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治华,原名贺稚番,女,四川开江县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朱德的第三任妻子,朱敏的生母。与朱德离婚后嫁与他人后来叛变出卖了罗亦农。
叛变事件
贺治华叛变出卖罗亦农一事发生在1928年4月15日上午。罗亦农湖南湘潭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局主任。这天上午罗亦农和邓小平来到设在戈登路中福里的中央机关处工作,工作完后邓小平按地下工作规定先离开从后门走出到弄堂口时。
习惯地看了一眼街边的修鞋摊这是中央特科设的警戒哨,只见那修鞋匠作了一个不易察觉的手势邓小平知道出事了,他只好匆匆加快步伐消失在人流中前后相差一分钟罗亦农被捕了。邓小平立即报告了周恩来。当日周恩来立即召集特科的陈赓等人开会通报了这不幸情况。
听完周恩来介绍的情况陈赓等人立即断定,贺治华和霍家新是叛徒。周恩来说,“当初我也曾做过这种判断,但是同志们请你们负责任地想一想,这件事关系到霍家新和贺治华两人的政治生命呵!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会上周恩来指示陈赓:通过内线查明真相。
立即将霍家新、贺治华转移到安全地方,并严加监视,但不要惊动他们。很快就从内线得到确切消息,叛徒就是贺治华、霍家新。
扩展资料:
人物生活
贺治华的兄长是朱德部属和好友,是他介绍贺治华与朱德认识。有资料显示:贺治华是1920年在云南的盐津县与朱德结婚。在余玮的《敦厚朱德》一书中,也记载为:“朱德与贺治华在滇边盐津县结婚”。
这年正是朱德作为护国军旅长带队驻防于泸州,盐津与泸州相隔不远。1919年秋天朱德把代炳和代钧两个弟弟送进旅部军事训练团,准备走上飞黄腾达之路。
-贺治华
一个人的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而是被迫跟着时代的车轮缓缓移动。有太多的身不由已,让人不得不承认个人力量的渺小。
在欲火奋战的战争年代,多少英雄儿女致力革命事业,把亲人、事业、爱情放在一边,只为能够一心保家卫国、驱逐外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像一道光照亮了民族前进的道路。
也正是因为如此,多少有情人被迫分离,多少父母目送亲儿远去,分别可能就是永别。他们的人生跌宕起伏,被“命运之手”狠狠捉弄,令人唏嘘不已。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的命运正是如此,她的婚姻、爱情都不由自己掌握,处处透露着悲壮,令人又心疼又惋惜。
1988年9月,晚秋的北京已是凉风习习,一位74岁的农妇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首都北京。一落地,有关部门的同志就把二人接到北京医院,他们此行要见的人是全国人民共同敬仰的妇女运动的领袖,蔡畅。
此时的蔡畅已经88岁,缠绵病榻,说话都不方便,很少安排会客。但当秘书说“赖明月”三个字时,她的眼睛不自觉的睁大,表示: “要见!要见!”
没过一会,两位老人终于相见了,距离她们上一次见面已经过去54年。两个人都说不出话,只是任由泪水滚落,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医护人员。
这位赖明月不是别人,正是陈毅元帅的第二任妻子,蔡畅曾是二人的“媒人”。
1934年,赖明月与陈毅失散,从此杳无音讯。直到50多年后,世人才知道陈毅元帅的前妻还活在人间,而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赖月明是红军慰问团中的一员,负责歌舞类节目表演。1932年,陈毅担任江西司令员,指挥完南雄水口战役后,他率领部队到江西省兴国县休 养生 息。也正是在这里,赖月明和陈毅走进彼此的生命中。
当晚,慰问团举办水口大捷晚会,赖月明一副清澈嘹亮的嗓音惊艳众人,战士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称赞声不绝于耳。
她的精彩表现,也吸引了台下就坐的陈毅的目光。那段悦耳美妙的歌声,把这位经历世事沧桑的首长从悲伤解脱出来,感觉从未有过的轻松。
原来,早在一年前,陈毅的第一任妻子萧菊英不幸去世。自那以后,他一直深陷在失去爱人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只是默默支撑着,谁都看不穿他心中的苦楚。
这一刻,看到眼前活泼灵动的赖月明,陈毅不知什么原因,尘封已久的心牵动了一下,好似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心变得越来越亮堂。
就在赖月明准备谢幕时,他情不自禁的站起身来,用大嗓门喊了一句:“再来一个。”这句话点燃了战士们的热情,现场的气氛到达高潮。
看到大家这么捧场,赖月明欣然应允,大大方方地表演了第二个节目。看着台上这名女子翩翩起舞的身影,陈毅恍惚了,他好像一下子放下了妻子离世的包袱,准备收拾心情,重新开始
那一天后,陈毅的眼前时常闪现赖月明的身影。两天后,他在乒乓球室再次见到赖月明。此时,赖月明正在挥舞着球拍,在乒乓球桌边挥汗如雨。
陈毅踌躇了一会儿,鼓起勇气,走到赖月明身边,主动打趣说:“你这个江西的田螺妹子,还是有那么两下子嘛,要不改天咱俩来……”
赖明月看到首长也丝毫不怯场,不服气地说道:“你说谁是田螺妹子呢!四川佬,你什么意思啊!”
这番话毫不客气,换做旁人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赖月明男孩子般的性格颇受陈毅欣赏,他笃定自己没看错人。
期间,陈毅还邀请赖月明切磋一局,两个人你一来我一往,谁都不肯认输。在接触中,赖月明意识到陈毅是一个幽默风趣、谦虚有礼的绅士,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这场“友谊赛”结束后,陈毅倾慕赖月明的心越来越明了,却始终不敢挑明。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蔡畅是陈毅的老朋友,一直十分关心他的个人问题,希望他早日组建家庭,走出第一段婚姻的阴影。
得知陈毅对赖月明有意,蔡畅主动找赖月明谈心,询问她对陈毅的看法。谁知道这件事传到陈毅的耳朵里,他大发脾气,说道:“你们真是乱弹琴,我说了不再结婚,你瞎操啥子心。”
赖月明目睹了这一幕,心想:“陈毅肯定是看不起我这个小娃子。”便开始赌气。其实,陈毅想娶赖月明,只是一时心急,口不择言,事后后悔不已。
万分不得已之下,他再次找到蔡畅,请她帮忙说媒。蔡畅受人之托,重新找到赖月明。在交谈中,赖月明委婉表示,介意陈毅司令员的身份,害怕自己才疏学浅,配不上首长。
陈毅听说后,决定主动出击,追求赖月明。几次相处后,赖月明的心渐渐被打动,却还是没有松口。陈毅的心一直七上八下,摸不着头脑。
直到有一天,一次会议结束后,陈毅迫不及待的找到赖月明,对她说:“你不要老是躲着我嘛!我又不是老虎,难道会吃你不成?”
赖月明听完,脸上泛起红光。她有些害羞,一句话都说不出口。过了一会儿,陈毅豁出去了,说道:“我想娶你。”
听到这一番表白,赖月明的心房被彻底攻破。她发自肺腑地说了一番话,将自己的自卑和顾虑和盘托出。
陈毅沉默了片刻后,向赖月明郑重承诺:“婚后,我会尊重你,保护你,鼓励你学习。”赖月明被陈毅的真诚、绅士打动,再也说不出拒绝的理由,两颗心终于靠近。
1932年重阳节,赖明月和陈毅结婚。日子是蔡畅亲自选定的,寓意白头偕老,天长地久。结婚前几天,陈毅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捆布,说是给新婚添嫁衣。赖月明用它做了夏装和冬装各两套,这在当时已是够“奢侈”了。
陈毅看后,又吩咐师傅缝制了两顶帽子,送给赖月明。在物资匮乏的战争时期,每一件衣服都代表着浓浓的情意。
结婚前一天,蔡畅把一块绸缎料子送给赖月明,还半开玩笑地说:“姑娘们结婚总要提几个条件,月明,你也提几条,这是最后的机会哟!”
赖月明马上接过话: “我有六条:第一,要办酒席;第二,给我买一件羊毛衫;第三,买一块手表;第四,帮我提高文化水平;第五,培养入党;第六,陈毅不能”
话说了一半,她停顿了下来,不好意思说下去。蔡畅知道她的心思,笑着说:“两人不分离,是吧!”
赖月明羞涩的点点头,最后的这一条要求,寄托着她对婚姻长长久久的期盼。这六条是很难办到的,可是陈毅却把它们当了真。
婚礼在城北一家饭馆举行,省委、省苏、省军区和附近县委的同志纷纷前来祝贺。办了九台酒席,钱是赖月明的公债券和陈毅平时积攒的伙食尾子凑起来的。
两个人的新房是大路口祠堂的一间小房子,房内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盏高足油灯。婚礼当天,赖月明和陈毅坐在床前,陈毅先开口: “月明,我的是单名,你也取个单的,就叫‘赖明’吧。”
从此,赖月明有了一个只有她和陈毅才知道的名字。
婚后,赖明月一直从事妇女解放工作。陈毅履行了当时的承诺,经常鼓励她到党校学习,不断进步。
可是,两个人仍然聚少离多,陈毅常常外出打仗,空留赖明月一个人在家里,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
1934年,陈毅在一场战斗中负伤,赖明月得知消息后,马不停蹄赶到医院照顾。在这段时间里,夫妻二人获得了短暂亲密相处的机会。但是谁都没想到,这一段亲密无间的相守却成为赖明月心中仅存的美好回忆。
10月底,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战争局势越来越严峻,敌人像潮水一般涌来,反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中央分局和中央办事处从瑞金梅坑迁至于都宽田,中央分局驻龙泉村,陈毅和中央办事处驻石唅村谢家祠堂,红军家属随军到达。
当天晚上,陈毅在一棵大榕树下沉默,眉目紧锁。过了好一阵子,他终于开口,缓缓地说:“赖明,我们队伍中有好多妇女、老人和小孩,还有一万多伤员,行动慢、目标大,万一被敌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应该将他们尽早疏散。”
陈毅说这些话时,语调中明显流露出离别的伤感。话音刚落,赖月明扑通跪倒在地,抱着陈毅的双脚,说: “我们夫妻好不容易在一起,现在你要我走,我就是不走。你一定要我走,就枪毙我好了。”
陈毅蹲下身,替赖月明轻轻擦掉眼泪,说:“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存更多的革命利益,也为了游击队的机动灵活,家属、伤员一定要疏散,现在大家一时感情上接受不了,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带个头,以实际行动说服其他同志。”
这一席话说服了赖明月,作为陈毅的妻子,她必须顾全大局,不能意气用事。
赖明月走的那一天,陈毅把她送到村外,亲手交给她四个大洋,嘱咐说:“回到家乡后,不要忘记自己是个***员。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斗争。记住,革命总有一天会胜利,我总有一天会来接你的。”
这样一别,没想到就是永别。赖明月后来回忆道: “今生今世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这一天是1934年11月2日。”
回到家乡江西省兴国县白石村,赖明月,被安排到兴胜县委任妇女部部长。当时,由于国民党、“还乡团”、“靖卫团”等各种势力的反攻倒算,有些不坚定的人脱离了革命队伍,有些甚至成为叛徒。
这些人对革命威胁最大,县委决定,所有同志分赴各地,组织打击叛徒。赖月明分到了比较偏僻的汾坑、邹坑和潭石三角地带。
1935年2月3日除夕夜,赖月明从三角地带回到白石村,准备和家人一起过团圆年。当她穿过一片丛林,远处响亮的马蹄声传来。是党校同学黄石志带着七八人的队伍骑着队伍前来,他们是去吉安执行一项特别任务,正好路过与赖明月巧遇。
黄石志看到赖明月,翻身下马,告诉她一个好消息:“陈毅现在于都黄龙井塘村,伤已经好了,他很想你。”
原本赖明月告诉自己,不能儿女情长,一切以大局为重。可是这一刻,她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对丈夫的思念战胜了一切理智。
过年是亲人团聚的日子,赖明月决定去找陈毅,立即踏上了去井塘的路。一路上,她总是遇上国民党士兵,只能躲躲藏藏,走走停停。
等到第四天下午赶到井塘时,却没有见到红军一个人影。陈毅的部队已于两天前转移,赖明月的心跌入冰窖。
由于革命形势日益恶劣,赖明月的父亲担心她的安慰,劝说她留在家里,并四处散播消息: 女儿投井自杀了。
整整两年的时间,赖明月足不出户。父亲染上烟瘾,无力养活她,将她许配给一个鞋匠。赖明月被逼无奈和鞋匠成亲,组建家庭。
1937年,国共正式合作,战争局势和缓,陈毅立马派人到江西寻找赖明月,可是收到的却是一份噩耗:赖明月已经投井自杀。
得知消息后,陈毅无比懊悔、悲愤,心中的内疚难以纾解。分别三年,他日夜都期盼着重逢的那一刻,却没想到上天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斯人已逝,物是人非,陈毅将满腔的痛苦写成一首诗《兴国旅舍》: “兴城旅夜倍凄清,破纸窗前透月明。战斗艰难还剩我,阿蒙傀负故人情。”
“月明”就是“赖月明”,他不断呼唤着赖月明的名字:“月明,你在哪里?”
虽然已经被迫成为别人的妻子,赖月明却一直没有忘记陈毅,四处打探他的下落,却得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陈毅被反动派挖了心肝,逝世了。
一对相爱的有情人因一次次的消息误传,阴差阳错地迈向不同的人生轨迹,再也没有交集,不得不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
1940年,陈毅与张茜结婚。
1949年9月,赖月明的家乡解放,她终于盼到这一天,满怀信心的向党组织说明自己的身份,希望恢复组织关系。
有人建议她拿出证明材料,这时候,赖月明想起来,早在多年前,为了将党证保存完好,她把党证放在九山破庙的门缝中。
于是,赖月明跑了两个小时的山路,来到山上。看到那座庙仍在,她的心里欣喜万分,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赖月明开始找党证,用手抠,没有;用树枝够,还是没有,她的内心慢慢开始不安,从附近借来锄头,挖掉了两边的土墙,还是没见到党证。
这一刻,赖月明感到深深的绝望,趴在土砖上,久久哭不出声来。虽然没有机会恢复身份,赖月明一直照交党费,每月拿出一部分钱锁紧自己的铁盒里。
1959年,赖月明到江西省于都县的一家杂货店买生活用品。这时候,柜台上割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一张照片印入她的眼帘,那是陈毅接见外宾的照片。
赖月明被这张照片深深震撼,不禁大声自言自语: “他没死,他没死!他还健在!” 这一刻,赖月明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回到家,赖月明向丈夫坦白自己和陈毅的婚姻。丈夫听说后大吃一惊,眼神中充满怀疑,他知道妻子***员,却不敢想她曾和陈毅一段有过的姻缘。
他断定,也许是妻子想党想的神经出了问题。赖月明看到丈夫一脸难以置信,只好将和陈毅之间桩桩件件的事情告诉丈夫,他才深信不疑。
随后,赖月明表示想要上京寻找陈毅,哪怕只是草草见一面也好。二十几年前她以为对方已经去世,如果有机会再见面,她想问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想和他好好告别。
孩子们一听这番话,立刻痛哭流涕,拉着她的衣衫叫喊:“妈妈,妈妈,你不能走”。丈夫连连叹气:“陈毅是你以前的丈夫,你为什么不早说。现在我们有了儿女,你一走,我这个家就散了,你不能走。”
赖月明无法割舍子女,只能把这一桩心事默默藏在心里。她的人生一直身不由己,不能再随心所欲。也许,遗憾这就是她生命的底色。
1972年,陈毅逝世。赖月明在报纸上看到这一条消息,内心的悲伤化成汹涌的泪水,甚至一病不起。没能再见陈毅一面,是她终生的遗憾。
她把丈夫叫到床前,嘱咐道: “老方,你去厅堂立块灵牌,替我烧几柱香,算是我对陈毅最后的一点心意。” 夫妻三十多年,丈夫慢慢理解她,转身去照办了。
1985年,这一年,赖月明71岁。人一上了年纪,就会想起往事,赖月明常常回想起那些共同患难的友人,如果能有机会和她们叙叙旧,该多么美好。
抱着这个念想,她尝试着写了一封寄给蔡畅,却不知对方能不能收到。信中,她讲述了这些年的种种遭遇。也许是年纪大了,文字中少了一些不平,多了一份平静。
幸运的是,蔡畅成功收到信件,她看完后,流着泪自言自语:“月明妹妹,你受苦了。”随后,她向秘书授意了意见: 解放后,我没有向中央提一个要求或解决私人问题。但这件事,希望中央给予尽快解决。
意见和信转到中共中央办公厅,4个月后,中央办公厅下达一封文件给于都县委。两天后,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党史办主任、民政局长一行人带着慰问品到达赖明月的家中。县民政局决定定期给她发放补助,每月30元。
一切都清楚了,赖明月喜上眉梢。
1988年5月,赖月明收到一封信,是她曾经的战友危秀英寄来的,信中写道:“蔡畅大姐病重,你们宁都一别就是54年,还是去北京见见大姐吧,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样的机会不会太多了。”
收到这封信的当天晚上,赖月明陷入沉思,16年前,她没能见陈毅最后一面。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见一见蔡大姐。
1988年9月,赖月明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北京,见到了54年未曾谋面的大姐蔡畅,不禁潸然泪下,好像要把命运的无奈都说尽。
相聚总是短暂的,考虑到蔡大姐身体不适,赖月明不敢待太久。在走之前,秘书拿起相机,给两位老人照了一张相。赖月明控制不住的流泪,蔡大姐握着她的手,一直不停的安慰她。
两年后,蔡畅离世,赖月明以农村祭奠逝者特有的方式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
回看赖月明的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命运给予她爱情,又残酷地剥夺了她的爱情。如果没有那些阴差阳错,也许她的人生会是另外一幅局面,可是一切都不可能重来了
我觉得这朱元璋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得到那个元帅的支持罢了。在古代的时候,婚姻往往是政治的牺牲品,当时朱元璋娶了郭子兴的义女,很显然,这场婚姻肯定不像现在男女自由恋爱结婚这样简单。
在那个时候,朱元璋并不能得到郭子毅的全心全意的信任,郭子义就不会尽全力的帮助朱元璋,坐上皇帝的宝座,所以朱元璋娶了郭子兴的义女,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同时两家联姻就是将两家绑定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一来,郭子兴肯定会尽自己的全力帮助朱元璋登上皇帝的宝座。而郭子兴的这个义女也不是那么的简单,郭子兴的这个义女,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其实也是身世坎坷。
马皇后原本是宿州人,他的父亲为了躲避仇家来到了亳州,而且与郭子兴成了生死之交,再后来他的父亲返回到家中起兵与郭子兴相呼应,但是为了路上安全,他就把自己的小女儿也就是马皇后留在了郭子兴的身边。但是不幸的是马皇后的父亲在骑兵的过程中不幸身亡,而郭子兴对马皇后也如同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疼爱。
但是女孩子要长大了,总是身居闺房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当马皇后到了适当的年龄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为马皇后选择夫婿,而朱元璋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郭子兴把马皇后许配给朱元璋一是为了笼络军心,二是则是看出朱元璋这个人身怀大志,以后一定能够有大成就,将自己的义女许配给他,自己说不定也能沾沾光。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杜甫·《曲江二首》”
我国的近代史是一个充满屈辱的时期,不仅外强瓜分,而且晚清也较为懦弱。于是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拥有信仰的爱国青年,他们为中国的强盛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叶帅就是这支“队伍”中的其中一人,作为我国的开国元勋,自1927年加入中国***后,跟随我党南征北战。参加过改变中国命运的西安事变,更是在八年抗战中功勋卓著。随后在我国的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北平市市长等要职。
随着十大元帅相继陨落,我国的重要开国元勋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然而 历史 不会忘记这些为了我们新中国的成立而作出的伟大贡献的英雄们。这些英雄们奋斗在一线的时候,他们的家人甘愿化作枝叶,守护着他们的“小家”。
叶帅的妻子李刚正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是,她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健在的开国元帅夫人,现如今已经有94岁高龄。
一、因革命相识、相爱
李刚夫人出生于湖南涟源一个官宦家庭,家里因为祖上的福荫可以算是当年相当殷实的家庭了。她的祖父李续宾正是曾国藩的湘军中赫赫有名的一位了,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李续宾屡立战功受到了曾国藩的赏识。
但是好景不长,在1858年的三河之战中,李续宾深受敌人重围,最终战死沙场,曾国藩听闻此讯更是认为痛失左膀右臂,并且还上报咸丰皇帝,为其下旨:“照总督阵亡例赐恤”。
正因此,家里仗着祖上的人脉和积蓄,再加上两代人的刻苦经营,可以说在当地算得上是大户人家。优越的家庭环境也让李刚夫人在年轻时就饱读诗书,并且考上了有名的长沙广雅中学接,在这里李刚夫人真正地开始接触到了许多新式思想,对革命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
然而对于李刚夫人而言,由于年轻时非常崇拜这些革命先辈,对他们也有着不一般的情愫,在遇到叶帅后,这巨大的年龄鸿沟并没有阻挡她的脚步,最终还是和叶帅走到了一起。也许她也曾想象过可以与叶帅走过一生。
而李刚与李普一样,都非常有文采,在李刚18岁时日本战败,李普就将自己的妹妹推荐进了八路军。
民国34年,李刚夫人参加革命,一开始就在重庆新华日报社工作,在民国37年,调任北平军管会办事处科员,而同年,刚刚单身的叶帅也随之来到了北平,与傅作义将军洽谈和平事宜,并且创办了华北军政大学,两人也是在这里开始接触,随之坠入爱河。
同年民国37年,叶帅与李刚夫人结婚,任谁都没想到,最终叶帅与这位小他三十岁的女孩走到了一起。要知道李刚刚刚出生的时候,叶帅刚开始通电反蒋,可以说在李刚出生的时候,叶帅就开始为革命作出贡献,这巨大的年龄鸿沟也曾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是李刚力排众议,最后还是和叶帅走到了一起,还与叶帅共育一子一女。
二、结婚却分道扬镳
叶帅在遇到李刚前曾经有过许多婚姻,但是毕竟处于乱世,儿女私情终究不能超越国家兴亡,叶帅的婚姻一直是非常不幸的!
然而对于李刚夫人而言,由于年轻时非常崇拜这些革命先辈,对他们也有着不一般的情愫,在遇到叶帅后,这巨大的年龄鸿沟并没有阻挡她的脚步,最终还是和叶帅走到了一起。也许她也曾想象过可以与叶帅走过一生。
但是童话总是美好的,虽然李刚夫人与叶帅在新婚时期如胶似漆相处甚好,但是浪漫的爱情最终也会败于现实,在1955年两人最终分道扬镳,令人惋惜。但是李刚夫人对此却十分豁达,她一直认为:“虽然在结果上来说,她与叶帅之间的感情是令人惋惜的,但是回忆却是相当美好的”。
正是因为她这豁达、不钻牛角尖的心态,也是她长寿的最主要原因吧。
三、子女前程似锦
虽然最后李刚夫人与叶帅分道扬镳,但是骨肉相连的血脉是始终割舍不掉的。随着儿子、女儿的渐渐长大,家庭的不幸并没有影响到这两位争气的子女。儿子叶选廉不辱将门虎子之称,担任了我国解放军总参职位,同时还是两个公司的董事长,风光一时无限。
而女儿叶文珊更是投身商界,最终嫁给了余秋里将军的儿子余方方。而现在余方方已经成为少将,同样将门虎子。
而李刚夫人的孙女,叶晴晴的故事就相当有趣了,作为根正苗红的“官二代”,她走上了 娱乐 圈的道路。相对于李刚夫人而言,她认为长辈对子女的干涉只是给他们徒增烦恼,每个人的选择都应当尊重,叶选廉也受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熏陶,对女儿叶晴晴踏入 娱乐 圈表示非常尊重,希望女儿能在歌唱事业中取得一番不俗的成就。
在2014年,叶晴晴也不辱使命,在《中国好声音》上,以一曲《思念是一种病》广受网友好评,成为了歌唱事业的新人圈子中的名人。她不俗的歌唱实力虽然离一线的明星还有着不小的距离,但是她不争不抢、淡然的个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结语:
现在李刚夫人自己独居在北京,每天养花种草,日子也是无比惬意,她天生不愿争斗的性格,为后世子女开创了自由开明的家风。也正是这种家风,她的子女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同时在各行各业中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也许李刚夫人的婚姻是不幸的,但是她平和的心态却让她的人生做出了改变,丰富的经历让她认为所谓人生百态都需要亲身去体会才能真正知道。虽然现在已经94岁,但是心里的年纪却非常年轻,即使孙女身处在 娱乐 圈这一漩涡之中,李刚夫人对此非常的支持,甚至会购买孙女的海报时时观看。这种开明的家风教育以及个人悠然自得的洒脱,一代传奇女性,莫过于此。
参考资料《曲江二首》《叶剑英传》
刘伯承先后有三任妻子,分别是程宜芝、吴景春和汪荣华。其中第二任妻子吴景春在1932年失去联系,不知所终。
程宜芝(1894—1957),刘伯承元帅的原配。1910年,刘伯承与程宜芝结婚,1912年生子刘俊泰。自刘帅离家后的二三十年间,她一直孤守在刘家的几间草屋里,与她和刘帅所生的独子刘俊泰相依为命;由于刘俊泰被烟毒伤害又患精神病。一家生计除了从刘家分得几亩薄田的租人之外,主要靠着程氏的勤耕苦织,将男人女人的担子挑在一肩,才勉强过上了半温饱的生活。共和国初,刘主政西南,托人带口信,希望与程氏一见。程宜芝知其在长征途中与汪荣华结婚。也捎去口信:“你不要回来,我也不去你那里,我对你毫无怨言,也无大困难需要你帮助解决,只望你勤勉国事,挑好老百姓给的千斤重担。我母子已得到政府照顾,成分评了红军家属,每月有五斗米补贴,不劳你分心了。程宜芝1957年病逝。
汪荣华(1917年2月4日—2008年5月27日)女,安徽省六安县郝家集(今六安市裕安区郝家集)人,1917年2月4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 年秋,汪荣华随红四方面军主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2月入党,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5月27日17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汪荣华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的夫人。2011年10月28日上午,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将军岭上庄严肃穆,刘伯承同志和夫人汪荣华同志骨灰安葬仪式在将军岭刘伯承元帅纪念亭举行。
《坐88路车回家》结局是:元帅辛苦一辈子,孩子们终于结婚了,放心安度晚年。
最后一集的剧情:黄哆和张东健、黄来和女朋友,两对新人的婚礼如期举行,婚礼开始前,四个孩子却开始动手打扮起黄元帅和高山这老两口,他们为黄元帅准备了他最挚爱的军装,而为高山准确的则是一件美丽无比的婚纱,原来今天也是他们为爸爸妈妈补办的婚礼。
88路就是这一家人集体婚礼的大婚车,黄来把88路车开到家门口,全家人踏上了最后一班运行的88路车,接受着所有老乘客的祝福。88路从始发站开始,一站一站地开了出去,这是一条承载着他们回忆的线路,这是一辆带着他们回家的车。
《坐88路车回家》的剧集评价
故事开篇于20世纪80年代初,无论是黄元帅身穿的军装,还是李美丽的一头波浪,都是那个时代的特有造型。街坊们的中山装,房子里的家具器物,同样映照着时代的沧桑。中国人的记忆离不开80年代的明媚阳光。88路公交车的车型,如今已不复见于街头。
李美丽妖娆的舞姿,独属于那个独特年代,在粮票布票肉票显神威的岁月里,劳大明身为一个副食品商店的营业员,向丈母娘特供鸡鸭鱼肉是这一岗位的特权。而他去美丽家提亲时,提到的家具和家电的多少条腿儿,也勾起了观众的回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