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撰稿 吉耳
又过节了,婚礼又扎堆了,你又要开始“随份子”了。现在告诉你三个“秘密”:第一,不送人情红包的严重后果;第二,送人情红包要支出多少(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第三,收红包,能赚回多少钱
打算赚100万的婚礼
中秋,然后是国庆。走在大街上,婚礼的车队不时迎面而来。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在这个“黄金时段”举行婚礼。而这意味着,又一轮送红包的场面等待我去应付。
先介绍我妻子大学时的一位女同学。她路经广州,特意带着她的未婚夫来和我们见面。饭吃得差不多了,话题也已经从叙旧过渡到对未来的计划上。我随意问起他们俩打算什么时候结婚,是否要“大办一场”。
“这是肯定的,能不能赚上100万就看这场婚礼了。”她的话让我和妻子惊呼起来。我们在几个月前就领到了结婚证,也办了婚礼,但还没有回家乡请亲友们吃一顿饭。在崇尚传统的中国人看来,这说明我们的婚姻仍然没有得到双方家庭和整个社会关系网络的确认。但是操办一场隆重而别致的婚礼,应该要花不少钱,怎么可能反而会赚钱呢?而且是赚100万?
女同学的计划很简单:她和丈夫在家乡沈阳举行的婚宴大约会邀请500位客人,每人至少会送来象征人情的红包2000元;这样算起来,岂不正是100万吗?当然还要扣除操办喜宴的成本,但这也就是几万块钱的事。
问题是,每人2000元的人情红包,标准是不是太高了点?
女同学对我们的疑惑有点嗤之以鼻。“关系好点的,2000元算什么?少于这个数,根本就不好意思坐下来吃饭。”
这样的话我可不敢随便回答,只得支吾几声。虽然我是第一次碰见有人对人情红包抱有这么高的期望值,但是举办婚礼不会亏,而且规模越大越赚钱,这我可早就知道了。
在这篇谈论人情红包的文章里,我会尝试着回答关于它的几个问题———我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使用“人情红包”这个词来表述我们所讨论的这个东西。因为无论你是在哪个场合使用它,重点都在于“人情”两个字。
关于红包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情红包真的很重要吗?
在中国,红包的意义可不能低估。首先,它是个人身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一个确认。你当然可以选择不去参加别人的婚礼或其他宴席,如果你不担心这在别人眼里会成为你孤僻、无情或至少是吝啬的标志的话;你也可以两手空空地去喝别人的喜酒———我很怀疑这一点,正如怀疑你可以上音乐厅而不买门票。实际上,只要你需要维持你的社会关系,你就必须心甘情愿地付出这个代价。
其次,它在很多时候是衡量彼此关系深浅程度的一个尺度。在我所居住的广州,参加婚宴的“门票”基本价格是每人200元,若是夫妻两人同时出席,双人票则是300元。只要达到这个价格,你至少可以心安理得地在宴席上喝上一杯喜酒。但正如我所说的,这是“基本价格”,如果你把婚宴的主人认作你的好朋友,价格应该升到600元。而且不会意外,在某些城市这个价格还会继续升高。
或者你认为友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于是决定持“基本价格门票”入场参加一位好朋友的婚礼———我劝你放弃这种会给对方带来困扰与失望的做法。我有一个从17岁就认识的好朋友,以往每个假期我们都会聚在一起玩电子游戏,但自从我在婚礼结束的那个晚上拆开他送来的红包,看到里面只有一张面额为100元的红色钞票之后,我们便渐渐失去了联系。我不会否认,我在很长的时间里为一个问题而苦恼:原来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友谊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吗?
再次,它还是体现个人身份的一个标志。你与你的上司一起参加同事的婚礼,如果上司掏出的是和普通员工一样的200元,他一定会引起众人的腹诽与意味深长的眼神。我有一位说话直率的同事,就曾经在自己的婚礼前主动向上司申请600元的红包,与此同时,他给我们下达的指标是300元。结果他成功了。
作者: zqjzct 2007-10-8 14:19 回复此发言
--------------------------------------------------------------------------------
2 人情红包为什么非送不可
第二个问题:送人情红包要支出多少?
我找到一个很好的样本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我。我是一位28岁的已婚男性,生活在中国南方大型城市,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良好的社会关系(当然也算不上交友广阔),我在维持社会关系上的花费应该能够代表中国人的正常水平。根据我的记录,我和妻子过去一年内在人情红包上的花费如下:
2006年10月8日,朋友A在桂林结婚,400元;
10月20日,朋友B在珠海结婚,400元;
10月29日,我的表兄在南宁结婚,699元;
12月8日,朋友C在南宁结婚,1000元;
今年1月7日,朋友D在广州结婚,400元;
1月22日,朋友E在广州结婚,300元;
4月17日,朋友F在广州庆祝女儿百日,105元(以纸尿片形式出现);
4月30日,朋友G在南宁生下女儿,366元;
6月1日,朋友H在珠海结婚,300元;
8月10日,朋友I在东莞结婚,200元。
将这几个数字相加可得,我的家庭近一年在这上面的支出是4170元。当然,这不包括我最近拟支出约2000元。在我所居住的广州,2006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851元,我的家庭有我与妻子两名成员,也就是说,我们的人情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05%。
你可以说这个比例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因为也许我的收入会比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也许我过于慷慨,也许我碰上了一个太多人结婚与生育的年头……但我后来向身边的朋友了解发现,这确实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第三个问题:收人情红包能收入多少?
之前,我们都是从施与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也有成为接受者的机会。当然,机会只有一次———举办婚礼(要知道,若干年后的儿女出生、满月、毕业、结婚等收取红包的机会都是来自你的婚礼)。
根据我的经验,举办婚礼确实是一项回报率比较高的买卖,它足够让你在收回投资之外,解决蜜月旅行的经费。但是在我看来,试图把买下一套房子的期望(100万)寄托在这上面,无疑是一件愚蠢的事。
更何况,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说,领人情与获得贷款有着相同的本质:在今后的漫长岁月里,你迟早要把这笔钱逐一归还到曾经把它们交给你的人手中。它永远在人群之中流动,你可以暂时使用它,但是你也必须将祖母的教导铭记于心:别忘了那些借钱给你的人,等他们需要时,把钱还给他们。
送红包的技巧
关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你与对方的关系。
在6月1日朋友H的那一次婚礼之前,另一个朋友决定与其他几个人一起每人出资200元,给H送一个集体红包。但事后她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因为她和H是不错的朋友,集体红包无法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于是她退出了统一行动,单独送上了300元。
在BBC广播电台的一个英文教学节目里,主持人把这种送集体红包的行为叫作Whip-round,他的解释是“把钱集中起来,以集体的名义为某人买件像样的礼物”,中国人的说法是“凑份子”。
对待感情一般的同事,凑份子是一个稳妥的办法,它既安全也省钱。但凑份子无疑也是一个“我们没有太深交情”的宣言。如果你想避免戴上这样的标签,那就必须向凑份子告别。
在我上面所列举的例子中,你可以看到有不少婚礼是在外地举行。当我在8月10日因事无法赶到东莞而人情红包又必须到达的时候,我托一位到场的朋友为我送上一个“基本价格”红包,与一句祝福。中国有一句俗话说“礼到心意到”,就是这个意思。
在我的婚礼上,一位老朋友送来了600元的人情红包。非常够意思,不是吗?可糟糕的是,她和她的丈夫决定不操办婚礼。在我身处的中国社会现实中,这意味着人际关系的某种微妙的平衡与默契被破坏了,这个事实让我和妻子在一段时间里忧心忡忡。直到知道这位朋友准备生孩子的那一刻,我才感到轻松:我终于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了;我们之间又恢复了平衡,默契也得以保持。
你看,这就是中国奇妙的人情。
我们的生活按它的定律来运行。你无法轻易地将它视作虚伪或伪善,因为道德要遵守,仪式要进行,失去它与失去生活的准则事实上并无二致。
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位女同学那里吧。在与她告别之后不久,我和妻子向她发出邀请参加我们的婚礼,我们不约而同地想知道她会不会照她说的那样去做。令人遗憾的是,她恰好就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声称要去东南亚某国解决她的留学未尽事宜;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婚礼结束后的第三天,她又打来了电话,说问题解决了,她又回到了国内。
这让我和妻子一致决定,我们不会参加她的婚礼。当然,她也不会收到我们的红包。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同时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南宁市少数民族人口众多,风俗人情多样。风俗是一个地方约定俗成的习惯和礼节,南宁市的结婚习俗是多个民族相互交汇融合的产物,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南宁的结婚风俗有哪些吧?
1在结婚当天,新郎要去新娘的家里去迎娶新娘。这个在结婚前都是有规定的时间的,新郎要按照固定的时间也就是吉时去迎娶新娘。当然在新郎后面还要跟随许多的伴郎,帮助新郎能够顺利地迎娶到新娘。新郎到达女方的家门外以后,首先要燃放一挂鞭炮,借此来告知女方的父母,新郎已经在门外了。
2鞭炮燃放完之后,先由伴郎下来,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布条,挂在女方的门上面,在布袋的边角要放一些花生和大米,寓意吉祥如意。 接着会有一个小孩子托着茶水和毛巾在门外迎接新郎,新郎首先要给这个男孩子一个红包,接着要喝下茶水用毛巾擦擦脸。等到走到大门的时候,这时候要注意了,不能踩在门槛上进门,而要踏过门槛走路,不然会不吉利的。
3新郎进门以后并不是立即到新娘的闺房去,而是由接送新郎的人领到客厅去。客厅里会坐一些女方的亲戚,这时新郎的伴郎要向客人分发从婚车上带下来的喜糖和糕点,让大家都要沾沾喜气。女方这里会为新郎准备一大碗面条,象征着新娘和新郎婚后生活要长长久久的。
4新郎接过这碗面条之后,也要给做面条的人一个红包,但是新郎不能把面条吃完,一般是要留一点,这是给女方的父母“留面子”。 等到吃完面条之后,新郎还要和岳父岳母谈一会话,一般是表达自己会好好照顾新娘,会和新娘幸福的生活,一直到规定的吉时以后,新郎才能去新娘的闺房里迎接新娘。然后新郎的伴郎会拿出结婚戒指,新娘和新郎完成交换戒指,之后新郎带着新娘去拜别自己的祖先。
送礼不在多少上面,关键是体现同学朋友之间情谊,因平时各自工作忙很难在一起聚会,所以利用结婚生日在一起聚聚联络感情;至于给送礼多少视自己的经济状况100元至1000元不等,还有送更多的少送也没什么只要有那份情就行了;再说礼尚往来嘛
不单是南宁、宾阳,全中国的婚宴我想大概都早已被西化了吧,通常都是在广发喜帖,遍邀亲朋好友同事领导,汇聚酒店收收红包、喝喝酒、吃吃饭什么的,无非如此,并无什么出奇之处;
倘要说一些传统的习俗,那便是接亲和摆酒了,一般情况下,男方都要到女方家拜见女方家长,吃过饭后,将女方接回自家中,同时,除了在酒店摆喜宴,村子里头还要再摆下流水席,以飨父老乡亲。
此外,至少宾阳这边还有一个吃“洗碗酒”的说法,也就说,婚礼前一天晚上,在男方家摆酒席,宴请一些亲朋好友什么的(具体请些什么人,倒没有太大的讲究,主人家自己掌握吧)。
一般来说,领了结婚证,也就在法律上属于夫妻了,不过地方的习惯,还是要摆酒,这也就是为了告诉别人“吾今入城矣”,至于住不住在一起跟办酒席的关系,呵呵,屁关系没有,不过是为了趁机团结友好外界关系,或者有钱的把婚宴的档次往高了抬、赚个眼红眼热罢了,您说呢?我想,警察也不至于会因此而拷人入狱的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