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民谣是:“老太太,您别烦,过了腊八就是年。”那么问题来了,老太太烦什么?

有一句民谣是:“老太太,您别烦,过了腊八就是年。”那么问题来了,老太太烦什么?,第1张

老太太烦恼新年还没到来。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有关“腊八粥”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也演绎出许多有趣的典故。据传为了感念佛祖腊月初八成道之日,各寺院僧侣在这一天集会纪念、诵经演法。

并把从八方化缘来的米、麦、豆、谷杂粮,及采集的枣、栗、核桃等干果汇集在一起,用大锅熬成粥做供品,祭祀佛祖,然后众僧共享修道成果。遇有进香者,寺院以粥施舍。后来此举逐渐成为善事,被流传至今。随着佛教的不断传播,这种活动由寺院传到世俗民间,熬“腊八粥”渐渐演变成民俗习惯。到了宋代,“腊八粥”广泛盛行。

不论是朝廷、官府、平民百姓乃至寺院,必在此日熬粥祭佛敬祖,并合家团聚共用,或馈赠友人,以此祈求吉利平安。“腊八节”不仅成为民间重要传统节日,喝“腊八粥”民俗也被世代相传下来。 

营养价值

稻米,作为腊八粥的基础谷物,一般会用籼米,这会让粥更粘稠,口感更佳。稻米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一天能量的最主要来源。小米,富含磷元素和镁元素,可以修复骨骼,调节神经和心肌功能,口感软糯香甜,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稻米和小米搭配吃,可以实现蛋白质互补,让氨基酸构成更加均衡。

红豆和绿豆,他们不仅富含B族维生素,还含有优质的植物蛋白质,从中医的角度讲,红豆具有养血清热、健脾益胃的作用;绿豆富含钙、磷、铁等无机盐,可以补充体内电解质。最重要的是豆类的皮富含膳食纤维,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排毒解毒。

花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油脂不易在体内储存,可以改善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莲子,具有益肾涩清,养心安神的作用,莲子心具有祛火的功效,尤其适合工作压力大的人食用。

大枣具有补充气血的作用,同时在做腊八粥时大枣中含的糖可以为腊八粥改善口感,喝起来甜甜糯糯的。桂圆也是一样的道理,可以改善八宝粥的口感,另外桂圆还含有维生素K,具有抗凝血的作用。

以上资料参考:-腊八粥

当然有错,错在眼神没长好,都已经要订婚了,男友家人的品行都看不出来。

一、订婚宴加个求婚仪式没啥毛病,虽然有些人会纠结下跪求婚这事,但是只要小两口乐意,其他人只会祝福。

我当年订婚的时候,也有一个求婚的环节,在知道有这个安排之后,我爸妈特意的把我喊过去,说是他们找很多人问过了(其实是喊我姐上网查的),是单膝,单膝是求亲的,并且男左女右,得跪左膝才算尊重,跪右的话就是不尊重,甚至有小妾的意思;

双膝是跪长辈的,双膝跪平辈只有跪丧的时候才会这样,所以千万不要双膝跪,不然就不吉利了,耳提面命的跟我叨叨了半小时。这个事件里,下跪求婚是单膝跪,有什么好纠结的?

现在社会虽然有些老人还有点封建思想,但是在这些小细节拿姿态的真的不多,就说一句:电视总看过吧?电视求婚那样不挺能接受的吗?

二、而准婆婆却因为求婚这事当场生气,那幸亏没结成,不然后续有得受的。

的确,是有很多老人有封建思想,包括我的父母,他们同样对下跪求婚这事不是特别赞同,但是他们选择给未来儿媳尊重。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年轻人追求形式感、追求浪漫,只要不是玩得太过火,都不觉得有啥,因为这是两辈人当中最基本的尊重。并且我娶的是异地的,我父母在订亲的时候,还特意了解了一下我妻子那边的习俗。

比如说,我家乡是没有改口费这种说法的,但是我妻子那边有,所以我父母跟哥姐都准备了。在我结婚的时候,我们按着我家乡的习俗请了“吹笛队”、“舞狮队”,也按着妻子那边的风俗铺了红地毯,搭了气球拱门。这些费用其实真的不高,就这样两家欢喜不挺好吗?

我说这些,就是想说明白,老一辈的确是比较封建,但是尊重人的老人,会试着接受年轻人的浪漫与小细节,当场拿姿态的,就算了吧,结不成就是幸福

三、这种拿姿态的婆婆不是什么好相处之人,她觉得自己儿子是凤凰,该配天仙,那就让他们找去吧!

这样的婆婆纯粹就是他们自己家过成什么X样自己没点数,反倒觉得人家姑娘配不上自己的儿子,那么彩礼不要也罢,一个女生要下嫁,真的图那5万的彩礼吗?她既然把儿子当宝贝,那就继续当好了,女方不嫁是好事,毕竟“配不上”人家的儿子嘛!让她找个她认为配得上自己儿子的女人不就完事了吗?

作为一个单膝求过婚、并且父母没有反对,反而在各种帮儿子找注意事项的男人,我在此友情提醒:姑娘请及时止损,千万别心软复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922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