡,最后被伊兰公主发现而用圣杯治愈。后来寻圣杯归来后兰斯洛特整天忙於应酬,常常要替许多名嫒闺秀代战决斗,维系公理正义。王后因而觉得很不满,骂他是“虚伪胆怯的骑士,市井平凡的色鬼”,将他赶了出去。不久王后被诬投毒害死某位骑士,辩护(?)的办法就是有代战骑士为了她而和控方的骑士决斗(伟大的法律,嘻嘻)。亚瑟出於自己的立场无法出战,圆桌社的骑士们不信任王后而不愿意出战,最后关头兰斯洛特隐瞒了身份赶到打败了对方,维系了王后的名誉,也得到了王后的原谅和歉意。

王后和兰斯洛特的恋情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所有的骑士都在谈论。而终於正式告发,亚瑟也颁布了逮捕令,在他们幽会的时候又有12名骑士前去暗杀,结果被尽数杀死,兰斯洛特乘机逃离。其后吉娜薇被判火刑,兰斯洛特率领战友前往刑场解救,所向披靡,“凡是抗拒他们的,全被打死,所有批戴武装的优秀骑士,一经交锋,立即丧命”,救走了吉娜薇,并依恃自己的领地抵御亚瑟的征讨。后在教皇的调解下与亚瑟和解,迫於荣誉交还吉娜薇(因为按照记载在公开场合他一直否认他和王后的私情),带领手下骑士离开了英格兰,统治整个法兰西,之后又与亚瑟交战,亚瑟的侄子莫俊德(Mordred)在亚瑟渡海征讨的时候撰取王位,并与归来的叔叔发动大战,传说Mordred 出生时, 默林预言这个孩子会威胁亚瑟的王位, 亚瑟因此将婴儿放在海上漂流, Mordred 却奇迹似地生还了, 亚瑟心生悔意, 接纳了 Mordred。(默林也曾经对亚瑟预言过Guenever不是属於他/不值得拥有的人,在追随湖上仙女怡妙的时候也曾经预言过自己命不久长,可怜的先知啊)。大战的结果是二人同归与尽,吉娜薇知道一切皆由自己起,非常自责,在丈夫死后做了修女。兰斯洛特回英格兰找到她后,她虽然因为激动晕倒了三次,但仍然拒绝陪伴兰斯洛特。兰斯洛特绝望之下也出家作了修士,二人至死再未相见。

中世纪的爱情

中世纪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非关肉体的,在书中有整整一回叙述抽象的爱情,没有任何情节,这在全书中是绝无仅有的。里面赞美纯洁的真爱,唯有爱护对偶超过了对偶爱他的人,才值得受人尊敬,唯有用理性节制的爱情,才能数年如一日,真心贞一,里面把冬夏比作爱情的起起落落,把五月比作受理性节制纯洁的感情,“要像Guenever记得的五月那样,终生做个真心的情妇,因而她可以得到善终。”兰斯洛特和皇后的恋爱是所有中世纪(严格来说,只限北欧地区)的恋爱理论范本,而该恋爱假如涉入肉欲,亚瑟王杀死他们也不会遭到谴责。因为不能对爱人的「精神外遇」感到嫉妒,否则就是违反基督教当时的道德标准。

亚瑟王的传说的影响

以上只是找比较熟悉的几个骑士介绍了一下,实际上以骑士记传为主体的传说记录了许多骑士的经历,内容很博大的。亚瑟王传说是最早的中世纪骑士传说,经过艺人和民间的不断加工而变得异常丰满成熟。它包含了升斗小民在乱世之中对於英雄的幻想与期待,亚瑟王带领武士抵抗外侮,斥退群敌,引领大英子民迈向盛世。它代表圆桌武士的精神,勇气、忠诚与自制,对君主效忠,对弱者谦让,对贫者布施。它代表了武士特质的两难困境,英勇的蓝斯洛爱上王妃,却又必须对君主效忠,君臣关系成为情敌,最后以悲剧收场,这个母题也包含了亚瑟王父子之间的矛盾情结,它隐隐透露出王朝中不可告人的尴尬秘密,**与通奸,邪恶势力竟然来自於同一血缘。「亚瑟王」的故事带动了许多类似故事的基本架构,例如宫殿之内的权力斗争,圆桌武士的平权与互信精神,三角关系的挣扎,在黑暗时代百姓对贤明君主的渴望与救世主的幻想。「亚瑟王」自然也激发了许多变调曲,例如马克.吐温曾经以亚瑟王暗讽小说人物,爆笑的**「蒙地莽蛇」(导演曾导过「笨贼一箩筐」)系列耍弄圆桌武士、凤宫(Camelot)、与圣杯等题材并置於一个荒诞不经的脉络之中。甚至「星际大战」的导演乔治.鲁卡斯也借用了亚瑟王叔侄争战的心理母题,描写了那段经典的父子决战。

简介

[编辑本段]

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即今日伦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于萨里),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她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内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 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

童年

[编辑本段]

伊丽莎白诞生于伦敦的普雷森希宫,她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个王后安妮·博林唯一幸存的孩子。由于她父母是按新教教规结婚的,天主教认为她是一个私生女。她出生时被指定为王位继承人,她的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成为她的服侍者。伊丽莎白三岁时,她的母亲被判叛逆罪处死,一年后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三个王后简·西摩就生了一个男孩:爱德华。伊丽莎白和玛丽都成了爱德华的佣人。

亨利后来的王后们对这两个公主都很好,亨利本人也经常关注她们的成长,她们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可靠的朋友和同龄的伴侣。1547年亨利死后,他最后的王后凯瑟琳·帕尔和她的新丈夫托马斯·西摩(他是简·西摩的兄弟,新国王爱德华六世的舅父)养护伊丽莎白。西摩被年轻的伊丽莎白所吸引,他夫人死后,他本来打算娶她为妇,但他和他的兄弟爱德华·西摩后来都在一系列权利斗争中被处死了。

伊丽莎白受到很好的教育,她的教师包括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罗杰·阿斯坎。她受到古典、历史、数学、诗歌和语言的教育。在她统治期间她可以说和写六种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在凯瑟琳·帕尔和她的其他教师的影响下伊丽莎白成为了一个新教徒。

在她兄弟生前,她的地位比较稳定,但爱德华1553年就因肺结核或砒霜中毒而去世了。简·格雷夫人只做了九天女王,就被她家翁的同党推翻,并被其后上台的玛丽一世处死。玛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逼迫伊丽莎白改信天主教。伊丽莎白表面上虽然昄依,但内心仍然是一个新教徒。玛丽对此非常不满。有一小段时间里伊丽莎白甚至被关入伦敦塔。有人认为她是在这里认识了她后来的爱人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的,但更可能的是他们在童年时代就相识了。

伊丽莎白保了命,但玛丽与西班牙王国国王腓力二世的婚礼使得英格兰重归天主教的可能性增大了,对此英格兰人民及贵族都很不满。1558年玛丽无子而亡,伊丽莎白成了她的合法继承人。英国国会重申了亨利八世国王规定伊丽莎白作为继承人的安排。

加冕

[编辑本段]

伊丽莎白于1559年1月15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为女王,当时她的地位很不稳定。她加冕的日子是当时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占星士约翰·迪伊挑选的,据说它特别吉利。给她加冕的是卡里斯勒的主教,他是当时在教会界能找到的最高的承认她的合法地位的人。同年她就已经签署了结束意大利战争的卡多-坎陪吉条约。

政治

[编辑本段]

伊丽莎白44年的统治期间英国宗教分歧的斗争非常强烈。1530年代里亨利八世与天主教决裂,英国圣公会建立。爱德华六世的短暂统治期间圣公会的教义日益完善。玛丽统治期间圣公会失去了其统治地位。伊丽莎白恢复了圣公会的地位。在伊丽莎白统治的最初两年间她就发布了至尊法和单一法令,规定国王同时是教会的最高***。

虽然她试图在宗教极端派之间寻找一条折衷的路来走,但她本人无疑是一个新教徒。尤其在爱尔兰天主教徒和其他被认为是异教徒的人被迫害。威廉·塞西尔是她政治上最亲密的顾问,为塞西尔她特地创立了柏利勋爵这个爵位。1598年塞西尔死后,他的儿子罗伯特·塞西尔成为伊丽莎白最亲密的顾问,但罗伯特远远不能达到其父亲的能力。她的管理机构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弗朗西斯·华兴汉爵士。华兴汉在整个欧洲建立了一个间谍网。他可以保证所有对女王的阴谋都被他所知。

继承人问题

[编辑本段]

对伊丽莎白最大的批评是她没有提供一个继承人。别人一直以为她会结婚生子,有许多人追求她,包括她的前姐夫,西班牙的菲利普国王,以及她的宠臣莱斯特伯爵。许多人认为莱斯特伯爵是她的爱人。伊丽莎白很明智地避免了他们。几年后,当她的统治得到巩固后,人们越来越明显地看到她不会结婚生子了。

当别人质问她为什么她不结婚时,她提到她姐姐统治时期她的处境。当时她不但是玛丽最忌讳的人,而且造反者如托马斯·怀特爵士还利用她的名义。因此她明智地认识到假如她指定一个继承人的话,她的地位会被削弱,而且这一举可以给她的敌人提供一个刺激,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这个继承人来反对她。但没有继承人英格兰会在她不时逝世的情况下陷入内战。1562年她患天花几乎丧身时这一点变得非常明显。在一段时间里伊丽莎白曾严肃地考虑过结婚生子。但一个天主教的丈夫是显而易见不可能的,而一个新教的丈夫如莱斯特伯爵会立刻加剧宫廷内的宗派斗争。无论她选中谁都不会有好结果。不论她个人的倾向如何,她当时的处境使任何传宗的考虑不能得以实现。

她当时是有一些可能的继承人的,但伊丽莎白对他们都不予考虑。她的表侄女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是一个天主教徒。在她从苏格兰王国出逃前,甚至此后她一直是一个非常可能的继承人。玛丽被逐后伊丽莎白虽然接纳了她,但她将玛丽囚禁起来以保障玛丽无法威胁她的地位。玛丽的儿子詹姆士当时还是一个孩子,在他未被考验之前他还不会被考虑到。其他人选也不太可能。伊丽莎白的女伴之一,琴·格蕾的妹妹凯瑟琳·格蕾夫人因为违背伊丽莎白意愿而结婚触怒了伊丽莎白。凯瑟琳·格雷的妹妹玛丽·格雷是一个驮背矮子。伊丽莎白当时一直希望苏格兰的玛丽一世会昄依新教并找一个伊丽莎白认为可靠的丈夫,因此她在玛丽在英格兰被囚期间将她的继承人的问题一推再推。

与此同时她还是继续有结婚的可能性。她曾考虑过在法国的众多王子中找一个丈夫。第一个建议是比她小20岁的奥尔良公爵亨利(后来的亨利三世),当时法王查理九世的弟弟。当这个建议被拒绝后她还考虑过法王更年轻的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但弗朗索瓦的早夭使这个计划也破产了。

1568年最后一个有资格做她的继承人的英格兰人,凯瑟琳·格雷夫人,死了。伊丽莎白被迫再次考虑苏格兰女王玛丽。伊丽莎白建议玛丽与莱斯特伯爵结婚,但玛丽拒绝了这个建议。不过这时玛丽的儿子詹姆士已经受到了新教的教育。1570年法王说服伊丽莎白让玛丽重返苏格兰。但伊丽莎白提出了许多苛刻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让詹姆士留在英格兰。虽然如此她的谋士塞西尔还是继续设法帮助玛丽回苏格兰。但苏格兰人拒绝接受这位女王,因此未遂。

宗教宽容的结束

[编辑本段]

正当此时新教皇庇护五世1570年2月25日革除伊丽莎白的教籍。这使伊丽莎白无法继续她的宗教宽容的政策。

同时她的敌人对她的阴谋也使她非常震怒。20年来玛丽一直试图不向伊丽莎白挑战。但这时她陷入了她的天主教同情者的阴谋中。这些阴谋的主谋是安东尼·巴宾顿,其目的是营救玛丽使她取伊丽莎白而代之。对伊丽莎白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消除这个大敌人的机会。1587年她处死了玛丽(据说她并不情愿下这条命令)。

与西班牙的战争

[编辑本段]

伊丽莎白向法国的新教徒亨利四世提供了军队和钱财来让他获得法国王位。在八年战争中他向荷兰的新教徒奥伦治亲王威廉一世(沉默者)提供军队来让他反抗西班牙的统治。不但如此,1568年弗兰克·德雷克爵士和约翰·霍金斯爵士领导的一支贩奴舰队被西班牙皇家海军重伤后,西班牙的运财舰队不断受到英格兰海盗的劫掠。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决定以玛丽之死为借口入侵英格兰来击退英格兰对西班牙在欧洲大陆和在其海外殖民地的挑战。

1588年9月的一场大风暴和伊丽莎白的海军将领们击败了西班牙派出的无敌舰队。虽然如此,西班牙1589年击败了一个更大的英格兰反击舰队。这场战争一直延续到1604年,双方打了个平手,不论在海上还是在陆上英格兰并未能占上风。从1594年起在爱尔兰还爆发了一场游击战。

伊丽莎白最后几年的宠臣是罗伯特·德弗罗,他是莱斯特伯爵的养子。她甚至原谅了他的一些轻罪,但罗伯特1601年参加了一场暴乱,伊丽莎白不得不将他处死。

逝世

[编辑本段]

伊丽莎白从未结婚,她的死结束了都铎王朝。在她的晚年,当她不得不确定她的继承人时,她越来越倾向她的侄子,被她处死的苏格兰玛丽女王的儿子詹姆士。但她从未正式命名他为继承人。1603年3月24日她死于萨里的列治文宫。她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她的继承人是詹姆士一世。这位詹姆士当时已经成为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了。此时,英格兰和苏格兰同归一个君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下,开始了不列颠统一进程的第一步——王室联合,但英格兰和苏格兰依然被国际承认为两个国家,而两个国家依然保持自己独立运作的政府。她死50年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英国成为了一个短暂的共和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94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