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还是新人的费雯丽,为何能够打败赫本出演《乱世佳人》的女主角?

当年还是新人的费雯丽,为何能够打败赫本出演《乱世佳人》的女主角?,第1张

费雯丽能拿到《乱世佳人》,主要原因是她自己非常喜欢想演斯嘉丽这个角色,因此在这个角色中她下足了功夫,最后才能成为女主角。

01、费雯丽的竞争对手不是赫本

奥黛丽赫本与费雯丽都是上个世纪知名的演员,因此经常有人将两人进行比较。甚至有人认为当年费雯丽是打败赫本才能成为《乱世佳人》的女主角,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两人年纪存在差距,不可能是竞争关系。

费雯丽是1913年出生的,她的第一部作品是19933年的《渐有起色》,在里面只有几句台词,1935的《道德的面具》让她有了一些名气,1939年她成为《乱世佳人》的女主角并且凭借这部作品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费雯丽在演《乱世佳人》前确实是一个新人。

我们再来看看奥黛丽赫本,奥黛丽赫本是1929年出生的,而她的银幕首次亮相是在1948年出演《荷兰七课》,《乱世佳人》是1939年的**,赫本当时只有十岁,两人有啥子竞争关系?穿越时空的竞争吗?

因此费雯丽与奥黛丽赫本当时压根就不是竞争关系,甚至可以说费雯丽是赫本的前辈。当然当时的费雯丽依然有其他的竞争对手,比如宝莲高黛,贝蒂戴维斯这些女星都要比费雯丽有名气,但费雯丽最终能脱颖而出成为《乱世佳人》的女主角,也是有一些原因的。

02、费雯丽为了斯嘉丽费尽心思。

在还没有传出要拍《乱世佳人》时,费雯丽已经是《乱世佳人》原本小说的忠实粉丝,她非常喜欢这部书,简直是爱不释手。同时她对于书中的女主角斯嘉丽,也是非常喜爱,她认为这是一种新型女性,所以当传出《乱世佳人》要拍成**时,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出演斯嘉丽。

前面已经说了当时费雯丽只是个小有名气的新人,要想成为《乱世佳人》的女主角是非常困难的。费雯丽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她那段时间几乎都沉迷于《乱世佳人》这本书,走到那就会带着它

而且费雯丽在生活中完全把自己当做了斯嘉丽,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与书中斯嘉丽非常相似,据她丈夫说,那段时间她跟走火入魔一样。幸好所有的付出费雯丽得到了回报,最终她成为了《乱世佳人》的女主角,如愿以偿,并且凭借这部**成为最著名的演员之一。

事实上个人觉得与赫本相比,费雯丽更适合斯嘉丽这个角色,赫本演技自然是非常好,但她气质与斯嘉丽不符合。费雯丽也确实将斯嘉丽这个角色演的入木三分,那个敢爱敢恨有点渣但却有着极大魅力的女性。

奥黛丽赫本的**有《直到永远》《窃贼之爱》《哄堂大笑》《血统》《罗宾汉与玛莉安》。

1、《直到永远》

《直到永远》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理查德·德赖弗斯、霍利·亨特、奥黛丽·赫本等参与演出的爱情片,该片于1989年出品。该片讲述的是森林灭火员彼得与挚爱女友多琳达的一段隔世情缘。

2、《窃贼之爱》

《窃贼之爱》由罗杰·扬、Stanley Donen执导,罗伯特·瓦格纳、奥黛丽·赫本主演。《窃贼之爱》讲述了卡罗琳杜拉克,一个男爵夫人和音乐会钢琴家,从旧金山博物馆偷了三只缀满珠宝的复活节蛋。

3、《哄堂大笑》

《哄堂大笑》是由彼得·博格达诺维奇执导,奥黛丽·赫本、本·吉扎拉主演的喜剧片。该片讲述了纽约的一家私人侦探所里的三个侦探负责跟踪三个女人,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4、《血统》

《血统 》是1979年美国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改编自畅销小说家西德尼·谢尔顿的小说《午夜情挑》。由特伦斯·杨执导,奥黛丽·赫本、詹姆斯·梅森等主演。

5、《罗宾汉与玛莉安》

《罗宾汉与玛莉安》是理查德·莱斯特执导的冒险片,肖恩·康纳利,奥黛丽·赫本出演。该片讲述了罗宾汉从十字军东征中精疲力尽地回来,最后一次向玛丽安求婚并赢得了她的芳心的故事。

上世纪美国最出名的女明星中,最出名的就要数梦露了,但在同一时期,还有一人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她就是“奥黛丽·赫本”,和梦露不一样,这就是她的本名,要往全了说就是“奥黛丽·凯瑟琳·赫本·路斯顿”。当然我们不用记住这么长的名字,直接称呼她赫本就可以了,而她和梦露之间的不同可不止体现在名字上。

因为生活在21世纪,我们很难感受到当年这些巨星带来的影响力,但通过影视资料,我们依旧可以欣赏到他们当年精湛的演技。赫本所主演的《罗马假日》放在今天也是被人们津津乐道佳作。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赫本的故事,看看这不输于玛丽莲梦露的巨星。

幼年时期的赫本经历过战争的洗礼

赫本出生于1929年的比利时,后来又和母亲搬到了荷兰居住,因此赫本自然经历了德国纳粹的肆虐,后来赫本回忆到,她曾不止一次的看见犹太人被装上火车,甚至他们的面孔还清晰可以记得。虽然赫本的父亲信奉法西斯主义,但赫本还是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与母亲搬到荷兰后,赫本开始学习芭蕾舞,在战争爆发之后,赫本的舅舅因为参与抵抗而被纳粹处死,而赫本也间接的参与了抵抗德国侵略者的运动。

关于赫本的母亲,其实也是一个有名的人物,艾拉·凡·辛斯特拉是荷兰一位男爵的女儿,她本身也获封女男爵的称号。第一任老公是和自己一样的荷兰贵族,并生有两个孩子,他们是赫本同母异父的哥哥,离婚后又嫁给了英国的一位银行家,而这位就是赫本的生父。前文已经提过,赫本的父亲信奉法西斯主义,也许这就是她母亲带着赫本离开的原因所在。

战争结束之后,赫本又和母亲搬到了阿姆斯特丹,到那里后赫本继续进行着她的芭蕾舞事业,并找了两位在当时非常出名的芭蕾舞老师。但因为经济情况远不如以前,赫本的学费出了很大的问题,因此赫本开始勤工俭学,凭借着优秀的先天条件,赫本开始在荷兰**中出演龙套角色。

经济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但老天好似故意要考验一下赫本,虽然她在学习芭蕾舞方面很上心,但终究还是失败了,1948年她被告知并不适合当一个芭蕾舞表演者,这证明之前的一切努力全都白费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赫本只能开始寻找别的出路,除了参加歌舞团的演出外,她还兼职干起了模特,连续两次在音乐剧获得成功之后,赫本即将迎来她的演员生涯。

赫本的成名之路和她还比较幸运的婚姻

赫本第一部正式出演的**叫做《荷兰七课》,在**中她饰演了一位空中**,后来赫本有在数个**中出演重要角色,在一次外景拍摄中,她被法国作家柯莱特发现,并成为了柯莱特音乐剧中的女主角。借着巡演的机会,赫本有了前往美国发展的机会,后来赫本回忆到是柯莱特将她带上了演艺的道路。

在这之前,赫本有一个青梅竹马,他叫詹姆斯·汉森,两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相识,而且还订了婚。后来因为音乐剧的巡演和《罗马假日》的拍摄,赫本被迫取消了与未婚夫的婚约,两人的恋情也就此结束,不过关系倒是一直很好。1953年《罗马假日》上映了,在剧中赫本饰演了一个高雅又天真无邪的人物,她也因此成名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54年,赫本接受了演员梅尔·法利尔的求婚,两人曾经在1954年**《美人鱼》中有过合作。两人的婚姻持续了14年,期间赫本曾经两次流产,在第三次怀孕后,梦露为了保住孩子被迫停掉了所有的工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她第一个儿子肖恩诞生。在这之后,赫本出演了《蒂凡尼的早餐》,时装设计师纪梵希(于贝尔·德·纪梵希,一个品牌的创始人)为赫本量身打造了那套黑色礼服。

赫本后来回忆,和梅尔在一起的日子是幸福的,但他的脾气确实不是很好,但媒体却因为此事大肆炒作,最终两人在1968年离婚。没过多久,赫本遇到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安德烈·多蒂”,他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精神病学家,但因为多蒂性格放荡,两人在最终还是没能白头到老,而此时赫本的演艺生涯也开始接近尾声。1980年,赫本遇到了罗伯特·沃德斯,两人一见钟情,并携手走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演艺事业结束后的赫本

纵观赫本的一生,确实要比梦露幸运不少,但也同样充满了坎坷,因为她活的更长久一些,所经历的坎坷也自然更多一些。在情感方面,赫本是既幸运又不幸运,几任老公对赫本来说都不错,但这期间赫本一共经历了三次流产,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残忍的。

1989年,赫本出演了她一生中最后一部**《直到永远》,在剧中她饰演了一位天使,以这般美好的形象谢幕确实不错。从1988年开始,赫本就热衷于慈善事业,并成为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同年获得奥斯卡人道主义奖。可病魔却找上了赫本,1993年赫本因为阑尾炎而病逝,享年63岁。

结语

据说赫本病重的时候,圣人德蕾莎修女(一位传奇人物)让所有修女为其祷告,在她眼中心系慈善事业的赫本不应该就这样离世,后来为赫本祷告的声音几乎传遍了整个世界,尽管是这样,人们也没有能留住赫本。

1998年,眼看千禧年将近,美国**学会准备评选出生活在20世纪最伟大的50位明星,其中男明星占了25人,女明星占了25人。而奥黛丽·赫本就排在了第三位,第一位是“凯瑟琳·赫本”,虽然名字很接近,但两人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奥黛丽·赫本生平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在双亲离婚后,她跟随母亲去了伦敦,进入一所芭蕾舞学校学习,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职业模特。作为一名模特,她便显得很优雅高贵,而且好像她已经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工作。直到1948年,一位制片人让她在一部欧洲**《Nederlands in 7 lesson》中担任一个小角色。当开始对**感兴趣后,她最终决定去美国。

赫本在美国迅速显示了她的实力,她先在百老汇出演了音乐剧《Gigi》,1953年在**《罗马假日》中扮演安妮公主。这部影片好评如潮,并让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54年9月25日,和小她九岁的精神科医生安德烈·杜提结婚。

继1954年《龙凤配》获得奥斯卡提名后,1959年的《修女传》使她获得了另一项奥斯卡提名。

1961年,《蒂凡尼的早餐》使她到达了她**生涯的顶峰,并且又赢得一次奥斯卡提名。

1964年,赫本亮丽的容貌和风度在1964年的《窈窕淑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1967年,《等到天黑》又为她赢得了一次奥斯卡提名。

1968年12月,和安德烈·杜提离婚,并打算引退,后经历了几次不成功的恋爱,对爱情心灰意冷。

1988至1993年,担任联合国亲善大使,帮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们。

1989年,主演最后一部影片《天长地久》。

1993年1月20日,病逝于瑞士。

http://wwwsgcomcn/glxw/wh/t20030118_20464htm

怀念经典——怀念永远的奥黛丽·赫本她被誉为“全世界最美丽的女人”。

看了她的眼睛才知道什么叫做明眸,看了她的造型才知道什么叫做时尚的经典,看了她才知道什么叫做优雅。

她的照片至今依然作为欧米茄手表的广告,她的名字代表着一种流派至今仍然在时装界广为流传。

她就是奥黛丽·赫本,永远的经典。

奥黛丽·赫本于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本名奥黛丽·凯萨琳·赫本-鲁斯坦(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奥黛丽的父亲约翰·维克特·赫本-鲁斯坦(John Victor Hepburn-Ruston)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兰贵族后裔,袭有女男爵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爱德华三世。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位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1935年),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荷兰也落入德国纳粹的占领区内,为了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窜改了母亲的身分文件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但,这名字从未合法正式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Arnhem后,奥黛丽患上了忧郁症和营养不良,奥黛丽那瘦削的身材便来源于此。

战后,赫本进入伦敦著名的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并开始在一些音乐剧担任角色。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职业模特。直到1948年一位制片人发现了她,让她在一部欧洲**《Nederlands in 7 lesson》中担任一个小角色。1950年,赫本拍摄了她的处女作-英国影片《天堂的笑声》。1951年她又在**《Young Wives' Tale》中为Eve Lester配音。当赫本开始对**感兴趣后,她最终决定去美国好莱坞发展。在美国,她先在百老汇出演了音乐剧《Gigi》。随后在1953年由威廉·惠勒执导,并与好莱坞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罗马假日》中,赫本获得了了不起的成功,许多报纸着文夸奖赫本,说“一个新的嘉宝出现了”。赫本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同时她还因在百老汇戏剧《翁丹》中的表演荣获托尼奖。赫本的成功是因为她饰演的“安尼公主”那天真清纯、善良典雅、贤良亲切的小精灵形象以及她那古典美(俏皮活泼的短发,给人健康的感觉),不象当时风行的性感金发女郎,她使世风转为自然清新之美。

1954年9月25日, 赫本与演员梅尔在瑞士结婚。在50年代-60年代末,赫本的片约不断,主演了多部**,她高贵善良的形象深入民心。并4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她主演的喜剧片轻松幽默,她的银幕形象美丽动人,深受观众喜爱。《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龙凤配》等都是**史上经久不衰的著名影片。1968年,赫本与第一任丈夫离异。1969年1月18日,赫本和著名心理学家安德烈·多蒂举行了婚礼。婚后奥黛丽决心退出影坛。1976年,赫本复出,拍摄了《罗宾和玛丽安》、《血统》、《哄堂大笑》等影片,但赫本的复出并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均不成功,这使赫本决定从此息影。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1989年,赫本在其生涯最后一部**-《直到永远》中饰演天使一角。1988至1993年间,赫本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帮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们,亲赴不少国家和地区,为孩子们呐喊、呼吁和募捐。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将该1988年度奥斯卡人道奖授予了她。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泰瑞落修女接获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回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洛桑(Tolochnaz)死于结肠癌。

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位美丽善良的“安尼公主”,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了她的的纪念邮票。去世11年后,有“时装圣经”之称的时装杂志《Vogue》2004年的时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数,荣登女性榜首。《Vogue》杂志发言人表示:“大家觉得奥黛丽-赫本高贵又有气质,她的美丽永恒不变!一讲到Style,人人都会立刻想起她!”

http://wwwnzforcenet/dispbbsaspBoardID=25&id=265 点击还有

怀念奥黛丽·赫本的N个理由

昨天在网上看到某名为评选20世纪最美丽女性的活动的报道。据说是众多资深评委,从数千名如云美女中挑了几百位,又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考察,最终大海淘沙,选出了顶级的前十位。第一位就是奥黛丽·赫本。

这个结果毫不夸张地说,应该是一种人类审美观念集成所达到的共识。就算稍有了解赫本的人也好,世界五大洋七大洲,除去极端个别地区,没有人会不承认她是一个美的化身。纯粹,而又真诚。

那个评选活动的评委意见有这样几点,从外表来说,奥黛丽有着像水果般鲜嫩的肌肤,和一对动人明眸。她笑起来的时候非常甜美,就像天使一样。而更为突出,也更重要的是,她有着独具的高雅气质,庄重,而又亲切,高贵,而又谦逊,令人倾倒,无人能及。

我想奥黛丽的这些过人天质,每一个即使看过她一部影片的人也都了然于心。不论是哪个角色,都在观众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和不可超越的地位。而奥黛丽本人却总是说:我只是偶然进到这个**的世界里来的。谦逊得如一片树叶。

但奥黛丽的光芒根本未止于此。年初的时候看过一个纪录片,是奥黛丽在八九十年代作为世界儿童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到各地工作考察的拍摄记录。看着片中上了年纪的赫本发现她确实老了,皮肤依然白皙,但眼角眉梢已有了明显的皱纹。她高挑,瘦削,腰板无论何时都挺得笔直。她有时带着墨镜,显出沉稳的高贵。脑后总是盘着个简单的发髻,穿着素雅的便服和平跟运动鞋,及其平易近人。

看着片子,我们都生出一种共觉。赫本老的只是年龄,改变的只是外貌,但那都毫无紧要。就像一块瑞士名表,只是不再簇新,价值依然。赫本浑然天成的气质就像一团柔和明丽的光,可以照亮温暖每一个人,而且感染力生生不息。我们觉得她的美从未失去,反而更加光耀,是一种超越了肉体的动容,从她的骨子里迸发出来,从薄薄的肩臂中扩展开来,从每一条细小的皱纹中荡漾开来。

作为儿童基金会的形象大使,赫本不断地奔波于世界上最穷困,最贫瘠的地方。并且总是精神昂扬,笑容可掬,丝毫不露疲态。

赫本从不像一些女明星,端着架子扭捏作态,出份名义而起。片中的赫本,完全是自觉地作为一个称职的大使在尽力做着应做的工作,负着应负的责任。她经常摘下墨镜,露出只淡饰过的面容,一脸随和,与工作人员一起进出,毫不屈尊降贵,在镜头前悠然自得。

记不大清楚赫本考察过的地方了,但非洲中部最贫瘠落后的地区和中南亚的偏远山区是一定去过。赫本不怕吃苦,何时都挺着两个笔直的肩膀,在运送的大堆救援物资麻袋上跳上跳下,一脸调皮。

她也从没有对着邋遢肮脏的孩子们摆出沉重忧心的面孔,总是毫不迟疑的伸出双手,俯下身,孩子们抬起头,看见的是个平生见过的最亲切的笑脸,一把最温暖的火烛,一个最美丽的天使。

车队行驶在平川大漠和荒山峻岭间,旱季连天黄沙,雨季烂泥污树,片中没有记录途径的艰险,有的只是赫本在很少有外人到达的目的地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的温馨动人。她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交谈,在破烂的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大的心,告诉孩子们最基本也是最高尚的爱的含义,帮助小女孩扎起一个与自己一样的发髻,肯定并鼓励她们对美的追求。

赫本到哪里,就点燃哪里,照亮哪里。除了物资,还带去无法计数的温情与感动。很难想象她一个柔弱的女子如何散发出那么大的能量,仿佛一盏长明的灯,将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成千上万的心灵里去。

有一个片断,是赫本和考察团一起离开柬埔寨的一个小小的村落。在一条窄窄的山边小道上,全村的人们自发地为他们送行,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大人们眼里含着泪水,孩子们脸上写满无限的依恋与不舍。不是假意猩猩的怜悯,不是廉价的同情,更不是戴着以人道主义的面具装腔作势。也许在他们看来,赫本就是一个真正的天使降临,赋予他们力量,赋予他们自信与顽强,赋予孩子们奋发与希望。也许即使很多年过去,他们也仍然清楚地记得那天早上的景象,会把那条路指给人看:看,那就是当年赫本离开的地方。

于是赫本更加的美丽。那种美丽不是一种单纯的美,无数明丽柔和的色彩纷至沓来,你动容其中,无法一一叙说。

作为**明星的时候,奥黛丽就完全脱离了美于肉体的束缚。53年曾有一本杂志报道过赫本的三围,却立即遭到影迷的指责与不屑。作为一个美丽心灵的载体,赫本的肉体不可能不美,但这种美超越了人们的感官,直接投射到了精神意识上。可以说,赫本从一开始就远远凌驾于众多搔首弄姿的魅惑侗体之上。

而作为形象大使,赫本更是超越了精神之美,而达到了灵魂之美。我们甘愿用最动人的歌声,最隽永的话语,最绚烂的图画,最唯美的诗篇去赞美它。歌颂它,感激它。

赫本在九十年代初患病的时候,仍然坚持出访,也依然精神昂然,不露疲态。她在美国电台作报告演讲,态度诚恳真挚,话语委婉铿锵,俨然一副战地前沿女战士的神情,面容果敢刚毅。

我不知道赫本去世时是怎样的场景。但可以肯定,悼念的人群肯定像海潮一样汹涌,而且是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遍布世界各地的人。他们哭泣,他们悲痛,因为他们知道,一个真正的天使已然离去。

至今,人们还看着赫本的经典影片,在那纯美无邪的笑容里描画记忆和憧憬。至今,奥黛丽的照片仍然挂在大街小巷,出现在广告牌和海报上,人们来去经过,总要会心一笑。

所以,当今天20世纪的美女桂冠戴在奥黛丽·赫本的头上时,我们只有叹服。也只有她,才能真正无愧于这一殊荣。

她是真正的天使,来人世间传播美,与爱。她飞过的时候,我们都仰首。听见她翅膀的拍响,扑拉扑拉,仿佛来自天堂的圣音。

伟大的女性,伟大的灵魂。

至此,怀念奥黛丽·赫本的N个理由

http://sora3333blogchinacom/2224202html

1952年奥黛丽·赫本到美国正式参与舞台剧GIGI的演出。她在其间十分出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并因此获得东妮奖最佳女主角。但为赶拍《罗马假期》,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回八个月演出后结束。这年因无法兼顾事业与婚姻,她取消与未婚夫詹姆士·汉森(James

Hanson)的婚约,但两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谊。

1954年她与亨佛·莱鲍嘉、威廉·荷顿一同演出比利·怀德拍摄的爱情片《龙凤配》。由於《翁蒂娜》的演出加上抽烟过量,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修养,不久接受一同参与《翁蒂娜》演出的演员梅尔·法利尔(Mel

Ferrer)

的求婚,两人於9月24日步上红毯。

1955年奥黛丽·赫本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可惜未获奖,同年因意外首度流产。之后几年,她主演的《战争与和平》、《甜姐儿》、《巴黎之恋》等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声势扶摇直上。但丈夫梅尔的演艺却遭遇挫折,逐渐转到幕后。1959年赫本三度怀孕,为防半年前的流产再度发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约,直到生下第一个儿子尚·赫本·法利尔(Sean

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第凡内早餐》。

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673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