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位于哪里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位于哪里,第1张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

淮安市洪泽区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洪泽湖东畔,1956年建县,因湖设置,借湖得名。2016年10月8日,淮安市洪泽区正式挂牌成立,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洪泽县,设立洪泽区,以原洪泽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泽区的行政区域,洪泽区人民政府驻高良涧街道东九道(现洪泽湖大道)26号。洪泽肩挑两湖(洪泽湖、白马湖),四面环水,素有“淮上明珠”、“鱼米之乡”的美称,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湖滨新兴生态旅游城市。全区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人口388万,辖3个街道、6个镇。

资源矿藏资源。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岩盐、芒硝、地热等资源,其中芒硝、岩盐矿藏在华东地区品位最高、储量最大,探明储量分别达15亿吨、23亿吨。老子山地热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含有锶、氟、磷、钙、硒、钾、氡等20多种微量元素。生态农业资源。洪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有机稻米栽培示范区,江苏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县,28个农产品、30个水产品、7个畜产品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旅游资源。洪泽湖环湖有镇水铁牛、仙人洞等诸多历史名胜,湖区有百座湖心岛、千亩荷花塘、万亩芦苇荡等自然景观,沿堤有洪泽湖碑、乾隆御碑、周桥大塘碑等人文景点。“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有1800多年历史,正在接受世界文化遗产验收。三河闸是千里长淮第一闸,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老子山是著名的道教文化起源地。

区位洪泽东携白马湖,西揽洪泽湖,南临淮河入江水道,北濒苏北灌溉总渠,宁连高速和宁连一级公路穿境而过,京沪、宁徐、徐淮盐高速公路环绕周边,到淮安涟水机场半小时,到南京禄口机场一个半小时,到上海城区不足5小时。洪泽湖南承淮河,北接苏北灌溉总渠和入江水道,连接长江、京杭大运河,是国家南水北调的重要水上走廊,是连接淮河、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重要水上交通枢纽,现有水运码头多座,最大装卸能力超50万吨,距连云港港口120公里,往来便捷,物流畅通。

经济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规上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分别增长79%、1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亿元、税占比达76%;外贸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增长35%;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232亿元、170亿元,分别增长55%、7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700元、17000元,分别增长81%、85%。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总数达280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应税开票销售195亿元、工业入库税金62亿元,分别增长20%、23%。

社会事业2010年被省政府列入江苏省首批、淮安市唯一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县,2012年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2015年洪泽入选首批长三角自驾游热门十强城市,洪泽湖古堰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森林公园;老子山镇创成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和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龟山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荣获“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名镇”称号;岔河、老子山、西顺河分别获批全国重点中心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和中国最具特色名镇,朱坝大刘、黄集曹圩等7个村分别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和江苏最美乡村;创成国家生态县和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分别通过省级验收和评议。创成全国文化先进县,洪泽湖大堤、洪泽湖渔鼓分别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小康取得突破,在全市率先建成2003版全面小康社会,2013版全面小康社会建设36项监测指标中,有31项指标实现度大于目标值的80%,监测综合得分913分,高于苏北和全市平均水平,获得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等22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投资环境对来洪投资项目,在用工服务、贷款申请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在手续办理、业务流程等方面实行行政审批中心“一条龙、一站式、全程制”和“101%”帮办服务,在就医、子女入学、车辆通行等方面实行“绿卡”服务,享受特殊待遇。

洪泽经济开发区 洪泽经济开发区坐落在城区北郊,属省级经济开发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镇村工业集聚园区、中小企业集聚园区。洪泽经济开发区于2001年10月起步建设,首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远景控制面积50平方公里,是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已累计引进项目350多个,其中投产企业310余户,初步形成现代纺织、化学新材料、机械制造、软件等四大主导产业。

洪泽地理 淮安市洪泽区地处北纬33°02′—34°24′、东经118°28′—119°10′,横跨“两湖”,纵贯“三水”(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地处苏北中部,位于淮河下游,属淮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东依白马湖,与淮安市淮安区、金湖县及扬州市宝应县水陆相依;南至淮河入江水道(三河),与盱眙县毗邻;西偎洪泽湖,与宿迁市泗洪、泗阳两县隔湖相望;北达苏北灌溉总渠,与淮安市清江浦区以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为界。

淮安市洪泽区呈西高东低之势。全境东西跨度63公里,南北跨度385公里;全县最高点在老子山镇的丹山顶,高程515米;最低点在白马湖区,高程仅为51米 。洪泽湖西南面的老子山镇为不连片的低丘陵地,中部为洪泽湖区,东部皆为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洪泽湖大堤高程185米,与东部平原落差达10米以上;湖底浅平,高程为一般为10~11米,最低处约85米,最高处为12米,高出洪泽湖大堤以东地区3~5米。洪泽湖犹如囤在平原上的一座大鱼仓,所以又称之为“悬湖”。纵横洪泽区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老三河、草泽河、张福河、洪金排涝河等过境河流,以及浔河、砚临河、贴堆河、往良河、花河等境内河流。

淮安市洪泽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处中国南北气候主要分界线——“秦岭-淮河”南侧,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性地带,具有季风性和兼受洪泽湖水体调节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冷暖多变,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和晴朗。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49℃,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5℃。7月份最暖,平均气温272℃。无霜期长,年平均 242天。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9133毫米。日照充足,年均日照 2300小时,日照率52%。

2021年4月,洪泽区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年1月,洪泽区上榜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榜第42名。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洪泽区上榜。

2020年6月,洪泽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淮北片区)。

2018年8月,洪泽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7年12月,农业部认定洪泽区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滨湖花园和富豪花园。

1、滨湖花园位于淮安市洪泽区泰山路淮安市东双沟第二幼儿园东侧约130米,小区绿化面积足,物业管理水平高。

2、富豪花园位于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镇泰山路东侧,小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在盱眙县境内,被涛涛洪泽湖水和大堤东侧淤泥掩埋的有一座闻名于世的历史古城——泗州城,因其曾经繁华数百年,而被称为"东方水下的庞贝城"。泗州城能够与古罗马被火山灰掩埋的西方历史名城庞贝城相比,可见它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地位非同凡响。

泗州城一带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因为淮河和汴河而繁荣,但是泗州城真正兴盛还应当从隋、唐时候谈起。

公元589年大隋皇帝杨坚统一了中国,定都长安,隋文帝杨坚在位年间,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全国呈现出了一片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公元605年,隋文帝二儿子杨广施阴谋继承了皇位,称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迁都洛阳。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无度的昏君,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勒死了隋炀帝。又经历战乱后,隋恭帝杨佰禅位给了唐公李渊,随后李渊父子建立了唐朝。

隋炀帝虽然是昏君,但是他在位时为了下江南而修筑了贯通黄淮的大运河,这一有史以来最长的人工运河自修成后就成为了后来历朝南北漕运的重要通道。隋唐大运河不仅让隋炀帝名垂史册,也让它与淮河、汴河(隋唐大运河段)一起成就了洪泽湖地区和淮阴、淮安长达千年的繁华景象。

泗州城的兴起和被淹废没,与黄河、淮河、汴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泗州能够成为淮上名郡,自有其历史积存。洪泽湖地区经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更迭,到了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泗州开始设立,因其地近淮河支流泗水而得名,州治设在宿预县(今宿迁市东南)。泗州设立后,现属洪泽区的洪泽湖水域下的广大地区归泗州管辖。

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在黄河与淮河之间开挖了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通济渠,从而沟通了黄河与淮河,使洪泽湖地区更加成为水上交通的要道。

通济渠是在古鸿沟基础上挖掘疏浚河道而成的,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共流经3个省、6个市、20个县区,全长650公里。依次为:河南省的荥阳、郑州市、开封市、商丘市、夏邑、永城等;安徽省的濉溪、宿州、灵璧、泗县,江苏省的泗洪、盱眙,这些地方均为以前朝代统治核心地区,隋唐宋时期,更是把洪泽湖地区与都城洛阳连接到了一起。

通济渠在唐朝以后改称汴河。

唐朝长安四年(704年),在汴河入淮河处设置了临淮县。为了加强对汴河漕运的管理,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徙泗州于汴口临淮县,遂以临淮县城作为泗州的州城,即如今盱眙县城外淮河北岸的泗州城遗址。

唐朝时开始兴起的泗州城位于汴河与淮河的交会处,地处隋唐大运河的中枢。康熙《泗州志》称:泗州城“北枕清口,南带濠梁,中达淮扬,西通宿寿,江淮险扼,徐邳要冲,东南之户枢,中原之要会也”。由此可见泗州城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唐代至北宋,泗州因汴河和淮河而盛极一时,汴河自北而南,穿城而过,成为泗州城市发展的中轴线,行舟参差,舳舻相连,闻名遐迩的普照禅寺灵瑞塔矗立于汴河之畔,熠熠生辉。

当时,泗州城与盱眙县隔淮河南北相望,两城之间有数座浮桥相连,因此唐宋时期泗州城的交通十分便利,不仅有淮河、汴河水路畅通,而且亦可舍舟登陆,乘马登车从陆路直向东南。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经多次经过泗州,他游历泗州对岸盱眙城外第一山时,留下《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词:

“北望平川,野水荒湾,共寻春、飞步孱颜。和风弄袖,香雾萦鬟。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淡娟娟、玉宇清闲。何人无事,宴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闹,使君还。”

在这首词中,东坡居士所描摹的正是他游赏泗州南山(今淮河南岸盱眙第一山),映入他眼帘的泗州城的繁华景象。

然而,历史名城亦如朝代一般,兴废难料,盛衰无常。泗州城因河而兴,亦因河而废。

到了南宋与金、元的对峙期间,在隋唐时期繁荣数百年的汴河急速衰落,其根源乃在于黄河夺淮造成的汴水淤塞和南北交兵所导致的河运阻断。

伴随着黄河夺淮入海,滚滚黄河水挟带着大量泥沙倾泻在历史上称为“黄泛区”的扇形平原上,原本静静流淌在黄淮之间的众多河流均被滚滚黄河水冲击得七零八落,被无数泥沙淤塞不堪,沟通黄淮的漕运命脉——汴河也难幸免,它也随着黄河一次次泛滥冲决而淤塞。

元朝统一全国后,因元朝是北方马上民族建立的政权,当权者长期疏于南方河流的治理。以至于到了明清两代,黄淮水泛滥更为频繁。

明代,因为凤阳府是明王朝的祖宗所在地,且凤阳城外更有明朝初立时就建立的陪都,现今的盱眙县和洪泽区南部蒋坝等地属凤阳府管辖,因此在治理黄淮时处于低洼地区的泗州城还得以保全。

到了清朝,朝廷以“刷黄、济运、导淮”为治理黄淮方针,高筑高家堰,泛滥洪泽湖,而常置淮河上游的相对低洼的泗州、盱眙等地不顾。在运河、淮河、黄河诸水道交相侵逼下,泗州城岌岌可危,只能靠不断修筑加高石工墙来挡水保城。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淮河流域连续下了70多天的雨,淮河水大涨,夜间大水冲倒了泗州城拦水的石工墙,泗州城顷刻间沉没于涛涛洪水之下。

岁月悠悠,曾经的辉煌与惊叹,数百年来被洪水淹没的泗州城依然在诸多文献与历史记忆中如星星般闪现。

为了寻找失落的泗州城,2010年至2013年,南京博物院泗州城考古队对泗州城旧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从中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这座昔日繁华“如杭州市”的陈迹一点点重见天日。

在考古工作者的手铲下,泗州城香华门及其月城轮廓、泗州西城“东察院”附近体量较大的建筑物相继呈现;由条石垒砌、边长约38米的大圣寺(普照禅寺)灵瑞塔塔基已初显端倪;元代赵孟頫题写碑文的《大元敕建泗州普照禅寺灵瑞塔之碑》的龟驮碑座和雕三爪龙、铭文的碑额已被完整发掘出来;大圣寺地宫情况有待于进一步勘测;位于泗州城中心位置的汴泗桥及其周边的明清汴河河道也已经完整揭露。

2013年初,泗州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衣冠文物,累累在列,记录下的正是这座“东方水下庞贝城”的辉煌而久远的传奇!

您要问的是江苏洪泽有哪些属于事业单位的酒店协成度假酒店(淮安市洪泽湖人民路店)、汉庭(淮安洪泽湖店)。

1、协成度假酒店(淮安市洪泽湖人民路店)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南路1号,距洪泽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处直线950米。

2、汉庭(淮安洪泽湖店)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东风路111号,距洪泽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处直线850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689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