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了。蔡浙飞女,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新昌人,1974年12月出生,已经结婚了。蔡浙飞扮相俊秀,气质潇洒,功底扎实,文武兼备,因其舞台扮相酷似茅威涛,并受茅之艺术熏陶,在唱腔与表演上着力继承茅的风格特色,成为茅威涛的接班人。
绍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订婚习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特色。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绍兴订婚习俗:
1 提亲礼:男方家庭代表一般由长辈或亲戚带领,带着礼物和彩礼,前往女方家中提亲。在女方家中,男方代表会向女方父母表示男方对女方的真诚爱意,并商定婚期和其他细节。
2 定情礼:男方家庭在提亲后,会送一些定情礼物给女方家庭,以示诚意。这些礼物可以是金银首饰、红包、茶叶等。
3 过大门:男方家庭在婚礼前一天,会带着婚礼用品和彩礼,前往女方家中进行“过大门”仪式。男方家人需要经过一系列“关门过槛”的考验和挑战,以取得女方家人的“放行”。
4 交换婚礼物:男方和女方家庭在婚礼前会互相交换婚礼礼物,以示双方的尊重和祝福。这些礼物通常包括金银首饰、红包、衣物、家居用品等。
5 婚前宴席:在婚礼前,男方家庭会邀请女方家庭共进一顿丰盛的宴席,以庆祝即将到来的婚礼,并进一步加深双方的感情。
6 婚礼仪式:绍兴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迎亲、拜堂、敬茶、交换戒指等环节。这些环节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绍兴的订婚习俗因地区和家庭而有所不同,上述仅为一般性的介绍。实际情况可能因个人选择和时代变迁而有所差异。
浙江新昌县端午节风情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或重五。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相传二千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沉,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定为节日,各地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新昌端午节有门插艾蒲,喝雄黄酒,吃汤包,做香袋的习俗。为了纪念这一节日,我们特编辑了这组颇具地域特色的有关新昌端午节习俗的文章,以飨读者。
家乡的端午节
老家在双彩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乡邻们平时忙于劳作,而对祖辈传下来的节日却并不含糊。
五月五,过端午。五月初五一早,就有人去村头的水渠边割菖蒲,又从菖蒲的末端剪下一小段横串在上面,做成一把剑状,与艾蒿一起斜插在门环上。那天中午前,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菖蒲和艾蒿,成为小山村过端午节的象征性景观。
中午,村里的老年人会在盛满烧酒的碗里放一撮雄黄,然后将雄黄酒含在嘴里喷洒在房子的角角落落,说是可以驱蛇虫。端午节喝雄黄酒,其实只是轻轻嘬上一小口,并不多喝,更像是一道虔诚的仪式。还有人会用手指蘸点雄黄,在门上划出一个“王”字。一些生性活泼顽皮的儿童还会要求大人在他们额上抹点雄黄,这时大人也往往乐意为之,有时干脆在小孩的额上抹出个“王”字来,祈求避灾消难,给小孩带来平安。
端午节那天,村里的小孩可以向新媳妇讨香袋,这是家乡过端午节的一个风俗。这年年初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会事先做好一大串香袋,到端午节那天分送给左邻右舍的小孩,一来展示一下自己做女红的手艺,二来也借此与邻里结个善缘。如果这一年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不多,那么村里未出嫁的小姑姑也会做些香袋分送给小侄子小侄女。
老家在山区,没有平缓的溪流,端午节自然没有了赛龙舟这等盛事。端午节也不吃粽子,老家的风俗只有在春节时才吃年糕和粽子。端午节那天,除了洒扫庭院,年轻的主妇就动手裹些汤包,让家里人美美享受一回,还会蒸些汤包给村中孤寡老人送去。
家乡的端午节,虽没有春节走亲访友那么热闹,倒也显得民风淳朴,情趣盎然。
端午节习俗
新昌每于端午节,还有小孩左臂系五色线的习俗。以前,家家自制张天师偶像,置于门额之上;或将艾蒿作人形,又以竹作剑,置于门前,均取避邪之意。也有在门楣或门上贴朱砂符、八卦图或钟馗捉鬼图的。
这一日,新昌习俗除吃端午馄饨外,还有吃粽的习惯。乡间也有喝雄黄酒的,此俗与白娘子许仙故事有关:传说白娘子系白蛇所化,与许仙结成恩爱夫妻。法海则视白娘子为妖孽,于端午日暗中指使许仙强劝白娘子饮雄黄酒,以使其现出原形。故谓雄黄可以避邪。
此外,新昌等地尚有“发庚”、“送扇”的习俗。如某家在年内娶媳妇,就要在端午节发庚,男方除向女方送去结婚吉日良辰之外,还得送白糖桂圆等礼物。如遇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则娘家父母兄弟须向婿家送去扇子、手巾、麦饼之类的东西。扇子按性别分出等级,送女儿、婆母的,多是制作精致的细芭蕉扇;公公、大伯则赠以大芭焦扇,以示区别。
端午话艾蒲
艾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一种特殊的浓郁香气。用艾蒿治病,我国很早就有记载。艾蒿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对治疗结核菌、伤寒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夏季,把采来的艾蒿拧成绳,或做成艾棒晒干,在蚊蝇较多的时候点燃烟熏,既可使屋内消毒,又可驱除蚊蝇,保持室内卫生。
菖蒲又名水剑草、蒲草,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分为水菖蒲和石菖蒲两种。菖蒲挺直的叶片好像钟馗的宝剑,民间传说,钟馗执剑斩杀天下妖孽,菖蒲就被人们当作驱邪之物。直到今天,民间还有用它来治疗痢疾的。古人用菖蒲泡酒,其味清涩,余香满口。菖蒲还是一种雅致的观赏植物和装饰品。古人常将兰、菊、水仙、菖蒲誉为“花草四雅”。
端午节插艾挂蒲不仅是一种民俗习惯,而且有着除灾灭病、讲究卫生的科学意义。
端午与香袋
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袋。追溯香袋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色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成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袋。香袋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抱朴子》中就有记载:“黄帝欲登园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戴雄黄,其蛇皆去。”后来这个记载被美国人爱伯哈德用于他编撰的《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记载道:“黄帝部落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道高明,派人前去讨教医治瘟疫的办法,广成子用雄黄装包,让他们戴在身,结果病治好了。”这一说法倒也有科学的道理,可见香袋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
端午时节,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袋能驱邪解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和蒲根,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有些地方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脸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袋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香袋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离,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当事人提到“离婚证”,那么显然双方是想选择采取协议的方式离婚。那么在协议离婚过程中,关于离婚地点的选择,必须是双方任意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否则无法办理。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规定, 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也就是说,如果双方想在泉州领取离婚证,那么有一方的户口必须在泉州,否则无法办理。
同时,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一条规定, 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二)本人的结婚证;
(三)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新昌生活习俗 主食:平原以稻米为主,山区以六谷、番薯、粟米等粗杂粮为主。缺粮严重,常辅以野生果菜。民多菜色,待番薯出才好转。一日三餐,干稀参半,先吃点番薯南瓜填肚,只农忙时加点心。用粮精打细算,多留饭娘,提早淘米,以提高出饭率。有“三年烂饭买亩田”之说。惜粮成风,教育小孩“饭粒落地篰篮大,老天要响蓬蓬(打雷),”“饭粒不吃尽,长大讨麻皮老婆(或嫁麻皮老公)”。新麦新米登场,先祭天地灶司,合家饱餐叫“尝新”,现已三餐大米、白面,六谷、番薯多作饲料。 菜肴:民户自制咸菜、面酱、霉豆腐(腐乳)、苋菜梗、咸笋头等为“常下饭”。平时难得上街买豆腐小菜,更少动荤腥。回山等地过年无鱼,用木雕鱼头代替,鸡和肉之类好菜藏着待客人,叫“省嘴识客”。农村多腌食,或熯或蒸,省油省柴省时间,城镇多煎炒,较鲜淡。旧时宴飨亦俭素,设馔数味,皆上物,多用六大盘、十碗头、盛大块鸡、鱼、肉,讲究经济实惠。明万历时稍奢,上者五湿五干,攒碟劝盘,并以鼓吹杂剧侑客。民国时富家及衙门官商的高档筵席有“十六汇鲜”、“二十四汇鲜”等规格,甜咸干湿齐备,用十大盘、六中盘、八小盘,其中需用青翅(高档鱼翅)、青板肚、燕窝、红尾(大开洋)、西口蘑菇、干贝、海参等山珍海味,每桌价十多银元。旧俗,宴席上不用牛肉和鲤鱼。“牛”为农家之宝,仅在祭孔夫子时一用,称“太牢”;鲤鱼有“跳龙门”之称,读书人忌食。解放后尚简,行六大盘、八大盘。80年代起,公费宴请规格渐高,鳗、鳖、海虾、河蟹、黄鱼、牛肉、名烟名酒视为常品。 饮料:旧时,冷饮以“什花”最普遍,用木莲子磨洗而成,凝成透明块状,打散加糖醋食用,为人所喜,久已停止出售。还有乌槠豆腐、黄芪豆腐等,已不多见。夏季用绿豆汤以及秋蒿、六月霜、金银花、白菊花等泡茶祛暑。客来泡茶叶,加糖以示敬重。80年代,啤酒、汽水、可乐等已普及,备有咖啡、可可者亦不少。 风味食品:花色繁多,制作方便,多属土产: 春饼,又名饼筒,街头设摊甚多。形如满月,薄如蝉翼,白中透黄、略带咸味,酥脆香美。一斤面粉可制作60~70张,6张为一“大”。裹以油饺、油豆腐,独具风味,为日常点心。裹上精肉、葱花之类油炸可制成春卷,为酒筵佳肴。作旅行干粮和礼品馈送也很受欢迎。炒面饼筒下酒请客象征和好,有“麦裹麦,事情了一百”。“俞德兴炒面解纠纷”之说。吕瑞基家制作春饼特佳,可保存一月不变质,1958年曾送北京展出获奖。春饼由“镬拉头”演变而来;又一说是立春日的食品,以面为皮,包以馅做成“面蚕”,象征蚕业丰收。风味菜肴以肉食加工为多。 肉糕:用剁碎精肉摊在豆腐皮上做底层,上铺蛋丝,淋上生蛋清,蒸熟,红黄相间,切成菱形块状,形制美观,鲜香可口,为上等菜。 三套肉:鸡内藏猪肚,肚内藏猪肉,蒸熟后切片,蘸酱油或椒盐,三味俱有。还有“糟鸡糟鸭糟大肠,腊鸡腊鸭腊白鲞”,“扣肉、扎肉、粉蒸肉”各具风味。糟肉制作简单,将肉煮熟切块,搓上盐,置入四壁糊有酒糟的小瓮内封口,经20天可食用,肉味糟香皆备。条肉切块扎蒲草,用鲜汁酱油调味,先猛火后文火炖至软而不腐,倒入金瓦钵中冻制而成“扎肉”,肉饱满,色光好,香味足,入口鲜美。解放前后,知味馆制作山间野味极佳,常为美食者激赏。 旧时的风味名小吃还有:咸全来包子、甜全来糕点、厉兰香豆浆、小宝生猪头肉、江西佬马头汤包等。又有黄精干、蕨粉面、芋饺、青饺、岁糕饼、白药酒、竹筒饭、豆干萝卜、小炉烧饼、麻枣、麻片、雪片、水晶糕、枣仁糕、桂花糕、姜丝糖、麻酥糖、脆油条等,均有佳味特色,常能引动游子乡思。新昌人待客多用米海茶,兼作饮料和点心。选纯净、饱满的糯米蒸熟、晾干、压扁晒燥成米扁,炒成米胖,叫米海。加上白糖、金豆,用开水冲泡,叫米海茶。味香甜,解饥渴。正月初一,家家食用。 服饰:古代士民皆粗布白衣,平巾直身,极朴素。明万历间,士夫峨冠博带,儒童方巾彩履色衣,富贵子弟亦僭服之。清至民初,长袍马褂瓜皮帽为礼服,平时对襟短衫。女穿大襟衫或旗袍,戴耳环、手镯、戒指。姑娘多蓄长辫,婚后盘髻于脑后。20年代,公务人员及学生穿中山装。抗日战起,校内风行**童军装。建国初通行中山装、列宁装,蓝色为主。80年代流行西装、羊毛衫、茄克拉链衫,人造纤维代替棉布,毛呢皮货逐渐普及。妇女讲究化妆,首饰、发式多样化,四季服装多变,戒指已普及,耳环、项链随处可见。旧时农村穿草鞋,雨天穿木屐(俗名“的笃”),现已为胶鞋、皮鞋代替,各色旅游鞋盛行。 宅居:旧时民居极简陋,黄荆编壁,泥涂而已,茅屋土房,仅蔽风雨。城镇以砖木结构楼房为多,富家才刷以白灰。楼房结构有三间面、五间面、七间面之分,两边镶居头。大户聚族而居叫“大台门”,中有天井,形成“四合院”、“走马楼”。有的台门分前后几进,合成屋楼。拔茅有座“千柱屋”,建于道光年间,有999根柱脚,现住16户尚觉宽敞。80年代,城乡大兴建房热,普遍用钢筋水泥结构,三层以上,住房单元成套,设备完善,并力求美观舒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