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焱 霍晓君 雷滢 詹丽君 杨松梅 马菁菁 赵光瑾 张爽 杜文婷 孙媛 廖彬曲 周健楠
殷焱,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现就职于中国**乐团,8岁学习二胡,曾获93年南京二胡邀请赛二等奖;96年富士通民族器乐比赛优秀演奏奖。
霍晓君.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现就职于中国歌剧舞剧院,9岁学习二胡,曾在99年在文化部中直院团国庆五十周年评比展演中,荣获优秀演奏奖。
雷滢,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就职于中央民族歌舞团。11岁学习二胡。曾在广西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全军汇演中获三等奖。
詹丽君,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就职于中央民族乐团,7岁学习二胡。曾获ART国际器乐比赛中获得表演奖,在2000年台北举行的国际二胡比赛获优秀奖。
杨松梅,毕业子中国音乐学院,7岁学习扬琴,曾获北京市民族器乐比赛二等奖、优秀伴奏奖。
马菁菁,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就职子铁路文工团,10岁学习扬琴,并在大学期间学习了古筝和打击乐等,97年曾去新加坡进行讲学交流演出。
赵光瑾.在读中央音乐学院,7岁学习琵琶,曾获西安音乐学院双年度民乐器乐比赛优秀演奏奖、优秀重奏奖。
张爽,在读中央音乐学院,6岁学习琵琶,曾获91年辽宁省器乐大赛一等奖;94年中国音乐学院器乐比赛优秀专业奖。
杜文婷.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11岁学习琵琶,现就职于中国**乐团,曾在山西省艺术中专器乐比赛中连获两届一等奖。
孙媛,在读中央民族大学,7岁学习竹笛,曾获首届希望杯民族器乐比赛二等奖。
廖彬曲,在读中央民族大学,10岁学习竹笛,曾获广西首届红铜鼓专业大赛二等奖。
周健楠,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9岁学习古筝,曾获96年北京市民族器乐一等奖。其演奏乐曲被收入《中国古筝名家名曲》内。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不同的风俗使得我们民族音乐情感异常丰富、细腻,在流行音乐发展迅速的今天,“女子十二乐坊”的出现为世界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翻开了中国民族音乐史上一页新的篇章。
2001年10月5日,“女子十二乐坊”这个奇特的全女子组合,在北京21世纪剧院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首演。她们时而幽婉,时而激昂的奇妙琴音,一流的舞美设计,大型弦乐队及电声乐队以及外国乐手的加盟,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令演出新颜并极具个性。
成功完成专场音乐会以后,“女子十二乐坊”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频繁出现在国内各大舞台上。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音乐大擂台》、《欢聚一堂》、《灿烂星空》、《与您相约》、《三星杯智力竞赛》以及各地方电视台等等的节目中都有这12个女孩充满活力的身影和动人的琴声。
“女子十二乐坊”的12个女孩来自全国,均出自国内著名专业院校,并以演奏家的身份活跃在国内外的音乐舞台上。乐坊中凝聚了中国古老独有的各班乐器包括:古筝、二胡、三弦、竹笛、古琴、葫芦丝、箫、埙、扬琴,更有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乐器:菊芘、吐良、独弦琴等等。
女子十二乐坊诞生于2001年6月。她是一只将中国传统的乐器组合与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有机结合的流行艺术团体。她以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激情的现场表演,拓展了中国民族器乐的欣赏群体,在国内外弘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
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员分别来自中国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著名的艺术院校。表演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古筝,扬琴,琵琶,二胡,竹笛,箫,葫芦丝,独线琴等中国乐器。
女子十二乐坊的经纪公司是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京”先生是女子十二乐坊的创建人。早在1997年,王晓京先生就开始思考如何对中国的民族音乐进行重新包装,从而扩大其欣赏群体,具备进军国际主流音乐市场的能力。经过多年认真思考和与艺术界好友反复探讨,一种全新的民乐表演形式在他的心中逐渐成型——这就是今天在国内外火爆异常的女子十二乐坊。
2001年6月10日,来自中国各大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和在校生涌进女子十二乐坊的招聘现场,各展其能。经过筛选,十二位靓丽女子入围。6月18日,女子十二乐坊宣告成立。10月5日,在北京21世纪剧院举办了第一场女子十二乐坊专场音乐会——《魅力》音乐会。从此,女子十二乐坊创新的民乐表现形式开始接受市场的考验。在社会各界对这场音乐会褒贬不一,对女子十二乐坊及其新型的民乐表演形式的前途忧乐互现,对中国的民族音乐能否火热起来表示怀疑的时候,女子十二乐坊陆续在国内的各个舞台露脸,勤奋地将自己的音乐和表演展示给世人。同时,王晓京先生也在按照策划乐坊之初的构想,积极地与国外同行联系,向国际市场努力介绍女子十二乐坊。随着音乐内容和表演形式日臻成熟,2003年1月7日,女子十二乐坊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场专场音乐会——《奇迹》音乐会。中国民族器乐与现代流行音乐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打动了业内外人士的心扉,也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认可。女子十二乐坊以其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和充满震撼力的表演及富有创新精神的民乐组合形式,叩响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
2003年2月,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日本Platia株式会社签订合同,共同运作女子十二乐坊进军日本市场。经过大规模、高投入、多视点的宣传,当2003年7月24日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上市的第一张音乐专辑刚刚面世,便一跃登上日本的销售冠军榜:首日卖出一万张,两个月内突破100万张大关。至今,该音乐专辑已在日本销售了200多万张。创造了中国音乐唱片海外发行的奇迹,也创造了日本器乐专辑单碟发行的奇迹。接连获得2003年度日本唱片大奖,销量大奖、杰出艺人奖等。在首届中国轻音乐学会奖的评选中,获得六项提名奖,并最终取得其中五项大奖。荣幸的参加了2003年度日本红白歌会。被中国杭州市聘为城市旅游形象大使。2004年3月3日,在日本发行的第二张专辑《辉煌》上市发行,又创造了新的销售记录:在日本上市首日销量第一,上市第一周销量第一。
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日本Platia株式会社已开始合作开拓女子十二乐坊的新市场:北美市场。期望女子十二乐坊不仅代表中国音乐形象,还代表东方音乐形象,能够成功地打入北美主流音乐市场。“我们的目标是:格莱美奖”,这是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京先生不断敦促自己的一句誓言。
在1920年代在上海,由郑觐文等人成立了大同乐会,致力于传统乐器改造和创新,并组成了一个乐队,分为吹、弹、拉、打四组,但当时乐团编制较少,约仅30人左右。大同乐会还根据中国传统音乐改编了一批适合于这种新型乐队演奏的合奏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郑觐文、柳尧章根据琵琶曲《浔阳夜月》改编而成的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其后至1935年,中国最早的正式国乐团,中央广播电台国乐团成立于南京,后来在对日抗战期间迁往重庆,但一直努力于乐团编制的改进以及乐器的改革,包括音准的强化、音域的增加,以及低中低音胡琴的改革等。1949年以后,中国广播国乐团迁往台湾,随后台湾大学1952年和师范大学1953年也成立国乐社。
而在中国大陆,则于1952年成立了最早的大型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随后,1953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也在北京成立,在彭修文等人的努力下,在乐团声部编制、乐曲创作,以及乐器的改进上都有很大的成绩,因此,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编制方式,基本上成为后来两岸三地及海外各乐团共同仿效的基础,至今未有重大的改变。
在莆田市的一台台大型文艺晚会上,人们总会看到,一个满头卷发但有局部谢顶,耳边下来半圈儿达摩胡,长得像普希金又像贝多芬的男子汉站在民族管弦乐队前潇洒地指挥。他身后的“燕子尾”也随着指挥棒的节奏左右摆舞。
他可不是洋指挥,他叫李尚清,一个地地道道的涵江人。不过他真的出过洋,一回在1992年8月,他作为中国福建省访日艺术交流团的一名重要成员东渡扶桑,在“中国———八重山艺能交流晚会”上,一人独掌笛子、巴乌、唢呐、笛管、二胡、八角琴六种乐器,像表演杂耍似的,倾倒了日本观众。另一回是1993年3月,他受文化部指派担任艺术总监,率领重新组建的莆田市少儿艺术团代表中国参加土耳其第十六届国际少儿艺术节,尔后出访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尼亚、俄罗斯等国家,历时两个月载誉而归,真是出尽了风头。
要说最出风头的还是在国内。1986年11月,他与文枕琴演奏家黄福安晋京参加文化部、广电部主办的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节决赛,他俩创作的器乐曲《港湾遐想》夺得创作、表演双项二等奖,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上播出。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节决赛在1992年11月,他率领的天妃民族乐团是作为福建省唯一进入决赛的代表团,由他作曲和指挥的《祖庙盛会》一举夺得创作、指挥、辅导、演奏四项一等奖。
李尚清自幼就喜欢莆仙戏。莆仙戏是中国南戏活化石,“大曲三百六,小曲七百二”,锣鼓经千余段,在这块有丰富文化积淀的土地上,还蕴藏极有个性特色的十音、八乐、大鼓吹、佛教道教三教音乐、车鼓等多种类的民间民俗音乐,这么绚丽多彩的文化瑰宝为何不能称为“莆仙音乐”使它独立成为一个乐种呢?1980年他在福师大音乐系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开始着手整理研究莆仙戏的曲牌、锣鼓经,并尝试用传统的莆仙戏音乐作素材来谱写器乐曲。为此他还于1985年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作曲、指挥。名师的指点教益为他的莆仙音乐创作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他将届三十而立时,他的三部处女作同时在福建省第二届“武夷音乐舞蹈节”上获得创作表演最高奖,此后,他的创作就一发不可收了。《白塘秋月》、《秀屿行》、《兴化风情》、《妈祖乡韵》……一首首一部部清新优雅,充满神韵。“武夷音乐舞蹈节”三年一度,他竟然连续六届夺得创作、表演的桂冠。
李尚清的成功,自然离不开天妃民族乐团的成功演奏。他深深地知道,要是没有一支能胜任的乐队,那么创作的总谱就会成了无声音乐遭受埋没,1981年5月,他从莆仙各地选拔了数十名优秀的民乐演奏者组成乐团,自己亲任艺术总监。他年纪轻轻就蓄起了胡子,一改往日的娃娃脸,为的是训练时让演员们感到有一种威压。别看平时他和大伙儿都是朋友,一旦进入排练,他就比严父还严,只要一个和弦,一个音符不准就要停下重新演奏。
乐团的演员个个都身怀绝技,他们所用的乐器如笛管、文枕琴、八角琴、沙锣、韵锣、阴阳鼓、四胡、贝胡、老胡等都是造型独特、音色不凡的莆仙民间特有乐器,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在1985年10月举行的第四届“武夷音乐舞蹈节”上,这支阵容整齐、训练有素的乐团夺得了“演出一等奖”,同时他们演奏的李尚清民乐合奏曲《秀屿行》也获得“创作一等奖”,已故的原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听后赞叹不已,说这部作品“小巧玲珑,典雅别致”。从此这支乐团饮誉八闽。最让乐团自豪骄傲的是1992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决赛中所取得政府最高奖,那奖实在是不易得来的。
1994年9月4日是李尚清终身难忘的日子,这天晚上,他站在北京音乐厅的指挥台上,把自己十几年来精心创作的莆仙音乐作品献给首都的同行和观众。就在他来京之前,原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吕骥、中国音协主席李焕之、副主席孙慎、时乐蒙等人都挥毫题词,祝他们作品音乐会获得成功。担任这台音乐会主持的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刘璐,担任演奏的是蜚声国际乐坛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天妃民族乐团的部分主要演奏家也联袂演出。音乐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中央三台、福建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社》、《人民音乐》等68家新闻媒介向海内外作了报道评论,产生了轰动效应。
随着李尚清作品的一次次获奖,天妃民族乐团的名气也越来越大。1995年1月,乐团受到广电部邀请,南下深圳参加中国民族音乐会,12月又挥师南昌参加全国第五届“群星奖”决赛。乐团成功演奏了李尚清创作的民族管弦乐组曲《妈祖乡韵》。该曲以雄厚的艺术实力、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博得了文化部领导及专家评委们的高度赞誉。李尚清与天妃乐团夺得了创作、辅导、演奏三枚金牌,为福建省首次捧回了“群星奖”这一国家级政府最高奖。去年11月,天妃乐团又赴重庆角逐全国第九届“群星奖”,由李尚清作曲指挥的民族管弦乐组曲《俗乐三篇》与黄福安创作并演奏的文枕琴独奏《海峡情韵》双获铜奖。
在李尚清与天妃乐团的不懈努力下,莆仙音乐终于成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一朵奇葩。由李尚清创作的民族器乐曲专辑《祖庙盛会》还被监制成CD唱片,由中国国际广播音像
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海内外备受欢迎。
李尚清不仅是一位作曲家,还是一位社会音乐活动家,20年来,他策划并参与省、市乃至全国的大中型文艺活动500多场次,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奉献。1994年他被破格晋升为研究馆员,1995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优秀专家”称号。同年,国务院表彰他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颁发了政府特殊津贴。他还被文化部聘为全国社会文化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
他现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及福建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学会常务理事及福建分会副会长、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福建分会副会长、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市政协常委、市文化局副局长。虽然事务繁忙,他还是一手抓创作表演,一手抓培训辅导,为大、中专艺术院校和社会培养输送艺术人才。中国著名的音乐指挥家、音乐评论家卞祖善曾撰文称他是“弘扬民族音乐的奇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