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胡·阿莎
英国公爵夫人电视有限公司制片兼主持人、凤凰卫视欧洲台记者、美籍华人凉山彝族吉胡·阿莎,毕业于四川省高等警官学校,曾在西昌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任侦察员。多次破获重大凶杀案及毒品走私案。
中文名:吉胡·阿莎
国籍:美国
民族:彝族
职业:制片兼主持人
毕业院校:四川省高等警官学校
主要成就:获中国公安部二等功臣奖
代表作品:《扬子江的女儿》
性别:女
人物介绍
获中国公安部二等功臣奖。她是“首次长江全程漂流队伍中唯一女主漂”;“法国的畅销书作家”;“和查尔斯王子为邻的成功地产商”;“被牛津博物馆收藏肖像的唯一在世的中国女性”。查尔斯王子说:这个女人不寻常!一个全程漂流过长江的女探险家,一个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婚礼的东方“灰姑娘”,一个不懂法语的法国畅销书作家,一个中国女人的英国式离婚。吉胡·阿莎——一个可以为真实人性而疯狂的彝族女子。
学习经历
1980——1982年四川省高等警官学校刑侦学
1987——1989年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1990——1992年巴黎索邦大学法语、法国文学专业
1994年BORNERURAL飞行员训练
1995——1996年剑桥BELL语言学校英语
1999——2001年伦敦“KINGSWAY”学院英国文学、英国法律
人物生平
凶杀案及毒品走私案。获中国公安部二等功臣奖。
1986年,20岁的阿莎自愿加入长江探险漂流队,首次从长江的源头——青藏高原到入海口上海,成为世界上三位全程漂流长江(特别是成功漂过长江滩王老君滩)探险队员中的唯一女性。漂流成功后,阿莎入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学习新闻专业。1989年获法国图尔大学奖学金,前往法国留学。1992年她在法国CALMANN—LEVY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以长漂为背景的的纪实小说。1993年前往英国剑桥求学。
1998年阿莎成为英国公爵夫人电视有限公司制片兼主持人,曾参与本公司与大连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系列电视片《彝族——东方的印第安人》。还参与了BANG制片公司(香港)联合制作的一部关于把中国文化穿到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节目。
她是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走出的传奇女子,现拥有英美两国国籍,18年间,行走了一百多个国家。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只能用传奇来形容:1986年加入中国长江探险漂流队,成为世界上首次全程漂流长江的探险队中惟一的女主漂队员;
1992年在巴黎出版以长漂为背景的纪实小说《扬子江的女儿》,成为当年法语地区最畅销图书之一;1992年,与美国男友凯文在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举行盛大的婚礼;
1993年,在英国炒房,短短几年间,她就成了百万富翁;
2001年,因为凯文的背叛,阿莎与凯文开始长达三年的离婚诉讼,阿莎损失了600万英镑的财产;2004年英国牛津博物馆收藏了以阿莎为模特儿并命名的人物画像,画下备注:“阿莎说: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现在,阿莎回到了生养她的大凉山,在橄榄山买下200亩的果园,并写下了自己20年来的传奇,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吉胡·阿莎》。她的生命如此丰富,有人把她比作三毛,也有人把她比作杨二车娜姆,然而,她就是她,独一无二的吉胡·阿莎。
成长经历
长漂故事
20多年前,当日本探险家植村征服了漂距6000公里、落差3200米
的亚马逊河后,漂距6300公里、落差5400米、跌水和险滩密布的中国长江便成了“世界最后的伟大征服”。那时,22岁的彝族姑娘吉胡·阿莎正沉浸在自己的“福尔摩斯”之梦当中。由于喜欢这部著名的侦探小说,她16岁考进四川省高等警官学校,20岁便因多次参与破获重大案件,被国家公安部授予二等功。
然而,女警官阿莎的生活因一个消息最终改变了--“中国‘长漂’第一人尧茂书在通天河牺牲了”。那时,美国著名探险家肯·沃伦组织的探险队正欲以35万美元向中国购买长江的首漂权。“首漂长江应该由中国人自己完成!”在尧茂书事迹的感召下,河北青年工人柴锦志率先站了出来,全国各地数百青年起而响应
“这真是好事,挺有刺激性的。”从小梦想着“做一件别人没做过的事”的吉胡·阿莎径直找到了中科院四川分院,要求报名。凭着公安、彝族、妇女的特殊身份,以及自幼在大凉山里、金沙江畔摸爬滚打练就的一身“武艺”,她经过了层层选拔和培训,脱颖而出,成为30名主漂队员中的一员。1986年6月16日下午4时,两面鲜艳的旗帜(国旗和探险队旗)在长江的源头沱沱河岸上展开,“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正式开漂。面对前方的险途,22岁的吉胡·阿莎相信,这将是一次英雄的旅程。然而,后来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险况,远远超出了这个年轻女孩的想象。
她曾在与世隔绝的无人区,度过了一段饥肠辘辘、靠江水和野果充饥的日子;也曾经过疫区,看着队友身上纷纷大片红肿、溃烂;在通天河、虎跳峡和许多不知名的地方,一次次看着队友在大浪中沉浮、翻滚、直至消失而无能为力
整个漂流过程中,吉胡·阿莎最难忘的是漂“滩王”老君滩。她第一个进入一团漆黑的“中华勇士号”密封仓,里面是浓烈而刺鼻的橡胶和胶水气味。“好像要被活埋了一样。巨大的恐惧从四面八方袭来。旁边还有一个老君洞,洞口比密封舱大5倍三分之二的江水被它吸进,万一进去了,生还的机会几乎为零。”幸运的是,在跌水和岩石的猛烈碰撞中,在胃里的翻江倒海和耳边天崩地裂、雷鸣般的吼声中,一行三人的小分队漂过了巨大的旋涡,也躲开了老君洞和锋利的岩石。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整个长漂过程中最可怕的“滩王”被征服了!
不过,对于阿莎来说,那种黑暗中的恐怖甚至延伸了许多年,她不敢乘坐电梯、地铁,就连在高楼里也总觉得它将要坍塌下来。被活埋在黑暗中的噩梦时常让她半夜在大汗淋漓中惊醒。这种状况直到她后来在法国出版了法语版纪实体小说《扬子江的女儿》后才得到改善。
在历经170多个昼夜的漂流中,11名漂流队员遇难,多名队员先后退出,死亡也数次和吉胡·阿莎擦身而过,但她坚持了下来,成为参与全程漂流的惟一女性。直到今天,她仍觉得这是一个奇迹。“有人死了,我活了下来,这并不意味着我比他们更强,而是我得到了更多命运的眷顾。”
她坦言:“如果是今天,我恐怕无论如何不会去漂了,有什么能比生命更加宝贵的呢?”
畅销书作家
长漂结束了。就在“长漂”英雄们在掌声中全国巡讲时,吉胡·阿莎悄然回到家乡,加入了高考学子的队伍。“我要上大学”,这是长漂时在她心里滋生的一个新的梦想。
1987年夏,吉胡·阿莎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系。正当她享受着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结识了年轻的法国驻华参赞让·皮尔。这个浪漫的法国男人与阿莎一见钟情,他的妈妈甚至专程来北京“考察”阿莎,两年的甜蜜恋情和皮尔的“求婚”都让阿莎不得不认真地考虑将来。在皮尔的中国任期即将结束前夕,阿莎最终决定,和他一起回法国。
之前,“佐罗”阿兰·德隆来中国访问,阿莎被北京顺美服装厂委任送一套西服给阿兰·德隆,通过翻译他们随意聊了几句,当说到她曾经漂流过长江,在银幕上总喜欢冒险的“佐罗”马上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原来他一直想拍一部关于探险的**,但缺少一位女主角。两天后,“佐罗”通过法国驻华使馆的女翻译找到她,正式邀请她参与一部关于在非洲扎伊尔探险的故事片,时间大约是两年。但考虑到自己的学业,阿莎拒绝了。
然而,在遥远的法兰西,皮尔很快又被派到里斯本工作,阿莎则独自留在了巴黎。陌生的城市,语言不通的孤独,感情的热度终究没有拗得过遥远的距离,他们平静地分手了。阿莎决定尝试着在巴黎继续自己的人生和梦想。她再次完成了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把漂流长江的经历写成书,在法国出版。
在翻译家李志华先生的帮助下,法语版《扬子江的女儿》出版了。这本书给阿莎带来了10万法朗的收入,也让许多法国人知道了有位中国女探险家。巴黎的时尚杂志、电台、电视台,甚至周边的法语国家瑞士、比利时都出现了这个中国彝族女子的身影。在书中,她用《人民画报》记者刘启俊的一段话作为全书的结尾:“言语不多的刘老头,他的一席话留在我的心中,他激起了我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坚定了我的信念,他传递了一腔友情,他说:‘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美的。’”
在阿莎看来,文凭不是自己的目标,钱也只是实现梦想的工具。她曾到过100多个国家,她喜欢把梦想变成现实,比如看了《基度山伯爵》就去书里描写的岛,看了《飘》就去了亚特兰大。她还去了拜伦、海明威以前常去的咖啡馆。
婚礼
1991年,在一个罗马尼亚画家朋友的聚会上,“一抹黄金”闯进了吉胡·阿莎的生活——法国人的头发大部分是棕色的,因此美国人凯文的金发碧眼显得格外抢眼。几次邂逅,这个经常穿着牛仔裤、球鞋的英俊青年让吉胡·阿莎感到轻松、随意和快乐。那时,都喜欢旅游而又囊中羞涩的他们总是四处打听打折机票,稍攒下点积蓄就背上行囊,奔向一个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旅行并不是追逐旅游胜地,而是依据名著的“文化之旅”。在简·爱的故乡,阿莎找到了那条通往罗切斯特的桑菲尔德庄园的小路;在“呼啸山庄”的沼泽地中,她遇到了那“一群孤独的乌鸦”;在拿破仑的故乡科西嘉岛,他们闯入了一个她迄今见过的最美的无名小岛。就在打算结婚时,他们来到了巴黎圣母院。看着这个在《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拿破仑传》里已非常“熟悉”的地方,一个念头在吉胡·阿莎的脑海里窜了出来:“我要在这里举行婚礼。”可是,一来凯文和她并不信教,二来这里如今已是著名旅游景点,就像中国的故宫一样,几乎不举办私人婚礼,就连凯文也觉得这个突发奇想绝无可能。但是,吉胡·阿莎是一定要把想法变成行动的人,“不试怎么知道?”她大胆地向神父提出了自己的愿望,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有勇气的姑娘”,70多岁、“服侍了上帝几十年”的马丁神父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在这个拿破仑和约瑟芬举行婚礼的地方,吉胡·阿莎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婚礼的东方人。
苦难
在《扬子江的女儿》出版后的1992年年末,作为当年为法国文坛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吉胡·阿莎受邀出席了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夫人主持的新年晚宴。宴会上,坐在她旁边的是瑞士UBS伦敦银行的总裁。没曾想,几年后,这次机缘竟帮助刚念完MBA、一心梦想成为银行家的凯文谋得了第一个工作机会。
随着凯文到瑞士UBS银行在伦敦的总部任职,吉胡·阿莎也前往剑桥学习英语和英国文学。在这里,原本只是要给自己安一个舒适的家,阿莎却在无意中发现了自己一个新的本领:装修及买卖房地产,即先买下一些地段、环境不错的房子,按照自己的风格装修,再转手卖出。由于她所操作的通常都是价值几十万、上百万英镑的“豪宅”,因此,每次转手都能赚取相当高的利润。渐渐地,她不但在剑桥、伦敦拥有10多套房子的产权,还在美国、比利时等地也购买了地产。但她更愿意把自己称为“艺术家”而非“房地产商人”,因为在她看来,房子的价值之所以提高,很大程度取决于“装修的艺术”,那是她的作品。
吉胡·阿莎有了两个女儿,被她称为自己“最骄傲的作品”。凯文通过几次跳槽后也当上了美国一家银行的英国分行总裁。就在阿莎住着英国最高档的社区,享受着“最完美”的生活,跟霍金、查尔斯王子等人毗邻而居时,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凯文背叛了她,这一事实让性格刚烈且笃信爱情的她在痛苦和迷失中以“反背叛”来报复。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一场漫长的离婚诉讼,双方均付出了高额的代价,甚至成为当时英国最轰动的案件之一。
这场离婚诉讼,使她失去了视若生命的两个女儿的抚养权,也失去了600万英镑的财产。
吉胡·阿莎感到自己“经历了一次人生巨大的灾难”。2004年,整整一年里,她常常以泪洗面,“我都不知道我哪里来那么多眼泪。不过,当眼泪流完了,心里的毒素也排尽了。”
今天,说起这些往事,她已经变得豁达。“所有灾难都是有原因的,苦难,是上帝化了妆的礼物。人一旦遇到问题,总认为是别人的错,其实,当看到自己有问题时,我容易原谅别人,也原谅了自己。”
吉胡·阿莎
淡定并归于宁静后,她回到祖国故乡,在自己成长的大凉山买下了一座“橄榄山”果园,在湖光山色中栽花、种树、写作、歌唱,回归儿时的“伊甸园”。在她看来,所有的“失败”都已成为“成功的外祖母”。她又像从前一样精力充沛,见到她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被她的热情所感染。“橄榄山是我劳动的地方,北京是我工作的地方,英国我也时常回去,那里有我最爱的人:我的两个女儿。”她笑着说,“我依然是一个很有梦想的人,所以我很在乎每天的身体状况,每天早上起来都很兴奋,而且没有哪天不看书。我不相信一个人真铁了心要做一件事会做不到。只是很遗憾,很多人都很羡慕人家的结果,而不愿意付出。我会积极地度过每一天,我要重新爬上一个更高的山峰,而那个山峰上的风景应该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当经历了感情的伤痛后,阿莎是否还会渴望爱情?阿莎说,“当然,爱情是如此美好的东西。”前几天,她在国内听几个人在一起讨论说男人该怎样读懂女人这本书,她觉得很不可思议,“爱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她发现现在很多人在乎工具化的东西,而她更在乎的是心灵的感受。
出版作品
1987年
长篇报告文学《漂长江的彝家阿妹》,(《中国青年报》,连载)
1987年
诗集《漂流的歌》(《凉山文艺》)
1992年
《扬子江的女儿》(法国CALMANN—LEVY出版社)
92到93年
《巴黎龙报》、《欧洲时报》、《欧洲日报》发表诗歌、散文、游记
1994年
《扬子江的女儿》(韩文版)在韩国出版
外文名: Arnold Schwarzenegger
别名: 阿诺、大块头、终结者、生力啤
国籍: 美国,奥地利
出生地: 奥地利
出生日期: 1947年7月30日
职业: 演员、导演、餐馆老板、州长
主要成就: 1965 欧洲先生
主要成就: 1968 德国力量举锦标赛冠军
基本资料
阿诺德·施瓦辛格(10张) 阿诺德·施瓦辛格
粤语名:阿诺舒华辛力加 胸围:152cm 臂围:56cm 学历:商学和经济学硕士 职业:演员、导演、酒店老板、房地产商,加州州长 教育程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商业经济学学士 1947年,阿诺德出生在战后奥地利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一位警长。年轻时一位欧洲商人曾邀请阿诺德 阿诺德·施瓦辛格
[1]到他美国的豪宅一游。 美国一游,在阿诺德的心里燃起了一股无法扑灭的火种。他决心要到南加州,也就是当时的“健身圣地”定居,他要扬威异域。他的热忱与天分,得到了美国健身界“教父”韦德尔(Joe Weider)的赏识,并让他在南加州接受训练。 初到美国,语言与生活习惯肯定是两大障碍,但阿诺德心中有的却只是欢乐:“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美国气质的人。我也许出生在一个错误的国家。我一到这儿,便融入了那种美国式的观念:没有你办不到的——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阿诺德在南加州的训练量与这种努力再努力的美国精神完全符合:每周训练7天,每天6个小时。据说当时别的选手不愿与他同时训练,因为他一进健身房,便全心投入、全神贯注,这种超人的意志令旁人感到辱栗与敬畏。 从此,他 阿诺德—施瓦辛格
的名声,随着他那不断膨胀的肌肉在美国传开了。他前后共获得一届国际先生、五届环球先生(世界健美冠军)与七届奥林匹亚先生的荣誉,这一奇迹在健美界是空前绝后的。其中最后一次奥林匹克先生,是他退役五年后为拍摄《王者之剑》而再度担任加州州长的施瓦辛格(20张)出山获得的。 从健美界退役后,他开始写健身书,并运用自己的经济头脑投资房地产。由于他在健美事业上的成就与名望,使他的每一本书都行销一时。在阿诺德·施瓦辛格正式投身演艺业之前,他已经是一个衣食无忧,开着奔驰车,住在一套价值20万美元别墅的百万富翁了。 在所有好莱坞主流影星中,阿诺德是唯一一位半路出家的演员,他在其他领域的建树同样引入注目。而最重要的是,那种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贯穿了他在各个时期的奋斗历程。阿诺德·施瓦辛格是当今国际影坛娱乐片领域里当之无愧的王者,但他最令人钦佩的不是他的王者之气,也不是他的肌肉、他的演技、他的精明,而是他那股永远向上的精神。 阿诺德·施瓦辛格不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他有着鸿鹄之志。在健美界频频夺冠时,他便被人邀请去拍几部**,虽然并不是很成功,人们看中的也只不过是他的肌肉,但这恰恰为他指引了一条道路。“像我这样独特的外形与长相,难道有别的演员能替代吗” 于是阿诺开始真正放弃健美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发表作品 《健身百科全书》 1973年出版自传小说《阿诺德,一个健美运动员的成长》
阿诺德1947年7月30日生于奥地利,1983年加入美国籍。 1962年,当他15岁时,身高已达到1.88米,体重75公斤,上臂围30厘米,胸围94厘米,腰围76厘米,大腿围51厘米,小腿围38厘米。开始时由于缺乏专人指导,他收集和阅读了大量的健美杂志,从中学习训练方法和营养指导。 1963年,阿诺德在奥地利的格拉茨第一次参加健美比赛(全国),时年16岁。 1966年,在德国举行的欧洲健美锦标赛上,19岁的阿诺德获得了“欧洲先生”称号。同年参加国际健美比赛,他第一次获得了“宇宙先生”称号。人们送他一个绰号叫“奥地利橡树”。 1968年以后,本·韦德发现阿诺德是个天才的健美运动员,把他从奥地利带回美国,进行精心的指导和科学的训练。 1969 年,他第一次参 阿诺德·施瓦辛格
加“奥林匹亚先生”大赛,由于赛前没有处理好训练与营养的关系,输给了古巴的塞奇奥· 奥利伐。1970年他以绝对优势战胜奥利伐夺得奥林匹亚先生称号。此后,在1971、1972、1973、1974、1975和1980年连续七次登上“ 奥林匹亚”先生宝座,被健美界誉为“王中王”。 当时他的体格已达到颠峰状况,体重为104.5公斤,上臂围57厘米,胸围144厘米,腰围 81厘米,大腿围71厘米,小腿围46厘米。阿诺德·施瓦辛格现在是美国的亿万富翁。1970年开始,他在美国好莱坞拍摄的一部影片中初露头角,他的表演天才以及无与伦比的发达肌肉,健美的体型使他一炮走红。 此后他在一系列科幻动作影片中获得极大成功,成为世界影迷中的英雄偶像。他从1970年进入**界到现在的27年中,他先后拍摄了上百部影片。特别是在(红场特警)、(未来战士)等数十部好莱坞巨片中扮演的男主角,英俊潇洒,大智大勇,孔武有力,充满了阳刚之气。他的收入已超过15亿美元,成为当今好莱坞最走红也最富有的影视巨星。1980年以后,阿诺德虽不参加比赛了,但他依然酷爱健美运动,非常关心和支持健美运动的发展。 1989年他创办了“阿诺德古典赛”,其水平之高,奖金之巨,仅次于“奥林匹亚先生”大赛。鉴于他对健美运动的贡献,他多次受到国际健美联合会的表彰和嘉奖。 生活中的阿诺德施瓦辛格并不像他在银幕上那样威武雄壮,实际上他只有184米高,体重212磅。他很随便地穿着一件灰色的T恤衫,一条卡其布裤子及一件棕色皮茄克,带着为人熟知的微笑,一点也没有大明星的派头。他在1968年来到美国,当时仅有的财产是20美元,一个装有沾满汗水的运动衫提包和一个梦想。 今天,他是最走红的明星,他拍摄的每一部动作片都可使他获得2000万美元的收入;他又是成功的商人、不动产巨头和餐馆老板;他还得到美国共和党人的支持 ——渴望有一天他会屈尊参与共和党的竞选施瓦辛格1947年7月30日生于一个人口仅800人的奥地利山村。他的父亲是个乡村警察,家里既没有电话也没有电视。和好莱坞其他出身卑微后来获得成功的明星不同的是,施瓦辛格从未忘记自己的根。 施瓦辛格年轻时,父亲希望他踢足球,他却偏偏迷上了举重和健美运动。他十分投入,父母亲怕他锻炼过量,不得不限制他去健身房的次数为每周三次,可他在家里把一问没有暖气的房间改为健身房继续锻炼。他说:"我有一套严格的训练计划、食谱和比赛计划,我总是把这些内容写出来。我不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肌肉松弛的样子,不能违反自己制定的计划。"坚持不懈地努力使施瓦辛格成为最知名的健美运动员。从影前他一共获得过八次奥林匹克先生和五次环球健美先生的荣誉。 施瓦辛格总是充满自信。他在1973年出版的自传小说《阿诺德,一个健美运动员的成长》中说:"我知道我是一个赢者,我知道我一定要做伟大的事情。"在洛杉矶定居后,他不满足于只是个健美冠军,立即向世界富豪的目标前进。最初,他为经纪人乔维德的健美杂志写文章,得到免费提供的一个单元房,一辆车和每周 60美元的酬金。与此同时,他又和几个健美比赛时的朋友一起雇用了几个健美教练开办了一家健身房,还用函授方式讲授健美课程。施瓦辛格是天生的生意人和销售员。他自己设计了函授宣传册,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公寓房作为办公室。他自己也去读夜校,同时到三所学校学习营销、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和艺术。他说:" 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可以实现理想。" 无穷的抱负和充沛的精力使施瓦辛格永远地迎接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健美运动员,他从很早开始就具有表演的才能。身居洛杉矶,好莱坞近在咫尺。于是他有了下一步的目标。"我总是在强烈地受到表演艺术的吸引,我喜欢表演,喜欢发挥自己。我在观众面前表现得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值也越高,就越能从观众的掌声中得出结论,我的事业应该是表演。"施瓦辛格的第一部**是《大力神在纽约》,只在电视中播出。影片中,施瓦辛格的声音是后来配进去的。在招贴画中,他的名字改为阿诺德斯特朗——他的口音被认为太难听懂,人们也不会读他的拗口的名字,但他内心深处认为改名是不正确的。 1979年,当施瓦辛格的**生涯真正开始时,他开始使用自己的原声和本名。与此同则,他放弃了健美事业,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中。施瓦辛格从来就相信自我完善。于是,他开始进修表演、对话和纠正口音这三门课。他不断地练习发那些母语中没有的音,直到精疲力竭。可是,正如他不愿永远改名一样,他也不愿永远改掉自己的乡音。至今他说英语仍然带着浓浓的奥地利口音。 施瓦辛格的成名作是影片《终结者》。这部**被《时代》周刊评为1984年十部最佳影片之一。目前,他正试图从拍摄耗资巨大的动作片转为拍摄耗资较小的喜剧片。如《龙兄鼠弟》、《年幼者》和《一路叮当》。他的喜剧才能依赖于他庞大的形象,有人说他的姿态僵硬笨拙,也有人说他所演的动作片情节荒诞和有暴力行为,但是,即使在最粗鲁的动作片中,他特有的幽默感也会将他的史泰龙、诺利斯以及其他同样擅长死亡和毁灭主题的演员区分开。 当然也有人不喜欢他。任何一个像施瓦辛格这样身材庞大、富有、成功和外向的人都不可能没有敌人,然而总的来说,他在他曾涉足的不同领域中都受到尊重和爱戴,特别是那些在他身上赚了钱的人。自从八十年代以来,《终结者(续集)》收入超过5亿美元,《真实的谎言》收入4亿,《龙兄鼠弟》、《全面回忆》和《幼儿园警察》部分别超过两亿。 施瓦辛格也是制片人和影业公司的好搭档,不同于那些自以为是的艺术家和不屑做促销宣传的影星,他愿意做任何工作:促销、参加记者招待会、拍微笑镜头等等。施瓦辛格和肯尼迪总统的外甥女玛丽哑施莱弗结婚,更给他演艺生涯增添了传奇色彩。他们是相恋九年后结婚的。施瓦辛格说,当他第一次见到玛丽娅时,就意识到这是他理想中的人。但他准备好结婚戒指六个月还不敢向她求婚,数次改变主意,不知道该选择怎样合适的时间环境。最终,他选择了他们在他成长的奥地利家乡的湖上泛舟的时候。 "我以前从未想到我会安定下来,我总以为我会开着六十年代或七十年代人们常用的客货两用车拼命地奔走。现在我还是在奔走,孩子在后面哭叫着,我太太坐在前面的座位上,试图使人人安静下来。"施瓦辛格现在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谈到动作片对儿童的影响,施瓦辛格说他的影片对孩子并无不良影响。"孩产们生来具有进攻性,"他说,"暴力在美国是社会问题,正是那些促使产生暴力的政治家们现在却指责说**导致了暴力。而事实是,政治家们自己没有很好地治理社会而使暴力行为猖獗。" 施瓦辛格的名字如同原子弹爆炸一样响遍全球,已经有人用“神话”来形容他的成功故事。在美国,在这个性、吸毒、摇滚乐流行的地方,做施瓦辛格的影迷竟可以排在第四位。施瓦辛格简直成了大众文化的代表,美国人的偶像。 尽管他到美国生活已经将近30个年头,可是他那带有浓重奥地利口音的英语却丝毫没有改变。久而久之,这种独特的口音便成了施瓦辛格的独有的商标,受到大家的认可和爱戴。回首往事如烟,一步步的成功,施瓦辛格成了无可匹敌的重量级明星。正如美国导演米鲁斯所说的一样:“他是一个顽强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因为他会付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去追求。” 作为一个移民,阿诺德·施瓦辛格实现了自 第一次来北京和妻子在故宫留影
[2]己的“美国梦想”。他在这片新大陆上赢得了所有的成功。他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三个孩子都在健康地成长,而且第四个小宝贝也将来到世上,出身名门的妻子玛丽娅更是全美知名的电视记者。作为一个传奇人物,施瓦辛格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我们不妨通过阿诺德与妻子玛丽姬最近的一段访谈去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玛丽娅:“阿诺德的要求很简单:完美。他待人宽厚,脾气温顺,是个地道的‘欧洲好人’。但在他的事业上,他是个十足的完美主义者。对于自己的努力,他的要求近乎残酷。不过在家里,情况和银幕上可不一样。有一次阿诺德偷偷地告诉记者,我才是家中的‘终结者’(大笑)”。 阿诺德:“我不愿意被人看得太重要,甚至超出我个人的价值。我一直都很努力,可以说竭尽全力,但这就是生活的内容。如果我的**能令观众放松、娱乐,我心满意足,绝不再奢求其他东西。这只能说明我的工作出色,并不能证明阿诺德·施瓦辛格是超人。” 也许,施瓦辛格在自己一部著作中的语录更能诠释他的成功: “要肌肉增长,你必须有无穷的意志力,你必须忍受痛苦。你不能可怜自己,稍痛即止,你要跨越痛苦,甚至爱上痛苦,别人做十下的动作,你要加倍磅数做足二十下。” “还有,你要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震撼’(Shock)你的每一组肌肉,令它无法不强壮,无法不结实。不要松懈,不要懒惰,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你无法取得成功!”
编辑本段个人简评
1、他是威斯康辛大学的商科学士,对心理学,尤其是希尔博士创立的“创富心理学”有相当深刻的研究; 2、他写过好几本健身方面的畅销书,这些书一旦问世便抢购一空。其中一本《健身百科全书》厚达736页; 3、他在**界成名之前,已经通过经营房地产而成为百万富翁; 4、他不仅是一位炙手可热、在好莱坞红极一时的演员,而且也是个有地位的**制片人。他被视为当今好莱坞最有势力的人物之一,在主流**界领导潮流,呼风唤雨; 5、他的妻子玛丽娅·施莱弗尔是美国著名的电视记者,更是豪门肯尼迪家族的一员; 6、1990年1月22日,他被布什总统任命为国家健康顾问委员会主席。当天他在白宫的草地上示范举重。同时,他担任了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健康事务顾问,任期十年; 7、1991年,布什总统为他颁发了“国民领袖奖”,表彰他在公益事业以及青少年培养上的巨大贡献; 8、连不动产与名画在内,他的个人财产在20亿美元以上,并且仍在不断增长之中。《福布斯》杂志已将他列为“好莱坞最富有的演员”; 9、他是一位影响广泛的社会活动家,担任十多个社会发展基金、协会及青少年体育运动的负责人; 10、一位成功的酒店老板。他与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合伙创办的好莱坞星际酒店生意十分火爆……
编辑本段授予奖励
健美运动: 1965 少年欧洲先生(JrMrEurope,德国) 1966 欧洲体格最佳的男人(Best Built Man of Europe,德国) 1966 欧洲先生(MrEurope,德国) 1966 国际力量举锦标赛(International Powerlifting Championship,德国) 1967 全国业余健美协会业余组宇宙先生(NABB MrUniverse,Amateur,伦敦) 1968 全国业余健美协会职业组宇宙先生(NABB MrUniverse,Professional,伦敦) 1968 德国力量举锦标赛冠军(German Powerlifting Championship,德国) 1968 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国际先生(IFBB MrInternational,墨西哥) 1969 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业余组宇宙先生(IFBB MrUniverse,Amateur,纽约) 1969 全国业余健美协会职业组宇宙先生(NABB MrUniverse,Professional,伦敦) 1970 全国业余健美协会职业组宇宙先生(NABB MrUniverse,Professional,伦敦) 1970 世界先生(MrWorld,美国哥伦布市) 1970 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奥林匹亚先生(IFBB MrOlympia,纽约) 1971 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奥林匹亚先生(IFBB MrOlympia,巴黎) 1972 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奥林匹亚先生(IFBB MrOlympia,德国) 1973 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奥林匹亚先生(IFBB MrOlympia,纽约) 1974 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奥林匹亚先生(IFBB MrOlympia,纽约) 1975 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奥林匹亚先生(IFBB MrOlympia,南非) 1980 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奥林匹亚先生(IFBB MrOlympia,悉尼) 多次成为杂志的封面人物 补充说明材料: 阿诺德最大的特点,是他办任何一件事都具有极强的自信心。――――本·韦德(当代健美之父)
编辑本段票房统计
《终结者3》 首映票房: $44,041,440 全美票房:$150,371,112 海外票房:$283,000,000 《终结者2》 204,800,000 《真实的谎言》 146,300,000 《全面回忆》 119,400,000 《龙鼠兄弟》 111,936,000 《蝙蝠侠与罗宾》 107,285,000 《蒸发密令》 101,200,000 《幼儿园警探》 91,457,000 《圣诞老豆》 60,573,000 《食肉动物》 59,735,000 《最后的动作英雄》 50,016,000 《赤浪》 43,994,000 《野蛮人柯南》 39,500,000 《终结者》 38,300,000 《过关斩将》 38,122,000 《九月怀胎》 36,100,000 《摧毁者柯南》 31,000,000 《艰巨任务》 16,209,000 《恶棍》 9,800,000 《瑞德索妮娅》 6,900,000 《饥饿状态》 700,000 《漫长的告别》 600,000 《举重》 600,000 《大力神在纽约》 300,000 票房超过1亿的影片数: 7 全部影片的票房总和: 1783361112 平均票房: 71334444 前十名影片的平均票房: 106595600
编辑本段就职演讲
美国同胞们,对我而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时刻。想想看,当年那个来自奥地利的瘦骨如柴的孩子成长为加利福尼亚的政府首脑,并站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上,代表美国总统讲话。这是一个移民梦,一个美国梦。 我出生在欧洲,我走过世界很多地方。我有资格对你们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一个国家比美利坚合众国更有富于同情心,更慷慨大度,更敞开胸襟和更温暖如春。 有生之年,我永远不会忘记21年前我举手宣誓加入美国籍那一天。 你们知道我当时多么自豪吗?我把一面美国国旗披在肩上,走路。走了一整天。 今夜,我想说说为什么做一个美国人我格外自豪--为什么我为自己是一个共和党人而骄傲,为什么我相信这个国家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我家没有车--但是有一天,我们坐在我叔叔的车上。到达苏联检查站的时候,天快黑了。我很小,不象长大以后那样英雄,我记得我当时多么恐惧,我耽心那些军人把我爸爸和叔叔拖出车,从此永别。我的家人和其它许多人那样生活在恐惧里,害怕苏联人的踢打。今天,世界不再惧怕苏联。这是由于美利坚合众国的缘故。 小时候,在苏联人走后,我经历了奥地利社会演变的日子。我爱奥地利,我爱奥地利人--但是我一直认为,美国才是我的去处。 在学校,当老师谈及美国的时候,我梦魂萦绕飞向这里。我会一坐数小时地观看美国**,被我的英雄们,比如约翰韦恩(John Wayne),震撼感染。美国的一切在我看来都远在天边、意义深刻而又近在眼前、唾手可得。 我终于在1968年来到了这里。我囊中羞涩,但是梦想联翩。那年总统选举激战正酣。我记得在电视上看见尼克松(Nixon)和汉弗莱(Humphrey)竞选。一个讲德语和英语的朋友为我当翻译。但是接着我听见尼克松的演讲。他谈给企业以自由,摆脱背后的政/府控制,减少税收,加强军备。尼克松的讲话听上去更象是呼吸一种新鲜的空气。 我所拥有的一切,我的事业,我的成就,我的家庭,都归功于美国。在这个国度,你无论出生在哪里都大同小异。你父母是那个国籍也不重要。你甚至象我初来时那样,二十几岁了还不会说英语,都没有关系。 他(指美国)知道跟恐怖分子理论没用。你得打败它。他知道你无法对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人讲道理。他们仇恨个体的力量,他们仇恨妇女的进步,他们仇恨其他宗教的自由。他们仇恨摧枯拉朽的民主春风。但是女士们、先生们,他们的仇恨不能与美国的尊严匹敌。 是美国,送出和平义务工作者去教育农村儿童;是美国,送出传教士和医生去救助穷人和疾病患者;是美国,拿出比哪一个国家都要多的财力和物力,来帮助非洲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来和艾滋作斗争;是美国,为人权和民主而战,不是为帝国主义而战。 你们知道,当德国人推倒柏林墙时,美国的决心曾经帮助那铁锤高高举起。当曼德拉在多年囚禁之后,为竞选获胜而微笑的时候,美国的庆祝也在同时举行。 我们仍旧是灯塔,照亮世界,特别是照亮那些艰苦奋斗的人们。无论在哪个劳改营,无论他们被怎样非人道地驱使--他们都听到我们的呼喊看到我们的灯火感到我们的自由之剑奋力出鞘。他们象我一样来到这里,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相信我们。 他们来到这里因为他们的心对他们说,就象过去我的心对我说的那样,"一旦我抵达美国",有人曾经写道,"那些人就在那里,他们说,自由不是别的,是一个梦想。他们是对的。那就是美国的梦想。 不论国籍,不论宗教,不论人种背景,美国聚集最出色的人类。作为伟大加州的政府首脑--我每天都接触最出色的人我们的警察,我们的消防队员,我们的护士、医生和教士,我们的农民。 还有非凡的人,义务献身于美国的男女。我对他们和他们的英雄家庭深怀敬佩。 我的美国同胞们我希望你们了解,我全心相信,美国仍然是激励世界的伟大的理想。出生在这块土地是一种特权。做这里的公民是一种荣誉。到这里来养育你的家庭、投票选举和生活,是一种荣幸。
编辑本段美国梦的现实典范
姓名:Arnold Schwarzenegger译名:阿诺·施瓦辛格 生日:1947年7月30日 出生地:奥地利格拉茨 身高:188cm 体重:235英磅 妻子:玛丽娅·施瑞弗尔(Maria Shriver ) 《帝国》杂志“100位影星”/前世界健美先生 他的人生就是一场最为典型的美国梦,说明着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孩子通过个人努力加上一定的运气,可以得到名利、权力的顶峰。 据说他少年时曾有过三个愿望:成为世间最强壮的人、**商人和成功的商人。第一个愿望在他20岁时实现了,那一年他得到了欧洲先生称号,之后他一帆风顺,4次荣获环球健美先生,6次当选奥林匹克先生,以至到了1975年他不得不退役,因为“必须给别人留下获胜的机会”。他不但本人可称世间最强壮的人,塑造的角色也都一位比一位能量超人:《王者之剑》中他是古代的野蛮人,散乱长发,秀出一身令人称异的肌肉;《终结者》中他是来自未来的杀戮机器;哪怕到了颠覆自己动作片的《最后行动英雄》,习惯一手敲碎玻璃的英雄在屏幕下发现这样做手会很疼,他在屏幕上仍旧是不死更不言败的英雄。到美国好莱坞发展后,他曾创下10年赚进超过1兆美元的惊人票房纪录。而如今,在他已达成自己少年时三个愿望的时候,他有了新的目标:步入政界,竞选加洲州长。在里根之后是否会出现另一个曾当过演员的总统呢?无数人拭目以待。 由于他具有仿佛钢铁般的身躯,大家似乎将他的成功看做理所当然了。其实,在10岁许下了愿望后,他也才有过不成功的尝试:足球、拳击等运动场上都曾出现他的身影,但和他的愿望比那些努力都并不成功。决定性的改变在14岁时发生,那一年他遇见当时的体操运动联合主席,并因此对健美产生兴趣。由于家境贫寒,为了能达到健美所需要的营养摄入量,他加入了军队,更曾因为偷跑出去参加欧洲青少年健美大赛被关过禁闭。正如他对他人所说的那样,“我能够成功,是因他人在泡妞时,我的时间都用在了健身房里。” 纵是在阿诺跻身**界后,也非一帆风顺:最初可没导演发掘出他坚毅目光、冷峻面容下的明星魅力,所以他在1970年,移居美国两年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大力神在纽约》,只是部不入流的片子,唯一值得回顾的就是阿诺在片中显露的令人惊异的肌肉线条。之后一些年,他仍旧没能得到赏识,只能继续接拍一些烂片,直到82年的《王者之剑》才让他为主流观众所认识。 卡梅隆似乎是阿诺的幸运之星,是他第一个看到这位奥地利男人一身惊人肌肉外潜在的价值,《终结者》中他将他塑造为几乎不可能被杀死的机器,从而开始了阿诺在主流**的地位以后,又以91年的《终结者2》,94年的《真实的谎言》两部影片,为已经略走下坡路的阿诺带来的新的机会,这两部影片也是阿诺的动作片中公认最成功的。 没人比阿诺自己最清楚,动作片明星的屏幕生命终究有限,毕竟,和他几乎同时代,因出演三集《洛奇》出名的史泰龙,现在谁又记得他呢?两人不约而同都选择了走轻松搞笑路线,阿诺是与丹尼·德维托一起演出《威龙二世》,而史泰龙则主演了《别动,否则我妈妈会开枪》,堂堂健美先生怀孕也许内含笑料比较多,不过两位动作巨星改变戏路的行为都不成功。之后阿诺虽然在《最后的动作英雄》中仍有部分搞笑镜头,却没有再尝试喜剧路线了。毕竟,观众所要看的是铁血硬汉偶然流露出的幽默,就好象《红场特警》中他看见电视中缠绵时一句“资本主义!”,或《真实的谎言》中被临阵怯场的马几乎摔下大楼的场景。 虽然94年后阿诺也还有角色引人注目,如97年阿诺出演他屏幕上的第一个反角,在《蝙蝠侠与罗宾》中出演因妻子死去而伤心欲绝,欲将整个城市冰冻的冰人,但是,他所有最经典的场景,最“阿诺”的场面,都在此前的影片中出现。不得不承认,阿诺毕竟老了,新一代的明星,是象文·迪塞尔或岩石着一类的,数码科技和高科技使得动作片与动作明星的肌肉不再如往日那般有必然的联系了,更残暴也更赶时髦的一代已经逐渐出现。 也许,这也是《终结者3》充满着缅怀意味的理由:可能是最后一次,我们有机会在屏幕上看见属于上代的英雄谢幕、告别。
有钱却很节约,富有爱心的人!
盖茨从小欢快活泼,是一个高能量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接着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盖茨自小酷爱数学和计算机,在中学时就成为有名的“电脑迷”。保罗·艾伦(Paul Alan)是他最好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小软件,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在程序上略施小计,就使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都是女生。
哈佛未毕业的创业者
他开始从事个人电脑软件并设计电脑程式时才13岁。1973年,盖茨进入哈佛大学,念书时,他为第一套微电脑MITSAltair研发出了BASIC程式语言。大三那年,盖茨离开哈佛,专心致力于微软。软件业界以越来越高的加速度兴起,伴随微软不断研发、改进软件科技,盖茨永续经营的理念得到了回报,微软已经成了让所有对手望而生畏的庞大帝国。>>>>
11次蝉联富豪榜老大位置
随着事业蒸蒸日上,盖茨的财富也随之风生水起。据埃菲社2004年3月24日报道说,一家网站估算盖茨的资产约为322.99亿美元。这家网站估算出,自微软公司上市以来,盖茨平均每秒钟能赚57.62美元,他的月收入约为149亿美元。若把盖茨的资产全部换成面额1美元的钞票,这些钞票连成一线,长度是地球和月球之间距离的13倍。
2004今年8月,微软公司创立者兼总裁比尔·盖茨的总资产增加到480亿美元,从而第11次成功蝉联400富豪榜老大位置。>>>>
看盖茨如何花钱?
老爸教他要有爱心
盖茨早就说过,他打算把他的财富捐赠出去。“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好的方式来使用它,因为最终我会把我所有的财富都投入到基金会里。”盖茨如此热心于慈善事业,这要归功于他老爸。
随着微软名气和财富的增长,要求捐款的信件像雪片般飞来,但盖茨一概不理,这令他父母十分难堪。老盖茨后来回忆说:“他母亲和我一直劝告他,作为一个好公民,一定要多为社会做些事。”但盖茨听不进去。有时妈妈的唠叨让他不耐烦,他就还嘴:“妈妈,我有一个公司要管理。我为社会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让这个企业成功。”>>>>
非洲之旅震颤盖茨心灵
促进盖茨根本转变的,是1993年秋天,他和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梅琳达等人到非洲旅游,当地人民的极度贫困激起盖茨心灵的震颤。盖茨感慨之余,扪心自问:“我能做什么?”老盖茨对儿子说,应该建立基金会,开展慈善工作。这一次,盖茨欣然答应,建立了9400万美元的基金会。以前那个被讥为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开始大笔捐赠了。盖茨的慈善事业越做越大。
2000年1月,盖茨家族将原先的两个基金会合并,组成了“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这一基金会由老盖茨统领,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总额高达240亿美元。老盖茨说,他的退休生活其乐无穷。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挥霍”儿子赚来的财富上,把这些钱拿来捐赠给全球各地的医疗和教育计划。
只为孩子留几百万
盖茨夫妇曾经表示,他们死后,只有几百万美元的遗产会属于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将都捐给慈善事业。有记者好奇地问梅林达,难道不担心将来孩子们会因此而恨他们吗?梅林达回答道:“他们三人现在还小,我现在只能和他们谈谈吃的、穿的东西。将来,他们肯定会得到一些财产,不过我们会等他们长大些再跟他们谈这个。我们相信,如果父母的教育得法,孩子们对待财富的看法不会和我们不同。”>>>>
盖茨认为,拥有很多不劳而获的财富,对于一个站在人生起跑点的子女来说并不是件好事,他觉得子女的人生和潜力应和出身的富贵和贫寒无关。比尔·盖茨称 ,他和妻子耳濡目染在健康、教育、研究等领域还存在着的很多不平等现象。因此,决定将自己的财产用于解除这样的不平等上。他还希望其他有钱人也能够将自己的财产回归社会、用于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
盖茨的成功法则
“许多人都以为生活是由偶然和运气组成的,其实不然,它是由规律和法规组成的。”盖茨给青少年几条忠告就是盖茨先生从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从小到大的个人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和人生智慧。
第一条准则:适应生活
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二条准则:成功是你的人格资本
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
成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成功可以改变你的人格和尊严,自负是愚蠢的。
第三条准则:别希望不劳而获
高中刚毕业的你不会一年挣4万美元。你不会成为一个公司的副总裁,并拥有一部装有电话的汽车,直到你将此职位和汽车电话都挣到手。
成功不会自动降临,成功来自积极的努力,要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第四条准则:习惯律己
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严厉,等你有了老板再这样想。老板可是没有任期限制的。
好习惯源于自我培养。
第五条准则:不要忽视小事
烙牛肉饼并不有损你的尊严。
你的祖父母对烙牛肉饼可有不同的定义,他们称它为机遇。
平凡成就大事业。
第六条准则: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所以不要尖声抱怨,要从中吸取教训。
第七条准则:事事自己动手
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听你大谈你是如何的酷。所以,如果你想消灭你父母那一辈中的“寄生虫”来拯救雨林的话,还是先去清除你房间衣柜里的虫子吧。
不要总靠别人活着,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前进。
第八条准则:你往往只有一次机会
你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仍在做出类似区分。在某些学校已经废除不及格分,只要你想找到正确答案,学校就会给你无数的机会。这和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机遇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机遇往往就那么一次,也许你“没有机会”,但可以创造。
第九条准则:时间,在你手中
生活不分学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几位雇主乐于帮你发现自我。自己找时间做吧,决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
第十条准则:做该做的事
电视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实际上得离开咖啡屋去干自己的工作。
第11条准则:善待身边的人
善待乏味的人。有可能到头来你会为一个乏味的人工作。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用赞扬代替批评并主动适应对方。>>>>
4 高贵气质 ≠ 死板
◇ 精灵: 奥黛丽·赫本◇
赫本的经典造型,短短的碎刘海,骑着单车,高高跳起,纯真的微笑。
世上竟有如此一种美人,美成这样,却毫无攻击性,让男女审美达成共识。在国内,恐怕只有林青霞有这个待遇。
童年曾以郁金香充饥,怎会不知人间疾苦,那双精灵似的手臂,抱林间小鹿,也抱非洲受难儿童。
她被上帝亲吻过脸颊,带着消逝已久的品质暖化人心。
◇ 海盗:凯拉·奈特莉◇
人们称她为“英伦玫瑰”,上一朵是逝去的戴安娜王妃。
她是桀骜的,拿着剑跟杰克船长斗勇。
她是骄傲的,别人说她瘦骨嶙峋、板上钉钉,她嘴角微扬,比出一个潇洒的中指。
她是自然的,不设防,不世故,将刻薄与真挚调成一杯majito,老少咸宜。
◇ 蛾皇: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
她有古典悲剧的震撼力量,优雅的落寞,失意的低垂,在凝视中完成对教条的反叛。
《英国病人》中,拉尔夫·费恩斯不惜叛国,也要完成对她的承诺。
-你会爱我度过我的余生吗
-不,我会爱你到我生命的尽头。
黄沙漫漫,他抱着她冷却的尸身,迎风屹立。
她是外冷内热的,为了学戏剧,遭到校长羞辱和母亲反对后,毅然辍学,18岁只身勇赴巴黎追梦。
扑火,是因为超脱。
◇ 雪巫:费雯·丽 ◇
华胥女偶因在雷泽岸边踩到巨大脚印,感天命诞下伏羲。
费雯丽的母亲,一定是喝了喜马拉雅山麓的雪,才生出亦纯亦邪的她。
丘吉尔说:“欣赏上天的杰作,需要保持距离。”
好莱坞“第一巨片”的《乱世佳人》,光选角就花了整整两年。她精明又无辜的绿眸子,把女主内心的冲突与坚强演活了,直接征服了制片方,斩获了这个重磅角色。
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
就像剧中生完孩子就马上束腰的郝思嘉,她不把美貌当敲门砖,两句台词的小配角也接,一步步磨砺自己的演技,只为成为一个伟大的演员。
5
思想先行
英国女人,没有傻白甜。
她们对整容毫不热衷,各个都有思考癖一样。
她们没有妇女节,她们才不是弱势群体。
即便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仆和女工,都想法设法取得和男性平等工作的机会。
英国首任女总统,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地表最强的“日不落帝国”,是维多利亚女王造就的。
最得人心的君主,是超长待机的伊丽莎白二世。
在英国,才是妇女能顶半边天,英国还盛产最有独立精神的女作家。
简·奥斯汀,她终身未婚,拒绝了一位将继承大笔财产的青年的求婚。不能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那么就肆意地将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弗吉尼亚·伍尔夫,她没上大学,却看遍了父亲书橱的所有书籍。
她告诉女性:
自我的重要性: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独立的重要性:一个女人要要想写小说,就必须有自己的钱和房间。
价值的重要性: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旋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
正是有了这样蓬勃的生命力,她一生都在为女性发声,虽饱受精神折磨,却成为无数女性的精神偶像。
她们并非站在了男性的对立面,而是深刻的了解到,不需要绅士的谦让,来显示女性的纤弱。她们珍视爱情,但不会被爱缚住手脚。
最后我终于想出来,什么是英伦气质。
信仰生命神圣的轮廓,接受永恒的失落,高扬倔强的头颅,挣扎着去伸展那股子流动的力量,或动人,或凄婉,或冷艳,或悲悯,变成栖身岛屿的顽石、潮汐、桅杆、梦乡。
“婚姻就像一个金漆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在里面,笼子里面的鸟想飞出去;所以结了,结了,结了,没有尽头。像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里的人想逃跑,城外的人想冲进去。”——钱钟书《围城》
在某种程度上,钱钟书在《围城》中对婚姻的描写真的是恰如其分。爱情或者婚姻真的是一点都不能强求或者勉强的。
无论男女年龄差距有多大,家庭背景差异有多大,在面对爱情和婚姻的时候,一定要足够谨慎,千万不能随便处理。
然而,感情本身是盲目的。一旦男女双方都陷入了感情的漩涡,被眼前的“美”冲昏了头脑,被吸引住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受到美背后隐藏的痛苦,所以难免会受到伤害。比如林碧春,一个嫁到非洲的中国姑娘,成为中菲两国总统的公主。
用一句台词来形容林碧春的人生轨迹,那就是:“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
那么,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孩是如何远嫁非洲的呢?
说到这,我们得把事情的始末说出来。
第一,“一见钟情的错误会持续一辈子”
林碧春原籍山东,后来随家人移居台湾省。作为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的女孩,林碧春长得还不错。从各方面来看,林碧纯无疑是很吸引男生的。但因为家里穷,兄弟姐妹多,她早早就出去打工了。
第二,婚姻生活
林碧春娶了博卡萨,成了公主。结婚头两年,她的生活真的很好。结婚后,博卡萨真的很宠爱林碧纯。基本上林碧春生活中需要什么,博卡萨都会帮忙搞定。林碧春思念家人,于是博卡萨带着林碧春一家去了中非,并利用自己的特权为他们提供住房,开餐馆。
第三,博卡萨的本性是暴虐的。
博卡萨第一次见到林碧春的时候,就被林碧春吸引,想把她占为己有。所以和林碧春说话的时候,很自然的表现出一个国家“总统”的样子。
而林碧纯显然没有完全理解博卡萨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经过几次短暂的接触和交谈,她就被博卡萨的求婚所能带来的“地位”所吸引,进而同意了博卡萨的求婚。
卢旺达这个国家确实算是非洲的经济奇迹,他经过了国家内战,种族大屠杀,后来在国家一片混乱之时,遭到国际社会的抛弃,一直到种族大屠杀之后,卢旺达重新制定了政策,终于从非洲里面杀出一条血路,成就了“非洲新加坡”。
卢旺达的血色曾经
最开始卢旺达的土地上生活着胡图族和图西族人,可是两者之间一直都有很深的隔阂,只是还没到拔刀相见的地步,后来卢旺达国王开始统治这一片地区,图西族成为了政治掌权者,从而两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开始累积。图西族掌权之后,一直借着各种机会打压胡图族,后来卢旺达进入到了殖民地时期,先后两任殖民国德国和比利时都扶持的是亲图西政策,从而导致了图西族人在卢旺达的地位越来越高而糊涂足,胡图沦为了底层人民,甚至连当时的身份证上都表示了不同的种族人,种族阶级越来越严重。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胡图族开始产生了一批极端分子,他们开始用武装暴力来反抗图西族的剥削。
两者之间的矛盾已然一触即发,而卢旺达大屠杀的导火索就是卢旺达国王乘坐的飞机被击落事件,胡图族把一切的原因都怪在了图西族的身上,为了报复图西族胡图族击杀了图西族的女总统。从这之后,卢旺达的大屠杀开始了,极端的胡图族开始大肆的屠杀,图西族人可以说是尸横遍地,当时前来报道的记者都被眼前的场面所震惊到了。
被西方抛弃
可当时的国际社会并不把眼光放在这里,当时非洲所发生的悲剧在他们眼里不值一提,因为卢旺达地处偏僻,在战略资源和地理资源上都不具有优势,不值得那些西方国家为此耗费人力物力财力钱去搭救。当时国际社会仅仅只需派出四五千名有作战力的士兵就可以阻止这场暴乱,可他们谁都没有伸出援手,联合国的维和部队也以各种借口推脱,卢旺达处于一个被西方所抛弃的局面。
卢旺达的浴火重生
所谓杀不死的只能让你更强大,卢旺达在经过了大屠杀之后,已然深刻地认识到种族阶级所带来的灾难,所以卢旺达政府马上废除了种族阶级取消掉了身份证上的种族认证,从此再也没有胡图族和图西族,只有统一的卢旺达人。并且他们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发展经济和社会福利方面,举国之力去发展经济必然带来好的结果,通过10年的发展,卢旺达的经济每年成8%的增长,国生产值已达到了85亿美元,成为了一个经济奇迹,卢旺达成为了整个非洲最干净最安全的地区。
中国在里面所扮演的角色
早在卢旺达发生大屠杀事件时,中国就已经为卢旺达发生,可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不明显,所以只能采取投票的方式对卢旺达表示支持,可终究没有起到太显著的作用,一直到后来卢旺达结束了种族大屠杀开始专心发展经济时,中国就开始伸出援手,中国在卢旺达承办了多个项目,并援建了办公楼,学校医院甚至办工厂,为卢旺达的死而复生出了一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