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婚礼礼服的变迁,是新与旧的碰撞,是时尚与传统的对话

民国婚礼礼服的变迁,是新与旧的碰撞,是时尚与传统的对话,第1张

民国是一个璀璨的时代,新旧思想的碰撞, 时尚 与传统在这里交织,“西风东渐”改变了固有的东西,在破与立之中,生活习惯与方式也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社会 的变革就像微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在人们的生活里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文化、思想、服饰、妆容,甚至是传统的婚礼,都接受着一场文明的洗礼。

民国的婚礼也正在中西合璧的趋势下,变得更加开明,婚礼的服装也从传统的凤冠霞帔,演变成旗袍、婚纱等融合了近代 时尚 元素的服装。

清代的婚礼服装大体还是延续了明朝的旧制,基本还是凤冠霞帔的模式,但是也有了一些不同的地方,就是融合了满族的一些习俗。

在清末民初之时,女子出嫁的重要头饰,还是凤冠,当然这个凤冠不是指的皇后专有标志,这个是新娘所佩戴的,彰显身份的婚礼必备品。凤冠通体都是耀眼的红色,这也象征了婚礼的吉祥。

凤冠的上半部分缀以红花、流苏、珠串等,显得富丽堂皇,人生的大事,一般的家庭都不会忽略这个大问题,在凤冠的打造上,也会花很多心思,他们会请专门的匠人去制作打理。

凤冠之上会团簇很多红色绒花,周围点饰小珍珠,只有绒花中间会出现大颗粒的珍珠,这也是凤冠的点睛之笔,珍珠的大小也是身份的象征,凤冠除了凤凰为主要装饰外,还有蝴蝶、花朵等等细小的装饰。

有了凤冠,云肩也是不能少的,云肩这种饰品出现得比较早,在隋朝就开始有了它的踪迹,汉代时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到宋朝时,云肩已经被普罗大众所接纳,“ 飞入寻常百姓家 。”明清时,云肩已经成为了一种 时尚 ,上至宫廷贵妇,下至平民女子,都把云肩当做一件常用装饰品。

十字交叉形状是云肩的基础款式,普遍流行,四合四如意云头的形制是云肩的标配,喻义为四平安稳,祥和如意,这是一种美好愿望与服饰的契合。当然服饰也不会全是千篇一律的样子,在十字交叉为主流款式下,形制也有所变化,审美的不同与发展,使云肩又有了 一字形、放射形 两类,这是根据人的审美喜好来定制的。

在婚礼这种人生大事上,云肩的款式更加雍容,采用了大云肩担当婚礼大事,大云肩的对角线长度达到了25米,工艺精湛,有着古典文化的独特优雅,云肩的款式,正好与中国古代的文化相契合,“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喻义,使得云肩的款式更加符合传统意义的审美。

清末的传统婚礼服装还是遵循了传统的服饰审美,女性多以宽袍大袖,下着马面裙为主,而男性的婚服还是以长袍马褂,头戴礼帽为主。

到了清朝后期,接近末世之时,婚礼服装就开始从繁复的工艺里解脱出来,由于人民生活的动荡不安,婚礼的服饰也开始有了很多的变化,女性的婚服从宽袍大袖逐渐发展成为窄袖,当然也有少数富贵人家,还是保留着宽袍大袖的传统礼制。

当清代开始慢慢走向衰亡之时,“西风东渐”的思潮开始渐渐的产生,留洋派也从西方国家学习到很多新的事物,在他们决定变革之时,开始从行为、服饰、思想等等做为切口,与传统的文化,产生了碰撞的火花。

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下,女性的服装往往并不能展示她的曲线以及柔美。

直到1926年,第一批改良旗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人们惊奇的发现,女性穿上这样的服装,其柔美的特性被展示得淋漓尽致,于是一大批思想进步的女性,纷纷穿上经过改良的旗袍走上街头,成为一道时代的亮丽风景。

随后改良旗袍也成为了婚礼的一个“常客”,特别是像上海这样的 时尚 之都,女性对于摩登装扮的敏感嗅觉,使得旗袍成为了一种惯常的装束,民间的婚礼也渐渐的接受以旗袍为礼服。但是这仅仅是局限于城市的接受,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改良旗袍并没有普及下去,一是因为确实不适合劳动生产,二是接受度也远远没有达到全方面覆盖。

直到1927年,一场“ 文明婚礼” 炸开了传统的坚冰,宋美龄将新式文明婚礼作为范例召告天下,婚纱与新式礼服开始有了雏形。

1929年南京政府颁布《服制条例》,此时,旗袍登上了 历史 舞台,此条制让女性礼服的清单里多了旗袍这种款式,打破了清代以来,女性礼服上衣下裙的单一模式,让旗袍在礼服中大放异彩,旗袍也正式成为女性的“国服”。

民国“ 文明婚礼 ”的倡议,使旗袍走进了礼服的殿堂,作为新思想、新文明的产物,它承担着更重要的意义,是一场女性的自我觉醒,更是新思想的深远影响。而男性在“ 文明婚礼 ”的影响下,礼服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加自由的空间,他们可以穿上长袍,也可以穿上西装。

当然这是一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在互相的碰撞中,总会产生一些错乱,比如胡适与江冬秀的婚礼,就足见当时婚礼在新旧之间的摇摆,新郎胡适身穿西装,外套礼服,新娘江冬秀穿黑色绸缎衣服,先由宾客致辞,后由新郎致答谢词,屋里悬挂着贺联,萦绕着留声机播放的音乐。

这一场新旧婚礼的上演,也让大家管中窥豹,虽然旗袍已经做为了“国服”,但是在城乡差异性与接受性来说,并没有普及到广大的农村。

不论是新式婚礼制度,还是礼服的改变,上海、广州、武汉等等通商城市,都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成为改革的先驱者,而边远山区或者农村还是坚守着传统的婚姻礼制,宽袍大袖的婚礼服装依然存在。旗袍这种新兴产物不可能被接受,一是不利于生产生活,二是旗袍的高开叉,是不会被传统思想所接纳的。

当然,时代在不断进步,旗袍终究还是在婚礼中大放异彩,在时代的影像里留下它的灼灼其华。

1927年的12月1日,宋美龄女士的大婚现场,就是民国婚纱的开端。

宋美龄女士穿着圣洁的婚纱,手捧康乃馨,笑靥如花,蒋先生穿黑色燕尾服,内着白色衬衫,条纹西裤,银色领带。这场豪华的婚礼,把人们从摇曳不定的新旧碰撞里解脱出来,完美的诠释了新式婚礼的礼服版本。

从服饰、款式、颜色上都打破了原有的红色为天下的局面,圣洁的白色从此登上了婚礼的大雅之堂,从排斥到融合,婚纱成为了接受西方文化的标志之一。

1935年的2月7日,一场空前绝后的集体婚礼,在上海紧锣密鼓的筹划着,上海市 社会 局在各大公报发表了倡议书,“ 简单、经济、庄严 ”的文明婚礼被提上日程。

同年的4月3日,上海 社会 局出面举办了集体婚礼,当时有60对新人报名参加,最后确定下来57对参加这次集体婚礼。下午第一届新生活集体婚礼隆重开幕,这次婚礼可以说是异常热闹,为了维持现场,出动了大批警察维护秩序。

这次集体婚礼的服装是统一配置,全都是亚美织绸厂为这次婚礼特别制作的,新娘统一的长裙曳地,头戴圣洁的婚纱,胸前是参加活动的章证以及扎花,她们手捧鲜花,个个笑容灿烂,而新郎则是统一的蓝袍黑马褂。

整个婚礼庄严、简单,自上海开启了集体婚礼的先河后,各地也开始纷纷效仿,婚纱也成为新式婚礼的首选礼服。

《申报》也曾登载过新人穿着白色婚纱举行婚礼的新闻,新娘依然是一袭白色婚纱,而新郎还是长袍马褂,这种新旧交替的碰撞,是时代的过渡,是文明的变迁,也是传统与 时尚 的兼容并包,在长袍马褂与白色婚纱的奇妙组合中,一场文明的对话,开启了传递与接受的新局面。

文明婚礼,不但使得婚礼形式更加浪漫,也更加西式化,婚纱的款式也多种多样,有长袖、短袖、无袖等款式,婚纱可以长至脚踝,也可以结合旗袍与婚纱的款式,形成一种新的样式,新娘的白手套也可以量身定做,根据衣袖长度搭配出不同的长短。而男士的礼服多半是黑色燕尾服,一股浓浓的绅士风度,穿越空间,扑面而来。

但是从中国的传统观念来看,婚纱的白色是登不得婚礼的大堂的,白色只在丧事中出现,如果出现在婚礼现场,就是一种对婚礼的蔑视,或者是挑战了传统思维。

虽然接受了婚纱的样式,但是颜色上,又让人难以完全融合,《礼记》记载:“ 素服以送终也 ”。就是说,白色是出现在丧事里的,民间的传统习俗是强大的,如果身穿白衣举行婚礼,会被认为是不吉祥的,这种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习俗想改变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很多地方,人们还是不会接受以纯白的婚纱作为礼服,只有特别新潮的人士,才会穿上婚纱完成人生大事。

在民国时,上海、广东、武汉等等地方由于通商口岸的方便,也更加容易吸收到西方的先进思潮,男人或者女人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甚至有很多“留洋”人士,他们都是接受新思想的革新派,所以婚纱,西装在他们眼里就是婚礼的标配,这些人接受起来更加的容易。

而内陆以及乡镇地区婚礼的服装变化并不太大,甚至很多地方还是清代的传统,不容易接受白色的婚纱作为婚礼的吉服,在传统观念里,还是认为大红色是为吉祥,也不能接受婚纱的款式,旗袍的高开叉,这与教育以及地域有很大的关系。

东西方在婚礼颜色的冲突上,有些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杨绛先生在《将饮茶》中就提到过这样矛盾,“ 一九三五年夏天我结婚,三姑母来吃喜酒,穿了一身白夏布的衣裙和白皮鞋。贺客诧怪,以为她披麻戴孝来了。我倒认为她不过是一般所谓‘怪僻’。”

杨绛先生的三姑母,就是杨荫榆女士,她受过西方的教育,在当时应该是有着新兴思想的新女性,所以她穿着白色衣服,白色皮鞋来参加婚礼,对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妥当,但是在场的贺客却认为她这样不合乎规矩。

民国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是新旧思想交替,传统与 时尚 相互碰撞的时代,婚纱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通商繁荣之地,作为了当时开明人士的首选礼服,也为后来的婚礼服装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现代 社会 ,全球 科技 共享,思想共存的时代,婚纱更是在现代舞台上大放异彩。

20世纪的30年代,是各种思想大混合的时代,传统的观念与西方的开放,形成对峙的阵营,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也还不能完全接受白色做为婚礼的主角,但是如果又不喜欢艳丽的大红色,怎么办?

于是在这种思想的碰撞下,粉色旗袍应运而生,在30年代的礼服舞台上它绽放着另类的光彩,传统的大红色已经被认为是守旧的思想,粉色开始坐上了 历史 的马车。

传统的婚礼中大红的颜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更是一种对于新人的祝福之色,鲜少有淡雅的颜色出现在婚礼之中,而淡粉色的出现,打破了红色的艳俗,白色的寡淡,使得新思想与传统的对话,更加和谐委婉了一些。

30年代的很多上色照片,以及月份牌女郎,都分别出现了以粉色为主的颜色,粉色的旗袍也好,婚纱也罢,都把民国的风情传递给了 历史 ,使得如今的人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一丝浪漫,在岁月里沉淀。

西式婚礼崇尚白色的圣洁,认为只有白色才能表达爱情的唯一,主张穿着白色的衣裙礼服,而在中国的传统意识里,白色是不能登上婚姻的殿堂的,因为白色代表了悲伤与丧葬,认为这是不祥的颜色,甚至在平常的服装当中,都很少见白色的身影,除非有重孝在身。

中国传统的婚礼是重视红色的,红色的礼服,红色的盖头,红色的鞋子,婚礼的主要色调都是以红色为主。

粉色旗袍的出现,把这两种颜色都进行了一次整合,粉色的礼服淡雅清爽,绣花也格外精美,摒弃了大红的耀眼,也没有大红色绣花的张扬,粉色旗袍多以小花为点缀,使得新娘更加清丽可人。

30年代的旧上海,是 时尚 的发源地,那十里洋场的繁华自是不必赘述,像这种代表了时髦与摩登的服装,必然会在这里生根发芽,直到璀璨夺目,零星小花与淡粉色旗袍相得益彰,配上一冠一纱,新人再手捧鲜花,璧人并立,便是当时的时髦标准了。

粉色旗袍上的小花与底色对比强烈,凹显出旗袍的亮丽,同时又不抢掉小花的风采,这种粉色旗袍的好处是清新淡雅,和谐平衡。

当然粉色旗袍也不能一统民国婚礼的江山,**旗袍也在 历史 舞台上绽放了光彩,**在封建王朝存在之时,是老百姓的禁用之色,可是当时光流淌到了民国时,**的禁忌被打开了,“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一种明快的颜色,很快受到了时髦女性的热爱,但是**依然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颜色,就像白色一样,“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婚礼中,头饰是一个重头戏,在古代的意识里,头饰是一种身份、礼仪的象征。

同现代的头饰不同,民国的婚礼头饰,伴随着女性的服装变化而变化,经历着旗袍、婚纱的进步与衰退。民国的婚礼头饰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花冠披巾

这种花冠与披巾相结合的头饰,出现在20世纪的中后期,直到30年代的初期。

一冠一巾是这种头饰的标准形制,早期的花冠色彩淡雅,下垂白色纱巾,像下凡的神女,传统的味道依然很浓,与新郎的西装革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了后期,时髦人士的头巾就进步了很多,少了繁复的花冠,也没有长及地面的白色纱巾,婚礼旗袍在白色头饰的映衬下若隐若现,显得相得益彰,虽然还是和新郎的西装革履有所差距,可是整个造型已经清爽淡雅了许多。

2、戏装头饰

戏装头饰,顾名思义,是从传统的戏剧中过渡而来的,当然不能全盘模仿。

戏装头饰被运用到婚礼当中,已经减少了很多繁杂的装饰,有的结合到花冠上,有的结合到罩纱上,这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看主人的喜好。

3、西式头纱

做为西式代表的头纱,多以白色为主,而与西式头纱最相得益彰的还是婚纱,和旗袍搭配终究还是有些不伦不类。

多年后,民国的烟尘已经消失在 历史 长河之中,新娘的华服已经褪去颜色,头上的花冠已经沾染尘埃,但是那一抹民国的风情还在风中摇曳,那些照片上身穿婚礼盛装的新人已经不在,可是从他们留下的岁月痕迹中,我们看到了新旧思想的碰撞,传统与 时尚 的对话,民国的礼服,就是一场穿越 历史 的华服盛宴,人们在 历史 的胶片中,寻求蛛丝马迹,窥探那些远去的秘密。

前有山东伴娘被摸事件,后有柳岩在包贝尔婚礼当伴娘被闹,竟然引起一阵伴娘恐慌。

但是,在上海,你完全不用担心。在上海只是在敬酒的时候会让伴娘喝酒,但绝不会人身攻击。上海人民结婚很文明!

一般伴娘还会有3-800元红包拿呢。

虽说在上海,已经好几个世纪没有遇到闹伴娘的事情,但是做伴娘的小伙伴还是需要知道以下这些保护事项:

1、各地闹洞房的习俗不一样。在你答应当伴娘之前,最好了解一下你即将面对怎样的情况。度娘很重要。提前与新人和亲友打好招呼,如果自己没有能力hold住局面,委婉拒绝。

2、婚宴过程中如果碰到了过分的要求,胆量要足,要勇敢的保护自己

3、婚宴结束后要慎独,新人和亲友随时保持联系。

最后的最后,带上男朋友是个不错的选择~

笔 名: 西谛、郑源新、落雪

性 别: 男

生卒年月: 1898~1958

民 族: 汉族

编辑本段简介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在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时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胡愈之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翌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

著有专著《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译著《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印度寓言》,《郑振铎文集》、《郑振铎选集》,编辑《中国短篇小说集》、《北平笺谱》(与鲁迅合编)等。其中《猫》入选人教版初中教材。

编辑本段青年时代曾回故乡

郑振铎虽然生长在温州,后来升学到北京,从铁路管理学校毕业后到了上海,长期在商务印书馆工作,但是,他和故乡亲人却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回过故乡。茅盾在1921年10月15日致启明(周作人)的信中就曾提及“振铎回乡葬祖去了”(见《茅盾书信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据研究郑振铎的专家陈福康博士考证,这次经福州到长乐葬祖的时间有一个多月。这里的“回乡葬祖”,自然是回到祖籍地长乐首占村老家了。1995年初冬,长乐首占村为纪念郑振铎征集有关的文物,征集到一件珍贵的资料——首占郑氏残缺的“讣告”,在一张八开纸上,尚能见到具名者共36人,其中有“缌服侄曾孙振铎”等字样,分析起来,这是郑振铎的曾伯祖或曾叔祖丧葬的“讣告”,这正印证了他有“回乡葬祖”之行。另据首占郑氏族亲追忆,那个年代,首占“岱阳郑氏宗祠”内悬挂有许多反映郑氏先辈事迹的匾额和介绍,正中挂有明嘉靖名臣、刑部尚书郑世威(1503~1584年)亲书的“世培忠厚”的祖训……这一切,使郑振铎对先辈的业绩和可贵的品质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故乡增添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他虽然长期在异乡生活、学习、工作,但是,他却始终是关心和热爱故乡的。

编辑本段与故乡人民心连心

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福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福州,各校学生曾先后两次集会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追悼被反动军警殴打致死的北京大学闽籍学生郭钦光;在厦门,青年学生举行集会示威游行,后来又发展成为有各界人士参加的国民大会,愤怒声讨军阀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五四的烈火,在八闽大地燃起,然而,日本帝国主义者却先后派军舰到厦门、福州,实行武装威胁,在福州甚至开枪逞凶。在北京的郑振铎闻讯,就积极参加组织旅京福建省学生抗日联合会,成为该会***之一。他参加编印《闽潮》,奔走呼号,声援故乡的反帝爱国运动,始终和故乡的人民心连心。原籍福建长乐的著名作家冰心,当时就读于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她就是在这次声援活动中认识郑振铎的。时隔60年,冰心对他的爱国爱乡热情和感慨激昂的发言,还有深刻的印象。

编辑本段热情接待故乡学子

郑振铎虽然长期在京沪一带任职,但凡是故乡有人来访,他总是热情接待,并仔细了解故乡的情况。由于历史上长乐属福州府辖,所以从概念上说,故乡的范围自然是比较大的。1939年夏天,福州一位文学青年———三山中学高中生陈洪海(“青青文艺社”社员),因为听说暨南大学文学院在院长郑振铎主持下,教授阵容很强,他很想越级报考该院。经当时在福州供职的著名文学家郁达夫(1886~1945年)介绍,到上海去拜访郑振铎,受到其热情的接待。郑振铎看完介绍信之后,先了解郁达夫在福州的近况,接着又详细问及:陈仪(1886~1949年)主持福建省政府有些什么“措置”?省教育厅厅长郑贞文(1891~1969年)在治理教育方面有哪些成绩?因为那时正值郑贞文进行本省教育改革,省立县立学校停换教员校长的时候,他从报纸上已看到一些报道。他认为“郑贞文也有郑贞文的苦衷”,他特别关切地问:日本帝国主义者在福州横行的表现、福州的建设、文化事业进展、故乡失业人数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怎样?……陈洪海介绍了有关情况之后,他感慨地说:“大概民国十七八年时代,福建人最来得乐观!”最后,郑振铎说,曾在福建出版的一本文学杂志上看到陈洪海的作品,颇为赞许。故乡的文学青年往访郑振铎,当然不止一个,黄骏霖先生在《忆西谛郑师》(载《榕花》1981年第一期)一文中,也谈及他在燕京大学求学和上海执教期间,受到这位“大同乡”亲切接待和关怀的情况。这些事例说明,郑振铎当时虽然没有到福州,但对故乡的情况却有所了解,并且极为关切。当然,他对故乡情况了解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

编辑本段不忘故土乡情深厚

郑振铎不忘自己祖辈生长的故土,还表现在他的乡情上,他总是公开标明自己是福建长乐人,有时撰稿编书,还特意署上“长乐”二字,例如《清人杂剧初集跋》结尾时,就署“一九三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本集印成,长乐郑振铎跋”他编的一本书名就是《长乐郑氏汇印传奇第一集》,在此书的序文后,也署名:“一九三四年七月七日长乐郑振铎序”,甚至在他的印章中,也使用“长乐西谛”。“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直至他遇难的前十天,在“最后一次讲话”中,还说“我是生长在温州的福建人”。

郑振铎虽然自幼生长在温州,但因家庭生活环境关系,却能说福州方言,他和家里人日常谈话都是用福州话。1931年冬,郑振铎在《纪念几位今年逝去的友人》(载清华大学《文学月刊》第二卷第一期)一文中,提及他和胡也频(1903~1931年)在上海会面的一些情况时写道:“他和我见面的时候不少。他那生疏的福州话,常使我很感动,我虽生长在外乡,但对本地的乡谈,打得似乎要比他高明些。”这就是说,他们二人虽然长期在外地,但是郑振铎的福州话,要比胡也频说得好些。在饮食爱好方面,郑振铎也是保留着家乡的特色,以富有家乡风味的闽菜,招待文朋好友,显然,这是郑振铎所感到自豪的。他宴请鲁迅、冰心等人,席间吃的就是其母亲亲手烹调的福建菜。郑振铎还很喜欢福建的水仙花,曾把家乡人送去的水仙花特意赠给鲁迅。

编辑本段乡情流露在作品中

从郑振铎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故乡感情之深。1926年,郑振铎到莫干山避暑期间写的散文《月夜之话》,通过月下乘凉的絮语,非常自然地流露出他对福州民歌的喜欢和赞赏。高梦旦先生向他介绍了三首福州民歌,他都一一抄录下来,并把福州方言民歌译成普通话,加以解释,通过自己的作品介绍给读者,的确像《真鸟仔》这样的福州民歌,“恐非‘非福州人’所能了解”,郑振铎因为懂得福州地区方言,才能够把原意译出。

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人、工农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他撷取了赴欧途中的一个生活片断,写了《海燕》。他凭借对故乡的了解,用工笔的手法描绘家乡在万物峥嵘、春意盎然的景象中,由南方回来的逗人喜爱的小燕子,任情地横掠斜飞,飞倦了就返回一年前的旧巢安身。他写道:“燕子归来寻旧垒”,“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活泼的小燕子。”在“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的海路上,“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他从内心抒发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祖国和故乡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

因此,郑振铎长期在异乡,却能够乡音不改,在生活、饮食、爱好等方面,保持福州的特色,甚至反映到其作品之中,不但是从其家庭长辈接受了影响,还因为他和闽中文化人士常有交往。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5月,他到商务印书馆工作之后,得到该馆编译所所长高梦旦的赏识,并于1923年与其小女高君箴(蕴华)结婚,感情十分融洽。高梦旦(1870~1936年),原名凤谦,常用笔名崇有,籍贯也是福建长乐,他是26岁才离开故乡的,老家就在与郑氏祖居地首占一田之隔的龙门乡,这样,郑振铎的一家仍然保持着家乡的某些特色,也是很自然的。而高梦旦学识丰富,谙熟闽中民间文学、方言和风土人情,也使郑振铎得到不少教益。

代表作品有:《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译著《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印度寓言》,《郑振铎文集》、《郑振铎选集》,编辑《中国短篇小说集》、《北平笺谱》(与鲁迅合编)等。其中《猫》入选人教版初中教材,《唯一的听众》选入六年级课本

编辑本段福州之行收获巨大

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曾回到福建。1954年春,他在文化部任职期间,参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于2月27日到达福州,慰问驻福建前线三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作为慰问总团代表之一,曾在前线某部大会上讲话慰问驻军并作过报告,以具体的事实,生动地说明了祖国在总路线照耀下四年来各方面建设的辉煌成就,给广大指战员以极大鼓舞;他和代表们登山越海,深入前线进行亲切的慰问活动,受到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在此期间,他还和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进行了参观活动。他对福建发展的大好形势,有着很深的印象。3月4日,他在给友人刘哲民的信中写道:“福州市面很繁荣,土特产不少,因为交通不大方便,有的东西便无法运到外面推销。像漆的筷子,最为精良,但运到外边的却不是上等货,纸张也很好,水果极多,将来当能大大交流也。”信中还提到“工作很忙,不能有时间写信;但有些故事是应该写出的,不知在什么时候写?回北京后,又要大忙,恐更不容易动笔了。”4月1日,他在信中又写道:“这一月多的慰问,收获甚大,或将写几篇文章出来,正在仔细打腹稿;不知能否写好?”的确,他此行收获很大,故乡的山山水水,许多生动感人的事迹,在他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然而,由于他返北京后公务繁忙,终未能及时动笔。1957年他又因公来福州,关心问及清道光年间福州才女李桂玉所作的长篇评话《榴花梦》收集的情况。这部巨著,全书360卷,483万字,比《红楼梦》长4倍,他亲自查阅此书,建议由福建省文化厅,福建师大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珍藏。令人惋惜的是,郑振铎虽然对故土情深,但终因身负重任,工作繁忙,对外文化交流又多,不仅在来福建慰问一个多月里,他以公务为重,未曾回过长乐首占。1957年来榕以后,也未能再回故乡!

爱国爱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事实说明,郑振铎对故乡的感情很深,但这种乡情并非出于狭隘的家乡观念,他不论到哪里,总是积极投入于当地的爱国运动。他不论是在温州、在北京,或者在上海,他总是和当地文化人士一起,提倡新文化,并且积极投入反帝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他虽然能讲福州话,但与家乡来访的文学青年陈洪海等人谈话时,却是讲“国语”(普通话)。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他就主张“中国之知识界应一律说国语,如知识分子一直因循下去说他的方言,则国语永无普遍的一日。”显然,他虽热爱故乡,但他总是从整体来考虑,把对祖国的爱摆在前面的。而他为祖国的早日富强而忘我工作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追怀!

编辑本段郑振铎的爱情故事

郑振铎,生于1898年,祖籍福建长乐。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运动时,他是北京铁路学校学生领袖,1919年,与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11月,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

恋爱

郑振铎的初恋并不顺利,那时,他正在北京读书,北京的福建同学组织抗日联合会,经常聚会。他自然是每会必到,到则必慷慨陈词。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女子高等学府——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以战国“四公子”自许的女高师“四公子”中,就有3个是福建籍。其中,有一个叫黄世瑛,出身于有钱人家,家里既有恒产,又代代做官,她的父亲此时正任教育部的主事,像她这样的**,居然也参加爱国活动,还担任了校学生自治会主席,而且长得很漂亮,在爱国学生运动中,郑振铎对她很有好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只要几天不见黄世瑛,便仿佛定不下心来。有时,他正好有关于学生运动的事,便闯进女高师红楼去,当时,因五四运动的冲击,女高师当局已被迫放宽了原先如同监狱看守般的门卫制度。遗憾的是,由于黄世瑛的犹豫和她父母的反对,郑振铎长时间处于无可奈何的痛苦中。

1921年上半年,经沈雁冰介绍,郑振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编务之外,他还到商务出资办的神州女中兼课。这时,他的学生、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高梦旦先生的小女儿高君箴,闯入了他的生活。

1922年12月8日,他主编的《儿童世界》上发表了高君箴译述的童话《怪戒指》。她非常兴奋地对他说,今后还想再投稿。他似乎受到了鼓舞,但初恋的失败,使他变得格外谨慎。同事郑心南与他和高梦旦都是福建老乡,郑心南便找高梦旦去探探底。高梦旦一听心南的话,立即就高兴地同意了,还说,只怕自己的女儿配不上他。什么“门当户对”,什么亲戚议论,他老先生一概不管。梦旦早就看中了郑振铎人品好,有才华,认为如果有这样的东床佳婿,将是自己和女儿的幸福。高梦旦很快把君箴叫来,问了她的想法,并嘱咐她多与郑振铎接触,谈谈书,谈谈文学。

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是1923年4月,梦旦又让女儿与他一起去杭州旅游,好好谈谈。 结婚

经过一段时间后,郑振铎与高君箴的爱情成熟了,他们的婚礼定在这年的10月10日,在上海一品香饭店举行。

这时郑振铎的母亲和祖母,已搬到上海来了,母亲多么希望她惟一的儿子早点成家啊。然而,在婚礼的前一天,郑振铎忽然想起母亲没有现成的图章。这可怎么办?因为按照当时“文明结婚”的仪式,结婚证上必须盖上男女双方家长、介绍人以及新娘新郎的图章。他少年失父,因此母亲的章是万不可少的。

他急中生智,马上请人送信给好朋友瞿秋白,他是刻印章的高手。送信的人回来了,带来秋白的一张便条。打开一看,上题“秋白篆刻润格”,内开:石章每字二元,七日取件;如属急件,限日取件,润格加倍;边款不计字数,概收二元。他知道秋白很幽默,以为秋白这个“润格”是表示实在太忙,无空刻。

怎么办呢?哦。对了,请雁冰刻吧,雁冰也会一手的。那时已是举行婚礼的前夕,雁冰便连夜赶刻起来。

第二天一早,雁冰将新刻的图章送到郑振铎家时,忽然秋白派人送来一封红纸包,上面大书“贺仪五十元”。“啊呀,秋白真是,何必送这样重的礼呢�”郑振铎正在说,雁冰便将那纸包打开了。一看,哈哈,却是三方图章,一个是郑振铎母亲的,另外两个一对,是郑振铎与君箴的。

郑振铎与君箴的对章上分别刻有边款“长”“乐”各一字。这真是巧意双关,一是祝他们白首偕老百年长乐,二是他们两家都是福建长乐人。雁冰和他一算:润格加倍,边款二元,恰好是五十元。秋白这个玩笑,出人意外,他和雁冰都忍不住捧腹大笑,更增添了喜庆气氛。自然,雁冰便将自己刻的那方图章“藏拙”了,因为秋白刻的高明得多。

出国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海市总工会召开市民抗议大会,郑振铎不但参加了聚会和游行,还与胡愈之等人联合写了一封给国民党的抗议信。在信中他们悲愤地说:“党国大计,纷纭万端,非弟等所愿过问。惟目睹此率兽食人之惨剧,则万难苟安缄默。弟等诚不忍见闸北数十万居民于遭李宝章、毕庶澄残杀之余,复在青天白日旗下,遭革命军队之屠戮,望先生等鉴而谅之。”最后署名,郑振铎是领衔者。

此信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后,影响很大,反动当局恼羞成怒,通知浙江军阀按名搜捕。4月28日,郑振铎最崇敬的李大钊先生,在北京被奉系军阀残酷杀害。在这种白色恐怖的形势下,作为岳父的梦旦先生,坚决要他出国避难,妻子、母亲和祖母,虽然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外飘泊,但在家实在太危险,她们竟都装出很高兴样子,反而鼓励他出国,要他在外读书。

1927年5月,他离妻别子,远赴法国。

在国外,他用自己裁制的小本本,记简单的日记,隔一段时间,他便根据这简单的原始日记,改写成详细、生动的日记,寄给妻子君箴。他后来出版的《欧行日记》就是其中保存下来的一部分,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妻子的深深思念。

他还从事译著工作。从1928年3月号起,《小说月报》开始每期连载他的《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恋爱故事》。

分离

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此后,郑振铎与高君箴与整个民族一起又经历了许多风雨沧桑,终于迎来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然而,他们没有想到,1958年10月17日成了两人永诀的一天。

这天,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将率一个文化代表团出访。他起得比平日更早,同平时一样,匆匆记了前一天的日记。随后,又匆忙给在上海的朋友靳以写信,他说:“我就要动身到阿富汗去访问。先到莫斯科,再转塔什干,然后换机直飞喀布尔。麻烦的是,四季的衣服都要带齐。虽只有三天的旅程,却似整整地过一年…… ”

紧接着,为赶时间,他便大口大口地吃着早餐,吃完,跟家里人说他要走了,便由儿子陪着赶往机场。因天气不好,航班暂停,又与儿子一起回了家。下午,他接到可以起飞的通知,便又跟母亲、妻子告别:“我走了,这次是真的走了。”不料,他含笑而别的话,竟成谶语。

10月20日清晨,人们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惊悉:由北京飞往莫斯科的客机失事,我国文化代表团团长郑振铎等同志不幸遇难……

编辑本段梁羽生谈郑振铎

(选自梁羽生《笔·剑·书》,“郑振铎与商务”)

第一个因飞机失事而死的名作家是徐志摩,第二个是郑振铎。谈徐志摩的甚多,我来谈谈郑振铎吧。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日,他担任“中国文化团”团长,往阿富汗与阿联访问,飞机在苏联境内的卡纳什地区失事。他的死是中国文化界的一大损失。

“五四”时期,对中国新文化运动发生极大影响的两个文学团体,一个是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组成的“创造社”;另一个就是郑振铎、沈雁冰(茅盾)、耿济之、叶绍钧等人组成的“文学研究会”。前者着重在创作与文艺思潮的介绍,后者着重在文学名著的介绍、研究与古典文学的整理,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贡献,可说是各有千秋。

“文学研究会”成立于一九二一年,得到商务印书馆的全力支持,说来和郑振铎颇有关系。原来郑的妻子高君箴乃是当时商务元老高梦旦的女儿。郑振铎留学英国回来,便因岳父的关系,进了商务当编辑。

郑、高的婚礼是当年上海文化界的一件盛事,瞿秋白代表宾客致贺辞,“他便用‘薛宝钗出闺成大礼’这个题目,讲了又庄严又诙谐的一番话。大意是妇女要解放,恋爱要自由。满堂宾客,有瞠目结舌者,有的鼓掌欢呼。”(见茅盾的《回忆录》)这些说话,现在看来,当然平常之极,但在当时(半个世纪以前的上海)还是足以震世骇俗的。虽然当时的上海,已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了。

不过郑振铎虽因岳父关系而进商务,却不能说他是“因人成事”,只能说是“相得益彰”。商务的藏书对他提供了研究的便利,而他对商务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年以上的知识分子大概还会记得商务出版的两种杂志——《东方杂志》与《小说月报》。这是中国在一九四九年解放前质量最高的两种杂志,作者都是第一流的名作家。郑振铎便曾当过《小说月报》的编辑。

但《小说月报》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名重士林的,它初期是由鸳鸯蝴蝶派作家恽铁樵主编;一九二一年后,茅盾接编,全盘革新,始成为新文艺的阵地。其后再由郑振铎接编,杂志有了更大的发展,这才是《小说月报》蜚声全国的黄金时代。郑振铎那部著名的《文学大纲》就是先在《小说月报》上连载的。

不过,他虽然主编了当年最出名的文艺刊物,“盖棺定论”,与其说他是名作家,却毋宁说他是名编辑、名学人、名藏书家。因为他在这三方面的贡献,实在要比他的创作大得多。他写过一些短篇历史小说和取材自希腊神话的小说,给读者的印象似乎并不怎么深刻,但他所主编的刊物,却无一不是曾发生过重大影响的第一流刊物,除《小说月报》之外,如《儿童世界》可说是儿童文学的启蒙,叶圣陶著名的童话《稻草人》便是在《儿童世界》发表的。以前在香港大学教过书的许地山,也曾将它谱过几支儿童歌曲。另外,如《新社会》、《文学》、《文学季刊》、《文学复兴》以及《时事新闻报》的副刊《学灯》等等,无一不是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起过重大作用。

另一个重大贡献,足以与他的编辑工作相提并论甚或超过的,是他对中国文献的搜罗和保全,他逝世之后,献给国家的藏书,就有九万册之多,其中珍本无数,贡献之大,可以想见。

他对于书籍的热爱,尤其中年时代,对文献的搜罗、保护,费尽心力,那是非常之令人感动的。他自己在《劫中得书记新序》(一九五六年版本)也曾经说过:“我曾经想到两块图章,一块是‘狂胪文献耗中年’,一块是‘不薄今人爱古人’。虽然不曾刻成,实际上,我的确是,对于古人、今人的著作,凡稍有可取,或可用的,都是兼收博爱的。而在我的中年时代,对于文献的确是十分热衷于搜罗、保护的。有时,常常做些‘举鼎绝膑’的事。虽力所不及,也奋起为之。究竟存十一于千百,未必全无补。”“狂胪文献耗中年”出自龚定盫诗。从序言中,可见他搜罗文献的苦心。

1953年全力筹备第一届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郑振铎任主任,庞薰琹任展览筹备会副主任。展览会得到中央领导的关心与肯定。

上海结婚习俗一、 旧式婚姻

上海还一直保留着古时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虽然现在上海已对这项俗加以摒弃和改良,大多是由男女双方经人介绍,然后两人在约定的地点互看人选。 此谓之“相亲”。

上海结婚习俗二、“通脚”

男女在经媒人的介绍定完亲以后,为了了解对方的人品和家境,在正式结婚之前,姑娘会在在媒人的陪同下,带着礼物,第一次去拜见未来的公婆、长辈和丈夫。从此以后,姑娘便可以随时去婆家(但不能过夜)。 而且只有女方才拥有这权力,称为"女通脚",又称"过门妇女"。

看完结婚习俗,我们再看看上海结婚有哪些流程:

1、祭祖—— 男方在准备出门迎娶新娘之前,要先祭拜祖先。

2、出发 ——迎亲的车队最好以双数为佳。

3、燃炮 ——在迎亲的途中,应该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4、在等待新郎 和礼车到女方家时,会有一个男童持茶盘等候新郎,等新郎下车后, 应该赏童红包作为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 ——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的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的闺中密友们要拦住新郎,不让他看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方可进入。

6、拜别 ——新人上完香祭祖后,新娘应该叩拜父母道别,并由新娘父亲盖上头纱。

楼主居然不给分 。。。。。 建议自己阅读历史教材 必修二第14到15课

如果买了辅导资料 那上面应该有 很长很长的介绍 引入的文字 再自己拼凑一些 就ok了

其实历史论文对文笔要求不是很高 思维清晰 史实别弄错就行了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近代民俗变迁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近代民俗变迁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下从礼仪、消费、服饰、饮食、居住、出行、节日、婚丧等八个方面进行概括,大致可以窥见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1礼仪习俗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跑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注:《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报》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同年8月17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注:《东方杂志》第9卷第4号,1912年9月。)。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2消费习俗的变化: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包括各种哈剌呢、哔叽、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一应俱全,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注:姚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06-1107页。)许多“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纺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注:宋延斋:《蒲圻乡士志》,转引自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此外,以上海为例,色情消费、游乐消费也成为商人、富人等消费方式中的重要内容。

3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民谚有“孔雀翎,马蹄袖”之说。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为此,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注:《胡汉民自传》,〔北京〕《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可见在学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注:《潘月樵请用国货》,〔上海〕《申报》1912年3月4日。),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注:民国《慈利县志》卷17,风俗。)。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例如纹身、化妆、发式、饰物、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到中国,首先看到的就是蓄着长辫子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注:〔英〕哈利:《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王维周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这种装束形象有了显著改观。首先,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派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县成立不缠足会,1896年又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1897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不缠足会,不久不缠足会遍及东南沿海地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还发出上谕禁止缠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辫发虽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标志,但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在外国人面前,却又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标志了,而这种民族标志,在近代又成为与开化世界趋向短发的世界大潮相背驰的“落后”、“不开化”的标志而体现的。

戊戌时期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发”易服,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许官民自由剪发了。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陆续剪掉。当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了众多的“剃头匠”。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

4饮食习俗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注: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这一时期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等“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注:《大公报》光绪二十八年5月25日、8月23日。)。北京的西餐饭店档次很高,象“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注: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页。),以至官商各界人士每每出入其间。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海昌太憨生在《淞滨竹枝词》中写道:“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又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注:顾柄权:《上海风俗古迹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2页。)。总之,在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5居住习俗的变化:中西居住习俗差异较大,这里既有都市化程度问题,也有不同的风俗问题。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不过它与民居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在近代,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在一些通商口岸,中国人也开始建筑西式或半西式住宅,出现“huán①huì②多仿西式”的风尚。邓子琴在《中国风俗史》中称,“晚清园亭,亦参以西式建筑,而通都大邑,几于触目皆是矣”。在天津,小洋楼渐渐取代北方的四合院而成为当地居室建筑的新潮流;在沈阳“建筑宏丽,悉法欧西,于是广厦连云,高甍丽日,绵亘达数十里”(注:《奉天通志》卷97,礼俗三、居室。);在青岛,“市内住屋多属欧式建筑”(注:袁荣叟:《胶澳志·民社志》,第72页。);在汉口,“尺地寸天,huán①huì②日密,中西厂肆,角胜争奇”(注:民国《夏口县志·序》。);在上海除了兴建了大量西式建筑外,还出现了西洋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国民居——里弄房屋。受上海影响,汉口、南京、福州、天津、青岛等地也相继在租界、码头、商业中心附近建成了里弄住房。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6出行习俗的变化: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肩舆(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出行一下子就由“乡人”而变成“国人”。汽车兴起后,“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被打破了“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注:民国《夏口县志》卷二,风土志。)。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7节日习俗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注: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25,〔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民国政府成立后,断然于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以求与国际上通行历法相一致。改历后,必然引起岁时节日习惯的变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特别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8婚丧习俗的变化:婚礼是标志与庆贺结婚的民俗形式。近代汉族主要的婚姻形态仍然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19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与外国人交往密切的士大夫中有用西礼结婚的现象,“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礼”(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0页。)。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结婚形式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开始流行,“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注:徐珂:《清稗类钞》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87-1988页。)。文明结婚,除婚礼地点不在教堂,不用牧师主婚外,许多仪式大致从西礼中移植过来,虽然杂有中国传统婚礼的某些内容,但精神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西方化的。总之,近代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城镇“文明结婚”的流行,毕竟反映出中国婚俗的变化,代表着晚清婚俗变化的正确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3675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7
下一篇2023-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