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冠军唐功红:冒死一举为祖国夺金!七窍流血险丧命,现状如何?

世界冠军唐功红:冒死一举为祖国夺金!七窍流血险丧命,现状如何?,第1张

面对困境不抛弃、不放弃,成为很多心怀壮志人士的座右铭。实际上自古以来,我国便有着很多文人志士对这种精神进行了歌颂,有刘禹锡在《浪淘沙》中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还有郑燮《竹石》当中的“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等等,为身处危难、不断奋斗之人提供了精神上的启发和支持。

01

在为国家争取更多荣誉的道路中,也出现了不少坚韧的运动员,他们将成绩作为激励自己前行的道路,把国家荣誉看作是努力的最终目标,唐功红就是之一。如果对于唐功红的职业生涯有所耳闻的人,会知道她的成功之路有多艰难,世界冠军唐功红:冒死一举为祖国夺金!七窍流血险丧命,这种奋斗精神让人肃然,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她现状如何?

说到唐功红还是要从其家庭情况谈起,唐功红家境并不出色,家里的房屋低矮、视觉阴森,并无富贵人家的气质,但就是这样一个条件艰苦的家庭环境中,诞生了一位为国家争取荣誉的伟大运动员。唐功红在1979年出生,她的母亲挣工分一天的收入微薄,与此同时她的父亲收入也不高,食品公司上班的他一个月的工资也比较少。

02

加上姥姥长期卧病,一家人的生活紧紧巴巴,正是这样贫困艰苦的生活,让唐功红身上有着一股坚韧,吃苦难耐的性格让她在面对困境时有着精神上的依靠。父母白天上班,家中良田只能找时间去种,母亲在凌晨三点钟就会带着两姐妹上山耕种,到了早上还要去上班。虽然生活很艰苦,但是唐功红两姐妹却并未抱怨这种生活,反而在自己的劳动当中锻就了体魄。

经受过苦难自然不畏苦难,唐功红姐妹两人在心底里理解父母的不易,也因此很懂事。走上体育的道路源于唐功红的身体条件,因为她自幼就比同龄人个头大,11岁的时候体重就超过了60公斤,和成年女性无虞。与此同时她的力气还非常大,她按照兴趣拜师求艺,被专业体育教练看中,自此和体育有着不解情缘。

这无疑给了唐功红一个宝贵的机会,但是500元的学费让唐功红一家体会到了囊中羞涩的心酸。父母两人的态度产生了分歧,因为这笔学费对于家庭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父亲并不同意,而母亲则不想要让唐功红一辈子在小村庄里,也因此想尽办法凑了500元。唐功红知道这笔钱的重要性,因此她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努力锻炼等到赚了钱,就帮妈妈还这笔钱。职业的道路是艰辛的,虽然唐功红的个头不小,可总归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然而她想到家庭的困境以及母亲的投入,认为自己不应该辜负母亲的期盼,也因此放弃了自己年龄段中的一些幻想和追逐,以至于在体校当中唐功红的表现优于常人。甜蜜的收获接踵而至,她1992年代表山东体校在比赛中拿到了三个第一名。

03

而她开始体重这项运动,其实是因为转校到烟台市体校,因为她的教练认为她是一个可塑之才,13岁的小姑娘长得就像大人一样,加上力量很大,适合进行举重。唐功红也并未辜负教练的赏识和期待,在短短一年的锻炼当中,她超额完成了很多教练布下的任务,也为她未来的发展打下厚实基础。

唐功红的成长是毋庸置疑的,她凭借着出色的成绩进入了国家队,还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创造了多个记录,2002年亚运会打破世界纪录,2004年,她两次试举失利后,成功举起1825公斤的重量拿到了冠军。与此同时因为身体的负荷太大,她内脏受损严重以至于七窍流血,经过抢救才保住了性命,这样的成绩值得我们崇敬和鼓励!

结语

惊人一举证明了唐功红的实力,但是也让她的身体留下了诸多问题,以至于回国后状态不佳加之身体原因,唐功红选择了退役,但是她的创举为女子举重开辟了新的时代。退役之后的她仍旧过得很简单,在2012年步入婚姻殿堂。作为创下如此卓越成就的唐功红,无疑是影响深远的体育界英雄,她的努力和坚韧都值得我们学习,也在激励着更多体育界的人士。

运动员退役后可选择自主择业、上学深造、政府指导性安置和政府指令性安置。

《山西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退役安置办法》

第三十一条 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实行自主择业、上学深造、政府指导性安置和政府指令性安置等方式。

鼓励和支持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自主择业或者通过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毕业后就业。

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省体育行政部门按规定发给退役费。

第三十二条 退役运动员选择自主择业的,省体育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发给自主择业经济补偿金。

自主择业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确定。

退役运动员领取自主择业补偿金后,即解除与训练单位的聘用合同,其户口、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等转入相关业务部门后需要缴纳代理费的,省体育行政部门负责缴纳一年的代理费,一年后代理费由退役运动员本人缴纳。

第三十三条 退役运动员选择上学深造并被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其人事关系和户口转入该院校;未被录取的,按照自主择业方式安置。

退役运动员被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院校录取,除由省体育行政部门按规定发给自主择业经济补偿金外,还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助学金。

第三十四条 退役运动员选择政府指导性方式安置的,由原输送单位所在地或异地安置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人事、劳动行政部门推荐就业,相关管理按转入地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获得全国运动会、亚洲运动会、世界体育比赛冠军和奥运会前三名的退役运动员,应当采取指令性方式安置,由省体育行政部门会同省人事行政部门安排就业。退役运动员也可选择本办法规定的其他方式安置。

获得全国运动会、亚洲运动会、世界体育比赛前三名和奥运会前八名的退役运动员,回原输送地安置工作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排就业。

第三十六条 运动员退役时不满十六周岁,未进入中等专业学校或者高等院校学习的,由其监护人监护;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在监护人的监护下由训练单位安排文化学习,期间不停止体育津贴的发放。满十六周岁后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安置。

扩展资料

1、退役运动员创业主要有三个方向:

一、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做相关的项目培训;

二、做综合类的体育服装与用品;

三、完全跨界,如李小鹏的科技公司、林丹的内衣公司等。

2、2017调查显示20%退役运动员选择创业

2017年,冠军基金和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运动员创业现状与需求调查》。

本次线下问卷调查对象314人,覆盖了田径、自行车、击剑、举重、花样游泳等52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从运动生涯最高成就来看,调查对象中既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级的运动员,也有在省级或者大学生比赛中取得过名次的运动员。

调查显示,五分之一退役运动员已经开始创业,创业人数高于就业,同时,运动员们最主要的创业兴趣仍然是体育培训教育和体育健身机构,体育财经、体育传媒、体育旅游的百分比明显提升。

其中有8121%的被调查者都认为,退役运动员之所以选择创业是为了“提升自我价值,实现梦想”;此外,获得较高的收入、现实求职或者工作中遇阻也是创业的原因。

--《山西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退役安置办法》

中新网--运动员退役之后干什么?

就在中国举重队飞赴雅典之前,记者曾经因为那场轰轰烈烈的“占李之争”事件拨通过占旭刚的手机,想要对这位第三次冲击奥运金牌的倔强汉子做一次采访,但是考虑许久之后,占旭刚还是婉拒了记者的要求,同时抛下了一句话:“等奥运会结束后再说吧,到时候不管成绩怎样,我都会和你好好聊聊。”

正是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约定,所以在明知道占旭刚近来心情不太好的情况下,记者还是“狠心”地拨通了他的电话。虽然电话里面占旭刚的声音多了几分疲惫,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接受了采访。

彻底退役 没有遗憾

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喜悦的泪水,到悉尼奥运会狂喜的泪水,再到雅典无语而泣,一个英雄的谢幕让所有人怅然若失。

赛前在北京,他还一把就举起了165公斤;但是在雅典尼凯亚举重馆,他面对157.5公斤时竟然连续三把失败——两届奥运会冠军占旭刚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冲击“三连冠”的旅程。这一次,他选择了永远不再回头……

我们的话题很自然地从刚刚结束的奥运会的比赛开始,失利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占旭刚显然不愿意再提起,对于我的很多问题,他都是简单地以笑声和沉默来表示回应,只有在谈到未来的打算,占旭刚才明显地来了精神。

选择复出前,占旭刚是浙江省第二体工大队的副大队长,现在他可以马上重新上任,因为浙江省体育局一直给他留着这个位置。浙江体育局局长曾经因为占旭刚专程赶到雅典,还在20日那天约请占旭刚到奥运村外面吃饭,说是要给他“压压惊!”对此占旭刚非常感激,他准备把接下来的所有时间都交给浙江省的体育事业。

这一次,占旭刚是准备彻底地告别运动生涯了,虽然在第三次冲击奥运金牌的战役中败下阵来,但是因为付出了努力,占旭刚已经无怨无悔。“总算结束了一个心愿,我三次参加奥运会,前两届是冠军,这次没有拿到,但是我无怨无悔”,占旭刚动情地说,“我把生命都交给了举重,所以最后一次虽然没有能拿到金牌,我也是非常幸福。现在我决定退役了,我还是浙江省体工队的副大队长,今后还要为浙江的体育事业奔波,这辈子也不会离开体育”。

感激女友 佳期待定

占旭刚的女友姚健是一位空姐,两人相恋已经六年。雅典失利后,他马上就给女友打电话商量婚期。占旭刚在电话里面笑着说:“女孩子拖不起,关键是双方老人都等不及了。这回她真的要停飞了,我也真的要退役了。我们这个时候还不选择结合,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上届奥运会,临时修改航线赶到悉尼,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未婚夫在奥运赛场上的辉煌。但这一次,姚健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赶到雅典,不过比赛后的第一时间,姚健就把电话打到了占旭刚雅典的手机上,因为她明白,失利后的英雄最需要的就是柔情的安慰,对此占旭刚自然是心知肚明。

具体结婚的日期,占旭刚说自己还在考虑,不过肯定不会太遥远,电话当中,占旭刚笑呵呵地说:“到时候我会通知你,如果你有空,记得过来喝杯喜酒”。

无论胜负 都是英雄

出征奥运之前,占旭刚从浙江省紧急调了一名医生到北京,负责治疗他的伤病。多年举重让占旭刚落了一身的病。从练举重到现在,他的腰部已经打了30多针封闭。复出之后,随着训练量的逐渐增大,膝盖的劳损也日益严重,每天训练结束之后,占旭刚必须用冰块敷膝,否则膝盖大量积水的痛苦会让他难以忍受,但是如今再提起这一切来,占旭刚只是淡淡地一笑置之,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实际上,之前占旭刚有很多机会让他彻底选择退役,但他不断地鼓励自己往前冲,这种发自内心的动力连他自己都理解不了,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占旭刚选择了退役,但在2002年全运会上再度复出。又一个四年,他又一次站在了奥运会的比赛场上,但是这一次,他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占旭刚感叹说:“奥运会三连冠,多大的诱惑啊,一般人想都不敢想,我有这个机会,当然要努力一下。人生也许就是这样,总有那么多的人都不能圆梦成功。现在我想通了,人这一辈子不可能处处圆满,有缺憾反而让人生的记忆更丰满。”

对于所谓成功和失败的问题,占旭刚已经不愿意再去多做考虑,金牌也好,失利也好,对于现在的他而言都已经不再重要,他希望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占旭刚说:“无论成败,我都要做英雄。我有了当运动员的酸甜苦辣和痛苦,再干其他的工作都会比较轻松。不管成与败都是经验,奥运会这么大的赛事我都承受过来了,我希望自己在别的行业上能够干得很好”。

田亮7岁进重庆市第一体校跳水队,10岁进四川省队,一年半后被送回市体校。1991年,张挺将他招至陕西省跳水队训练。1993年入选国家队,主攻跳台。1996年首次参加奥运会,由于经验不足,只获第四名。目前田亮已经成为中国跳水“梦之队”的****。

雅典奥运会后冼东妹宣布退役,并于同年10月结束了10年爱情长跑,结婚、生女,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2007年初,冼东妹相应祖国的召唤,依然重返柔道训练馆,但对于一名已是33岁“高龄”的女队员而言,复出之路注定艰辛,卫冕之路更是布满荆棘,但冼东妹却信心满满。

事业、家庭不可能两者兼顾,冼东妹第一件事情是给5个月的女儿断奶,随后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体重恢复至比赛标准,并在全国赛一举夺魁。年底举行的团体世锦赛上两度出战,力助中国队登顶,此后相继夺得2008法国超A级赛和匈牙利A级赛冠军,国内最后一站选拔赛“一本”扳倒之前排名第一的李营,奥运积分跃升为该级别第一位并将52公斤级奥运入场券收入囊中。

冼东妹说,自己能重新站在奥运会赛场上关键因素在于心态,放平和了自然也就轻松了很多。同时她还对自己的领导表达了谢意,从复出、训练到每一场比赛,领导从未给过她压力,正因为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她才有了冲击的柔韧度。

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冼东妹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放在心里,偶尔通过电脑听一听女儿牙牙学语,哑哑学语,尽管听不懂却充满了喜悦,“一路走来我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的老公,他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提起丈夫和家人,冼东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4年后的北京,冼东妹凭借自己的坚持、毅力和实力,延续了在雅典奥运会的辉煌。此前,冼东妹曾表示,为了圆奥运卫冕梦,除了要感谢很多人外,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她的女儿,相信这枚北京奥运会金牌,将是冼东妹送给女儿最好的礼物。

陈燮霞在番禺榄核镇大坳村陈燮霞的家,她的父亲激动地叫喊“细妹(陈燮霞的小名),加油啊!”陈燮霞8岁就能拉动几百斤的大板车,力气很大,这种天赋让她轻易地被挑进番禺业余体校。

陈细泉对本网记者说:“如果没练举重,细妹一辈子也出不了这个村子。她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现在她妈就盼着她早点回家。”

今年5月,陈细泉曾说起过陈燮霞举重的故事。小学四年级,阿霞被启蒙教练黎炳明挑选到体校练举重,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农村的陈家,并不知道这是一项什么运动。后来看到举重运动员们各个膀大腰圆,在陈细泉的心里,唯一的女儿要长得亭亭玉立,他担心得把陈燮霞从体校领了回来,后来经过教练的解释,他才认识到练小级别的阿霞,在体型上不会有太多改变,这才放下心来。

1999年,陈燮霞成绩优异入选八一队,此后便留在了北京。九年来她回家仅仅三趟,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不足1个月。最近一次与家人见面已是两年前。父亲还清晰的记得那次情景:陈燮霞一身轻便的运动服,在500米外的村委会办公室中,由于离家多年,那时村里已经没多少人认得她。

陈家门口栽种多年的龙眼树已经是硕果累累,此前陈燮霞的父母一直舍不得采摘。当“细妹”如愿夺得女举48公斤总成绩冠军之后,陈家父母兴奋地采摘下树上的果实并且分发给现场的所有嘉宾品尝。

“陈燮霞12岁开始进入伟伦体校训练。”钟成灿是伟伦体校的一位教练,在陈燮霞12岁进入体校接受正规训练后,一直带她到进入八一队。

“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运动高峰期是在19-20岁,陈燮霞一直坚持到今天,把奥运冠军捧回了家,实在不容易。十几年来,她一直都很努力,很能吃苦,坚持不懈。”

“我一直觉得这个孩子特别能吃苦,领悟力很强。身体素质、动作速度、技术都不错,心理意志都很稳定。但以前在省赛时,陈燮霞的成绩并不突出,2002年7月份还曾经想过放弃自己的举重生涯。”

庞伟

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初中到了回民中学。庞伟的姑姑庞艳春介绍说,庞伟小时候爱玩枪是出了名的,家里边像武器库一样堆满了各种“枪支”,电视里那些打打杀杀的枪战片也对他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庞伟跟枪就跟有缘一样。”

2000年,庞伟14岁了。9月份的一天,一个街坊对庞伟说:“你这么爱玩枪,干脆去练习射击得了。”这个提议委实让正庞伟兴奋莫名,玩具枪尚如此好玩且威风,况真枪乎?家长见状,通过一个叫霍红艳的教练找到了保定市第二重点业余体育学校射击中心的张广伟教练。“既然孩子喜欢,就让他练练呗。”当然,也只是“练练”而已,当庞伟在射击上花去大量心思后,直线下降的学习成绩也让父母很是不安。与大多数家长观念相仿,庞伟的父亲庞彦宏、母亲蔡东芳还是希望这个听话的孩子走一条稳妥的道路。“庞伟这个孩子非常听话。眼看着自己刚刚摸到打枪的门道就要离开,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可大人还是能看出来他是不愿意的。”庞伟姑姑庞艳春就这么一个侄儿,也见证了当年的艰难抉择。

之所以是艰难抉择,是因为在一般人眼中,学业有成才算人生的正途,所有人似乎都不愿放弃进入这条道的人任何一点可能。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在兴趣和学业之间,到底该如何取舍呢?张广伟教练找来了,对庞伟的父母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对别的孩子,不练也就不练了,我不说什么,但是对庞伟,不让他练射击才是误人子弟。教练撂下的这句话对庞伟父母触动很大,也改变了他们对“误人子弟”的看法。

2000年,庞伟14岁了。9月份的一天,一个街坊对庞伟说:“你这么爱玩枪,干脆去练习射击得了。”这个提议委实让正庞伟兴奋莫名,玩具枪尚如此好玩且威风,况真枪乎?家长见状,通过一个叫霍红艳的教练找到了保定市第二重点业余体育学校射击中心的张广伟教练。“既然孩子喜欢,就让他练练呗。”当然,也只是“练练”而已,当庞伟在射击上花去大量心思后,直线下降的学习成绩也让父母很是不安。与大多数家长观念相仿,庞伟的父亲庞彦宏、母亲蔡东芳还是希望这个听话的孩子走一条稳妥的道路。“庞伟这个孩子非常听话。眼看着自己刚刚摸到打枪的门道就要离开,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可大人还是能看出来他是不愿意的。”庞伟姑姑庞艳春就这么一个侄儿,也见证了当年的艰难抉择。

之所以是艰难抉择,是因为在一般人眼中,学业有成才算人生的正途,所有人似乎都不愿放弃进入这条道的人任何一点可能。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在兴趣和学业之间,到底该如何取舍呢?张广伟教练找来了,对庞伟的父母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对别的孩子,不练也就不练了,我不说什么,但是对庞伟,不让他练射击才是误人子弟。教练撂下的这句话对庞伟父母触动很大,也改变了他们对“误人子弟”的看法。

在争夺奥运入场券的比赛中,庞伟在省队时的教练张胜阁和多名教练全程陪同,为庞伟制作了详尽的比赛计划,做了大量工作,这次,庞伟能够再次进入国家队征战奥运,与这些教练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庞伟是个幸运的孩子。早年,他遇到了张广伟这样慧眼识才的伯乐。到了省射击队,张胜阁教练与他是师徒,也是朋友,对他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代名将王义夫也是庞伟的贵人。在每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都有这么好的教练带庞伟。有了这些教练的精心安排,我们做家长的才会放心地把孩子交出去。”庞彦宏在电话里对三位教练心存感激。

2000年9月,出于乐观的预期,庞彦宏让儿子选择了退学的决定。回想起当年破釜沉舟的勇气,再看到现在爱枪的儿子已经在与枪的耳鬓厮磨之间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庞彦宏笑得十分爽朗。同时,包括三位教练的很多人,连同庞伟自己都相信他会在射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曾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他的偶像是王义夫,他的理想是做这位奥运冠军的接班人,北京才是冠军之路的开始。

2006年,庞伟於克罗地亚举行的萨格勒布世界锦标赛中与林忠仔和谭宗亮组合,并於男子团赛10米气手枪的预赛压倒俄罗斯,以首名姿态晋身决赛,最终赢得金牌。在之后进行的男子个人10米气手枪决赛以6833环夺得金牌。12月2日,他在2006年多哈亚运,他再次与林忠仔和谭宗亮组合参与男子团体10米气手枪小项,在决赛中,他们以1744环以4环之差胜南韩,赢得中国於该届亚运中的第6面金牌,当中,庞伟取得588环的成绩。3日后的男子团体50米手枪小项决赛,庞伟与谭宗亮及徐坤以1682环赢得金牌,是庞於亚运中的第二次金牌。

郭文珺

1997年,13岁的郭文珺进入了西安市军体校,举起了心仪已久的手枪,但在最初的时候,她并没有表现出超人的天赋。2003年城运会上,发挥欠佳的她仅打了个第九名,文珺顿时心灰意冷,再加上她的年龄也不适合再继续打青少年比赛,队里就让她先休息调整一段时间。郭文珺在家里没呆多久,就出去打工了。在开元商场里的一个卖体育服装的柜台,郭文珺找到了一份售货的工作。打工不易,对于从8岁起便一直在队里过训练生活的郭文珺来说更是如此。上班不能迟到,下班不能早退,对老板要言听计从,对顾客还要赔上笑脸。艰辛的打工生活让小郭感觉到——训练虽然枯燥,但也是一种幸福。

“真的放下了枪,才知道有多么爱它。既然是真的热爱射击,那又为什么要放弃呢?”这样的念头反复在郭文珺的脑海中回荡。最终,度过近一年的打工生涯后。在家人和恩师黄彦华的鼓励下,郭文珺终于重新鼓起勇气,再度举起了心爱的手枪。

再度踏进市军体校的射击馆,带着“既然决定回来,就一定要打出个名堂来!”的誓言,埋头苦练的郭文珺,很快便显示出了超人的射击天赋。对此,当了她八年教练的黄彦华深有感触。“这孩子不管从技术上还是比赛的状态上,都很不错,特别是心理素质上,自我控制特别好。各方面都是个练射击的好苗子。”

2006年3月,刚刚入选国家队不到半年,郭文珺便一鸣惊人,一举夺得气手枪团体金牌、个人银牌,首次出国参赛就赢得满堂彩。以至于王义夫竟然公开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孩子,就是一块射击的料,她是一百年才会出一个的射击天才。”

王总教练的眼光果然独到。2008年8月10日,入选国家队仅2年多,首次亮相奥运会的郭文珺,便在队友任洁失手的不利情况下,时隔八年重新为中国夺回女子气手枪金牌,也写下了西安奥运历史上一页辉煌的新篇章。 来源《西安晚报》

张湘祥

张湘祥从8年前悉尼奥运会男子举重铜牌到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奖牌的色彩更加灿烂,王者回归。每个奥运冠军的背后都有着让人动容的故事,张湘祥也是如此。 一个只有25岁的老将,从17岁一战成名到后来因伤昏迷两天两夜,举重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就这样成为了张湘祥挥之不去的噩梦。好在,风雨过去见彩虹。因为热爱,举重带给张湘祥的果然还是快乐。一枚北京奥运会的金牌,这一刻,张湘祥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

小顽童17岁成名

张湘祥从小就没吃过苦,练举重纯粹是因为身体条件太好了。

张湘祥出生在福建龙岩,他的父亲张雨和是做装潢生意的,家境算是不错。幸福的童年在欢笑中度过,张湘祥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力量。“八九岁的时候,他就能提得动平常只有大人才能提的一桶水了,加上比较胆大调皮,因此从小就显得活泼,像个小顽童。”张湘祥的母亲黄玉曼说。

力气这么大,又调皮,得给他找个地方管起来。在启蒙教练朱日平的执著下,本来很心不甘情不愿的小张湘祥就这样走上了举重之路。从8岁进入龙岩少年体校练习举重,12岁时张湘祥就被北京体育大学的谢勇教练选入北体大竞技体校。1999年,张湘祥首次参加全国大赛一鸣惊人,在全国举重冠军赛上独揽56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枚金牌。于是,他顺理成章进入国家队,并成为了国家举重队最年轻的选手。

一年后,2000年9月16日,年仅17岁的张湘祥踏上了悉尼奥运会的赛场,他最终获得男子56公斤级铜牌。一战成名,张湘祥成为了中国举重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奖牌得主。

少年英雄多磨难

悉尼奥运会归来后,就在张湘祥的实力再次逐渐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时,一个让他至今都胆战心惊的意外发生了。

2003年,张湘祥备战雅典奥运会时在训练中腰部受伤,医生在为他打封闭时将药水打到了他的腰椎里,张湘祥立刻陷入了昏迷,而这一昏迷就是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才有知觉,算是保住了命。”张湘祥回忆说,“醒了之后,恢复了一段时间。但是心理那关是怎么也过不去。”张湘祥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怀疑。

强势回归 再创辉煌

“举重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随着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明白了。我热爱举重,我要在举重台上证明自己,这难道不才是最重要的吗?”张湘祥说。

就这样,2006年,张湘祥重新出发。当年就获得了全国冠军赛62公斤级亚军,2007年则拿到了全国锦标赛的冠军。然后就是最关键的奥运选拔赛。今年4月在泉州举行的选拔赛中,在自己的家乡父老前,张湘祥用3个第一宣告他的强势回归。

“现在的我和8年前已经不同了,这些年经历了太多,而我也长大了。”张湘祥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也将有可能退役。”昨天比赛结束后,张湘祥这样说,“如果离开举重并不是我对举重没有感情,而是想知道自己除了举重还能不能做得更多、更好。”

我们中国每一年的运动员在各种比赛当中能够为国家获取很多的金牌,这是让中国人感到极为骄傲的,我们为那些运动员喝彩,给了她们鲜花和掌声,全国人民的目光都盯在她们的身上,就是希望她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奖项,为国争光。当运动员要付出很多的代价才能够达到世界冠军的水平,也才能够不辜负观众的期待,可见她们的身上压力是很大的。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当年那个拼命为国家拿下金牌的运动员,比赛结束之后就去了医院,她现在怎么样了?

今天我们来讲的这一个奥运冠军金牌得主是中国人,名字叫做唐功红,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当中,这个女孩子从小就有着一个不平凡的梦想,她说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当一个世界冠军,为祖国争光。小的时候女孩子身体素质就特别的好,她的体重也和别人不一样,身强体壮的她,让很多体校的老师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优良基因,决定把唐功红培养成一个运动种子选手。

在一些名师的指导之下,唐功红成功进入层层筛选,来到了国家队当中,成为了一个举重运动员。当运动员的日子是极为艰苦的,要天天训练,每时每刻都不能够松懈,如果你想在奥运比赛的时候获得金牌,那么这条路就是你必须要经历的。很多年过去了,唐功红得到了飞速的进步,终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到舞台上去比赛了,那个时候唐功红很紧张,她发誓自己一定要拿回金牌。在奥运会的舞台之上,唐功红拼尽全力,将举重达到自己的极限,后来她如愿以偿拿到了金牌,在比赛结束的时候,由于体力透支被送去了医院当中。唐功红身体好了之后,教练告诉她自己是打破了世界冠军的记录。可唐功红由于在比赛的时候太过用力,医生说以后会留下后遗症,也许再也不能够为国参赛。在世界梦想的舞台之上,永远留下了唐功红的名字,她也没有任何的遗憾了。

能够作为二院选手来到世界和许多顶尖的高手pk决赛,为国争光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一旦能够拿到金牌,你的名字将会永远地载入史册。我们敬佩那些游泳有谋又爱国的人,她们在舞台上拼尽全力,就是为了能够让国歌在空中响起。

结语: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能够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也不是顶尖的科学家,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作者,一个老百姓,但在任何平凡的岗位上,你好好的工作,也同样是为这个社会做贡献。 

  我的祖国让我来参加奥运会,不只是为听发令枪响,而是要让我一直跑到终点。”这可能就是奥运的伟大之处。国不分强弱贫富,都有参加奥运的权利。即使是一位最业余的选手,他们的永不放弃和坚韧不拔,依然足以让全世界仰视。正如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曾经说过的:“我们盼望着,当奥林匹克的圣火熊熊燃起,赞颂英雄的《奥林匹克圣歌》又一次奏响时,来自小国和大国的运动员都是英雄

  仔细看范德韦德的头部,你会看到两个触目惊心的伤疤。这两个硬币大小的伤疤可不是什么另类一族的装饰,这是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和骨髓移植手术留下的痕迹,这样的伤疤,在人说话甚至喘气时都会颤动。今年27岁的范德韦德颇具游泳天赋,然而20岁的那一年,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病魔夺去的也许不仅是他的运动生涯,还可能是他的生命。

  幸运的是在与病魔的斗争中范德韦德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成功接受了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后,范德韦德重新回到了赛场上。2008年,他在北京写下了运动生涯中最壮烈的一笔,“金镶玉”是对他这样一个永不言版的英雄的最好奖赏。

  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8月8日晚,当只有四名运动员的伊拉克代表团走进国家体育场时,他们获得了比美国、俄罗斯这样的超级大国更多的掌声。大概在奥运会开幕半个月前,国际奥委会取消了伊拉克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资格,虽然后来经过斡旋,伊拉克队重新获得了参赛权,但是大部分比赛的注册报名时间已过,伊拉克最终只有四名运动员获得了参赛权。

  在这支队伍中,两名赛艇选手诺扎德和杰布尔比赛中穿的是已经旧的不能再旧的比赛服,甚至在他们比赛后上岸,有记者看到他们的袜子上还破了好几个洞,至于比赛用的赛挺则也是组委会提供的。年轻漂亮的短跑选手多娜性格开朗,平易近人,当她笑着向你讲述她在国内训练时有人向她开枪时,你简直无法相信这是真的。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多娜的生命曾多次受到直接的威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娜和他的教练一直在坚持训练。她脚上的二手跑鞋,是她在仅有的几次出国比赛的经历中在约旦的旧货市场买的,那双鞋上也早已磨出了洞。

  比赛结果可想而知,赛挺选手诺扎德和杰布尔在预赛中最后一个到达终点,多娜也没有通过女子100米的第一枪。不过他们来到北京参赛就已经创造了奇迹,正如多娜自己说的:“能代表自己的国家参加奥运会一直是我的梦想,再苦、再危险我都会坚持下去!”

  索维金娜的名字熟悉体操的人肯定不会陌生。在体操这样一个女选手20岁就已经算是“老将”的项目上,这位现代表德国出战的哈萨克斯坦老将却已经33岁了。其实十几年前丘索的运动员经历和其他很多体操女运动员一样,十几岁参加比赛,过了二十岁选择退役、结婚、生子。然而不幸突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她的儿子在出生后不久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这是一个在治疗上需要花费相当多金钱的疾病。此刻,已经退役六年的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四处参加比赛挣钱为自己的儿子治病。过去的几年里,国际上大大小小的体操赛事都可以见到她的身影。

  为了给儿子一个更好的治疗环境,丘索维金娜移居德国并转换国籍代表德国队参加国际比赛。体操世界杯、世锦赛以及奥运会的赛场上,人们又看到了这位已经年过三十的老将在与比自己小十多岁的运动员拼杀。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丘索维金娜再次出场,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今年已经33岁的老将在跳马比赛中摘得一枚银牌!这也是德国女子体操选手在本届奥运会上的唯一收获。33岁的丘索不仅故事感人,运动水平也丝毫不比那些年轻的小姑娘们差。在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丘索获得了现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她是一位成功的运动员,她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 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举重是所有运动项目中最累、最枯燥的,没有超出常人的毅力和耐性是坚持不下来的,才力和占旭刚几乎是一个时代的举重人物,才力一生获得40多个全国冠军,亚洲冠军20多个,享年只有33岁,去世的时候家里只有300元。

占旭刚对比于才力无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退役后从工队副大队长起步,如今是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相当于副厅级别,还有一位女神级别的妻子,曾是一名美丽的空姐。

今天我们说的是中国女子举重队曾经的奥运冠军—

—唐功红,可能大家都不认识这一位奥运冠军,但很观众应该看过她在2004年雅典奥运那拼死一举,真的是刺痛了所有观众的心,使在场所有人都佩服她的毅力。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相比起拥有清秀脸庞、苗条身材的女运动员,举重女运动员就没有这么幸运,她们为了荣誉而刻苦锻炼,更是放弃颜值和身材。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举重75公斤以上比赛中,最后就只剩唐功红和一个韩国选手夺冠,就在这时唐功红成功的举起1725公斤的杠铃,但是在第二次试举1725公斤时失败了,要想夺冠第三次就要成功举起1825公斤才行,1825公斤当时根本没有一个选手有能力挑战。

这时韩国的选手和运动员已经高兴的开始庆祝了,因为他们直到唐功红不可能成功的,就这时,唐功红上台表示她要举1825公斤的杠铃,这句话震惊了所有在场的人,就这样唐红慢慢走向那重重的杠铃跟前,她使劲的把杠铃举起来了,在场的观众们都在欢呼,中国人成功了,成功的获得了金牌。

但是大家只看到了最后的成功,没有多少人知道,她下台后多么让人心疼的场面,她到台下后由于为国争光用了全身透支的力气,导致鼻子和耳朵全都流出了血,血压也上升到了220,于是赶紧进行了抢救,才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在后来的采访中,问道此事时,唐功红表示:“我一点也不后悔,我是抱着必死之心上台的,死也要死在台上的心态上了赛场”,听到这样的话在场的所有观众都掉下了眼泪。

其实唐功红真的很不容易,作为一名奥运冠军她付出了很多,为了增加体重和体力每天要吃很多东西,每天都要锻炼,她没有自己的娱乐时间,但是她没有放弃,因为奥运会是她一生的目标,是她的梦想。

唐功红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她的家住下一个小农村,条件非常不好,父母的身体不好还要经常看病吃药,所以家里的负担很重,她每年的钱都用在家里,自己连个化妆品都不舍得买。

现在唐功红已经退役好几年了,离开了奥运会的赛场上,但是她的那一举还深深的在我们心里,她退役后找到自己心爱的人,她的丈夫是一个非常体贴的人,也是唐功红的忠实粉丝,他很心疼唐功红当时的那一举,结婚后更加疼爱她。

现在唐功红非常幸福,还有了自己的宝宝,我们一起祝福她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089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