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罗迪克的资料

谁有罗迪克的资料,第1张

个人档案

姓名:安迪·罗迪克(Andy Roddick)

昵称:A-ROD

绰号:美国大炮

性别:男

国籍:美国

生日:19820830

出生地:奥马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

常住地:奥斯汀(美国德克萨斯州)

身高:6英尺2英寸(188米)

体重:195磅(886公斤)

婚姻状况:已婚(妻子:布鲁克林)

赞助商:Lacoste

球鞋:Babolat Propulse

球拍:Babolat Pure Drive Roddick Plus

握拍:右手

转入职业时间:2000年

教练:斯特凡基

[编辑本段]个人喜好

最喜欢的食物:批萨,汉堡,牛排

最喜欢的水果:橘子

最喜欢的颜色:黑色(“因为黑色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蓝色

最喜欢的帽子:红色Rbk

最喜欢的科目:历史

最喜欢的节日:圣诞节,万圣节

最喜欢的**:American Pie2,Austin Power,Save The Last Dance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South Park

最喜欢的书:Harry Potter

最喜欢的车:a silver Mercedes SUV

最喜欢的篮球队:迈阿密热火

最喜欢的棒球队:海风队

最喜欢的足球队:MANU

最喜欢的Beatles的歌:Let It Be,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最喜欢游览的城市:New York

最喜欢的歌手:Beatles,Dave Matthews,Maroon5,Jason Mraz,Counting Crows,Tom Pretty,Justin Timberland,John Mayer

随身必带的物品:笔记本电脑,DVD机,MP3(“这些都是我的玩具,是我的迷你娱乐中心”)

最佳约会场所:在典礼或Party上(“我在酒吧里会感觉不舒服:奶酪的味道令我作呕”)

最讨厌什么:有人通过网络给我寄短裤

最不喜欢自己性格里的哪个部分:脾气(“2002年一年我摔坏了57只球拍,现在好多了”)

[编辑本段]最新数据

数据更新至2009年8月17日

现单打世界排名:5

现双打世界排名:89

单打最高排名:1(2003年11月3日)

双打最高排名:85(2009年7月20日)

单打冠军头衔:27

双打冠军头衔:4

职业生涯总战绩:单打:505胜160负 双打:53胜37负

职业生涯总奖金:16,818,084美元

2009总战绩:单打:46胜12负 冠军:1 双打:5胜1负 冠军:1

2009总奖金:2,187,719美元

[编辑本段]个人简介

全名为安德鲁•斯蒂芬•罗迪克,昵称“A-Rod”。美国最著名的运动员之一,他的专访出现在各类非体育类杂志中,如音乐杂志《滚石》、时尚杂志《Vogue》……2003年冬季刊《人物》杂志评选的“当代最性感男性”中最性感的运动员。2003年11月8日主持了当红喜剧节目《周六晚间秀》,成为继克里斯•埃弗特之后第二位有幸主持该节目的网球运动员,此前的30年内也只有11位运动员受到垂青。

罗迪克的父亲杰瑞是一个投资家,母亲布兰奇主管着安迪•罗迪克基金会,此基金会自2001年以来已为近10个慈善团体筹集资金超过825万美元。他的基金会受到埃尔顿•约翰、莱昂内尔•里奇、辛迪•克劳福德以及唐娜•桑玛等各界名流的支持。现在位于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安迪•罗迪克青少年网球计划已帮助150位贫困孩子,这项计划除了提供三项大学奖学金外还提供四项基于私立学校的基本奖学金。罗迪克赢得了2004年ATP阿瑟•阿什慈善奖。他的二哥约翰1996-98年就读于佐治亚大学,当时也是全美网球赛选手,现在,他在圣安东尼奥经营一家网球学校。

大哥劳伦斯是圣安东尼奥当地的指压治疗师,他曾是一位出色的跳板运动员,入选过国家队。罗迪克是内布拉斯加大学橄榄球队的狂热球迷。4岁半的时候全家搬到了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10岁时又搬到了博卡拉顿,2003年11月又回到奥斯汀。读高中时罗迪克和后来达维斯杯的队友马蒂•费什都是校篮球队的成员,1999年费什和罗迪克一起训练和生活。罗迪克的爱好是听音乐(最喜欢听戴夫•马修斯乐队和约翰•梅耶的歌)和看**(最喜欢《肖申克的救赎》)。

2004年6月入选《人物》杂志“50位最性感的单身男性”,2006年又入选该杂志“当代最性感男性”。2001年以来罗迪克在22次戴维斯杯比赛中取得了单打31胜11负的成绩,获胜场次在美国戴维斯杯的历史上仅次于麦肯罗的41场。2006年5月,罗迪克被乔治•W•布什总统任命为政府运动与健康理事会的顾问。2007年夏天他成为《男性健身》杂志的封面人物。训练师是道格•斯普林,原ATP巡回赛的训练师。教练是拉里•斯特凡基。

在自己第一个完整的职业赛季中,19岁的罗迪克在ATP巡回赛中共赢得了3项锦标,并在19岁零4个月的时候成为ATP设立职业排名以来进入前20名的最年轻的选手,自桑普拉斯在1990年自己19岁的时候在一个赛季中赢得4项冠军以来,他也是能够在同样的年纪取得同样不俗成绩的第一人,当时就有人认为在桑普拉斯与阿加西逐渐老迈的美国网球界面临更新换代的时候,罗迪克已经表现出了高出同龄人一大截的实力,这毫无疑问的使得他成为了人们眼中两位前辈最合适的接班人。

仅仅是第二次出现在墨尔本公园的中央球场中,罗迪克就在2003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赛场上险些创造了另一个奇迹,在1/4决赛经历300分钟共5盘大战击败摩洛哥老将艾诺伊后(最后一盘打到21-19),体力透支的罗迪克在半决赛中没能给黑马舒特勒造成太多的麻烦,遗憾的未能进入自己的首个大满贯赛决赛。此后,罗迪克又在随后的两场决赛中连续失利,先是在孟菲斯的比赛中输给了与自己一样年轻的邓特,接着在休斯敦的红土赛决赛中败给了阿加西,不过法网开赛前在奥地利的胜利多少挽回了一些他的状态下滑趋势,但是法网首轮落败亚美尼亚选手萨尔西安的大冷门却加剧了他与前教练本哈比利斯的矛盾,后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不断进步的罗迪克的指导要求了。

吉尔伯托的适时走入成为了一个契机,罗迪克在新教练的耐心指导下立马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状态提升,女王草地赛的胜利大大加强了他征战温网的自信心,但是半决赛中过于急躁、还未能适当控制自己心理调节的罗迪克最终败下阵来,输给的依旧是最后的冠军,不过这一次却是只长自己一岁的费德勒。草地赛季结束之后,尽管再次与自己的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奖杯失之交臂,罗迪克还是在接下来的北美硬地赛季中表现出了绝佳的竞技状态,除去在莱格梅森的半决赛负于英国老将亨曼以外,罗迪克走上纽约的赛场之前带来的是21场比赛20胜的惊人战绩,连夺多伦多和辛辛那提两站大师系列赛锦标,上一个取得如此胜率的还是他的老师吉尔伯托在20年前做到的,不过他那一次最终并没有在美网的比赛中获胜,而是首轮出局。

结果如我们看到的,罗迪克一路顺利的击败了亨曼、柳比西奇、萨莱塔、马力斯、沙尔肯,以及在半决赛中惊险逆转赛点击败纳尔班迪安,最终在决赛凭借完美的表现完胜西班牙的法网冠军费雷罗之后,有一颗星星就此亮了起来,在下一个10年的时间中,他的名字也将与费雷罗、费德勒、休伊特以及萨芬等人并列在一起,为开创另一片男子网坛的时代而努力,在休斯敦的大师杯赛场上,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第二个目标,成为美国网球界另一个夺得年终世界排名第一荣誉的选手,下一个目标将会是什么?我们目前能预见的只是他将再一次站在墨尔本的赛场,为去年未圆的澳网冠军梦想而努力,让我们为安迪加油!

罗迪克真的尽了全力,但与费德勒在各项技术环节可谓全方面的差距,还是让他难以撼动瑞士球王在纽约家门口建立起的耻辱性霸权。以前是阿加西,现在是罗迪克,美利坚自己的偶像依旧未能让瑞士快车侵占到自家后院的“帝国大厦”有任何坍塌的迹象,相反却是能力与自信日渐拉大差距的残酷现实被拔高到了令人担心和忧虑的高度。

10连败,安迪仍未痊愈的伤口又添了一道伤痕,赛后的他究竟是感觉无奈、沮丧、还是哀叹,这些我们无从而知,但从其教练吉米-康纳斯与莅临现场观战的阿加西两位超级巨星前辈略显严肃的观战神情来看,显然他们对于以罗迪克为代表的美国男子网球接下来应选择的道路已经心升悲悯之情。

考虑到两人在底线攻防实力以及稳定性两方面的明显差距,罗迪克比赛中一如既往的将搏取胜利的突破口定位在了随球上网的发上策略上,力求凭借强劲的发球来为自己觅到上到网前,持续向稳守底线的费德勒施压的良机,因此在发球局中他也是坚定的贯彻这一战术。当然,从前两盘两人一路拼至抢7的鏖战局面来看,康纳斯向罗迪克灌输的这一策略还是比较成功的,成功率相当高的一发有效的抑制住了费德勒在底线随心所欲的调动优势,同时迫使费德勒在接对方迅猛的发球时必须提高回球的质量与角度,才能反抑制住罗迪克强行侧身,以其标志性正手击打出精准落点攻势的凶猛势头,而同样的在面对罗迪克快步冲到网前施加的持续压迫时,费德勒也必须要打出更高质量的穿越,才能破除自己处于防守态势时的被动。

只不过,罗迪克这一效仿桑普拉斯依葫芦画瓢式的发上打法却有其致命缺陷,那就是安迪在自己反手位的致命弱势,及其仍有待训练加强的网前截击嗅觉以及各项技术综合性的运用能力。

比赛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费德勒基本上会把接发的路线盯在罗迪克的反手位,一是防止其侧身采用强大的加压正手进攻,二来也可迫使反手击球技术稍逊的安迪难以将先前迅猛发球引出的优势地位延续下去,因为通常后者在反手位只能以速度和力道偏软的切削和斜线回击来做防守型的过渡,如此这般一来一去,进攻的主导地位瞬间就会被费德勒夺走,而解读比赛能力超强的球王自然是不会错失良机,两三拍的连续大角度调动之后即可轻松解决这一分的争夺,而这也是两人在主动得分统计相差不多,但罗迪克仅是依靠漂亮的ACE和发球直接得分,但在多拍运动战中费德勒却全面占优的直接原因。

其次,空有一身绝世发球本领的罗迪克网前截击的技术也比较粗糙,这一点与老前辈桑普拉斯等人自是相差甚远,包括随球冲网的时机、网前选位、截击手感以及对费德勒穿越路线的预判等各环节方面均是仍有待大幅提高。比如在冲网时机方面的选择,罗迪克的处理就稍显毛躁,落点并不深的切削球基本是送向费德勒的反手位,殊不知等在原地的球王早已调整好脚步只待反手一击制胜;另外,罗迪克在网前面临费德勒的穿越球时,在拍面的掌控、力道以及角度的把握上都略显技术功底不到家,比如在应对费德勒轮番采用的直线半高上旋以及过网急坠的斜线下旋穿越时,罗迪克无论是在预判还是截击技术的运用上都倍显被动,球不是呼啸的从身边飞过,就是落在脚边无法借力反弹,再不就是对拍面的控制旋转过大直接把球切飞出了界,从而导致自己接连在像前两盘抢7中段这样的关键时刻连续丢分,输球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在康纳斯的教导和帮助下,罗迪克已经在不可避免的“交学费”阶段做出了一些改变性的尝试,这本身已经是可喜的自我调整,只不过球网对面的费德勒太过强大和全面,再做努力的安迪是否以后能够再现桑普拉斯式的绚烂与强势,一切只能看缘分了,因为至少从现状来看,短期内他所要改进的环节还有许多,而保持在同一水准的费德勒却仍旧难以让人觅得哪怕是一丝衰落的势头。

2009年4月19日,美国当地时间周五,罗迪克的婚礼在家乡德克萨斯州的奥斯丁低调进行,仅邀请了少数亲友到一家乡村俱乐部参加婚宴。小罗的观礼嘉宾中有不少网球界人士,包括好友费什、布雷克等现役球员,以及阿加西和格拉芙这对网坛头号神仙眷侣。著名歌星埃尔顿・约翰特地从拉斯维加斯赶来,为老友的婚宴献唱一曲助兴。 罗迪克不但放弃蒙特卡洛站,其后的巴塞罗那公开赛也照样放假——没什么比去哥斯达黎加度蜜月更重要。

“罗太”布鲁克林今年21岁,是《体育画报》御用泳装名模。她与小罗相识于2007年美网期间,一向绯闻多多的小罗这回被收拾得服服帖帖,才拍拖半年就向她求婚。在订婚快一年之后,他们终于正式“拉埋天窗”。

2009年7月5日,罗迪克在温网半决赛中淘汰夺冠大热门安迪•穆雷后,第三次在温布尔登决赛中遭遇费德勒。这场比赛吸引了包括桑普拉斯、比约伯格、巴拉克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各界名流到场,这不仅是因为费德勒如果拿到本届温网冠军,将打破桑普拉斯14个大满贯冠军的记录并重新登顶世界第一,也因为安迪在去年沉迷过后,师从名教头斯蒂凡基在09年上半个赛季取得了长足进步(澳网打进四强,最不擅长的红土场法网也进入16强,创造出职业生涯法网最佳战绩),尽管此前对阵费德勒有着2胜18负的尴尬纪录,但09年脱胎换骨的罗迪克也表示希望将费德勒打破桑普拉斯的记录“延后到另一个大满贯”。

一波三折的比赛终于没有辜负外界的巨大希望。安迪在前两盘完全打出了自己最强大的实力,不仅以7-5率先取得拿下一盘,在第二盘抢七局中一度握有4个盘点,比赛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转折,安迪连丢三分,面对最后一个盘点时安迪的外角发球将费德勒调出场外,费德勒只能勉强将球救回,安迪冲到网前,却将一个几乎不可能打丢的高压送向了场外,费德勒再追2分一举拿下第二盘,此后安迪斗志有些下降(甚至在第三盘开始时错误地走向了费德勒的那一边场地),又在第三盘中输掉抢七,第四盘以6-3扳回,决胜盘激战30局,以14-16抱憾再次屈居亚军。媒体将其称作去年费纳史诗般对决的续篇,时间稍短但精彩程度毫不逊色。4小时19分钟、共77局、决胜盘30局,恐怖的数据背后是罗迪克在面对费德勒时沉着冷静。敢打敢拼的巨大蜕变。尽管最后安迪还是输掉了比赛,但也让人看到了他重新崛起的希望。安迪一直遭人诟病的反手和网前技术在半决赛和决赛中不但没有太多失误,甚至经常打出制胜分,强大的发球更多采用追身的线路,往往在面临破发点时轻松化解危机,而此前毛躁的心理问题也不见了,便是在出人意料地输掉第二盘之后,费德勒也只从安迪手上抢下过一个发球局。

名人之间的婚姻,很容易变成一团乱麻。

明星,更是如此。

看网球的,大概知道阿加西那事。

1995年11月他还是世界第一。那会儿他开始和波姬小丝约会。后来在自传里,他写过一个事。

那时波姬小丝刚搬去洛杉矶,打算开始电视剧事业,拍了一集《老友记》,演个心理有问题的姑娘。

阿加西看到她给Joey舔手那个情节,就生起气来,走了。

当然要吵架咯:

阿加西认为波姬小丝为了混进电视剧圈样子太难看,波姬小丝认为阿加西完全不支持她的事业。

之后阿加西开始苦恼:是跟波姬分手(?)还是跟她求婚(??)结果是求婚。

1997年4月他俩结婚。阿加西断断续续缺席各色比赛。1997年11月,阿加西掉到世界第141位。

1998年初他打算去参加澳网时,波姬小丝并不开心,认为阿加西不该再尝试重归网球事业了——即便他那年还不到28岁。他俩都认为,对方该迁就自己的事业才对。

1999年他俩离婚。

同一年年尾,阿加西以世界排名第一结束。

棒球史上最有名的球员之一迪马吉奥——海明威《老人与海》里还不停夸他来着——娶过梦露。

婚姻延续了九个月。

婚姻结束后,俩人姿态都不算难看,虽然也有各色报纸互相掐。

站梦露的舆论都说,迪马吉奥据说有很强的控制欲,而且和梦露的生活格格不入。迪马吉奥则有过一个极有意思的说法:

他跟梦露结婚,不是跟一个人结婚,而是跟一个 体制(institution) 结婚。

据说迪马吉奥跟梦露这么求婚:反正这会儿你的工作室无法正常运行,我也要出差去谈一笔棒球生意,我们干嘛不考虑结婚呢?可以在旅行中度蜜月呀!

——工作室、出差、顺便结婚。哎。

说到体制institution这个词……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ing.”

——这些墙就这么有趣。一开始你讨厌它们,然后你习惯它们,时间流逝,你依赖它们。这就叫做 体制化

——出自《肖申克的救赎》。

当婚姻是一个体制时,婚姻就成了一堵墙,甚或,围城。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去……

哦抱歉串台词了。

的确。

两个人结婚,归根结底,是两个人的事。

一旦涉及到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人与事,那就约等于“跟一个体制结婚”。

看着很牢靠很有经济基础,但牵牵连连一大堆。

要扼杀一段感情,让两个恋人变成生意合作伙伴,是最好的方式了。

名人之间结婚,基本也都是跟对方这个体制结婚。所以到最后,聚散都不由自己。毕竟一举手一投足,真在一起假在一起,都事关利益。

连要分手,都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因为牵涉利益多了,分合又不是两个人的事。

大概对名人而言,婚姻也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吧。

所以咯,作为普通人,大概一开始就该像清楚:

如果不太在意个人的感情,更想追求利益合作,那跟一个体制结婚,挺好的。

彼此知根知底,也牢靠,也能谋利益求发展,彼此容忍度也比较高——毕竟是当生意伙伴看待的——感情淡了也能假装做好朋友。

许多老派婚姻就这样,凑凑合合在一起了,两边门当户对,合作无间。时间久了,不在一起玩也能过。

问就是没啥感情了,当亲人了,当伙伴了。

但利益纠连,难以分割,凑合过呗,还能离咋地。

如果确实希望有段好好的感情,那就尽量轻装简从,别让其他东西太干涉到感情里。

日子可能开始辛苦点,但也自在很多。

毕竟背景牵连再多,最后在一起过日子,甘苦自知的,依然是那两个人。

  最意外 “仇人”给丁俊晖颁奖

  代表“中国准度”的丁俊晖凭借自己在2006年的出色表现获得“十大体坛风云人物奖”。有意思的是,为他颁奖的是——奥沙利文

  不过此奥沙利文并不是丁俊晖在世锦赛上的第一个对手,那个著名的台球运动员,而是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奥沙利文。这位中文相当不错的奥沙利文先生非常幽默,他表示自己是“火箭”奥沙利文的“表哥”。因为在全世界上姓这个姓的有几百万,所以这些奥沙利文都应该是表兄表弟的关系。

  最粗心 刘翔

  忘记拿走奖杯

  2004年夺得奥运会金牌,到2006年打破世界纪录,代表“中国速度”的刘翔获得十大体坛风云人物没有任何意外。

  拿到这个奖刘翔自己也非常高兴,主持人还没有宣布领奖运动员上场,一身笔挺西装的刘翔已经走到了舞台的中央。在接受完主持人的采访之后,刘翔高兴地捧着鲜花就走下了台,直到主持人张斌提醒,他才想起自己把奖杯落在了台上。飞人赶紧转身拿回奖杯,步出了演播大厅,这也引起了现场观众一阵善意的笑声。此后他还夺得了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奖。

  最惊艳 张怡宁、杨扬酷装迷人

  与运动场的张怡宁完全不同,哪怕她是第一个在比赛场上穿裙子的人。但是在颁奖典礼上,张怡宁的斜肩上装、黑色裙子、黑色高跟鞋打扮,绝对让人眼前一亮。这身打扮,是张怡宁直接从正定穿来的。她说自己刚好在正定集训,这身打扮只是随便搭配的。不过客观地说,一身酷装在颁奖场合最为盛行和彰显品位,看来世界冠军的品位也是世界级的。

  与张怡宁相同的是,杨扬一袭白裙更显迷人,他一亮相即引来现场观众声声惊叹。

  阿姆斯特朗:

  腿毛会增加危险系数

  2005年,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与环法传奇车手阿姆斯特朗在他德州的克劳福德庄园大农场里“切磋”自行车技。事后,小布什和记者们开着玩笑总结起了心得。

  “和公路自行车相比,我更喜欢山地自行车,因为公路自行车选手必须时常刮腿毛,保持双腿光滑,而且还要穿莱卡紧身裤。”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光滑的双腿多少令他们显得有些娘娘腔,然而专业的自行车手很清楚除去双腿的体毛对他们究竟有多大的威胁。或许大多数人会一厢情愿地认定,这是空气动力学在作祟。然而,这在空气动力学专家面前,这甚至是个可笑的解释,因为剃光体毛对于自行车选手的帮助将很小,用科学仪器都几乎无法测量。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自行车选手视腿毛为大敌呢?让我们来听听自行车之王阿姆斯特朗的答案,“你若看到我运动衫内的身躯,就知道我不是在开玩笑。我两臂上有着大理石花纹般的伤痕,刮得干净的双腿上遍布失色的伤疤。自行车选手必须刮腿毛,因为它会增加危险系数:当碎石沙砾嵌入双腿肌肤时,没有毛发比较容易清理伤口,绑上绷带。”

  自行车选手比赛时的时速都会达到56公里,如果摔倒,那么裸露的皮肤与公路沥青的接触肯定有一个最直接的结果:皮肤被毫不留情地撕扯下来。没有杂乱的体毛不但方便清洗伤口,等伤口愈合,撕掉纱布时,如果没有体毛同时被扯下,还会少受一次身体的痛苦。

  即便没有受伤,在很多运动员看来,没有体毛的干扰也会在按摩时,感觉更加舒服。

  当然,光滑的腿部和上面不规则排列的伤疤有时候也为这些“追风者”平添了几分美感。以报道环法出名的记者Matt Sidon在与多名自行车手闲聊后也得到了专业的“解释”,“自行车手都不留腿毛的原因相当简单,这在自行车界是行规。或许也没有人愿意承认,但私下里,大家都知道剃光腿毛有审美学因素:职业自行车选手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菲尔普斯赛前先剃毛

  专家:那样可提速2%

  吸食大麻的风波并没有影响到北京奥运会“八金王”菲尔普斯的人气,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个星球上游得最快的人依然红得发紫,甚至有人还专门为他注册了一个名为MichaelPhelpsJokescom的网站。而其中一个笑话就是:“菲尔普斯不需要剃腿毛,他只要用意志就能让自己的体毛终止生长。”

  拥有惊人饭量、特殊身材、线条型肌肉,还有那高科技的鲨鱼皮泳衣等等一系列优势的菲尔普斯真的不需要在比赛前剃掉体毛吗?

  答案或许有些令人失望,这个“水生生物”依然和他的队友一样会在赛前刮掉体毛。

  “我今晚得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再剃一下体毛。”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第三金的菲尔普斯在发布会上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夺冠秘籍”。其实,在游泳运动员中,祛除体毛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情,特别是男运动员还未穿上连体泳衣前,赛前祛除体毛是一项平常得不要再平常的惯例。

  不过,剃体毛可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每次比赛前的晚上,游泳选手至少要花一小时来涂满肥皂泡沫,用剃刀刮掉泳衣和泳帽所覆盖不到位置上的体毛,而背部自己够不着的位置还要请人帮忙,最后的结果是全身上下都留下了小伤疤,有时甚至更糟。

  那些游泳选手在北京奥运会前还长满胡须的脸、体毛密布的腿,到了决赛开始时都变得和希腊大理石一样光滑干净。有兴趣的话,大家不妨去搜索一下蛙王北岛康介在奥运会期间的照片,这位包揽100米、200米蛙泳金牌的日本选手预赛前还是满脸胡茬,而决赛时已周身光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身体一根毛不剩,能加强集中力,有助于比赛胜利。”

  或许文特的解释更加清晰,“我喜欢清水拍打脸上皮肤的感觉。其实在游泳池中剃掉胡子后速度顶多能提高1/10秒,但是你的感觉是你游得很快,你将游得更快。”

  当然,游泳运动员们刮掉体毛也得到了科学的佐证。斯坦福大学游泳教练斯基普·肯尼在测试后得出结论:游泳运动员剃光全身的体毛,水中速度可提高2%。

  莎拉波娃捧红电动剃刀

  赛前必修:花4小时全身祛毛

  如果说,阿姆斯特朗和菲尔普斯们为了自身运动而向体毛宣战,那么俄罗斯网球美少女莎拉波娃与体毛的“战争”更像是一堂时尚必修课。这位网坛美少女甚至因为大谈自身的祛毛经验而捧红了一款美国电动剃刀。

  相对于那些五大三粗的男性运动员,任何一名时髦女性都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因此脱毛其实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而对于代言诸多品牌,赞助费远高于赛事奖金的美少女莎拉波娃而言,这是一件关系到她能否出门打比赛的“要命之事”。

  这位来自西伯利亚的美女有着漂亮的金发碧眼,当然也有着高加索人典型特征:浓浓的体毛。“我比赛前一定要做的事情是全身祛毛,如果我哪天没有花4个小时全身祛毛,球迷们一定会被吓坏的,他们会以为我身上也长了头发。”说起这个略显尴尬的事,莎拉波娃的微笑也有些不自然,的确这位登上过《男人帮》等各种时尚杂志封面的时尚女郎必须以最完美的面貌出现在众人的眼前,毕竟良好的形象与赞助商的支票是挂钩的。所以,出现在球场和公众场合的莎娃总是艳光四射、光洁剔透。

  当然,莎娃传授自己的美貌经验时,也无意中捧红了一款名为Oster的电动剃刀。其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牧民们或许比莎娃更有体会,因为这个品牌生产的宠物和羊毛剃刀一直是他们最好的工具。但还是听听莎拉波娃是怎么说的吧。“我试过好多品牌,比如Gillett、Shick的电动剃刀,总不是很满意,最后还是觉得Oster Shearmaster好用。虽然它有些古老,但那直体设计非常实用。我会在身上涂满厚厚的肥皂泡沫,然后就是它的工作了,无论是腿部上下,有肌肉的胳膊,还是皮肤的一些凹处,它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贴身舒适。”

  就是一番切身体验的说辞,并没有成为Oster代言人的莎拉波娃却在美国掀起了一股抢购该品牌电动剃刀的风潮,这其中不仅有妙龄女甚至还有那些迷恋莎娃的男士。而此前广泛应用于宠物的电动剃刀也因为莎拉波娃而红极一时。

  “猛男”爱学莎娃

  永贝里:这位代言CK的猛男其实也相当在意自己的身体,看看他为CK拍摄的宣传海报你就会发现,这名来自北欧瑞典的球星从来不喜欢浓密的体毛。

  C罗:这位金球先生的旧爱内蕾达曾经透露:“他喜欢自己的身体到处都很光滑,他甚至会用除毛霜来去毛,同时他还会将保湿护肤霜涂满全身,每天至少两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45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1
下一篇2023-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