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时候,除了一些至亲要坐在上席的,还有男方的舅舅也要坐在上席。
我们这边办婚礼有一个习俗,就是在男方家办一次,女方家办一次。女方家办的时候就请女方的亲属,男方就请男方的家属。
所以在男方家办婚礼的时候,请男方的舅舅坐在上席,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亲就如父。舅舅是男方母亲家的娘家人,而且舅舅也是母亲的哥哥。长兄如父,所以舅舅在这婚礼上的地位其实也特别的高。
以前古代社会的时候,男人的地位就特别的高。舅舅,作为母亲家的男人,管家里的一切,可以说就是一家之主。
舅舅也是可以为女方撑腰的一个男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看到如果女生受了什么委屈的话,肯定会跟哥哥哭诉。那个时候哥哥也就变成了保护自己妹妹的一个重要的人,有什么事情一定会为自己的妹妹撑腰。
自己就是妹妹的娘家人,如果自己不为妹妹撑腰的话,那么妹妹还可以依靠谁呢?两夫妻有什么问题的话,或者吵了架舅舅也是可以出面调解的。所以在这里这就就像一个法官一样,是具有权威性。
而且结婚的场面巨大的话,也是需要一个人来维持秩序的。就在这个时候,以他的权威性也可以来帮忙。毕竟具有这么大的权威性,别人也都会听他的。
上席是一个最重要的位置,所以必须要给舅舅留一个位置。就算是外公的话,可能也会让舅舅坐上这个位置,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习俗。
都大。
一个是母亲的弟兄,一个是父亲的大小舅子,一个是孩子的舅爷爷。
一个是妻亲的弟兄,一个是你的大小舅子,一个是孩子的舅爸。
一个是血亲,亲娘舅。是长辈。可以孝敬长辈。
一个是姻亲,是平辈。平辈交流比较多。小舅子无论多大,都可以跟姐夫闹。
姑姑和舅舅,一方是父亲的姐妹,一方是母亲的弟兄,按说是一般亲的,但一定要分个远近的话,也能找到细微的差别。
从亲戚关系来讲,舅舅和姑姑哪个最亲?
单就姑姑和舅舅本人来说,姑姑是自己家的人,舅舅才是亲戚,按说自己家的人要比亲戚更近一层吧。比如,若姑姑在娘家没出门的话,那是要在一个锅里抡勺子的家人。舅舅是母亲的娘家人,民间有“舅比娘大”的说法,舅舅比亲娘还重要,可见是最近的亲戚。民间还有“外甥随舅舅”的说法,意思就是外甥和舅舅是血亲,模样啊脾性啊往往和舅舅相近。外甥家里有家务事了,舅舅说话是有权威的。外甥不听舅舅的话,那是大不孝。
姑姑的爱人,我们称姑夫;舅舅的爱人,我们称舅妈或者妗子。姑姑和舅舅的子女,都是我们的表亲。“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从这句老话来看,姑姑一家人,舅舅一家人,谁更亲还真不好说。
从亲戚关系来讲,舅舅和姑姑哪个最亲?
不管姑姑还是舅舅,常来常往的,谁家有事儿了热心帮衬的,就透着亲近。平时不走动,甚至相互看不上,那亲戚也就只剩名份这张皮了。
我一个发小,姓王,姑且称他老王吧。老王经常说他和他舅舅不亲,小时候,他和舅舅家里的表弟一块儿玩,小孩子之间,断不了有争执,每逢此时,他舅舅就像护犊子的老牛,肯定会劈头盖脸数落他一通,一点长辈的涵养都没有。老王长大后寻思,可能是当时他父亲没本事,家里穷,舅舅看不起他们一家。老王有两个姑姑,都结婚成家了。姑姑待他们一家很亲,没少接济他们家。老王穿的衣服和鞋子,多数都是俩姑姑给做的。1988年,老王初中毕业,考上了省里的一个中专学校,当时老王去学校报到,连路费都没有,是大姑给了他50块钱。上世纪八十年代,50块钱金贵得很。姑侄情深,姑姑的恩情,老王深深记在了心里。
总之,姑姑和舅舅哪个更亲,因人、因家而异吧。
在婚宴上讲的是喜庆,公公婆婆算是家人,舅舅婆婆他们算是客人,当然要尊重客人主席也可以由舅舅来代替,当然要找一个会说话的来主持婚礼,代表家人说话。
依辈分按序对等坐酒席是规矩。
传统农村结婚吃酒席席面分两步!
第一步,迎新娘,开新亲席。
根据前两天沟通的女方送亲团队领队(舅舅,叔叔,姑父,姨夫,哥哥等),重要客人(新娘的嫂子(类似伴娘角色),挡轿童子等)的辈分制定男方陪客方案,一般主陪比女方高一个辈分以视高看,重视。
男宾主席一桌,女宾主席一桌,其它桌由女方领队安排座次。
客人坐好后,婚礼开始宾客喝水吃零食,司仪主持婚礼。婚礼仪式结束,新娘进洞房。
司仪会高喊“大小厨房准备,端盘送水看酒的准备,看礼房”,大厨师做四个小菜送礼房,礼房给大厨房,小厨房封开席利事,礼房先生喊“酒好菜香”,司仪喊“谢大师傅,开席”。宴席开始。
第二步,待男方宾客。
女方客人离席回家。男方流水席大宴宾客。
第一批次新老娘舅表亲远道客人,爷爷辈娘舅表亲,父亲辈的娘舅表亲,自己辈的娘舅表亲,分席并安排对等陪客。新郎新娘敬酒从爷爷辈开始依次类推。
如果从自己的娘舅开始敬酒,对上辈就叫断亲酒。爷爷辈和父辈的娘舅表亲此后就不会再来往了!
事后新郎的父亲挨揍是常见事!
第二批次本村的随礼人员和帮忙(演艺乐人,操办酒席人员)的人员。
新式大酒店婚礼
安排一席到三席混客席。其它按照女方一列,男方一列各安其好。
核心是混客席,第一桌双方父母/父母代表(一般女方为父母代表),这是酒席核心会有新郎的舅舅妗子(多舅时以年长者为代表)。
另两桌是新郎的高辈亲朋代表和女方的高辈亲朋代表一桌+新郎新娘单位和朋友代表。
一般情况下婚礼新郎的爷爷奶奶不直接参加除非三代独根。
爷爷奶奶和爷爷奶奶的至亲有独立的吃饭空间安排。新郎新娘第二天有拜爷爷奶奶的程序化活动。
我是凌顽石,一块老顽石,这个老问题我来说,因为我看到了很多人的错误。
你结婚,无论你是男是女,结婚都是你自己的娘舅坐首席,也就是你妈妈的兄弟坐首席主位!任何人不能取代!!妈妈有几兄弟的人,老大坐,以此排。
至于爸爸的舅舅,也就是你的舅公了,则无权坐首席大位,
你的娘舅坐主桌主位,排第一!
主桌第二位,是媒人专位,余人不得占越!!主桌第三位以下则可以由,舅公,舅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和至亲长辈等坐下。还有一个位子是动不得的,那就是主桌上最小的位置,叫蒸酒位,合适劝酒人坐的。
一般女方的娘舅是在女方家摆酒,坐首位!
男方家内摆酒,则由男方的娘舅坐首位!
结婚第一个位置是娘舅的!!!!!即使外公外婆再年轻也无权上坐!!!切记!!更不要说舅公了!
一般长辈大亲都知道去坐旁桌首位的。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是去酒店摆酒,无非设置一个主桌,况且是圆桌。这个就不能准确分主次位置了,大家围成一圈。那就意想主位了。
农村人家的正堂方桌。(八仙桌)是严格按照第一第二排的!谁也不能乱坐!让人看傻!
好,就说到这。老派的东西我来!!
虽然说“娘亲舅大”,宴席之上,舅舅必须坐在上席之位。只是问题来了,一个是你爸的舅舅,一个是你舅舅。两个舅舅,究竟谁来坐上席呢?应该肯定的说最适合坐上席的是你爸的舅舅。
同是舅舅,还是差了辈份的
按理,你结婚时,这两个舅舅都是要在事前,带上礼品,做为即将新婚的你,以“新女婿”的身份,亲自要去两个舅舅家登门邀请。因为爸爸的舅舅,是奶奶的兄(或弟),在我们当地叫“老外家人”;你的舅舅,是你妈妈的兄(或弟),也叫“小外家人”。很明显这两个舅舅是差了辈份。
结婚分两天。头一天是发嫁妆,女方把嫁妆拉到男方家,或者新房。同时请亲友。办晚宴。不发喜糖。当晚,准新郎要找个人责(压)席子。就是有个人与新郎同睡。这个人有讲究,必须是新郎的姐夫或者妹夫。嫡的或者叔伯的,实在没有就只能表的了。要是再没有,那就只能拧一袋大米放床上了。
第二天,结婚当天,也就是黄道吉日了。男方要去女方家接亲。这个也有讲究,比如新人要什么时辰进家门。当然了,这是迷信。但这就是习俗。可以找风水先生算算。准备好车子,然后就去女方家。同去的,有媒人(没有就不要了,但是最好还是象征性的找一个媒人),还有伴郎,乡下没这个叫法。基本上是同辈的弟兄,也有是找好朋友,最好能喝酒的,吃得开的。还可以有一两个长辈,比如叔叔或者伯伯一起去。路上要放鞭炮。
到女方家,女方是关门的,新郎把钱(礼金)从门缝里塞进去。然后开门进去。俗话叫开门缝。然后是在女方家吃茶(点心之类的)。这里有一个细节,一般接亲的婚车师傅都知道的,就是要在门口的席子上压过去。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女方比如由人抱上婚车。不过现在好像不多见了。我小时候记得是这样的。
回程,路上继续是鞭炮。
在规定的时辰里回到男方家。这个时候是最重要的。男方必须将所有的亲友赶出家里。屋子里只能是自家人(父母,祖父母),有的人家甚至是把大门关起来。这也有必要,你也保不准会有哪个不懂事的小孩蹿进去。乡下人很讲究这些的。
这些交代好了,就是领新人进门了。此时新郎新娘都还在车里。同去的伴郎之类的必须先下车,放鞭炮。屋里上香。摆好茶点。一切妥当之后,新郎新娘下车。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有这样的一个讲究,新娘必须是左脚先迈进家门,而且最好跨一大步。因为过去的房子,大门口是有门槛的,土话叫“五竿”。如果新娘碰到门槛或者怎么样,都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直接去新房。农村里有这样一个习俗叫捣红蛋。新房的窗户上蒙一张红纸,新郎新娘进房之后,会示意外面的人。这个时候就可以捣红蛋了。这个捣红蛋的人必须是男孩。最好是晚辈。人选从堂到表。但是现在有些小年轻,还没有这样的晚辈,所以就由同辈代替。这个现在不讲究了。唯一的条件就是必须是男孩子。所谓捣红蛋就是小孩在窗户外,拿一根顶头系了个塑料袋的竹杆去捅破那张蒙在窗户上的红纸。嘴里还要说“捣得快养(生)得快”。呵呵,这话有点不怎么文雅。紧接着,就是新郎从开窗户放红蛋在那个杆子前头的袋子里。可以是4个6个一般不会有8个。必须是双数。同时还有喜糖,两盒或者四盒或者六盒,同样必须是双数。在房间里吃茶点。
当然了,可以不吃茶点,干点别的事情也没人知道的。
这一切妥当了之后就是跟父母祖父母一起吃糕点了。这一切同样是“关门”进行的。
然后,亲友进门吃糖饭,给包喜(红包)。白饭加糖叫糖饭,所有亲戚都要吃。规矩是,不能留空碗。意思是必须在碗里留下钞票。难怪一直都这么说,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长辈的给大红包,目前应该是每人两百。当然了,你又钱,你又爱显摆,同时你又不怕别人的“另眼相看”,你可以给一千,一万,随便你。平辈的就意思一下,10块20块都行。晚辈的也要意思一下,但是,晚辈是有钱拿的,新人必须要给晚辈红包。这是规矩。
仪式结束,新郎新娘上车,回娘家。娘家办午宴。这个不必要说了。席间发喜烟喜糖。敬喜酒。
下午重新回到男方家。此刻已经没有上午那么隆重了。基本上就是等着晚宴了。晚宴可以在自家招待,也可以去饭店里。不过现在乡下还是习惯在自家。
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座位的安排。现在一般吃饭都是10人的大圆桌了。但是,即使你办了50桌,新人吃饭的那一桌必须是方桌。这个有讲究。必须摆在正堂屋的东北角。座位安排,上席,最大的,也就是最东北角的那位,必须是新郎的舅舅。娘舅是最大的。当然,如果房子不是坐北朝南,或者在酒店,那就是对门的为大,门为南,旋转一下。
席间新郎新娘发喜烟喜糖。同时敬喜酒。
晚宴结束,差不多也就结完婚了。当然,乡下有许多趣事。比如,晚宴席间要捉弄一下新娘的公公。这个闹法有很多,不一详尽。有些公公于是在晚宴上玩起了失踪。很好玩。
这一晚,新娘新郎第一次名正言顺的睡在一起。做想做的事。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还有就是第二天早上,新娘必须要给公婆上茶。第一次,所以要重视一下。
基本上也就这样了,乡下的婚礼就是这么个习俗。当然还有些别的。比如,新娘自结婚当日起一个月内不得到别人家串门,新房一个月内某些属相的人不能进,等等。前者现在已经不那么看重了。婚后几天,可以由男方的娘舅,姑妈等设宴接待新人。新人必须准备好“待礼”(去赴宴时给对方的礼物)。
还有一点,新人在一个月内不能照自家的镜子,包括房间里的,车的后视镜等等。统统用红纸蒙上。期限一个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