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礼单其实记录整个婚礼上的各种人情往来的账单,一一记录下来,到时候婚礼结束也就知道自己都收了哪些礼,分别是谁送的。还有整个酒席花费了多少钱,礼金跟酒席是或开支平稳了。
结婚礼单主要是用红纸,毛笔所写。首页上面一般会写有:鸾凤和鸣用毛笔写有荆钗裙布、妆开见喜几个大字,尾部大都写:麟趾呈祥四个大字,中间则是陪嫁的物品清单。而不同的地方在记录一块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差不多这样,只不过开头结尾写的祝福词也许会会所不同,但是意思大致都差不多。我们可以看看以下基本的几个结婚礼单范本。
结婚礼单范本聘礼清单:
千里姻缘一线牵 天长地久鸳鸯配
1 聘金(戒指、手镯、项链各一件)
2 礼饼(桔饼、冬瓜糖、冰糖、糖果)
3 茶叶
4 龙凤烛一对、排香一对、祖纸一对、龙凤炮一对
5 酒水牲礼(酒一瓶、洗手鸡一只)
6 斗二米、福圆、糖仔路、伴头花一盒
7 半猪(洋火腿十八对、三十六条)
8 面线六束
结婚礼单范本陪嫁清单:
喜结连理
1、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各一台)
2、红皮箱一对
3、新衣服(装在皮箱里,结婚第二第三天穿,最起码需要准备两套新衣)
4、新鞋子(结婚当天穿的,第2天,第3天要配的鞋子)
5、内搭(内衣内裤、袜子、睡衣都需要准备两对)
6、洗刷用品(毛巾、牙膏、牙刷、肥皂准备双份)
7、礼金(房子、车子、现金、支票具体数额)
结婚礼单范本范本礼金清单:
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姓名:
礼金:
姓名:
姓名:
支票: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结婚礼单范本,开头结尾都需要相对应的一些吉利话,以表达对新人们的美好祝福。而礼单肯定也是需要清晰的记录,这些工作都是需要安排个有经验的人做,当然也可以自己做好礼单。不过一般族里的长辈会把这个范本写好,到时候有人送礼,直接记录即可。
1、关系一般的朋友和亲戚。金额在50至200元之间,也可以送婴儿衣服、婴儿首饰、婴儿玩具等,或者给妈妈买补品、营养品、塑身衣等适合产后用的物品。
2、关系很好的朋友。金额在500至1000元之间,觉得买礼物更费劲,选择送红包也是不错的。
在杭州,侄子结婚时,随礼的金额可以因关系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给侄子的结婚随礼在2000元到10000元之间比较合适,这取决于你和侄子之间的关系和你的经济状况。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 如果你和侄子关系比较亲密,或者你的经济条件比较宽裕,那么你可以考虑给5000元或10000元的随礼,这可以表达你对侄子结婚的祝福和关心。
- 如果你和侄子关系比较一般,或者你的经济条件比较紧张,那么你可以考虑给2000元到3000元的随礼,这可以表达你的祝福和关心,同时也不会给你造成太大的经济负担。
无论你选择哪种方案,都应该遵循量力而行、心意到位的原则。在随礼时,不要与其他人进行攀比,因为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和关系都有所不同,重要的是你给侄子的祝福和关心。
丽水人订婚习俗:
订婚前,双方父母见面选日子。男方就会委托媒人一起,事先去女方家一趟,与女方家一起协商挑个订婚的日子,再挑一个结婚的日子。除了挑选好日子,重头戏就是男女双方初步协商结婚时候的聘礼多少,金银首饰几何,婚宴的桌数以及价位等等议题,反正全部是涉及到钱的问题。
订婚当天,也是送结婚日子的一天,按照丽水话说也叫“送日子”。男方要请上媒人,拿上若干烟酒,肉菜之类的东西到女方家里去吃一顿。酒足饭饱之后,媒人就要根据原来初步协商的结果,最终达成共识,红纸黑字的写下来。
订婚后,男方接下来的日子就要兑现双方协商好的内容,全心全意付诸实施,按照丽水的习俗,一般情况下像房子,装修,家具,聘礼,酒席,黄金等是需要男方负责的,而女方需要承担的也不少,像家用电器,室内用品,新郎的全套行头等,不管男女,都应量力而行,如果那方有钱就多出点也无妨,只有让两位新人结婚以后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才是王道。
订婚注意事项:
1订婚前也是需要准备很多东西的,男方需要给女方买的物品一定要事先准备好,比如:两身衣服,订婚的首饰和一些家用电器等等,看每个地方的婚礼习俗来准备。
2订婚的礼金也是要事先准备好的,在礼金的多少问题上同样也是看每个地方的婚俗习惯来准备,但是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毕竟是喜事礼金的数字应该都会是个吉利数。而回礼金也可根据双方的经济条件来回,这个都是不一定的。
3订婚的时辰和地点都要在订婚前确定好,以免耽误了良辰吉日而影响大家的心情和订婚的顺利完成。虽然订婚前的心情很忐忑也有些紧张,但是对于订婚的很多方面和细节问题,还是得自己亲自去核实清楚和安排到位,这样才不会在订婚当天手忙脚乱、乱糟糟的。
大喜之日
结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结婚当天
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请新郎:礼车至女家时,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家。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喻长长久久。
盖头纱:新郎予捧花后,将新娘头纱放下并挽出大厅。
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行鞠躬礼即可。
出门: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走,进入礼车。
礼车: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著萝卜,意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谓弃坏性子;掷扇后应哭几声,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
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牵新娘:新娘下礼车时,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入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
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观礼喜宴: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闹洞房
一、独特的联姻
男女结合组成家庭繁衍后代,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形式。浙江畲族,尤是景宁、云和畲族的婚姻缔结,有它的独特风格。
1、“双头家”。男女结成夫妻后,双头都是自己的家,来回走动,共同生产、共同管理两家的家庭事务,共同赡养两家的父母长辈。
形成“两头家”的历史原因,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早年,福建漳州灵芝山,有个姓蓝的和一位姓雷的青年男女真诚相爱,只因双方都是独根苗,女的不能嫁,男的不能赘,久久不能完成结婚愿望。有一天,他(她)们俩一起在山坡砍柴,见一对燕子吱吱喳喳相嬉在枝头上,又欢乐又亲昵。男的不由叹息道:“燕子呀燕子,我们两人不如你,你们无牵无挂,能自由自在地结合,我俩真诚相爱,却因家庭拖累,没法成亲!”女的看着燕子展翅伴飞,一阵联想,突然笑着对男的说:“燕子成双,秋去春来,南北为家,咱俩何不学燕子的样,也来个两头有家呢!”一句话说得两人笑逐颜开。就这样,男女青年采用两头家的形式结成了夫妻,婚后,两头一家亲,日子过得蛮好。从此,“两头家”就在畲家流传开了。
长期以来,畲族男女共同上山下田,以“两头家”结成夫妻的不仅是独生子女,也有多子女的,特别是山区较为盛行。我们从传说中可以看到,它创意于大自然“燕子南北有家”的启示,兼顾两家的经济生活,是女嫁男赘之外的独创婚俗。当今,在社会上许多独生子女的婚姻结合,也有共同管理两头家庭事务和共同赡养两家父母的。由此可见,畲族“两头家”是独创性和超时代性的优秀联姻习俗。
2、嫁男。所谓嫁男即是男子嫁到女方去。俗称“当儿”或“喊儿”。《畲族简史》记载:“喜招女婿可以婿为子”。女方要向男方送些聘金财礼,男子嫁到女方之后,改姓女方姓,家庭成员称谓不以“女婿”身份称呼,而是跟新娘同样称父母和兄弟姐妹,亲如骨肉,家庭地位和财产继承平等享受,不受任何岐视。它与当地汉族的带财礼去,到一定时候可带回的“入赘”截然不同。1998年春,我们对云和县雾溪畲族乡坪垟岗村54对畲族夫妻作过调查,其中男娶女(讨老婆)的22对,占夫妻总数407%,女娶男(嫁男)的25对,占463%,男女都从外面娶回的7对;占13%,足见,畲族嫁男现象占相当的比重。
嫁男,不仅是只生一个女儿人家,往往是多子女的家庭,冲破了亲生子传宗接代旧观念,把亲生儿子嫁出去,女儿留在家中,再把别人家的男子娶回当儿子。它既反映了畲族人民的共同心理,也反映了畲族社会的生活、婚姻风俗的特色,因而把它作为民族精神财富世代相传。解放以来,更有一些汉族男子嫁到畲家“当儿”的,嫁男婚俗从早年的族内婚演变为民族平等,团结向上的活力。
二、欢乐的礼仪
当今流行于畲乡的嫁娶礼仪,丰富多彩,场面热闹,充满情趣,是畲族传统文化瑰宝。今陈述部分事象。
1、拦赤郎。
婚期前日,男方由全权代表、主要对歌手“对门赤郎”(汉语称“请凤客”)一人,对歌手“赤郎”(汉语称“行郎”)若干人、媒人等(总人数要双数)组成迎亲队伍,挑着礼担去迎亲。当走到新娘家门前,被一群女性以杉树刺架在板凳上拦住嬉闹一番,媒人要放鞭炮,递去红包,赤郎小心地把刺挑开,女方接过礼担,方可跨进门槛。俗称“拦赤郎”。有拦路则示意晚上要对歌。
据景宁畲民说:以刺拦路,意示女方山歌象刺那么锋利,如无山歌不得进入家门,若准备好山歌,则请递上红包,自行挑刺,再进家门。云和畲族则说:畲家迎亲挑礼担如用抵棒,是讥笑女方索礼过重,所以要拦赤郎,看看有无以抵棒“讥笑”,若有,则罚“抵棒酒”。相传有位初学的年轻赤郎,晓得对方有罚抵棒酒俗规,唯怕被酒罚醉。可是肩挑礼担走到新娘家有二十多里的崎岖山路,不用抵棒怕摔翻。他左思右想,用小毛竹通去竹节,上方留一口的竹抵棒。到了新娘家门前,果真罚抵棒酒了。他左手按挎抵棒撑牢礼担,右手接过姑娘们斟来的酒饮了一碗,再饮怕醉,就把后来的酒咕噜、咕噜往竹抵棒口里灌,自言自语对着抵棒说:“抵棒呀抵棒,这抵棒酒该是你饮的喏,快饮,快饮!”他边嘟嚷,边往竹抵棒灌酒,逗得众人棒腹大笑,至今传为趣话。
2、中堂对揖,别称“捡田螺”。
赤郎走进新娘家门,要恭敬地站在厅堂小头(右边),女方主人走来站在大头(左边)。然后主人和对门赤郎同时走到当中前沿,并排朝外对天地行作揖礼,转身朝里对香火行礼,再两人面对面行礼。无论是对天地,对香火或面对面,主人始终站在大头、赤郎站小头,两人双手攀着对方肩膀转来转去礼让似跳舞。然后迎亲者所有的人,与主方来迎接的对等人都转来专去行礼。礼毕,媒人请主人立于上方,把陈设在桌上“一只老鼠一条尾”、“舅公鞋”等礼物逐一检点,递交给主人。俗称“捡田螺”。
畲族惯用隐语,外人虽懂其话而不解其意。“一只老鼠一条尾”一语指两物,“一只老鼠”是指一块布衣料,“一条尾”指一条罗纱,是女婿送给岳母的规定礼物。
3、借锅。
赤郎挑酒担到新娘家,女方当晚要吃男方送来的喜酒。赤郎烹饪菜肴炊具餐具都得向女方借用,谓“借镬”。
午餐过后,赤郎手端桶盆,盆中点燃一对蜡烛,盛一包索面,一只腊鸡和一刀猪肉,还有一双脚绕(绑腿)布,恭敬地站在灶前,一伙子女子立于灶后,灶间里挤满了人群。
桶盆里盛的索面,表示婚事情意深长,世代友好,俗称“长长面,长长亲”。鸡是杀净的,只是翅膀和尾巴尚各留三支鸡毛,意示“腊鸡”,专供“舅公宴”的上等名菜。脚绕布是送给立于灶后接桶盆女子的礼物。
赤郎举起桶盆行礼,开始吟“借镬歌”。围观的人群有意推来推去,赤郎被推得脸红耳赤,歌词老是吟不透头。如果吟错或遗漏都不算数,要从头再吟,甚至四、五遍。有的赤郎虽然是老熟悉,但因娶亲,人熟礼不熟,必须按礼俗行事。直至立于灶后的女子接应“礼数周全”,伸手接过桶盆。然后赤郎进行刷锅,刷净后,把桶盆里的一刀猪肉放进锅里,并尽速盖上锅盖。意为借到了锅。灶边众女子往往在刷锅时把纸屑或砻糠等杂物撒进锅内,无论多少次数,赤郎都得洗刷干净,以此耍赤郎。此外,赤郎在灶前生火,姑娘们早就把柴淋湿,火烟熏出眼泪,也得把火烧旺。更有趣的是赤郎杀鸡(该鸡为男方挑来,用于“请祖公”,即在女方祖宗灵位前,告诉先人,新娘到男方去落户了,请他们保佑她一生安康。),一伙女性把他团团围住,推、撞、拖、拉多管齐下,如果鸡血滴落地面,一滴血罚饮一碗酒。借镬,自成一格,充满欢乐,别有情趣。
借镬,以借镬迷语贯串全过程,把所有炊具编成迷语也是畲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它围绕婚庆的特定环境,运用夸张和浪漫的手法,把极其普通的炊具等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寓意深刻,比兴感人,是人民智慧和生活特色在文学上的反映,也是畲族文学宝库中之珍品。
4、以歌敬酒,俗称“撬蛙”。
晚宴中堂上首第一桌为女方至亲坐,首位即照壁左边一位请舅公坐。首席至亲要赤郎请,叫“主位”。赤郎把至亲叫到桌边,然后双手捧酒杯,杯上架一双筷子,逐一向亲人作揖后放到指定位子,该亲人就坐该位。如果女方舅公、舅舅等较多,往往首席要摆双连桌。一般客人随意坐。
酒过三巡后,开始“撬蛙”。赤娘(代表新娘的女歌手,新娘是歌手的话也可自行去敬酒,不请赤娘)端来桷盒,内点一双红烛,放二只酒杯,由一位姑嫂提着酒壶陪同,姑嫂先介绍一下新娘对所敬的客人的称呼,赤娘向该位客人作揖,然后唱敬酒歌“一对酒盏红了红,端到桌上敬××(称呼),敬您××食双酒,酒筵完满结成双”。姑嫂向桶盆内酒杯斟满酒,赤娘双手捧杯敬上,客人接过一饮而尽,然后往桶盆内放一个小红包。赤娘再敬第二杯。从首席第一位敬起,然后每桌都一一敬。
敬酒时,客人要掏小红包,故称“撬蛙”。这些红包钱,分点给赤娘作报酬,也分点给姑嫂,叫“分姐妹钱”,主要给新娘带到夫家,以后给孩子做帽子时打银牌用。
姑嫂陪赤娘敬酒主要是景宁做法,其他县也有新娘陪赤娘敬酒的,在遂昌是赤郎敬酒,叫“赤郎背花”。
5、夜行嫁。
在“子时过了丑时上,新娘梳妆更衣衫……”的“催亲歌”歌声中,新娘开始梳妆更衣。据说,凌晨佛晓,途中行人少、清爽吉利,是行嫁黄金时刻,所以天未亮新娘就梳妆了。过去,畲族女性从做新娘那日起,把头发梳成螺式或筒式发鬓盘在头上,载头冠,着花边衣衫。现在新娘的发型和衣着打扮,与当地汉人没有多大差异。但仍沿袭在三更半夜梳妆更衣,早出娘门以图吉利。规定卯时入夫家门。
新娘由二位伴姑相随,走到厅堂向父母双亲告辞,与兄弟姐妹各含一口砂糖饭,预兆日后生活像糖样甜蜜,谓“姐妹饭”,并含三口糖饭用巾帕包好,藏在怀里带到夫家养千斤重大猪,谓“千斤饭”。有的还举行留箸仪式,意为新娘要去别人家了,父母交给兄弟瞻养。方式是:新娘站在中堂中间的小凳上,面朝外,兄或弟站其背后,左右手各拿一双筷子,从新娘腋下递给新娘,新娘接过从肩上将筷子还给,反复三次。然后姨母把新娘搀到屋檐,撑开“行路伞”交给新娘沿途半撑半蒙行路。相传始祖三公主当年撑“皇伞”行嫁,于是世化沿袭新娘撑行路伞。《畲族简史》云:“新娘出阁持一伞,半张以蒙其首,步行至乾宅。”如今,有的新娘以车代步,依旧随身带着“行路伞”。
一群姑娘(也有妇女在内)依依不舍地分别把嫁妆抬起,送到大门外。有的抬着嫁妆向东走,有的往西行,四分五裂,弄得赤郎束手无策,紧紧跟随后头好言求情,经过一番戏耍之后,赤郎掏出早奋好的红包递给姑娘,表示送行谢意。姑娘也以红包回敬,预祝一路平安。这样相互赠送红包谓“牛牯兑牛娘”。可是,调皮的姑娘牵过“牛牯”,却不兑“牛娘”,这么一来,当然又有一番逗趣,她们或许拿走嫁妆背上的“点心饼”(赤郎途中用点心的饼干),或是往赤郎脸上抹黑。好不容易赤郎才是接过嫁妆,熊熊松阳灯引路,快步如飞。“感谢酒、感谢茶,感高六亲和东家,感谢姐妹来送行,郎今度亲转回家……”的欢快歌声在山间回荡,新娘已走很远了。耍赤郎往往又播下,再来该村娶亲的种子。没有人耍赤郎的村会被人说这个村姑娘无能。在景宁有的村是吃了“落脚酒”后,行郎在下午就先抬嫁妆回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