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上这样的亲戚,只能求各自安好(二)

摊上这样的亲戚,只能求各自安好(二),第1张

婶婶够奇葩了,无奈母亲这边的亲戚也不是省油的灯。

母亲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大舅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后来又考了军校,转业后被分配到工商银行。大舅妈是老师,他们只有一个女儿。他们家听上去是优质的小康之家,实际上大舅心思细腻,牵挂的人和事比较多,乐善好施,没有多少积蓄,钱倒是借了不少。

二舅和小舅就在本村安家立业。

01表妹没逃过后妈的算计

二舅之前有段一段婚姻,但是二舅妈有先天性心脏病,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去世了。那个年代,在农村怀孕还没有产检这一说法。直到人不行了才知道她有心脏病,这些是父亲告诉我的。早知道她身体不好就不会让她生孩子,可是她当时刻意隐瞒了病史。姥爷和姥姥帮二舅一起抚养我的表妹。那时我还太小,不记事。印象中我没见过二舅妈,小时候也一直不明白为何表妹没有妈妈。

表妹读小学的时候二舅又再娶了。婚后又生了一儿一女。表妹小学读完就辍学了,跟后妈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妈嫌她是累赘把她赶出了家门,她跑到爷爷家,自此开始跟爷爷生活。十几岁的时候,在小姨的介绍进工厂打工,自己赚钱自己花。

转眼表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没有再出去打工,一直呆在家里。她跟后妈的关系得到了缓和,后妈到处托人给她介绍对象。大舅觉得这个后妈介绍的人特别不靠谱就要求我母亲留心,争取让表妹嫁到我们村。

最终表妹跟我本家的一个哥哥相亲成功。没结婚前,母亲和小姨就告诫表妹,一定把手里的钱攥紧,不要全给了后妈,要多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可是表妹太单纯,觉得后妈是真心为自己好,压根不听劝告,甚至把这种劝告当成了挑拨。结婚后疏远了母亲和小姨,不再来往。

母亲当然很伤心,为了表妹的婚事,母亲跑前跑后不知道费了多少精力。用她自己的话说,她都没有为自己的女儿如此操心过婚事,无奈表妹翻脸不认人,母亲里外不是人。

表妹的后妈也就是我的二舅妈,好吃懒做,标准的长舌妇,为人势力不够真诚。表妹小的时候,二舅妈不愿意在她身上投入任何金钱。后来表妹大了,有了赚钱的能力,二舅妈把表妹当成了摇钱树。表妹少不更事,总以为后妈是真心为她好。表妹结婚前后的彩礼钱和份子钱不知不觉都被二舅妈划拉到自己手里。表妹生完孩子后才明白自己上了后妈的当。

婚后表妹和老公在村里种起了大棚,结果那一年突如其来的寒潮让所有的大棚种植户损失惨重。表妹家也不例外,在表妹最困难的时候,二舅妈不但自己袖手旁观还阻止二舅前来帮忙。通过这件事,表妹才回味起我母亲和小姨的话,也就明白了谁才是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后来表妹主动改善了与母亲的关系。逢年过节,表妹不再回娘家,对她来说亲妈早就不在了,后妈只是认钱的主儿,如今自己背负债务,后妈肯定不待见。自己的亲爸在家里没有任何权威,根本指望不上,只能自己努力过上好生活。

02 俩舅人善被妻虐

二舅跟我父亲同岁,如今也是六十多的人了。女儿大学还没有毕业,儿子还在读初中。二舅性格温和,根本管不了自己的媳妇儿,更何况二舅妈如今可是村里出了名的泼妇。听父亲讲,二舅的日子并不好过,自己年纪大了,孩子却还小。二舅妈根本不上二舅进家门,赶他出去打工赚钱。每次他从外地打工回来,二舅妈在二舅进家门之前先把口袋翻一遍,把钱彻底掏干净,然后又赶他出去赚钱,连车票都不给。二舅跑到表妹家要车钱,表妹最开始还管,毕竟是自己的亲爸。但是次数多了,表妹就觉得自己父亲太懦弱,活该如此。去年听我父亲讲,二舅在青岛打工,具体干什么,父亲也不清楚。

小舅和二舅的情形差不多。小舅妈的泼辣,不讲道理在村里不排第一,也得排第二。

按照现在的法律,小舅妈对小舅就是家暴。小舅经常挨打,青一块紫一块是轻伤,头破血流是家常便饭。小舅年轻的时候是木匠,那时木匠是受人追捧的技术活。小舅妈不让小舅喝酒,可是小舅偏偏好这口,不让喝,他就偷着喝,一喝就把持不住,直到喝醉才罢休。只要小舅偷喝了酒,小舅妈就直接动手打,最严重的一次,直接用棍子把小舅打晕了。小舅这样喝酒误事,慢慢地也就没有人找他打家具了,手艺荒废了不说,收入也少了。

小舅就是舅妈任意摆布的棋子,让他往东走,他绝对不敢往西跑,绝对服从媳妇儿的指挥。

一次母亲回家看姥爷,离开的时候经过村口,看见小舅在地里拾棉花,脸上带着伤痕,母亲出于关心上前询问,小舅哭诉被小舅妈打了。母亲心疼自己的弟弟,帮忙拾棉花。结果小舅妈看见了,上来就打母亲。母亲打不过她,骑自行想走,结果自行车被舅妈拽倒了。母亲脸上挂了彩。母亲回家后,父亲知道了这件事,嚷嚷着要打回来,母亲不想把事情弄的太难堪,拦住了父亲。

03 姥爷凄惨离世

二舅和小舅虽在本村,但姥爷的赡养问题却一直是难题。姥爷因为参军负过伤,每年都能领到一万多的补助,够他一个人在农村生活。所以在生活上他只需要别人的照料,不需要金钱资助。即便如此,二舅妈和小舅妈都拒绝照顾姥爷,不但自己不到姥爷家走动,甚至阻拦二舅和小舅到姥爷家看望。大舅在其他城市安家,加上身体不好,能做的有限。

我家离姥爷家有五公里的路程,母亲可怜老父亲年纪大了,身边没有人照料,只能多抽时间回家看看,每次给姥爷送些馒头,买点菜。姥爷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得一个人烧火做饭,吃喝方面没法讲究,只能凑合着过。

后来姥爷不能下床起身了,大舅请来证人召开了家庭会议,意思是把姥爷的钱三个儿子平分,每家一个月轮流照顾。按照农村的风俗,女儿不需要赡养老人所以也得不到钱。其他两个舅舅没有任何异议。钱分了,二舅妈和小舅妈却没有任何作为。母亲和小姨送到姥爷家的食品蔬菜被二舅妈拿回自己家吃了。

轮到大舅照料姥爷,大舅会回到村里,住姥爷家。骑电动车买菜,做饭,精心照料一个月再回自己家。轮到二舅和小舅照顾姥爷,他们人守在床前,口袋里没有一分钱。二舅回自己家也没饭吃,二舅妈把所有的门上锁,二舅根本进不去。小舅的情形也差不多。没办法母亲只能继续当“快递员”,准备好馒头、水饺、面条和蔬菜送到姥爷家,俩舅做饭给姥爷吃。

就这样,俩舅妈还不乐意,仿佛约好了似的,俩人轮流跑到姥爷的房后,各种谩骂。俩舅根本轰不走,村干部出面呵斥过一次,当时有效,随后又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姥爷就这样熬过了一天又一天,2017年正月十五走了。

姥爷去世后,上级又一次性补助了一部分钱。钱还是三个舅平分了。母亲和小姨自然心有不甘,毕竟二舅和小舅只是在最后的日子里照顾姥爷,况且还只是出力不出钱。

姥爷没了,二舅妈和小舅妈的所作所为彻底寒了母亲和小姨的心,自此不再往来。17年下半年,小舅妈的儿子结婚。母亲和小姨都没有去,也没有送礼金。

18年姥爷去世后的第一个忌日,小舅妈打了小姨。小姨被推倒后,当场骨折了。小舅妈的借口就是母亲和小姨花光了姥爷的钱,这是有理有据的冤枉。

姥爷晚年一直拜托本家的一位诚实可靠的侄子帮忙取钱存钱。分钱的时候,他也在场,他把姥爷这几年的补助钱算得一清二楚。也就是在这时候,母亲才知道姥爷最终还是偏向自己的孙子和孙女。二舅和小舅的孩子读大学的时侯,姥爷一个孩子给了一万,而我姥爷当时我们这些外孙、外孙女一人两千。

我劝母亲宽心。姥爷作为老一辈的人,骨子里还是更亲近自己的孙子、孙女,而我们这些外孙、外孙女毕竟是外姓人。子女孝敬父母本来就是应该尽的义务。自己尽了孝就行了,至少自己没有任何遗憾了。

姥爷在世,尽管儿媳妇不孝顺,但是母亲和俩舅的情分还在。如今姥爷不在了,这一点儿情分也没了。现在母亲只和小姨、大舅还有往来。

不仅是“人走茶凉”,人走也会把情分也带走。

我亲身经历过最奇葩的随礼是,红包里塞了一张纸,纸上歪歪扭扭写着“1000,我结婚的时候你不用随了。”

随礼也称随份子、凑份子。婚姻礼俗,馈赠风俗。送礼时,集体合伙,分摊钱财。是在男女结婚前,亲友们按约定的数额出钱,集中之后做贺礼,交付将要结婚的男女。旧时随礼只限于男家的亲友,现代女家的亲友也从此俗。

农村随份子习俗,最后在保留着最多传统结婚礼俗的农村地区,这里的送礼风就更有一番特色。村里的小伙娶亲了,可能邀请全村的每户都派一个代表来吃流水席,全村人借此机会热闹一下,按照城里的话来说,有点像个农村版的”Party”,所以很多人就谈不上给红包了,就算给,给20、50的不嫌少,给100也不算多,不过淳朴的乡亲们大多会送来一些自制的礼品,比如腊肉、自家酿的酒等,大家借新人的好事。同乐一番。

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很多有钱或有权办不了的事情,只要有人情在就可以办成。这种比较特殊的社会结构,让很多老外都特别费解,这个人情社会中如果你没有人情关系,那么就一定寸步难行。

比如,喜宴、寿宴、升学宴、百日宴等等,都是体现人情往来的重要场合,平日里有交情的人,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都会主动送上礼金或礼物。

随礼一方面体现出了礼尚往来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彼此的感情,其实随礼也是有门道的,人到中年,这“4种礼”就不必随了,纯属无意义社交。

一、遇事就办宴席的,不必随礼

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比较多见,娶媳妇、生孩子、盖房子、老人过寿,以及小孩过满月、百天等等都要举办宴会。

按照习俗只要是办宴席就要请客,被邀请的人无论是否情愿都得随礼,虽然很多人对此都深恶痛绝,但住在一个村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又不好意思不去随礼。

其实,这种动不动就办宴席的行为,就是赤裸裸地以收礼的名目敛财。很多人都抱着不愿意得罪人的心态,不得不为此勒紧裤腰带。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希望一定要学会拒绝,因为这些经常以办宴席为理由请客的人,往往都是贪得无厌的人,只有及时拒绝才能及时止损。

二、生活中再无交集的,不必“随礼”

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就是有交集,家人、朋友、同事、同学等等,几乎每天都要见面,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长时间在一起工作或相处的人,不仅会培养出稳定的人际关系,而且在关键的时候还能相互帮助。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种交际关系,比如有一种就叫“点头之交”。

这类人可能是邻居,或者是在某种场合结识的”朋友“,由于这种关系非常浅,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如果是这类人找你随礼,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考虑一下,毕竟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三、多年不联系的,不必随礼

现在很多人都在感慨,无论多好的关系如果平时不联系,久而久之都会平淡如水,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一旦脱离了最初的交往初衷,就会变成熟悉的陌生人。

尤其是朋友去了外地发展,你们又多少年都不联系了,所以这种关系根本没有必要去随礼。就算你念及旧情,也要考虑一下你们是否还有感情。

多年都不联系的朋友,随礼的时候想到了你,难道不是为了让你掏腰包吗?这个时候不要估计所谓的面子,别人都没拿你当回事,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四、来而不往的,不必随礼

《礼记》中写道:“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什么叫“来而不往”呢?简而言之就是你们虽然认识,但却从来都没有礼尚往来。

这样的人只能算是相识一场,彼此之间根本不会有真感情,所以和“来而不往“的人,没有必要发生金钱关系,就算你给他们随礼,等你有事时,人家却未必这么做。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就算你有钱也不能这么花,毕竟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正所谓“好铁不捻钉”,你的钱花出去了不能无声无息,否则被人就会认为你人傻钱多。

根据我国各地的结婚随礼数据调查显示,不同的地方对于结婚随礼的数额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结婚红包都在500元以上;但是在其他省市红包可能就不需要给那么多了。

随礼

最后,想说,所以随礼这件小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关系网和实际情况出发,切勿因小失大,打肿脸充胖子。

这得看你们家里的这些亲戚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融洽了。

因为你爸妈已经离婚了,那么你妈的侄子对于你爸来说,虽然是晚辈,但毕竟不属于自己这一方的亲戚,而且如果对方结婚,没有邀请自己的话,那么去了只会让双方都很尴尬。

所以只有关系还不错,而且对方很明确的发请帖给你爸了,他才适合出席婚礼,否则顶多托人带个红包过去,或者微信给对方发个红包当做祝贺就够了。

看到这句话,我好像瞬间就看到了《欢乐颂》的樊胜美在面对她妈妈的无理请求,无力地拒绝哭泣的场景。这个时候,做“扶弟魔”是很容易葬送了女儿的幸福的。而且小侄子娶了媳妇也不见得会记得姑姑的好,但是女儿却可能因为这事而怨恨自己的妈妈一辈子。所以这个事情,最好是别做了……何况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都嫁出去了,你这样做,也得考虑考虑老公的感受吧…… 

 

女儿是亲女儿,把嫁妆送给侄子就可能不是了。

虽然说,现在总是丈母娘要求未来女婿给彩礼,但是也不乏婆家也要求女方陪嫁嫁妆的,如果你女儿结婚的时候,对方给出了彩礼,你却没有给女儿对应的嫁妆陪嫁的话,她以后在婆家的日子可能有点难过……或者,你们可能就没有彩礼可以收了。

自家的女儿,在知道亲妈把嫁妆给了叔叔的儿子,虽然碍于亲戚关系,不会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也会不舒服的吧,甚至心里可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怎么还不如一个“外人”……

所以,你要把女儿的嫁妆给侄子,先想想还要不要这个女儿了…… 

为了娘家人的要求把女儿嫁妆送出去,可能就没了老公了。

要知道,给女儿准备嫁妆的,可不是你一个人。而且你已经嫁出去了,出嫁从夫,你更应该考虑的是你的小家庭,而不是你的侄子结婚你弟没钱……要知道,现在很多人对“扶弟魔”都非常反感。

当你的丈夫知道你把给女儿准备的嫁妆,给了你的侄子,虽然侄子跟你有血缘关系,但是对他来说可没有,再怎么亲,总比不上自家女儿,他的心里也肯定会不舒服的。所以,这个嫁妆,关系到的老公、女儿,都对你非常重要,可不能随随便便就送出去…… 

 

你弟没钱就去赚,你又不是开银行的。

其实我非常反感道德绑架、情感绑架。没钱就应该去努力赚钱,而不是用亲情来绑架别人,叫别人把辛苦赚的钱给自己。你妈打的算盘也太响了,多大的本事干多大的活,没钱就有没钱的结婚法,有钱有有钱的结婚法,没钱就别打肿脸充胖子啊。

侄子结婚要啥钱啊,办结婚证是免费的,其他的酒席之类没钱就按没钱的办呗。再说了,这次结婚没钱,用的是你女儿的嫁妆。下次生孩子没钱,是不是得挪你们的积蓄。以后再没钱,是不是你们养老金也得掏出来给他了?拜托,你又不是开银行的,哪里来那么多钱。

怎么,在你妈眼里,孙子是人,外孙女就不是人了? 

你侄子结婚,你可以送红包。

再说了,你侄子结婚,也不至于就让姑妈把给女儿的嫁妆给掏出来。最多,也就给个万儿八千的红包吧,人心要知足,别太贪婪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566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