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
琴 曲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
成 语
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解 释 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难遇。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 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示 例 清·袁于令《西楼记·病晤》:“清商绕画梁,一声一字,万种悠扬,~相倾赏。”
近义词 知音难觅
典 故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1950年,这个传说有赖于黄梅**《天仙配》而大扬于天下。2002年10月26日中国邮政局发行的一套邮票《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更是扩大了这个传说在当代生活中的影响度。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传说中的两个主人公董永与七仙女的来源则不甚清楚。董永一角是来源于历史人物还仅是传说人物?唐宋以来,博兴、孝感、丹阳、东台、通州、蒲州、河间等地都称有董永遗迹,可见人们并不认为董永是可考的历史人物。至于七仙女,至今仍有人将之混同为织女,到头来,董永与牛郎之间的关系便难以理清。
董永遇仙传说发生于东汉中叶,支持这个结论的可靠材料过去只发现了三条,第一条见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修建的今山东嘉祥县境内的武梁祠石刻,该石刻上有董永孝养父亲的画像,但是画像中还没有出现仙女的踪影。第二条是魏曹植乐府诗《灵芝篇》:“董永遭家贫,父老无财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第三条见于东晋干宝《搜神记》卷1:“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董永上工的路上遇到一个女子,那女子要与他成亲,董永推脱不了,便一同来到主人家。妇人“能织”,“一旬织缣百匹”。帮助董永偿清债务后,便与之告别了。临行之时,她向董永交了底:“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上帝令我助君偿债尔。”
其实,董永是实有其人的。笔者发现,历代史料中至少记录了四个名叫董永的人。第一个董永记在《汉书》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中。有一个叫做董忠的人,因为告发别人的一个阴谋而立功,被汉宣帝封为高昌壮侯。后来他的儿子董宏、孙子董武又相继为侯。西汉末年,董武为王莽所废。幸运的是,27年之后,东汉光武帝为了收买人心,复封被王莽所废的西汉故侯时,建武2年(公元26年)高昌侯第四代(玄孙)董永又被朝廷找到,再度封侯。《汉书》明确记载,董永生活于“千乘”(今山东青州,即高昌侯国所在地),与《搜神记》所记完全一致:“汉董永,千乘人。”因这条材料记在《表》中,且非常简略:“侯永绍封”,历来不为人所知。第二个董永生活在东汉末年。最早记下这个董永名姓的材料首见于南宋人娄机所撰的《汉隶字原》卷1:“孟郁尧庙碑阴。碑云:刊碑勒谍。碑皆载仲氏父祖兄弟子孙所历所终之官,独有一董永为异姓。”若此碑文所录不误,可以确定,公元167年左右今山东曹县(济阴)之地有一位大约五十上下的乡绅董永其人。第三个董永在唐代,《新唐书·孝友传》记载河间有一个孝子董永,曾受到朝廷旌表。第四个董永在宋代,《宋史·董槐传》的传主董槐是南宋的名相,他的父亲叫董永。
以上四个董永,只有两汉之间的那个董永最有可能是传说主角的历史原型。董武被废后不久,正逢乱世,山东犹受其害,董武父子生活艰难自不必说,即所谓“董永遭家贫,父老无财遗”。所谓“遭”家贫,只能说明原先董永并不家贫,后来因发生变故,所以致贫;如若原就贫寒,父老岂有“遗财”?董永在贫寒中能“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正是他孝行的体现。
高昌侯董永与传说中的董永之间至少有五点重要的吻合之处:(一)二人姓名相同。(二)从时间上看,前者与武梁祠壁画,曹植、干宝的记载均不矛盾。(三)从地点上看,前者与武梁祠画像题记、干宝《搜神记》所记完全一致,皆为“千乘人”。(四)二人都与“孝”有关。尽管高昌侯董永的孝行只是笔者的推测,但“孝”作为高昌侯的传家宝却是史实,所以这种推测有合情合理的一面。(五)二人的生活条件有相似之处。高昌侯董永在父亲被废之后、自己未封之前,有27年的贫寒生活经历;传说中董永家境本来似乎不贫,后来才破财。因此可以认为,董永遇仙传说极有可能是以两汉之间的历史人物高昌侯董永行孝、封侯的史实为材料,杂糅东汉时期的神仙观念而形成的。因后人不知它的历史渊源,所以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失真,以致到了东晋时,干宝只听说董永“少偏孤,与父居”的故事,而对他的家世则一无所知了。
至于七仙女,曹植之诗称她为“神女”,《搜神记》中她自称“天之织女”。而在《搜神记》成书的东晋时期,牛郎织女的传说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的传播。今存晋代到唐代的董永遇仙传说材料几乎是空白,也许正好说明牛女传说的巨大影响抑制了董永传说的传播。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既然牛郎已经与织女结缘,那么董永怎能再与之结为夫妇呢?
敦煌残卷《董永变文》是一篇重要的文献。变文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织女已经从一个演变成三个了!董永的儿子董仲长到七岁,受人羞辱,要找母亲,一个道士孙宾告诉他说:“阿耨池边澡浴来,先于树下隐潜藏。三个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边旁。脱却天衣便入水,中心抱取紫衣裳。此者便是董仲母,此时纵见小儿郎。”织女变成三个的契机,一方面是为了与牛女传说划清界线,另一方面也是以天上星象为依据的。织女星本有三颗,位于银河岸边,三星呈三角形排列。虽然有了三个织女,到底还不能与牛郎之妻截然分开,也不能确认哪一个织女是董永之妻。到了宋代,这个问题才得以彻底解决。
明代人所编的一部载录宋元旧话本的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在中国早已失传,20世纪初由日本传回国内,书中保存着一篇完整的话本小说《董永遇仙传》。董永的儿子董仲舒为了寻母,道士严君平指点道:“难得这般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董永所遇的仙女第一次成了“七仙女”。从此之后,明清以来的各种地方戏中,董永所遇的仙女都叫七仙女了。织女一下子变成了七位,那么在天上,她们又是什么星宿的化身呢?
笔者发现,在中国古代星象学中,天上以“七星”命名的一共有十三组:北斗七星、紫微垣华盖七星、太微垣常陈七星、天市垣七公七星、东方亢宿折威七星、北方女宿扶筐七星、北方危宿车府七星、西方奎宿外屏七星、西方奎宿天溷七星、西方昴宿昴七星、南方鬼宿天狗七星、南方星宿星七星、南方轸宿青丘七星。这些星宿都有自己的特定功能,其中北方女宿扶筐七星的功能是:“东七星曰扶筐,盛桑之器,主劝蚕也。”(《晋书·志一》、《隋书·志十四》)、“扶筐七星,为盛桑之器,主劝蚕也,一曰供奉后与夫人之亲蚕。明,吉;暗,凶;移徙,则女工失业。彗星犯,将叛。流星犯,丝绵大贵。”(《宋史·志三》)
得名较迟的“扶筐七星”,首见于《晋书》,而《晋书》、《隋书》均为唐人所修,则此星大致得名于六朝之后。唐宋时期,扶筐七星的主功能是非常明确,为人间桑蚕、纺织的主星神。因七星相围如采桑之提筐,所以得名“扶筐”,即“盛桑之器”。《宋史·志三》还说:“织女足常向扶筐,则吉;不向,则丝绵大贵。”元人所修的《宋史》对之记录甚明,可知当宋末元初扶筐七星主桑蚕之功能在民间定有流播。而首出七仙姑的《董永遇仙传》正出于宋元之际。可知,扶筐七星的纺织功能及吉凶预兆上的反映正是七星姑形成的星辰源典。这种民俗认定与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中首次出现七仙女身影在时间与寓意上都是非常吻合的。因此,唐宋之后,民间观念中织女与七仙女才能不相混同,牛女传说与董永传说则自然分离开了。
不过,今天民间观念中的所谓“姑儿星”,其实指的是昴七星(昴星团),但在唐宋时代,这种观念还没有形成。唐代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说:“昴七星为髦头,胡星,亦为狱事。明,天下狱讼平;暗为刑罚滥。六星明与大星等,大水且至,其兵大起;摇动若跳跃者,胡兵大起;一星不见,皆兵之忧也。”可能是,后来人们因为找不着“七仙女”的星宿身份,便将之附会到看上去挤成一团的昴七星身上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东晋永和年间,在风景秀丽的善卷山南,有一个祝家庄。庄里有一户殷实富户,人称祝员外。祝家族规,财产传男不传女。因祝员外没有儿子,为继承家产,祝员外将女儿英台自小男装打扮。英台才貌双绝、聪颖好学。到了读书年龄,祝员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鲜庵读书。在碧鲜庵读书时,有一位同学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庄,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引为知己,遂于善卷后洞的草桥结义金兰,兄弟共勉,相互提携。
英台与山伯在碧鲜庵同窗三载,期间曾同往齐鲁谒拜孔圣,又同到东吴游学。两人日则同食,夜则同眠,诗文唱和,形影相随。山伯不仅才高学富,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爱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终衣不解带,山伯虽屡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过去。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笃,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意。三年后,梁山伯要继续去余杭游学,而祝父因英台年届及笄,不许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舍,互赠信物。山伯赠与英台古琴长剑,英台回赠山伯镏金折扇,亲书“碧鲜”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时,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怀,暗示爱慕之情。但忠厚淳朴的山伯浑然不觉,不解其意。临别时,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许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
英台学成回家后,岂料其父母已将英台许配邑西鲸塘马氏。山伯从余杭游学回来,到祝家造访,英台红妆翠袖,罗扇遮面,前来相见,山伯方知其为女子。当得知英台已聘马氏后,柔肠寸断,悲痛至极。两人临别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双。”
梁祝泪别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桥。英台闻讯悲痛欲绝,决意以身殉情。出阁当日,坚持要经胡桥祭奠。轿至胡桥山伯墓时,英台上前祭吊,恸哭撞碑,突然狂风大作,天空混沌,飞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堕入其中。风停雨过后,彩虹高悬,有二只硕大的蝴蝶,蹁跹起舞,传为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黄者即梁山伯,情侣依依,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于天地之间。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
袁雪芬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时间是1945年,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重排该剧,增尾“化蝶”,剧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执笔,黄沙导演,陈捷、薛岩音乐整理,幸熙、苏石风布景设计。范瑞娟饰梁山伯、傅全香饰祝英台、张桂凤饰祝公远、吕瑞英饰银心、魏小云饰四九、金艳芳饰师母。该剧于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吕瑞英获演员三等奖。1953年,该剧由上海**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剧《柳荫记》也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奖,陈书舫获演员一等奖,袁玉昆和刘成基获演员二等奖。
京剧关于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马彦祥根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和程砚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传最广。
《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全剧分10场,重要场次有“英台别家”、“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访友”、“祭坟化蝶”。此剧最大的特色在唱词方面,典雅华丽,优美隽永,许多语句打破京剧传统的七字、十字句,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美感,同时在唱腔设计上很是精致,无论是曲调的选择,还是板式的变换,即保持了传统韵味,又出新求变。被公认为是建国初期戏曲推陈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参考其它剧种的相关剧目编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剧《英台抗婚》,此剧是程砚秋解放后编演的唯一一部大戏,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此剧剧情无变,包括“别家”、“结拜”、“书馆”、“相送”、“惊聘”、“拒婚”、“祭坟”、“化蝶”等场次,后来,因觉前部结构较散,便从“惊聘” 开始了。这出戏的唱词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创造。以唱词看:“望爹爹退婚礼随我愿,使我嫁梁君,你是我亲爱的老严亲”,“却为何你执意要把女儿我嫁与一个陌生生不识之人”……这样几乎等同于散文诗的句子竟然被大师“装”进唱腔,且严丝合缝,感人至深,不能不让人叹服大师的功力。李世济曾在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时上演此剧。
芗剧传统剧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编剧,源出“锦歌”唱本。剧本保留了“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几乎每一场都有大段独唱或对唱。其中“英台哭灵二十四拜”最为突出,一百多句唱词缠绵悱恻,曲牌使用了芗剧的所有哭调,一拜一调,连接紧密和谐,组成了类似曲牌联缀体的成套唱腔。在“安童买菜宴山伯”、“楼台宴请十二盘”等出中,从菜名、菜谱到俗例、俗语都来自闽南特有的民情风俗。“讨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丝、割裤带寄赠,也属闽南风俗。全剧情节不同于其他剧种。如英台无父而有母张氏,马俊也同在杭城求学,无“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见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着重表现英台奔丧哭灵。幕表戏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狱见证前身”、“还魂生子征番”等情节,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尽情倾吐了梁山伯爱、恨、恋、怨的复杂心情。1978年岁陈德根根据邵江海本、台湾歌仔戏和越剧演出本综合整理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漳州市芗剧团演出,在一个剧场曾连续上演三百场。1979年,钱天真、洪彩莲分别扮演祝英台、梁山伯,获得福建省优秀青年演员的称号。
另外,豫剧、评剧等几乎所有的大小剧种都有该剧的整本或折子戏传世。
近年来有两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剧目引起争议。一台由沈阳京剧院迟小秋和朱强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剧团排演。这两台新戏无论是情节设置还是主题开掘,特别在舞台的呈现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传统般的“跳跃”,由于演出场次不多,范围也不广,笔者无缘窥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评论,只就所见到过的迟小秋的“哭坟”一折说几句当时的观感。这一折戏给我的整体感觉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编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忆部分的唱腔设计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开始几句有些“绕”,听起来不顺。
近年,浙江越剧团的傅派传人陈艺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坟”和“化蝶”两场。
总之,经典就是经典,仿佛有演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意韵,道不完的感叹。
概述
闽南人是晋汉人的一个支系,基因显示族群混入大量了畲、闽越、古闽血统,他们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泉州、厦门、龙岩、台湾大部分地区和温州东南部所说的语言是属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闽南方言的次方言也相当的复杂分为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龙岩话、台湾话等,其中只有说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龙岩话和台湾话的居民能沟通。方言语系
闽南语发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原称“河洛语”(一说对台统战需要将有音无字的hohlok改为河洛),闽南语曾是中国商朝、唐朝和北宋时期的官方语言。由于为了躲避中原的内乱战乱,中原人分别在东晋时期、唐朝和北宋末年分三次大规模南迁至福建闽南,这样也就把河洛语带到福建,河洛话也因此俗称闽南话,闽南以外的闽南语则是后来闽南人向外迁徙形成的结果。
到了近代闽南语早已跨省跨国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福建南部一隅。在中国国内,成片的较大的通行区域,就包括传统上的福建闽南地区泉州、漳州、厦门、龙岩市部分地区、尤溪县部分地方和大田县,福建东北部的福鼎、霞浦,以及台湾两岛。另外,福建几乎全省各地,还有江西、浙江、广东、广西、四川、江苏等地均分布有大小不等的闽南方言岛。至于国外,以东南亚为主,世界各地华人社区大部分以闽南话为使用语言,如果包含被闽南化的人,例如部分客家人、马来人等,估计全世界的闽南语使用者(广义),在四千万——五千万之间。
狭义表述
福建南部的居民:包含福建省管辖的泉州、漳州、厦门这三个地级市,以及台北代为治理的金门县)等地。 福建龙岩市与漳平市的居民:两地也主要通行闽南语,为闽南语漳州腔。大部分人口构成由唐代开辟漳州的陈元光将军所率领的府兵的后裔组成,和漳州同源同宗。 台湾闽南人:大多明朝清朝时的祖籍在闽南(泉州府、漳州府等地),在台湾日治时期前即居台湾,使用闽南语台湾话,台湾四大族群之一。一般而言,台湾闽南人也包含被闽南化的客家人与台湾古闽越族后裔原住民平埔族。 世界各地的闽南华人、华侨或是闽南语闽台片使用者:在日本、北美、南洋最多,新加坡甚至有半数以上的华人使用闽南语。
广义表述
包括狭义闽南人和 浙南温州平、苍等地的一些居民:不少当地居民是在明清时由闽南迁入浙江,使用的语言是受吴语温州话影响的浙南闽语。也包含被闽南化的客家人等地的人与台湾古闽越族后裔原住民平埔族,被闽南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南靖、诏安、平和、云霄等县西部。还有数量庞大的被闽南化的马来人: 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侨生)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开始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中南部。巴巴娘惹也包刮少数在唐宋时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一般上巴巴娘惹都是指古代中国移民后裔。这些唐宋明后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男性称为峇峇(巴巴),女性称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巴巴娘惹在马来西亚是土著身份(Bumiputra),巴巴娘惹今天在马来西亚宪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纪后期来的“新客”无分别。巴巴娘惹是马来独特的文化,专指中国人和马来人的后裔。据说最早是由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人和当地的马来女子结合产生的一个特殊的族群。巴巴娘惹文化---传统华人文化
这些巴巴人,主要是在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小部分是广东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某些巴巴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对于华人的一些传统节日,巴巴娘惹家庭非常重视,过春节,作为子孙或年幼的一辈,得跪着磕头、敬茶及祝安。逢春节、清明、农历七月及祖先忌日,都上供祭拜祖先,供品也有讲究,要摆三牲及饭菜等,要摆放八碗或十二碗的菜肴上供。
巴巴娘惹文化---语言
巴巴人讲的语言称为巴巴话,并非单纯的福建话(主要时闽南话),在使用汉语语法的同时,依地区不同,当地的闽南语参杂使用马来语与泰语词汇的比例也随之不同。“峇峇”作为复词,“峇峇”泛指东南亚一带的“土生华人”(peranakan)或“侨生”,包括称为峇峇(baba)的男性和称为娘惹(nyonya)的女性。他们的最大特征是讲峇峇话,一种综合中国闽方言与马来语的混杂式语言,但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却十分中国化。峇峇最初属于混血华人,由于中国移民主要来自福建中南部,所以通用闽南语是早期中国男性到东南亚落足并与当地土著女性,主要是与马来族妇女通婚后所生的后代;这里的马来族是广义马来人,包括东南亚所有讲南岛语系马来语言的民族,如马来人、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峇厘人。后来峇峇形成本身独特的社群、峇峇偏向华人社会。
饮食习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闽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饮用。厦门人称茶叶为“茶米”,与米相提并论,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说的“茶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闽南的茶俗以饮功夫茶为首,由于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饮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闽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种。俗话说“无酒不成宴”,逢年过节饮酒庆贺,如春节的迎春酒,端午节的雄黄酒,中秋节的的赏月酒等。
闽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食,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午饭,闽南方言称稀饭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称“安糜仔”。至于年节的食俗,则根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置办各种鸡鸭鱼肉菜肴外,习惯要一道火锅。旧时的铜火锅中间烧炭火,象征全家围炉团圆。
服饰习俗
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的服饰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其中,闽南服饰中独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饰,其最大特点是“衣短露脐,引人注目”。有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惠安女传统服饰的牲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此外,目前尚保留的民众有穿木屐、妇女、儿童戴手镯、脚镯等。
建筑习俗
建筑与百姓安居紧密相连,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风俗。如建房前择定方向,选择黄道吉日动土及上梁祭、落成祭等礼俗,如动土前要选黄道吉日,并设案摆猪头三牲供品,焚香燃烛,燃放爆竹,拜神灵祭土地,俗称动土祭或奠基祭。仪式后,用丰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师傅,此外,还有木门槛上钉竹板、择地凿井觅甘泉等习俗。
结婚习俗
闽南的婚姻礼俗,自古以来遵循汉族传统的周礼“六礼”的基本程序进行,即纳采(即求婚)、问名(即女姓氏)、纳吉(定婚丧嫁娶)、纳征(婚成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其中,特别注重“迎娶”这一道习俗。新娘一般在婚后第四日回娘家省亲,称“做客”、“归字”。“做客”必须当日返回婆家,到家时又必须是天黑,俗话为“暗冥摸,生干埔”。意即这样做就会生男孩。
寿诞礼俗
旧时由于生活和卫生环境等因素,人们能活到50岁就被认为是长寿了。所以闽南民俗从50周岁开始逢十做寿(有些地方从60周岁才开始做寿),也有提前一年或推迟一年做寿的(即逢9或11做寿的)。一般在寿堂上悬灯张彩,正中贴一金字“寿”字或寿星图,两旁挂寿联,寿星着新衣或寿衣正坐高堂,接受儿张的拜祝。寿宴是做寿的重要内容。一般在寿庆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宾客,在菜肴中必有一道“猪脚线面”的菜,这是取猪脚意强壮,线面寿长的吉利。
民间禁忌
禁忌是民间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是一种传统的风俗。闽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关于饮食、衣着、起居、交往、语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饭时以筷子敲碗,因为旧时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讨。亦不可将筷子插在饭碗的米饭中,这与民俗中“拜脚尾饭”的丧俗有关。忌用扫帚打人,否则被打者会倒霉,因为人们把扫帚认为是有灵性之物。忌在庭院内种植香蕉树和榕树,传说因香蕉无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树被视为神树(因它树龄最长),种在家庭小院是对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1812~1870)的代表作。描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这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它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它作品。
故事写孤儿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了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环绕科波菲尔一生所出现的人物的悲欢离合。多方面揭示出当时社会的真相。与科波菲尔相似,狄更斯从小也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他从小
家境贫寒。父亲曾带他到酒店表演节目以挣钱。10岁时,全家被迁入负债者监狱居住。他11岁时就承担了繁重的家务。他在皮鞋油作坊当学徒时,由于包装熟练,曾被雇主放在橱窗里当众表演操作,作为广告任人围观,在他心里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从而产生了对不幸儿童深厚的同情和坚决
摆脱贫困的决心。这也是他成功创作《大卫·科波菲尔》的原因之一。正如他对他作品的最后、最亲切的评价“像许多溺爱的父母一样,我在内心深处也有一个最偏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王”,他勤于创作,甚至死去时还正在进行一部小说的写作。在死后他给我们留下了一批丰厚的文学宝藏。从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开始,34年创作生涯中,他写了14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未完成),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杂文、游记、戏剧等。代表作有《董
贝父子》、《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等。在英国,他的名声已超过了首相,并且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狄更斯在这篇小说中也体现出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因为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主人公大卫的形象就因融入了作家的复杂心情而显得格外突出。这一改狄更斯早期小说虚构性强的特点而别具风采。大卫是一位由个人奋斗逐渐由底层上升到了事业和爱情的顶峰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作者着重通过
人物的容貌、言谈、动作、服装、习惯,以至某些怪癖来写出人物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大卫的性格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写得细腻、真实、亲切,这在一些以情节取胜的小说中是难以见到的。另外,小说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作者亲切地、清晰地.抒情诗般地叙述,描写了生活,人们读作
品仿佛是大卫在跟我们促膝谈心。这里没有《双城记》那样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它只是通过日常琐事,使读者了解了时代的风貌,认识作品中的人物,陶冶思想感情,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小说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生动优美,娓娓而谈却扣人心魄。另外,在景
物描写与人物心理刻画上也都有独到之处。实为狄更斯小说系列中的一部精品。
狄更斯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不断开拓、创新,尝试了一种又一种新的小说样式:流浪汉传奇、历史小说、社会小说、道德寓言、个人成长小说,甚至悬念小说。他的每一笔都充满生机,洋溢着真挚的感情。他在每一种小说样式上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一生十四部小说均进入了古典名著的行
列。特别是《大卫·科波菲尔》一书在当时就产生了极大影响。由于其中对童工状况,济贫院、私立学校、贫民窟的生动描绘,动员起要求社会改革的强大舆论,直接促使英国议会通过了各项立法。另外,小说充分运用夸张、变形、寓意、象征,甚至荒诞手法,充满社会批判的含义。在这
方面,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的先驱。正因如此,《大卫·科波菲尔》一版再版,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多的名作之一。他本人也被誉为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萨克雷评价他为“了不起的天才”。
正如世上有个谈不尽的莎士比亚一样,狄更斯也将永久保持同等魅力。我们要了解他和他的小说。最佳的切入点无疑就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内容梗概:
大卫·科波菲尔还未出世,父亲就去世了。父亲的姨妈贝西**一心盼望外甥媳妇生个女孩,可生下的却是个可爱的男孩。因男孩继承不了她的名字,所以她气呼呼地走了。大卫的童年岁月是和他年轻貌美的母亲克拉拉以及忠实的女仆辟果提一起渡过的。
不久,有个叫摩德斯通的男子看上了大卫母亲那份微薄的财产,花言巧语地骗取了她的爱情。母亲在婚后才发现这位摩德斯通先生是一个既吝啬又残忍的家伙。大卫母亲再婚前打发大卫到辟果提哥哥那里居住一段时间。在那里,辟果提先生把一艘老船改制成一座海边小木屋。他和侄女爱米
丽和侄子海穆住在里边,他们一家人和睦、幸福,大卫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温暖而难忘的时光。
大卫来到摩德斯通家便感到很不自在。摩德斯通非常讨厌大卫,不许大卫的母亲对他表示关怀。大卫的母亲也在他的折磨下逐渐衰弱下去。一次,倔强的大卫遭到了摩德斯通毒打。他奋起反抗,咬了摩德斯通的手,他立即被送进了萨伦寄宿学校。那是一所破旧的学校。在那里,大卫在凶狠
的校长管教下过着悲惨的日子。所幸的是他与汤米和詹姆斯建立了友谊。
不久,大卫的母亲因难产死去。他被送回家中后,摩德斯通把他看作眼中钉,不久就把10岁的大卫送到伦敦一家公司去作刷酒瓶的童工。辟果提也被解雇,与马车夫巴吉斯结了婚,大卫寄住在密考伯先生家,密考伯先生子女众多,生计困难,但却偏爱作发财梦。一事无成全家反而住进了负
债者监狱。大卫在公司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他非常同情密考伯一家的处境。自从和他们分手后,他倍感寂寞,决定逃到贝西姨婆那儿。
大卫一路上吃尽了苦头,被人抢了箱子和钱,但他终于找到了贝西姨婆。性情怪癖但心地善良的贝西收留了他。并把他送到伦敦最好的一所学校念书。这期间大卫寄住于贝西的律师威克菲尔家中。他与威克菲尔的女儿艾妮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威克菲尔手下有一名雇员叫希普,他伪善的谦
卑和汗湿的握手让大卫非常厌恶。
大卫17岁时中学毕业了,姨婆让他外出旅行,然后再选择职业。大卫在旅途中遇到了童年时的好友詹姆斯,俩人一同去拜访辟果提先生。辟果提收养的爱米丽已长成为一个美丽的少女,刚与忠实的海穆订了婚。但不久之后,在詹姆斯的引诱下,爱米丽背叛了养父和海穆,与他一齐私奔。爱
米丽的失足使辟果提先生痛苦万分,他决心走遍天下也要将爱米丽找回来。
大卫回到伦敦,选择了律师职业。姨婆拿出钱为他在一家律师行谋了个见习生的位置。这时,他遇见了儿时的伙伴艾妮斯,艾妮斯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大卫。她告诉大卫,希普利用卑鄙的手段,在威克菲尔的律师行越爬越高。艾妮斯的父亲年老糊涂,不小心上了希普的圈套,为了顾全名誉
,他只好任希普胡来。不仅如此,大卫还发现他对艾妮斯图谋不轨。大卫对此非常反感。
大卫有一次到上司家中作客,与斯本罗律师的小女儿朵拉一见钟情。不久他们就偷偷订了婚。这时贝西姨婆告诉他,她已经破产了。大卫为了报答她的恩情,虽然可能能力微薄,他仍找了份兼职工作,以养活贝西姨婆。但这个兼职报酬非常少,大卫着手学习,以谋求一个采访国会辩论的记
者职位。
斯本罗先生知道两人订婚的消息非常生气,他认为女儿嫁给大卫有失身份。于是他把大卫叫来,严禁朵拉再和他见面,哪知第二天斯本罗就因病去世,留下很少的遗产。大卫这时向朵拉求婚,得到了她两位姑姑的首肯。
大卫很快成为一名记者。他ZI岁与朵拉结婚。然而朵拉似乎永远长不大。他们生活过得并不如意,大卫这时又遇见了密考伯先生,他已是希普的秘书。但密考伯好像总有事瞒着大家。这引起大卫的注意。后来,密考伯先生终于禁不住良心的责难;有一天当众说出了他的隐私。原来希普利用
他的贫穷,引诱他参与了陷害威克菲尔先生的活动。在密考伯拿出的件件证据面前,希普供认了全部罪行。威克菲尔也从此摆脱了希普的控制,收回了全部财产。贝西的破产也是希普捣鬼,他被迫偿还了贝西的全部投资。后来希普被关人了监狱。贝西姨婆为感激密考伯先生,拿出一笔钱帮
助他开创事业。
与此同时,辟果提先生也历经艰险找到了爱米丽。爱米丽被詹姆斯玩厌之后一脚踢开,流落到了伦敦。辟果提先生决定带爱米丽去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就在出发前。海穆为了救遇难的一位船客不幸死去。而那名船客竟是詹姆斯,爱米丽悲痛欲绝,痛悔自己的过去。在新的生活环境中,
她受伤的心逐渐恢复平静。她决定至死不嫁,为的是纪念海穆。
大卫此时已成了作家,但朵拉却患了重病,一天天衰弱下去。在辟果提一家离开英国之前,她不幸病死。大卫满腔悲痛,离开家乡四处游历,以解除心中的痛苦。他在国外期间,艾妮斯不断地和他取得联系。她的关怀和安慰,鼓舞着大卫又一次度过了精神上痛苦的难关。他觉得艾妮斯就是
他生活中的全部内容。
3年之后,大卫回到英国。他发现他越来越深爱着艾妮斯,但却难于启齿。他徘徊犹豫之际,忽听贝西姨婆说艾妮斯就要结婚了。这促使大卫再也掩藏不住自己的感情,决心向艾妮斯求爱。其实这只是贝西姨婆的一个激将法,为的是促成大卫和艾妮斯的婚事。面对大卫的表白,艾妮斯激动
不已;她也一直深爱着大卫。大卫后来才知道,要他们结合也是朵拉的遗愿。
大卫和艾妮斯结了婚。他们和贝西姨婆生活在一起。大卫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查看全部5个回答
精选商品
旧书8成新/大卫·科波菲尔
¥28
文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征稿主页
关注期刊论文的人也在看
文学教育期刊是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省级期刊,杂志社在线咨询,文学教育期刊在线投稿,客服一对一服务,欢迎在线咨询。
《人力资源》杂志社广告
职称文学教育期刊快速发表一站式服务
全新文学教育期刊 期刊发表,1-3天审稿3个月见刊 对公付款,录用高。安全放心
漳州市云策文化传媒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文学杂志投稿有哪些?2020期刊杂志征稿投稿主页
文学杂志投稿10年期刊征稿经验,绿色渠道,周期短,见刊快,赠样刊包录用,文学杂志投稿编辑正在线!渠道便利急速审稿,可协议发表。点击咨询
572020-05-18
简述大卫科波菲尔的主要内容?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及女仆的照管下长大。 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大卫从此过起了不能温饱的生活。 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艾妮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卫毕业后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 此时的大卫爱上了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但两人婚后的生活并不理想。 与此同时,辟果提和汉姆经过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蒂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艾米丽,并决定将她带回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就在启程前夕,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 汉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艾米丽为汉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回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 大卫终于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却患上了重病,在辟果提前往澳大利亚前夕便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其间,艾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 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才发觉艾妮斯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与姨婆贝西、辟果提愉快地生活着。
扩展资料:
13 浏览15462019-02-22
《大卫·科波菲尔》的介绍?
《大卫科波菲尔》内容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 贝西**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下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斯提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辟果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安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但这时,大卫堕入情网,爱上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他俩婚后生活并不理想,因为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密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后因他案并发,被判终身监禁。贝西**为了感谢密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辟果提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弥丽,决定将她带到澳大利亚,重新生活。启程前夕,海上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桅杆上攀着一个濒死的旅客。海穆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岸边,原来是诱拐爱弥丽的斯提福兹!爱弥丽怀念海穆,去澳大利亚后在劳动中寻找安宁,终身不嫁。 大卫成了作家。朵拉却患了重病,在辟果提去澳前夕离开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其间,安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安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和女仆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
浏览152019-09-05
书籍:《大卫·科波菲尔》介绍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1812~1870)的代表作。描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这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它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它作品。 故事写孤儿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了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环绕科波菲尔一生所出现的人物的悲欢离合。多方面揭示出当时社会的真相。与科波菲尔相似,狄更斯从小也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他从小 家境贫寒。父亲曾带他到酒店表演节目以挣钱。10岁时,全家被迁入负债者监狱居住。他11岁时就承担了繁重的家务。他在皮鞋油作坊当学徒时,由于包装熟练,曾被雇主放在橱窗里当众表演操作,作为广告任人围观,在他心里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从而产生了对不幸儿童深厚的同情和坚决 摆脱贫困的决心。这也是他成功创作《大卫·科波菲尔》的原因之一。正如他对他作品的最后、最亲切的评价“像许多溺爱的父母一样,我在内心深处也有一个最偏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王”,他勤于创作,甚至死去时还正在进行一部小说的写作。在死后他给我们留下了一批丰厚的文学宝藏。从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开始,34年创作生涯中,他写了14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未完成),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杂文、游记、戏剧等。代表作有《董 贝父子》、《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等。在英国,他的名声已超过了首相,并且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狄更斯在这篇小说中也体现出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因为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主人公大卫的形象就因融入了作家的复杂心情而显得格外突出。这一改狄更斯早期小说虚构性强的特点而别具风采。大卫是一位由个人奋斗逐渐由底层上升到了事业和爱情的顶峰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作者着重通过 人物的容貌、言谈、动作、服装、习惯,以至某些怪癖来写出人物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大卫的性格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写得细腻、真实、亲切,这在一些以情节取胜的小说中是难以见到的。另外,小说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作者亲切地、清晰地.抒情诗般地叙述,描写了生活,人们读作 品仿佛是大卫在跟我们促膝谈心。这里没有《双城记》那样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它只是通过日常琐事,使读者了解了时代的风貌,认识作品中的人物,陶冶思想感情,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小说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生动优美,娓娓而谈却扣人心魄。另外,在景 物描写与人物心理刻画上也都有独到之处。实为狄更斯小说系列中的一部精品。 狄更斯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不断开拓、创新,尝试了一种又一种新的小说样式:流浪汉传奇、历史小说、社会小说、道德寓言、个人成长小说,甚至悬念小说。他的每一笔都充满生机,洋溢着真挚的感情。他在每一种小说样式上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一生十四部小说均进入了古典名著的行 列。特别是《大卫·科波菲尔》一书在当时就产生了极大影响。由于其中对童工状况,济贫院、私立学校、贫民窟的生动描绘,动员起要求社会改革的强大舆论,直接促使英国议会通过了各项立法。另外,小说充分运用夸张、变形、寓意、象征,甚至荒诞手法,充满社会批判的含义。在这 方面,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的先驱。正因如此,《大卫·科波菲尔》一版再版,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多的名作之一。他本人也被誉为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萨克雷评价他为“了不起的天才”。 正如世上有个谈不尽的莎士比亚一样,狄更斯也将永久保持同等魅力。我们要了解他和他的小说。最佳的切入点无疑就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内容梗概: 大卫·科波菲尔还未出世,父亲就去世了。父亲的姨妈贝西**一心盼望外甥媳妇生个女孩,可生下的却是个可爱的男孩。因男孩继承不了她的名字,所以她气呼呼地走了。大卫的童年岁月是和他年轻貌美的母亲克拉拉以及忠实的女仆辟果提一起渡过的。 不久,有个叫摩德斯通的男子看上了大卫母亲那份微薄的财产,花言巧语地骗取了她的爱情。母亲在婚后才发现这位摩德斯通先生是一个既吝啬又残忍的家伙。大卫母亲再婚前打发大卫到辟果提哥哥那里居住一段时间。在那里,辟果提先生把一艘老船改制成一座海边小木屋。他和侄女爱米 丽和侄子海穆住在里边,他们一家人和睦、幸福,大卫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温暖而难忘的时光。 大卫来到摩德斯通家便感到很不自在。摩德斯通非常讨厌大卫,不许大卫的母亲对他表示关怀。大卫的母亲也在他的折磨下逐渐衰弱下去。一次,倔强的大卫遭到了摩德斯通毒打。他奋起反抗,咬了摩德斯通的手,他立即被送进了萨伦寄宿学校。那是一所破旧的学校。在那里,大卫在凶狠 的校长管教下过着悲惨的日子。所幸的是他与汤米和詹姆斯建立了友谊。 不久,大卫的母亲因难产死去。他被送回家中后,摩德斯通把他看作眼中钉,不久就把10岁的大卫送到伦敦一家公司去作刷酒瓶的童工。辟果提也被解雇,与马车夫巴吉斯结了婚,大卫寄住在密考伯先生家,密考伯先生子女众多,生计困难,但却偏爱作发财梦。一事无成全家反而住进了负 债者监狱。大卫在公司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他非常同情密考伯一家的处境。自从和他们分手后,他倍感寂寞,决定逃到贝西姨婆那儿。 大卫一路上吃尽了苦头,被人抢了箱子和钱,但他终于找到了贝西姨婆。性情怪癖但心地善良的贝西收留了他。并把他送到伦敦最好的一所学校念书。这期间大卫寄住于贝西的律师威克菲尔家中。他与威克菲尔的女儿艾妮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威克菲尔手下有一名雇员叫希普,他伪善的谦 卑和汗湿的握手让大卫非常厌恶。 大卫17岁时中学毕业了,姨婆让他外出旅行,然后再选择职业。大卫在旅途中遇到了童年时的好友詹姆斯,俩人一同去拜访辟果提先生。辟果提收养的爱米丽已长成为一个美丽的少女,刚与忠实的海穆订了婚。但不久之后,在詹姆斯的引诱下,爱米丽背叛了养父和海穆,与他一齐私奔。爱 米丽的失足使辟果提先生痛苦万分,他决心走遍天下也要将爱米丽找回来。 大卫回到伦敦,选择了律师职业。姨婆拿出钱为他在一家律师行谋了个见习生的位置。这时,他遇见了儿时的伙伴艾妮斯,艾妮斯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大卫。她告诉大卫,希普利用卑鄙的手段,在威克菲尔的律师行越爬越高。艾妮斯的父亲年老糊涂,不小心上了希普的圈套,为了顾全名誉 ,他只好任希普胡来。不仅如此,大卫还发现他对艾妮斯图谋不轨。大卫对此非常反感。 大卫有一次到上司家中作客,与斯本罗律师的小女儿朵拉一见钟情。不久他们就偷偷订了婚。这时贝西姨婆告诉他,她已经破产了。大卫为了报答她的恩情,虽然可能能力微薄,他仍找了份兼职工作,以养活贝西姨婆。但这个兼职报酬非常少,大卫着手学习,以谋求一个采访国会辩论的记 者职位。 斯本罗先生知道两人订婚的消息非常生气,他认为女儿嫁给大卫有失身份。于是他把大卫叫来,严禁朵拉再和他见面,哪知第二天斯本罗就因病去世,留下很少的遗产。大卫这时向朵拉求婚,得到了她两位姑姑的首肯。 大卫很快成为一名记者。他ZI岁与朵拉结婚。然而朵拉似乎永远长不大。他们生活过得并不如意,大卫这时又遇见了密考伯先生,他已是希普的秘书。但密考伯好像总有事瞒着大家。这引起大卫的注意。后来,密考伯先生终于禁不住良心的责难;有一天当众说出了他的隐私。原来希普利用 他的贫穷,引诱他参与了陷害威克菲尔先生的活动。在密考伯拿出的件件证据面前,希普供认了全部罪行。威克菲尔也从此摆脱了希普的控制,收回了全部财产。贝西的破产也是希普捣鬼,他被迫偿还了贝西的全部投资。后来希普被关人了监狱。贝西姨婆为感激密考伯先生,拿出一笔钱帮 助他开创事业。 与此同时,辟果提先生也历经艰险找到了爱米丽。爱米丽被詹姆斯玩厌之后一脚踢开,流落到了伦敦。辟果提先生决定带爱米丽去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就在出发前。海穆为了救遇难的一位船客不幸死去。而那名船客竟是詹姆斯,爱米丽悲痛欲绝,痛悔自己的过去。在新的生活环境中, 她受伤的心逐渐恢复平静。她决定至死不嫁,为的是纪念海穆。 大卫此时已成了作家,但朵拉却患了重病,一天天衰弱下去。在辟果提一家离开英国之前,她不幸病死。大卫满腔悲痛,离开家乡四处游历,以解除心中的痛苦。他在国外期间,艾妮斯不断地和他取得联系。她的关怀和安慰,鼓舞着大卫又一次度过了精神上痛苦的难关。他觉得艾妮斯就是 他生活中的全部内容。 3年之后,大卫回到英国。他发现他越来越深爱着艾妮斯,但却难于启齿。他徘徊犹豫之际,忽听贝西姨婆说艾妮斯就要结婚了。这促使大卫再也掩藏不住自己的感情,决心向艾妮斯求爱。其实这只是贝西姨婆的一个激将法,为的是促成大卫和艾妮斯的婚事。面对大卫的表白,艾妮斯激动 不已;她也一直深爱着大卫。大卫后来才知道,要他们结合也是朵拉的遗愿。 大卫和艾妮斯结了婚。他们和贝西姨婆生活在一起。大卫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32 浏览15532018-06-28
《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梗概?
遗腹子身份的大卫与母亲、佩格蒂相依为命,到亚茅斯认识了佩格蒂先生、艾米莉、汉姆。母亲改嫁后,遭受继父的虐待,在学校里认识斯蒂福兹。母亲亡故后做童工并投奔贝西姨婆,获其支持后重新读书,重遇斯蒂福兹一起到亚茅斯,斯蒂福兹与艾米莉私奔,抛弃汉姆。 大卫到伦敦学习代讼人的职业,与朵拉陷入恋爱,在姨婆破产后开始成熟,发奋学习速记员工作。事业初见成效时结婚,帮助米考伯揭露乌利圭的罪恶。佩格蒂先生在斯蒂福兹与艾米莉私奔后离开了亚茅斯,到到处流浪寻找他那可怜的外甥女。 几年后,斯蒂福兹与艾米莉发生了矛盾,抛弃了她。在艾米莉堕落的边缘被找到。最后和米考伯一家远赴澳大利亚开始了新的生活。
一、常规婚嫁
古时,漳州的婚嫁基本按传统的“六礼”进行。曾任漳州知州的朱熹主张删简古礼,清代漳州宿儒蔡世远谓“吾闽昏(婚)礼由纳采、纳币、请期而亲迎”。可见其时已将六礼中的“问名”并入“纳采”之中,并将“纳吉”与“纳征”合而为“纳币”。据蔡氏所辑《朱子家礼》,婚礼的程序为:“将昏,主人告于祠堂,遂以酒醮其子而诫之,子受酒跪听训诫……”此当为诗书之家所设。民间嫁娶较侧重于物质形式,礼俗极繁复,而且地区差别很大。
(一)议婚
议婚相当于古代的“纳采”和“问名”。旧时,漳州的婚姻极重媒妁,“虽世契,非媒妁不相缔结”。媒人是议婚阶段的关键人物。
1探家风
又称“摆家风”、“踏家风”。在正式求亲之前,男女双方都要设法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尤其是女方对此更加慎重,事先要请自家的亲戚上男家去探家风,了解对方家庭成员的为人,并摸清其经济状况。
2求庚
男方备名帖礼物,让媒人到女家问婚。女方同意提亲就会收下礼品,并将待嫁闺女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客家用白纸)上,一般写“坤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作为庚帖交媒人转给男方。
3合婚
男方收到女方的庚帖后置于神明、祖先案上卜卦,然后将女方的庚帖在供桌的香炉下放置三天。在此期间如人畜平安,无吵架、生病或摔破碗碟之类情事,就可以说是“三日圆”或“三日好”。三天后请算命先生“合婚”,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测断两人是否适于结婚。旧时,女儿出生后,如果生辰不是十全十美,父母就请算命先生伪造一个旺夫、旺家、财库十足的好“八字”,故俗谚云:“男命无假,女命无真”。合婚一事纯粹是自欺欺人。
若双方命理配合,男方就把自己的庚帖并备礼饼、红包送给女方。送庚帖者一般是男方的叔伯,挑着装礼饼和红包钱的红漆竹篮,到女家后从大门直上厅堂,将红篮摆到供桌上,告知女方祖宗有人向其待字的后代求婚。女方父母祭拜祖宗后拆帖,亦请算命先生合婚。
4相亲
合婚之后,双方各备礼品,先后由媒人陪长辈前往对方家中相亲。待字姑娘必须亲自接待男方的客人,奉茶敬客。
双方彼此满意即可定亲,由双方家长商定聘金、聘礼以及妆奁的厚薄,并大概确定完婚的日期。结婚日期喜欢定在龙年,不喜欢定在虎年。农历七月为鬼月,婚期也不会定在这个月。男女双方年龄加起来正好50岁则暂不成亲。客家人在农历三、六两个月份忌提亲、不嫁娶,有“田水白,不吉利”之说。
双方达成协议之后,由女方开出礼单。
(二)定婚
定婚相当于古代的“纳吉”、“纳征”和“请期”,算作办喜事的开始。自此时起直到婚后一段时间内,男女双方及其亲属不得参与丧事,以免“红白相克”,不利喜家。定婚包括以下礼俗:
1定亲
又称“过定”、“食定”、“下定”、“文定”或“送定”。男家女性长辈由媒人陪同,在择定的吉日将商定的礼品送到女家作为定聘。礼品一般为布料、香烛、冰糖、线面、橘饼、槟榔、N叶、莲子、猪肉、礼饼、花生糖、烟酒以及戒指首饰,常凑成12色。
女家应以冰糖茶和糖糯米粥招待男方客人,待嫁女要上厅堂奉甜茶。客人接受甜茶时应送红包为“压茶瓯”礼。女方家长将男方送来的戒指戴到待嫁女的手指上,就完成“食定”的仪式。
男方客人离开时,女方应回赠联巾(两条连在一起的面巾)等礼品。同时,男女双方都要向亲友四邻分送礼饼、糖果等,表示婚事已经确定。
2行聘
又称“提聘”或“送大定”。男家在择定的吉日将商定的彩礼送到女家。彩礼强调成双,包括送彩礼人也要偶数,挑彩礼的笼担和扁担都要贴上红纸,男家的长辈挑一担走在最前面。
彩礼包括婚书、金帛牲醴、聘金、首饰、布料、衣裙、礼饼、全猪、酒、鸡鸭、糖、红圆子和其他糕点等。其中礼饼、糖和糕点的数量由女方确定,以保证足够分发女方的亲友和乡邻。此外,每户要赠送一碗红圆子。有些地方行聘时只送婚书和金帛牲醴等物,衣裙及其他议定的礼物由男方另送一次,称为“送袄”。
男方送礼时应开具聘帖,罗列礼物名数。如:婚书一对、聘金若干、金钗一支、鸡鸭各两只。应写上“婚书成通,聘金全封,金钗全副,德禽成双,家凫四翼”等字。彩礼送到时,女家鸣炮欢迎,以礼品奉敬祖先,并依礼接待来人。女方不能将礼物全部收下,要割下排骨和猪脚让男方客人带回,称为“压篮底”或“回程”。女方也可能回赠另外的礼物,如定亲新郎的衣服鞋袜、未来舅姑的鞋袜等。
女方收到彩礼后就要准备嫁妆。富家的嫁妆叫“全厅面”,包括女儿终身使用的物品,小至马桶、针线,大至田契、房契,甚至还有棺材和寿衣,称为“生死不求人”。旧时,富家嫁女还将“随嫁□(音干)”(媵婢)作为嫁妆。贫户嫁女只备“半厅面”:几套衣服、花粉、镜奁、剪、尺、被、帐及一些日常用品。嫁妆一般包括马桶,寓意早得贵子。另外还要准备一对“带路鸡”作陪嫁,带路鸡要选刚打鸣的公鸡和即将下蛋的母鸡。迎娶之日用红头绳或红绸缎一条,两端各捆一只鸡的脚,使公鸡母鸡并排而蹲,装进新饭篮里,由新娘伴(女傧相)提到新郎家。
3送日
男方择定吉日迎亲并经女方同意后,便书写红帖正式通知女方迎娶日期和落轿时应避属相冲克的人,然后依礼行事。因而有俗话说:“隔壁做亲情,礼数着照行。”
(1)添妆与添丁
行聘以后,男女双方都要向亲友四邻分送礼饼和喜糖。送日以后,女方的亲友要送红包或礼物到女家,谓之“添妆”;男方的亲友也要送红包或礼物,为男方“添丁”。贺喜的财礼必须在迎娶日前送到,否则不吉利,婚家不接受。
(2)裁制婚衣
送日之后,男女两家要择日祀神上香,然后裁制婚衣,称“开剪”。除礼服外,还要裁制新郎新娘的白色内衣内裤。婚后新娘要妥善收藏这套内衣内裤,直到她死时再换上这套内衣内裤入棺。有说此举含有重贞操的意思;亦有说陈元光入漳,倡导汉畲通婚,时畲族男子战死,畲族女子议定内着白衣以悼念死者。新娘的婚礼服为红袄红裙,配上绣花红鞋,衣服上要绣上“”形以祈吉祥,俗称“打万字”。
(3)挽面
新娘出嫁前要择日祀神上香,请专业的妇女为其“挽面”,就是用细线交叉绞掉新娘脸上的汗毛。俗称为“开面”,表示出阁成人。
(4)安床
娶亲前男家要将洞房布置妥当,首先要择吉日安床挂帐。床铺必须顺着屋梁的方向放置,否则称为“担楹”,不吉。床安好后要请一两个属龙的(其次选属蛇的)男孩爬上新床翻滚嬉闹,象征新娘连生贵子,称“翻床”。
裁制婚衣、挽面和安床都不能让寡妇、属虎的妇女参与或观看。亲友送来的贺联、贺幛及其他贺礼应在大厅内陈列出来,其中新郎的舅父送来的贺幛应悬挂在厅堂正中。厅堂里要点上三撮香火和一对红烛。
迎娶前夕,女方家长会请人携带新卧具、镜奁、箱柜等物前往男家布置洞房。完婚前,新郎不可在新房单独过夜,必须有一两个平辈的男子伴睡,称为“暖房”。睡伴首选为属龙的,忌选属虎的。
(三)完婚
依正统的家礼,婚礼中“亲迎”是六礼之一,受到极大的重视。但漳州在清代“乡俗间有不亲迎者”,历来不强调新郎亲自迎娶新妇,不少是请“好命人”(福分大的人)代为上门迎接新娘。而对迎娶的细节却十分讲究,一丝不苟。
1出阁
新娘出阁仪式繁复,而且各县(区)各不相同。清代,漳州嫁女要有“保姆翼以行”。各地都有专门主持这类仪式的妇女,称为“送嫁姆”。她要陪伴新娘到夫家,一切仪式由她主持和指导。
(1)上头
新娘在迎娶日要以香花、石榴枝叶熬汤沐浴,换上婚衣。送嫁姆请新娘走到大厅来,边唱:“请出厅,做人好名声。”新娘出来后送嫁姆拉着新娘的手,让她端坐在大厅里的一面大R□(音俩)(以篾编成,用于晾晒谷物的浅平大圆筐)内倒置的米斗上,一边唱:“坐依正,新娘得人疼。”然后由长辈或“好命”的妇女为她梳头、簪髻、戴花,称为“上头”。有的仅在厅中的神位前由母亲(母亲不在则由其他女性长辈代替)插上首饰,表示已抚育成人。此礼为古代笄礼的孑遗。新娘还要戴上凤冠,有的地方头上要插茉草以祛邪,插石榴花心叶以示多结贵子,插早稻穗以表早得子。
新娘打扮完毕,全家团聚吃一顿告别酒宴。宴席固定是12道菜,称“十二碗圆”。食后新娘与亲友郑重告辞,然后退入内室。
(2)上轿
男方迎亲队伍到后,经过傧相们再三催请,新娘随身带上一面制煞的小镜和一个装着象征“连生贵子,百子千孙”的莲子、花生、桂花、石榴、茉莉花心等吉祥物的袋子,走出厅堂向神明、祖宗神位及双亲行跪拜礼辞行。
父母为女儿覆上盖头,送嫁姆唱:“乌巾罩上头,新娘贤慧囝婿□(音搞,能干)。”家人将点燃的鞭炮抛上屋顶,并用米筛遮在新娘头顶上,使新娘不见天日,父母随即扶新娘上轿。
轿内多放有红圆子和冬瓜糖,新娘一路抛撒冬瓜糖,寓意此路可常来常往。
(3)离家
新娘上轿后即从轿上扔出纸扇,谓之“放性地(脾气)”。父亲将一碗清水泼向轿后,这是古人嫁女戒勿“大归”(走回头路)的遗俗。
花轿起行,新娘应在轿中号啕大哭,谓之“哭好命”、“哭兴旺”。同时娘家立即紧闭大门或以米筛挡门,有的地方新娘的母亲还要坐在大门槛上,以免娘家的财运、地气被新娘带走,也寓意新娘免得走回头路。
2迎亲
旧时,迎亲要用花轿。20年代,漳州城区开辟马路,开始以马车迎亲;后来又改用黄包车、自行车、轿车迎亲。农村地区到50年代才逐渐废弃花轿,以乘客运汽车迎亲;70年代后流行骑自行车、坐拖拉机或汽车迎亲。
迎亲要择吉时出发,一般多安排在凌晨时分。上路前有关的人要吃一顿宴席,席上照例有12道菜,其中一盘全烧鲤鱼不得动箸,其余各盘大家都要吃到。
旧时,富家的迎亲队伍上路时由两个佣人执一对书写姓氏的红灯笼在队前引导,接着是八音乐队,一顶送嫁姆坐的油布轿、五顶给傧相和小叔坐的披红彩的竹帘轿、一顶给新郎坐的不挂竹帘略作装饰的官轿、一顶四人抬的装饰精致的花轿,最后是盛礼物、嫁妆的扛□(音匣,装礼品的大木箱)。匣的数目多的有12匣、24匣,最多的可达60匣,俗称“百二杠”(120人扛)。一般平民的迎亲队伍只有一两顶轿,乐队和扛匣的人数也少,由两个男孩用带根叶的甘蔗各挑一对红灯笼走在队前,队伍最后一个挑着布袋,内装便桶和子孙桶(产盆)。一些地方迎亲队伍由“拖青”的人走在最后。“拖青”的多为男孩,拖的是枝叶齐全的松枝或榕枝,有的是拖头尾齐全的鲜竹。
迎亲队伍到女方家门时燃放鞭炮。放过三阵炮后女家开大门请迎亲队伍进门。男家送上两扎礼炮,一书“两姓合婚”、一书“百子千孙”。女家收入“两姓合婚”的一扎,将“百子千孙”一扎回赠给男家。
接着,女家宴请迎亲队伍。男方陪新郎前去迎亲的“袍架”(傧相)在席间要设法偷窃两只酒盅,带回男家放在洞房里的新床下,俗谓可使新娘早生贵子。女家对男方傧相偷酒盅要佯作没发现。
吃过宴席,男方的傧相催请新娘上轿。新娘要找各种借口推托,经数次催促才出厅准备启程。新娘上轿后,迎亲队伍接过嫁妆,有时还加上女方准备带到婆家种植的带根的毛竹,返回男家。女方若有随嫁婢,也坐轿随新娘同去。客家习俗,女方要有人手执“火龙”(火把)送嫁随行,谓之“开路制煞”。
迎亲队伍一路上鼓吹(乐器)齐鸣,每经村巷、寺庙、桥梁都要鸣炮过路。到男家门口要将花轿停放在一面大R□(音俩)内,等待吉时。良辰一到,新郎要猛踢一下花轿门,使新娘吓一跳,俗谓可使新郎以后不致惧内。送嫁姆随即打开轿门,小叔执红漆盘盛两颗红柑请新娘下轿,新娘回赠以红包。然后由“好命”(寿高多子孙、夫妻双全)的老妇女扶新娘出轿。送嫁姆唱:“新娘踏土,生囡好囡模;踏依在(稳),生囡胖狮狮。”同时有长辈用贴上八卦的米筛(现在多用雨伞)遮在新娘头顶上,另有人在地上铺红毯或新席或染红的麻袋,让新娘走进大门。
送嫁姆随新娘进大门,口中要唱好话,如过门槛唱:“过户(音定,门坎),有吃又有穿”等等。新娘进门的礼节在漳州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此刻要将炉膛里的火用水浇灭,而且不许新娘踩门槛,谓可避免新娘脾气大,驾凌于他人之上。万一新娘踩到门槛上去,就暗中将举在她头上方的米筛放低来压一压凤冠,使她受惊来破此招。有的地方则相反地要生起炭火炉或烧一把稻草,让新娘“跨火薰”,而且要新娘踩门槛。有的地方当新娘到家门时长辈要暂时避开,以免“相冲”。客家人当新娘入门时要宰杀一只鸡,在门前放几只碗让新娘跨过,称“拦门鸡”。
如果新娘的生辰八字中犯“破娘家”或“破婆家”,主持婚礼的人就会在大门口预先放一片完好的瓦片,新娘入门时踩破瓦片,旁边的人随即说:“都破了!都破了!”以此禳解八字中的缺陷。
3成亲
漳州完婚的仪式大致包括古代的拜堂和合卺。男方要请一个内行人来主持仪式,称为“管事”。
新娘进门后,管事手捧圆斗,边走边唱好话边撒斗里的谷粒,引导新娘走上厅堂。管事高声唱礼,新夫妇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然后夫妻交拜成礼。
拜堂后在送嫁姆引导下新郎以红缎牵新娘入洞房,双双坐在床沿上,同时厅堂鸣炮,开始大宴宾客。
新娘进洞房时,新郎的家人要把带路鸡放进床底下,然后撒米引诱,想方设法使公鸡先走出来,预兆新娘头胎生男孩。带路的母鸡在一两天内下蛋也被视为新娘早生早育的吉兆。送嫁姆在进洞房的前后都不停地唱好话,她教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红色或黑色绸盖帕,并指导新夫妇食用洞房里由12道菜组成的“新娘桌”。送嫁姆先将酒倒在一对以红线联系在一起的酒杯里,让新夫妇互递酒杯,同饮合卺酒。接着,送嫁姆要为新郎、新娘搛菜,每吃一道菜她就唱一句与这道菜有关的吉利话,12道菜寓意12个月,月月美满。“好命人”点燃洞房里的一对红烛。自是夜起,洞房里要连续13夜彻夜灯火不熄。
厅堂的宴席上由新郎舅父坐首席,新郎的父亲作为主人向来宾敬酒。酒过三巡,新郎新娘要出来敬酒,席终鸣炮送客,至门而止。有些地方新娘要一直呆在洞房里,仅由新郎和家长出面敬酒。在客家的婚宴上,由新娘的叔父或兄弟坐首席。
清代,漳州就有看新娘和闹洞房之俗。“于初婚之日,亲戚朋友拥挤而至,索见新妇,嘲谑新婿。”新婚宴席散后,新夫妇端坐床沿,男左女右,中间插坐一个男孩,送嫁姆和其他人以次就坐,一两个男孩上床翻腾跳跃嬉闹一番,象征新娘早生贵子。新娘要向众人分发糖果、花生、蜜饯等,众人边吃边念歌谣式的吉利话。为增加喜庆的热闹气氛,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与新娘逗乐戏谑,新娘必须端坐任亲友观看、笑闹,由送嫁姆来应付一切。闹洞房时参加者不必拘泥于自己的辈分和地位,故有俗谚:“闹洞房,无大细。”但闹洞房者不得站到门槛上,也不得将雨伞带入洞房。
闹洞房的人走后,小叔捧进甜汤圆,称“合房圆”,新娘要赏给红包,然后与新郎一起吃合房圆。有的地方合房圆要由新郎新娘亲自搓成。吃过合房圆,送嫁姆退出,新夫妇即可安歇。
一些地方,婚礼中“新娘桌”的陈设与祭死人的供桌类似,婚床上要铺的草席也属葬死人的用品,这些寓意两人要白头偕老,至死不渝。新郎新妇的亵衣以白布制成,婚后三日洗净珍藏,以备死时再贴身穿上,此俗也与贞操和互相忠诚的观念有关。
(四)婚后
完婚之后,喜事并不算办完,此后4个月内不得参与他人的红白事活动。同时也忌家庭内的喜事“相冲”。一年之内家中不能有两个喜事,如儿女之中有两个嫁娶,或一个嫁娶一个生育;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设法再增加一个喜事,俗称“三打散”,就没有忌讳了。
清代,漳州旧俗,合卺后“越日父母持汤饼璺浚三日而后庙见,见毕旋马,乃执妇事”。后来婚后的礼俗逐渐有所变化。
1出厅
新婚的第二天,新娘在鸡鸣时就要出洞房,盥洗修容,准备正式参与婆家的家庭生活。
新娘先要煎四果汤,或者以桂圆干或蜜金枣沏成甜茶,准备“拜茶”。待到全宅的上辈上堂,新妇便到厅堂祭祀祖先和神明,然后端甜茶敬奉尊长,并把自娘家带来的鞋子敬献给公婆,随后公婆引新娘与全家大小见面。拜茶即古代“庙见”之遗礼,长辈接受新妇拜奉甜茶时要在茶盘内压上红包。拜茶所得的红包钱照例尽归新娘私有。
拜茶后新娘由送嫁姆陪同下厨初掌炊事。新娘要下厨做第一次饭菜,显示自己的身手;此外还要喂猪、饲鸡、舂米,显示自己的勤快。后者有时只是象征性的,新娘只舂几下米,撒一把谷子,搅一下泔水缸。
新娘每做一件事或做一个动作,送嫁姆就要在旁边唱一句针对这种家务事的吉利话。如新娘搅泔水缸时要说:“搅潘(泔水)搅会浮,饲猪恰大牛(比牛还大)。”
2探房
迎娶的第三天,新娘的弟弟要坐轿到姐夫家探望,俗称“舅子探房”,是古代“`女”的遗俗。
舅子带糖、饼、香粉、抹头发的茶籽油和一篮鲜花或纸制石榴花,径直走进新房,将礼物放在床上,并邀请姐姐回娘家作客。婆家应设宴隆重招待阿舅。
3归宁
完婚后过一定时间新娘要“回门”(回娘家),俗称“做客”。新婿有时应陪同前往,俗称“回礼”。送嫁姆也同时伴新娘回门,至此完成她的任务。
迎娶后的第四天(有的地方是第七天)新娘首次归宁,俗称“做头摆(次)客”,客家人则称“转朝”。依礼新婿要陪同并备香烛、礼炮、礼饼、猪脚等礼物。上路时如有小舅子同行,则舅爷轿在前,新夫妇在后。若步行则新郎要跟在新娘后面,俗称“趁(跟随)某(妻)吃”。
抵娘家时岳父母到门前欢迎,入门后新娘径入旧闺房和女眷们话家常,新郎则留在厅堂上接受甜茶的款待。岳父要引女婿与亲友相见。有的地方礼俗,新郎要以红包分赠岳家亲属。按例,中午岳父母要宴请姑爷,厅堂上新婿坐首席;新娘则在内室坐首席,其他女眷作陪。
宴席散后新夫妇休息片刻即应告辞回归。回程时要男轿在前,女轿在后。首次归宁的新夫妇不得在岳父母家过夜,如确因归途遥远需要留宿,也不得同床,否则对娘家大不利。
女儿做客返回婆家时,娘家要赠送布料、上插石榴花枝的甜糯米饭、一对连根带叶箍上红纸的甘蔗、一对或一窝脚上绑红布的雏鸡。雏鸡用小竹笼装,挂在轿(或车)前,俗称“带路鸡”。有的地方还赠一对猪崽,称“带路猪”。有的地方娘家要派小舅子捧一瓶花生油伴送新娘回婆家;花生油是添灯的油,寓意尽快添丁。
按旧俗,新娘婚后12天和婚后一个月还各应归宁一次,来回都要携带礼品。但夫婿就不一定再陪同,而且新妇可以在娘家留宿几天。以后新妇回娘家就习以为常,无须遵守特别的礼仪。
二、非常规婚俗
(一)童养媳
漳州俗称“新妇仔”。穷人将女儿卖给人家当新妇仔往往要通过中人,要写卖身契。有的家庭因生育女婴过多而将女儿送给人家当新妇仔,则不写卖身契,也不收身价。
贫寒之家无力负担聘金与婚礼的费用,便预先抱养幼女,待其成年后与自家的儿子成亲,俗称“顶对”。届时由父母选定吉日让其先期返回生身父母家或寄托在亲友家里,举行一个简单的迎娶仪式与自己的儿子完婚。如果办不起婚礼,就在除夕之夜备12碗糯米甜圆子合卺成婚,称“廿九老”。
如果家主没有儿子,抱养一个新妇仔在家,将来自己生了儿子,长大后就给他们婚配,俗称“压花枝”。如果家主一直没有生儿子,就招进一个男子与新妇仔成亲,俗称“新妇仔后生。”
富裕人家买新妇仔当婢女使唤,新妇仔长大成人后被主人遣嫁,收回身价钱。
新中国成立前,革命老区人民政权明令废除童养媳,童养媳翻身,自主婚姻。
50年代颁布的《婚姻法》,禁止抱养童养媳。但农村中直到70年代仍有童养媳,有的是假以养女的形式。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80年代,抱养童养媳的陋俗自然消失。
(二)入赘
旧时,男到女家成婚,称为“被招”,或叫“吊大灯”。女方招夫的原因有几种:女方乏嗣,需招入男人以传宗接代;女方父母钟爱女儿,不忍其嫁出;女方有土地而缺乏劳力;寡妇不忍离开亲人,招夫维持家庭生活等。
男方被招赘多因经济困难,无力娶妻,只得投靠女方。赘婿在家庭中地位不高,生子以妻姓为姓,稍有能力的男人都不肯入赘女家。因而赘婿多数素质不高,有的好吃懒做。故俗谚云:“雇的不是工,招的不是翁(丈夫)。”
入赘一般要“做字”(订协议),其内容包括婚后所生子女的姓氏、财产的继承分配等,主要用以规范入赘者的行为。除了双方画押外还要请证人签名。
入赘的婚礼很简单,男方送女方一些米芳、糕饼之类便算定亲。入赘之日送几个银元作聘金,几个礼饼作见面礼,即可拜堂,喝过喜酒便算合卺。
50年代以后,提倡男女婚姻平等,传嗣奉香火的观念逐渐淡薄,赘婿不改姓,所生子女可从母姓也可从父姓。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男到女家的情况逐渐增多,赘婿不再受到歧视,社会上对入赘已经习以为常。
(三)中表婚
兄弟的子女和姐妹的子女结婚,明清两代都曾禁止。但民间认为中表婚是“亲上加亲”,所以屡禁不止。以姨表亲为主,俗以为姑舅血缘太近,不利于通婚,故有“姑表骨头亲,姨表半路认”之谚。
封建时代禁止同姓通婚,形成五服内不通婚的习俗。后来提倡自由恋爱,打破这一惯例;但有的地方矫枉过正,一些农村中通婚圈越来越小。聚族而居村社的情况更为严重,华安高石、云霄乌螺所辖自然村同属一姓,由于房前娶屋后,楼内嫁楼外,人口素质愈益低下。此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四)再婚
旧时,男女地位不平等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再婚的旧俗上。男人丧偶再娶是理所当然的,女人丧偶再嫁(俗称“后嫁”)则要遭到社会的歧视。男人丧妻如欲再娶,就在葬妻之前手持雨伞,肩背包袱作外出远行状,从亡妻的棺上跳过,口中念“跳过棺,走过番(下南洋)”或“我去过番”或“我要回唐山”(自南洋归国),然后再跳过一个火堆。俗认为如此,亡妻的鬼魂就不会来作祟,所谓“跳棺走过关,跳火没事尾”。
妇女丧夫依旧俗应守寡终身,如要改嫁须征得原婆家同意,新婆家要满足原婆家的要求,写成婚书。寡妇要先回娘家后再改嫁,临行前要将亡夫的灵牌翻转,或者用布蒙起来,以免鬼魂跟着作祟。娶寡妇都在晚上,由后门进出,不举行婚礼。邻居也关闭门户,以免招致不祥。寡妇再嫁要在十字路口跳火而过,并将自己的替身(草人)烧掉。
随着时代的进步,丧偶再婚已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也为法律所允许,跳棺和烧替身的陋俗也自行消亡。
(五)顺孝婚
男女双方定婚之后,任一方的直系长辈去世,已定婚的晚辈可在其弥留之际或刚断气之时完婚,婚礼可以简化,丧事喜事同时办,即所谓“脚尾直(咽气)免找日”。此举乃为在出殡的队伍中多一个“成人”后辈,以显示死者“好命”,使葬礼排场气派。若不行顺孝婚,须将婚礼推迟到三年孝满之后。
现在不强调三年服丧期,故没人再举行顺孝婚。
(六)冥婚
又称“配阴亲”,是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婚姻的畸变形式。民国时期,漳州还屡有这类荒谬的冥婚。
抱主拜堂定婚之后男人身亡,女方若矢志守寡,可以留在娘家终身不嫁,称“望门寡”。也有女方守“登堂寡”或“过门守节”,即在未婚夫死后女子仍然过门,由亡者的姐妹捧亡者的神牌(木主),与未婚妻拜堂“成婚”,再到墓地拜见鬼夫。此后女方就留在婆家守寡,婆家将为她在族中收养一个男孩,继祧为嗣。
娶鬼女女子未婚夭折,其弟或小侄在路上物色青年人,以钱财引诱其答应娶鬼女为妻。商定条件后其人便依古礼行聘、迎娶,不过新娘是纸扎成的,事后焚烧纸人,两家便当作亲家互相往来。
合葬婚未婚的子女夭亡后,家长物色有死去异性子女的家庭,两家若达成协议,就让这一对生前未结过婚的男女联婚,并择吉日举行“婚礼”。开女墓抬女棺,伴纸扎妆奁送到男方墓地,开墓起棺,以纸扎床帐等物布置成一新房,最后将男女棺并排合葬。双方亲友送冥籍作贺仪,双方家长设宴请客。从此两家便将鬼夫妻的香火合为一处,并彼此以亲家的关系长期维持来往。
现在随着文明的进步,无论何种类型的冥婚均已不禁自灭。
(七)蓄妾
旧时,豪门富户多有纳妾,俗称“娶细姨”。妾的地位略高于媵婢,妾的父母也不被当作岳父母看待。最常见的蓄妾方式是将随嫁□(音干)(妻子陪嫁的丫环)收为偏房,俗称“赤脚的”;但这样也并未改变她的媵婢身分,甚至蓄妾者的子女也只称她为“赤脚老母”。
也有花钱向贫寒人家买一个女儿为妾,俗称“买进一个安姐”;也有娶戏班、妓院或社会上其他阶层的妇女为妾。娶妾只能用二人抬的小轿,而且多数不举行婚礼,也有人举行很铺张的婚礼,但无论如何不能比娶正妻的仪式隆重。
50年代,禁止纳妾,一些地主富农的妾向政府提出离婚要求并都得到批准。70年代末,一夫多妻的现象基本消灭。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个别有钱人而私置外室,俗称“饲查某”(养女人),变相的蓄妾重新出现。
三、船户婚俗
船户不与陆上居民通婚,同姓不婚配。船上若有闺女待嫁,船头甲板上要放置一盆茉莉花。船户之间嫁女不收聘金,即使收点钱也全用于办嫁妆。新嫁娘不坐花轿,两家的船靠拢后搁上跳板就可以过门。但新婚仪式仍很隆重,拜天地、拜祖先神明、拜灶君,喝喜酒都与陆上人家无异。船户飘泊不定,年节时也无亲家间互相做客的习俗。
闽南人是汉族的一个民系,他们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泉州、厦门、龙岩,广东潮汕、海陆丰、雷州半岛,台湾大部分地区,海南大部分地区和浙江温州东南部。
所说的语言是属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闽南方言的次方言也相当的复杂,分为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龙岩话、潮州话、海陆丰福佬话、雷州话、海话、台湾话、海南话等,其中只有说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龙岩话和台湾话的居民能沟通。
建筑习俗
建筑与百姓安居紧密相连,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风俗。如建房前择定方向,选择黄道吉日动土及上梁祭、落成祭等礼俗,如动土前要选黄道吉日,并设案摆猪头三牲供品,焚香燃烛,燃放爆竹,拜神灵祭土地,俗称动土祭或奠基祭。仪式后,用丰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师傅,此外,还有木门槛上钉竹板、择地凿井觅甘泉等习俗。
结婚习俗
闽南的婚姻礼俗,自古以来遵循汉族传统的周礼“六礼”的基本程序进行,即纳采(即求婚)、问名(即女姓氏)、纳吉(定婚丧嫁娶)、纳征(婚成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其中,特别注重“迎娶”这一道习俗。
新娘一般在婚后第四日回娘家省亲,称“做客”、“归字”。“做客”必须当日返回婆家,到家时又必须是天黑,俗话为“暗冥摸,生干埔”。意即这样做就会生男孩。
中国十大名花的产地和盛开的时间1水仙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福建省花,漳州市花。每当暮冬岁首,百花凋谢、群芳俱寂时,水仙却冰肌玉骨、亭亭玉立、清香四溢,为人们带来一片春意,一向被视为吉祥、美好、纯洁、高尚的象征,是“岁朝清供”之佳品。被人们称为“凌波仙子” 。
2杜鹃花在云南生长于海拔800米—4500米的高山、中山、低丘和田野,以滇西部高山种类最为丰富。尤其是高山冷湿地带。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钟杜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丛和纯林,竟有连绵一二十公里尽为杜鹃花“花海”的奇观。杜鹃花的花期依气候和各种而不同,低山暖热地带多在2—3月开放,中山温凉地带多在4—6月开放,高山冷凉地带多在7—8月开放。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态环境之复杂多样,杜鹃花的体态风姿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枝叶扶疏,有的干枝百干;有的郁郁葱葱,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龙,苍劲古雅。其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殷红似火、金光灿灿、晶蓝如宝,或带斑带点,或带条带块,粉红的、洋红的、橙**的、淡紫色的、黄中带红的、红中带白的、白中带绿的,真是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有的浓妆艳服,有的淡著缟素,有的丹唇皓齿,有的芬芳沁人,真的各具风姿,仪态万千。
3桂花 产地
中国西南部、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北等省,印度,尼泊尔,柬埔寒也有分布 从“中秋节”到翌年3月底陆续开放
4茶花: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但有的茶花品种开花较早,有的开花较晚,从总体来说,可历时7~8个月之久。茶花持久的花期,使它既成了一种很好的观赏植物,又成了南方温暖地区一种很难得的冬季蜜源植物。
5菊 花。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主要产地:北京、上海)
6月季 花开花落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主要产地:北京、常州)
7荷 花。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主要产地:武汉、杭州)
8、梅 花。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主要产地:杭州、无锡)
9兰花。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主要产地:广州)
10牡 丹。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主要产地:洛阳、菏泽) 花的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场合赠送鲜花应有特别的选择。例如:赠送新娘的花一定配合新娘的礼服,生日送花一般不送菊花,求婚时送花一般是红玫瑰,表示真挚的爱情,母亲节送的花通常是康乃馨。总之,每个特别的日子对赠送鲜花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每种花都有其象征意义:
百合花-----纯洁 向日葵-----敬慕 白山茶-----真爱
白丁香-----愉快 矢车菊-----雅致 石楠花-----庄重
玉蝉花-----信任 毋忘我-----永恒的爱 水仙花-----尊敬
大丽花-----华丽 三色堇-----思念 牵牛花-----爱情永结
延龄草-----美貌 风铃草-----温柔的爱 文竹-----永恒
白茶-----无瑕 牡丹-----富贵 剑兰-----坚强
睡莲-----清净 菊花-----高尚 棕榈-----胜利
荷花-----默念 梅花-----高洁 雏菊-----清白
红玫瑰-----我爱您 紫罗兰-----贞节 紫丁香-----初恋
康乃馨-----母爱
花的象征
长 寿 花 枝密叶肥、花繁色艳,从冬至春,开花连绵不断,故名。是祝贺生日或春节馈赠老人或友人的佳品。
非 洲 菊 象征有毅力、不怕艰难,喜欢追求丰富的人生。单瓣品种代表温馨,重瓣品种代表热情可嘉。
富 贵 竹 淡雅、清秀,象征吉祥、富贵。
龟 背 竹 叶形奇特,有虚有实,青碧可爱。龟背竹寓意健康长寿,是祝福长辈生日的佳品。
红 花 竹 象征苦恋。
蝴 蝶 兰 蝴蝶兰代表我爱你,是新娘捧花中的重要花材。
黄 栌 秋天黄栌片片红叶,历经风霜,真情不变,寓意真心。
鸡 冠 花 经风傲霜,花姿不减,花色不褪,被视为永不褪色的恋情或不变的爱的象征。在欧美,第一次赠给恋人的花,就是火红的鸡冠花,寓意永恒的爱情。
马 蹄 莲 象征“圣法虔诚,永结同心,吉祥如意”。在欧美国家的婚礼中,是新娘捧花的常用花材。
茉 莉 花 象征优美。西欧的花语是和蔼可亲。菲律宾人把它作忠于祖国、忠于爱情的象征,并推举为国花。来了贵宾,常将茉莉花编成花环挂在客人项间,以示欢迎和尊敬
南 天 竹 茎杆光滑,清枝瘦节,秋风萧瑟,红叶满枝,红果累累,经久不凋。象征长寿。
石 斛 花姿优美,艳丽多彩,花期长。它与卡特兰、蝴蝶兰、万带兰并列为观赏价值最高的四大观赏兰类,在新娘捧花中更是少不了它的倩影。
睡 莲 又名子午莲、睡美人等。它花姿端庄,花色清丽。睡莲象征纯洁的心或纯真。古埃及把它视作神圣之花、太阳神的象征。印度、泰国等都把它作为国花。
天 冬 草 象征粗中有细,外表“气宇轩昂”,内心却“体贴入微”。
勿 忘 我 象征浓情厚意。它花姿不凋,花色不褪,寓意“永恒的爱”,“友谊万岁”。它是爱情的信物。情侣们常将勿忘我扎成束,赠给自己的恋人表达深深的爱意。
一 串 红 一串红代表恋爱的心,一串白代表精力充沛,一串紫代表智慧。
紫 罗 兰 象征永恒的美或青春永驻。深为欧洲及各国人民的喜爱,尤其为意大利人所喜爱,并推举它为国花。
花的含义
郁金香 爱的表白、荣誉、祝福、永恒
郁金香(紫) 无尽的爱、最爱
郁金香(白) 纯情、纯洁
郁金香(粉) 美人、热爱、幸福
郁金香(红) 爱的告白、喜悦
郁金香(黄) 高贵、珍重、财富
百合 顺利、心想事成、祝福
香水百合 纯洁、富贵、婚礼的祝福
百合(白) 纯洁、庄严、心心相印
葵百合 胜利、荣誉、富贵
姬百合 财富、高雅
康乃馨 母亲我爱您、热情、真情
康乃馨(红) 相信您的爱
康乃馨(粉) 热爱、美丽
康乃馨(白) 吾爱永在、真情、纯洁
翠菊 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菊花 清静、高洁、真爱、我爱
玫瑰 爱情
红玫瑰 热恋 粉玫瑰 永远的爱
白玫瑰 纯纯的爱
黄玫瑰 失恋、褪去的爱
火鹤花 新婚、祝福、幸运、快乐
风信子 喜悦、爱意、浓情蜜意
爱丽丝 好消息、想你
小苍兰 纯洁、幸福、清新舒畅
海芋 希望、雄壮之美
彩色海芋 爱情、富贵、真情
非洲菊 神秘、兴奋、有毅力
剑兰 用心、长寿、福禄、康宁
向日葵 爱慕、光辉、忠诚
牡丹 富贵
金鱼草 爱出风头
大理花 华丽、优雅
满天星 真心喜欢
圣诞红 祝福
菊花 清净、高洁
星辰花 永不变心
花语是指人们用花来表达人的语言,表达人的某种感情与愿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约定俗成的,为一定范围人群所公认的信息交流形式。赏花要懂花语,花语构成花卉文化的核心,在花卉交流中,花语虽无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中的涵义和情感表达甚于言语。
怎样送花
结 婚 适合送颜色鲜艳而富花语者佳, 如玫瑰,百合,郁金香,可增进浪漫气氛
生 产 适合送色泽淡雅而富清香者(不可浓香)为宜, 表示温暖, 清新, 伟大
乔 迁 适合送稳重高贵的花木, 如剑兰, 玫瑰, 盆栽, 盆景, 表示隆重之意
生 日 适合送诞生花最贴切, 另以玫瑰, 雏菊, 兰花亦可, 表示永远祝福
访 友 宜送吉祥草和月季,象征幸福吉祥
祝 寿 宜送长寿花或万年青,长寿花象征健康长寿,万年青象征永葆青春
探 病 适合送剑兰, 玫瑰, 兰花均宜, 避免送白, 蓝, **或香味过浓的花
丧 事 适合用白玫瑰, 白莲花或素花均可, 象徵惋惜怀念之情
诞生花
01月 鸢尾花 [ 恋爱使者 ]
02月 水仙 [自我陶醉]
03月 雏鞠 [希望]
04月 蔷薇 [爱情]
05月 菖蒲 [朴实]
06月 hu子 [谨慎]
07月 紫阳花 [冷爱]
08月 铃兰 [纯洁]
09月 鸡冠花[不褪色的爱]
10月 菊 [清静高雅]
11月 石榴 [富贵]
12月 紫丁香[初恋的感激]
牡羊座(03/21-04/20) 星辰花;雏菊;满天星 [热心;耐心]
金牛座(04/21-05/21) 黄玫瑰;康乃馨;金慧星 [温柔;踏实]
双子座(05/22-06/21) 紫玫瑰;卡斯比亚;羊齿蕨[神秘;魅力]
巨蟹座(06/22-07/22) 百合;夜来香 [感性;柔和]
狮子座(07/23-08/22) 粉玫瑰;向日葵;禅菊;熊草[高贵;不凡]
处女座(08/23-09/23) 波斯菊;黄铃兰;白石斛兰[脱俗;洁净]
天秤座(09/24-10/23) 非洲菊;火鹤花;海芋 [自由;爽朗]
天蝎座(10/24-11/22) 嘉德利亚兰;红竹;文竹 [热情;非凡]
射手座(11/23-12/21) 玛格丽特;素心兰 [活泼;开朗]
魔羯座(12/22-01/20) 紫色郁金香;紫丁香 [坚强;积极]
祝寿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松树 智慧、长寿 竹 高风亮节
梅 傲雪凌霜 福寿花 多 福多寿
黄水仙 尊敬 兰花 品行高洁
万年青 永葆青春 千日莲 快乐
附子 敬意 吊钟花 感激
金鱼草 愉快
探病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安慰 樱草花 青春
剑兰 性格坚强 白杨 坚持、 勇气
雏菊 同情 蔷薇花瓣 希望
虞美人、蓍草、山楂 安 慰 鸢尾 问候
满天星 关怀 黄花 鼓励
荆树 抚慰
白丁香――纯洁;
水仙花――清纯、自尊;
郁金香――幸福、博爱;
紫罗兰――青春永驻;
柏树――永葆青春;
含羞草――知廉耻;
银杏――古老文明;
紫荆――兄弟和睦;
红豆――相思;
玫瑰――爱情;
勿忘我――永恒的爱;
杨柳――依依不舍;
并蒂莲――夫妻恩爱;
百合――百年好合;
马蹄莲――永结同心;
文竹――永恒;
菊花、竹、兰花――高洁;
山茶――质朴;
蔷薇花――美德;
牡丹――华贵;
向日葵――仰慕;
腊梅――坚贞不屈;
木棉花――英雄之花;
黄月季、棕榈――胜利;
葡萄――宽容、博爱;
桂花――友好、吉祥;
铁树――庄严;
金橘――招财进宝;
茉莉――和蔼可亲;
红枫――热忱;
石榴――子孙满堂;
富贵竹――吉祥、富贵;
万年春――友谊长存;
秋海棠――诚挚的友谊;
龟背竹――健康长寿;
大丽花――大吉大利;
一品红――共祝新生;
杉木――正直;
昙花――美好的事物不长远。
代表花 花语
剑兰 高雅、长寿、康宁
非洲菊 有毅力、适应力强
康乃馨 慈祥、温馨、真挚
雏菊 娇小玲珑、精灵可爱
太阳菊 热情、活力
鸢尾 热情、适应力强
毋忘我 友谊万岁、永远思念
满天星 配角,但不可缺
郁金香 繁荣姿采
跳舞兰 青春活泼、知情识趣
金百合 艳丽高贵中显纯洁
白百合 纯洁
天堂鸟 自由、幸福、吉祥
红掌 热情、热心、热血
马蹄莲 纯洁、幸福、清秀
小苍兰 清新舒畅
银柳 生命光辉,银元滚滚来
鸡冠花 独立、勤奋
水仙 清芳幽雅、冰莹秀丽
桃花 美艳醉人、烂漫
牡丹 富贵荣华、繁盛艳丽
大丽花 美丽璀灿、和气致祥
迎春花 生命力强、清高孤寂
梅花 高风亮节、独立创新
富贵菊 富贵荣华、繁茂兴盛
荷包花 荷包肿胀、财源滚滚
仙客来 天真无邪、纯洁活泼
风信子 凝聚生命力、自我丰盛
一串红 喜气洋洋、满堂吉庆
洋水仙 美丽、虚伪、自大
玫瑰 爱情真挚、娇羞艳丽
嘉德利亚兰 风韵华贵、出类拔萃
蝴蝶兰 美丽夺目,须时常滋润
非洲紫罗兰 亲切繁茂、永远美丽
秋石兰 欢迎
茉莉 朴素自然、清静纯洁
君子兰 丰盛,有君子之风
比利时杜鹃 鸿运当头,生意兴隆
圣诞花 美满冷漠,会受苦
万年青 健康长寿,青春活泼
荷花 脱俗持久,恩爱关怀
五代果 老少安康,金银无缺
桂花 和平、友好、吉祥
仙人掌 坚毅不拔
海棠 集中精力,活血壮筋
金枝玉叶 永结同心、血脉
1雏菊——隐藏爱情
2桔梗花的花语是——真诚不变的爱
3白玫瑰的花语是——我足以与你相配4熏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5 红色的风信子的花语是——让人感动的爱6时钟花的花语是——爱在你身边
7狗尾巴草的花语--暗恋8油桐花的花语是——情窦初开 9樱花的花语是—— 生命/等你回来10黑色曼佗罗的花语是——无间的爱和复仇,绝望的爱,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11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12蓝色妖姬----相守是一种承诺,人世轮回中,怎样才能拥有一份温柔的情意!双枝蓝色妖姬 花语:相遇是一种宿命,心灵的交汇让我们有诉不尽的浪漫情怀。而如果是三枝蓝色妖姬,送花人表达的是另一种情愫——你是我最深的爱恋希望永远铭记我们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13红蔷薇的花语是——热恋
14粉蔷薇的花语是——爱的誓言
15白蔷薇的花语是——纯洁的爱情16黄蔷薇的花语是——永恒的微笑17深红色蔷薇的花语是——只想和你在一起18粉红色蔷薇的花语是——我要与你过你辈子19圣诞蔷薇的花语是——追忆的爱情 20野蔷薇的花语是——浪漫的爱情21水仙花的花语是——只爱自己22仙人掌的花语是——坚硬坚强 23三叶草的花语是——一叶代表祈求 二叶代表希望 三叶代表爱情 四叶代表幸福24彼岸花的花语是——悲伤的回忆(日本)/相互思念(韩国)25栀子花的花语——永恒的爱/一生的守侯/我们的爱26蔷薇的花语——爱的思念 27蒲公英的花语——无法停留的爱 28昙花的花语——刹那的美丽,一瞬间永恒29波斯菊的花语——永远快乐30卡萨布兰卡的花语: [1]伟大的爱 [2]一种充满回忆的花,花语是淡泊的永恒 [3]易变的心 [4]不要放弃一个你深爱着的人 [5]死亡,一种盛开的很傲然,厌世的花 [6]一种永恒的美 [7]负担不起的爱31鸢尾的花语----绝望的爱32蓝色鸢尾的花语----宿命中的游离和破碎的激情,精致的美丽,可是易碎且易逝
33迷迭香花语----回忆不想忘记得过去,纪念34龙舌兰的花语----是为爱付出一切
35松虫草的花语--寡妇的悲哀36含羞草的花语--自卑37夜来香的花语--在危险边缘寻乐 38非洲菊的花语是--永远快乐39香槟玫瑰的花语——我只钟情你一个&爱上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想你是我最甜蜜的痛苦, 和你在一起是我的骄傲,没有你的我就像一只迷失了航线的船。40山樱花的花语——纯洁/高尚/淡薄/41百合的花语——纯洁/神圣42菖蒲-相信者的幸福43木棉花------珍惜眼前的幸福
44德国菖蒲的花语——婚姻完美45茉莉花——你是我的46密蒙花--请幸福到来47紫滕花---对你执着,最幸福的时刻48蝴蝶花---相信就是幸福 49龙胆花的花语---喜欢看忧伤时的你50蝴蝶兰--我爱你51旭日藤--爱的锁链52星辰花--永不变心53爱丽丝--想你54火百合--热烈的爱55紫玫瑰--珍惜的爱56鳞托菊--永远的爱57麦杆菊--永恒的记忆58杨柳--依依不舍
59牵牛花--爱情永固60黄玫瑰--腿色的爱61白日菊--永失我爱62野荀麻花--相爱
63茉莉--莫离 幸福,就是你属于我64丁香---回忆65紫云英——没有爱的期待66蓝色水菊---善变固执无情的你
67红色天竺葵---你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68粉红色天竺葵---很高兴能陪在你身边69红色仙客---你真漂亮
70粉红色山茶花---是你的爱让我越变越美丽 71白色菊花---真实坦诚 72红色素菊,玫瑰---我爱你73红玫瑰的花语3 朵 我爱你 4 朵 誓言;承诺5 朵 无悔 6 朵 顺利7 朵 喜相逢 8 朵 弥补9 朵 坚定的爱 10 朵 完美;十全十美11 朵 一心一意 12 朵 心心相印13 朵 暗恋 17 朵 好聚好散20 朵 此情不渝 21 朵 最爱22 朵 双双对对 24 朵 思念33 朵 我爱你;三生三世 36 朵 我心属于你44 朵 至死不渝 50 朵 无怨无悔56 朵 吾爱 57 朵 吾爱吾妻66 朵 真爱不变 77 朵 喜相逢88 朵 用心弥补 99 朵 长相厮守、坚定100 朵 白头偕老、百年好合 101 朵 唯一的爱108 朵 求婚 111 朵 无尽的爱144 朵 爱你生生世世 365 朵 天天想你999 朵 天长地久 1001 朵 直到永远74白色花束---把我的一切都奉献给你75雪莲花---祈愿愿望达成后的安慰76蓝色玫瑰---无法得到的东西77四叶幸运草---梦想成真78香水百合---纯洁,高贵79白色的铃兰---幸福即将到来80郁金香---热情的爱81风铃草---------温柔的爱82百慕达奶油花---------------坚韧顽强 83圣诞花 ---美满冷漠,会受苦 84茶花 ---你值得敬慕85杜鹃花 ----为了我保重你自己,温暖的,脆的,强烈的感情86连翘 ---预料87大岩酮 ---一见钟情 高贵大方,有福气
88金鱼草 ---欺骗,高尚的女士,力量89紫罗兰 ---感情的监禁,机敏,对我而言你永远那么90天竺葵 ---偶然的相遇91薄荷 ---美德 /永不消逝的爱 愿和你再次想遇 请你再爱我一次可以吗92金凤花 ---智慧93曼陀罗紫色曼陀罗——恐怖。 蓝色曼陀罗——诈情,骗爱。 红色曼陀罗——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生前的记忆。 粉色曼陀罗花语——适意。 绿色曼陀罗—生生不息的希望。 黑色曼陀罗——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凡间的无爱与无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 金色曼陀罗——敬爱,天生的幸运儿,有着不止息的幸福。 白色曼陀罗——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94三色堇---美丽的红色花卉,花语是‘思虑’,属性火。95**三色堇---有着**花瓣的三色堇,花语是‘忧喜参半’,属性土。 96紫色三色堇---有着紫色花瓣的三色堇,花语是‘沉默不语’,属性暗。97彩叶草 ---绝望的恋情98矢车菊 ---单身的幸福99海芋---希望,雄壮之美白色海芋送给同学、朋友,花语是「青春活力」;**海芋送给 挚友,花语是「情谊高贵」;橙红色海芋象徵爱情,请送给心仪的人,因为它的花语是「我喜欢你 」 。海芋的外形简单清纯,白色的海芋更是清新柔美。海芋的花语非常美,是纯洁、幸福、清秀、纯净的爱。海芋本身也代表了真诚、简单、 纯洁、内蕴清秀。100大波斯菊 ---少女真实的心 少女纯情101迷失香 ---留住回忆102情人草 ---完美爱情103银莲花 ---失去的希望 104小苍兰 ---纯洁、幸福、清新舒畅105大理花----华丽、优雅 106翠菊---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107白色的虞美人:象征着安慰、慰问 108红色虞美人:代表着极大的奢侈 顺从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109蓍草 ---安慰110玉簪花 ---恬静!宽和111刺槐 ---友谊112忘忧草 ---放下他(她)放下忧愁113石竹---奔放、幻想 114红枫 ---热忱
115香雪兰---纯洁 116红豆 ---相思117荼蘼--- 末路的美118天堂鸟---自由、幸福、吉祥119白玫瑰---我足以与你相配,你是唯一与我相配的人120欧石楠----孤独与背叛121紫罗兰----永恒的美;纯洁的爱
122桔梗花----真诚不变的爱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奇,又名《双蝴蝶》,诸多的戏曲剧种都搬演过这一经典的爱情名剧,其中以越剧的《梁祝》和川剧的《柳荫记》最为知名,京剧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时期推出:如建国初期沈阳京剧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大师程砚秋整理的《英台抗婚》、叶少兰和杜近芳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以及近年来迟小秋和朱强创排的新版《梁祝》等。
该剧的大意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笔者曾看到过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东晋永和年间,在风景秀丽的善卷山南,有一个祝家庄。庄里有一户殷实富户,人称祝员外。祝家族规,财产传男不传女。因祝员外没有儿子,为继承家产,祝员外将女儿英台自小男装打扮。英台才貌双绝、聪颖好学。到了读书年龄,祝员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鲜庵读书。在碧鲜庵读书时,有一位同学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庄,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引为知己,遂于善卷后洞的草桥结义金兰,兄弟共勉,相互提携。
英台与山伯在碧鲜庵同窗三载,期间曾同往齐鲁谒拜孔圣,又同到东吴游学。两人日则同食,夜则同眠,诗文唱和,形影相随。山伯不仅才高学富,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爱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终衣不解带,山伯虽屡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过去。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笃,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意。三年后,梁山伯要继续去余杭游学,而祝父因英台年届及笄,不许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舍,互赠信物。山伯赠与英台古琴长剑,英台回赠山伯镏金折扇,亲书“碧鲜”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时,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怀,暗示爱慕之情。但忠厚淳朴的山伯浑然不觉,不解其意。临别时,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许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
英台学成回家后,岂料其父母已将英台许配邑西鲸塘马氏。山伯从余杭游学回来,到祝家造访,英台红妆翠袖,罗扇遮面,前来相见,山伯方知其为女子。当得知英台已聘马氏后,柔肠寸断,悲痛至极。两人临别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双。”
梁祝泪别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桥。英台闻讯悲痛欲绝,决意以身殉情。出阁当日,坚持要经胡桥祭奠。轿至胡桥山伯墓时,英台上前祭吊,恸哭撞碑,突然狂风大作,天空混沌,飞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堕入其中。风停雨过后,彩虹高悬,有二只硕大的蝴蝶,蹁跹起舞,传为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黄者即梁山伯,情侣依依,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于天地之间。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
袁雪芬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时间是1945年,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重排该剧,增尾“化蝶”,剧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执笔,黄沙导演,陈捷、薛岩音乐整理,幸熙、苏石风布景设计。范瑞娟饰梁山伯、傅全香饰祝英台、张桂凤饰祝公远、吕瑞英饰银心、魏小云饰四九、金艳芳饰师母。该剧于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吕瑞英获演员三等奖。1953年,该剧由上海**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剧《柳荫记》也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奖,陈书舫获演员一等奖,袁玉昆和刘成基获演员二等奖。
京剧关于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马彦祥根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和程砚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传最广。
《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全剧分10场,重要场次有“英台别家”、“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访友”、“祭坟化蝶”。此剧最大的特色在唱词方面,典雅华丽,优美隽永,许多语句打破京剧传统的七字、十字句,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美感,同时在唱腔设计上很是精致,无论是曲调的选择,还是板式的变换,即保持了传统韵味,又出新求变。被公认为是建国初期戏曲推陈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参考其它剧种的相关剧目编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剧《英台抗婚》,此剧是程砚秋解放后编演的唯一一部大戏,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此剧剧情无变,包括“别家”、“结拜”、“书馆”、“相送”、“惊聘”、“拒婚”、“祭坟”、“化蝶”等场次,后来,因觉前部结构较散,便从“惊聘”开始了。这出戏的唱词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创造。以唱词看:“望爹爹退婚礼随我愿,使我嫁梁君,你是我亲爱的老严亲”,“却为何你执意要把女儿我嫁与一个陌生生不识之人”……这样几乎等同于散文诗的句子竟然被大师“装”进唱腔,且严丝合缝,感人至深,不能不让人叹服大师的功力。李世济曾在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时上演此剧。
芗剧传统剧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编剧,源出“锦歌”唱本。剧本保留了“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几乎每一场都有大段独唱或对唱。其中“英台哭灵二十四拜”最为突出,一百多句唱词缠绵悱恻,曲牌使用了芗剧的所有哭调,一拜一调,连接紧密和谐,组成了类似曲牌联缀体的成套唱腔。在“安童买菜宴山伯”、“楼台宴请十二盘”等出中,从菜名、菜谱到俗例、俗语都来自闽南特有的民情风俗。“讨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丝、割裤带寄赠,也属闽南风俗。全剧情节不同于其他剧种。如英台无父而有母张氏,马俊也同在杭城求学,无“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见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着重表现英台奔丧哭灵。幕表戏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狱见证前身”、“还魂生子征番”等情节,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尽情倾吐了梁山伯爱、恨、恋、怨的复杂心情。1978年岁陈德根根据邵江海本、台湾歌仔戏和越剧演出本综合整理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漳州市芗剧团演出,在一个剧场曾连续上演三百场。1979年,钱天真、洪彩莲分别扮演祝英台、梁山伯,获得福建省优秀青年演员的称号。
另外,豫剧、评剧等几乎所有的大小剧种都有该剧的整本或折子戏传世。
近年来有两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剧目引起争议。一台由沈阳京剧院迟小秋和朱强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剧团排演。这两台新戏无论是情节设置还是主题开掘,特别在舞台的呈现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传统般的“跳跃”,由于演出场次不多,范围也不广,笔者无缘窥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评论,只就所见到过的迟小秋的“哭坟”一折说几句当时的观感。这一折戏给我的整体感觉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编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忆部分的唱腔设计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开始几句有些“绕”,听起来不顺。
近年,浙江越剧团的傅派传人陈艺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坟”和“化蝶”两场。
总之,经典就是经典,仿佛有演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意韵,道不完的感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