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中"活着"的意义``

《活着》中"活着"的意义``,第1张

失去亲人的痛只有失去了的人才知道,人生的痛苦没有什么能大过失去亲人了,主人公活着是一种精神上的坚强,虽然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但是对于自己来说,自己也无能为力,所以主人公埋葬了自己心灵上的痛苦要让自己活下去这也反映了和说明了一点:我们许多轻生的人,难道比一个老人失去了一切亲人活着还痛苦吗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想老人一样,当他能在失去亲人后而坚强的活下去,那我们为何要被一些小的挫折而轻生呢我想这不是老人不痛苦吧!

对于现实人来说,对我我自己来说:我活着的意义是为了自己而活,因为自己来世不容易,活着就是为了证明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当自己还有目标和理想时就会因思想的存在而勇敢活下去,曾经想过死,但我想,有些人死会有人记得,自己呢一文不值,为什么呢所以我认为轻生是最愚蠢的想法即对不起亲人,更对不起自己

希望对你有帮助

活着是余华的作品。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小说简介: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生活的不可捉摸等。

只有坚忍才能够对抗苦难,才能够找到生命的光芒,这也许是余华先生“活着”的哲学,生命需要坚忍作为支撑。那么《活着》这部小说是如何教会人们坚韧是活着的最佳途径这个道理的?

一,以福贵在苦难中坚强的活着教会人们人生道理

富贵为什么能够在接连的苦难中坚强的活着?可以从余华先生创作初衷一探究竟。余华先生无意间听到《老黑奴》这首民歌,歌中讲述了老黑奴悲惨的一生,身边的人逐渐离去,而他仍然对世界充满希望,没有一丝抱怨。余华先生被这首歌曲所打动,决心要创作一篇此种小说,即《活着》。余华先生对活着一词进行了解释:在中华语言中“活着”充满力量,此种力量并非来自愤怒与咆哮,而是基于忍受,忍受生命赋予自己的责任,忍受现实对自己的打击。

二,以福贵的坚韧为榜样教会人们这个人生道理

富贵一生历经苦难,到最后只身一人,此种惨烈景象难以让人想象,但是余华先生为富贵成功找到缓解苦难的途径,就是坚忍。因此,促使整部小说由于此种坚忍,变得更加悲痛、沉郁而坚定,没有血泪控诉与撕心尖叫,甚至在小说中感受不到愤怒,所有文字均体现出富贵经受生活磨难处的忍耐以及包容一切的胸怀,即使其面临再大的苦难,也会将其消解于自身坚忍之中。以此角度分析,《活着》与《美丽人生》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中,父亲为了儿子能够活下去,只能坚忍的活着,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为儿子赢得生存机会,最终付出生命。余华先生教会人们在困苦中寻找希望,在苦难中寻找活着的价值与乐趣。人活着就要好好活着,活着才能够感受世界,才能够发现世界。

我是无意间在一个朋友的地方获知了这本书,就像余华先生当年无意间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一样。

当年余华先生在写下这部《活着》的小说前曾经表示: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而高尚不是指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学会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正因为这样的心态下,那首美国民歌《老黑奴》走进了他的心里并为老黑奴的故事深深感动。

歌很短却很详尽写出了那个老黑奴艰辛苦难的一生,还有他的家人先后离他而去的磨难,然而老黑奴依然选择友善的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怨言。正是这种精神给了余华先生很大启发,这部蜚声国际的《活着》也因此诞生。

《活着》里的主人公徐福贵就是这个老黑奴的版本,他的人生境遇也和老黑奴一般曲折艰辛,时代动荡之苦,亲人相继离去的绝望,最后没有打垮这个男人,反而变得学会坦然接受面对。

整篇小说强烈的推出因为活着而活着的勇气和时代大环境之苦下生命的顽强不息。

也许这就是余华先生想通过这部小说要表达的意思,此文开头提到的关于展示“高尚”的初衷,那些在人性的潜意识里在苦难的煎熬下所爆发出来的坚毅以及与一切磨难斗争的力量。

说到这里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也看过这部书,如果还没有我想给大家说说这个余华先生笔下的《活着》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希望能带给你一点感触。

《活着》以文中主人公徐福贵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为背景开始,那时徐富贵家是地主,当时他爹的手上有100多亩田地,老爷爷的手上时有200多亩。

徐富贵的爹因为年轻时的混账行为,败掉了老祖宗历年打拼下来的其中100多亩田地而懊悔,为此对现在的这100亩田地视为性命也视为活着的骄傲,连拉个屎都要去自家田地上拉的行为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态,或许那样方能让他感到踏实。

然而徐福贵却是他爹眼中的孽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徐福贵借着自己家大业大,从小就不学好,好吃懒做,各种恶习染一身,在娶了心仪的姑娘家珍后非带没有改观反而更是不知好歹变本加厉,吃喝嫖赌于一身。

仗着自己有那100多亩地,嫖娼妓女,羞辱开米行的丈人,还因为父亲的训斥联他爹都敢揍,如此混账其能不是孽子。还对赌博乐此不疲。

然后赌场就像一个魔术馆啊,徐福贵哪里是赌场里人的对身,好笑的是他还想靠赌来光耀祖宗。

他在那种地方被人玩如股掌不觉,终逐步落如他人的圈套,将家产赌的精光,也气死了他爹。故事就从这个转折点开始展开福贵新的人生。

经过这个变故,让徐福贵有了第一次深刻认识,后悔于自己混账不堪害得祖辈基业毁在他手里,害死了爹。

迫于一无所有的他,带着老母和怀孕四个月的妻子家珍以及4岁的女儿凤霞搬至茅草屋求生活。

如果说变故更容易使一个浪子懂得要改邪归正的话,徐福贵就是在这个时候意识到了以后的路不能在按照之前的过。

从高高在上的少爷变为毫无生活能力的平凡人,从家有百亩田地到一无所有;从过去对家珍的不理不睬拳打脚踢到现在家珍的不离不弃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福贵对人生有了新的觉悟,对妻子的爱和容忍也有了感恩。

因为之前作恶太多,破产后,丈人从城里接了福贵妻子家珍回娘家,使得福贵原本就一无所有只剩家人了,现在雪上加霜又失去了妻子。

为了生存为了家中老母亲和幼小的女儿凤霞,他想要努力的支撑起这个破败不堪的家。

于是他问接手了他家田地的新主人龙二租了五亩田地,从过去让人背着走路现在努力学习背庄稼种田地,担负起养家养家人的生活责任。

迎来了妻子家珍也迎来了他的儿子有庆,原本一家人虽然艰辛但也可算团聚,看到这里我为福贵想恭喜一下。

可是命运偏偏要惩罚徐福贵,他的老母亲在这个时候忽然患病。

为了给老母亲看病家珍拿出来压在床下的二元银元让徐福贵去城里请大夫。

在城里请大夫的路上因和县官老爷的家仆打架,阴差阳错被路过的国军拉去扛大炮,几欲逃跑无果后选择了留在军中,走南闯北。

当时正值国共两党内战时期,动荡不定,随时都会在枪声炮雨中死去,然而他命大活了下来,被解放军俘虏后准许回家。

回家后得知女儿凤霞因为一场高烧患病已成聋哑人,从此不会说话,福贵是百感愧疚,只有想着日后好好对凤霞对儿子有庆对妻子家珍。

过了几天安静日子遇上了土地改革,分得了之前租龙二的5亩田地,而龙二则成了恶霸地主被毙,福贵着实还为此庆幸了当初将田地家产输光的行为,不然现在死的是他。

土地改革后,为了供他儿子上学,忍痛把十岁的左右的女儿凤霞送了别人,想减轻家中负担,也想让有庆好好读书有一天可以出人头地。

然而却又迎来了“大跃进”。那时凤霞因为想家自己逃了回来,但“大跃进”开始家中的锅被砸掉去炼铁,5亩田地被充公,换吃公社食堂大锅饭。

结果铁没练出来,亩产万斤没实现,却屋漏偏逢连夜雨遇上3年自然灾害,贫穷已经够折磨人了,而天灾更是无法抗拒,人的力量在这场灾难前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饥寒交迫的徐福贵一家和众多人家一样,饿的树皮,野菜都没得吃了,凤霞都为了和人抢一个地瓜差点用锄头打死人酿成祸害。

好在家珍向城里的父亲借了一点米救济熬过了一些时日,一家人精打细算,牙齿缝里求生,为了不至于饿死在茅草屋里,终渡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

《活着》里我看到这里原本以为福贵一家会好起来,有庆读书会有所成就,可是天意喜欢捉弄徐福贵:他的儿子,一个对两只小羊深深爱护,体育又特别好,人又善良的男孩为抢着去为县长女人献血,结果血型配上后被医生为救县长女人的自私行为抽干了血意外死去。

丧子之痛让徐福贵失去了理智几度预备杀死医生和那个县长,结果发现县长不是别人是当年内战参军时一起共生死患难的兄弟,无奈中选择了原谅。

亲手将儿子捧在手上,抱于怀里,抗于肩头,亲手挖坑埋葬了他的有庆于故去的爹娘坟旁。

这时候常年的劳累他的妻子家珍也早已经患上了软骨病。

雪上加霜的徐富贵一家在风雨里飘摇,像一颗弱小的草。

家珍的病越来越严重,大夫让徐福贵做好了后事准备。这一生他对不起家珍,想她死后给她做一口好的棺材安葬她。

然而女儿凤霞并不这样觉得,她认为她的母亲不会这样就离开,她不放弃母亲给了母亲力量,求生的信念使家珍重新又好了起来。

凤霞是聋哑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长得好看,却因为不会说话而没有人家要,一场村里人的婚娶里因为对新娘的羡慕而被人耻笑想要男人。

徐福贵和妻子家珍为了使女儿过上正常女人的生活,为了百年后有人也替凤霞安顿,托队长说媒。

好在月老作美,凤霞遇上了一个好男人,虽然是一个偏头叫二喜,但是人是城里人又有手艺,关键对凤霞好,对凤霞的家人也好。

到这里原本再一次以为这应该是徐福贵一家开始好起来的迹吧,但是还是没有,凤霞因为生儿子难产走了。

留下那个深爱她的二喜和儿子苦根在世折磨。

女儿凤霞死去的噩耗也终于打败了家珍仅有的一点力量没有多少日子后带着释怀的心而去。

现在生活就剩下了徐福贵,女婿二喜,孙子苦根。三个人相依为命,承受着这一切苦难和痛苦。

女婿二喜是在一次建筑事故中被两块水泥板夹在中间,血肉模糊而去的。看着余华先生对这一段的描写,我哽咽了。我想怎么可以这样的残忍呢?然而更残忍的还在后面。

福贵的孙子苦根聪明可爱,帮着福贵一起干活,一次摘棉花中生了病,福贵抢收棉花后心疼孙子生病了还被自己逼着抢棉花。

于是给摘了很多豆子煮给他吃,结果回家却发现孙子断气了,原因是吃豆子撑的,因为苦根哪里吃过那么好吃的豆子,所以都吃光了。

最后徐福贵落得一个人,按理他也应该随那么多的亲人而去,但是小说的重点就在这里,最后他承受了所有的苦难,也原谅了命运的不公,用分得一亩半地后积累的一些钱在路上一个屠夫刀下救下了一头老牛,从此和老牛相依为命,耕田劳作继续活下去。

这就是余华先生笔下的《活着》很残酷也很现实。以时间为方式写出徐富贵活着的方式,命运是如此多灾多难的艰辛,给人难以想象的沉痛,然而徐福贵努力选择了继续,这里面有活着的勇气和意志。

同时余华先生的《活着》让我想起了海明威先生的《老人与海》。

想起了那个老人在几十天未捕到一条大鱼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天天出海,他相信他是一个好渔夫,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钓上最大的鱼。

他终于捕到了一条和他一样勇敢有意志力的鱼。他和这条优秀的鱼之间展开了几天几夜的较量,被鱼带去更远的海域,被绳缆勒破了胳膊手臂,被折腾到力气殆尽。

终于老人战胜了那条优秀的鱼,可是当他要胜利而归时遇上了鲨鱼群,为了护卫他的这条鱼老人与鲨鱼展开了更为残酷的战斗。

最后的最后,那条被捕的鱼被鲨鱼吃的只剩一条骨头,他还是坚持将这条鱼骨带回了岸。

有人说老人还是失败了但是这样的勇气有几个人有呢?又有几个人还能持之以恒的去和命运做斗争。

老人是胜利的他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此时的徐福贵也让我肃然起敬,尽管他曾经也浑浑噩噩的混世。

徐福贵单纯的世界观在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后,仍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中国的战争,“大跃进”,直到文化革命,这些灾难给了徐福贵沉痛的命运打击,然而残酷的现实里他要活着,就算晚年落寞,生活孤独下仍然和一头老牛不寂寞的活,勇敢的活。

或许这就是“活着”本身的力量吧!

《活着》是作者余华的一部代表作品,余华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但是余华的作品都是从现实主义出发。同时在写作的时候也会加上自己生活的背景以及时代,凭借着自己超强的观察能力,揭露人性的丑陋。

很多人在看完《活着》的时候,觉得作者余华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过得非常的痛苦,不然也不会写出这样一部作品。但是余华的真实情况和大家是完全相反的。如果了解余华,就会发现他写这部作品的时候,看到一首国外民歌产生了灵感,于是余华想要塑造一个命运多舛的人物。在余华的笔下,一个从富家少爷变成穷苦人的福贵就出现了。虽然福贵经历了很多生活的磨难,但是他从来没有选择放弃。也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的活着。虽然陪伴在福贵的身边只有一头老黄牛,但是他依旧下地干活。

余华的这部作品获得了很多的奖项,同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外也拥有着一定的名气。张艺谋导演把这本书拍摄成了**,并且在这部**当中见到了葛优以及巩俐。相信大家在看完这部作品之后,一定会更理解余华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这部作品当中结合了当时的背景,写出了福贵一家人经历的磨难。

虽然在余华的写作生涯中推出了多部有名的作品,但是没有任何一部像《活着》的名气很大。这本书几乎是在写苦难,富贵的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开自己。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到余华最真实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他曾经表示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其他的事物去生活。这本书展现了余华对生命的理解,即使生活中都是苦难,但是依旧没有寻死的借口以及理由。

在1998年的一次访谈中,余华先生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这句话指出了一个事实,作出了有一个判断。

一个事实:福贵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然而他活着。《活着》是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用一天时间对其一生苦难的叙述。在近四十年里,他经受了人间的很多苦难,面临了与一家四代人的生离死别,是一个痛苦致极的人,他本应该死掉,可他活着,甚至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正如作者余华自己所说的那样: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福贵的不死,让人很是迷惑,可是他活着,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有着自己活着的意义,有着自己的不死。

福贵是徐家的大少爷,可他却是个败家子,从而引出了他一生的悲惨,一生的孤单,一生的无奈和一生的“失败”和“成功”。

“福贵”是中国农村文化中重要的一个比较全面的的因素,大多数农民追求的都在这两个字里得到充分的实现,这在一定程度是我们牛耕民族的悲哀,同时这也是福贵的一生的悲哀。希望儿子既福且贵,他却偏偏是既苦且悲,如此天壤之别的反差,构成的悲剧命运正是福贵一生的写照。

福贵的人生厄运是从他的堕落开始的,按照大多数人的说法,福贵的苦难和受罪,是他自作自受的结果。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败家子,他的“美名”远近闻名,被公认为注定“无药可救”的人。长大后,他无师自通的继承了父亲恶劣的遗风,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整日沉溺于嫖娼与恶赌之中,最终将自己的祖业输的一光二净,至此他苦难的一生才真正的开始。先是父亲掉进粪缸而死,接着是母亲病死,然后是儿子有庆抽血过多而死,再是女儿风霞产后大出血而死,不久妻子家珍病死,几年后女婿二喜遇难横死,小小的外孙苦根也吃豆子撑死。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可他却依然活着。

死亡是极其悲惨的厄运,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柔弱的福贵竟然在一次又一次灭顶之灾的打击下,一次又一次地在死亡的边缘止步,于苦难悲伤的极限处善待生命,默默地承受生命之重而无怨无悔地活着。不仅活着,而且越活越通达。这就让人不得不就他活着做一番特别的研究了。

余华曾感叹福贵是“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同时余华又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有这样一种说法,说福贵是一个善于利用“精神胜利法”的人,说到底这也是现今大多数中国农民的基本世界观之一。福贵的人生观是活着,或者说是仅仅只为了活着而活着,而这也不全是他的人生观,但他毕竟还是活着,这既宿命又有点自慰,是余华笔下比较常见的活在宿命中的人物,同时又不完全在宿命中完成自己所有的一切。从这里可以看出,福贵的不死,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余华赋予他存在的理由和活着的意义。余华是一个善于写宿命的先锋派作家,他的宿命观往往会使他的作品的人物达到一定的高度,叩问人的心灵,阐述人生的意义。

亟待追述的是福贵的精神史。福贵的精神史是在有个亿人性的层面展开的,这让许多读者有点意外。《活着》没有将一部苦难史写成革命史或思想史,却写成了朴质的生命精神史。福贵的苦难史折射出战争的血腥、政治的荒诞、精神的恐怖、饥饿与贫穷等等,这一切都是在福贵的苦难史和精神史的视域的展开的,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我们对福贵的精神史的追问。福贵的一生作为一部伟大的精神史,是一个永远存在的实际,也将是永远活着的现实,因此,福贵在作为精神史方面的存在有着他自身所无法估量的价值,也正因为如此,他活着,即使一度在死亡边缘徘徊。

在解读福贵的过程中,读者往往会有这样的追问:福贵为何不死?福贵为何而活?

下面再次从作者余华方面,说说福贵为何不死。余华在创作《活着》的时候就没有打算让福贵去承载社会——历史与启蒙——革命的宏大意义。福贵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地主家的少爷,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生活在那个苦难时期的平凡的一个受难者。福贵的活着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在《活着》中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福贵的活着而展开的,如果没有福贵的活着,《活着》作为余华的最具有代表性和最高成就的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福贵的活着,注定是一种苦难,一种悲哀,一种现象。因此便有了福贵活着的另一个理由,福贵是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形象,是一个时代具有存在意义的形象,福贵的活着,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一个群体——农民——的活着或者是存在。虽然这似乎违反了作者赋予福贵的形象的存在的意义,但却在没有承载社会——历史与启蒙——革命的宏大意义的前提下,承载了更多社会存在的意义。

福贵的生命意识以及精神史是在苦难—死亡的维度展开的,他的“活着”时刻遭受着苦难与死亡的威逼与诱惑,他没有顺从,也没有屈从;他取忍耐、承受的方式,即取“不争之争”的方式,与苦难与死亡进行抗争。就这个意义而言,似乎福贵更有活着的理由。这是一种人类存在的本性,一种人类比较赞同和欣赏的人生态度,一种人类存在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存在的重要表现。在这里,福贵代表的是更加高层次的人类存在的意义的一个叩问,这样的叩问和这样的意义将使福贵的活着更加有活着的理由,福贵的意义在这个层面上超越了余华让福贵存在的本来的意义。

福贵活着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两个女人在连在一起。他的母亲和他的妻子家珍分别对他的前后半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福贵的母亲对于福贵的溺爱,超出了常人可以想像和接受的范围,也正是由于他母亲的这一伟大“举措”使得福贵前半生幸福无比,同时也埋下了福贵无师自通的继承了父亲恶劣的遗风,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整日沉溺于嫖娼与恶赌之中,最终将自己的祖业输的一光二净,致使他苦难的一生开始的种子。福贵在前半生是个一个名副其实的败家子,是母亲的过分溺爱使他这方面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他母亲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福贵好好的活着,在很大程度上是母亲的这个愿望使他放弃了第一次死亡的念头,从而在死亡边缘都不曾有过死亡的念头。活着的愿望占据了他的思想中的大部分的空间。妻子家珍对福贵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妻子家珍对福贵的爱可以在很多方面得到体现,特别是家珍不嫌弃福贵落魄后的穷困潦倒,在生下儿子有庆后就回到了福贵的身边,让福贵在困苦中可以好好的活着。家珍是一个比较好的妻子,也是比较符合大多数眼中所谓的贤妻良母的形象,但是家珍这一形象在《活着》中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就是她让福贵的生存的欲望打倒所有的一切,从而让福贵越活越豁达,越活越活得有滋味。福贵在妻子家珍的影响下,也终于明白活着对于自己存在的种种。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何况福贵有两个“成功”的女人,因此福贵这个形象“活着”也就顺理成章了。

福贵为何不死、为何活着,最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传统文化性格的使然。假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主干——儒家和道家构建的人生论出发,追问福贵忍受苦难,进而化解苦难、超越苦难而活着的人生态度,就会发现福贵活着的历史根源,以及精神力量的来源。福贵的活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种特征的重要表现。与此出发,特别是道家学说,阐述了“无为”“无为而治”等观点,福贵在此作为小国寡民,活着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文化效果。

由此可得福贵活着,有着其存在的特别的人物形象意义。

《活着》

每个人活着的意义不同,有的人活着,只是为了看看这个世界。

富贵在《活着》里,最后活着的意义就是不蒸馒头争口气。虽然富贵已有是家破人亡,这个家对于富贵来说也是有其名无其实了。富贵花了大价钱买来一头老黄牛,并且给这个老黄牛起名叫:富贵,这个富贵与那个富贵虽然不同种、不同类,但是也是可以相依为命,也是个念想,也是寄托,也是哀思。

富贵在《活着》里,最后活着的意义也是作者有意为之。如果富贵在后期死亡,这个作品也许不会为广大读者所记着,就是因为作者的铁石心肠,把一个冷血无情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看了之后,觉得是寒冬腊月的寒气逼人,雪上加霜,让人无法喘息,让人没有勇气再去重读一遍。

富贵在《活着》里,最后活着的意义与草同命相连。虽然富贵是一棵无人过问的小草,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年纪,但是他还要继续坚持下去,为了自己这条老命,也要继续拼搏,继续加油,为了自己苟延残喘而起早贪黑的去劳作,直到走到生命的尽头。

鲁迅先生说过有些人为了吃饭而活着,而有些人为了活着而吃饭。而对于富贵来说,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一直想把输掉的一百亩地赚回来,一直想着小鸡长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养大了又变成牛……

富贵一直在这样地活着,而富贵在小说中说的最后一句话: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挖掘,老年做和尚。我认为这也是他的人生观或者说作者想传达给我的人生观,在富贵年轻的时候玩,应该就是他的游荡,而她的母亲父亲乃至妻子都没有干涉,而到了中年富贵一心想把日子过好,上天却跟他一次一次地开玩笑。而到了晚年他却的确做了一个和尚,他的确只是为了活着。

人来到世上走一遭,无论贫穷富贵,终究是尘归尘,土归土。但是,他要尊从自然规律的发展。在《活着》,富贵经过人生的大富大贵,吃喝嫖赌到一无所有,直面一家大小的生存,甘愿从新开始,踏踏实实劳动过贫穷的日子,可谓人生跌入谷底。但苦难才刚刚开始,儿子有庆意外之死,妻子病痛折魔贫困而亡,女儿女婿相继意外之死,到最后唯一的小外孙苦根也意外离他而去。面对一次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世上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富贵经历人间的大喜大悲。他父亲的死,富贵还有些自责,母亲的死他还痛不欲生,儿子有庆的死他把无限的悲痛深深地埋在心底。妻子的死他开始绝望,女儿女婿和外孙的相继去世,他己经开始麻木和认命了。最后只剩下他孤零零,老垂垂和同样枯稿老暮的老牛相依为命。他没有死,但命运没走到终点,他也没办法呀,最后的富贵只能默默地,静静地,麻木地活着,直到生命自然地走向终点。

富贵亲人的离开仔细琢磨其实并不是意外,恰恰和福贵有关。首先他父亲不是气走的,是他去他的缸上上厕所掉下来摔死的;母亲也不是担忧死的,是本来就生病了,福贵又把家里仅剩的两块银元带在身上了,没有钱治病病死的。如果你说福贵毁了有庆长跑的天赋,我是赞同的,但是有庆不是死在福贵手上的,有庆是死在那个缺德的抽血医生手上的,有庆读书的钱,是把姐姐送出去换来的,可想而知,有多么不易,哪有轻言放弃的道理,包括苦根的死,是家里穷,没有吃过豆子,导致看到了,新奇吃太多,撑死的。凤霞的死,其实也怪福贵,因为当初明明要把凤霞送回去的,送到一半自己就心软了,如果送回去了,说不定就不会死了。但是我认为,福贵没有错,只是世上难买早知道罢了。

平凡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是中国当时的大环境造就了富贵悲苦多舛的一生。在这样粗糙平常的生活里,家珍与福贵的爱情、二喜对凤霞的痴情、福贵与春生的过命友情让人心头一暖,更显奢侈珍贵……只可惜造化弄人,爱情、亲情、友情都那么缥缈,转而即逝,作者将每个人物的逝去都描述得异常简单平静,甚至让读者觉得残忍。最后一幕沧桑老人牵着头老牛独坐田间追忆往昔,他与老牛的对话从残忍中得到一点点慰藉,生活于他是冰冷的,他于生活是淡然的……福贵就像命运洪涛中一片随波逐流的叶子,在本能地活着,悲剧而无奈。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而经典的文章能让人流连忘返,前段时间看了《尘埃落定》、《主角》和《长江东流水》,震撼满满。这几天,看了余华的最新作品《文城》,想着对余华的作品来次总结浅析,当然了,我也只看过3本其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文城》。

      余华在现实的基础上设置起想象的祭台,书写着不可逾越的人性悲剧。人性恶的悲剧,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普遍性的悲剧。 “余华的世界是锁闭的,那是一个在劫难逃,死期已至的锁闭,是死亡不断播散,往返撞击的同心圆。” 戴锦华以敏锐的感触指出余华作品中死亡问题,同时也让我们深入思考。掀开死亡的面纱,洞烛其中幽暗,在余华执著得死亡书写中,解剖人性恶的元素,还原人性恶的底色。

    在这里用乌纳穆诺的一句话可以对余华作品中的人性恶进行精辟的总结:

   (1)《活着》的情节特点    

     《活着》的情节,第一个特点是多厄运,少恶人。第二个特点是赞美德,无英雄。因此,我认为余华的《活着》最受欢迎的关键两点,就是苦和善。“苦”,是记忆积累,又是宣泄需求。“善”,是道德信念,又是安全策略。“苦”是个取之不尽的故事源泉,“善” 也是作家、读者和体制“用之不竭”的道德共享空间。对苦难的共鸣,使国人几乎忘却了主角地主儿子的身份。对美德的期盼,使得小说里的心灵美形象,好象也不虚假。虽然没有谁家里会真的有那么多亲人连续遭厄运,但是谁的家里在这几十年风雨中,都可能会经受各种各样的灾祸病难?谁都需要咬咬牙,抓住亲人的手活着。

      正如余华所说 : “我决定写下这样的小说,就是《活着》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是一种朴素的信仰 ,在重压之下 ,人要做的首先是能够作为生物存在下去,而人生存的乐观、豁然便在那让人心酸的智慧下显现出来 。 这种极度困苦下的乐观、豁然不离生活之根本 ,而真正体现人性中的超越性。

    (2)余华的成长经历

       余华出生于杭州,后随父母迁至海盐。由于父母是医生的原因,他的童年常伴随着医院的血腥,还有孤独。他的童年经历是一块适合发酵的良田,蕴藉着余华未来作品的风格。作品中的暴力、血腥大都是因循这份记忆而来的。但是,余华独特的人性书写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只有单一的形成原因,它有着不容忽视的内在机理。生命的体验、社会因素、鲁迅等传统作家及川端康成等外籍作家的人性书写,都对余华的人性书写产生影响。

     通过余华的个人生命体验,包括童年经验,工作经历。医院是余华童年经常出入的地方及成年的工作场所,在这里, 将生死作为常态,迎生送死是几乎每日都能看到的; 将血液程序化,血流血输,有程序; 将感情两极化,至暖至冷,是事实。在这里目睹了生死、血腥、人性的冷漠。 也正是基于余华的童年经验,以及自己工作初期作为医生要求的严谨与冷静、淡然, 让余华对人性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 对外部这种“常态”的习以为常让余华在作品中可以冷静的审视人生,“制造”暴力,揭露人性之恶。也让余华在后期转型之后用温情填满人性,用责任与担当展示人性之善。

  (3)《文城》的情节特点

     余华试图用一个比时尚杂志的爱情故事高级得多爱情故事,构建一个虚幻的南方小镇,人们胆小而平庸,与世无争但又讲义气。就像有评论家说的那样,林祥福身边没有一个坏人,所有的坏人都是从外侵入的,而且面容模糊。溪镇是一个完美而诗意的存在,更像一个梦境,除了土匪总是垂诞于它。

      《文城》封面上,一个男人眉眼低垂,眼中隐隐含着泪水,将落未落。余华曾在随笔中提到,由于小时候住在父亲工作的医院附近,他经常能听到来自医院太平间的哭声。从第二点余华的个人经历,他的小说里写了许多哭声和眼泪,《文城》也不例外。它们并非人物软弱的象征,而是他们高尚的体现。

      (4)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到《文城》

      《活着》用生活的苦难与令人窒息的残忍划上了句号,但是支撑文本的内里确是弥漫的温情。余华给福贵一家设定了一个躁动不安的社会背景,一家人的命运在“世海”中沉浮,不循常理的是,在这里作者并没有对造成福贵一家人悲剧的当道进行极端的鞭挞,以揭示现实的冷酷。而是书写了在命运的操控下,整个过程渗透出来的相濡以沫,人性柔美。福贵在经历了奢华到赤贫,转变心性,由浪荡公子到家庭责任的积极承担者。这是余华人性观的转向,也是人性明亮面书写的突破口。

     《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保持着一致的叙述向度,演绎人情的淳朴善良,深掘其中的人性魅力。一方面许三观在得知一乐非亲生的情况下仍然愿意给他卖血治病。血缘关系被混乱,从这个角度上说了打破了传统伦理,只不过这次打破的重置是用温情来接盘。另一方面,徐玉兰与何小勇的关系让许三观痛心疾首,相信任何一个丈夫都接受不了自己妻子的出轨,但是当何小勇有危险时,许三观还是让一乐去“喊魂”,这不是委曲求全,这是封闭性结构下的纯真感情的弥漫,他们是善良的、他们是真诚的、他们是淳朴的。在余华笔下,他们面临苦难时,坚忍、坦然、无所畏惧。最终,余华在人性救赎之路上是成功的,深度解剖人性,描画着不同的精神风格,背离形而上的口号式宣传,从裂开的端口揣摩着人性,跟弗洛姆阐释的人性理论一样,余华并没有回避人性恶,而是在有一个从恶趋向善的过程,并最终在无奈的处境,面对变异的悲剧,用善良与温情料,开出了一剂人性救赎的良方。

     《文城》充满残酷的命运,也有真正的恶人。小说里的人物依然充满美德。林祥福的不离不弃,为了一个女人抛弃家产,寻找一生。造成林祥福悲剧的小美,虽然将他抛弃,你却会在读完以后,依然认为她是个好女人,只是遇上林祥福的时机不对,这是命运的捉弄。书里也有英雄。明明认怂可以活下去的林祥福,选择了反抗,最终死于土匪刀下;明明可以逃离溪镇的老百姓,组成了自卫队,与土匪厮杀。面对命运时的主动抗争,使他们成为了英雄。《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生可以说完全是一个被动的命运接受者。他没有信仰,也没有追求,只有活着。《文城》中的人物就大不相同。林祥福正是因为不愿接受小美的离开,才主动选择寻找。溪镇的人民为了保护家人,舍生取义和土匪搏斗。

      余华通过作品打造出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在这个时空中弥漫着血腥、死亡、阴谋,甚至可以说“乌烟瘴气”,遂导致阅读过程中难以透气,看不到明亮与光感。由作者与读者的双重互动共同打造出的暴力盛景,不仅展示着余华对人性深处的追寻,还表现着作者在生存维度之下对人性进行解剖与探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508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