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似银如雪的邢窑白瓷

【鉴赏】似银如雪的邢窑白瓷,第1张

导语

邢窑 ,是我国白瓷的发源地,

陆羽在《茶经》中曾对邢窑白瓷有过这样的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

在盛唐时期,邢窑以生产精细白瓷而赢得世人赞誉。

李肇的《国史补》中就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记载。

后来,邢窑白瓷又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给世界各国留下了对于中国白瓷的最初印象。

白瓷鼻祖出邢窑

邢窑的历史起源及发掘历程

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

白瓷的发明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不仅结束了自商朝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世的花瓷生产尤其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

邢窑的白瓷产品精美、产量巨大,不论对中国还是对外国的物质生活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因此,从20世纪起,中外学者开始注意了对邢窑的研究。

明清时代,中国出现了一些博古著作和陶瓷著作。

如明曹昭著有《格古要论》、谷应泰著有《博物要览》,在这些著作中都提到唐代邢窑白瓷。

中国学者对邢窑的真正研究,是从20世纪20年代之后开始的,

作为中国第一代古陶瓷专家的吴仁敬、陈万里、傅振伦等都对邢窑关注有加,

但所知的仍是一些“内丘白瓷瓯”、“邢瓯”一类的词汇,至

于它的真正产地、范围、产品以及发展进程等很少被人提及。

名家纵论邢白瓷

邢窑的贡献

清华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邢窑的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划时代的

“邢窑是中国白瓷最有名、最早的窑口。

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从商周以降,一直是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正是邢窑的成功兴起,宣告了这种单一格局的结束,并由此开创陶瓷青白两大体系。

在中国陶瓷史上,青瓷变白瓷是一个飞跃。

因此,邢窑的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划时代的。谈中国白瓷,必须谈邢窑。”

邢白瓷引领风骚

中国邢窑博物馆馆长张志忠——邢窑白瓷是当时质量最好的瓷器

“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可以算是当时质量最好的瓷器。

其烧制温度最高能够达到1400度以上,这是历史上其他窑口所难以超越的。

邢窑白瓷的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

从口沿到底足都修得非常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邢窑白瓷在造型和工艺上其实一点儿也不必定窑白瓷差,甚至还要强于定窑白瓷。”

八百年薪火相传

邢窑白瓷:陶瓷史上的白色经典

玩瓷器的人想必都听过有一种说法叫“南青北白”。

说得是在唐代,南方烧制青瓷的越窑和北方烧制白瓷的邢窑是最受人推崇的两大窑口。

唐代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就曾对这两大窑口出产的瓷器有过“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评价。

其中,中国北方的邢窑,在盛唐时期以生产精细白瓷而赢得世人赞誉。

李肇的《国史补》中就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记载。

后来邢窑白瓷又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给世界各国留下了对于中国白瓷的最初印象。

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

邢窑瓷器作为中国白瓷的鼻祖,是屹立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而要说起邢窑白瓷的品种,不仅有粗白瓷、细白瓷,而且还有一种叫做“透光白瓷”的品种最为世人所称道。

那么,这个所谓的“透光白瓷”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瓷器呢?

出自九世纪中叶古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之手的游记中,

曾写到“中国人用瓷土烧制成白瓷,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液体。

”从苏莱曼所处的时代和其描述来看,他在游记中提到的白瓷,极有可能就是出产自邢窑的透光白瓷。

邢窑复烧:传统技法烧出创新瓷

总结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邢瓷复烧经验,张志忠指出,其中有两大难关是最难攻克的。

一个是原料,“过去烧造邢瓷用的原料质量都很好,

我们在之前的考古勘探中也采集过,但是现在能找到的量很小,而且开采起来也非常困难。

”张志忠说,“另一个就是过去都是用柴窑烧的邢瓷,

而现在一般都采用煤窑或者气窑烧了,相比之下跟柴窑烧出来的感觉还是有所差别。”

为了攻克这两大难关,

他一方面不惜工本和精力地寻找高质量的原料,

另一方面也在尝试恢复古代的柴烧技术。

类银类雪色莹润

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

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

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

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

粗白瓷产量大,生产过程中,不管是捏练还是陈腐都不够充分,

白中常泛黄,到五代时部分产品的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胎体中少有气孔夹砂现象,烧不熟的现象已基本克服,渐趋细腻。

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

白釉又有粗细之分,以粗者居多,细者占少数。

细白瓷在加工工艺上,每个步骤都很讲究,烧成后白度很高。

邢窑的精细白瓷,选用优质瓷土烧成,胎质坚实细腻,胎色洁白如雪,

釉质莹润,有的薄如蛋壳,透明性能极好。

一般器物纯白光亮,有些则白中微微泛青。

真伪邢瓷鉴明白

看工艺

目前在市场见到赝品邢窑白瓷,工艺粗糙,

不具备邢窑工匠高超的技艺,技术低劣,修坯不精,造型也没有真品的十分之一;

真品邢窑做得端庄规矩、精美,棱角分明,刀切斧断,干净利索。

看烧制

现在一些小作坊用现代手段加工制作,烧制瓷器燃料是煤、煤气,或是用电烧制,也有用柴烧制的,

但白瓷白度过高,胎质极为精细,总有一种新的感觉,缺乏真品所具备的韵味。

看坯体

仿制邢窑白瓷由于加工时间短,密度不够,手感不好,有发飘之感、也有的极为沉重,有坠手之感。

坯体和釉的结合掌握不好,造成坯体和釉收缩不一致,产生裂釉现象;

而真品邢窑白瓷轻盈精致,手感适中。

看釉色

赝品釉层稀薄,白度高,洁白光亮。

白中不泛青,而是白中泛灰。

唐代邢窑白瓷釉质细,釉光莹润,色调偏冷。

正如唐人陆羽所说的那样:“邢瓷类银”。

的确如此,邢窑白瓷是如银似雪。

看款识

唐代邢窑白瓷翰林、盈字款,均是在器物成型后、烧成前刻划于器物外底部,字体清晰,笔画遒劲。

“翰林”二字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竖着刻写;

而“盈”款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

谁说邢瓷皆白色

1

技术稚拙的青釉

北朝时期,邢窑窑火初燃,烧造出了青釉瓷器。

此时的邢窑青釉瓷器多为灰胎,胎体厚重。

其釉面青绿肥厚,带有开片。

为打破造型的单调,也有个别器物带有简单的装饰。

2

跨越多代的黒釉

邢窑的黑釉瓷器出现于隋,发展于唐,延烧于五代,盛烧于宋、金、元时期。但产量较低。

隋代邢窑已能生产黑釉板瓦、筒瓦等建筑用瓷。

这些建筑用瓷是名门望族的专用瓷。

3

并不华丽的酱釉

酱釉瓷器在隋代就已出现,唐代产量明显增加,质量显著提高。

这些酱釉瓷器色泽不一致。

它们以纯正、光润、典雅的釉色成为了邢瓷新宠。

4

色泽娇艳的黄釉

邢窑黄釉有两种:一种高温釉瓷。

出现于隋代,唐代开始普及生产。

第二种是在氧化焰中烧制而成的一种低温釉陶,较具时代特色与地域风格。

5

异域风情的绿釉

隋唐时邢窑生产的绿釉器物除杯、三足炉等日常用品外,墓葬中还出土了带流勺、熨斗、铲、三足釜等明器。

大多数为素面,

但也有少量器物带有刻花、印花或堆塑等装饰。

6

造型取胜的棕红釉

邢窑的棕红釉器造型有钵、三足炉、凤首壶等。

它们的胎上均施有白色化妆土,因此釉色深沉、古朴、匀润。

此类器物多为素面,很少有花纹装饰,仅以造型取胜。

馆藏珍瓷成大观

邢窑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首创匣钵烧法,为精美瓷器的烧制成功起到关键作用。邢窑开创的独特制瓷工艺和先进的烧造技术,同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邢窑唐三彩的发现成为中国第三处烧制唐三彩的窑址。用高岭土烧制的高硬度白陶俑等随葬专用品的大量生产是邢窑产品多样性的又一特色,它为研究中国古代丧葬文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新内容。

邢窑的发现,解决了中国陶瓷研究界长期悬而未决的不解之谜,引起了有关专学和众多学者的关注,多次到窑址考察,鉴赏邢瓷,198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邢窑遗址进行专项考古研究发掘,1988年10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傅振伦到内邱考察邢窑。河北电视台国际部把邢窑摄录《中国陶瓷》系列片。国家文物局交流中心、山东文物局、广州文物商店、上海博物馆、陕西博物馆及外国陶瓷专家,也专程到窑址考察邢窑。

邢窑细白瓷的出现,是邢窑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是我们仍需辩行深入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邢窑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仍具有重大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科研价值。

  这里有一个关于上海博物馆的管理与建设的考察报告,后面有关于其馆藏作品部分的内容,可以参照一下:因文字较多,部分删减:

  原出处:

  http://wwwcnmuseumcom/system/showaspid=524

  http://wwwcnmuseumcom/system/showaspid=525

  一、今日的上海博物馆如何得来?

  上海博物馆初创于1952年,原址位于南京西路325号的旧跑马总会,在此开始了上海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历程。

  1959年10月,上博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这是一座极具特色的欧式建筑,原为一所银行旧址。这座大楼后来成为上海博物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为拍卖该楼所得的2500万美元成为上海博物馆新馆基础建设的第一笔重要资金。

  1985年,上海博物馆通过借贷形式在原馆址内进行青铜、陶瓷、书画、雕塑、钱币等5个陈列室的新建和展厅实施改造。1986年至1990年新馆建设前的五年间,上海博物馆树立了形象,扩大了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新馆的建设摸索了经验。

  1991年,上海市政府兴建全市精神文明十大建设项目。上海博物馆获悉这一信息后,借助老馆改造的影响,利用休息日邀请市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和计委、财政部门的负责同志到馆视察,看陈列,看库房,看珍藏,谈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最终争取到时任上海市市委副书记的黄菊同志现场办公,确定上海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列入上海市精神文明十大建设项目的三个重点工程之中,选定馆址在市中心的人民广场。

  1995年年底,上海博物馆先行开放了青铜、陶瓷和雕塑三个专馆,并于1996年10月12日全部建成对外开放。完成以后的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总投资57亿元人民币,其中85%左右的资金由政府拨付,15%左右的资金得到国内外各界的赞助。上海博物馆最后建成得益于政府财政及社会捐赠两方面的同时努力,为我们争取国内外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二、上海博物馆的建筑如何?

  1991年12月21日,上海市文管会向市计划委员会上报《上海博物馆扩建新馆项目建议书》,并于1992年1月2日成立上海博物馆新馆筹建处。1月29日,市计委批复立项,同意在人民广场扩建新馆。1993年确定建设方案并开始建设。1996年10月12日,上海博物馆全面建成举行开馆典礼。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上海博物馆的整体建筑设计,总设计师邢同和,副总设计师滕典。设计师们赋予了建筑“天圆地方”的寓意——整个建筑高度295米,建筑造型为方体基座和巨型圆顶及拱形出挑相结合,外观和内墙全部用花岗岩砌成,雄浑而轮廓瑰丽。建成后的博物馆与对面18层的人民大厦(市政府驻地)的竖向板式相协调,为5层(地上)横向板式,从而使整个广场空间显得高耸与开阔,有不凡的气势。

  从细部而言,上海博物馆陈列室的空间布局、博物馆基本功能,空间营造的整体性、硬件软件的互补性、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外墙贴面的西班牙花岗石、大厅内墙贴面的印度砂石、地面装饰的沙特阿拉伯大理石,大堂的装修、每个陈列馆的基本色调的互异、门外石雕和门环纹饰的都经过悉心选择,较为考究。

  3、配套的博物馆消防和警卫系统如何建设?

  根据上海博物馆的文物状况及展览厅需要,上海博物馆设计了消防和警卫工程。以警卫系统为例,该系统在第一期建设当中投入了2000万元,包括展厅、库房和办公区的监视系统、应急广播、电梯迫降等;而消防工程则根据需要的不同,分别采用了烟感技术和红外线感应系统,并根据文物的珍贵程度、质地材料等具体的特点再确定配套设施的设计和安装。

  根据国家有关安保系统及消防系统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经过几期的建设,上海博物馆顺利通过消防机构的验收;而保卫系统则通过了公安部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验收。目前,上海博物馆的消防、报警及保卫系统已经比较完善,实现了“人”、“物”、“技术”的“三防”要求。

  4、维护需要多少费用?

  博物馆的日常维护工作由物业管理部、工程部及保卫处等部门协同完成。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博物馆每年在楼宇维护上的支出费用约为4000万元,其中保安费约150万元,清洁费约150万。而在2000年,市财政每年拨付上博的经费为8000万元。

  三、上海博物馆的建筑如何使用?

  上海博物馆建筑分为以下三种类别加以利用:(1)办公区:下一层作为全馆的办公区;(2)库房:地下二层作为库房使用;(3)陈列馆:均为地面建筑,有11个基本陈列馆、3个临时展厅;(4)各种配套设施:如贵宾接待室、放映厅等。

  上海博物馆实际陈列面积12000平方米,约占全部建筑面积的十分之三。一楼主要有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第一展厅、影视中心、商店、餐厅(中西式);二楼主要有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第二展厅、茶室;三楼主要有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展、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主要有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钱币馆、第三展厅。

  另外,休息场所、卫生间等各种辅助参观手段在各楼都有分布,开放部的服务按照星级标准要求,整体设计和操作比较人性化。

  四、上海博物馆的建制?

  上海博物馆现由以下25个部门协同执行博物馆的职能:⑴行政部门:党委办公室、办公室、人事处、文化交流办公室、财务处、行政科;⑵研究部门:青铜研究部、陶瓷研究部、书画研究部、工艺研究部、文物修复研究室;⑶职能部门:保管部、展览部、陈列设计部、开放部、教育部;⑷辅助职能部门:出版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信息中心、图书室;⑸后勤服务部门:保卫处、物业管理部、工程部、艺术品公司、综合服务部。

  特别之处,上海市文物馆理委员会设于上海博物馆内,并由该馆馆长任领导职务,包括文馆委秘书科、考古部、博物馆/纪念馆管理处、地面文物管理处、流散文物管理处等。这一特别设置亦能说明上博的特殊性地位,以及市政府对上博的重视程度。

  五、上海博物馆的研究如何组织?

  上海博物馆设置有青铜研究部、陶瓷研究部、书画研究部、工艺研究部及文物修复研究室五个部门作为专职研究部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上海博物馆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定位及藏品结构决定的。

  上海博物馆将全馆的藏品大致划分为青铜器、陶瓷、书画及工艺四个门类,分由四个部门进行研究;同时,这四个研究部门再在内部作更为细致的研究分工。另外,11个常年陈设的展览也归由这四个部门进行日常维护与展品检查。

  这一分工办法确保上海博物馆的藏品能得到专业和充分的研究,并且决定了上海博物馆的运作机制和博物馆职能的发挥途径。而上海博物馆研究人员的研究领域和专长也正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来确立的,可以说,这也决定了上海博物馆选择和培养专业研究人员的基本框架。

  上博对专业研究人员有一定的量化指标。如:正研究员职称的专家每年至少要在核心学术刊物独立发表6000字以上的学术研究论文一篇,每3至4年出版研究著作一部。而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都有与之相应的目标管理办法。

  六、上海博物馆的藏品和库房状况如何?

  上海博物馆的藏品比较丰富,号称“百万”馆藏,珍贵文物127万件文物,包括一级品677件、二级品29743件、三级品80176件;其它文物80余万件(大部分是钱币和其它参考品)。这些藏品分为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玺印、少数民族工艺等21个门类,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在博物馆大楼地下二层有3000平方米库房,有效利用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主要保管127万件珍贵文物。另外80余万件保存在南汇库房(上海市郊),约有1000多平方米。库房整体投资比较高,购置有现代化的调控设备,基本上达到恒温恒湿(温度20±5℃、湿度55±5℃),另外大部分是木制保存柜,从整体上为文物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存放状态。

  保管部是专门管理文物库房的部门,现有16人。根据文物类别,分作金石组、书画组、陶瓷组、工艺品组、参考品五个小组,各个小组每天都需要检查文物保存状况,对出现问题(虫害、破损等)的文物及时报告,交由相关研究部门和文物修复研究室共同研究,有效解决,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由于上海的气候问题,地下库房相对潮湿,对库房温湿调控比较难,对文物尤其是古书画不利,为此上博计划将二楼部分区域辟作书画库房。

  文物到库房要经过的过程一般是:征集→研究→定级→入库;“制度规范、账目清楚”是保管部最核心的要求。

  七、上海博物馆的民族文物工作怎样?

  上博在民族文物的征集、研究和展示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并设立了工艺研究部,侧重于少数民族工艺文化的研究。工艺部目前有8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向。

  上博收藏的民族文物包括民族服饰、面具、生产生活工具、宗教用品等多个方面,但收藏数量并不多。另外,对民间艺术也有关注,例如上博的皮影收藏就比较全面,较成系列。在博物馆大楼的四层有专门的“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在700多平方米的展馆内,集中陈列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染织绣、金属工艺、雕刻品、陶器、漆器、藤竹编和面具艺术等近600件。

  然而,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少数民族文物工作显然不是上博的工作重心。

  八、上海博物馆的展览是如何完成的?

  上博展览部现有工作人员5人,主要负责安排3个临时展厅的展览内容。包括与国内外博物馆联系合作办展,确定展览内容、合作方式等等。在此基础上,挑选文物,确定大纲(包括文字大纲和图录大纲),所有的资料将在展览结束后整理成册,出版发行。

  陈列设计部5人,主要负责完成展览形式方面的创意及实施,包括展览的总体设计、效果图、结构图、宣传册、施工图等,每个环节要求仔细,并有创意。其工作流程先是根据展览部提供的内容和大纲,把示意草图、平面图、柜内设计图、壁橱立面图、剖面图、灯光图、吊顶平面图、立面展开图、节点详图等等各种图样设计出来,最后交由施工队具体操作实施。

  在上海博物馆,可以依据展品来源的不同将展览区分为馆藏藏品展览及非本馆藏品展览两类。

  馆藏藏品展览通常是由研究部门经过研究后提出展览策划,并上报馆领导,由馆领导负责对展览进行最后审定。经核准举办的展览将由研究部门将展品清单及图录提供给陈列与设计部进行展览的陈列设计与制作,展览部则为展览确定展厅,并协助完成展览的说明、展览图录的编辑等工作。目前,馆内的11个常年陈设即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的。

  非本馆藏品的展示通常由展览部完成选题策划以及联系工作,包括展览合作方式、展品的担保方式等等。如果是涉及国外的展览合作,文化交流办公室则协助完成相关的对外联络工作。同样,这一展览策划经馆领导确认后也将交由陈列设计部来完成展览的陈列设计及制作。如1999年与大英博物馆合作在第一展厅举办的《古代埃及艺术展》就是通过这样的工作方式完成的。

  九、上海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状况?

  上海博物馆成立有信息中心,是体现博物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部门。

  1984年,早在新馆建成以前,上海博物馆博物馆就成立了信息中心。到1996年才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信息化进程,配套博物馆的建设,进行了网络安置。2000年,对网络进行升级,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上海博物馆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三期建设,其信息化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该中心共18人,分成小组工作:网络组5人,负责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多媒体组2人,负责导览系统和相关图像资料的处理;视频组负责拍摄和编辑视频资料;数据库组负责国际文博信息数据库的资料收集,并出版文博信息年鉴。该中心定位主要以“服务”为主,服务于博物馆的各项工作,服务于博物馆形象的展示等等,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字博物馆”,工作旨在做好现实和虚拟、文物和数据的良好结合。

  信息化是树立上博整体形象的重要工程。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上博建立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文博视频库系统、图书库系统、学术园地库、文博图书库系统、敏求图书馆查询系统、视觉艺术欣赏等7个数据库系统。现在已经完成总共116万余件文物数据录入工作,包括青铜器类66343件、陶瓷类13636件、书画类9732件、工艺类27069件。

  另外,信息中心专门设置了出版部,大量搜集国内外文博、考古、艺术研究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章,为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另外,信息中心也有部分收益,主要来源于网络开发、光盘和相关资料的发行。

  十、社会教育在上海博物馆是如何开展的?

  教育是拓展博物馆功能的重要途径,上海博物馆设有“教育部”来承担这一内容。结合国外的经验,上海博物馆目前采用以下几种社会教育的方式:

  1、讲解及博物馆志愿者

  讲解是传统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方式,除了本馆的讲解员外,上海博物馆还招募一定数量的志愿者来参加这一工作。目前,在岗的志愿者90余名,在大展及节假日期间协助讲解工作。志愿者的招募时间及数量视志愿者的流失情况而定,志愿者必须通过考核后的才能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后再参加讲解工作。

  2、博物馆之友

  “博物馆之友”是博物馆吸收其它行业从业人员参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方式,他们都是文博爱好者及博物馆事业的支持者,他们将被邀请参加博物馆举办的鉴赏会、文博知识考察活动,以及上博重大展览的开幕仪式。另外,上博还印制“上海博物馆之友通讯”,为他们提供文博领域内的相关信息。

  3、街道及社区文博工作

  上海博物馆将文博知识普及到社区,在社区组织了“收藏之友”,2至3个月组织一次活动,如在社区指导举办个人收藏展,如钢笔、邮票等等;组织参观上海博物馆及其它文博场所;组织文博专家到社区举办讲座等等。

  4、多媒体活动室

  多媒体活动室是上海博物馆在本馆内进行文博知识普及的场所。目前,在多媒体活动室内常设文博与视听资料阅读、图书阅读,并开展文博影视欣赏、手工制作、趣味墨拓、软陶制玉、唐三彩修复以及各类讲座,其中有些项目是专为少年儿童设置的。

  5、文博知识普及

  文博知识普及是博物馆社会工作的主旨。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上海博物馆参与了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发起、由上海市社科院主办的“东方讲堂”,并作为该讲堂的定点单位,定期在上海博物馆及社区组织文博专家讲座。另外,还印制介绍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和展品的材料给观众。

  十一、一份展览计划——上博的年度展览计划如何安排?

  展览是博物馆的产品。2005年度上博已实施的临时展览共有6场:《上海博物馆藏铜镜展》、《18至19世纪马赛艺术展》、《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凡尔赛宫珍藏展》、《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展》、《光与石:美国斯科特珍藏宝石展》、《上海博物馆和英国巴特勒家族所藏17世纪景德镇瓷器特展》。

  从内容看,这6场展览中即有中国古代艺术展,内容以青铜器、瓷器为主;也有世界古代艺术展,内容包括纯美术展品(油画、素描和雕塑)及装饰艺术类展品(服装和其他各种质地的实用工艺品);也有兼具艺术与工艺品特性的宝石展。

  从展览合作形式上看,即有上海博物馆独立制作的展览如《上海博物馆藏铜镜展》,展出上博收藏的历代青铜镜珍品150件,是上博青铜镜研究成果的一个全面展示;也有联合展览,形式包括上博的部分藏品与其他博物馆和收藏机构的藏品合办的展览,如《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展》、《上海博物馆和英国巴特勒家族所藏17世纪景德镇瓷器特展》,也包括国外一家甚至是数家博物馆和文物收藏机构提供全部展览品的外展,如《18至19世纪马赛艺术展》、《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凡尔赛宫珍藏展》、《光与石:美国斯科特珍藏宝石展》。

  十二、关于中国民族博物馆立项建设的及博物馆学一般理论的思考

  上海博物馆通过多年的建设,在中国博物馆界和文化艺术品展示领域树立了一个标尺,成为目前我国博物馆建设可资参考的国内经验。中国民族博物馆也可以在不走出国门的情况下,借鉴和参照上博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来建设和发展博物馆事业。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资中国民族博物馆借鉴:

  1、博物馆与时代。

  上海博物馆之建设,赶上全市精神文明十大建设项目的契机,并得到市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和计委、财政部门的了解和支持,并最终争取到主要领导同志现场办公,确定上海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作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十大建设项目重点工程,选定馆址在市中心。

  上海博物馆新馆的建成,是似把握住了建设时机,取得领导支持。然而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文化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性得以重视。另外,新技术和新手段被不断应用于博物馆领域。因此,九十年代初国家投资兴建了一批新型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建成后的这些博物馆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成为文化宣传和教育的阵地,以及地方的文化象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由于各个民族生活环境和条件不断变迁,加之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民族和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文化遗产急剧消失。文化遗产保护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这是中国民族博物馆建设的有利形势。

  2、博物馆与城市发展。

  上海博物馆的成功运作与城市旅游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临近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附近还有上海大剧院等重要文化设施。上博物馆建成,为观众提供了一道“古代艺术、文化”大餐,从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氛围,使商业和文化能很好的结合,国内外游客在旅游之余,聆听了“古代”与“现代”的文化对话,从而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因此,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也应当努力赢得文博事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争取纳入城市文化传播及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这样才能确保博物馆的良性运行,获得持续发展的可能。

  3、博物馆及其建筑。

  上海博物馆地处人民广场,选址时着眼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置,它展示了上海的形象,是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由此看来,博物馆场馆建设应当突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民族博物馆应是北京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长安街靠近中心位置能为中国民族博物馆选址则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博物馆的各项功能,使其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而其建筑应该是中国博物馆建设的“经典”之作。

  4、博物馆及其定位。

  上海博物馆一直坚持自己“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定位,在现代化城市中给人们一条通向古代艺术的视觉之路。中国民族博物馆目前定位为荟萃中国56个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反映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以民族学为基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永久性民族博物馆,重点突出收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务、交流、休闲等七个方面的功能。因此,中国民族博物馆应当坚持并严格维护这个定位,并以此为中心开展博物馆的各项工作,打造博物馆在相关领域的地位和竞争力,力争建设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综合性民族博物馆。

  5、博物馆及其藏品观。

  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独树一帜”,但其更重视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并分期建设,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上博找准了博物馆发展的趋势,扩展博物馆传统藏品观。

  我们知道,实物是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发挥博物馆各项功能的基础和保证,但在信息化时代中,需要转变藏品观念,加之民族文物的特殊性,中国民族博物馆更需要借助多种手断实现文化保护、展示和交流的目的。我国的民族文物范围之广、种类之丰富世界少有,怎样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护、收藏、研究如此众多的民族文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民族文物收藏到博物馆,所以新建的中国民族博物馆不能不考虑充分利用新兴的技术手段。中国民族博物馆应该把各界、各地力量调动起来,共同来营造一个更大意义上的“中国数字民族博物馆”。

  6、博物馆及其产品。

  上海博物馆除固定陈列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展、中国历代玺印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钱币馆吸引观众外,还定期在临时展览厅引进国内、国外的各类展览精品推向社会。例如1998年就引入《新疆文物展》,在展出的半年时间中,吸引50万人参观来参观。因此,上海博物馆非常注重临时展览对于上博的关影响。从临时展览的内容来看,其实也超出上海博物馆作为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定位,但却对上海博物馆吸引观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引进这些外展,上博都支付了一定的费用,但却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补偿。

  目前,上海博物馆形成的办大展“三大思路”是:走近人类古代文明、努力展示我国边远省份和文物大省的文物精品以及举办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大展。

  7、博物馆与博物馆人。

  论及上海博物馆的发展,不能不提及马承源先生(1927—2004)的个人努力和贡献。马先生本身即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古文字学研究专家、文物鉴定家,在这些领域颇有建树。调查期间,我们就听马先生为研究青铜器在库房与青铜器相拥而睡的逸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马先生就任上博馆长后,立即完成了青铜、陶瓷、书画、雕塑四个陈列室的改建和钱币馆的新建,在全国同行中颇受瞩目,并在任职期间赢得上海市领导建设上博新馆的决定。上海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更是倾注其心血,上海博物馆新馆建成后,马先生手举望远镜,查出日本施工人员拼接外墙花岗石贴面一毫米多的缝隙。

  马承源先生的继任者、现任馆长陈燮君先生如是总结马先生的工作:在上博新馆的陈列专馆开馆后多次主持更新调整和改建;推进上海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功能的现代化步伐;形成了办大展的“三大思路”,即走近人类古代文明、努力展示我国边远省份和文物大省的文物精品以及举办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大展;加强了基础业务管理和学术研究的力度,积极推进“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工程;完成了信息化三期工程;“人才培养、人事制度改革”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走向“人才培养”的深层。

  博物馆人滋养出博物馆文化。因此,博物馆人对博物馆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民族博物馆要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学博物馆,也应当聚集一批热爱博物馆事业、在业务上各有专长的博物馆人,滋养出自己的博物馆文化。

  致谢 笔者感谢上海博物馆以下受访者:馆长秘书吴喆姝女士、办公室夏蓓蓓女士、信息中心胡江博士,工艺研究部包燕丽主任、王世英先生,展览部陆鹏亮主任助理,教育部乔玮主任,教育部多媒体活动室李明先生,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潘晓通先生,人事处顾主任,保管部张主任,保卫处吴主任,陈列设计部董老师。

  原作者: 张荣德 邱先鹏

  来 源: 中国民族博物馆

公交线路:108路,全程约301公里

1、从邢台站步行约360米,到达转运街站

2、乘坐108路,经过35站, 到达内丘贸易市场站

3、步行约870米,到达邢窑文化博物馆

“南青”指越窑青瓷,“北白”指邢窑白瓷。

1、南青

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以慈溪县上林湖、上虞县窑寺前的产品最具代表性,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几代,这里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至唐代技艺更加娴熟,被称为“诸窑之冠”。

2、北白

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其历史可上溯到北朝,隋后期曾短期繁荣,经过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产极盛,晚唐开始衰落。

南青北白瓷质极佳,晚唐时代,击瓯作乐风靡,用一些越瓯、邢瓯注以多寡不同的水,击以成乐,声音极其美妙。

扩展资料:

1、越窑青瓷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北宋末、南宋初停烧,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

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倍受人们的赞赏和青睐,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

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同时与唐代精美工艺品和文苑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2、邢窑白瓷

邢窑是唐五代最著名的白窑瓷场,有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而通之”的美誉。窑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和临城县一带,因唐时地属邢州,故名邢窑。

唐代,邢白瓷与越州窑青瓷都作为贡品向宫廷进贡,内丘也发现有"盈"字款,"翰林"字款白瓷("盈"字款瓷,应为唐宫中大盈库的定烧器,专供皇帝宴饮赏赐之用)。

如今邢窑的所在内丘被当称为瓷都,内丘现有如今位于河北省内丘县的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邢窑文化体验馆等。

——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邢窑白釉“盈”字盖盒唐代

年代:唐朝

规格:高72厘米,直径157厘米。

特点:胎质白皙密致。通体施白釉,仅子口接触处未施釉。釉层洁白匀净。底部刻一“盈”字。

收藏地:上海博物馆 时代:唐朝

规格:高125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125厘米

特点:壶提包式,上窄下宽,上端一面有小流,流直口,中间凸起曲形柄,壶两面凸起包袱褶纹线各一道,中间凸线一道,底划刻“徐六师记”四字匠师题款。

此壶是摹仿少数民族皮囊容器而烧制的,样式新颖,胎质细腻,釉色白润,制作精巧。唐代白瓷不以纹饰取胜,而把美化重心放在造型和釉色的谐调及其相互映衬方面。此器物精雕细琢,且有作家名款,是研究唐代白瓷的珍贵实物资料。

收藏地:藏于故宫博物院 邢窑白釉皮囊壶

时代:唐朝

规格:高47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67厘米

特点:碗敞口,反唇,瘦底,壁形底足。里外满釉,足无釉。

此碗在上世纪70年代于河北邢台唐墓出土,釉色莹润,白中闪青,是唐邢窑的优秀作品。 长期以来,对邢窑窑址的调查、保护、发掘和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古陶瓷研究专家陈万里、傅振伦、冯先铭、叶喆 民、杨文山等学者根据文献记载,先后对邢台、内邱、临城以及沙河县进行了调查,均未能发现唐代白瓷窑址。1980年初,临城县二轻局为恢复邢瓷生产成立了“邢瓷研制小组”,在河北师范大学杨文山老师的指导下,在全县展开调查,终于在县城以北的祁村发现了唐代窑址,捡到了“类雪”、“类银”的细白瓷片。1981年4月25至28日,由国内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和各大新闻媒体参加的“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在临城县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临城所发现的窑址就是著名的邢窑或至少是其中一部分。会后,国内外媒体进行了报道,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文章,这一发现标志着邢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临城窑址的发现使考古界对邢窑开始关注。1981年5月8日,时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的郑绍综赶赴临城,提出文物部门要对遗址进行保护,以便将来发掘。1982年7月23日,临城邢窑遗址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邢窑的研究和保护也开始走向正轨。1982年至1984年,内邱县文化馆在内邱县境内也查出了20余处邢窑遗址,国内外媒体又进行了报道。1985年夏,内邱县原县委礼堂和商贸街施工时发现八个堆积坑,尤为重要的是第一次成批出土了“盈”字款白瓷标本,至此,困扰陶瓷考古界多年的“邢窑之谜”得以正式揭开。

1988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为主组成的“邢窑考古队”对内邱、临城两县境内的古瓷窑址进行了复查,到1991年底,共调查核实邢窑遗址20余处(包括1988年河北省文物局泜河流域考古队发现的临城县代家庄遗址和1989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发现的邢台县西坚固窑址)。

1988年至1992年,邢窑考古队在调查的基础上试掘了内邱县城关和临城县祁村、山下三处窑址。试掘面积385平方米,出土灰坑52座,窑炉6座,器物标本上万件,时代涵盖隋、唐、五代、金四个朝代。这次试掘为邢窑的粗略分期断代及对邢窑不同时期遗迹遗物的认识、了解提供了可能。而内邱县西关北窑址发掘出土的隋代透影白瓷,是本次试掘的最大收获,填补了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项空白。

1997年6月,在邢台市桥东区顺德路第一医院北侧建筑施工中发现了隋末唐初的窑址。经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抢救发掘,出土了大量瓷器标本和窑具,遗物主要为粗白瓷和黑釉瓷,器型有:深腹碗、杯、瓶、盂、钵、罐、盅等,与内邱县西关北、中丰洞和临城县陈刘庄窑址出土的标本基本一致。此外,这里还出土了许多黑釉瓷瓦等建筑构件,为研究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2003年7月,原内邱县委礼堂、**院一带在改建步行街时发现了窑址群,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这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盈”字款和“翰林”款白瓷及刻印花瓷、唐三彩等,并且还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残片。这次发掘的面积和出土的遗物数量在邢窑考古史上都是空前的,特别是“官”字款白瓷的发现为我国唐代遗址或墓葬中出土的“官”字款白瓷的归属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证。

文物考古及文物部门的多次调查和三次发掘,使我们对邢窑的历史渊源和分布范围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解决了许多历史疑点,为邢窑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邢窑遗址主要分布在内邱、临城和邢台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带,大部分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的李阳河、泜河两岸。这里地势西高东低,河流纵横,到处是冲沟埝垅。在这一带的竹壁、祁村、澄底、南程村、贾村、邵明、磁窑沟、永固等地蕴藏着大量的粘土、铝矾土、硬质耐火土和半软质粘土。在内邱、临城和邢台县的西部山区还有石英、长石矿物广泛存在。这些充足的制瓷原料,为邢窑的烧制奠定了基础。在北起临城西双井,南到邢台县西坚固,约60多公里长、近30公里宽的范围内,分布着不同时期的瓷窑遗址26处。现分述如下:

1、西双井遗址

位于临城县治西北8公里的西双井村东的一块三角形台地上,东邻南北流向的自然河沟。遗址残存约1400平方米,地表所见遗物不多。在台地东断崖上暴露有一座残窑炉,火膛中存有大量的柴灰并夹杂有瓷片。出土标本有碗、执壶、盒、钵、盏托、窑具等。时代为唐。

2、祁村遗址

位于临城县西北75公里处,其西部是白云山,东面为一高岗。祁村遗址可分为两处,一处主要分布在村东南,地表遗物散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1981年,工业部门为恢复邢瓷生产曾在这里进行试掘,清理出残窑一座,出土了较多的粗细瓷器及窑具残件。1990至1992年,邢窑考古队在此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白瓷器物标本和窑炉遗迹。另一处在村西和村北,这里也能见到散布广泛的瓷片和窑具,遗存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经勘探,村北一带尚有窑炉残迹。两处遗址的时代为唐、五代。

3、岗头遗址

位于临城县西北4公里处的岗头村北侧,南临泜北渠,岗头至祁村公路从中穿过。地表遗物较多,散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1980年冯祁公路施工时曾挖出两座馒头形残窑。出土标本有碗、执壶、瓶、盒、窑具等。时代为晚唐、五代。

4、澄底遗址

位于临城县西北3公里处的澄底村东北侧,南郝公路从中穿过,据调查,在修公路时,曾挖出过一座窑炉,窑壁由耐火砖砌成。如今,在公路的南侧只残存一些已经扰乱的瓷片堆。时代约为五代、北宋。

5、射兽遗址

位于临城县西北15公里处。遗址分两部分:一部分在村北,一部分在村东南泜河北岸。村北部分破坏严重,堆积层厚06米,以烧制黑瓷为主;村东南部分约3万平方米,堆积层厚1—2米,遗物以白瓷为主,兼有黑瓷和三彩。出土标本有碗、盘、盏、钵、瓶、鸡腿瓶、杯、炉、三彩人物俑、窑具等。时代为北宋晚期至元代。

6、南程村遗址

位于临城县西南15公里的南程村北,遗物分布范围约9万平方米,堆积层厚06—15米,局部暴露由窑具和瓷片构成的堆积层达2米。遗物以白瓷为大宗,兼有黑瓷、酱瓷、褐瓷等,并有款识和题字作品。装饰方法为铁锈花、梅花点及刻花图案等,窑具主要有桶状匣钵、支圈、窑戗。时代为金。

7、解村遗址

位于临城县东南3公里的解村西北, 泜河南岸。共两处:一处距解村80米,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2—06米;另一处距解村约1公里,西依钓盘山,文化层厚03—08米。两处内涵相同,遗物主要有白瓷碗、杯、盘、黑釉盘等,窑具多为支圈、垫珠等。时代为金。

8、山下遗址

位于临城县东南4公里,遗址分布在村东和东北。村东部分遗物散布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16米;村东北部分遗物散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08米。两处遗物相同,有白瓷印花花口碗、印花折腹盘、瓜棱杯及盒、瓶、刻花模等,窑具有“石”字款桶装匣钵、支圈。1991年又发掘出窑炉两座。时代为金。

9、陈刘庄遗址

位于临城县东南约5公里的陈刘庄村东,面积约3万平方米。在村东有一条自西向东和一条自北向东的古河道,因两沟相交成十字形,故当地俗称“十字沟”,窑址分布在沟的两岸。根据遗存,东沟和北沟南端主要是隋代窑址,北沟北端主要是北朝窑址,南沟和西沟主要是唐、五代和宋、金、元代的窑址。看到的标本主要有青瓷,也有一些粗白瓷和细白瓷,主要器物是杯、碗、盘、钵、瓶、粉盒、动物玩具等。时代主要是隋唐,宋金元明清各个时期也有少量遗存。

10、代家庄遗址

位于临城县东南6公里的代家庄村东150米的阶梯状台地上,台地北高南低,其东部为泜河,南北皆为冲沟。遗址东西、南北各长约250米。地表遗物有陶片、瓷片和窑柱、三角支钉等。时代为隋、唐。

11、磁窑沟遗址

位于内邱、临城两县交界处的东西磁窑沟之间,属丘陵地带,北依矸石山,中间有百泉河穿过。面积6000余平方米,堆积厚度达4米以上,有灰坑和窑炉暴露。遗物有灰白瓷,但最多的是黑瓷粗器。在遗址北边的矸石山过去曾有人挖出过古代采矿留下的巷道旧址。遗址附近也曾有过窑神庙,并有明代碑记,今废。时代为金、元、明。

12、南岭遗址

位于内邱县西北约6公里处,村北有南北相邻的两个台地,高约4米。遗址在两个台地上分别仅存一部分。在北台地西北角,以前曾出土过青瓷碗和“开元通宝”铜钱,现断崖上还可见到厚约04米的堆积层和不少遗物,残存面积约50平方米。在南台地北面断崖上,暴露有堆积层,地表亦可拣到遗物。采集标本有碗、盆、钵、罐等。时代为唐、五代。

13、北大丰遗址

位于内邱县西北约4公里的李阳河北岸。遗址原有两处:一处在村东北80米处,曾发现有残窑遗迹,现地表已很少能见到遗物了;另一处在村西北200米处,面积约7800平方米。以前平整土地时曾在耕土以下出土过很多青瓷、白瓷、三彩和窑具残片。采集标本有碗、罐、钵、盆、三角支钉和瓷埙模具等。时代为隋、唐。

14、中丰洞遗址

位于内邱县城西北约2公里的中丰洞村北,李阳河北岸,地势较为平坦。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由于建房动土而逐步向北侵削,时常掘出残窑、窑具和瓷片。目前遗址南北仅宽20米,东西不足百米。并且大部分遗址已被民房覆盖。在南断壁上尚可见一道由草木灰、红烧土、骨头、瓷片、窑具及黑土构成的堆积带,文化层厚约2米。这是一处以烧造粗瓷为主的窑场,其中以青瓷为多,兼有少量黑瓷和白瓷。出土标本有碗、罐、杯、瓶、盆、、白瓷多足砚等,窑具有三角支钉、垫圈、蘑菇窑柱等,其中在一窑柱上刻有“吉利”二字。时代为隋、唐。

15、西丘遗址

位于内邱县城西6公里的李阳河南岸,地势较高。遗址大部分被压在村庄下面,在公路两边断崖上可见断断续续的瓷片堆积层,文化层厚03—08米。出土标本有碗、钵、盆、瓶、罐、盂、白陶俑、窑具等。时代为隋、唐。

16、北双流遗址

位于内邱县城西北李阳河北支流的西岸和南支流的北岸,面积2000余平方米。在这里不仅发现瓷片标本和窑具,还发现三处有红烧土的窑炉遣迹。出土标本主要是青瓷杯、碗、钵、盘,同时也发现粗白瓷残片。此处遗址除出土北朝标本外,隋唐、五代、宋金时期的标本也有发现。

17、内邱县城关遗址

位于李阳河东南岸,县城城区的西北部,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700米。依今地理位置,大致可分为西关北、西关西、步行商业街三部分。

①西关北窑区,位于李阳河南支流东南岸台地上和蜂窝煤厂一带,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表散布有较多的瓷片和窑具。瓷器有青瓷、白瓷、黑瓷以及透影白瓷,器类有碗、钵、盘、盆、罐、瓶等,窑具有三角支钉、齿形垫具、蘑菇形和喇叭形窑柱、垫圈、垫珠、筒形匣钵等。时代为北齐至唐。

②西关西窑区,位于内邱县西关村西头原石英粉厂以南,面积约2万平方米。这里虽然被民房压盖,但在改建房屋施工中,常有瓷片标本出现,主要有杯、碗、盘、钵与盘口器,其中有青瓷也有粗白瓷。时代为北齐至隋代。

③步行商业街窑区,主要位于原县礼堂、**院、农贸市场、服务楼、交通局一带,面积约5万平方米。这一带是唐代白瓷烧造最集中的地方,文化层较厚,内涵丰厚。2002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配合步行街建设工程,对原礼堂和**院旧址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224平方米,出土北朝至唐代灰坑174座、窑炉10座和大量的瓷片标本,亦有“盈”、“翰林”款白瓷和唐三彩,并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时代大体为隋至五代,唐代遗存最为丰富。

18、张家庄遗址

位于内邱县城东北1公里的张家庄村北300米,东临京广铁路。现遗址处建有城关镇砖厂,砖厂在取土时曾掘出过大量窑具和瓷片,文化层距地表深1—15米,厚15—2米。现在窑址大部分已被破坏。出土标本有碗、罐、盒、盘形匣钵、盆形匣钵等。时代为唐。

19、北光遗址

位于内邱县河渠乡北光村西南约300米的李阳河河道内,残存面积3200平方米。窑址上散布有大量的陶板瓦、筒瓦、瓷片、窑具,断面上可见多处含瓷片的灰坑和灰层堆积。时代为唐。

20、白家庄遗址

位于内邱县城东2公里的白家庄村东北500米处,面积约4万平方米。因砖厂取土形成的断崖上曾暴露过两座残窑体和不太丰富的文化堆积层,局部掘出过灰坑。窑址地面上散见有瓷片、瓦片和窑具残件。由于20世纪70年代较大规模的平整土地,窑址遭受严重破坏。采集标本有碗、罐、瓶、钵、、马、俑头、三角支钉等。时代为隋、唐。

21、冯唐遗址

位于内邱县至西南约8公里的冯唐村北约400米的小马河南岸台地上,土质沙性,地势平坦,遗物分布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南端,因村民取土挖坑可见若干个灰坑,深约13米。灰坑周围散布有较多的红烧土、瓦片、瓷片和窑具。遗址整体破坏严重,文化层不大丰富。时代为隋、唐。

22、顺德路遗址

位于邢台市桥东区顺德路第一医院北侧,遗址面积1000余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出土器物主要有白瓷碗、杯、钵口瓶、盘口瓶、高足盘及大量的黑釉器,并首次出土了黑釉板瓦、筒瓦及宝顶式建筑构件,遗物十分丰富。时代为隋至初唐。

23、西坚固遗址

位于邢台县西坚固村西约15公里的大沙河北岸台地上,东北距邢台市区约30公里。这里属太行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区。遗址所在台地北高南低呈阶梯状,范围东西长约200米,南北长约150米。因大部分被金元时期的冶铁废渣所覆盖和扰乱,故未发现原始堆积,地表散见遣物亦不丰富。采集标本有青瓷碗、罐、盆以及窑具三角支钉、齿形垫具等。时代约为北南时期。

有句俗话叫做“吹牛不上税”,辽宁省大连市陶瓷艺术家邢先生就曾经为此“吃过大亏”,在电视节目中他侃侃而谈,扬言有人能模仿出他的作品,便将自己的房子送给对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事情的结果又会如何?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陶艺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现代的陶瓷艺术应该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艺,并且糅杂整合了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

陶器的形成时间很悠久,甚至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了用泥巴烧制成陶,进而盛放食物与水。陶器的产生源于实用功能,并且在漫长的艺术发展中,才渐渐加入了观赏的元素,随后产生了所谓的陶瓷艺术。在千百年来的不断演化中,东方陶艺成为了世界工艺品中的翘楚,具有鲜明的独立性与观赏性。

在我国辽宁省大连市有这样一位陶瓷艺术家,此人在科研、教育、艺术、理论、慈善、鉴藏等领域均有颇高的建树,他就是邢先生。

邢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做过农民,当过木匠,卖过兰花,并因此而发了大财。不过邢先生并不是一个喜欢安逸的人,在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之后,他居然又开始迷上了陶艺。对于这种艺术而言,他先是收藏,之后就开始自己琢磨摸索,直至其做出的陶艺作品,被辽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收藏。据资料记载,直至现今,邢先生创作的6万余件陶器中,还有3万余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

邢先生热爱陶艺,也因此有过陶艺方面的不少专利发明,其中包括火焰定位、悬空无接面陶塑、泥条多层连接、多层转心瓶等等,而最令邢先生得意的杰作,正是多层吊球。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多层吊球陶艺,还让邢先生本人惹上了官司。

2006年4月1日,邢先生带着他的五层吊球陶器,来到了央视七套《乡约》节目组,展示了五层吊球内部相连却可自由转动的精巧。他说自己是五层吊球陶器专项发明人,如果没有自己,五层吊球陶器的制法将会成为世界之谜。

不仅如此,他还在节目组表示,向全国陶艺爱好者及专家发出正式挑战,如果谁能够完整的模仿出自己的五层吊球,自己将会将本人艺术中心的三层楼房及楼内资产全部送给对方,据初步估计,以上资产的价值居然能在两千万以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邢先生就是现实中的“独孤求败”,并有足够的信心接受任何人的挑战。

该节目一经播出,立即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众多陶艺专家与爱好者纷纷前来挑战,可惜都因手艺不精而黯然离场。不过事有例外,一位河南洛阳的小伙子,却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正式向邢先生发出了挑战。

这位河南小伙子名叫孙震,是一位普通的电工,由于平时喜欢陶艺,故此经常收看该类电视节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孙震看到了邢先生的五层吊球,立马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孙震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五层吊球的研制中。三个月的时间里,孙震一边反复观看邢先生五层吊球视频,另一方面用多种方法进行测试,经历过种种失败之后,他终于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五层吊球制作完毕。

在此之后,孙震将自己复制出的五层吊球拍成了视频,并在信中详细介绍了五层吊球的制作步骤与方法,一并都邮寄给了邢先生。不过对于孙震的五层吊球,邢先生并没有给予肯定,反而还挑出了不少的毛病,包括其五层吊球的球体本身不能转动等。

孙震接到邢先生的通知,立马对五层吊球进行了改进,当他再次将成果交给邢先生的时候,邢先生本人却不再对其进行理睬,甚至一度杳无音信。见此情况,孙震只能一纸诉状将邢先生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强制邢先生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官司最后的结果很出人意料,法院认为,孙震制作的五层吊球的确符合邢先生本人的要求,可是邢先生在电视节目上的言论只是一种广告形式,在法律层面上并不生效,故此孙震败诉,不过关于法律途径的各种诉讼费用还是由邢先生本人负担。

话及至此,其实两个人官司的输赢只是他们之间的私事,但是二人的赌约,却让我们看到了陶艺发展的光明前景,这是一件“长江后浪追前浪”的民族幸事,也是“百花园中竟芳菲”的重要体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804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