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地区的民风民俗有哪些?快快快!

金华地区的民风民俗有哪些?快快快!,第1张

风俗:我觉得金华地区没什么特别的民风民俗,节日活动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有种特色的活动就是:斗牛(牛和牛斗)。

饮食的:一般偏辣,海鲜较少。

民风:金华地区的人一般都很热情和淳朴。金华、兰溪人很安逸懒散;永康、东阳、义乌人有点拽;东阳人吃苦耐劳加排外。

现在的不良习俗还是相当严重的,大有后浪推前浪之怪势!尤其是在结婚搞排场上,非得花尽积蓄大摆阔气不可。你所指的订金应该理解为一种叫聘金或彩礼的钱,是由男方送给女方的一笔巨款,台州本地的各方也有较大差别,如靠南一边的,都要送上个上百万的大有人在,即使家里没有那么多的实力者也要向朋友们借来大摆阔绰一番,但他们一般在私下跟女方沟通好了的,如送上一百万,女方又退还八十多万。在台州三区内以及往北方向都没有这种不良习俗。

结婚前一般都是男方送彩礼,女方买嫁妆:包括大件家电、床上用品直到汽车等。男方一般是准备婚房。现在有些旧的礼俗也在不断地改变了,但有些地方还在大行其道,如见长辈要下跪等。然后长辈给见面礼等。仅提供台州局部信息。本人观点认为,以后的婚姻幸福并不是只在物质上,也并不只是谁花钱多了,有气派以后就幸福了!我还是争做移风易俗的先锋的,本人结婚可谓“裸婚”啊,几乎一无所有。但婚后生活还算是满意的。

陪嫁送礼风俗

 导语:一般来说,女方陪嫁的东西中细软居多。现在更多的是男女双方商量好,将需要的东西根据各方的能力分开来买,房子一般男方来买,装修好,像家具啦,被褥啦,由男方来置办。古代还有陪嫁丫环。

 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在很多的事情上我们都希望能讨个好的彩头,这样在嫁过去的时候起码心理会安心许多,在我国各地有风格多元的陪嫁风俗,女人嫁过去,娘家都会送很多寓意深远的陪嫁品,那么这些陪嫁品的意义在哪呢

 下面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介绍:首先,戴结婚首饰主要还是要取它的好寓意,因为自古以来他们就认为戴首饰能够给人带来好运。而其次才是希望能通过首饰使自己在婚礼上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绽放人生最美丽的瞬间。

 在众多的珠宝首饰中,结婚首饰主要还是偏重于三种。

 珍珠

 珍珠是“美满”的代表珠宝。珍珠文化相当久远,无论东西方神话的传说,都把它视为吉祥宝物,从古代到近代的皇族、政要、名流都视珍珠为高贵、优雅的象征。在婚礼上送珍珠首饰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习俗,寓意“圆满”、“珠联璧合”。

 因此人们希望通过送珍珠,戴珍珠来期待圆圆满满,珠联璧合的好意头。圆润光洁的珍珠,不仅代表着圆满美满,也意味着爱情就如珍珠的诞生一般,是经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历程才走到婚姻的殿堂,寓意两人爱情经过包容、磨合后结晶成美丽珍珠的涵义,外延上更有彼此珍爱、呵护的意义。

 钻石

 借助“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钻石日渐被接受为表达“长久”的珠宝情物。

 黄金

 在传统中式结婚礼仪上,双方家长会各给新娘一对龙凤镯,龙凤镯有龙凤呈祥,佳偶天成之意,也是寓意“情比金坚”。

 中国女儿出嫁送嫁妆习俗

 送嫁妆,即发奁。女儿出嫁,首先要准备嫁妆。近代多流行于汉族某些地区。陪嫁由女方自备,其种类可分为铺陈、摆设、日用等物品,因世俗视嫁妆多寡而论新娘身份高低,故而一般人家不得不倾其所有,大事铺排,以争体面。陪嫁物多为衣服、蚊帐、被絮、澡盆、脚盆、洗脸盆(架)、提桶、木箱、木柜、屉桌、大桌大椅、小桌矮凳、火盆、木炭、茶具、餐具等,多者可达十余抬。为显丰厚,大件为2~4人共抬,小件也要2人合抬。

 由于物多人众,队伍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富户大族多有陪送田地、山林者。贫寒之家亦有由男方备办一部分陪嫁,事先悄悄送至女家,过礼之日再一同抬回男家的习俗。由于陪嫁丰盛,民间俗有“生崽满堂红,生女一场空”之说。

 旧时北京地区,女家收到男家的定礼之后,即将送来的龙凤喜饼、茶食点心分成若干份,装入食盒,给七姑八姨等近亲友好送去,告知陪送妆奁的日期,表示邀请。对于一般朋情,仅送去一张请帖就可以了。

 上书:“谨詹于×年×月×日为小女××于归之期,敬请阖第光临”等语。凡收到礼品或请帖的,都要届时送些礼品,给姑娘买些嫁妆,如衣料、首饰或鞋袜等物,谓之“填箱”。也有的送些礼金,装在红封套里。上书“奁敬×元”。

 女子出嫁要陪嫁,奁具名目繁多,其丰俭因女家贫富而异。1924年6月,顾颉刚先生在北大《歌谣》周刊上发表一篇文章,罗列了光绪十五年(1889)苏州地区一场婚礼的“奁目”:铜、锡、瓷、牙、竹、木各式器具齐全,粗略统计,有箱子四只,面盆、脚炉、茶炊等铜器二十四件,汤盅、酒壶、茶瓶等锡器四十一件,茶碗、大盆、汤碗等瓷器一百三十五件,箱橱、妆台、浴桶等木器五十一件,丝箩、提篮等竹器六件,另有团圆镜等各式镜子,象牙筷等牙器及床上用品等多种。

 过去在湖北天门一带,女方陪嫁有“一堂一房”的规矩,即堂屋和洞房家具均由女方陪送,而男家过礼则须“整猪整羊”。于是,“一堂一房”、“整猪整羊”,成为当地小康之家过礼及陪嫁的标准。京山一带陪嫁,除居家用品之外,还流行陪送风车、水车、锄、镰、耙等农具。在公安等地,陪嫁中必有八把大交椅,专置于堂屋,以示娘家气派。

 随州习俗,嫁妆有三件头、四件头、五件头之分。每件均为双数,各件均系居家用品。竹溪一带则分为三抬、四抬、八抬乃至二十四抬。当地有“八抬猪,八抬羊,八抬嫁妆送姑娘”的俗语流传。

 新中国成立(1949)以后,传统的重嫁妆的观念和习俗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只是在五六十年代,物资供应极为紧张,条件较差,许多机关、事业单位都实行供给制,“彩礼”、“嫁妆”根本无从考虑,往往是两只单人床一并就成家了。即使在农村,多数青年男女也不刻意追求物质条件,有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具就可以了。

 购置嫁妆的费用仍是由姑娘的家庭支付的,但姑娘多年来靠自己的劳动,已为家庭攒得不少收入。如果新娘是在国营企业或是公社劳动成员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在父母同意的前提下,她会把工资的绝大部分用来置办嫁妆。在一般工人或农民家庭,嫁妆的内容和数量还和中华民国期间通行的标准差不多,主要是个人生活用品。但是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是新的,装在两只木箱里。“嫁妆”已经成了男女双方为打造婚后小家庭生活,各自所作物质准备的代名词。

 上世纪70年代情况有所好转,尽管一些紧俏商品仍凭票供应,但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之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嫁妆的传统风气又开始抬头。“奁目”是一个时代生活水准的最直接的表征。当时有“三转一响三十六只脚”的说法,结婚成家要准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即所谓“三转一响”,还要准备双人床、衣柜、衣橱、床头柜、梳妆台、写字台、方桌及四把椅子,这些家具总共有36条腿,即所谓“三十六只脚”。

 即便是在北京郊区农村,嫁妆也讲究有“八条腿”,这指的是大衣柜和五斗橱这两件大家具。此外,还有电视机、冰箱、自行车、大座钟、手表、电扇、餐具、花瓶、瓷茶具、桌布、玻璃杯、化妆品、成箱的衣服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男方家庭事先给了她一些礼金,使她有可能提前买到这些在农村里显得很阔气的嫁妆。

 民俗学者陈勤建先生曾三度参加上海郊区一亲友嫁女。1979年嫁女,农村经济刚好恢复,嫁女花费一千五百元;计有自行车、缝纫机、六条棉被和其它床上用品。1981年二女儿出嫁,花费三四千元,到1984年三女儿出嫁,大衣橱、五斗橱、沙发、自行车、电扇、洗衣机、电视机,应有尽有,外加十条彩被,二条鸭绒被及其它床上用品。

 嫁妆摆堂,整整放了两屋子。据说因电视机是黑白的,还特地在嫁女箱柜中放上数量可观的压箱钱。此事在当地热闹了几天,纪录很快被打破了。一位卖葱姜的女儿出嫁,专程从市区叫了二辆出租小轿车,越过黄浦江,在乡镇上兜风,酒席摆了三天三夜,嫁妆光彩被就有二十四条。要知道,这不是家招女婿,男家排场还没有算上。

 浙江、杭州一些地区所有的嫁妆中,一只红漆马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几乎是头等重要的。马桶叫做“子孙桶”,用马桶作象征物,显然一是因为它与生殖器官常常接近,二是因为这个桶状的东西与妇人的孕育器官和生产通道相似。马桶中要放进枣子、花生、桂圆、栗子、荔枝,取“早生贵子”、“五子登科”之意,还有的用五只红鸡蛋放入马桶,亦取“五子登科”之意。送“子孙桶”不但是祝愿男家早日生子,而且男家亲友中如有久不生子者,也可以向主人要“子孙桶”中的红蛋和喜果吃。据说,吃了很快就会有喜,就会生男孩。

 许多地方俗规嫁妆不能称“送”,以避“送上门的货不值钱”之忌,故俗谓之“发嫁妆”。发嫁妆,是展示女家风采的最佳时候,故各地都盛行张扬和炫耀,流行着“亮嫁妆”的风俗,有些地方说是“摆架子”。

 广东人发嫁妆的情景火爆异常,铺张奢侈,炫耀而繁琐。出嫁前一天,女家就将嫁妆发到男家,做嫁妆的工钱由男家支付,曰“搬嫁妆”。豪门送奁,用大灯笼上写明“×府送奁”或“×府双喜”字样,向仪仗店雇佣人夫,将所有妆奁一一用红绳拴牢,或置于下柜(用以载乘物品,形同方桌)上,或以食箱盛载,或担或抬。嫁女的妆奁,应有尽有,从厅房中的家什、床上用品、衣服箱柜、厨房用具、便溺洁具、香案锡器,样样俱全。别具一格的是与嫁妆同行备有一份《奁仪录》,上面将所有陪嫁之物一一列录,以示慎重,丝毫也不怕繁琐。

 男家收到嫁妆,要对照奁仪录件件清点,并必须回一张“敬贮佳奁,禺子婿某某载拜”字样的红柬帖。《奁仪录》以绫裱面,起首二页是洒金红纸,其余每页都是红纸印金色间行。首二页通常写着“荆钗裙布”或“荆布家风”四字。再后是分类:锡器、银器、家什、顾绣、玻璃、花瓶、镜屏、时钟、箱笼、床铺被褥、卫生洁具等。豪门大户还有屋契、田契、当押招牌及侍婢等等。小户人家也有谷箩、米箩、食箱、刀剪、秤尺等。

 浙江金华、东阳一带,在迎亲日发嫁妆。喜日清晨,女家便把所有的嫁妆就一一搬到场院,从木制家具到竹器制品,从生活用品到家用电器,统统用红绸捆扎,上面放上松柏、万年青、红绿纸屑,扎成抬扛,排成队列,然后燃放爆竹,众乡亲闻声赶来围观评议,热闹非凡。吉时一到,媒人带领着男家派来的迎妆队到来,先将男家委托她带来—的利市红包送给女家,以支付女家掌厨、烧水、梳新娘头以及打发乞丐,再送上猪心、红烛等礼。这时,女方才举鞭炮,让嫁妆起程,发往男家。

 有趣的是媒人要肩扛数根翠竹,谓之“子孙竹”,在前领路,一路不停地放着鞭炮,张张扬扬,浩浩荡荡地前往男家。在湖州一带,当女家把嫁妆发到男家后,由男方根据嫁妆的多少,包“行嫁包”给扛嫁妆的人,然后把嫁妆件件摆开,陈列于堂屋中,放鞭炮,招呼亲友、邻里都来观看,俗称“亮嫁妆”。

 说起“亮嫁妆”之俗,以广西荔浦一带最为奇特。按当地俗规,亮嫁妆在洞房内进行,俗称“开嫁妆箱仪”。仪式在婚宴后,新人敬茶完毕举行,由舅爷(没有舅爷的由伯爷或叔爷代替)主持。准备开箱前,舅爷高唱:“左边箱,右边箱,金子银子亮堂堂”。唱毕打开箱子,一边拿出箱内的物品,一边高唱嫁妆名称。

 拿一件唱一声,每拿出一件东西都随带出一些撤在箱面上的纸钞、硬币,哨哨落地,满屋飞扬。在围观者的“喔!喔!”声中,洞房里呈现热烈的气氛,显示娘家的富有。舅爷把拿出箱的嫁妆交给一位专门接物的人,在洞房的床上、桌上、地上一一摆开,让众人观看一番,以示体面。

 箱中除值钱的细软之物,手工绣品、衣料、日用品外,还有几样必不可少的陪嫁物:一小扎火柴,一小包食盐,一小瓶油、醋、酱,以示新娘勤俭能干,治家有方,同时炫耀娘家赔嫁齐全,吃、穿、用样样不愁。

 上海南汇一带,在迎亲日前一天发嫁妆,有“填箱”之俗。按当地俗规,新娘的红绿被须由嫂子缝好,父母把陪嫁给女儿的被头、土布、衣服、头巾等一一递给阿哥、阿嫂,由嫂子打成铺盖放到嫁妆箱中,以示这些东西都是哥嫂同意后陪嫁给女儿的,以免日后家中产生矛盾,谓之“填箱”。

 然后嫁妆置于堂屋,点上红烛。男家迎嫁妆的人来到后先付女家请各种师傅的开销,而后由阿舅开始发嫁妆。首先发一只子孙桶,发时说,“一眼眼破家牲椰拿仔去(即一点点破东西你拿去吧)”,然后大家才能动手搬嫁妆。

 有趣的是,当地俗规嫁妆一不能挑,二不能抬,也不能扛,一律用手拿。拿了嫁妆出门后一定要朝东南方向走,半路上嫁妆不能转手又不能停,而且明显很轻的物件也要装出很重的样子;明明不远就到的,却偏偏兜远路走,俗称“兜青龙”,其实是炫耀炫耀,故意“摆架子”。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女人陪嫁用什么好了吧。我们很多女人都在想着怎样到男方家中不用受气,并且受到一辈子呵护。其实陪嫁是有很多作用的哦,而且每个地方的陪嫁习俗都是不一样的。

;

〔节日与饮食〕浦江饮食文化丰富,中国现存最早的菜谱《吴氏中馈录》在出自浦江。十五横签(西部称十五横签、东部称十六横签) 被称为浦江版的“满汉全席”,已被列入当地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汉族聚居区,汉民族的节日在浦江都有相应的饮食礼仪。

如正月初一春节,吃汤圆,象征一元复始;正月十五元宵节,吃麦饼;清明节吃“清明馃”,它被做成三角形的,所以又叫“三角馃”,清明馃又分“白馃”与“青馃”,“三角馃”形似犁头,表示春耕农忙开始了;

立夏,吃麦衣(一种薄煎饼);端午吃粽子、茶叶蛋和绿豆糕;农历7月15中元节,祭祖,吃手蒲头馃;中秋节吃擂头馃(驴打滚)和月饼;重阳节吃麻糍,等等。

另外,红事(喜事)用红馃(杨梅馃)、白事(丧事)用白馃(横夹馃),新娘子回门(俗叫“转头趟”)、老人做寿、孩子满月周岁、房屋上梁、建灶乔迁的人家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分喜馃(“杨梅馃”或点有红点的饼馃)。

扩展资料:

浦江县隶属浙江省金华市。位于浙江中部,金华市北部,截止2013年,浦江县面积920平方公里,辖7镇5乡3街道、409个行政村和20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外来人口10万。 

浦江历史悠久,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建县,唐天宝十三年(754)置浦阳县,五代吴越天宝三年(910)改浦阳为浦江,已有1800多年历史。浙赣铁路、两条省道(杭金公路、蒋义线)和沪昆高速公路过境,义乌民航机场设在浦义交界处,县内公路四通八达,供电、通信设施齐全,具有发展经济的广阔前景。

浦江县地处浙江中部,属浙江金华。历代名人辈出,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水晶之都”,“挂锁基地”和“中国绗缝家纺名城”之称。  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

古代汉族有“杀鸡”的岁时风俗,流行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必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

家人尽量在二十八前赶回家,贴春联、问候长辈等。

二十九

俗称小年夜。一般煮肉,鸡、鸭、鱼、猪肉、牛肉、羊肉、茶叶蛋等等。煮好后放正屋堂前方桌上,点上香、烛、黄纸等由男主人进行祭拜,据说是拜神。传统中一般用猪头摆正中,两边各放一只全鸡、一只全鸭,鸡鸭的嘴里叼上红纸,意即大吉大利。然而现在很多人家不用猪头一类了,只放一块肉代替一下。祭拜完后放一通鞭炮。

年三十

烧一桌丰盛的菜,菜中间摆一碗白米饭。四周放约十副碗筷(数目视桌子大小),碗中斟上金华农村特有的米酒。然后又是香、烛、黄纸等点着了进行祭拜,只是这次拜的不是神了而是祖先,意即请祖先回来先享用。接着放鞭炮,完了再每个碗中添些酒。稍后撤往碗筷,全家就可以围成一桌尽情享用了。用餐完后,只要未结婚的,都会由长辈发给红包即压岁钱。哈哈,在今晚不管大人小孩都可以说是“姜太公在此,童言无忌”了,原先平时不答应玩的,不让碰的,今天全放开了。甚至男人出往打牌到天亮,做妻子的也不会数落。今晚家里会把全部的灯都点亮,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不过本地的习俗一般不守岁到天亮的,由于第二天早上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

大年初一

这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在上午会齐叔叔、伯伯等各家一起往上坟祭祖。摘些万年轻,不着名的绿枝条等拿回家插在门檐上。但妇女上坟是不往的,一般男主人带上儿子、女儿等往。我们当地今天是不干活的,例如妇女在今天可以不用往洗衣服。

大年初二

今天拜年只拜舅外氏。小孩子逢人就会说今天往外婆家拜年喽,呵呵。

大年初三后

从今天开始就可以正式走亲访友了,俗称拜年。一般是晚辈先到长辈家拜,然后长辈回拜。

到了初八一过,各村各镇就会举行龙灯会,用板桥相连,板桥上有各色花灯,长则八九百节,短则一两百节,晚上出来煞是好看。龙灯按一定的路线行走,灯头迎到门口时,要拜祭,放鞭炮并给一个红包。另外元宵节当然就是吃元宵喽,也要放些鞭炮,似乎有炮竹声才有节日的气氛

1、舞龙。

在金华,龙灯有板凳龙、纸龙、布龙等多个种类,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板凳龙。一个个人,扛着一截截的板凳,连成一条长龙,在龙头引领下舞动起来,那场面无比壮观。这板凳龙,一般均有百余桥(一节为一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余桥。一般来说,龙头一般会行至村内广场,进入广场只能圆圈前进,待龙尾进入,龙头已在桥灯层层包围之中。这时,龙头要设法逃出包围圈,这叫“龙头翻身”,龙头出圈后,龙尾又非将龙头包围不可,整个过程可谓“重重包围、灯火交错,最为壮观”。 围观群众争相从龙下钻过,名为“钻龙头”,钻后能求得龙神保佑,小孩快长快大,妇女早生贵子,成人长福长寿。 元宵前后,婺城区的各个乡镇街道,几乎都有迎板凳龙等闹元宵的民俗活动。

2、火炮节。

地点:金华浦江县岩头镇,时间:正月十四。火炮节又叫“迎太祖”,有着600多年历史。迎接“太祖”的队伍由太祖乘坐的轿子、四名身着古装的人员及一些吹拉敲打乐器的人员组成。在火炮节中,迎接太祖的队伍,每前进几步,附近的村民就会出来迎接,不仅点燃鞭炮欢迎,还烧香叩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太祖祠堂附近,鞭炮声连绵不断,燃放的开门红更是不计其数,足有上千个之多。在“火炮节”中,村民们还把水浒“梁山一百零八将”搬上了板凳龙,加入火炮节的行列。

3、抲年鬼。

旧时,浙江金华东阳一带,进入岁末腊月,民间有一种“抲年鬼”的风俗。“抲年鬼”从腊月初一开始,到十五结束。因为,这时候旧岁将要辞去,新年就要到来,为了千家万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间之鬼抲除干净,以免祸患滋生。“抲年鬼”者,都为街头乞丐或无业游民,头戴一顶武状元帽,脸挂一串红胡子,手执宝剑,腰系铁索,很象钟馗打扮,挨家串户地进行吆喝抲鬼。后面跟一随从,为其呐喊助威,主演者吆喝一句,随从者接应一声“抲”!这样边演边跑,遍及全村角落,以示把鬼导、怪抲完斩绝。最后由各家各户给予扮演者应有的谢情报酬。浙东“抲年鬼”的风俗,源远流长,起于唐朝。传说唐明皇一次受疟疾鬼作崇,久病不愈。一天,他梦见有个大鬼,捉住疟鬼而啖之,从此病就好了。唐明皇问大鬼叫什么名字?回答说叫钟馗,就是前番应试武举,其貌不扬,末被录取,因而撞死阶前。唐明皇醒后,就叫画工吴道子画成画像,并封他为鬼王。这就是后世传说能淡鬼避邪的钟馗,以后一直流传下来。每当家家户户准备杀猪宰羊,祈神祭祖,欢欢喜喜迎接新岁之际,有人就利用钟馗来为各家各户“抲年鬼”,借以讨取吉利的年彩,也乘机搞些钱来维持生计。

金华婺剧

婺剧在金华等几个地区非常的流行,也是浙江比较有名的地方戏曲了。这婺剧是将几种不同的声腔结合起来,成为了一种合班。

婺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黄金印》、《孙膑与庞涓》、《三请梨花》、《断桥》、《西施泪》和现代戏《桃子风波》等。著名演员有江和义、徐东福、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徐锡贵、王金龙、叶阿苟、郑兰香、葛素云、吴光煜等。

金华灯会

金华灯会,灯彩品目繁多,造型千奇百妍,绚丽多姿。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金华、兰溪称板凳灯,浦江称长灯),一般均有百余桥(一节为一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余桥,桥灯分龙头和灯桥两部分。迎桥灯主要阵式有:铁索箍、肚里滚、青蛇溜、麦饼挑、荷花旋、剪刀股、双开门、绕房柱等,极为精彩、惊险。

旧时庙会

旧时庙会多,尤以农历八月十三胡公大帝庙会最盛。届时善男信女烧香拜佛,络绎不绝。商贾云集,百货杂陈,除举行迎佛等俗定仪式外,还有表演迎大旗、三十六行、翻九楼、迎抬阁、演大戏等娱乐活动。现各地庙会多成娱乐活动会、物资交流会和文化节,但膜拜神佛等封建迷信活动基本废除,演戏、放**、迎龙灯、游艺、展览等活动丰富多彩。

春秋社戏

旧俗为酬谢土地神祇保佑丰收,由某村或几个村聘请戏班,称“演社戏”。社戏一般于春社、秋社期间演出,也有于某神祇生日演出的。永康农历正月十五演“寿龙戏”,三月十六日演“财神戏”,五月二十五日演“五谷神戏”等。又有为游桥、祝寿、得子、禁山、做谱等演出的。演场或在祠堂、晒场,或于田间溪滩临时搭台。经费由族、常开支,或由主持者向民间筹集。

社戏亦有“斗台”之风,即几个戏班同时在同地演出,以观众多者为胜。斗台前由组织者下令放铳为号,第一二铳准备,第三铳一响,各戏班先锋齐发,锣鼓共鸣,谁都不得抢先开场,斗台胜负按休场放铳响声为准,其时观众最多者为“最红场”戏班。“斗台”风以浦江为盛。

罗汉戏班

在东阳、义乌一带以村为单位,人数多少不限,每年七月半集中训练。开始推举一人牵头,称“领袖”。主持“盘拢头酒”,吃过拢头酒者,注入花名册,组成罗汉班。罗汉班武术有拳术、棍术、叉术、马刀术、枪盾术、叠罗汉等。均请拳师教练。花样有“背独脚”、“叠龙亭”、“叠出门”、“奈何桥”、“叠马”、“叠荷花”、“猴子洞”、“排字”、“叠牌坊”等。表演有飞叉、团叉、踏叉、套叉、钩叉等技巧。外加走阵、打盾牌、开四门、打五虎等,道具有旧式刀枪剑棒十八般武器,绿毛狮子等,配以锣鼓唢呐,于农闲时外出表演。罗汉班的人一律穿黑衣、红裤、竹节袜、黑白帮布鞋,腰系一条白毛巾,赤膊,不戴帽。

助兴豁拳

是喜宴中的一项助兴活动,又称“猜拳”。有“对猜”(2人豁拳)、“三关”(3人豁拳)等。妇女在酒宴中喝酒不豁拳,用转调羹的方式罚酒:将调羹放在一只空盘内,同桌人轮流用手指拨调羹柄使之转动,旋转停止后调羹柄指向谁即罚谁喝酒。 吴语是金华当地人民交流的主要语言,金华话属于吴语金衢片。共9个县市,从通话情况看,金华、兰溪接近,武义、永康接近,东阳、磐安与义乌接近,浦江更较特殊,汤溪镇的吴语更为古老,保留了上古口音,较其他地区特殊。其源流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的官方语言,是古百越语与古汉语相互融合产生的。

金华八婺县市的方言基本上是相通的,婺城区(除汤溪外)、金东区、兰溪、浦江、武义这些地方语言比较接近,只有汤溪话有点不同,大体上说的“金华话”指的就是这些地方的方言,义乌腔比较生硬,人称“义乌十八腔”。东阳话比较古朴、难懂,有时也把义乌、东阳两地方言单独称为义乌话、东阳话,但也不过是讲话声调上的某些不同。考察金华八县市方言的本字看,其实很多是同根同源的。其语音与普通话差别较大,共有八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其语法也不同于普通话,最为明显的佐证是定语后置于名词(如:腰身、菜咸、笋干、饭焦、豆腐软、鱼生、菜头生、楼阁、酒汗、板砧、膀蹄、头衔等);副词后置于动词(如:记添、吃添、走好等)。对不同性别的动物称呼常后加如:猪公,猪娘,鸡母,不同于普通话的公猪,母猪,母鸡。 金华菜是全国8大菜系之一浙菜的重要组成部分。烹调方法以烧、蒸、炖、煨、炸为主。金华菜以火腿菜为核心,在外地颇有名气。仅火腿菜品种就达300多道,讲究保持火腿独特色香味。

金华的风味小吃以金华夜煲最为著名。此外还有金华酥饼、东阳沃面、金华汤包、兰溪鸡子馃、浦江麦饼、磐安拉面、金丝蜜枣、杨梅烧酒等。 东阳木雕、兰溪滩簧、浦江板凳龙、浦江乱弹、黄初平(黄大仙)传说、永康十八蝴蝶

金华婺剧、金华道情、东阳翻九楼、永康锡雕、浦江麦秆剪贴、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

婺州举岩绿茶制作技艺、金华火腿腌制技艺、诸葛村古村落营造技艺、俞源村古建筑群营造技艺

东阳卢宅营造技艺、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磐安赶茶场、浦江迎会、兰溪断头龙、永康九狮图

浦江剪纸、东阳竹编 佛教

三十六洞天与金华道教。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神仙传卷二·皇初平》是关于黄大仙最早的记载,而在金华的地方传说中更有:大仙出世、叱石成羊、二仙造桥等民间传说,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关于描述黄大仙的诗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7339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