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清)吴汝纶
伯衡足下。辱示与王篠池书,文气疏畅,知足下留心于古人之文者深也。前座上论文,盛推海峰而左袒“望溪才弱”之说[1],某窃心疑焉,而未敢有所枝梧[2],归挑灯重展方、刘二集,伏而读之,窃意足下之盛推海峰者,才耳。第海峰信以才鸣矣,望溪亦何尝无才也?夫文章以气为主,才由气见者也,而要必由其学之浅深,以视其才之厚簿。学邃者[3],其气之深静,使人厌饫之久[4],如与中正有德者处,故其文常醇以厚,而学掩才。学之未至,则其气亦稍自矜纵[5],骤而见之,即如珍羞好色[6],罗列目前,故其文常闳以肆[7],而才掩学[8]。苦昌黎所云先醇后肆者[9],盖谓既醇之后,即纵所欲言,皆不失其为醇耳,非谓先能醇厚,而后始求闳肆也。今必以闳肆为宗,而谓醇厚之文为才之不赡,抑亦过矣。
夫才,由气见者也。今之所谓才,非古之所谓才也,好驰骋之为才[10];今之所谓气,非古之所谓气也,能纵横之为气[11]。以其能纵横好驰骋者,求之古人所为醇厚之文,无当也。即求之古人所为闳肆者,亦无当也。然而资力所进,于闳肆之文,尚可一二几其仿佛[12],至醇厚,则非极深邃之功,必不可到。然则望溪与海峰,断可识已。
大抵望溪之文,贯串乎六经子史百家传记之书,而得力于经者尤深,故气韵一出于经。海峰之文,亦贯串乎六经子史百家传记之书,而得力于史者尤深,故气韵一出于史。方之古作者[13],于先秦,则望溪近左氏内外传[14],而海峰近《战国策》;于西汉,则望溪近董江都[15],而海峰近贾长沙[16],于八家,则望溪近欧、曾,而海峰近东坡。就二子而上下之,则望溪西汉之遗,而海峰宋入之流亚也[17]。
夫文章之道,绚烂之后,归于老确[18]。望溪老确矣,海峰犹绚烂也。意望溪初必能为海峰之闳肆,其后学愈精,才愈老,而气愈厚,遂成为望溪之文。海峰亦欲为望溪之醇厚,然其学不如望溪之粹,其才其气不如望溪之能敛,故遂成为海峰之文。某所得于望溪、海峰之文者如此[19]。以足下留心于古人之文也,故叙而陈之。倘有所商论,更辱教焉,幸甚。某再拜。
注释:
[1]左袒:袒护。“望溪才弱”之说:此说出自乾隆时作家袁枚。袁氏认为:“本朝古文之有方望溪,犹诗之有阮亭,俱为一代正宗,而才力自薄。”(《随园诗话》卷二)袁氏又有“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之句(《仿元遗山论诗》之一)。阮亭即清初诗人王士祯(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2]枝梧:亦作“支吾”,反对。[3]邃(suì岁):精探。[4]厌饫:饱足,这里意为充分体味。[5]矜纵:强劲放纵。[6]珍羞:亦作“珍馐”,美昧食品。好(hǎo)色:悦目的色彩。[7]闳(hóng宏):宏大。肆:放纵自由。[8]以上讲才与气与学的关系。学问精深者,其气深沉平和,由于才由气见,故虽有才亦不外露。文章于是醇厚成熟。这叫做“学掩才”。学问不够者,则其气比较强劲放纵。故其才随之而易显,文章于是宏大恣肆。这叫做“才掩学”。作者虽不菲薄后者,而实际上更加推崇前者因为前者真正做到了才、学、气的统一。[9]“昌黎”句:韩愈《答李翊书》谈自己为文,“共皆醇也,然后肆焉。”[10]驰骋:行文大肆起落开阖。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浮才,并不是真正的才,故谓“非古之所谓才也。”[11]纵横:文气奔放恣纵。作者认为这种徒有其表的气势,不是经过长期修养而成的“浩然之气”,故谓“非古之所谓气也。”[12]“以其能纵横”八句:今天能纵横驰骋者所作之文,不但不能与古人醇厚之文相比并,而且也不能与古人宏肆之文相比并。但这样的作者凭籍于努力进取,对古人的宏肆之文,还勉强可以学到一点大概。[13]方:比拟。[14]左氏内外传:旧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相传《左传》为左丘明所著,又传《国语》亦为左丘明所著,故称此二书为“左氏内外传”。[15]董江都:西汉董仲舒曾任江都相,故世称董江都。[16]贾长沙:西汉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长沙。[17]流亚:同一类人物。[18]老确:老练坚实。[19]“某所得”句:作者的结论是方苞文与刘大櫆文的区别在于醇厚与宏肆。方本来也可以作刘那样的宏肆之文的,后来由于学问趋于精深,学精,才老,气厚,汇而为醇厚之文。因此不能说方“才薄”。刘本来也希望达到方那样的醇厚境地,但由于学问不如方那样精深,因而才气不能收敛,仅能以才气胜,未能达到学、才、气的完满融合,不能为醇厚之文。因此不能因刘才气外露就说他比方更长于才。显然,作者虽无意菲薄刘大櫆,但更加推祟方苞,因为方能达到学、才、气的完满融合而进于醇厚的为文的最高境界,由此山可见作者的评文标准。
此文由方苞、刘大櫆之文而论散文创作中“才、气、学”的关系,认为才由气见,但二者又都受学的制约。学深则气静,无纵横之气,才华就不能显露;学浅则气盛,行文闳肆,才华毕露。作者虽然主张闳肆与醇厚相统一,但还是偏爱醇厚。这表现在他对方、刘文章风格的评价上。桐城文家向来认为方苞以学胜,刘大櫆以才胜,吴汝纶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二者都好,但方苞胜于刘大櫆,对方文“能醇不能肆”的弱点,则认识不够。
孟子世系 (大宗)
第2代 孟仲子,宋政和三年(1113年)追封新泰伯。
第3代 孟睾
第4代 孟寓
第5代 孟舒,汉时初事赵王张敖,後为云中太守。
第6代 孟之後
第7代 孟昭,博览经史,该贯古今,汉为博士。
第8代 孟但,善易道,汉武帝时为太子门大夫。
第9代 孟卿,事淮阳太守瑕丘萧奋,善为《礼》、《春秋》,授後苍、疏广。
第10代 孟喜,字长卿,从田王孙受《易》,举孝廉为郎,曲台署长,病免,为丞相椽。
第11代 孟鎡
第12代 孟兴,仕汉为尚书。
第13代 孟尝,字伯周,初为会稽郡户曹史。後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後迁合浦太守。
第14代 孟展,字君诚。
第15代 孟戫,汉桓帝时为济阴太守,灵帝中进太常。熹平6年,任太尉。汉光和1年,罢。
第16代 孟敏,字叔达。
第17代 孟光,字孝裕,汉灵帝末为讲部吏,汉昭烈帝时为议郎,後主践祚,为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後坐事免。
第18代 孟康,字公休,魏黄初中,以於郭后有外属,并受九亲赐拜,遂转为散骑侍郎。正始中,为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嘉平末,徙渤海太守,徵入为给事中散骑常侍,迁中书令,後转为监,封广陵亭侯。
第19代 孟宗字恭武,以吴主孙皓字元宗,因易名仁。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後补为监池司马,迁吴令。历豫章太守,迁光禄勋、御史大夫。宝鼎3年,为司空。为24孝之一,即「哭竹生笋」事。
第20代 孟楫,晋惠帝时为庐陵太守。
第21代 孟观,字叔时。晋惠帝即位,稍迁殿中中郎,後以为黄门侍郎。再迁积弩将军,封上谷郡公。司马伦篡位,署为安南将军、监河北诸军事,後司马伦被推翻,斩首於洛阳,被夷三族。
第22代 孟嘉,字万年,初辟郡庐陵从事,尝为谢永别驾。後举秀才,又为庾翼府功曹,再为桓温参军。转从事中郎,迁长史。
第23代 孟怀玉,晋末为建武司马,後封鄱阳县侯,又为镇军参军、下邳太守。宋义熙3年,出为宁朔将军、西阳太守、新蔡内史,除中书侍郎、转辅国将军、领丹阳府兵、戍石头。後为中军咨议参军,又封阳封县男。後复为太尉咨议参军,征虏将军。8年,迁江州刺史,寻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汝南、颍川司州之松滋六郡诸军事、南中郎将。11年,加持节。终追赠平南将军。
第24代 孟表,字武达,初仕南齐为马头太守,魏太和18年据郡降魏,除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领马头太守,赐谯县侯。後因功封汶阳县开国伯,迁征虏将军、济州刺史,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进号平西将军。世宗末,隆平东将军齐州刺史。延昌四年卒,赠安东将军、兖州刺史,諡曰恭。
第25代 孟斌,事魏孝文帝为右丞。
第26代 孟威,字能重,历东宫齐帅、羽林监。魏永平中,自镇远将军、前军将军、右右直长,加龙驤将军,出使高车。还,迁城门校尉、直阁将军、沃野镇将。正光初,以兼散骑常侍为副使,从陆希道使迎蠕蠕主还国。复,以兼平北将军、光禄大夫、假员外常侍为使,护送之。前後频使远蕃,复加抚军将军。普泰中,除大渐胪,寻加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天平3年卒,赠使持节、侍中、本将军、都督冀瀛沧三州诸军事、司空公、冀州刺史。
第27代 孟恂
第28代 孟儒
第29代 孟景,仕隋炀帝为鹰扬郎将,宇文化及之变後,为窦建德所戮。
第30代 孟善谊,仕隋为河内通守。
第31代 孟诜,唐高宗时擢进士第,累迁凤阁舍人。後出为台州司马,频迁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拜同州刺史。
第32代 孟大融
第33代 孟浩然
第34代 孟云卿,唐肃宗朝为校书郎。
第35代 孟华,初仕李宝臣为府官属,唐德宗时擢检校兵部郎中兼侍御史,无後,以堂侄常谦为嗣。
第36代 孟常谦,浩然次子庭玢之孙、孟郊之子,终官至柳州司马。
第37代 孟遵庆
第38代 孟琯
第39代 孟方立,始为泽州天井戍将,稍迁游奕使。
第40代 孟承诲,仕後晋为太府卿,天福8年尝使契丹。
第41代 孟汉卿,一作汉琼,仕後周,官至羽林大将军。
第42代 孟贯
第43代 孟昶
第44代 孟公齐
第45代 孟宁,宋景祐4年,以孔道辅荐,特授邹县主簿,奉祀孟子,是为孟氏中兴祖。
第46代 孟坚,特授徐州知州。
第47代 孟宽
第48代 孟钦
第49代 孟津
第50代 孟德义,登进士第,授鱼台县尹,辞不受。
第51代 孟允祖
第52代 孟惟恭,字彦通。
第53代 孟之训,字曾甫,元至正间仕为单父儒学教谕,秩满升莒州儒学。
第54代 孟思谅,字友道,明洪武1年,诏受邹县主簿。
第55代 孟克仁,字信夫,以子希文授翰林院五经博士,明天顺3年12月29日,赠如其官。
翰林院五经博士
第56代 孟希文,字士焕。明景泰3年,钦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
第57代 孟元,字长伯,明弘治2年袭。
第58代 孟公肇,希文次子享之子,字先文,明嘉靖2年,因元早逝而公綮年幼代袭。孟公綮,字槖文,明嘉靖12年袭。
第59代 孟彦璞,字朝玺,明隆庆1年袭。
第60代 孟承光,字永观,明万历29年3月初1日袭。明天启2年,值白莲教之乱,不屈而死,诏赠太仆寺少卿。
第61代 孟弘略,承光长子,明天启二年,同父死节,诏赠光禄寺寺丞。孟弘誉,承光次子,字振扬,天启3年代袭。
第62代 孟闻玉,字龙甫,明崇祯2年袭,无嗣,由堂弟闻玺袭。孟闻玺,弘誉子,字龙华,清鼎定之初袭,未几卒。
第63代 孟贞仁,字静若,清顺治1年袭。顺治3年,改授内翰林国史院世袭五经博士。
第64代 孟尚桂,字播馨,清康熙55年袭。
第65代 孟衍泰,字懋东,清康熙59年袭。
第66代 孟兴铣,字起辉,未袭早卒。
第67代 孟毓瀚,字锺北,清乾隆16年袭,无嗣,由堂侄传裢袭。
第68代 孟传裢,字国模,兴铣次弟兴錞之孙、毓累之子,清乾隆45年承祧大宗,袭。
第69代 孟继烺,字体耀,清嘉庆20年袭。
第70代 孟广均,字京华,乙西科拔贡,戊子科举人,清道光12年袭。
第71代 孟昭铨,字伯衡,四氏学廪生,清同治13年袭。
第72代 孟宪泗,字法鲁,清光绪年间袭。
第73代 孟庆恒,字颂武,早卒未袭,无嗣,次弟庆榕亦无嗣,故由三弟庆棠袭。
第1任 第73代 孟庆棠,字泽南,宪泗三子,清光绪20年代袭五经博士,31年正式承袭。民国3年改为奉祀官,民国24年改称亚圣奉祀官。
第2任 第74代 孟繁骥,字雪生,民国28年袭任亚圣奉祀官,民国38年奉令到台湾。
第3任 第75代 孟祥协,民国79年袭任亚圣奉祀官,2014年5月3日逝世。
76代 孟令继,代理奉祀官。
要看孟非是在本支哪一个支系
1世孙(儿子) 孟仲子,北宋郑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2世孙(孙子) 孟睾,邹之处士,隐居不仕,好静、多智虑,容貌俊仪,通五经,美词章
3世孙(曾孙)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朴,不骄侮人,善于与人交往,治家有道
4世孙(玄孙)孟舒,字子怀,汉朝云中牧
5世孙孟之后,隐居不仕
6世孙孟昭,汉朝博士,博览经史,问贯古今
7世孙孟但,汉朝太子门大夫,精易道
8世孙孟卿,汉朝淮阳太守、太傅
9世孙孟喜,字长卿,汉朝郎官
10世孙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11世孙孟兴,汉朝尚书郎
12世孙孟尝,字伯周,汉朝徐令、合浦太守
13世孙孟展,字君城,不仕
14世孙孟戫,东汉济阳太守、太常、太尉
15世孙孟敏,字叔达,东汉新郡太守;博学能文,有荷甑堕地不顾事
16世孙孟光,字孝裕,东汉讲部史;蜀汉拜议郎、符节令、屯骑校尉、长鲁少府、大司农
17世孙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骑侍郎,弘农太守,典农校尉,渤海太守,给事中,散骑常侍,中书令,封广陵宁侯
18世孙孟宗,字恭武,孙吴永宁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
19世孙孟揖,晋朝庐陵太守
20世孙孟观,字叔时,晋朝殿中郎、黄门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孙孟嘉,字万年,晋朝安西大将军长史,江州别驾,生二子:孟怀玉、孟龙符;性无苟合,言无夸衿,为时所重
22世孙孟怀玉,晋安帝时封鄱阳县侯,后为阳丰县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将
23世孙孟表,字武达,南齐马头太守;北魏辅国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阳县伯,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平西大将军
24世孙孟斌,北魏右丞相
25世孙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将军、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26世孙孟恂,字修仁,北魏东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师、太子太傅、车骑大将军
27世孙孟儒,字敬业,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齐文宣帝除中书舍人、东郡太守、广平太守、太中大夫、卫将军
28世孙孟景,隋炀帝时为膺扬将军
29世孙孟善谊,隋朝河内通守
30世孙孟诜,唐朝凤阁舍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同州刺史
31世孙孟大融,唐玄宗屡召不仕,后隐居于王屋山
32世孙孟浩然,唐朝诗人,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生二子:孟云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谦的祖父)
33世孙孟云卿,字宜甫,唐朝校书郎,与诗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简、孟华
34世孙孟简,字几道,唐朝仓部员外郎、谏仪大夫、常州刺史、户部尚书、御史中丞、山男东道节度使
[注: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即孟郊(唐朝诗人)的儿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35世孙]
35世孙孟常谦,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御兵马使,生二子:孟遵庆、孟元阳
36世孙孟遵庆,旨召不仕
37世孙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韩文公云:年少,礼甚娴。手持问一编甚钜。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其所与友尽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迁
38世孙孟方立,唐朝昭义节度留守
39世孙孟承诲,后晋太府卿
40世孙孟汉卿,后周左羽林大将军
41世孙孟贯,不仕,工于诗词,主奉祀事
42世孙孟昶,隐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孙孟公济,少励高行,不乐仕进,避契丹之乱,藏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
44世孙孟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坚
45世孙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况、孟海
46世孙孟况,宋朝鱼城教谕,主奉祀事
47世孙孟彬,宋朝临沂县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孙孟澄,仕为滕县尹,主奉祀事
49世孙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时复其家;仕峄州知州,为族长,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荣祖
50世孙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1世孙孟惟清,主奉祀事
52世孙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温、孟思润
53世孙孟思春,主奉祀事
54世孙孟克刚,主奉祀事,无嗣
55世孙孟希文,字士焕,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孙孟坚的第九世孙孟克仁的长子,1451年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职自此始
56世孙孟元,字长伯,1489年承袭世职,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袭世职)
57世孙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儿子,1523年代袭世职
58世孙孟彦璞,字朝玺,1567年承袭世职
59世孙孟承光,字永观,1601年承袭世职,长子孟宏略(其子孟闻玉)
60世孙孟宏益,字振扬,1623年代袭世职;孟闻玉长大后即让职,朝廷改封孟宏益为锦衣卫千户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誉,生一子孟闻玺,孟闻玺生孟贞仁]
61世孙孟闻玉,字尤甫,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2世孙孟贞仁,字静若,164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3世孙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4世孙孟衍泰,字懋东,174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5世孙孟兴铣,字起辉,未承袭世职
66世孙孟毓瀚,字钟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无子,由孟兴铣的二弟孟兴錞的儿子孟毓纍为继续人;孟毓纍生孟传梿]
67世孙孟传梿,字国摸,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8世孙孟继烺(lang),字体耀,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9世孙孟广均,字京华,乙酉科举拔贡,戊子科举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钦加主事衔,晋员外郎;先后创建或修复了庙、府、林、孟母断机堂及庙户营三迁祠等古建筑群;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孟庙、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对研究孟氏家族的兴衰成败、沿革变迁等方面资料,均做出来了重大贡献
70世孙孟昭铨,字伯衡,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71世孙孟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生三子:孟庆桓、孟庆榕、孟庆棠
72世孙孟庆恒,字颂武,因早卒,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二十年代袭世职;至光绪三十一年(1894年)正式承袭;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
73世孙孟繁骥,字雪生,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
74世孙孟祥协,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2015年在台湾去世
75世孙孟令继,现居台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