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结婚风俗,但随着国际化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式的婚礼,以至于对于传统的地方式结婚风俗知之甚少。在湖州文化中,湖州的传统的婚俗有很多的讲究。跟我一起来了解下喜气的湖州结婚风俗吧。
1、托媒
男方得知某家有一姑娘年龄,门当户对,便托媒人去女方家里提亲。《礼记 坊记》载:“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可见媒人在婚姻中的作用。
2、看人
男方乔装,由媒人指点,去女方家暗察姑娘的容貌、姿态。
3、看人家
女方在托人密访、打听后,认为可以说亲者,女方的父母择日亲临男家,观看男方人品、家产、为人等等。
4、合八字
男方求婚后请媒人问女方姓名及出生年月,准备合婚的仪式,是古代婚姻“六礼”中的第二礼。将男女两人的生辰年月放在一处进行占算,合八字在古人的心目中非常重要,它不但影响到夫妇的幸福,而且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如果算命先生说犯了大忌,那这段婚姻就前功尽弃。湖州的合八字,若无冲克,男家择日将男方的八字送至女家;女家也要合八字,若合,女家托媒人通知男家;若不合,双方退帖。
5、定亲
又名“求红”,如男女双方属相不相克,便议定吉日订婚。届时,双方将自己的生日、时辰、年岁、三代,写在一张红帖上,装在红封套里,并预备些订婚礼物,由媒人投送。男方择日请媒人向女方赠送礼金和金银首饰,衣料、糕点果品。同时送去“拜帖盒”,内有“文定吉祥”红单帖一纸,红绿折纸各一份。红折纸上写“福”字,首页末署男女家长姓名。绿折帖上写“吉”字,首页末署执柯(媒人)姓名。女方也以同样格式在帖上分别写上女方家长和媒人姓名。是日,男女双方分别宴请娘舅、姑父、大伯、小叔,名曰“定亲酒”。
6、通信
在定亲过后一段时间,由男家挑选结婚的“好日”,通知女家,谓“通信”。若女家同意,男家娘舅、姑父等在媒人的陪同下,备鱼肉酒送到女家,并送去“好日”帖子。女家亦邀娘舅、姑父等去男家接客,并设宴款待男客,送回礼。男家设宴款待,俗称“通信酒”。吃过通信酒后,双方准备嫁娶。女家亲戚需邀请姑娘去自己家里做客,一般由姑娘的母亲或嫂嫂陪同去,俗称“吃易家饭”。
7、上头盘
结婚前,新郎理发和新娘开容梳妆均称“上头”,男家向女家发盘,叫“上头盘”。一般人家要备七时衣,即新娘从单衣到棉衣的七件衣衫。殷富之家要送聘金及“四金四银”(金如意、金元宝簪、金耳环、金戒指;银鸡心、银镯子、银如意、银扁方簪),并由两个“押盘相公”同行。
8、亮行嫁
女方接到上头盘后,由舅父将嫁妆发往男家。男家将嫁妆悉数陈列在堂屋中,让亲戚朋友观看,此谓“亮行嫁”。是日,男方要设酒席款待媒人,曰“谢媒”或“待媒”。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褥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9、迎娶
在中国旧时嫁娶对日子的选择是十分讲究的,但是现在也是非常讲究的,结婚的时候好象都要挑好日子,所以呢,迎亲也讲究日子。迎亲是新郎在媒人、喜娘和娘舅、姑父以及傧相的陪同下,备花轿、乐队往女家迎娶。人数要成双,临近女家时,连放两个鞭炮,以通知女家,俗称“通信炮”。女家父亲和娘舅、姑父出迎。轿停正屋,女家用茶点招待迎亲宾客,谓“坐茶”。
鼓手吹奏催妆曲。新娘房中摆催妆酒(由男家送去)。是时,由姑(舅)妈用花线和鹅蛋粉将姑娘脸上的汗毛绞去,此谓“光面”,表示姑娘时期已经结束。催妆中,父母亲进房看望女儿。姑娘要带哭音说感恩话,父母则临别赠言。新娘黛眉粉妆,凤冠霞披,头蒙红巾,由娘舅或姑父抱上轿。鸣炮奏乐起轿后,由“提灯阿叔”为先导,鸣锣而去。花轿临近男家时,男家燃放爆竹,以示欢迎。其实现在都是以轿车代替轿子的,然后结婚也是会穿婚纱的。
10、拜堂
婚礼的高潮是拜堂,在正厅或正堂屋子举行。中堂悬桃红喜帖,上贴金纸特大双喜字,两旁为贺联贺幛,中间放八仙桌,上摆龙凤花烛及各式喜盘喜盒。司仪执场,唢呐吹奏,新郎新娘在红毡毯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礼成后,唢呐吹奏洞房曲,新郎新娘一前一后各执连理花红绸(中间结扎成彩球)一端,进入洞房。然后,宾客入喜宴。俗称“吃好日酒”,是日送利谓“贺仪”,人情簿上要登记,簿面书“螽斯衍庆”四个字。
11、闹新房
一般在花烛夜进行。现在贺客中挑选一个最宠爱的小男孩,喜娘给他从新娘的子孙桶(即马桶)取出花生、红枣、红蛋及两头染红的甘蔗,并请他在子孙桶里撒小便,喜娘在旁讨口彩。接着闹新房,湖俗“三天呒大小”,认为越闹越发。一般要行“撒帐”仪礼,多由喜娘主持,一边唱撒帐歌谣,一边取盘内红枣、花生、金谷、银币等抛洒。
12、三朝回门
新婚次日,新娘父母到新郎家做客,谓“望(读如孟)朝”,男家办“望朝酒”。由新郎迎接岳父母。至第四天或六天,新娘在新郎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称“回门”。
你可能会喜欢:
简述关于银川结婚风俗
盘点银川标志性建筑,各有各的特点
盘点贵州民间文化有哪些?
盘点当代青海名人有哪些
“喜棚”是娶、聘之日,给前来贺喜的亲朋设座、招待酒饭的场所,因家境有别而各有特色。而“喜房”是新人拜天地、坐帐的屋子,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
老北京在娶、聘之日,还有许多说法。如果在家办事,为了给前来贺喜的亲朋设座,招待酒饭,要搭喜棚。办大事的棚,搭的有体统,这是“门面”。喜棚按季节分有两种:一是夏天的凉棚,其特点是高大的席棚上安有大型卷窗,根据需要,随时可以用绳拉卷,以便通风。四周席壁上镶有玻璃窗,以便透光。棚顶四周饰以各种彩色的挂檐。二是冬天的暖棚,其特点是在每座棚里用砖临时砌一两个火池子,生上煤炭;或者以两只大汽油桶制成的炉子,生上煤炭,火力极大,完全可以使棚内保持一定温度。棚的出入口之处设有“避风阁”,可以避风。
普通喜棚是用布或芦席搭成平棚,顶上安着栏杆,有两面、三面、四面不等。栏杆为红色,中间嵌有彩色花瓶,犹如古典楼阁上的装饰,有木制和玻璃制的两种。栏杆之下,围以玻璃窗户,视房屋院落形式,搭一面、两面、三面、或四面均可,以使棚内光线充足。夏天,棚的北面朝阴处,多不再挡窗,以图透风凉爽。玻璃窗均为红框,四角绘有彩色的蝙蝠,取“蝠”的谐音为“福”之意,娶亲的正中绘双喜字;嫁女的正中绘红色单喜字,这是汉族。而满族人办喜事,无论娶、聘,一律用单喜字。因为满人认为,双喜字是“奸”字的别写,用来庆贺婚嫁不文明,不礼貌。
特别讲究的喜棚,四周均做出廊子,甚至搭成两层或三层楼形。挂檐的后边,都安有玻璃制成的“垂头”及“横楣”,上面绘以精美的花纹图案。棚顶的中心安有“天井”,形似覆盆,中间镶嵌玻璃花饰,垂以缨珞,既美观又能透光。棚内顶上四角,安上三角木框漆制的“云角”(角形的云朵),玻璃窗下,安上玻璃隔扇,上绘各种花卉、鸟兽等图案。棚的出入口处,都安装有拉手的玻璃门,与房屋殿宇建筑一样。有的大棚内中间留出一条或留出横竖交叉的“十”字形甬路,两旁或四处搭起约一米多高的木台,外围有彩色栏杆,出入口处安有木阶梯和扶手栏杆。台上设茶座、饭座。甬路直通喜房。同时,棚内四周有各式精美挂屏,上绘山水、花卉、鸟兽、人物,或写意,或工笔,有如室内挂的字画条幅。棚内外,凡能看到的梁柱、杉篙,均裹以红布,棚中的地面上,铺有红毡或地毯。-百科
婚姻礼仪(一)
--------------------------------------------------------------------------------
六礼
古代的婚姻礼仪。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刘歆制婚仪。汉朝以后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无亲迎礼。而从东汉至东晋更是因社会动荡,顾不得六礼,仅行拜时(拜公婆)之礼,连合卺仪式也不要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帝室成婚也照六礼行事。宋代官宦贵族仍依六礼,民间则嫌六礼繁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朱子家礼》连纳吉也省去,仅取三礼,三礼也成为明代的定制。清代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清代《通礼》载,汉官七品以上才实行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亲迎五礼。清末后,六礼演变纷繁,也就逐渐衰落了。
纳采
婚姻礼仪。为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清代的纳采多为定婚礼,与历代不同。
问名
婚姻礼仪,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纳吉
婚姻礼仪。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时,纳吉也要行奠雁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宋代民间多以合婚的形式卜吉定婚。至明代,以媒氏通书、合婚代之。清代,纳吉一仪已融于问名和合婚的过程中。民国时期,无纳吉仪,只有简单的卜吉习仪,多将女方庚贴放置灶神前,如三日内无发生异事,则认为顺利,就拿男女庚贴去合婚。��
纳征
亦称纳成、纳币。婚姻礼仪。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礼记·昏义》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男方是在纳吉得知女方允婚后才可行纳征礼的,行纳征礼不用雁,是六礼唯一不用雁的礼仪,可见古人义礼之分明。历代纳征的礼物各有定制,民间多用首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后演变为财礼。
请期
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婚姻礼仪。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进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后使者返回复命。至清代,请期多称通信,即男家用红笺,将过礼日、迎娶日等有关事项一一写明,由媒人或亲自送到女家,并与女家商议婚礼事宜。
亲迎
又称迎亲。婚姻礼仪。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 天之妹,女定阙祥,亲迎于渭。”亲迎礼始于周代,女王成婚时也曾亲迎于渭水。此礼历代沿袭,为婚礼的开端。亲迎礼形式多样。至清代,新郎亲迎,披红带花,或乘马,或坐轿到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岳家为加双花披红作交文,御轮三周,先归。新娘由其兄长等用锦衾裹抱至轿内。轿起,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新郎在家迎侯。
婚姻礼仪(二)
--------------------------------------------------------------------------------
奠雁礼
婚姻礼仪。从周代至清末,在按六礼而行的婚姻中,除了纳征(下聘)礼以外,其余五礼均需男方使者执雁为礼送与女家。因为雁是侯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一对男女的阴阳和顺,也象征婚姻的忠贞专一。后来因雁越来越难得,人们就改用木刻的雁代之,到近代,改用鹅、鸭、鸡三种活禽代替行奠雁礼,以定婚姻的和顺。用雁之礼,朝鲜等国也袭用。
议婚
亦称议亲。商议婚娶的最初阶段,即六礼中纳采、问名、纳吉三阶段。由男方派人到女家提亲开始,经过换帖、卜吉、合婚、相亲等程序,到订婚为止。《聊斋志异·青蛙神》:“虽故却之,而亦未敢议婚他姓。”
问肯
即求亲。婚姻礼仪,即六礼中的第一礼纳采。元代王晔《折桂令·答》曲:“一个将百十引江茶问肯,一个将数十联诗句求亲。”
合婚
亦称合八字,古称卜吉。婚姻礼仪。是问名礼中的程序之一。双方议婚之初,在开出八字后,审合男女双方名号及生辰八字。古代是各自行卜,问鬼神,告家庙。近代则是请阴阳先生卜占男女命是否相合,相合则婚,相克则婚不成,要将双方的生辰八字退还。
压庚
又称压帖。婚姻礼仪。是六礼之纳吉中的一项内容。经过对合双方的八字帖后,男家用礼盒装上庚帖,上压钗钏和如意送往女家。又,将对方的八字帖压于家庙或祖先牌位下或供案香炉下,意请先人鉴之,如三日内家中平安者,可行婚姻,亦称压庚。
相亲
亦称相门户、对看。婚姻礼仪。即在议婚阶段换过庚帖后,由媒人联系安排,双方长亲见面议亲。历代相亲仪式大同小异。旧时男女当事人并不相见,而由父母长亲包办。
订婚
婚姻礼仪。即订立婚约的仪式。通过这个仪式,表示正式定下双方的婚事。古代,男方以雁为礼,去女家商定婚事,雁成为婚姻的信物。近代多用饰物、衣物、食物为礼,送往女家,送礼之后,婚约即成。订婚的表现形式 为婚书及财礼。封建社会,订婚是结婚的必经程序,双方均不得反悔。新中国成立后,订婚已不是法定程序,男女双方只要出于自愿,合乎婚姻法的条件还要进行登记注册。
尝汤献花
婚姻礼仪。订婚后,男家长者赴女家,与女家长者一道焚香祷祝上天保佑。礼毕,女家设宴。席上先尝汤,上清汤四碗,碗口上以红线作十字交叉,线头坠铜钱,以示姻缘开头。尝过汤后,上盘装四个猪蹄,每个上插红花,盘中置刀一把,刀柄上缠红绸,此谓献花,含缔结婚约之意。尝汤献花后,订婚礼为正式完成。
婚姻礼仪(三)
--------------------------------------------------------------------------------
议聘
婚姻礼仪。是男女双方同意结婚后,由媒人往来商议男家聘金和女家嫁妆的种类、数量的程序。一般根据双方的家庭地位和财产的多少及当婚男女 的人品而确定,明显带有买卖婚姻的痕迹。
下插定
婚姻礼仪。是专门送约定婚姻信物的仪式。男家向女家提出订婚,将女子插戴的首饰送到女家,作为婚约信物。《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但我说明了他家是没有公婆的,不要叫鲍老太自己来下插定。”
下财礼
亦称下彩礼、下财、下礼、过礼、过彩礼、放定、下定、行大盘、行聘、行聘礼等。婚姻礼仪。即完婚前男家向女家送财礼。财礼的数量品质,各地不同,主要视家境的贫富而定。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嫁娶》:“且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 、金帔坠者是也。若铺席宅舍,或无金器,以银镀代之。否则贫富不同,亦从其便,此无定法耳。”下财礼即依礼制,也要征得女方同意,实质是送和要结合。行聘前,先由媒人执彩礼帖(礼品清单)与女家商议,往往双方对数量品质多存争议,需商议多次方能定下。行聘时,男家备礼书,置于红漆木盘上,排队手捧肩挑礼品,伴以鼓乐送至女家,女家协助将礼品摆开,供女家亲友邻人观赏过目。女方收下,下财礼毕,婚约正式成立。
回盘
亦称回礼、回情、答回。婚姻礼仪。婚娶前,男方行聘礼,女方收下后,视情给一定回礼。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嫁娶》:“男择日下聘,(女方)亦以礼物答回。”因回礼多用盘捧上,故称回盘。
良辰
亦称良辰吉日。即选择的宜于成婚的日子。要按黄道推算或由阴阳先生选择,或依皇历所载而选。唐代李商隐《流莺》:“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水浒传》:“今日是个良辰吉日,贤妹与王英结为夫妇。”对良辰的选择大多注重日子、季节、月份,以求吉利。
随礼
也称随份子、凑份子。婚姻礼俗。是在男女结婚前,亲友们按约定的数额出钱,集中之后做贺礼,交付将要结婚的男女。旧时随礼只限于男家的亲友,现代女家的亲友也从此俗。
添箱又称添房。婚姻礼仪。是接到男家请期后,女家将嫁女的吉日写成喜贴,送往各亲友家,凡接到喜贴的亲友,一般均以钱物为礼送至女家贺喜。添箱与添妆不同处是不将钱物直接给新娘,而是给女家,是家庭间的礼仪交往。
造子孙林
婚姻礼仪。嫁娶时男方聚众造林,以供新婚夫妇日后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和为老人送终之需。可依时令在婚礼前或婚礼后择日举行,此礼含造福子孙之意。
三请三邀
婚姻礼仪。婚前女家请未成礼的女婿上门宴饮,男方先是敬谢,再请,再谢,三请之后,男方才赴往,以示持重。男方在迎娶时,也要备三请三邀帖,到女家后次第投入,方能获女方同意。
婚姻礼仪(四)
--------------------------------------------------------------------------------
铺床
也称铺房。婚姻礼仪。即女家人在送嫁妆时一并布置新房。一般在婚前三日,也有前一二日举行的。此礼起源甚早,宋时十分通行。司马光《温公书议》卷三:“亲迎前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俗谓之‘铺房’。古虽无之,然今世俗所用,不可废也。”
同鞋
婚姻礼仪。把新人的鞋同放一处,祈祝新婚夫妻同偕到老。此礼源于东晋,其时,凡娶妇之家的聘礼中都备有丝麻鞋一双,合而置于新床床头上,取“和偕”之意。后世演变为准备男女鞋各一双,并将新娘的鞋套于新郎的鞋之中,以为男女同鞋(同偕)。
催妆
婚姻礼仪。谓女方出嫁须得男方多次催促,才梳妆启行。催妆要多次:婚礼前二三日,男家下催妆礼,有凤冠霞披、婚衣、镜、粉等。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先一日,或是日早,下催妆冠帔花粉。”到迎亲时,女方家门紧闭,男方为催新娘启门登轿,则反复吹奏催妆曲,放催妆炮,伴以递开门封。
哭嫁
也称哭轿、叹情。婚姻礼仪。是新娘出嫁时作为告别的哭唱仪式。《周易·爻辞》:“屯如 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后世的新娘哭嫁则成为嫁娶中的一个程式,不哭反受人非议。哭的时机不一,有前一晚开始,有上头后,也有临上轿前等等。哭的内容从离家的惜别,对父母的感恩,对兄弟姊妹的嘱托到对某些委曲和婚姻不尽人意处的发泄等均可涉及。哭的技巧甚至要经学习传授,而且有陪哭烘托。
开面
亦称开脸、绞面、绞脸、择脸、升眉等。婚姻礼仪。是用绞合的双线绞去新娘脸上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修眉毛扮妆的仪式。女子一生只开一次面,作为嫁人的标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三日之前,蕊珠要整容开面,郑家老儿去唤整容匠。”古代女子开面,是在上头前三日进行。近代则有在婚礼前与上头同时进行的,也有在结婚当天下午或晚上进行的,还有在婚后第二天清晨或上午进行的。多由父母儿女齐全的全福人或新娘的妯娌开面。
上头
亦称上梳。是旧时女子嫁前改变发型的礼仪。原为古代对男子加冠、女子加笄仪式的通称,以作男女成年的标志。南朝梁简文帝《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头,湔裙出乐游。”后世逐渐演变为在娶、嫁前三日或一日或当日举行,男更成年装束,女改妇人衣饰,既标志成年同时标志可婚嫁。后作为女子出嫁前更改发型的专用仪式。此仪式还包括穿上婚服,梳洗,佩戴首饰等。上头多在黎明时举行,要铺席、焚香、燃烛。
新娘辞亲
婚姻礼仪。是女子出嫁时与家中亲人辞别的仪式。一般在婚礼前进行,对父母行跪拜大礼,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诉离别之情,拜哥嫂以托家事,叮咛姊妹孝敬父母。
扣茶饭
亦称饿嫁。旧时婚礼中约束新婚的礼节之一。即在婚礼过程中不允许新娘上厕所。婚礼正日,新娘从清晨上头梳妆开始,直到闹房结束为止,都不许上厕所,以防乱了阴阳。因此,将要出嫁的女子必须节制饮食,早做防范准备。一般从婚礼前数日起,就只进食含水量少,不易消化且含蛋白质多的食物。
婚姻礼仪(五)
--------------------------------------------------------------------------------
挂彩
婚姻礼仪。有时泛称披红挂彩。旧时迎娶日前,男家将门户装饰一新,门贴红喜联,窗贴红双喜字及吉祥图案,大门悬挂结彩球的红布或红绸。此礼相沿至今。
打花烛
又称满堂红。婚姻礼仪。婚礼的前一天晚上,新郎睡在新房里,睡前,由男方亲友选两名女童,手执大红烛,在全福人的指点下,将新房里里外外照耀一遍。以红光照耀,祝吉祥喜庆。
送介席
又称离娘席。婚姻礼仪。是男家去女家接亲时,带去一两桌专门给新娘的父母吃的酒席。送此席表示女婿把新娘与娘家人分开,以此为安慰。这种酒席是经加工的半成品或成品,有婿为半子之寓意。
送亲
婚姻礼仪。是在男家迎亲时,女家亲属送新娘到男家。送亲人多由新娘的母辈或已婚的姐、嫂担任,称送亲娘子,他们不同于喜娘傧相,主要任务不是陪伴而是护送。《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刘四妈就做大媒送亲,朱重与花魁娘子花烛洞房,欢喜无限。”
抱长命鸡
婚姻礼仪。是嫁娶中象征男女吉祥如意的婚礼仪式。临近迎娶,男方备红公鸡一只,女方备肥母鸡一只,以鸡为“吉”。女家出嫁时,一定要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着,到男家,将两鸡拴作一处,抱鸡人并不时打公鸡,直至公鸡无力伏地,象征妻征服丈夫。两只鸡不能宰杀,任其老死。
压轿
也称押轿。婚姻礼仪。去女方迎亲,男方一般准备两顶轿子:一顶花轿抬新娘,一顶呢轿新郎自乘。去时,花轿空被认为不吉利,为了不空轿,一般要选灵秀的幼童一至两名与新郎分乘于花轿和呢轿内,称为压轿。
(待续)
结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光是结婚的流程就特别复杂繁琐,如果新人不了解结婚的详细流程,婚礼当天一定会忙得焦头烂额,这个时候要是有一个结婚流程的步骤安排就会轻松许多,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看看结婚需要哪些流程吧。
一、婚礼前
1、婚礼前天下午,男方家带管家来与女方碰面,商议当天结婚细节。
2、婚礼前天下午,新娘的妹妹要去新郎家贴窗花,收礼金。
二、婚礼当天
(一)迎亲环节
(二)婚礼仪式
(三)闹洞房
婚礼的流程一般都是按照顺利有序的执行下来,可能不同地方的婚礼流程细节会存在差异,但是婚礼整体的流程大致是一样的,所以新人只要掌握了这份结婚流程步骤,就可以在婚礼中轻松应对。
还可以点击婚礼纪头像在知道首页查看更多的结婚相关知识~如果还有其他结婚相关问题也可以直接向我提问,我会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回答哦!
婚宴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举办一场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婚宴至关重要。现在的婚宴有中西式之分,中式婚宴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饮食文化,而西式婚宴则融入了诸多浪漫的元素。无论哪种方式,给自己的婚宴来点创意,定会令你终身难忘。
三个部分重点准备
经过咨询专家,知道婚宴场所的准备有三个重点:入门接待处、宴席场合、新娘房。这三个地方,招待人员都应该多关照,互相保持密切联系,当天的婚礼才能够万无一失。尤其新娘房更是要特别注意,因为当天新人身上都会穿戴许多金饰,常常就在人多嘈杂的场合中,遗失取换下来的首饰。
提醒我们重要的一点:喜宴的确定人数,要在一个月前就要推算出来,才不至于发生临时增桌或撤桌,造成婚宴场合拥挤或过于空旷现象。由于现在越来越多新人选择在大酒店结婚,以至于每当固定假日或皇历上的黄道吉日时,饭店都会大爆满,因此提前预定至关重要!
绝大多数的新人将婚宴选在酒店或星级宾馆来举行,宽敞优雅、华丽气派的环境为新人创造了舒适、惬意的氛围。但参加了很多朋友的婚宴,却大多是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这一次,我们不妨在原有的婚宴传统上来点创意,多些情趣。而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带给你与众不同的新婚喜悦,令你终身难忘,新郎新娘你们想好了吗?
中式婚宴加点浪漫
上月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他们选在了索菲特举办婚宴。从签到台上的别致插花、鲜花拱门、绢花路引,到背景台上的绸缎花球与帷幔,再到每桌酒席上的时尚花束,整个婚宴成了花的世界,处处洋溢着温馨浪漫,甜蜜的感觉溢满心头。朋友小刘对我说:“我老婆平时特别喜欢鲜花,今天现场的装扮着实给了老婆、亲朋好友一个大大的惊喜。”
现在的年轻人对爱情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拥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婚礼,便成了新一代的流行时尚。而各酒店婚宴的特色也缤纷多彩,为新人提供了诸多选择。“只要你敢想,酒店将竭力为你办到。”索菲特宴会部的张**介绍说,“新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主题的婚宴。大红喜字肯定是少不了,但运用鲜花、彩球、浮蜡、冷焰火、即时背景音乐、小提琴迎客等方式,会给婚宴带来非同一般的时尚、浪漫感受。”
来场西式婚宴又何妨
近年来,已有北京、上海等地的时尚新人将婚宴办在了景色优美的户外,西式的全程自助婚宴,很是浪漫。据济南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宴会总监介绍,2005年济南就有两对新人委托酒店在千佛山下举行了他们的西式婚宴,且非常成功。
她介绍说,其实不少年轻人对户外西式婚宴都很向往,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真正选择户外西式婚宴的却不多。有人曾经对一些大学生作过调查,大多数认为庄重的教堂,洁白的婚纱,浪漫的鸡尾酒会,开放灵活的自助用餐这样的婚宴很时尚、很优雅、很随意,整个气氛既典雅浪漫又轻松自在,确实是一种非常大的诱惑,梦想自己将来也能举行这样的浪漫婚礼。由此可见,西方文化、西式婚宴已渐渐迎合了年轻情侣的口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流行趋势。
选择一个景色宜人的景区,来一场够时尚的西式婚宴,伴着大提琴的悠扬乐曲,和心爱的人缓缓步入会场这一切定会让参加你婚礼的人毕生难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