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凤霞的生平

新凤霞的生平,第1张

  新凤霞评剧青衣、花旦,籍贯江苏,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于苏州。由人贩卖到天津。童年时期随“姐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十五岁即开始担任主演。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秦皇岛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  1949年北京解放后,新凤霞来到北京组织了北京凤鸣剧社担任主演。1950年,在***的戏改方针的指引下,成立了北京首都实验评剧团,新凤霞任主演兼团长。1951年,新凤霞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解放评剧团任主演兼副团长。1953年,新凤霞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评剧团一队任演员。1955年,中国评剧院成立,新凤霞在中国评剧院一团任演员、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凤霞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情和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党的文艺队伍中,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艺术道路。她亲自执笔创作演出了以她个人经历为题材的大型评剧现代戏《艺海深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巧儿》是新凤霞青年时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剧目。在这出戏中,新凤霞成功地塑造了刘巧儿的艺术形象,并创造了有其自己特点的评剧疙瘩腔唱法。《刘巧儿》公演及拍成**在全国放映后,在全国掀起了学唱刘巧儿的热潮,人们通过《刘巧儿》了解了评剧,通过《刘巧儿》知道了新凤霞,新凤霞的名字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新凤霞演唱艺术从此确立并得到广大评剧观众的喜爱。在《刘巧儿》的创作过程中,新凤霞得到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帮助,新凤霞和这些同志愉快合作,首开了戏曲工作者与新文艺工作者联手创作的先河,为戏曲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做出了示范。继《刘巧儿》之后,新凤霞在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评剧《祥林嫂》中成功地塑造了在封建社会受尽摧残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艺术形象,她的唱腔也展现了深层次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发展了新派演唱艺术。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  新凤霞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  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令人痛心的是,新凤霞在十年动乱时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她便坚持写作,著有:《新凤霞回忆录》、《以苦为乐》、《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少年时》、《新凤霞说戏》等。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  1998年4月12日,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  艺术成就  新凤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这得益于她在戏曲艺术上的天分和颖悟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更得益于她对新社会的热爱而焕发出的艺术创作力。新凤霞在艺术上从不保守,她敢于吸收、敢于创新,博采姊妹剧种表演之长,虚心学习各种唱法,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在中国评剧院这一国家剧院良好的艺术环境中,新凤霞的艺术创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新派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推陈出新的传统评剧《花为媒》是新派艺术的经典之作。新凤霞以纯熟的演唱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塑造了青春美丽富有个性的少女——张五可的艺术形象,从而将新派艺术推向了高峰。这出剧目拍成**在全国包括香港地区、东南亚各国放映后,新派艺术又一次风靡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全国各地的评剧女演员纷纷向新凤霞拜师学艺,评剧新派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扬与传播。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春香传》、《乾坤带》、《金沙江畔》、《无双传》、《杨乃武与小白菜》、《凤还巢》、《三看御妹》、《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阮文追》、《调风月》、《六十年的变迁》等几十出剧目。她所塑造的刘巧儿、祥林嫂、赵淑华、李秀英、春香、银屏公主、珠玛、无双、小白菜、燕燕、刘金定、张五可、杨三娥、阮氏娟等一系列的艺术形象为评剧画廊增添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篇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她和音乐工作者一道在这些剧目中创造了众多的新板式和新曲调。在《乾坤带》中创作演唱了凡字调大慢板;在《无双传》中创作演唱了反调大慢板;在《春香传》中创作演唱了三拍子调;在《金沙江畔》中创作演唱了格登调;在《三看御妹》中创作演唱了降香调;在《调风月》中创作演唱了蜻蜓调;在《六十年的变迁》中创作演唱了送子调。这些新板式和新曲调极大地丰富了评剧的唱腔艺术,为评剧向大剧种的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推动了整个评剧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新凤霞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并被剥夺了做演员的权力,这对她的身心是巨大的摧残。1975年,她因脑血栓发病导致偏瘫而不得不告别为之奋斗的评剧舞台。1979年,新凤霞得到了彻底的平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春风又一次吹进了新凤霞的心田,她以惊人的毅力,挺起她那受过伤害的身体,迈着蹒跚的步伐,又一次向新的艺术领域开拓进取。她讲学授艺,著书立说,教学不止,笔耕不辍。新凤霞拖着沉重的身体,坐在轮椅上给她的弟子、学生说戏,示范演唱,克服行动的不便多次到剧场观看学生的演出,以鼓励和提携后人。在她无私的教诲下,谷文月、刘秀荣、王曼玲、赵三凤、戴月琴、高闯等一大批弟子、学生成为光大新派艺术的优秀传人,成为今天评剧事业的骨干与中坚。新凤霞桃李满天下,是我国戏曲界拥有众多子弟传人的功绩卓越的戏曲教育家。  新凤霞用她那唯一行动自如的右手,以她那坎坷的一生及丰富的阅历,克服常人不可想象的困难,辛勤耕耘,创作出版了《新凤霞回忆文丛》四卷、《人缘》、《评剧皇后与作家丈夫》、《舞台上下》、《少年时》、《新凤霞卖艺记》、《我和皇帝溥仪》、《发愁》、《以苦为乐》、《艺术生涯》、《我当小演员的时候》、《我与吴祖光》、《绝唱》、《恩犬》、《新凤霞的回忆》、《新凤霞说戏》约四百万字的文学著作。由英国戴乃迭夫人翻译的英文及乌尔都文的《新凤霞》在世界发行。  新凤霞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亲传弟子,因残疾告别舞台后,新凤霞仍满怀着对生活的酷爱泼墨作画。她的国画作品同她的演唱艺术一样朴实无华清新淡雅。1994年总政文化部专门为新凤霞在军博举办了个人画展。  新凤霞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员,早在建国初期,新凤霞就庄严地向党提出了申请。但坎坷的经历使她的愿望一直未能如愿。打倒“四人帮”后,新凤霞再次向党提出了申请。1982年新凤霞被批准入党,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党员。从此她以更高的姿态和对评剧艺术的高度责任感,投入到她后半生的艺术生涯中。  新凤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评剧艺术的代表,她长年奔走呼吁,为振兴戏曲,繁荣评剧不遗余力。新凤霞获得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获得了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学会1997年颁发的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曾赴香港、新加坡等地讲学,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  代表作品  乾坤带、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刘巧儿、会计姑娘、三看御妹、点秋香、杜十娘、刘巧团圆、小二黑结婚、祥林嫂、金沙江畔、新凤霞回忆录、我当小演员的时候、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艺海深仇、志愿军的未婚妻、杨乃武与小白菜、凤还巢、三看御妹、阮文追、调风月、六十年的变迁、无双传、春香传、六十年的变迁、新凤霞回忆文丛、人缘、评剧皇后与作家丈夫、舞台上下、少年时、新凤霞卖艺记、我和皇帝溥仪、发愁、以苦为乐、艺术生涯、我与吴祖光、绝唱、恩犬、新凤霞的回忆、新凤霞说戏

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剧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 6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吴霜有股子执著劲儿,尤其是读书,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读书爱死。“克”的意思就是“打架”,吴霜这股劲儿要是一上来,谁都不是她的对手,就连号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败于其手,那时,吴霜还是个孩子。

执著精神,打败《红楼梦》

吴霜在家里最小,虽然两个哥哥也喜欢看书,但只有吴霜才属于书迷。全家就她抢书抢得厉害,有些书从外边借的,她先抢过来,把着。她从小就对那密密麻麻的黑字非常感兴趣,吴祖光先生的藏书很多,七八岁的时候,吴霜就开始经常翻父亲的书架,但那会儿识字不多,想看这些书但看不懂,她着急,心里不舒服。那会儿她对父亲书架上那本浅绿色封皮的《红楼梦》最感兴趣,可是是繁体字,怎么也看不懂,吴霜甭提心里多难受了。吴祖光先生不让她看这本大书,吴霜就偷着看。偷着看,还是看不懂,于是吴霜那股子执著劲儿就上来了,她开始一段一段地“死克”,看一段,有不懂的地方,就问父亲,就这样,她和这本《红楼梦》“死”了十年,《红楼梦》硬是没拗过执著的吴霜,以惨败告终。

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次回想起这段“克”书的经历,吴霜仍是一脸的喜悦,一脸的幸福,吴霜坚信,只要你想做的事,没有做不到的。

读书方法,被父亲打破

十年“文革”,吴霜开始了滥读书的阶段。社会上流传什么书她就想法借来看,这其中尤以中西名著居多。吴霜清楚地记得有一本书叫《基督山恩仇记》,也不知怎么从图书馆流出来,流到了社会上,大家互相传阅,每个人只有三天的时间读这本书,三天过后就会传到另一个人手中,以至于这本书传到吴霜手里的时候都已经被翻烂了。

要说到那会儿的读书热,就像今天的追星热一样。今天,如果有人和你提起周杰伦你要是说不知道,那你肯定会被骂“老土”;当年,人们都读《老妇还乡》、《金陵春梦》、《战争与和平》、《红与黑》……你要是没读过,别人也会骂你是“落伍青年”,吴霜自不会甘落人后,于是拼命地读世界名著,因为那会儿不读这些书她觉得丢人。

这种毫无章法乱读书的时间持续了近十年,最后被父亲给打破了。“文革”快结束的时候,那会儿管得也不严了,有一次父亲从五七干校回来,发现吴霜的读书毫无规律,逮着什么读什么,就找了一个姓张的作家叔叔给她指导。这位张叔叔家里没挨抄,有上千册图书,他就指导吴霜怎么有规律地去读书。因为吴霜是女孩子,所以他就让吴霜先读女性成功的书,然后读名著类、戏剧类的书。吴霜印象最深的是《邓肯自传》、英国勃朗特三姐妹的《呼啸山庄》、《简爱》、《艾格尼丝·格雷》以及张爱玲的书。

除此之外,她还看一些像杰克·伦敦的小说,不光看他们的小说,还看他们的自传。

吴霜特别喜欢读张叔叔家的一套《万象》杂志。在他指导之下吴霜读了大量的书。对于吴霜来说,这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一段读书时光。

后来吴祖光先生发现吴霜总是读一些女性十足的书,就指导她说你得看一些必看的中国古典书籍,像《三国演义》、《水浒传》、《史记》、《儒林外史》、元曲等。但女孩子终归是女孩子,吴霜不喜欢读《三国演义》,也不喜欢读《水浒》,吴祖光却说这几本书你是必看无疑的,你要是喜欢文学,这些书你非看不可。无奈吴霜开始大段大段地背本来对于那个年纪的她很枯燥的《史记》,看不懂,就背,后来背着背着,吴霜的执著劲儿又上来了,又开始“死”《史记》。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吴霜又开始背唐诗,没事就背。“文革”后期,没学可上,吴霜就天天在家挑自己认为该读的书读,该背的诗背。这几年成了吴霜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读书时光。

当多年后的今天,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使她感叹再也没有时间读书了的时候,她会庆幸地想起当年,在那个漆黑如夜人人自危的年代,至爱的父亲竟然为她创造出了一段淋漓尽致无所顾忌的读书时光!

后来吴霜开始学钢琴,学音乐,一直到现在,她再也没有时间尽情地去读书了,这也成了她最遗憾的一件事。所以,吴霜想写一篇文章———《无法读书》。

书架满了,心里才踏实

和书打架,吴霜总是赢;为了书,和父亲打架,吴霜还是赢,好像一切都充满了喜剧色彩,也许是她对书的执著和痴迷感动了老天,所以吴霜每次遇到和书有关的问题胜利总是站在她这边。有书,吴霜的生活就有了乐趣;有吴霜陪伴,书的价值才体现得更加珍贵。

吴祖光家中藏书甚多,有“朝阳区藏书状元”之称,吴霜特别喜欢父亲这些书,看着书架上满满的,吴霜心里就觉得踏实。可 1998年底的一天,吴祖光突然决定把一部分书大概有五千多册捐给北京戏校。等北京戏校来取书的时候,吴霜一看一包一包的书都被他们拿走了,就急了,说这些书我还要呢,吴祖光说不行,咱们家书太多了,吴霜不干,和父亲打了一架,后来北京戏校的人也不好意思了,说你们父女俩也别吵了,她要哪些书就让她留下吧,最后在吴霜的坚持下,吴祖光做了让步,就这样,有 100多册书被截留下来,成了吴霜的最爱。尽管有很多书都被拉走了,但好在过了不久,家里又添了很多新书。看到书架上又被填得满满的,吴霜才高兴起来。

1981年,吴霜拿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奖学金就出国留学了。到了那儿,受各种生活的启发,吴霜又转行写书。写书和读书,几乎成了吴霜生活的全部。吴霜说,这是她的最爱,这两者不可或缺。

风花雪月,只是过去时

吴霜最喜欢读的书就是《红楼梦》。十六七岁的时候终于能读懂了,吴霜就一遍又一遍地看这本书,每读一遍,她就加深一层对它的理解。吴霜觉得这本书写得太好了,以前只是看里面的风花雪月,看贾宝玉谈恋爱,后来看贾政怎么从政,贾雨村怎么糊弄人,看里面小人物的生活,越看越带劲,以至于这本书她都能大段大段地背下来。中国的四大名著中,吴霜认为只有《红楼梦》是最具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的,它的文学水平、文学价值和独创水平是其他三部都比不了的。

爱屋及乌,吴霜还喜欢读关于《红楼梦》的各种研究文章及书籍。有人曾跟吴霜说:“什么时候你能读懂了评论《红楼梦》的书,你就到一定水平了。”以至后来吴霜的写作都受到《红楼梦》很深的影响。

吴霜还喜欢看白先勇、张爱玲的书,他们都是深受《红楼梦》影响的非常成功的作家。

工作忙了,看书的时间少了,吴霜就选择读短篇小说和一些剧本。这对她的戏剧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莫里哀、莎士比亚、王尔德、萧伯纳,中国的郭沫若、曹禺包括父亲吴祖光创作的剧本她都看。

“ 100个作家里未必能有 10个剧作家,剧作家的创作水平要求更高。”吴霜现在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剧作家。

积累阅历,缩短成熟期

每个人的阅历都需要积累,尤其是积累你的知识库,如果你读的书多,你的成熟期就可以提前,你出成绩的时间也可以提前,这是一个捷径。一个人的人生经验越丰富,你对社会所产生的创造力就越强。如果你提前读书,读的书多,你的爆发力就可以提前。读书多,可以代替你的阅历。

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吴霜自言她出国的人生经历也增加了她的阅历,也就等于读书。她最感谢父母的一点是教会了她怎么读书,还有一点就是送她出国。竖起大拇指,吴霜说了句:“真棒!”

“读书可以使人提前产生对社会的创造力。哈哈哈……”吴霜爽朗的笑声中透出几分对这句总结性话语的得意。吴霜认为,如今一个人要想出成绩,得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等若干个阶段,而多读书就可以缩短这个时间段。

剧作家、歌唱家、作家这几个角色,吴霜最喜欢的还是作家这个角色,因为这种创作是独立的,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吴霜透露,她最近在写一本《我们家》,不是写家史,写的是吴霜眼中的百态人生。

吴霜喜欢写小人物,因为她觉得小人物是最难写的。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人物,她能在街上跟卖冰棍的老太太聊上几个钟头,也能在一边偷听俩妇女聊家长里短、聊私事,这些,都是她创作的源泉。

要想成功,得先学做人

平日里,母亲新凤霞很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台上做戏,台下做人。民间艺人出身的母亲,这句话是她一生很刻意而为的行为准则。而父亲吴祖光经常给人题写的一句名言则是:不屈为至贵,最富是清贫。这两位文化名人父母的处世之道,其实也可以解释为他们在事业上成功的一种原因、一种源头。所以,吴霜总说父母是她人生中与人相处的第一楷模。

“我想,在人的生命中,成绩或许并不是第一位的,但是如何做人却必然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贺飞

贺飞,男,评剧作曲工作者。山西省汾阳市人。贺飞先生是著名评剧作曲家。他毕生致力于评剧音乐的全面发展及评剧男生唱腔的改革。吸收兄弟剧种的板式,融入歌剧写作的技法,尝试多调性、多调式的唱腔,使评剧从“半班戏”逐步变成了行当齐全,板式丰富,具有正调、越调、反调、凡字调四大声腔体系的大剧种。其中,男声越调的、;男声反调的、及凡字调均由他首创。他留下了独立创作和参与创作的《秦香莲》《乾坤带》《金沙江畔》《钟离剑》《孙庞斗智》《家》《向阳商店》《阮文追》《高山下的花环》等几十出剧目。特别是他在《金沙江畔》《高山下花环》中塑造的评剧革命军人的音乐形象生动感人,至今久演不衰,脍炙人口。他的一生是为评剧音乐倾情奉献的一生,他为继承和发展评剧声腔艺术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宝贵的贡献,在评剧音乐史上留下了永恒的足印。

中文名:贺飞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西省汾阳县

出生日期:1921年

逝世日期:2004年3月5日

职业:评剧作曲

代表作品:高山下的花环,金沙江畔

基本资料

贺飞,男,评剧作曲工作者。山西省汾阳市人。

简介

1938年至1949年在战斗剧社、西北文工团、七月剧社等,从事音乐创作、指挥、导演等。1950年随马可同志参加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创作,1953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到中国评剧院投入评剧音乐改革。在他的提议下,从确立将传统唱腔降低四度的越调唱法开始,吸收兄弟剧种的板式,融入歌剧写作的技法,尝试多调性、多调式的唱腔,使评剧从“半班戏”逐步变成了行当齐全,板式丰富,具有正调、越调、反调、凡字调四大声腔体系的大剧种。其中,男声越调的、;男声反调的、及凡字调均由他首创。

特别是他在《金沙江畔》、《高山下花环》中塑造的评剧革命军人的音乐形象生动感人,至今久演不衰,脍炙人口。其中《高山下的花环》还获得1985年文化部全国现代戏曲调演的音乐设计一等奖。另外,与何为、杨培等同志合写的《评剧音乐概论》、《革新是评剧音乐的生命线》均为30万字以上的专著,为评剧发展总结了经验。

活动年表

1959年5月23日,农历己亥年四月十六日:昆曲《渔家乐》座谈会召开

北京市文联戏剧组召开昆曲《渔家乐》座谈会。欧阳予倩、范钧宏、景孤血、刘吉典、郑亦秋、胡丹佛、林涵表、高琛、安西、贺飞及外地观摩人员、记者30余人参加。

人物事迹

贺飞于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县,自幼喜好音乐,1938年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从此走上了音乐道路。1939年调到八路军一二零师战斗剧社任创作员,在晋绥解放区他广泛地学习和收集民歌、道情、_户等民间音乐素材,并编演、歌颂解放区的新生事物。1945年加入中国***,1950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进修,学习期间参与了歌剧《小二黑结婚》的音乐创作。1953年作为新音乐工作者随马可先生来到中国评剧院,投入到戏曲音乐改革的工作中。1955年后担任中国评剧院艺术处处长,成为评剧音乐革新的****。

几十年来,贺飞先生在继承评剧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为评剧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男腔,带动评剧音乐的全面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评剧还是以“三小”(小旦、小生、小花脸)为主的地方戏,女生唱腔丰富,而男生唱腔基本上只有一种板式,即小生板,且与女生同腔同调。男生在评剧舞台上处于从属地位,因而评剧被称为“半班戏”。为改变这种局面,建立和完善男生行当,贺飞先生与同事们一道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①改调易弦1954年在整理恢复《秦香莲》一剧时,贺飞发现一些低嗓男演员采用走低腔的“越调唱法”以适应同台演出的高嗓女演员。在此基础上,他借鉴西洋歌剧中声高划分的理论,按男女声的音高相差四、五度的道理,采用上五度关系调记谱,降四度定调的办法终于解决了男女同腔同调,男生唱不上去的困难,解放了男生,扩展了音域。为使伴奏配套,贺飞先生受山西梆子大板胡的启发,提议制作男腔专用的板胡,又取得了成功,这样一来评剧就产生了低四度定调的男腔“越调”和与之相匹配的大板胡,从此打开了男生各个行当顺利发展的大门。

②移植女腔用“改调易弦”解决了男声新的定调方法之后,要丰富男腔旋律又不失评剧的传统风格,贺飞首先选择了就近移植女腔。女腔的基础板式是,观众非常熟悉。在移植时,他采用了的基本格式,旋律上适应男腔的条件和音区,用越调行腔并加以变化,例如《秦香莲》一剧中陈世美的唱腔首次移植了女腔,并根据演员的音域调整了落音,得到了观众的认可。通过移植女腔的试验,开启了男声唱腔成套发展的思路。

③移植女腔反调在一出戏里往往是女主演的核心唱段,根据女腔正调转反调的规律,1955年贺飞与著名演员魏荣元合作在《朱痕记》一剧中成功地创作出男腔,演唱起来同女腔反调一样风格浓郁,味道醇厚。男腔反调丰富了评剧老生的音乐形象,为评剧男生走上主演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评剧音乐由此大胆地使用转调这种形式,带动了唱腔的大幅度突破与发展。

二、博采众长,丰富评剧音乐

①吸收唐山皮影戏本着“输血也要对型号”的精神,贺飞一直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吸收。他曾和音乐组的几位同志扛着笨重的钢丝录音机两下唐山采风,收集了长达八小时的唐山影调音乐素材,然后在创作中逐步吸收。他们首先在《向阳商店》中把皮影的甩腔运用到反面人物傅桂香的唱段中,再进一步把皮影腔加以改编,运用到一些主要人物的唱段中。如《会计姑娘》中李秀英的重点唱段。在《成兆才》一剧里,则把皮影音调作为素材运用男生唱腔中,创作了成兆才的重点唱段《瞎子歌》。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派著名的其主要来源是皮影戏中的,又含有山、陕梆子、_户、秧歌、道情等民间音乐的成分,颇有西北燕乐的风格。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贺飞先生对民间音乐的厚积薄发,自其于1960年创作出来后至今在许多戏及各种行当中都使用过。

②开掘西路评剧1958年,评剧院开始对绝响于舞台几十年的西路评剧(北京蹦蹦)进行挖掘整理。贺飞领导音乐组成员参与创作了《花亭会》、《孙继皋卖水》等传统西路剧目,同时根据西路评剧粗犷、质朴,喜剧性强的优长和板式简单、抒情不足的弱点,取长补短,大胆进行创新。如《向阳商店》一剧中,曾广为流传的“夸手”唱段,就采用了移位、临时变调等作曲手法使西路唱腔的情绪层层推进,激昂起伏,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至今流传。

③重视民歌、曲牌的发展为弥补板式变化体剧种旋律性不足的缺点,贺飞先生也非常重视民歌和民间曲牌的吸收与再创造。1958年在排练关汉卿的《调风月》时,为了刻画燕燕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的性格,给她设计了一个民歌风味很浓的插曲叫“蜻蜓调”,后来这个插曲在**《花为媒》中被采用,成为新派唱腔里较有色的一个新曲牌。

传统的曲牌红火热闹,乡土气息浓;贺飞在1962年曾把它用在《孙庞斗智》一剧中,生动地体现了孙膑身残志坚的乐观精神。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说明评剧音乐以板腔体为主,辅之以民歌曲牌的做法是有益的,是对评剧音乐的丰富与发展。

三、激情满怀,谱写时代音调

贺飞十六岁参加革命,当他还是一名文艺兵的时候,看到千千万万的战士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他们编演的民间戏曲节目时,感触颇深,他认识到“革命也是需要音乐的。”当年贺飞在中央戏剧学院深造时,曾观看了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和韩少云主演的《小女婿》,听到她们的唱腔是那样清新,唱的又是新人新事,贺飞被感动了,“拥有大量观众的评剧现代戏是大有可为的呀!”正是这种燃起的激情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评剧每一出戏的创作中。

建国十周年,剧院排演大型现代戏《金沙江畔》,剧中所描写的红军部队正是贺飞当年所在部队的前身,他倍感亲切。同时戏曲如何表现现代生活?怎样使原有的音乐形式适合于表现新人新事?这样的难题摆在了面前。联想到歌剧、**音乐中常用的“主题音乐变奏发展”的手法,贺飞认为要运用某种时代音调,贯穿全剧,唤起观众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回忆是适合于评剧现代戏的创作的。于是选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代表红军长征时期的特色音乐作为全剧的主题音调贯穿发展,每一次变奏都尽量与评剧音乐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他还把进行曲,三拍子节奏,领唱、合唱都引入到评剧中来塑造红军干部战士的音乐形象。最令人难忘的是政委谭文苏所唱的“高原风景极目望”这段评剧男腔首创的抒情慢板,贺飞在谱写这段唱腔时,追忆峥嵘岁月,旋律奔涌而出。他运用了传统男腔的音乐语汇,又突破了传统慢板的结构形式和弱拍起唱的习惯,同时借鉴了抒情歌曲的写法,因而使唱腔新颖大方,气势豪迈,经马泰演唱后成为经典评剧唱段,至今仍广为流传。

建国三十五周年之际,中国评剧院排演大型现代戏《高山下的花环》(简称《花环》),是评剧艺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开拓,也是贺飞创作上的高峰。《花环》文学本所提供的“诗的意境”和“群像结构”对评剧音乐的时代感和创新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塑造一群同穿军装,但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过去的手段已显不足,为此,贺飞和他的同事们一道又展开了新的探索。在创作中贺飞除了运用国际歌的某些音调作为时代音乐的背景之外,还根据每个演员的音域、音色、演唱风格分别定调。全戏男腔的定调为C、D、E、F、G、A六个调,仅赵蒙生一人就唱了四个调;又运用了徵、羽、宫、商四种调式来丰富旋律色彩。这种多调式并存、多调性灵活转调的尝试为创作风格新颖的唱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令人难忘的军民形象。

《高山下的花环》在1985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现代戏曲调演中获得演出一等奖及十三个单项奖,其中就有贺飞及合作者的音乐设计一等奖。

四、创新求索,打造评剧风格

贺飞先生认为,所谓风格是在不断革新的运动中得到保持,而不是固定不变、停滞不前的,关键是让革新永远姓“评”,永不脱离评剧观众。本着这样的思路,他每创必有新意,又不失评剧风格。一段词他可以日以继夜地反复琢磨半个月甚至二十天才拿出来,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六十年代前半期,评剧男演员在首都舞台上担纲主演了《向阳商店》、《钟离剑》、《孙庞斗智》、《阮文追》等一批反响热烈的剧目,这些剧目都倾注了贺飞的心血。著名评剧老生马泰就是在这些剧目中成长起来的,他曾坦率地说:“没有贺飞创腔,就没有我马泰”。

当然,革新的道路上也会有挫折。在完成《金沙江畔》后,文化界某领导批评他把评剧改得“歌不像歌,戏不像戏”,他一连几天吃不下,睡不着,暗自落泪;爱人舒克女士在最艰难的革命岁月里都从未见他流过泪,因此非常诧异,经过她的一番劝解和胡沙老院长的鼓励,贺飞坚定了革新的信念,他说:“只要观众喜欢,剧院还有一个人支持,我就要干下去!”

从他1953年进评剧院到1959年创作《金沙江畔》,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高山下的花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评剧声腔的革新方面所迈出的几大步,尤其是男腔的发展过程:从男女同腔同调到男声转为上五度关系调唱“越调”,这是第一次革新;在越调的基础上再转一个上五度唱“反调”,这是第二次革新:在《高山下的花环》中男腔可以上、下五度随意转调,并根据刻划人物的需要定不同高度的调门,这是第三次革新。

男腔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女腔的发展,使女腔在六十年代也更加丰富多彩,如、都是女腔首创,又很快被男腔移植。剧院一度出现了男腔与女腔交叉革新,相互促进的局面,评剧各行当也随之建立起来,评剧声腔艺术得以全面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贺飞为人性格耿直率真,做事富有激情。业务上他常常为争取音乐创作时间与导演“论战”,对不过关的唱词绝不“放行”。唱词定下来之后反复推敲,一段词能写六稿之多。经常是半夜唤起老伴舒克听腔,然后唱给演员、伴奏员听,广泛争求他们的意见。平日里乐于助人,邻家的老人生病,他背起就走,看完病又从医院背回来。看到别人浪费粮食,他能气得鼓鼓的。总之他是个热爱生活的性情中人。

年过花甲之后,他还辛勤笔耕十几年,参与了《中国戏曲音乐·北京卷》、《戏曲志》、《中国评剧院史》等多部书的编写工作。其中《革新是评剧音乐的生命线》一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他和同事们的实践经验。

2004年的3月5日,贺飞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下了他创作和参与创作的《秦香莲》、《乾坤带》、《金沙江畔》、《钟离剑》、《孙庞斗智》、《家》、《向阳商店》、《阮文追》、《高山下的花环》等几十出剧目。他的一生是为民族音乐、评剧音乐倾情奉献的一生,他为继承和发展评剧声腔艺术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宝贵的贡献,在评剧音乐史上留下了永恒的足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1911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2
下一篇2023-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