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旅游必去景点
广西河池山川秀美、物产丰富,素有“四区五乡”之美称。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河池旅游必去景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1巴马长寿村
巴马长寿村即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是桂北山区中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这里自古就多有长寿的老人,多数老人无疾而终,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来到长寿村的游人主要是探访村里的百岁老人,沾福气、探寻养生之道。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2百魔洞
百魔洞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是最为雄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景点设有:孔雀迎宾、良田万顷、金山猴王、杜甫吟诗等。
魔洞洞内景物,随季节变幻。盛夏时节,洞顶无数岩泉下渗,含滴有节。从洞中溢出的泉水与西边从仁乡潜过的盘阳河伏流在洞中交汇,泾渭分明,清浊可辨。秋冬之时,潆流碧潭,回清倒影。春季,洞外洞内天窗上下,繁花似锦,鸟鸣泉唱,与洞内奇观相交辉映。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3六甲小三峡
六甲小三峡又称河池小三峡,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六甲镇,距离河池市区车程约25公里,距南宁市车程约270公里,是一片由峡谷、河流和水库构成的自然风景区。景区沿河展开,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到处都是广西典型的秀丽山峰和水中倒影。而修建水库也造就了这里的高峡平湖风光,非常优美。游客来此可以乘舟漫游、摄影观光,还可以在壮乡村寨感受淳朴民俗等,是河池旅游的绝妙选择。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4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距离河池市区的车程约180公里,是一处以桂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七百弄的“弄”是指四周高峰环绕的深洼地,因为当地的村庄基本都分布在这些深挖地中,共有几百座,因此得名为七百弄。游客来到七百弄,可以拍摄壮观独特的山势、漫步登山,也可以参观古老的村寨和农田,风光清新原始,是河池一带观光游玩的好选择。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5盘阳河
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源于凤山县桥音乡,流经凤山水源洞,穿行于巴马县甲纂乡境内的百魔洞、百鸟岩,最后一个出口注入赐福湖,全长145公里。其中流经巴马河段约60公里,因盘阳村为中段落,故名盘阳河。盘阳河景色优美,一路逶迤而来,河水碧绿,环境非常自然。在盘阳河边,有酷似桂林山水的碧莲叠彩、书童独秀、榕荫古渡和屏风山,还有老虎山、象山、孔雀山,以及大水溶洞等,风光非常多样,非常适合竹筏漂流。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6刘三姐故里景区
刘三姐故里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广西宜州市城北区,包括龙江河、下枧河、刘三姐故居(流河寨)、壮古佬等景点,全程水路25公里。核心景点——流河寨,寨中保留有刘三姐故居、阿牛哥家、王媒婆家及刘三姐歌台,寨门有壮妹山歌迎宾,寨中有实景演出,这里是天下民歌最眷恋的地方,是山歌的海洋,是世界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7巴马水晶宫
巴马长寿水晶宫景区有地下溶洞大厅5个,最高大厅顶部距地面高度近50米。走进水晶宫,地上发育着鲜活、透明蘑菇状晶体;空中垂悬着白嫩、纤细、蜷曲且神态各异的水晶球、水晶花、水晶草;身边有洁白无瑕通体透亮的玉柱、玉笋,所有一切在冷光源灯光作用下扩张着惊人魂魄、动人心脾的渗透力。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8百鸟岩
百鸟岩,位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烈屯西北面的漠斋山下。因洞内燕子栖集,蝙蝠掠飞,又名百鸟洞。该洞是个独特的地下河溶洞,是大自然几亿年来的“杰作”。百鸟岩的`成因主要是在地下河水对漠斋山不断的溶蚀、浸蚀、崩塌的漫长过程中扩大而形成。
这里有石鹰、石柱、石幔、石观音菩萨等,百态千姿,令人目不暇接。石台的周围有仙女梳妆、海螺石,石螺对面有石桌、石缸和石松果等。其奇特的景象似桂林芦笛岩,又因非乘舟不能游览,游人赠予“水上芦笛岩”的美誉。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9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天峨县城西6公里处,面积4172公顷,地质构造复杂,年代古老,为典型的岩溶峰丛、喀斯特地貌。景区内植被繁茂、古树参天、森林覆盖率高达96%,堪称"浮在城市上空的原始森林公园“。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10下枧河景区
下枧河景区位于广西河池市宜州市刘三姐乡,周围交通便利,食宿方便。在此可乘游船沿河而行,两岸风景秀丽。有拦河坝,风雨桥等,景色旖旎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11赐福湖
赐福湖是赐福盘阳河段因岩滩电站蓄水后形成的大湖。位于巴马县城东8公里处,一座长396米、高39米、广西多结构组合型大桥之冠的赐福大桥雄跨西北,把赐福湖分为东南湖和西北湖。站在湖边高处,俯视湖面,只见许多山岭大半截被水淹没,露出水面的山头便成了数百个岛屿和半岛,成为展现在游人面前碧水常驻的赐福湖。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12三门海
三门海位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袍里乡坡心村,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典型的核心地带。因发育有三个天窗,由自然通道可乘船入内,使人体会到山中有海、海上有门的神秘感觉,“三门海”因此得名。
河池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TOP 1
巴马水晶宫
中国七大最美的旅游洞穴之一,水晶宫内拥有国内最大的鹅管群。
关于景点
水晶宫景区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县那社乡。为国家4A旅游景区,洞穴发育在峰丛洼地谷地岩溶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洞口位于岩溶峰簇的山坡上,高出现代侵蚀面约150m。2004年6月,隐居于深山之中的水晶宫被几位村民偶然发现,当地政府迅速组织力量对洞穴进行保护。后“水晶宫”景点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研究所专家科学考察、论证、规划、设计。2007年9月20日,巴马水晶宫正式对外开放。
TOP 2
大化七百弄
国内唯一一处以高峰丛深洼地为主导景观的地质公园。
关于景点
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广西河池市大化县。为国家4A旅游景区,七百弄的“弄”字本是由“山”和“弄”构成上下结构的字(拼音:lòng ,壮族语,指石山间的平地),由于电脑普及后,打字印刷的电子化,山弄的弄字打不出,就用弄(nòng)字代替了。该公园是广西开拓红水河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长寿养生福地的新领域,由千山万弄景区、板兰峡谷景区、石国天都景区、十里幽谷景区组成。公园内有成群、成片、连续分布,仪态万千的高峰丛深洼地、谷地与峡谷、岩溶洞穴、地下暗河、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有海拔800m以上的山峰9000多座,有各种形状的洼地2566个,是国内唯一一处以高峰丛深洼地为主导景观的地质公园。
TOP 3
三门海
世界上唯一的水游天坑的景区。
关于景点
三门海位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袍里乡坡心村。为国家4A旅游景区——凤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门海,全称凤山三门海天窗群景区,是目前世界洞穴协会确认为世界上唯一的水游天坑的景区,是一个自然景观、长寿文化和革命历史遗存融为一体的我区旅游具备国际级品位的旅游景区。三门海天窗群规模最大、景观最奇特壮丽。这里发育有七个岩溶天窗(天坑),并以坡心地下河出口洞段形成的数平方公里面积的明湖和暗湖串在一起,目前有三个天窗由自然通道可乘船入内,使人感觉到山中有海、海上有门的神秘的感觉,“三门海”因此而得名。
TOP 4
百魔洞
石灰岩溶洞,也是富氧区和天然的磁疗胜地。
关于景点
百魔洞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是最为雄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1987年,当中国和英国的岩溶地质专家踏进了百魔洞,进行了联合考察后,一致认为:该洞集天下岩洞之美于一身,可号称“天下第一洞”。洞的平均高度为80米,宽70米,主游路程4000多米,盘阳河从百魔洞下流过。百魔洞的独到之处还在于它的钟乳石高大气派。据测量,最高的石笋为39米、直径为10米。著名景点设有:孔雀迎宾、良田万顷、金山猴王、杜甫吟诗等。
TOP 5
盘阳河
巴马的母亲河,也称长寿河、赐福河。
关于景点
巴马盘阳河风景区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县。为国家4A旅游景区,盘阳河风景区也叫长寿河风景区,盘阳河全长145公里,其中流经巴马境内的60公里河段,因盘阳村为中段落,故名盘阳河。巴马盘阳河经过长期流水冲蚀,形成了深谷、溶洞、暗河、瀑布等多美多姿的自然风光。巴马盘阳河风景区不仅是壮、瑶民族聚居地带,也是一条长寿带。两岸不仅山青水绿,风光明媚秀丽,而且河水水质良好,富有对人体健康长寿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而这一带生活着众多的古稀、期颐老人,其人数密度和长寿环境为世上少有。其中百岁兄弟、百岁姐妹、百岁夫妻屈随村可见,故又称长寿河。
TOP 6
歌娅思谷
“歌”为地名,“娅思谷”为漂亮瑶妹——阿娅,歌娅思谷就是有漂亮瑶妹的地方。
关于景点
歌娅思谷位于广西河池市南丹县里湖乡甘河屯。为国家4A旅游景区,歌娅思谷全称为“歌娅思谷·中国白裤瑶民俗风情园”,是广西河池市首家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同时,是南丹白裤瑶民俗文化核心景点。白裤瑶被外界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族内所有男子均以白裤打扮,女子上身则仅以两片薄布遮体,因而又称为“两片瑶”。整个景区约4平方公里,核心区568亩,处于山体与河流之间的坪坝地段,四周山体环绕,景色秀丽。“歌”为地名,“娅思谷”为漂亮瑶妹——阿娅,歌娅思谷就是有漂亮瑶妹的地方,歌娅思谷因此而得名。
TOP 7
丹泉洞天酒海
世界最大天然藏酒洞,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关于景点
丹泉洞天酒海景区位于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为国家4A旅游景区,广西丹泉酒业公司2015年9月25日宣布丹泉酒业景区正式开放。目前“洞天酒海”已经建成1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亿元,占地面积700亩, 可以存放原酒5万吨。景区将白酒工业、喀斯特地貌景观及白酒文化有机融合,打造集旅游观光、科研教育、文化展示与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TOP 8
宜州博物馆
一座系统展示宜州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关于景点
宜州博物馆位于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冯京路28号。总投资5000多万元,是一座系统展示宜州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以“耀古·烁今”为主线,综合运用实物、文字、、雕塑和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生动立体展示了黄庭坚、徐霞客、石达开、竺可桢、蒋百里等历史名人眷恋宜州的足迹,浙大西迁宜州办学的悲壮历史,壮族歌仙刘三姐演绎的多姿多彩民族风情等,展现宜州大地两千多年来的独特历史文化风貌和深厚人文底蕴。博物馆共三层,第一、二层共设6个展厅,以“耀古·人文宜州”为主题,展示宜州历史、人文、地貌、艺术、文学、民俗等方面内容;第三层设4个展厅,以“烁今·和谐宜州”为主题,展示宜州当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与民生建设成就。
TOP 9
百鸟岩
地下水溶洞,因洞内燕子栖集,蝙蝠掠飞而得名。
关于景点
百鸟岩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县甲篆乡漠斋山下,又名水波天窗、延寿洞,该洞是个独特的地下河溶洞,是大自然几亿年来的杰作。成因主要是在地下河水对漠斋山不断的溶蚀、浸蚀、崩塌的漫长过程中扩大而形成。长约一千五百米,有“水上芦笛岩”之称。每当朝霞初开或夕阳西斜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岩燕飞出洞口,贴水嬉戏,景象蔚为壮观,因此得名。乘小船前往洞中,船桨轻轻的摇动,墨绿色的河水泛出一圈圈的涟漪,把手轻轻放入水中,河水温润柔和,两岸竹影婆娑,人如在画中行驶。2012年范冰冰主演的**《二次曝光》也在这里取景。
TOP 10
会仙山
山上石峰耸峙,状若雄狮,登山极目,市区景物尽收眼底。
关于景点
会仙山景区位于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为国家4A旅游景区,宜州会仙山自唐代始即为游览胜地,历史悠久,风光秀美。山上石峰耸峙,状若雄狮,登山极目,市区景物尽收眼底,宜州八景之首的“会仙远眺”即指此处。
大化县旅游景点介绍
大化县旅游景点介绍:
1、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双福村。景区规划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是集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现代大型水电工程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2、红水河百里风情画廊景区,位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码头路42号碧水湾酒店旁。该景区既是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学考察、探险攀崖、采风写生、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
3、红水河水族馆,位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建丰路大化文化体育中心1楼。大化红水河水族馆设有虚拟驾驶、水中精灵、虚拟钓鱼、画画水族馆和VR体验等多媒体展项,以平面多媒体和标本等多元手法,将红水河内栖息的145种鱼类,生动活泼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4、莲花山,位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906县道东50米。景区有佛堂亭阁、“仙境神水”、“福禄寿山”、“聪明泉”、“观音泉”等景点。
5、达_小镇,位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达_小镇是世界唯一布努瑶特色小镇,属于对外开放式的景点与美食广场,晚上8点左右在达_小镇正门有布努瑶民俗文化表演、竹竿舞、大型篝火晚会等等活动。
河池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河池旅游景点——
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位于珠江流域的红水河中游,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是构成“香港——南宁——桂西”旅游线枢纽景区。南靠南宁地区,西接百色地区,水路北上可抵云、贵。 1996年7月,该景区以山奇、水秀、湖旷、洞秘、峡险、洼幽、坝雄和瑶壮民族风情独特等大化特色荣获全国首届风景名胜区奖;1998年被列入广西十大旅游精品。该区251平方公里内,海拔800-1000米的高峰5000多座,千姿百态的深洼地(当地瑶语称“弄”)1300多个;古朴的瑶族山寨、木屋星罗棋布于324个深洼地中。该区洼地是世上最陡最深最大的,斗淋和坡立谷地也是世所罕见的,地表喀斯特发育壮观典型震慑人心,大面积、整体的高峰丛深洼地规模宏大、形态奇特,层次感强烈,组合奇妙,具有突出的奇特美、巧合美等美感特征;地下河和洞穴结构复杂,为地下喀斯特发育所致。该区还具有独特的人类生态环境。瑶族第二大支系布努瑶世代居住于此。民族风情浓郁。因此,该区既可以成为国家主要的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考、探险攀崖、采风写生、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当您在海拔700-800米的公路上,仰望万山刺破蜀道青天,俯视千弄如见桃源幽梦。这里是人与自然、现代与古朴、超凡与士俗、天上与人间交织的优美的画面
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盘阳河风景区 巴马位于广西西部、河池市西南部,东临红水河。大自然赋予巴马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其境内高山绵延,峰峦逶迤,河溪交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一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蕴藏着无数的宝藏,构成了以盘阳河、百魔洞、百鸟岩、赐福湖、弄友原始森林、江河地下漂流、天坑地下森林、巴马猿人遗址等连成一体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孕育了罕见的寿星群体。经国际自然医学会考察和科学测验,确认巴马处在热带、亚热带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上,属于亚热季风气候,受高原气候和海洋气候的双重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如春,形成一个独特的小气候区,空气中每立方厘米含氧负离子高达2万以上,无污染,确认巴马为长寿之乡。据1998年统计全县有百岁老人81人,90岁以上268人,每103人口中就有百岁老人348人。
刘三姐故乡——下枧河流域风景区 水似飘带,清秀美丽,翠竹相连,这就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作为刘三姐的故乡,下枧河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对游客是很有吸引力的,如:背新娘过独木桥“闯三关”、喝交杯酒、跳竹杆舞、长板鞋舞等。来这里来旅游,最使人满足就是每天都能听到水面上漂来的山歌声。你要高兴,也可以拉开嗓子,和这里的姑娘、小伙对唱几首。
龙江三峡(河池市龙江三峡景区) 小三峡(河池市龙江三峡景区) 欣赏“江回秀峰”、“拉江云烟”、“金龟探月”等景致,无不充满了峡江特色。乘坐新型的游乐艇在水波间荡漾,可随时伴你穿山走峡。许多游客到此一游后都说:太像长江三峡了,于是就有了“小三峡”之称。
红七军宿营地军部标语楼旧址 位于河池市河池真河池街中心,原为河池县城凤仪小学(现为河池镇中心小学)校长、民主人士吴自若先生的住宅,建于1926年,是一座三进二层夯土墙、木楼板、木桁桷、硬山搁桁、小青瓦屋面的建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6平方米。
广西河池有什么名胜古迹
1会仙山风景区
位于宜州市白龙公园内。景区有会仙山、白龙洞、百子岩、雪花洞、百丈深井岩、炼丹岩、白云庵、翼王点将台、烈士陵园、江北石林、山谷祠等景点。
明崇祯十一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游考察,踏勘白龙洞、龙隐洞等37处山洞与江河,历时30天,对境内景观赞美不绝。登会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区时,写下“俯瞰旁瞩,心目俱动。忽幽风度隙,兰气袭人,奚啻两翅欲飞,更觉通体换骨矣。”会仙山风景区1984年被辟为白龙公园。
2盘阳河
巴马寿乡的母亲河、长寿河。盘阳河发源于广西凤山县境内,全长145公里,在巴马境内流程有82公里,在82公里的流程中就有四段是伏于地下的暗河。
盘阳河水四进四出于地下溶洞,水清见底,色如绿玉,如布、如丝、如缕、如风轻漾,顺势而下,全流域无任何污染,于是就形成了盘阳河一河多洞,洞洞清幽,沉沉浮浮,忽隐忽现,悠然神秘的特点。
春、夏、秋三季两岸凤尾竹的娑婆风姿和沿岸盈盈绿意,整条河流可以悠然秀丽喻之。当您走进盘阳河谷,您便能切身体会到寿乡神奇大自然中那风秀、谷幽、气香、水甘的山水特色。在盘阳河谷,您如有幸识得这一带村民自然天成的裸浴风情,您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寿乡盘阳河的神秘与妩媚。
盘阳河畔的裸浴,其实是反朴归真的一种古风,也是几千年来这里人们长寿的秘诀。盘阳河水清澈见底,因四进四出地下溶洞而被矿化,于是水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矿物质,河水一般恒温于十七八度左右,不冷不热。
3百弄风景名胜区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位于珠江流域的红水河中游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距离南宁市138公里,构成“南宁—大化—巴马—百色”旅游线的枢纽景区。
该景区享有“桂西风景新珠”美誉,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等级,方圆1300多平方公里,是集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现代大型水电工程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专家评论七百弄是大自然赐与人类宝贵遗产,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该景区既是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学考察、探险攀崖、采风写生、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
1996年4月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年7月,以山奇、水秀、湖旷、洞秘、峡险、洼幽、坝雄和瑶壮民族风情独特等八大特色荣获全国首届风景名胜区展览奖,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建设部考察后将该景区向国务院申报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4东兰红色旅游区
东兰红色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广西东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领导右江革命斗争、举行百色起义的策源地。
东兰县境内有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敌委旧址魁星楼、东兰革命烈士陵园、韦拔群故居、韦拔群纪念馆等革命旧址、遗址近50处。目前,东兰县所有红色景点全部免费开放,成为“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
5巴马水晶宫
位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发现一个神奇美丽的岩洞,洞中到处可见奇形怪状、洁白清亮、闪闪发光的钟乳石,时任该乡-韦明革给该岩洞命名为“水晶宫”。
距乡政府35公里,交通方便。当地村民说,发现该洞的那一天,一村民由于劳累在该岩洞外睡觉,醒来发现身旁的小石洞有凉风从洞里吹出,猜测可能是洞中有洞。该村民及同伙凿开小洞后,发现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岩洞,洞里的钟乳石全部是水晶状的,形态各异,琳琅满目,令人流连忘返。
获此消息后,时任该乡-韦明革一边组织乡、村干部坚持一天24小时轮守洞口,严防洞里的钟乳石被-,一边请来摄影师摄制“水晶宫”专题片用于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努力,水晶宫的消息在中央、区、市、县各级报刊、电视等媒体均做了报道。
参考资料:
-盘阳河
-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区
-巴马水晶宫
-东兰县
河池旅游景点介绍 河池旅游必去景点介绍
1、东兰红水河第一湾
红水河在河池东兰县境内流过115公里,在这百余公里的河岸两旁到处是绿色葱茏的刺竹和娇艳无比的木棉树,是名副其实的百里画廊。乘游船从坡豪沿红水河南下十余公里,到三石镇板文村境内,红水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一个“U”字型的大峡谷。从三石镇四合村俯视红水河第一湾,目所能及河道长约4公里,河面宽300米,两岸高山耸立,直插云天,与水面高差数百米。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同一日里的景象也是变幻莫测。最经典的景象或是云雾缠绕聚散,或是红霞漫天,或是雨过天晴彩虹飞度。
2、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引位于天峨县城西面,距县城6千米,面积为2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600米至1000米不等,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95%以上,林相完好,古树参天,生物种类繁多,有蔸兰、金花茶、掌叶木、任豆、喜树、见血清等近30种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植物,600多种高等植物,有锦鸡、林麝、飞猫、猕猴、果子狸等多种珍稀动物栖生其间,堪称是一座物种宝库。而且在峡谷观景台可鸟瞰堪称珠江流域。
3、仁寿源景区
仁寿源景区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距离县城10公里,从县城至景区车程15分钟左右。其间环境清幽,植被丰盈,田园似锦,俨然一处世外桃源。仁寿源景区是清光绪皇帝钦命广西提督学院赠送“惟仁者寿”寿匾给寿民邓诚才老人的故居,是巴马长寿文化的发源地,是巴马唯一人的一个人文景区。
4、会仙山
会仙山风景区:位于宜州市白龙公园内。景区有会仙山、白龙洞、百子岩、雪花洞、百丈深井岩、炼丹岩、白云庵、翼王点将台、烈士陵园、江北石林、山谷祠等景点。明崇祯十一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游考察,踏勘白龙洞、龙隐洞等37处山洞与江河,历时30天,对境内景观赞美不绝。
真不舍得给你啊。,。我是花钱买的。。
摘 要:乳源瑶族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瑶族习俗文化,具现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瑶族是迁徙频繁的民族之一,在其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瑶族人们勤劳、淳朴、坚忍不拔、顽强生存和热爱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为了保存本民族文化的延续,乳源瑶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和社会实践发展当中除瑶族语言成为全国瑶族“四大支系”的瑶语支,并在整个瑶族中分布最广,与世界各地的许多瑶族语言相通之外,乳源瑶族在婚姻、服饰、丧葬、歌舞等方面还形成了自己民族风俗。这些民族习俗是瑶族文化、历史发展的反映,也直接反映了瑶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思维准则。
关键词:乳源、瑶族、民俗、文化
乳源瑶族历史悠久,其主要居住于广东省北部山区,即现今南岭山脉一带的崇山峻岭之间。瑶族自称"勉"(读上声),属瑶族三个主要支系中的过山瑶。瑶族的称呼,以其居住地点和服饰不同而分别称之为“东边瑶”与“西边瑶”。 “东边瑶”又有“深山瑶”与“浅山瑶”之分。瑶族本身也曾以此互称。在历史文献上,曾以原乳源瑶族妇女戴板于首,称板瑶。同时亦有以原曲江县瑶族即今乳源游溪等地的瑶族妇女髻贯竹箭,称箭瑶。
一、民风道德
瑶族在生产、生活以至婚姻家庭等方面,还残存着古代原始社会的某些“痕迹”,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纯朴的古代遗风,有不少已成为瑶族的传统美德。
瑶族历代因散居于深山大岭之中,基本上靠刀耕火种和辅以狩猎为生。这种生存处境,促使其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世代保持着友爱互助精神,做到一家有事四邻相帮。猎获野兽不论男女老幼都平均分配;举办婚宴、拜王等喜庆之事,若资财不足,亦可求助于亲友。这种借贷不付利息,亦无规定还期(一般借物还物),只要其家境稍宽而略有余,必会自动偿还,若到下一代亦无力支付,则债主也不会登门索取。至于被求助者,事无大小,一经答允,不论困难多大,必定会做到。这种互助精神,在生产上表现更为突出,如繁重的铲地、除草等农事,单家独户劳动力少,要赶上季节是较难应付的,但只要寄语亲友,闻者不论相识与否,不管隆冬或炎夏,必按时抵达工地,有时竟多达百余人,且来者都自备膳食,主人既不用招待茶水粥饭,亦不要支付分文工钱。这种互助友爱的美德,瑶族世代相传。
瑶族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热情好客。无论是瑶族、还是汉族,只要到瑶山作客,主人必以席上珍品--熏肉、豆腐、烧酒等款待。即使是串寨走村的阉鸡师傅,也可随时投宿。若是汉人与瑶民结拜“同年”,只要诚挚相待,其关系则如亲属。若是在瑶山里干活或长途跋涉,因离家远回不去,只要附近有人家,不论主人在不在家或相识与否,都可入内打火做饭,如主人不在家,则食后设法转告主人,来日奉还。吃者从不食言,亦不会遭到非议责难。瑶民在山上劳动或到汉区赶集时,习惯将衣物、饭包等放在路边或树丫上,附一“草结”(用茅草打一结放于物件上)表示物有主人。另外,倘若在野外发现蜂群,但又缺乏工具或无法当即收采,同样以“结草为记”,亦不会被别人采去。
瑶族对不守信用或诈骗行为是极为鄙视的。在瑶族社会中,路不拾遗的美德随处可见。
二、姓氏与名字
瑶族的姓氏全是单姓,无复姓。主要姓氏有赵、盘、邓、李、邝、冯、王、邵、黄、庞等姓,以赵、盘、邓三姓居多。名字多是2个字,其中第1个字是辈分(女性不受此限)。
东边瑶的名字并不是从小就有,婴儿出生后,即使男孩,亦要到八九岁才有名字,甚至十多二十岁仍唤乳名为数不少。若是女孩,不仅小时无名字,长大亦无,婚后至死都是被人唤为某某“噢”(瑶语“噢”即妻)。然而,男子出生后,在举行“度身”时,还要请师爷起一个法名。此名在生时不唤,是备将来死后记入“家先单”的。
孩子出生后的呼唤法:男孩,第一个呼“拉高”,第二个呼“德乃”,第三个呼“德伦”;女孩,第一个唤“拉碑”,第二个唤“妹乃”,第三个唤“"妹伦”。
西边瑶喜欢用生年的干支来起名,即在名字中间嵌一个甲乙丙丁等字,如甲娇、辛凤、乙胜、戊秀等,其余与汉族相仿。
三、服饰
瑶族的服饰,东边瑶同西边瑶差异很大。东边瑶也因居住地区不同,其服饰亦略有不同。
(一)东边瑶 历史上,东边瑶男子蓄发留辫,像清朝的发式,用绣有花纹的蓝色或白色的布巾包头。头巾打结的方式分额前及脑后两种。若额前打结,则两端所余较短,并使之向左右上方挑起,若脑后打结,则两端所余较长,垂于两耳之后。头巾正中之花纹,必露在头顶偏后一些,戴银质三角形耳环。衣服多青蓝色,上穿短大襟衫,胸前及背后均嵌有一方刺绣的图案花纹,近似清朝的朝服。下穿宽大的裤,裤长仅及小腿间,扎绑腿。
女子及笄戴平角。结婚后,即戴上一帆船形三角高帽,用猪油与蜜蜡把头发粘结在一起,并以布包贴之。三角高帽用白布包扎,然后在上面复盖一条青蓝色的绣花巾,此帽日夜皆不能除下。洗头一次,需时一天,故往往一二个月才梳洗一次。妇女上衣一概用青色的布,长及膝,无领大襟,纽在右边扣。下身不穿裤,内围短裙一条,胸前再挂一条长围裙,然后扎一条腰带,带之两端有彩色丝条垂下。过去妇女都在腰间悬一串铜钱,走路时发出叮叮之声。上衣背后及胸前长围裙之正中,各嵌有一方刺绣,大小与男服的图案基本一样,扎绑腿。
东边瑶因居住地域不同,服饰亦稍有差异。如必背、游溪、茶坪和上、下寨的男子包白色头巾,结在脑后,分成“八”字形,垂于两肩,扎白色绑腿,穿青蓝色上衣。而营坑、东田片的男子包蓝色头巾,结在额前,左右分开,扎蓝色绑腿,喜穿白色上衣,外套蓝色背褂。营坑妇女戴三角形高帽,有两枝竹片从脸颊向下延伸,长及颔。
学者称:“瑶人装饰,女帽之尖角,像狗之两耳,其腰间所束之白布巾,必将两端作三角形,悬于两股上侧,系狗尾之形。又男人之裹头巾,将两端悬于两耳之后,长约五六寸,亦像狗之两耳。……瑶人相传,彼之祖先乃一狗头王,故男妇之装饰,均取狗之意。”[1]
(二)西边瑶 男子头缠蓝色头巾。男女服装与汉族无大差异,惟妇女头上戴的不是三角形高帽,而是折叠成很多层的布,或用绣有花纹的蓝头巾包头。上衣的领边、袖口、衫脚等处用白蓝黑三色镶嵌。
四、婚姻家庭
瑶族的婚姻家庭,从其传统习惯看,是族内婚和族外婚混合存在,实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恋爱是自由的,除兄弟姐妹等至亲者外,同姓可以结婚。未婚男女,若要结为终身伴侣,必须明媒正娶,举行一定的婚姻仪式,才被社会承认为合法夫妻。东边瑶与西边瑶的婚姻亦有不同。
(一)东边瑶的婚姻习俗
秃噢(瑶语娶妻)有订婚、过聘礼与迎娶3个阶段。订婚,男女双方若情投意合,男子即送女子手镯1只或刀鞘1个,现代亦有送钢笔、手表的。女子回送男子1条绣有花纹的头巾,即算定情。男女交换礼物约1个月之后,即由男子禀明父母,请媒人向女方求婚,若合意就订定结婚日期及女子出嫁时送亲人数。如果订婚后,女方悔约,要赔偿订婚时所费的酒菜钱,若是男方悔约则作罢。过聘礼,在订婚后,请媒人将彩礼聘金送至女家。迎娶,按订婚时双方议定的日期,由男方请师爷卜择吉日,并将此“吉日”通知女家,到时举行结婚仪式。
招郎 这种婚例在瑶族内部比较普遍。但"招郎"也有两种惯例,一是男子入赘后,要完全脱离自己父母家庭,跟入赘家姓氏,并改名字,所生子女一律随母姓;二是男子入赘后,不脱离自己父母家庭,亦不改换姓名,所生子女,第1个随母姓,第2个随父姓,其余类推,若终生只有1个孩子,则两家有份。后者对岳父母的遗产亦同样有继承权。但也有全部子女都随父姓的。
担名 这种婚例较为特殊,不须举行任何婚礼仪式。有些家庭无子,为了传宗接代,女儿长大后,选择1个留家,尚未择配,可任其与自己喜爱的男子交往,怀孕后,父母便在亲友中选择合适的未婚男子“担名”作名义丈夫。男子在“担名”期间可与女子同宿,生下子女属女方,随母姓,感情好的可长期同居,不好即散。男女双方均无财物赠送。如女方另找对象结婚,即给男方两元钱作脱名费便可。目前,这种习俗已基本革除。
马头亲(又称“半路亲”)男子娶再嫁妇女为妻。婚姻仪式一切从简,花费不多,故一般贫家的男子,娶“马头亲”较多。寡妇招郎入门称“回头亲”。
离婚 过去瑶族离婚手续很简便,只要双方同意,即请族中的年长父老作证,拆开或折断一物各执一半,离婚便告成,此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但有些家庭若是女方提出离婚,必须退回身价银给男方。如果是男方提出,女方即不用退回任何聘礼。
寡妇或离婚后再嫁的妇女,不受歧视。
婚仪 迎娶之日,男方要派一名吹鼓手,沿途吹唢呐至女家接新娘,男家在门口摆1台1凳,台上设豆腐1钵,酒1壶。新娘及送亲者到时,人人都要饮一口酒和吃一点豆腐。师爷站在送亲者及新娘面前喃唱。另一人一手捉雄鸡,一手持刀站在门口。师爷唱到最后一句时,捉鸡者手起刀落,斩掉鸡头,即丢入内厅中,以卜吉凶。新娘入屋,双方父母坐于新人面前,各自告诫儿女,要孝顺父母翁姑,勤劳生产,俭朴持家,不偷不赌,告诫毕,新郎新娘饮交杯酒,拜亲戚长辈,礼毕新娘即入新房。开宴前,复出向宾客敬认亲酒,新婚夫妻各由对方的一位长辈带领,另一人捧1托盘,盛酒1壶杯数只跟随,长者每教称呼一位宾客,新人即敬酒1杯。认亲完毕,全体嘉宾入席饮宴,猜拳行令,祝酒之声,通宵达旦。
新婚夫妇,无特殊服装,男子包头巾,女戴三角高帽或圆形帽。
婚仪时间共两天。第1天接待贺喜的宾客,第2天拜堂成亲。
女子出嫁,父母只给1个木箱作嫁妆,以盛订婚时双方议定的衣物,及存放私己钱(出嫁前的一天,父母及亲戚每人给2至3角私己钱)。
出嫁之日,送亲者除父母兄弟姐妹全体家人外,亲戚亦有派人参加的,故送亲人数,少则8至10人,多则24人。出门时,由一及笄而未婚的少女持伞遮盖新娘,一同步行至男家,中途遇河过桥,新娘要行半屈膝礼,并放下铜钱一枚于桥头。
全体送嫁者,在男家住一天一夜或两天两夜,婚礼结束时,女方的亲戚每人要给新郎2至3角鞭炮钱,而男方则按订婚时议定的猪肉数分赠给送亲者,每人约2至3斤。至此婚礼结束,宾客散去。
回门 婚后女子在男家住7天后,即可返回母家。居留期一般3至5天,或8至10天。而男子婚后,当年的(农历)12月30日,偕妻子第一次到丈人家作客,这称“转面”。届时,女家要派人往男家为新婚夫妇接担猪肉、鸡、酒、糍粑等物,沿途鸣放鞭炮,女方的亲戚亦在他们将至时燃放鞭炮迎接。年初一下坛,即新女婿要在村外的社坛庙燃放一串特大的鞭炮,及点燃一对大蜡烛(蜡烛越大越好),并设酒款待女家的亲戚,每人1杯,饮者回送猪肉1块。此后,由女方的亲戚各家轮流宴请新婚夫妇,新婚夫妇即给各家亲戚回赠酒2斤,猪肉1斤,盆样大的糍粑2个。居留期长达15天,归家时,女方的亲戚又燃放鞭炮送行,故此礼节花费甚大。不过若男子婚后家境贫寒,也可待妻子生孩子后或生活较好时才履行。
(二)西边瑶的婚姻习俗
西边瑶的婚姻习俗,与东边瑶差异较大的是同姓不能结婚。男女普遍于十四五岁便由父母作主订下婚约,至十六七岁即行结婚。婚礼仪式及程序与东边瑶相似,其不同之处是迎娶之日,男家在门前设的“拦门餐”,必须有大量酒菜供女方全体送嫁者饮食至饭饱酒足,还要有剩余,这是婚礼中最丰盛的一餐。路远的也有设“半路餐”的,即在半路设席饮宴。“拦门餐”宴罢,即“斩煞”入门。新娘及全体送嫁者入屋后,男家又于屋内设“入门餐”,不过,此餐酒菜较随便,不拘多少。婚礼结束,送嫁者临归前,男方要给"利市"钱,每人1元2角或2元4角,较富者每人给3元6角。若男子入赘,婚礼较简单,双方亲房齐集女家,随便吃一餐饭并饮认亲酒就算完事。
离婚 若离婚时只有一个孩子,要由双方父母商议归哪方所有,如归女方,则由女方补回男方50元至100元即成。
瑶族的婚姻传统习惯,西边瑶与东边瑶历来不互相婚配,而西边瑶却允许与汉族联婚,不过仅限于“招郎入舍”,瑶女嫁到汉区就极为罕见,东边瑶与汉人则完全不通婚嫁。当前,瑶汉族可通婚,结婚、离婚均按《婚姻法》规定履行手续。
五、民间信仰
瑶族历史上有以盘王为中心的祖宗崇拜。“瑶人认其祖先为盘古,其所敬祀之盘王神,则不仅代表盘古,真是代表一切祖先的灵魂。” [2]大凡婚丧二事,年节喜庆,以及拜王度身,都要拜祭盘王。他们迷信和崇敬的鬼神分为两大类:一是他们最畏惧和憎恨的,认为能致人生病或死亡的魔鬼;二是他们认为能驱鬼怪,消灾祸的神仙。这两类鬼神,可在瑶族一些的经书(亦称“瑶书”)里找到,敬奉的如“玉皇大帝”、“元始天尊”、“道德真君”、“北极世尊”、“张道教、召二郎、召三郎”等,是能驱妖除邪治瘟的神仙。张道教,“瑶书”里称他能“行符敕水服邪精”,似是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瑶族最憎恨的魔鬼有:阎罗王、日落大将、扶笔先生、点部先生,都是司生死权的催命鬼,还有溺死鬼、棺材精、流浪鬼、含药鬼(即服毒自杀)、吊颈鬼、行病大王等十多种。这些魔鬼,又都是道教中道士作法驱除的对象。“瑶人心里没有比瘟疫或疾病死亡的事情更为恐怖,所以时刻需要那些能驱杀瘟疫的人神来作他们精神上的保护者。”[3]这是瑶族在生存抗争中处于无助状态下寻求精神解脱的一种形式,并无较高的宗教理想。他们还信仰“万物有灵”,举凡老树古藤,山石鸟兽,桥头田边,牛栏猪舍等,都可成为膜拜的偶象,认为每一自然事物,都给予一专司之神,这是原始崇拜的遗传。
(一)拜王 拜王又称还盘王愿。这缘于当年过海遇险,向盘王许愿显灵,“十二姓板瑶过到岸边,大齐商量,得处安居,慢酬谢盘皇神恩。三个翁分开,一捻(支)下南海;一念(支)下交趾;一念(支)下广东道韶州府乐昌县安居。又开田地,耕种很好,各人立宅安居。又谢恩他(盘皇)有灵神,十二姓才抬香炉,各人分开,敬奉盘皇翁。”[4]以后,为祈求祖先与神灵的庇护,使人寿年丰,六畜兴旺,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一般以一家为主,约请亲房数户联合举办,或一家单独举行。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拜王活动,共一个香炉的亲房最快亦要3年才举行一次,不过,大的村寨每年都有人举行拜王。举行“拜王”时大都遍请亲友参加,结束时送客,主人则给每位亲友猪肉2至3块,每块约二三两重。准备举行拜王的人家,必须在年初约请好师爷2人,“歌姆”(专司唱瑶经的妇女)1人,炊事若干人(事主物色好人选,用竹壳包些食盐,前往其家置于厨房中,就算约定,不必征求本人同意,瑶民称之“盐信”),典女3至4人(未婚的青年女子,在第3晚表演结婚饮酒、拜堂成亲等节目)。男的则不预请,届时现场选拉未婚男子。举行仪式的日子,一般在冬闲期间,事前请师爷占卦,选择黄道吉日开坛,到时约请全村老幼参加,吃喝热闹3天3夜,不需斋戒。拜王一次约需费用数百元,猪肉数百斤。
此外还有拜“半路王”、“千年王”等。半路王又称半路堂,相传是瑶族十二姓兄弟在渡海迁徙时,有六姓覆船沉没海中,其余六姓起愿,求神保佑平安,船抵岸上沙滩后便要还愿,故传说为“鱼子起愿,芒鼠还愿”。拜半路王以村为单位,各家献物捐资合办,在村外找一社坛庙之类的地方设坛举行,坛前放一条整猪,大小不拘,猪身贴满糍粑,上插纸花十二朵,代表十二姓兄弟,师爷不用请,由村中的师爷自动来承担请神跳王的职责,欢宴两天两夜。
千年王是规模最大的一种拜王,几个村寨联合集资合办。而且必定要找齐赵、盘、邓、李、黄、冯6姓才能举行,选择一适中的村子设坛,形式与拜半路王大同小异。但场面较大,人物众多,仅师爷就达七八人,还必须有一个在法力上最有权威者才能开坛。因耗财甚多,过去约30年举行一次,近代已无举行此种仪式。
(二)度身 度身又称“打幡”。“‘度身'为瑶族一种极大典礼,或称之曰‘大登科',意谓‘度身'之人,其知识本领皆因之增进,能为村人所重视,为村长者亦皆必曾‘度身'。死后,其灵魂可登天堂,亦以天堂为极乐处也。”[1]度身瑶族妇女死后称“娘”。仪式以一家或联合同祖宗的亲房数户一起举行,遍请亲戚朋友热闹7天7夜。受邀的客人需带猪肉、米、酒等食物,数量不拘。外来参观或协助者,亦可得一饱。度身仪式有一定的例规,要打醮7昼夜。度身之人须斋戒4天4夜,到第5天才准开荤。期间度身之人有“上刀山”、“开天门”的仪式,并对其传授戒律,告诫孝顺行善。
(三)挂灯 挂灯取法名,是单家独办的一种时间短、仪式简、花钱少而取得法名的仪式,因现场要设七盏油灯,故名挂灯。举办人家请2至3个师爷,在神龛前为取法名者举行“挂灯”仪式定法名。同时要请取法名者的兄辈或舅辈做证人。一般经过二三个小时仪式便结束。仪式结束后主家要请师爷、证人吃一顿饭,给师爷猪肉3斤,证人猪头1只即可。“挂灯”取法名可在拜王或度身时举行。
六、丧葬
在瑶族中,人死后停尸床上,用湿毛巾给死者拭头脸及四肢,然后整理穿戴之服饰(富者有寿衣,贫者只穿日常衣服)入殓,无其它陪葬品。治丧时请师爷2至6人做丧堂(死者生前已度身的做2天,未度身的做1天),子女儿媳头包白布,以示戴孝,并守灵1天,第2天出殡。
出殡时,棺不用木杠,由十余人将棺抬至肩上,徐徐而行,一个师爷助手撒谷棺上,一女子撑伞遮棺头,(死者无女由子代,无子则孙代,若死者绝嗣,其至亲者可代),直至墓地。
启行时,两个师爷为先导,手执木斧棍棒,且行且击。抬棺至墓地,放入墓穴后,掩土;也有不掩土,用杉树皮盖在棺面上即返。
归家后,师爷作法事,其名目有:拜四方、跳神、劝酒、接神、驱鬼、送神等。每一节目结束,均烧纸钱法牒,全部功课完毕后,所有纸灰,悉用一块白布包起。此时师爷及其助手即将米缸、瓦碗和灰包,一并担至墓穴边上,一人将盖棺的杉树皮揭去,一人以锄撬棺盖的下端,一人把灰包丢入棺中,随以土埋之。葬毕,米缸置于坟之东边,碗全数堆放缸旁,并将出殡时导路之木斧二把,木棍四条,插于坟旁。一师爷喃呢咒语,吹角,烧纸钱毕,即返。归家举行送神礼,同时将厅内所挂之榜文、白纸条等全扯下烧掉,撤去纸马神像,孝子亦把头上白布除下,丧堂仪式至此结束。
第7天为迎七丧礼,在晚上举行,师爷坐在桌旁喃呢多时,之后诵读“家先单”一遍,丧葬仪式全部结束。
孝子在一个月内不得理发,当年不得在家门口贴红纸及对联。
三四年后,即行捡骨入缸迁葬,至多不得超过5年。
孕妇难产及因烈性传染病而死亡的,其尸体抬至野外,用12捆柴架起棺材火化。若是被杀害或死因不明的,在案情尚未查清之前,则停尸不葬。
目前,不良的丧葬陋习已被摈弃。
七、节日
(一)东边瑶的传统节日有:
1、春节 此节的活动时间较长,从旧岁的12月24日小年夜各村打铜锣起,一直到初四日的下半夜才停止。从小年夜到年三十晚各家每晚要祀祖先,同房同宗的可以联合举行,焚香烧纸钱,祀毕全家才进晚餐。年初二、三、四这3天,东田、大寮下、洋碰、乌石下、散坑等各村的成年人,尤其是未婚青年,都穿着新衣,赶赴各乡习惯的集中地玩乐,不管路程有多远,都依时抵达目的地。有三五成群的,有一双一对的,有谈天说笑或游玩嬉戏的,有对唱山歌或倾诉心事的,总之是尽情地欢乐。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即可以男跟女回家或就近于亲戚处住宿。
送懒日。年初五为送懒日。是日天刚朦朦亮,家主即在屋里洒扫清洁,并要念咒语。扫毕,垃圾盛于粪箕,然后以一支筷子串猪肉、糍粑各一块,插于其上,送出屋外,随手关闭屋门,将垃圾倒于路旁焚化,还燃香放鞭炮。
2、送神节 正月初六至初十日为“送神节”。以猪肉、豆腐、酒等陈列于众厅里,焚香点烛烧纸钱,请师爷将“回家过年的祖宗家先送回阴间”,年节即告结束。年初七不出门探亲,外出探亲者初八日不能回家,是谓“七不去,八不回”。
3、禾必节 二月初一为禾必(麻雀)节,又叫封鸟嘴。是日要以糍粑粘白纸条于小棍上,遍插田基,以驱赶飞鸟,使农作物免受其害,不用祭神。
4、清明节 修坟头扫墓,以糯米糍粑、猪肉及活鸡,摆在坟前,焚香点烛烧纸钱祭祖。若扫公共祖坟,则请师爷作法事,占卦以辨吉凶,祭毕返家会餐。
5、鬼节 七月十五日为“鬼节”。用白纸剪成衣裳状,摆在三叉路口,杀鸡取血淋之,随之火化,以祭四方的“无主孤魂”。但东坪及必背的瑶民无此祭法,只做竹叶糍粑,在家里或众厅内祀祖宗“家先”。
6、尝新节 十月初一是尝新节,俗称十月朝。祭家先庆丰收,是日用糍粑喂牛,并粘牛角、牛腰、牛尾等处。十五日以后,为“放野牛”,不用人看管,任其自出自归,若到晚不归,便上山寻找。牛吃了庄稼,牛主不须负责。但瑶山霜期早,一般此时已冬收完毕。
东坪这边的瑶民,因接近汉区,亦有庆端午节和中秋节的。
(二)西边瑶的节日
与汉族的节日大致相同,正月年初一,十五元宵,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一月冬至,均为大的节。
八、艺术
(一)刺绣 瑶族的刺绣多用于服饰上,如衣服、头巾,妇女的腰带、围裙,小孩的帽子,都绣有各式各样的鲜艳夺目的图案。瑶族的传统习惯,头巾是年轻女子婚姻恋爱时送给情人的一件宝贵礼物,所以瑶族姑娘多数在十一二岁开始学刺绣,中、青年妇女随身带针线包上山劳动,一有空即取出针线包精心刺绣,这种习惯代代相传。配有刺绣图案的服饰:
1、包头巾 有白色和京青色布料两种。长2米,宽305厘米的正方形,两端绣宽3厘米的花纹。正方形的每一排有兽形纹,四角上有字纹或花蕊纹,两端是菊花纹、栀子花纹、兽形纹、人形纹配合成一条带状图案。
2、腰带 布料、花纹与头巾相同,不同的是腰带多有有绣正中部位的花纹。男女所用腰带相同。
3、上衣 刺绣正方形图案。男装绣胸前一块,边长约10厘米正方形,后背一块,边长20—25厘米的正方形。女人上衣只绣后背幅,花纹大小和男人完全相同。上衣刺绣的图案由兽形纹、花蕊纹、人形纹、方块纹、栀子花纹构成,男女上衣花纹有多少不同,布局完全一样。
4、女子帽子 披在帽子顶的一块布绣,长约30厘米,宽约50—60厘米。是用上述花纹和三角形花纹绣在长形的布上。小孩的帽子只绣帽边、帽顶。
5、围裙 绣在围裙中心,长约10厘米,宽约3—4厘米的变形寿字纹、人形纹及带状纹组成的图案。
(二)刺绣的类型
1、自然形态的模拟。有四脚兽类(瑶民解释为鹿)和人两种。
2、几何形态的演变。有横直线和对角形演变的正方形、直角三角形、齿状形、城堞形等几种。
3、由外族传人的有植物的菊花、栀子花纹以及寿字纹。
刺绣的方法:配合刺绣,用红、绿、黄、白、黑五种色线配绣,并以红、黄两种为主体色,配色有严格的规定,兽形纹、人形纹限定是用黑色或白色刺绣,其他色线概不入选。选用的布料有两种:一种是白棉布,一种是深蓝色的京青布,根据布料的底色选用不同颜色的色线刺绣,故各式图案的花纹明朗夺目、美观,别具一格。
九、音乐、舞蹈
瑶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具有独特形式、内容和风格的民间音乐和舞蹈。瑶族通过这些音乐、舞蹈及用方案歌颂历史,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欢乐、疾苦、愿望等。
(一)音乐
1、乐器 瑶族乐器种类较少,一般为吹奏、打击乐器。吹奏乐器有唢呐、牛角和海螺。打击乐器有长鼓、铜锣、铙钹等。唢呐。瑶语叫“番席”,其结构与汉族的相似,但体部有直和弯的两种类型。
2、牛角 瑶语叫“嗯姜”或“嗯果”,吹时发出呜呜声音,一般用作发信号。
3、海螺 瑶语叫“火落”,在天然海螺的顶尖开孔制成,一般作伴奏和发信号使用。
4、长鼓 又称小番鼓,瑶语叫“打浊”,用圆木制成,长约78—80厘米,两头粗中间细,制作时在两头挖出一浅洞,外蒙牛皮,歌舞时,随着节拍,一端击一下,交错进行。
5、铜锣 瑶语叫“冬落”,直径约30—40厘米,锣的边缘有两个孔,用绳吊起,用木槌敲打。
6、铙钹 瑶语叫“落别”,铙钹形状与现汉族的相同,大的直径约30厘米,只用来演奏,小的直径为10—20厘米,跳舞进使用,边击边舞。
(二)舞蹈
瑶族的舞蹈具有古朴、简单、节奏感强等特点,动作变化少,随着音乐节奏一蹲一起,每一个动作都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分,如此反复多次。这种传统舞蹈主要有:
1铜鼓舞(又称拜王舞或跳王舞)由8个男子或男女各半组成,其中两人右手执铜铃,左手执铙王鞭,中间一人身穿舞服,手执铜铃,其余的四人手执铙钹,围圈蹲跳耕山、种土动作,庆祝粮食丰收,表示生活越过越好。
2、草席舞(又称打火堂)每当山寨举办大事时,主寨客厅内挂满祖先的画像,挂起12盏油灯,由3个手执草席的男子边跳边唱草席歌。
3、打马兵舞 由3男3女组成,先由一男子手执铜铃站中央,其他人围绕着他欢快起舞,接着男女手拉手围成圈,时而上下跳跃,时而来回旋转并高声吹叫,气氛热烈,表示对祖先恩赐的感激之情,每年收获之后,“十月朝”各村瑶民都聚集在一起,纵情歌舞,庆祝丰收,感谢祖先。
4、铙钹舞 又称串逗舞,由4个男子手执铙钹,围绕方桌对歌边舞,时而面朝桌子,时而而朝外,每逢节日,为纪念祖先,人们会打起铙钹,跳起舞来。
瑶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辅以红薯、芋、麦、粟、高粱、木薯等杂粮。蔬菜有冬瓜、南瓜、水瓜、萝卜、白菜、芥菜、辣椒、茄子、豆角、大苋、眉豆等。有时采集野生苦斋、野蕨、木耳、香信、竹笋做菜。肉食来源主要依靠自己饲养鸡、鸭、猪、羊、牛等禽畜。瑶族男子喜欢狩猎,农闲时上山猎回黄猄、山猪,雉鸡、野兔等野味作为肉食的补充。在饮食上,除与汉族有共同的习惯外,还有自己特有的食品。
炕猪肉
亦称烤火肉,这是瑶家最常见的菜色。春节前夕杀猪宰牛,家家都制作烤火肉。其用料除猪肉外,还有牛肉、黄猄肉、山羊肉等。制作方法:把肉等切成长条形用生盐腌2—3天,用温水洗过,再用竹篾或藤串起一端,挂在烧过水做过饭的余炭烘热的灶腔内,将铁锅反盖在灶上,如此烤上7—10个晚上,烤肉变得干爽,然后包裹好,挂在火炉塘上方的烟棚熏烟,又称熏肉,肉质长年不变,肥肉爽而不腻,瘦肉则越嚼越鲜甜香可口。
猪红香肠
用猪血、粉肠、盐、葱花等。制作方法:将鲜猪血搅拌,渗入少许米浆,调以食盐,葱花及瑶山特有的香草等配料,而后灌入猪粉肠内,每隔一尺长用细绳将头尾系紧,放入锅内用文火煮即成,滑而不腻,风味独特。
香粳烤肉饭
香粳米是瑶山的特产,用以做饭,柔软、香醇。用料:香粳米,大蒜苗、盐、酱油等。制作方法:先将烤火肉切成肉丁,加些蒜苗等配料,炒至半熟,铲起待用。香粳米饭煮至水干蒸气上升时,将配料倒在饭面上,10分钟后拌匀即可。饭香四溢。
竹筒饭
瑶家人往野外耕作或伐木时的午饭。用料:大米,酸咸菜,烤肉等。制作:用刚砍来的新竹,截成一端留节作底的竹筒,用水洗净,然后把充分浸泡的大米和咸菜烤肉等,放入竹筒内,以竹叶或树叶相隔,湿泥封口,放进明火堆煨饭至熟,取出竹筒,劈开,饭软清香,还略带新竹的芬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