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主要人物关系表(分魏蜀吴)

三国主要人物关系表(分魏蜀吴),第1张

蜀国:

1、桃园三结义:刘备,张飞,关羽

2、蜀国五虎将:张飞,关羽,赵云,马超,黄忠

3、刘备妻子:糜夫人,甘夫人,吴国公主孙尚香

4、关羽之子:关兴,关羽义子:关平

5、张飞之子:张苞

6、马超旧时的兄弟:马岱

7、马超,马岱之父:马腾

8、诸葛亮之妻:黄月英

9、南蛮大王孟获、祝融夫妇

10、诸葛亮之义兄:吴国谋士诸葛瑾

11、诸葛亮弟子:马谡,马良,姜维

魏国:

1、曹操嫡长子:曹丕

2、曹操其他儿子(按年龄):曹植,曹彰,曹冲

3、曹丕的妻子:甄姬

4、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

5、魏国五良将:张辽,张郃,乐进,于禁,徐晃

6、夏侯兄弟:夏侯惇,夏侯渊

吴国:

1、孙坚之子:孙策,孙权,孙尚香

2、孙策之妻:大乔

3、孙策之兄:周瑜

4、周瑜之妻:小乔

5、大小乔姐妹

扩展资料:

三分魏蜀吴的时代背景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

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

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

姓李的名人故事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是讲李白小时候的事。他曾经在昌隆县的象耳山中读书,有一天,读书遇到了难处时,屋外传来一阵欢笑声。李白走到窗前一看,原来是小伙伴在做游戏。他立刻丢下书,奔了出去。 春天里,野花满山,蜂飞蝶舞。李白一边采野花一边扑蝴蝶,来到一条小溪旁,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在溪边的石头上磨一根铁棒。他走上前去,好奇地问:“您磨这个做什么呀?” 老奶奶头也不抬地回答说:“做针呐。” “做针?这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李白惊讶地问。 “孩子,这铁棒虽然粗,可我今天磨明天磨,一直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针的。”老奶奶说完,又埋头磨起来。 李白摸了摸脑袋想,老奶奶说得对啊!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读书不也是这样吗?不下功夫,怎么能学到丰富的知识呢?于是,他立刻跑回家,读起书来。 离家远游 二十五岁的时候,李白已经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能诗善文,而且会击剑骑马,还喜欢弹琴唱歌。他决心为国家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就对父亲说:“孩儿打算离家到外面去长长见识。” “还是在家读读书,有机会找个事做吧,何必远离家乡外出呢?”父亲说。 李白满怀豪情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志在四方,胸怀天下。待在家乡怕是没法施展我的才能。出去以后,一来可以游历各地,结交名士;二来也可以寻找机会,辅助皇上。” 父亲听了,乐呵呵地笑着说:“好,你既然有这样的抱负,那就出去闯闯吧!” 过了几天,李白告别父母,身佩宝剑,上路了。乘船沿着长江东下,过三峡的时候,江水湍急,船行如箭,李白站立船头,望着两岸的青山,心中非常激动。后来他写过好几首描写三峡风光的诗。

李姓的名人故事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是讲李白小时候的事。他曾经在昌隆县的象耳山中读书,有一天,读书遇到了难处时,屋外传来一阵欢笑声。李白走到窗前一看,原来是小伙伴在做游戏。他立刻丢下书,奔了出去。

春天里,野花满山,蜂飞蝶舞。李白一边采野花一边扑蝴蝶,来到一条小溪旁,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在溪边的石头上磨一根铁棒。他走上前去,好奇地问:“您磨这个做什么呀?”

老奶奶头也不抬地回答说:“做针呐。”

“做针?这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李白惊讶地问。

“孩子,这铁棒虽然粗,可我今天磨明天磨,一直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针的。”老奶奶说完,又埋头磨起来。

李白摸了摸脑袋想,老奶奶说得对啊!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读书不也是这样吗?不下功夫,怎么能学到丰富的知识呢?于是,他立刻跑回家,读起书来。

离家远游

二十五岁的时候,李白已经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能诗善文,而且会击剑骑马,还喜欢弹琴唱歌。他决心为国家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就对父亲说:“孩儿打算离家到外面去长长见识。”

“还是在家读读书,有机会找个事做吧,何必远离家乡外出呢?”父亲说。

李白满怀豪情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志在四方,胸怀天下。待在家乡怕是没法施展我的才能。出去以后,一来可以游历各地,结交名士;二来也可以寻找机会,辅助皇上。”

父亲听了,乐呵呵地笑着说:“好,你既然有这样的抱负,那就出去闯闯吧!”

过了几天,李白告别父母,身佩宝剑,上路了。乘船沿着长江东下,过三峡的时候,江水湍急,船行如箭,李白站立船头,望着两岸的青山,心中非常激动。后来他写过好几首描写三峡风光的诗。

姓李的名人励志经典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天下。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李世民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649年逝世,享年50岁,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搜集有关姓李的名人故事 西游献赋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

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

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

李姓名人的故事 诗曰:“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李涉在做太学博士期间,一次去九江,因遇雨歇宿在一个叫井栏砂的江村里,半夜里遇到强盗打家劫舍。李涉害怕和“豪客”讲道理,吓得蜷缩在角落里不敢动。这时强盗大王问他说:“你是什么人?”李涉的随从大着胆子说:“是太学李博士。”那大王一愣,追问:“哪个李博士?是不是诗名远播的李涉博士?”李涉忙答:“不敢当,我就是李涉。”然后,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大王抢上来亲切地和他握手,连声说:“你真的是李博士?太好啦!久仰大名了。您送我一首诗好不好?”李涉做梦也想不到居然还能遇上这种“文学爱好者”,又惊又喜挥笔写下了这首题名《井栏砂宿遇夜客》七言绝句。大王欢喜无限地收藏起来,还送许多礼物给李涉,并恭送他上路。李涉在江湖官场打混了大半生,尝尽了冷眼白眼,一肚子不平之气,到头来竟是在强盗大王这儿享受到了“尊重”的待遇,百感交集,差不多也要把大王认作个江湖知己了。两人挥手告别,宛如朋友。

李姓中的名人故事 1道家始祖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传说是《老子》一书的作者。

传说老子是春秋初期周平王时的人,又说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孔子是春秋末期人),那么老子就活了200多岁,有人说他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的。后人纷纷效仿,求仙问道成为历朝历代许多皇帝和大臣的头等大事,道教由此兴盛。老子也被奉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老子》一书是他思想的主要体现。他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对中国哲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

2一代名君李世民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李世民早年随父起兵反隋,战功赫赫,先后镇压和收服窦建德、刘黑闼、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太子李建成很忌妒他,联合另一个弟弟李元吉设计陷害他。

李世民得知后,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并诛戮两人的亲眷、僚属多人,事后还迫使高祖李渊交出皇权,史称“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善于纳谏,他有一个名臣叫魏征,经常直言进谏,即使太宗盛怒也毫不退让。魏征死后,太宗痛哭着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太宗举贤任能、量才录用,采取了一些开明政策和利国利民的措施,经济得到稳步发展,历史上称他统治的时期为“贞观之治”。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非常羡慕唐朝文化,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带着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去长安向皇室求婚,唐太宗为汉藏两抚友谊着想,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后,汉藏交流频繁,先进的汉族文化传入吐蕃,对吐蕃生产和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诗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

年轻的时候,李白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25岁时他出外远游,在长安遇到当时任太子宾客的贺知章,两人一见如故。贺知章特别欣赏李白的诗,据说他读到《蜀道难》和《乌栖曲》时,欣喜若狂,认为这样的诗可以泣鬼神,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拿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贺知章对李白瑰丽的诗歌和飘逸脱俗的丰采感到十分惊异,戏言:“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后来就有人称李白为“谪仙”。

李白嗜酒如命,不拘小节。他在沉醉时撰写的诗歌,尤见神采,并且能与没有喝酒的人议论政事,见解精辟,毫无差错,人不能及。当时的人称李白为“醉圣”。

天宝初年,李白得唐玄宗赏识,玄宗常令他撰写诏书、文诰。当时正是十月,天气寒冷,笔被冻住不能书写。唐玄宗下令宫女服侍在李白身旁,拿起笔用嘴呵气解冻,然后供李白使用,称“美人呵笔”。

4皇帝词人李煜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五代时南唐国主,著名词人,世称李后主。

李煜不仅擅长诗文、音乐,而且书法极佳,写字用颤笔作扭曲之状,十分遒劲,状如寒松霜竹,取名为“金错刀”。他精于鉴赏,最不喜唐颜真卿书,说颜书有佳笔而无佳作,得王羲之之筋而失于粗鲁,如叉脚田舍汉(庄稼汉)。

李煜以词著称于世,却因词惹祸身死。宋军攻破南唐,李煜被俘。他常以泪洗面,词曲中常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情绪。一次,他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太宗听说后大怒,用毒酒把李煜毒死。

5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

姓李的名人事迹 李氏在历史上有过很多望族,名气最大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秦朝发源於陇西郡的李家。他们的始主是李崇,秦朝陇西守。第四代孙子叫李仲翔,是河东太守,征西将军,后战死沙场。 以后,这支李氏传了20多代,到隋朝,出了灭隋建唐的唐太祖李渊。陇西李氏名人辈出,仅唐朝一代就出了21位宰相。汉将李广,西凉主李钡榷际锹の骼钍现后。真是人才济济。 从汉朝到唐朝,陇西李氏共分衍出13个房支,它们是:范阳李氏,尊李崇6世孙李向(尚弟)为始祖;顿丘李氏,奉李广孙李忠为祖;渤海李氏,始祖李恬;申公房李氏,始祖李潜;丹阳李氏,始祖李伦;安邑李氏,始祖李盖;镇远将房李氏,始祖李郑黄搅估钍希始祖李系;姑藏李氏,始祖李函;敦煌李氏,始祖李茂;仆射房李氏,始祖李冲;绛郡李氏,始祖李成礼;武陵(后为武阳)李氏,始祖李刚。

一是西汉时期发源於赵郡的李氏。他们的始祖是李玑,他是李崇的四弟,在秦朝任太傅的官职。他的儿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国丞相李牧。赵郡李氏在唐朝以前的声望高於陇西李氏。 赵郡李氏共分衍出10多个房派郡族,主要有:中山李氏,开基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颖川李氏,始祖李秉,为李牧5世孙,汉颖川郡守,遂居颖川;辽东李氏,奉李齐13世孙李宝为祖;江夏李氏,奉李秉5世孙李就为祖;汉中李氏,奉李秉6世孙李颉为祖;襄城李氏,有李膺,为李秉8世孙;常山李氏,奉李楷为祖。李楷为李膺6世孙,於晋代避赵王伦之乱,徒居常山平棘,他有5子,分居三处,形成东祖、西祖、南祖3房,通称平棘李氏;广陵李氏,为江夏李氏分支,奉李就18世孙李元哲为祖。赵郡李氏支派繁多,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仅次於陇西李氏的大族。 唐朝以后,还有一些人是朝廷赐姓而形成的李氏大家族。这些人大多为少数民族,他们在中国北方和西北发展,后不少向江南移居。这其中主要有: 柳成李氏:有两支。一支是唐朝大将李光弼的家族发展来的,后称金陵李氏。另一支是成德节度吏李宝臣的家族。 代北李氏:出自沙陀部族李国昌。李国昌以功授代北节度使,其子李克用为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勋建立后唐,称霸一时。 武威李氏:唐将李抱玉,本姓安。祖先为安息国世子,入中国居洛阳,后裔避乱徙居武威,衍为大族。至抱玉时,赐姓李,徙籍京兆,其族遂为京兆李氏。 李耳,字伯阳,世称老子,又叫老聃。春秋时期陈国人,出生在河南鹿邑县东。早年担任 东周守藏史 (相当现今的图书馆馆长)。后因为周朝发生叛乱时,大量典籍被带到楚国,而被免职。 随后又到鲁国生活多年,与孔子来往较多。孔丘曾经适周问礼於老聃,向他学过周礼。后来不忍见周朝衰落,西出丞谷关,守关的令尹(官名)听说他很有学问,就让他写书,於是就有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道德经》。 他在这部书中提出无为而治。 认为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应当不干涉人民的行为,不用教育,让他们自然发展。这一观点影响深远,在当今的企业管理理论中,就有人提倡 无为而治 。 他是道教的鼻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提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仅次於儒教创史人孔丘。在封建社会中,他的思想有时取代儒学的地位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潮流,魏晋时的玄学在中国的盛行,就是明证。 李世民,公元599年生於陕西武功。自幼熟读兵书,箭头可射穿门板。其父李渊是当时隋朝皇帝杨坚的姨甥。 李世民少年时,皇帝杨坚大建宫殿,开掘大运河,挥霍无度。李世民18岁时劝李渊杀掉杨坚派来的监视,在太原起兵。在李世民的积极参与下,李氏父子一路过关斩将,深得民心,仅用半载时间,大兵直逼长安。 次年三月(公元618年)李渊>>

姓李的历史名人? 李耳(老子)李牧(战国赵名将)李冰(都江堰就他修的)李广(西汉名将)李斯(秦国丞相)李渊(唐高祖)李世民(唐太宗)……唐、后唐、南唐的皇帝都姓李、李时珍(明朝名医)李自成(闯王)还有一个前面的可能不知道,但这个是人就知道~李纲

李的李姓(Lee)的名人 李的家族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悠久和显赫的家族之一。最早踏上美洲土地的李氏家族的成员是托马斯・李(Thomas Lee),其为俄亥俄公司的创始人,作为传统的英国贵族曾是殖民地最高会议(The governing Council of the colony)的成员和弗杰尼亚州的州长。托马斯・李更是富甲一方,在弗杰尼亚和马里兰拥有多大1万6千英亩的种植园,同时其也是整个殖民地区中拥有最多黑奴的人之一。托马斯死于1750年,生后留下了大批的财富和8个孩子。大儿子菲利普・李继承了这笔庞大的遗产,成为了新的一家之主。紧随其后的就是,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要求独立的风潮。虽然英国在“七年战争”中战胜了法国成为了北美殖民地的主宰,但是它却不得不去面对战争造成的巨大债务,到头来这笔钱还是加在了殖民地的头上,各种各样的新增税额层出不求。随之而起的就是越来越来大反对英国的呼声,作为最老的殖民地之一的弗吉尼亚更是在这次风潮中走在前面。李氏家族当然也无法置身事外,而他们则站站在了坚决要求独立的一边。李氏兄弟中的弗朗西斯・赖特福特・李(Francis Lightfoot Lee)也作为弗杰尼亚的代表之一参加了《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起早和签署。同时托马斯・李大女儿马提搭・李的,她的表哥,丈夫亨利・李(Henry Lee III)很快就参加由乔治・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成为了龙骑兵军官。他曾在新泽西的帕里斯-好科(Paulus Hook, New Jersey)指挥了一起成功的突袭,仅以一名士兵受伤的代价活捉了400名错愕的英国皇家步兵。之后赢得“小马亨利”(Light Horse Harry)的外号,成为了华盛顿手下最为出色的骑兵指挥官,追随其南征北战直到约克镇,战后也同样被舆论看作“国家英雄”。1790年,马提搭・李由于感染了伤寒辞世,同时也留给了亨利-李位于弗杰尼亚斯特弗拉德大庄园,这曾是托马斯・李产业中的一部分。1793年,亨利・李再婚取了安妮・希尔・凯特(Ann Hill Carte)为妻。14年后,也就是18071月19日年亨利-李老来得子,他给这个健康,强壮的男婴,取名罗伯特・爱德华・李。而这个婴孩之后成为了比他父亲在美国历史上更有影响力的人物,当然这不是当时的亨利・李所能预见的。在李出生后不久,李氏家族的命运开始了转折。亨利-李在一次投资活动中被合伙人诈骗了一大笔巨资,顿时导致了家庭瞬间败落。甚至由于亨利-李无力偿还所欠下的债务而被投入了巴尔帝摩(Baltimore)的监狱之中,独立英雄就这样成了阶下囚。亨利-李最后流亡国外,最后死在了返乡的路上。这给尚在童年的李造成了巨大的阴影,也让他看到了现实的无情与残酷,昔日的英雄竞会落得如此下场,之后的李也渐渐养成了沉默寡言的生涯。李的母亲也不得不担负起经营这个负债累累庄园的艰难任务。李从小空有一个名门望族的头衔实际上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穷小子,家的收入大都用于还债,剩下仅仅够家里的温饱。家中的现状同样也造成了离相当早熟的性格,整日以书为伴,很少出门像同龄人那样嬉戏玩乐。到了1825年,他18岁的时候,李以顺利地考入了耶鲁大学。然而当李兴奋地收到了耶鲁大学录取书的时候,却不得不面对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其家中的根本无力支付他的学费。虽然,母亲表示哪怕再去借钱也要供他读书,但是李很明白母亲这几年来的劳苦。最终李无奈地向西点军校提出了申请,那里是唯一既可以让他受到良好高等教育又不用交付学费的地方。西点军校很快就批准了他的申请,之后李也第一次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弗吉纳亚州到了位于纽约州的军校。军校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84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