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人的习俗

陆丰人的习俗,第1张

1、买年货

一进腊月,各闹市皆拥挤不堪,都是买年货的人,但各种东西也都涨了不少,商人趁机作一笔好生意,故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谚。

2、贴春联

贴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3、年夜饭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4、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5、压岁钱

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炮竹驱赶“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

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下,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海陆丰人不是潮汕人。

海陆丰即汕尾,是单独一个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东临揭阳市,同惠来县交界;西连惠州市,与惠东县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县相连;南濒南海。

而如今的潮汕地区既为潮州古八邑,其范围为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三个地级市,不包括汕尾,所以海陆丰人不是潮汕人。

扩展资料

海陆丰不属于潮汕大平原范畴,潮汕地区多为平原,海陆丰则为沿海丘陵地貌,两者在地缘上也不是从属关系,而是邻居关系。潮汕人的“母亲河”为韩江、榕江、练江、隆江;海陆丰人的“母亲河”为螺河、黄江。

两者同为源自闽南地区,两者为兄弟关系,而不是什么从属关系。海陆丰大部分人祖先直接来自闽南,而非是潮汕平原,所以海陆丰绝不是潮汕的势力扩张之地。潮汕有的,海陆丰一般也有,例如工夫茶等;海陆丰有的,则潮汕未必有,例如擂茶(咸茶)等。

--汕尾

--潮汕

广东陆丰碣石镇的街上店铺大都是以“维修”为招牌,拼装和翻新都是在深宅大院进行。不仅隐蔽,而且外人难以发现。

如果遇到执法部门检查,就立即将高大的宅门关上,以执法人员无权进入民宅为由,拒绝开门检查,逃避查处。

碣石,仅是广东陆丰县海边上的一个小镇。然而,就在这个小镇上,却盛产着日本“本田”、“铃木”等品牌的摩托车,一辆辆不同款式的假冒拼装翻新车从这里流向全国。

扩展资料:

碣石镇,古称“碣石卫”,粤东四大名镇之一,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南部碣石湾畔,离东海镇仅有304公里,海湾对岸即是汕尾市城区,与香港仅隔115海里,距深圳经济特区2392公里,距潮汕机场仅需1613公里,离深汕高速仅23公里;境内按传统分为(原)碣北乡、碣石城、碣南半岛三片地区,且远有东沙群岛(大陆行政归属碣石,实际为台军控制区)

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千米(不含东沙群岛),海岸线403公里(拥有汕尾海岸线较长的城镇之一),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夏两季,冬短夏长,海岸景色宜人,自然环保,且境内有玄武山旅游区(元山寺是东南亚及潮州等地的佛教圣地)、田尾山海洋景区、明卫城遗址、玄武山等历史古迹,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政府驻金狮区北园路,下辖4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0万;

碣石地理优越,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屯兵于此,即便如今依然为粤东重镇,是陆丰市三大经济强镇及陆丰市五大港口之一、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中心城镇、广东省民俗艺术之乡、广东省圣诞品专业镇、国家一级渔港、后来入选为全国重点镇。

参考资料:

—碣石镇

江门外海到潮汕陆丰市的距离可以由以下高速自驾路线得出约为3255公里,自驾路线如下:

驾车路线:全程约3255公里

起点: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办事处

1江门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中华大道行驶110米,过左侧的农业大厦约220米后,左转进入江海四路

2) 沿江海四路行驶12公里,朝新会/江海区政府方向,右后方转弯进入五邑路

3) 沿五邑路行驶590米,调头进入五邑路

4) 沿五邑路行驶300米,右转进入江睦路

5) 沿江睦路行驶14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兴宁路

6) 沿兴宁路行驶12公里,调头进入兴宁路

7) 沿兴宁路行驶450米,朝G94/S26/中山/广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 沿匝道行驶650米,直行进入珠三角环线高速

9) 沿珠三角环线高速行驶163公里,过白里桥,稍向左转进入深罗高速

10) 沿深罗高速行驶88公里,过港口高架桥约20公里后,直行进入新隆立交桥

2沿新隆立交桥行驶570米,过新隆立交桥约800米后,直行进入广澳高速

3沿广澳高速行驶234公里,过坦尾桥,朝东莞/深圳/G9411/南沙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莞佛高速

5沿莞佛高速行驶217公里,朝长安/深圳/常平/虎门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13公里,过太平立交约12公里后,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

7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7公里,朝常平/惠州/大岭山/大朗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五点梅立交

8沿五点梅立交行驶11公里,过五点梅立交约300米后,直行进入莞佛高速

9沿莞佛高速行驶23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潮莞高速

10沿潮莞高速行驶781公里,朝汕尾/广州/汕头/潮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1沿匝道行驶8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广惠高速

12沿广惠高速行驶163公里,稍向右转进入凌坑互通

13沿凌坑互通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沈海高速

14沿沈海高速行驶1111公里,在陆丰/陆河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5沿匝道行驶680米,左转进入S240

16汕尾市内驾车方案

1) 沿S240行驶12公里,左转进入龙山路

2) 沿龙山路行驶28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马街

3) 沿马街行驶20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金龙路

4) 沿金龙路行驶920米,右转进入西环路

5) 沿西环路行驶720米,直行进入桥西大巷

6) 沿桥西大巷行驶2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桥西路

7) 沿桥西路行驶30米,左后方转弯

8) 行驶570米,左转进入东海大道

9) 沿东海大道行驶20公里,左转

10) 行驶350米,左转

11) 行驶60米,左转

12) 行驶60米,右转

13) 行驶80米,右转

14) 行驶7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陆丰市人民政府

另附上非高速自驾路线:

全程约3877公里

途经:佛山一环南延线、福昆线

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办事处

进入中华大道,行驶330米

左转,进入江海四路,行驶13公里

左转,进入岐江公路,行驶39公里

左转,进入中兴大道中,行驶25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新兴大道东,行驶990米

左转,进入中兴大道北,行驶32公里

右转,进入东岸西路,行驶810米

左转,进入胜利一路,行驶500米

右转,进入红庙路,行驶120米

左转,进入百安南路,行驶44公里

右转,进入泰安路,行驶870米

请直行,进入Y813,行驶33公里

请直行,进入勒南线,行驶440米

请直行,进入佛山一环南延线,行驶222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佛山一环,行驶215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佛山一环辅路,行驶510米

右转,进入广佛新干线,行驶18公里

左转,进入北海路,行驶210米

右转,进入广佛路,行驶25公里

请直行,进入芳村大道西,行驶770米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珠江西桥,行驶32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双桥路,行驶23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内环路,行驶94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永福路,行驶660米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广园东路,行驶18公里

请直行,进入禺东西路,行驶790米

请直行,进入燕岭路,行驶25公里

请直行,进入天源路,行驶16公里

请直行,进入广汕公路,行驶700米

请直行,进入天源路,行驶17公里

请直行,进入广汕一路,行驶13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广汕一路高架,行驶10公里

请直行,进入广汕二路,行驶32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增城大道,行驶149公里

请直行,进入镇龙大道,行驶71公里

请直行,进入广汕公路,行驶29公里

请直行,进入风光路,行驶31公里

请直行,进入广汕公路,行驶147公里

请直行,进入增城大道,行驶48公里

请直行,进入福昆线,行驶453公里

请直行,进入博罗大道西,行驶58公里

请直行,进入博罗大道中,行驶30公里

请直行,进入博罗大道,行驶20公里

右转,进入惠博大道,行驶135公里

请直行,进入文昌二路,行驶940米

请直行,进入文昌一路,行驶13公里

右转,进入惠州大道,行驶44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福昆线,行驶1582公里

请直行,进入广汕公路,行驶12公里

右转,进入东海大道,行驶48公里

左转,从东海大道到陆丰市人民政府,行驶370米

陆丰市人民政府

首先是中国人,其祖先基本是福建人,宋朝时迁至海陆丰,因受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政治归属等系列因素影响,形成了闽南人一种新的文化,即既有传统的闽南文化,又有潮汕、客家文化的特殊的海陆丰文化,使海陆丰人既不是闽南人,也不是潮汕人、客家人的海陆丰人。

具体内容介绍:

海陆丰是汕尾市的别称,包括现在的汕尾市所管辖的城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红海湾区、华侨区以及深圳市代管的深汕特别合作区。

人口民族介绍:

汕尾市居住人口分属于3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总数的9991%,其他34个少数民族人口7000多人,约占总人口的009%。除海丰县鹅埠镇上北红罗村有200人属聚居外,其余7000多人属于散居人口,主要分布在重点城镇和部分经济比较富裕的农村。在各少数民族中超过100人的有壮族、畲族、黎族、土家族、瑶族、苗族,壮族,其中人口最多达1482人。这些人口大部分从外省因工作调动或婚嫁迁入汕尾市、省内迁入者也不少。

华侨华人,港澳台侨胞

汕尾是侨乡,汕尾籍侨胞主要旅居香港、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祖籍海陆丰的客家人成为台湾客家人第二大群体,被称为“海陆客”。

汕尾的通用译名包括:Shanmei、Hoifun(海丰)、Lukfung(陆丰)等三个单词。如果按汕尾原乡的主流语言闽南语来拼,汕尾海陆丰的地名会被拼成:Soaboi、Haihong、Liokhong,但是这些纯粹是假设性拼写,并没有被真正使用。这是因为大量旅居香港的汕尾籍华侨,影响了其它各国的汕尾籍华侨。海外的汕尾籍华侨,常常加入惠州十属会馆,包括海丰、陆丰、归善、紫金、龙川、连平、河源、博罗、新丰、龙门等十个县。旅港的汕尾籍,则归为鹤佬人(Hoklo Clan)

扩展资料

汕尾市语言:

语言  汕尾市绝大多数使用汉语方言。汉语分福佬话、客家话、白话(粤语)、占米话、军话、北方方言等。福佬话主要分布于汕尾市城区、海丰和陆丰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65万人;

根据其语音特点,可分为8个声调片和7个声调片两大片,分别以海城话和东海话为代表。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陆河县、海丰县东北部和西北部、陆丰市北部山区,使用人口约60万人。白话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约4万人;

在汕尾、海城、东海等地,因与港穗商贸往来频繁,受广府文化影响较深,会说白话的占相当比例。占米话是粤语在粤东地区深受客家话、

福佬话影响的一支土语,分布于海丰县西南部,使用人口约35万。军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份但深受客家话、粤语、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有陆丰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村和海丰平东镇龙吟塘村三个方言岛,使用人口约1万。北方方言主要集中于汕尾市区,使用人口约2万,多数于汕尾建市后迁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汕尾市居民中有80%左右会说普通话。除使用汉语外,聚居在海丰县鹅埠镇上北村委会红罗村的少数民族畲族,人口约200人,使用其民族语言——畲语。

参考资料:

海陆丰—  汕尾概况——汕尾市人民政府

陆丰属于潮汕。

陆丰市,1995年撤县设市(县级),地处粤东沿海碣石湾畔,北面和陆河县、普宁市交界,东与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及惠来县接壤,西与海丰县和汕尾市城区为邻,南濒南海。陆地总面积16877平方公里,下辖20个镇、2个汕尾市直农场、2个经济开发区,337个村(社区),总人口16708万人。 

乌坎港与穿越市境的深汕高速公路和324线国道构成了便利快捷的水陆交通网,在长达1165公里的海岸线,密布着乌坎、碣石、甲子、湖东、金厢5个港口,乌坎港是运输良港,清朝初期为粤海关7大总口之一。

扩展资料;

陆丰地处粤东沿海碣石湾畔,介于深圳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全市陆地总面积168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305万亩、亩耕地1196万亩、草地2503万亩、水面5449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21%、474%、10%、216%,总人口167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88万人。

1995年撤县设市,现辖20个镇、2个汕尾市直农场、2个经济开发区,337个村(社区)。境内交通方便、通信发达、水电充足、资源丰富。

市区乌坎港与穿越市境的深汕高速公路和324线国道构成了便利快捷的水陆交通网,在长达1165公里的海岸线,密布着乌坎、碣石、甲子、湖东、金厢5个港口,乌坎港是运输良港,清朝初期为粤海关7大总口之一。

-陆丰

  现代人移民来移民去的,哪分什么民系的?像香港、深圳、东莞、澳门等基本上就是一个民族大融炉。像广州、佛山、珠海、汕头、湛江外地户的也不少的尤其经济越是发达的地方,外来户越多。

  像有些厂区七八成都是外来打工仔,哪有民系之分的?如果像提问者这样分民系的,广东何止五家?客家分半山客与山客的,广府白话地区分出湘桂的,潮分潮汕本土和潮汕本土以外的。

  要知道自古就有本土一潮人,海外一潮人之说了。且古潮州就是客家人南迁的出海口,说明古代的潮州对外移民的人数之多。还有什么疍、畲、侗、黎、苗、壮、土……等等的少数民族民系……基本上没法分清。

  这与古代的两广到沪浙沿海一带都称之百越有关,其实广东只有三大汉族民系,它们分别为广、客、潮。这三家汉民系在省外也有,不过称谓就不同了。

  那么广东主要是有四次历史上的大移民所造成今天的格局的。第一次,是秦汉时的移民(以广府人,即白话语地区的人为主)。第二次是唐宋时期的移民(以潮汕人,即闽南语系的人为主)。

  第三次是元后移民(因为元朝开辟了江西中书省,广东粤东地区即珠三角以东归江西管辖,因此元后客家人大举南迁)。

  最后才是近代的移民(主要集中在广东珠三角及沿海城市一带。现称为新广东人,那么要不要把讲普通话的新广东人归类成新广东民系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515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2023-07-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