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爱珍的生平经历

佘爱珍的生平经历,第1张

佘爱珍,早年毕业于上海启秀女中,后加入黑社会,拜上海黑道人物季云卿为养父。佘爱珍精明强悍,容貌甚佳,善于交际,又以精于射击著称,后与上海流氓头子、伪76号警卫大队长吴四宝结婚。

1941年春一个星期天下午,佘爱珍要越过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与正式租界的分界线,到愚园路与极司非尔路路口、百乐门舞厅隔壁的百乐门理发厅美发,在关卡检查时因佘爱珍的保镖不愿交出手枪,与数十名租界巡捕发生冲突而引发枪战。

司机和保镖均当场死亡,佘爱珍本人则奇迹般地毫发未损。76号特工总部出动两辆卡车与公共租界巡捕对峙。最后佘爱珍被巡捕房短暂关押后释放。

这一事件引发了后来多起76号特工总部针对公共租界巡捕的暗杀事件,当事人英国籍警官回国避祸,而工部局也同意76号提出的可以带枪进入租界的条件。1942年吴四宝被毒死后,佘爱珍与汪伪政府中央宣传部常务次长、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男友胡兰成同居。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佘爱珍逃往浙江天台乡村藏匿。行踪暴露后被捕入狱,判刑七年。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上海时,佘爱珍被保释出狱  。佘爱珍在香港居留三年后,前往日本,1954年3月与胡兰成结婚,在日本长期定居。

扩展资料:

佘爱珍的老公胡兰成

胡兰成出生於浙江嵊县,青年时於燕京大学退学,对日抗战时期替汪精卫的亲日伪政权服务,在政治上的地位常为人不齿,并有中国近代著名汉奸的丑名。

胡兰成的文学功底很深。作品很多,比如《山河岁月》、《今生今世》、《战难,和亦不易》、《禅是一枝花》 等等,为世人推崇。

做文人可以,但是做官,胡兰成真得不会。1937年3月,受汪精卫之邀,胡兰成任上海《中华日报》主笔。1939年12月,胡兰成正式前往南京任汪伪政权宣传部次长、伪行政院法制局长,成了以陈璧君为首的汪的嫡系“公馆派”的一员儒将。

当时,汪精卫称他为“兰成先生”,经常向他“殷殷垂询”,他因此被称为汪精卫的“文胆”。胡兰成踌躇满志,自诩“稳坐政论家第一把交椅”,“和平运动时位居第五”,不料因此得罪了汪精卫、周佛海和林柏生等人。

胡兰成与中国当代重要女作家张爱玲的一段恋情常为人津津乐道,他晚年出版的最後一本书《今生今世》详细的描写了他在爱情与政治上摇摆的个性。

1944年8月间,胡兰成与张爱玲两人结了婚,是年他38岁,她23岁,没有举行仪式,只写婚书为定,文曰: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胡兰成在抗战胜利後逃到日本,晚年曾到过台湾文化大学开课教书,1981年他死於日本东京。

—佘爱珍

最近,一篇帖子在上海人朋友圈里刷了屏……

《老娘舅》

在上海电视台开播的沪语海派喜剧

着眼于上海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累计超过1000多集

2007年12月 停播

总共经历 12余年 的时间

伴随无数“新老上海人”度过

是孩童、成人、老人茶余饭后的最美好的剧集

要不是这篇帖子,可能很多人都不会在意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

也许很多人已经不记得

现在功成名就的专业段子手+业余歌手

薛之谦

他那时候真的是个简单点的绅士

曾在老娘舅默默的打了一个酱油

也许很多人不记得

在《吐槽大会》上作为薛之谦好友出现的

朱 桢

不仅仅是一个专业婚礼司仪

也不仅仅是让薛之谦当了两次伴郎的奇人

他还曾经是《老娘舅系列剧》中老娘舅的孙子董彬彬

也许很多人不记得

还没有成为关谷的,也没有怼过王家卫的

王传君

也曾出现在这里

没有黑框,也没有大胡子的造型

清爽到鲜肉至极

也许很多人不记得

这里的 阿 庆(陈国庆)

不只是会讲故事

还会卖奶茶、开超市

“珍珠奶茶真好喝”

“超市是你家,东西随便拿”

这两句名言放到现在,肯定也是“网络流行语”

也许很多人不记得

赵若虹

还没有成为嗲妹妹

也没有 赵**不等位

而是在这里客串小角色

当这部剧的主题曲一响起:

“百年的上海滩 世纪新大道

眼前的变化快得不得 了”

多少上海家庭搬好了凳子椅子

守在电视机前

期待着这个幸福小区里又发生了

什么真实有趣的市井故事

它们仿佛在里面能看到自己身边

熟悉的街坊和日常生活的影子都在眼前

说起这部剧的主角们,就更令人怀念了

董家 第一代

老娘舅、老舅妈

董家第二代

董慧芳、董大方、董小芳

董家的三姐弟

是第一代老娘舅之中的主演

后来董大方夫妻俩去了澳洲

小芳则和阿德哥分分合合

感情纠葛就跟琼瑶剧一样

董家第三代

董彬彬、董佳佳

第一第二部之中的两个龙凤胎小鬼头

到了第三部已经成为了大人了

彬彬是朱桢演的我们都知道

那你知道佳佳是谁演的吗?

佳佳的演员叫粟奕

她是著名舞蹈演员黄豆豆的妻子

老娘舅的好邻居

阿庆、阿德、杜禄冠

康大海、富贵嫂、阿美、美娟

各色的形象 百态的人生

每一个人都有着鲜亮的人物性格

或多嘴八卦、或踏实肯干、或抠门吝啬

就像是我们身边的邻里亲戚

还有已经离去的王伯伯

王 双 柏

他是已故滑稽戏泰斗姚慕双、周柏春的徒弟

根据两位师傅的名字,各取一字改了名

他的表演艺术功底深厚

能唱江浙沪十八调、会拉胡琴弹钢琴

王伯伯的角色他一演就是十二年

可惜,在2014年,他因病与世长辞

在小文印象中,“王伯伯”还很“健”,作为小区的“居民小组长”,总是热心肠地来传达小区的各种消息……没想到早在2014年就已经去世了。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然而,不得不承认,在经历多次改版之后,这部陪伴着80后、90后长大的戏已经难求新意。

在06年第四次改版之后,由于播出频率从每周2集提高到每天2集,第四版“老娘舅”剧集的各方面制作水平都有所下降,剧本开始出现一些粗制滥造的局面,渐渐脱离实际生活,例如一些角色重复离婚-结婚-再离婚-再复婚等等,遭致不少批评,导致收视率一落千丈。最终,这部传奇式的巨作终于在07年12月结束。

剧集终结之后,另一部设定于民国时期大上海的情景喜剧《啼笑往事》(也叫《噱战上海滩》)接档。虽然沿用了原《老娘舅》剧组的大部分演职人员,但《老娘舅》当年的辉煌已经难以复制。与此同时,一个沿用了“老娘舅”IP的纠纷调解节目《新老娘舅》开始播出,近年来也引发许多争议。

期待海派情景剧强势回归

值得欣慰的是,沪语的传承和保护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诸多热门影视剧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上海话”的踪迹。

之前热映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中就有大段的沪语对白

许多以上海为背景的影视剧也热衷于让演员秀两句“上海闲话”

最令人兴奋的是

今年春节

重新翻拍的 《七十二家房客》 在上海电视剧频道播出

更是好评如潮,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

老剧新拍,众多滑稽戏的“熟面孔”都出来了

王汝刚、毛猛达、张小玲

陈国庆、李九松、龚仁龙

计一彪、钱懿、潘前卫、陈靓

许榕真、孙启新、骆文莲

“三六九”、 “二房东”、 “流氓炳根”等一代经典滑稽形象,“三六九,拉现钞”、“他奶奶的,你一看就不是好人”这些经典台词也重新回到了荧幕上。

在春节期间的短短8天内,最高收视率创下57%,平均收视率高达376%,创造了上海电视剧频道黄金档的收视率新高。从播出以来,始终占据电视剧频道收视首位,并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还直呼: 8集太短了!

网友们纷纷表示, 阿拉上海闲话腔调老浓了!希望多一点海派情景喜剧!

小文说:

传承本土文化,天然“语境”很重要

如今,上海人打开电视机,很难再听到阿拉自家额“上海闲话”。上海小囡不会讲上海话或者“洋泾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小文就曾经在地铁里听两个年轻白领谈论去医生(上海话叫“医桑”)那里看病的经历。一个“医森”来,一个“医森”去,听得小文好不揪心……

今年上海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现身说法,呼吁保护和传承沪语和本土文化。市人大代表、著名滑稽戏表演艺术家王汝刚建议打造特色剧场来传承本土文化。通过打造一些特色剧场,比如本土剧场、海派剧场……让滑稽戏、沪剧、曲艺评弹等上海人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轮流演出,让本土文化有一块立足之地。

还有一些代表也建议沪语进课堂、编入教材,让孩子从语言开始,接触本土文化。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平也曾回应说,将在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实际,在学校开设沪语选修课、兴趣课等。又有消息称,目前幼儿园的沪语选修教材已经编纂完成,将选择部分幼儿园进行试点。

但在小文看来,如果上海小囡要在课本里才能学会上海话,甚至还是“兴趣课”、“选修课”,未免也太可悲了些。

有些人认为“推广普通话”、“学校讲上海话要扣分”等规定限制了上海小囡接触上海话的机会。但“上海话”作为上海人的“母语”,难道不是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学会的吗?

小文小时候学校里也不允许说上海话,但一回到家,和父母对话一定是上海话,打开电视也能看到《老娘舅》、《红茶坊》等沪语剧集,想不会说上海话也难。虽然没有沪剧演员那么地道,但小文的上海话也算得上标准。毕竟,即使在学校里不能讲上海话,如果孩子在学前阶段、放学回家、周末休息、寒暑假的时间充分接触上海话,也足以学会标准的上海话了。

因此,孩子能否学会说上海话的关键并不在于课堂里是否有教学,而在于生活的“课堂”里,孩子是否沉浸在一个天然的沪语环境之中。如今很多家长为了迎合孩子的习惯,即使在家里也不说上海话,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当然,影视作品对于本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就像那篇热门帖子里说的:

“《老娘舅》这类的海派情景喜剧

就像是一面时代的镜子

照出了魔都满满的温情善良

带着市井气

却是最接地气的上海剧集”

你身边的年轻人还会讲上海话吗?

你是否期待海派情景喜剧的回归?

传承本土文化,你有什么好点子?

文丨蒋竹云 (部分图文综合自“上海潮生活”)

编辑丨Jocelyn、蘑菇君

来源丨文汇报(微信ID:wenhuidaily)

上世纪初,上海有个奇怪的女孩,鱼龙混杂。虽然她不漂亮,但她丰满,风骚,迷人,她有一种浪漫的态度。更何况这个女人聪明,头发也不短,也是个聪明足智多谋的女人。她是一个让生活在江湖多年的大男人们信服的“女中豪杰”。她是上海最大黑帮“青帮”创始人之一黄和“阿桂姐”女流氓的妻子。她躲在幕后,秘密策划。有时候她只需要上下搅动,沙滩上就会突然出现一波流下的鲜血。她很善于交际,和每个人都能相处得很好,朋友几乎遍布上海。可以说,黄在上海的成功,靠的就是有这样一位能干的妻子为他出谋划策,而正是造就了黄这位让人闻之色变的“上海教父”。杜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瘪三”也是第一个被看中并特别培养的。只有在将来,他才能够成为与黄平起平坐的歹徒。林桂生,祖籍苏州,生于1877年。20世纪初的上海,繁华之地,卖金窑洞。漂亮、善交际、多才多艺的林桂生来到上海,开了一家名为“烟花屋”的妓院。表面上黄是法租界巡视员,暗地里却是一个黑老大,徒有其表,黑白通吃。他被戏称为“魔鬼的化身”。一天,去黄的“烟火房”玩。当她看到她那风骚迷人的妈咪林桂生时,她的眼睛立刻直了,然后她开始狂热地追求。她成功后,迫不及待地和她结婚。婚后,他们搬到了十六铺一带,也就是俗称的“三无”地界。刘仆位于法租界和中国的交汇处,龙蛇混杂,商业繁荣,是赚钱的好地方。狡猾的林桂生和丈夫商量,以十六铺为大本营,广发“英雄帖”,公开面向上海招揽弟子。这个建议可谓挠了黄的痒处,他情不自禁地附和起来。他早就想赚大钱了,就应该等到这个时候!林桂生早年经营妓院时,与不同的人有过广泛的接触。此外,她反应敏捷,足智多谋,胆大妄为。果然,她许下了很多诺言,收下了一千多个徒弟,成为上海最大的黑社会组织。这就是青帮的名字,震惊了上海,吓坏了人,大家都得给点面子。黄毕竟是法租界巡捕房里的特务,有些事不方便出面,于是他的妻子成了这个社区的主人。在她的带领下,青帮走私军火,贩卖毒品,赌博,抢人,武装押运,勒索钱财,强占土地,谁敢挡财路,谁就灭谁,她干得漂亮。林桂生胆子大,想干嘛干嘛,来钱快,利润高,而且毫无顾忌。不久,这对专做偏门生意的夫妻爆发了,在上海建起了一座富丽堂皇、戒备森严的西式别墅黄公馆。黄发现他的妻子不同寻常。她绝不是一个天真无邪的迷人女孩。她精于算计,办事效率高,而且比她自己更果断。她的商业眼光很精准,完全服了她,听话,让她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血腥斗争和敲诈勒索,林桂生成了沪上有名的“大姐大”。上海本地人称她为“白嫂”,意为“女流氓头子”。未来青帮三巨头之一的杜,在的“洞察”和精心呵护下,终于脱颖而出。杜是一个14岁的上海居民。因为他卖过水果,所以被称为“水果月笙”。为了在青帮站稳脚跟,他聪明谨慎,一丝不苟,非常忠诚。他很快得到了黄的赏识并被抓住。事实上,正是林桂生,谨慎而又渴望把杜月升从一个“小皮条客”提拔到高层。

青帮里的帮派大多是太保阿飞、码头苦力、小卒、“亡命之徒”。要想在过河拆桥的帮派中立足,不能靠那些头脑简单、咄咄逼人、冷酷无情的莽夫或耍赖、狂赌的人。想要做强做大,没有天赋是不可能的。由于林桂生的苦心经营,绿帮的盘子越来越大,她觉得社区里极度缺乏能帮她做大事的能人。尽快找到并培养一个能够独立的“将军”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社区未来的发展,也能让她不再事事亲力亲为。这时,办事稳妥、率先垂范、话不多的杜引起了她的注意。故意试探杜,带他去赌场玩,故意让他赢2000元。于是派人跟踪杜,观察他如何使用这笔意外之财。事后,对黄说:“这小子拿这来之不易的钱,不吃不喝,不赌不赌,也不全放进自己的口袋。那样的话,他充其量也就是个小混混。如果他把钱存银行或者买房子占小便宜,时间长了就会不忠诚,所以他不是我要的那个人。然而,杜付清了大部分的钱,把剩下的钱给了他在码头上遇到的穷朋友。他拿钱还旧债,懂得撒钱交友。他是一个守信用的忠臣,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左膀右臂。我们必须好好照顾他,培养他,支持他。假以时日,他一定是我们最值得信赖、最可靠的得力助手”!从此,黄对杜刮目相看。林桂生夫人不遗余力地把他培养成知己。她在法租界给他开了一家经营良好的赌场,管理好赌场,为他租了一套像样的房子,还出钱帮他娶了一个老婆。两家交往密切,是一家人。杜月升很感激,他真的很努力。他很聪明,什么事都不告诉别人,而且他的账目很有条理。他不贪多,待人宽厚,以义为先,赏罚分明,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后来他真的升到了最高层,他的威风甚至超过了黑帮老大黄了。杜对黄先生和夫人一向彬彬有礼,即使在他离开仕途之后也是如此。林桂生的眼光真准。无论是见人还是预见商机,都明显比黄的强。在林桂生的带领下,它越来越强大,可谓是无所不能,虎视眈眈。林桂生的名字响亮,学生很多。没人知道,但是那个不怕!就算轻轻咳嗽,地动山摇鸡飞狗跳。凭借林桂生早年在妓院编织的关系网,他不仅与上海的政治***关系密切,而且在下层社会也有很大的号召力。他如鱼得水,几乎什么都做不了。她和几个在花街小巷厮混的妓院老鸨组成了“十姐妹”。大家都叫她大姐,她也没少赚妓女的钱。凶横蛮横的黄因为身份特殊,一生从未正式加入青帮,但凭借妻子的实力和青帮的潜力,成为沪上有名的黑道老大。他是大家公认的青帮“无冕之王”,在老上海流氓“三巨头”中排名第一。林桂生为“青帮”控制上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黄对也表示了极大的尊重。她一直希望两夫妻能在赚了大钱后,一起分享财富,白头偕老。不料黄痴迷于性,“老牛吃嫩草”逼得他娶了上海著名京剧演员卢兰春为妾,后又变成了第一任妻子,逼得生性刚强的一怒之下与他离婚。带着5万元赡养费离开了黄公馆,独自一人住在上海西摩路的一栋老别墅里。似乎想淡出江湖,拒绝见任何人,甚至杜的来访。

年轻貌美的陆兰春哪里舍得陪又老又丑的黄金荣一辈子?当她嫁给他时,她害怕他的权力,或者她对他的钱感兴趣。现在,她已经对那张每天残酷的麻脸失去了兴趣,渐渐觉得岁月如梭。1日,黄趁不在,卷走了房契、地契、金条、首饰、各种债券和纸币。当黄回家看到灾后的惨状时,他目瞪口呆。事后,他绝望而又感慨地对杜说:“我做了一辈子女人,也做了一辈子女人,可到头来,还是走错了一步,走错了一步!”!好像挺后悔的。希望黄里的能回头,他在越来越冷的大院里种了几百棵桂花树,以表达对的怀念和惋惜。然而,足智多谋、震惊上海滩的“女英雄”林桂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位曾经亲手打造青帮,在上海小有名气的“大姐”,躲在西摩路上的老别墅里,再也不问江湖上的事,直到1981年孤独终老。

  白光 Bai Guang(1920-1999)

  原名史咏芬,河北省人,著名国语片演员及歌星,尤其擅演风骚妖媚的坏女人,号称「一代妖姬」、「传奇女子」。

  白光1943年开始拍**,第一部作品是《红豆生南国》(1943)。其后主演过《恋之火》(1943)、《十三号凶宅》(1947)、《荡妇心》(1949)、《血染海棠红》(1949)、《雨夜歌声》(1950)、《一代妖姬》(1950)、《玫瑰花开》(1951)、《歌女红菱艳》(1953)等著名**。

  除了演戏,白光还是一位极负盛名的歌星,声音懒洋洋的,感性缠绵,别树一帜。她主唱过不少**歌曲,其中以《叹十声》(《荡妇心》插曲)、《东山一把青》、《祝福》(两首均为《血染海棠红》插曲)较为著名。其他歌曲如《魂萦旧梦》、《等著你回来》、《如果没有你》均也脍炙人口,至今已成为国语时代曲的经典。

  白光於1959年退出影坛,隐居马来西亚至今。

  葛兰 Ge Lan(1934- )

  原名张玉瑛,英文名Grace,浙江海宁人,在江苏南京市出生。国语片中不可多得、多才多艺的女演员。自小学习西洋声乐,曾经立志当女高音,十九岁时又跟昆剧泰斗俞振飞学昆曲,来港从影后兼唱中西流行曲改编的**主题曲,加上舞艺精湛,深受观众欢迎。

  葛兰於1952年从影,第一部作品是《七姊妹》(1953)。未几加入**懋业公司(简称「电懋」),是「电懋」的当家花旦之一。先后主演过《酒色财气》(1957)、《曼波女郎》(1957)、《空中**》(1959)、《千面女郎》(1959)、《野玫瑰之恋》(1960)、《六月新娘》(1960)、《星星、月亮、太阳》上、下集(1961)等著名**,其中以「曼波女郎」和「野玫瑰」的形象最深入民心。这两部**的歌曲如《天皇皇》、《曼波女郎》、《我爱恰恰》、《卡门》、《说不出的快活》(又名《Ja Jambo》)、《蝴蝶夫人》等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葛兰戏路广阔,形象多元化,不论是开朗活泼(《曼波女郎》)、妖冶不羁(《野玫瑰之恋》)、幽怨缠绵(《千面女郎》)或者贪财势利的反派角色(《酒色财气》),演来皆能胜任,兼之能歌善舞,无人能出其右,堪称国语片中的「千面女郎」。

  葛兰虽然演技娴熟,歌舞出众,却没有得过任何**奖项。她也是第一位在美国电视台表演歌舞、出版唱片的香港艺人。葛兰於1960年结婚,直至1964年演罢《啼笑姻缘》上、下集后才息影。

  李丽华 Li Lihua(1924- )

  中 文 名 李丽华

  出生日期 1924-07-17

  籍 贯 河北

  出 生 地 上海

  参与影片 共 50 部

  河北省人,香港国语影坛的中流柢柱,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父母均为京剧名伶,李丽华因而深受薰陶,曾随名伶章遏云学艺。1940年从影,拍过一百二十多部**,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假凤虚凰》(1946)、《误佳期》(1951)、《小凤仙》(1953)、《雪里红》(1956)、《杨贵妃》(1962)、《武则天》(1963)、《□惜姣》(1963)等等,又凭《故都春梦》(1966)及《扬子江风云》(1969)两部**荣膺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李丽华多部作品中,以《小凤仙》最为人熟悉。据说李丽华为其角色小凤仙设计了多套戏服,该批戏服在**上映后竟然广受观众欢迎,竞相仿造,一度成为东南亚的流行服饰,号称「小凤仙装」,传为影坛佳话。

  李丽华1973年退出影坛,移居美国。夫婿严俊也是国语片的著名演员兼导演。

  张仲文 Zhang Zhongwen(1936- )

  河北省人,英文名Diana,身材高大壮硕,是国语片著名的性感女星,号称「最美丽的动物」,又得绰号「喷火女郎」,充分反映其野性、豪放的形象。

  张仲文出身於台湾「中影演员训练班」,1952年正式从影,演出第一部作品《永不分离》(1952)。其后演出过《碧海同舟》(1956)、《三姊妹》(1957)、《地下火花》(1958)、《想入非非》(1958)、《龙翔凤舞》(1959)、《模特儿之恋》(1959)、《欲火焚身》(1960)等**,偶有主唱**插曲,其中以《叉烧包》(《三姊妹》插曲)最著名。

  张仲文1966年拍毕《西游记》(1966)之后下嫁一名德国人,息影至今。

  本人有1000多首30-40年代老上海歌曲和香港台湾50年代歌曲,可以和本人联系。QQ号:286422407。老上海歌迷会QQ群:18522954

南唐北陆 即指南方的唐瑛 北方的是陆小曼。。。。 陆小曼于1903年农历9月19日出生于上海市孔家弄。名眉,别名小眉、小龙,笔名冷香人、蛮姑。江苏常州人。常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美誉。陆小曼的祖先原在常州樟村。清咸丰、同治年间,陆小曼祖父陆荣昌因避“长毛”(即太平天国)之乱迁居上海。陆小曼父亲陆子福(1873-1930),字厚生,因他少时聪慧,每考必中,长辈因此替他改名为陆定。陆定,又字静安,号建三,晚清举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曾下令逮捕了陆定和其他很多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陆定经同乡翰林汪洵之推荐入度支部(后为财政部)供职,历任司长、参事、赋税司长等二十余年,是国民党员,也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母亲吴曼华,小名梅寿,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之长女,上祖吴光悦,做过清代江西巡抚。她多才多艺,对古文有较深功底。清末,陆定一度担任贝子贝勒学校的教师,这些王子王孙写的文章作业,陆定带回家中,由吴曼华帮助批改,可见她具有相当的文字基础。她更擅长一手工笔画,陆小曼嗜画,受其母亲影响至深。“小曼”两字也来源于母亲。 唐瑛生于1910年,其父唐乃安曾留学德国,是沪上名医。其兄唐腴庐是宋子文最亲信的秘书。1931年7月23日,宋子文在上海北站遇刺,刺客以貌取人,人错了对象。开枪误杀了宋子文身边的唐腴庐。宋子文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他对唐家人自然是感恩戴德,除厚赠抚恤之外,对唐家人一直很照顾。 唐瑛多才多艺,嗓音甜美,身材苗条,衣着前卫。她毕业于上海教会贵族学校——中西女塾。中英文兼优,能唱昆曲,还会演戏,曾主演过《少奶奶的扇子》,1935年秋,唐瑛在卡尔等大剧院用英语演出整部《王宝钏》。 唐瑛花信年华嫁给了沪上豪商李云书的公子李祖法,婚后夫妻性格不合,于1937年离异。不久之后,嫁给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家的七公子做少奶奶。20世纪40年代,唐瑛去了香港,后来移民去了美国。

走过我们那个年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们的老上海是什么样的,沿街上车水马龙,商贩的叫卖吆喝声和汽车的喇叭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摊贩沿街两边人行道排开,卖菜的,卖鱼的,开饭店小吃店的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老城厢大街接着小街,小街连着弄堂,纵横交错几十条街弄,弄弄相通没有尽头,街坊邻居都很熟,一路走会一路打着招呼,因为如今已很难看到老上海的风土人情,所以怀旧的人们簇拥到了还保留着老弄堂味道的田子坊,以往老城厢所有的一切,将在上海的历史及乡土教材中再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0558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