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女教师是谁呢?

最美乡村女教师是谁呢?,第1张

1、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李灵,1982年出生于河南省淮阳县。2002年,刚从淮阳师范毕业的李灵,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

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办起了周口东新区(原属淮阳县)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一手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1到4年级各1个,还有3个学前班。

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7年来,李灵为建学校已欠下8万元外债。无数网友被感动了,他们评她为“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2、丛飞的爱心故事

丛飞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1994年起,他开始资助贫困山区的贫困孩子,受他资助的孩子达到178人,累计捐助款300万元。

丛飞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已经小有名气,每场演出的出场费能够达到一万到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几万元,资助孩子们的学费。

但2003年非典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收入也就越来越少,给孩子交学费时资金也紧张起来,当时为了及时给一百多个孩子交上学费,丛飞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在开学前如期给孩子们送去。

3、冯耀东

其职业是钢琴教师,生与1981年2月27日,化名陈西,被评为中国好人襄阳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湖北省第五个、襄阳市第一个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

4、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 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 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 “这不需要回 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人。”于是,在后来 的日子里, 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 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 被他帮助的人。

许多年后的一天, 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 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 水吞噬的危险救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 少年竟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 话: “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 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暖的激流: “原来,我穿起的这根关于爱的链条,周转了 无数的人,最后经过少年还给了我,我一生做的这些好事,全都是为我自己做的! ” 

5、在江苏省宜兴市,姜达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姜达敖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大学中途辍学,因此对贫穷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这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先富起来”的老党员,始终胸怀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

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和脑部肿瘤两次手术带来的病痛,千里迢迢,远赴北京、甘肃、陕西等地,把自己20多年的工资、奖金和个人积蓄,几乎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资助总额达200多万元,受助人数达1300多人,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他雪中送炭的脚印

这名90后的女老师敬业精神,真是值得别人学习,也值得别人尊敬。

一、很多人刚进入学校当老师,都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当成是自己的目标,这也能够看出来,他们对老师这份职业是非常的热爱和认可,包括很多90后都已经走入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们每一名对待工作都非常的认真,目的就是把工作做好,尤其是刚当老师的时候,在面对讲台下的几十名学生,很有可能就会紧张,所以在这个时候只有不断的练习,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自己的能力,加快自己的语速,只有这样才能尽快适应老师这个角色。

二、而唐山有一名90后老师非常火,因为她在放学后并没有回家,而是不断的在课堂中练习讲课,根据他们校长的描述并不是第一次看见她练习,这则视频在网络上播出之后非常的火,可以看得到,这位女老师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独自练习,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已经放学了,而她只开着前排的灯,在教室里独自连着讲课,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很多人都夸奖这名女老师真的非常有进取心,让所有人都觉得非常感动。

三、我认为这名女老师是非常爱岗敬业的,我也对她非常敬佩,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的90后并没有吃过什么苦,对待一些事情并没有精益求精的态度,一般就是能够搪塞过去就行,有一些细节并不会注意,而这名女老师的做法让人非常的佩服,因为上一天班以后都想早点回家休息,自己在这独自练习并没有人给他涨工资,所以她是值得让人肃然起敬的,就冲她这份敬业的态度,对待工作又如此的热情,她一定会成为一名好老师的。

一、爱职业,舍得在教学上下功夫

桂淑芬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教师。1985年9月,她幸运的被马庄镇古愚中学招聘为代理教师。从此,她就执着地步入了教育行列,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心的教育理念。

1988年9月,她从条件优越的中学调动到了龙岩小学任教。当时这里的条件非常差,学校没有水,更没有教师饭堂,天天要到群众家里吃派饭。为了不辜负组织的希望。她住在龙岩小学,吃在学生家里,每天利用放学时间给学生补课、钻研教材,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同他们交朋友。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渴求知识的眼神,桂淑芬下决心用自己的爱在这里播撒希望的种子,使这里的孩子们将来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年9月至2008年 7月,桂淑芬在杨寨小学任教。近二十年来,她一直任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她经常利用放学时间给学生补课;在教学中,她始终坚持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下,她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多次名列全镇前茅,她也因此获得了多种荣誉。

桂淑芬任杨寨小学教导主任期间,仍主动带六年级数学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每周组织全校教师认真进行教学研究,积极探索目标教学的有效途径,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撰写论文十多篇。其中《素质教育目标教学的点滴体会》获2000年咸阳市目标教学论文评赛贰等奖;《浅论走进新课程与走出教材》获2004年《陕西教育》论文评赛特等奖。

在担任小学低段教学的近几年里,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编一些紧扣教学内容,通俗易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她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曾先后在《德育报》发表教学论文3篇。

二、爱学校,从一点一滴做起

由于工作需要,2009年9月她无怨无悔的又一次到龙岩小学工作。当时龙岩小学只有一、二两个年级,她既是校长,又是教师。为了学校和学生的安全,她必须在学校吃午饭。学校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成了大问题。为了让她安心工作,她的丈夫每周往返十几里路,从自己家给学校送水。

这一年,我省在农村中小学实施“蛋奶工程”。为了使学生在冬天能喝上热奶,她一个人吃住在学校。了解龙岩小学环境的同事和朋友都说:“你胆子真大,一个人住在那么偏僻的学校不害怕吗?”她说:“怕还能不工作吗?”说句实在话,一个女同志在那儿真怕,因为龙岩学校位于村子的西南角,学校大门面对的是十余米的崖壁,大门口有两洞过去用作教室的土窑洞,大门的东面是废弃不用的砖窑,学校两面临崖,确实阴森。一年四季,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总能听到猫头鹰的叫声。在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夜深人静的晚上,听到那样凄惨刺耳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直打冷颤。

在龙岩小学的几年里,学校只有桂淑芬和本村一名女教师。与其说她是校长,不如说她更像个勤杂工!由于学生年龄小,她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校园里总是被她打扫的干干净净。由于学生小,杂草她要锄,每一学期不知锄了多少遍,她的手上留下了厚厚的老茧。看门的大叔每次看见她都说:“没有见过这么爱干净的老师!你实在是太认真负责了!”由于教师少,她既要负责教学点的全盘工作,又要包班上课。由于学生年龄小,学习没有自觉性。因此,她从未因私事请过一天假。

2010年4月,桂淑芬的颈椎病犯了,肩、背疼痛难忍,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她只能利用每天中午放学时间,去马庄一个小诊所里做按摩。2011年12月,她丈夫做手术取钢板,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一直是她丈夫的哥哥在医院里陪护。2011年、2012年,她儿子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她一次也没有去陪考。

2011年秋天,阴雨连绵,为了避免沿公路流下来的水泡倒学校围墙,她找村干部协商,村支书派车给学校路口倒了几车土。不料,没过两天,又下雨了。土路一下子成了稀泥,学生过往极不方便。一天早上,当桂淑芬快到学校时,远远看到一名女学生站在路口一动不动。她很纳闷,心想:“这孩子站在哪里干什么?”当她走近一看,原来孩子的雨鞋已有一大半陷入淤泥里了。孩子正站在那儿哭呢!她连忙放下车,把孩子从泥水中拉了出来。这件事让她心里很着急,雨还在下,怎么办?她利用午饭时间在距离学校十几米远的地方,一块一块地搬来了村民拆房时扔下的水泥块,为学生铺路。为了让学生走得更稳些,她尽量捡大的石块搬。当搬到一块约三十斤左右的石块时,她只能三步一停,五步一歇,费了好长时间才将这块水泥块搬到了要铺的地方。过路的人都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看着她。但是她什么也不顾,心里只想赶紧为学生铺一条平坦不滑的路;一块、两块、三块……路终于铺好了。午饭后,学生来学校时,脚下的稀泥路消失了。他们走在用水泥块铺成的路上时,高兴地说:“这是桂老师给咱们铺的路”。虽然铺路时雨水汗水浸湿了她的衣服,她的裤腿上、鞋上、手上全是泥。但当她看到学生们的一张张笑脸时,心里乐滋滋的感到很充实。

2012年9月10日,那天下着大雨,沿公路的水顺坡全流进了学校。下课后,桂淑芬发现校园里到处是六、七公分的积水,于是冒雨疏堵积水四十多分钟。这是她难忘的一个教师节。

2014年3月26日早,桂淑芬老师到校后,去教学楼后面打扫卫生,突然听到哗哗的水声,她连忙跑到教学楼前去观看,顺着水声,她发现原来是村民们浇地的水顺着崖壁流进了学校,不到十分钟,校园里到处是积水,学生过往极不方便老师。见此情景,桂老师赶忙拿铣改水,搀扶学生进校园,对特别小的学生她背学生进校园。家长无不称赞桂老师是一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

三、爱学生,一个也不放弃

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桂淑芬用爱心去呵护,用耐心去感化,用恒心去坚持。她坚信雨滴虽小但能折射太阳的光辉,爱心虽小却能改变人生的方向!

2010年,她班有一名叫魏元非的女生,母亲外出务工几年杳无音信,父亲常年在外省打工,家里只有她和七十多岁的奶奶。魏元非学习没有自觉性,学习较差,对学习也没有兴趣,甚至想到了辍学。

2011年3月的一天早晨,她发现魏元非没有到校,当她得知魏元非未到校是不想上学了,就立即骑车去魏元非家。在她的耐心劝导下,魏元非最终同意回学校继续上学。在桂淑芬用车带魏元非返校的途中,鼓励魏元非:“其实你并不差,你每次听写都比咱班魏玉婷的成高。”魏玉婷当时是她班女生里面学习最好的,每次考试都得奖品。经过她苦口婆心地教育,鼓励,魏元非对自己有了信心。

为了让魏元非爱学校、爱学习,她曾三次给她送衣服,经常帮助她克服学习困难。只要元非有一丁点的进步,桂淑芬就及时表扬鼓励,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慢慢地,元非的学习自觉性增强了,学习进步很大。在期末检测中,语文竟取得了85分的成绩。看着元非拿着成绩单,激动的神情,亮晶晶的双眼,桂淑芬想,假如当初怕拖累自己而放弃了这名学生,或许若干年后她会变成社会上的新文盲。她很庆幸自己当时的坚持,由于她的坚持不仅坚定了这个孩子学习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挽救了一颗稚嫩的心!

河北90后女教师深夜在空教室练习讲课,这位女教师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一、有着肯钻研的精神。

很多人在面对自己的第一份职业的时候,相信都是比较紧张的,为了把工作做好而不断的努力。在河北唐山,就有一位女教师,她是一位20多岁的女孩,工作的时间也不长,通过视频可以看到,这位女孩子在夜里对着空空的教室里在练习上课,她希望让自己的课程一次比一次有质量,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这种肯钻研的精神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也得到了校长的赞赏。

二、希望把最好的知识传授给孩子,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我们知道,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给孩子最正确的方向,要给孩子坚定的信念以及真正的知识,那么老师在上课之前备课很有必要,如果老师连自己的课程都不清楚,上课的时候,学生们有疑问,老师不是懂得如何解答,那么,这样的老师就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这名年轻的女教师,虽然面对的是空空的教室,但是正是这一次次的磨练,让自己成长,让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无比崇高的敬意。

    每份职业都有它的不同,无论我们是做什么行业的,医生厨师,美发师,教师,环卫工作者,我们只有用心才能做好,无论这种工作多么简单,只要多历练,就能在这份工作上有一番成就。有句话这样说,实践出真知,这位女教师就是这样,她尊敬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正是因为有这种敬意,才促使她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固始乡村女教师郭伟毕业后便回到家乡教书,那么她在这20年来都付出了什么呢?

一、师范学校毕业之后,这名女教师就回到了家乡任教。

在17岁那一年,这位教师从师范学校毕业,她并没有选择去县城或者更大的城市,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村子里担任一名教师。这个村子距离县城有几十公里,但是这个县里面比较偏的一个农村了。当她刚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这个学校的考试成绩几乎是全乡倒数第一。然而,她在这样一个乡村小学担任教师已经20年了。

二、经过这位老师的辛苦付出,这个学校也从之前的倒数第一,成为了全乡的正数第一。

为了让这些孩子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可以说,这位老师付出了很多。经过三年的努力,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然而,她结婚之后,在县城里安了家,只能每周五回家,周一去学校。由于这个村子比较偏僻,所以交通十分不便。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她还讲两个孩子从县城接到了这个乡村小学。这也让很多人想不明白,毕竟人们都争着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的学校,而她却恰好相反。这位老师多次放弃了调回县城的机会,因为她觉得,如果老师们都走了,又有谁来教这些孩子们呢?就这样,她一年又一年的坚守在这个岗位上,虽然她觉得对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有太多的亏欠,在这里不能更好的照顾这个家庭,但是,他觉得这里的孩子学习更加重要。

三、如何提高这些乡村小学的师资力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今,很多人对教育都非常重视,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去这样偏僻的乡村教书,所以也就导致了一些乡村小学的师资力量偏低,因此,如何提升他们的师资力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文标题: 美丽女教师下嫁艾滋病农民的浪漫传奇

关 键 词: 美丽 教师 小学五年级 4700字

字    数: 47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五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五年级4700字的作文,题目为:《美丽女教师下嫁艾滋病农民的浪漫传奇》,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阅读《作文:美丽女教师下嫁艾滋病农民的浪漫传奇》,“作文网”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优秀的“初一作文”,请随时关注!

为生存卖血挣钱不幸感染上艾滋病   来自:作文大全 来源:作文网 zwliuxue86com  今年32岁的李本刚是四川资中县公民镇大井村的村民。1992年初, 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南下广东珠海打工。而他的弟弟李彬则跟着父亲一起前往河南南阳靠出卖劳力挣钱。李本刚到珠海后,由于没多少文化,也没有技术,所以他只得在一个建筑工地打零工。

  李本刚是一个做事勤快,头脑灵活的人,在建筑队里,他总是虚心刻苦学习技术。两年后李本刚成了建筑队里技术最好的工人。因此,老板非常喜欢他,很快便把他提升为了建筑队的部门主管,每月的工资涨了好几百元。

  但是,打工毕竟还是打工,再努力也拿不了多少钱,比起一同来珠海做生意的老乡们,还是差远了。但对此李本刚心里却非常平衡,他常常对人说,别人做生意的风险大,也辛苦得多,自然收入该高些。

  转眼到了1997年3月,李本刚突然接到父亲从河南南阳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南阳好挣钱,叫他无论如何要过去。放下电话,李本刚不顾老板的挽留,立即辞掉珠海的工作,去了河南。可到南阳之后,李本刚才得知,父亲所说的“好挣钱”竟是“卖血”。

  李本刚有些想走,可这时弟弟李彬拉住了他。弟弟说:“每一次要不了两分钟时间,几张花花绿绿的百元大钞就到手了!

哥哥,还是别走!

”接着,父亲也在一旁说:“是啊,这样的活儿真的难找!

别走了,等干上几年后,咱们回老家修楼房!

”李本刚一犹豫,最终留了下来。

  就这样,李本刚跟着父亲和弟弟开始了卖血挣钱的生活。在南阳卖血的日子里,李本刚父子三人和来自四川的老乡们不仅靠卖血养活了自己,还有了一些积蓄。在长期卖血过程中,他们还积累了一些不伤身体的经验,就是抽血前要多喝水,不要空腹,平时多吃猪血和鸡血来滋补身体。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7年10月8日,是李本刚父子三人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李本刚父子回老家探亲,正巧政府组织他们卖过血的人到卫生防疫站进行体检。检查结果出来后,李本刚和弟弟李彬还有父亲竟都感染上了那想起就让人不寒而栗的艾滋病。

  父子三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可当他们随后又自费到上级防疫站检查时,结果仍旧是可怕的艾滋病。这下,父子三人都沉默了。“现在艾滋病毕竟是不治之症啊!

”死亡的阴影顿时袭向了他们。

  父子三人中,李本刚最为伤心绝望。因为他的儿子小杰还不谙世事,只有3岁,而深爱他的妻子陈芳也才24岁。他真的不愿意撇下他所疼爱的妻儿。李本刚有生以来第一次号啕大哭起来。

  妻子悄然离家出走他独自抚养儿子    当李本刚从成都回到家后,他蒙头就睡,足足睡了一天一夜。李本刚的妻子陈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立即来到丈夫的床前着急地问:“老公,究竟怎么了?”经不住妻子的再三追问,李本刚竟抱着妻子陈芳哭成了泪人,把自己、父亲、弟弟三人都染上艾滋病的消息断断续续地告诉了妻子。妻子陈芳一听,惊呆了,泪水随后如泉水一般涌了出来。艾滋病使李本刚一家顿时天塌地陷了,家里从此再也没有了笑声,时刻都充满了阴霾。

  在时刻经历着死亡恐惧的同时,李本刚一家很快遭到了亲朋邻居们的疏远,甚至没有一个人敢进他的家门。

  在死亡恐惧的威胁下,更让李本刚难过的还是妻子陈芳对自己的疏远,自从他被查出艾滋病后,妻子就变得沉默寡言,不愿和他说话,甚至连晚上睡觉也不愿和他睡同一张床。两个人在家里俨然成了陌路人。李本刚心里清楚,妻子不仅是害怕自己被传染上,而且还有些嫌弃他了。

  李本刚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他也不希望自己这样连累妻子。一天,李本刚拉着妻子陈芳的手说:“芳芳,我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我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们的儿子,他现在还小,你一定要答应我:不管将来你再婚跟谁成家,都要对儿子好,照顾好他……”陈芳看了看丈夫,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可是,让李本刚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此后不久的一天早上,妻子陈芳竟狠心地抛下尚不满4岁的儿子,不声不响地独自走了。从此,陈芳再也没有回来过。妻子的出走使李本刚心里有难言的苦痛,从此他变得更加沉沦。

  可是,尽管自己身染绝症,可李本刚却努力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他对儿子特别关爱,照顾儿子的生活,供养儿子上学。儿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单亲家庭里过得一直很快乐,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

  由于一直服用国家免费发放的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李本刚父子三人的病情都一直没有恶化。

  在人生的低谷他邂逅了美丽女教师    2001年,凶恶的艾滋病最终还是夺去了李本刚父亲的生命。父亲的病故,如同当头一棒,使李本刚背负着更加沉重的精神压力,他更加对死亡感到了恐惧……    转眼到了2004年1月下旬。一天,李本刚前往资中县城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会。吃完饭,客人们簇拥着寿星来到包房唱卡拉OK。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李本刚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独自在一旁不停地抽着烟。正在这时,一只手伸了过来:“跳支舞好吗?”李本刚抬起头,原来是一个长发披肩的女人。李本刚心里一颤,随即把手迎了上去。

  音乐声起,李本刚搂着长发女人的腰在舞池中开始翩翩起舞。一曲终了一曲又起,他们跳得很开心。接连几曲下来,两人都感到有些累了。这时,他们停下来聊天。通过聊天,李本刚很快得知,陪自己跳舞的这个女人叫胡玲,是资中银山镇人,师专毕业后到了广东清远市一所中学当教师。而胡玲的家庭条件也非常殷实,父亲以前是医院的院长,退休后还在资中开了一家诊所,母亲则是部队的干部。

  聊着聊着,胡玲突然话锋一转,问道:“对了,我看见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可不可以告诉我?”李本刚打量了一阵胡玲,突然灵机一动,说:“一言难尽,我们今后有缘再聊……”转眼已经夜阑人静,分别时,胡玲忍不住把自己的电话告诉了李本刚。

  可是,让胡玲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李本刚竟主动打电话,约她在上次聚会的酒店见面。胡玲没有半点推辞,欣然应允了。

  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开心。通过交谈,胡玲发现李本刚是一个可以交心的人。随后,她把自己埋藏在心里的隐私告诉了李本刚。原来,几年前,胡玲在清远市和当地一名公务员结了婚。可是,结婚之后,胡玲便有些后悔了,丈夫为了应酬,经常在外喝酒玩乐,有时还彻夜不归。2003年年底,她突然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忍无可忍的她一怒之下便和丈夫离了婚。

  胡玲说着说着,竟当着李本刚的面掉下泪来。这让李本刚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李本刚一边劝胡玲不要伤心,一边忍不住也把自己妻子“大难临头独自飞”的事告诉了胡玲。不过,交谈中,李本刚本能地隐瞒了自己患艾滋病的事实。

  就是在这样的聊天中,胡玲和李本刚都感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他们甚至还有了相见恨晚之感。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深夜11点了,李本刚和胡玲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酒店。当两人缓缓经过江边时,寒风乍起,胡玲打了一个寒颤,李本立即会意地握住了胡玲的手。胡玲又是一颤,但她没有挣脱对方的手。其实,胡玲也觉得李本刚这个人非常不错,对他有好感,只是作为女人,她不可能主动向对方表达。当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胡玲情不自禁地偎依在了李本刚的怀里。

  爱情就这样在两个人身上不知不觉发生了。很快,他们开始热恋。

  “你就是爱上杀人犯也别爱上我”    2004年3月初的一天,李本刚第一次把胡玲带回了家中。李本刚已经9岁的儿子看见爸爸带回一个阿姨,心里特别开心,对着胡玲“阿姨”长“阿姨”短的叫个不停,而胡玲也对李本刚的儿子小杰特别疼爱,还给他辅导功课,和他一起玩游戏。很快,胡玲便融入到这个单亲家庭中,好像生来就是一家人。临走时,胡玲还不忘把这个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几天后,李本刚突然给胡玲打来电话:“玲玲,帮帮忙好吗?我父亲去世时跟别人借了5000元钱办丧事,现在对方急需钱,我手里又暂时不够……”胡玲一听毫不迟疑,马上到银行取了5000元钱给李本刚。就在把钱交给李本刚的时候,胡玲还异常关心地说:“记住,以后遇到困难就对我讲!

”后来,胡玲曾先后几次借钱给李本刚以解燃眉之急。

  随着交往的增多,李本刚更加珍爱胡玲了。因为他发现,胡玲对他非常无私,而对自己却显得很吝啬。她从来舍不得花钱买一瓶像样的化妆品,一件像样的衣服;而每到节日,胡玲都会送给他很贵重的礼物。胡玲给李本刚买的每件衣服最少都在500元以上。每次,胡玲给李本刚买衣服,他都嫌太贵,太破费了。而胡玲则说:“要知家中妻,且看男人身上衣!

”    “这个善良的女人,已经分明把自己当成了她未来的丈夫!

”李本刚的心灵一阵颤栗。他想,要是自己身体健康,将来的生活该多么幸福啊……    李本刚爱着胡玲,也盼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娶胡玲为妻。可是,每每想到这个问题,李本刚充满了悔意:“我一个艾滋病人,爱上胡玲,实际就是害了她啊!

”    而偏偏在这时,胡玲也主动跟他谈起他们的婚姻问题。胡玲对李本刚说:“咱们结婚好吗?我们结婚后一起去广东打工,等日子好过一些,我们就要一个孩子。”李本刚听着听着,泪水立即盈满了眼眶。他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把真相告诉胡玲,好让这个善良的女人另寻他人,有一个好的归宿。

  2004年3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李本刚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眠。随后他来到胡玲的房间里,一本正经地和胡玲开始了对话。

  “胡玲,我必须得把这件事告诉你!

”“你是不是想向我求婚?”“胡玲,你听好了,你就是爱上杀人犯也别爱上我,因为我是一个艾滋病人!

”李本刚的话刚一说完,胡玲“噗嗤”一声笑了起来。“你大概是在考验我吧?可你的考验也太老土了!

”    见胡玲还是不信,李本刚随即从箱子里取出一个英文字母连成的徽章和一根红丝带:“这是国际预防艾滋病中心发的徽章,这是中国艾滋病预防委员会发的红丝带标记。胡玲,我所说的都是真的,你快离开我吧!

我不该隐瞒你这么久!

”    见李本刚一本正经的样子,胡玲终于相信这是真的,大哭着跑开了。

  冲破艾滋病阴影的绚烂爱情之花    为了看看自己是否染上了艾滋病,胡玲来到了防疫站。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让胡玲感到高兴的是,检查结果为阴性,她没有染上艾滋病。可这时,她突然想起了自己每次和李本刚同房时,李本刚都执意要用安全套的事情。胡玲心想:“李本刚是一个好人,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出他是爱我的,并且他告诉了我实情,让我另寻他人,找一个好归宿,也说明他真心爱我……”想着想着,胡玲开始为李本刚担心起来:“得去找李本刚!

”    可是,当胡玲来到李本刚家时,却发现他不见了。“他躲起来是为了不连累我!

”胡玲知道李本刚的为人。随后,她开始四处打听李本刚的下落。可找遍了公民镇,均没有李本刚的下落。随后,胡玲又来到艾滋病人聚集的“公民家园”,请艾滋病人们帮忙寻找李本刚。

  “这李本刚太不是人了,明明自己有病,为何偏要去害人?这不是作孽吗?”艾滋病人们个个瞪大眼睛骂道。“你们不要骂他,我相信他是爱我的。正是因为爱我,他才离开我!

”胡玲说。“姑娘啊,你怎么这么傻?即使知道,我们也不会告诉你,因为我们不想你往火坑里跳!

”这时一位年长的艾滋病人劝她道。

  由于李本刚不在家,考虑到他的儿子没有人照顾,胡玲干脆搬到李本刚家中,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等他回来。

  2004年4月15日,躲藏在几十公里外一个亲戚家的李本刚回到了自己家中。胡玲见到李本刚,立即喜不自禁地上前紧紧抱住李本刚。李本刚问胡玲:“你还找我干什么?”“嫁给你!

”胡玲坚定地说,“我会永远爱你,在你活着的每一天!

”说完,两个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2004年5月1日,李本刚和胡玲举行了热闹的婚礼。“公民家园”的艾滋病感染者、镇上的相关领导,还有许多乡亲们都前来为他们祝福。可是,胡玲的娘家却没有一个人来,胡玲说她是自己做主把自己嫁出去的。因为她不敢告诉父母和弟弟、妹妹自己嫁给了一个艾滋病人。

  8月23日,胡玲当着李本刚的面,给娘家人写了信。“亲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你们好!

我嫁给了一个艾滋病人,因为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值得我爱。只要他活着一天,我就会好好与他生活一天。我想,爱是没有错的,我跟他在一起很开心。也许你们永远都不会理解我,但我认为自己现在很幸福,你们就放心吧!

”    胡玲写信时,李本刚在一旁看得早已泪流满面。他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感激胡玲,他觉得自己只有用有限的生命,好好地爱她每一天,来回报胡玲真挚的爱情!

   自从和李本刚结婚后,胡玲心中明显有了不少压力。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每次她和丈夫李本刚出去办事,别人就像看稀奇一样看他们,议论他们。由于李本刚患病不能出外打工,胡玲只得辞去了广东清远市教师的工作,留在家乡。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2004年11月初,胡玲和丈夫李本刚在公民镇食品站租了两间民房,一间她和丈夫住,一间给李本刚的儿子小杰住。他们目前正准备在镇上办一个养猪场,准备在家乡靠养殖业发家致富……(应当事人要求,文中胡玲为化名)  《美丽女教师下嫁艾滋病农民的浪漫传奇》这篇优秀的“初一作文”由作文网收集,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投稿,仅供参考和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河南固始女教师将两个儿子转学到乡村,对于这位女教师的行为,我认为这位女教师做得很好,表现出她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即使在偏远的农村教书,仍然想把乡村教育发展好。为了能够安心教书,就把儿子转学到乡村,这样就可以安心地留守在乡村发展乡村教育。

1坚守教师岗位

通过这位女教师的行为可以看出,女教师把教书这项任务看得非常重。尽管偏远的乡村生活条件艰苦,但女教师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女教师尽自己的力量把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表现出她对于教师岗位的坚守和负责。

2重视乡村教育

女教师能够把孩子转学到乡村,恰恰说明了这位女教师的内心深处非常重视乡村教育的建立和发展,所以始终坚守在乡村学校任教。为了让更多渴望学到知识的孩子能够获取到知识,女教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授孩子知识,也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把孩子转学到乡村,以便安心教书

女教师之所以把两个孩子转学到自己所在的乡村就读,就是想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这样的话,女教师既能耐心地教授学生知识,又能够照顾自己的孩子。通过女教师把孩子接到身边的举动,能够看出,女教师对所在乡村学校的感情很深,把孩子接来是为了能安心教书。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女教师非常看重乡村教育的发展,对所在的学校和学生也有着很深的感情,所以始终坚守在自己的教书岗位上。正如女教师所说:如果老师们都走了,那乡村的孩子们要由谁来教呢?乡村教育又该如何发展呢?正是因为女教师放不下乡村孩子们的教育,所以坚持留守在乡村,为学生传授知识。

  是下面这部**了。

  片 名: Meili de dajiao

  译 名: 美丽的大脚

  导 演: ( 杨亚洲 Yazhou Yang )

  主 演: (倪萍 Ping Ni) (袁泉 Quan Yuan) (孙海英 Haiyin Sun) (许亚军 Yajun Xu) (戈治均 Zhijun Ge)

  上 映: 2003年05月02日

  剧情介绍:

  影片讲述了因愚昧无知而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的农村妇女张美丽(倪萍饰),为了村里的孩子们不再愚昧下去,开办了一所乡村学校。在北京过腻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夏雨(袁泉饰)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她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地方变得燥动起来。山村以外的世界让孩子们包括张美丽感到因惑与茫然,山村贫穷而乏味的生活让夏雨感到辛酸与难熬,张美丽与**放映员王树的偷情也即将暴露……在夏雨因山村生活过于艰难而即将选择离去的时候,山里人淳朴的性格感动了夏雨,她说服有钱的丈夫出资赞助,带着张美丽和孩子们来到了北京想让他们见见世面,可是这又能改变什么呢?最终张美丽死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夏雨开始了她自己新的生活,孩子们回到学校继续他们的生活和梦想……

  影片关注的是西部穷乡僻壤里的乡村女教师的个人命运,挖掘的是人性中最为可贵和永恒的母性片中为农村教育事业而倾心竭力的张美丽的形象,成了打动我们的第一因素她把学校里的每一个"娃儿"当作自己的"娃儿",他把女性所特有的母性延拓开来,溶滴到自己所从事的农村教育事业中,这完全是其美丽心灵的彰显物质经济的发展,大大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同时,一些弊病也纷至沓来单元楼代替了筒子楼,却丢掉了那股"亲劲儿";电话、手机交谈代替了串门,却淡化了"人情味儿"处于最内层的人性因为被物欲所掩盖而越显欠缺,需求旺盛《美丽的大脚》所宣扬的母性恰恰迎合了这种市场,打动了我们的心灵张美丽倾心于学生、倾心于学校建设,她能为来了有知识的老师而欢欣雀跃,也能为买一台电脑而猛灌一瓶白酒这样的"母亲",这样的老师,谁能不为所动

  《美丽的大脚》全片洋溢着淡淡的诙谐,但诙谐背后却是无尽的酸楚从把"千里迢迢"念为"千里召召",到将皮衣水洗;从给**配音到王大河学驴叫;从王树的荤段子到孩子们抢橘子皮,影片处处有诙谐幽默,也不免使受众发笑但静心而论,又不免发生几许酸楚这就是他们的生存状态码这就是我们西部乡村的小学教育吗当他们为存一点水而搬盆运罐时,我们又在干什么思考…… 思考 ……

  片中"城里人"与"农村人"有着明晰的界限张美丽一直想"成功",希望他的"娃儿们"能像城里人一样,这也许是所有"农村人"的理想夏雨的到来使两种人、两种思想碰撞在一起两种思想极力妥协,但始终未能合拍,农村在接受城里的一切时,都是那么的困难,那么的小心唯一使他们产生共鸣的就是农村的教育,就是那所小学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才能使每个"娃儿"都"成功"影片最后,**放映员王树将光束打到小学校舍上,把学校装点成了一座庄严的圣殿,这也许是影片主题的最大体现

  《美丽的大脚》无疑是一部优秀的故事片,但白璧微瑕,影片的剪辑及镜头的转换,些许让人感到不顺畅,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好的影片也许不能尽善尽美,但终会留给人磨砺不掉的印象我们记下了那双美丽的大脚,也看到了那颗美丽的心灵

  影片女主角张美丽语录:

  1、我有两个不成功:第一,我的脚太大了;还有我这个名字,也不成功你说吧,长得不好看吧,又叫个美丽,不成功啊,不成功……

  2、我这一辈子啥都不成功,我可就是希望我的娃将来都是成功的

  3、咱们来到这个世上是哭着来的,我走的时候啊,要笑着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457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