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人是怎样灭亡的?

玛雅人是怎样灭亡的?,第1张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上曾栖息过的玛雅人,无疑是我们地球上最神秘莫测、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之一。早在远古时代,玛雅人就在天文、建筑、医学、数学、历法等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他们建筑了富丽堂皇的宫殿,修筑了台阶状金字塔式的纪念碑和寺院。此外,玛雅人还知道天王星,海王星。他们的玛雅历一直推算到4 亿年之后,他们留下的天文历法可沿用64000000年。

在玛雅人留下的许多天体方面的史料中,最令人惊叹不已的莫过于他们推算出卓尔金年260 天,金星年584 天,算出地球是3652420天(今天的准确计算是3652422

天!)。

现代的史学家、天文学家一般把玛雅人的卓尔金年当作他们的宗教祭祀年。1 年一共有260 天(有260 个不同的名称和顺序),划分为13个月,每个月20天。这种年历一般认为是为他们举行宗教仪式的时间而制定的。同时玛雅人也用365 天(地球的公转周期)计年。他们将这种有别于宗教年的历法通称为“民用年”,1 年划分为18个月,1 个月20天,外加5 个无名日。

几乎是与这种传统说法同时,有人却持另一种意见。他们坚持认为:既然玛雅人的地球年、金星年都是针对太阳系两个大行星而言的,那么卓尔金年一定也与某个大天体有着神密的联系。

可是,整个太阳系内并无公转周期为260 天的大行星。于是便有人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近似于科幻小说的设想:

玛雅人可能是外星人,他们居住的星球由于某种目前还不知道的原因爆炸了。

他们是母星大爆炸前移民到地球上来的。他们的260 天计年法,则是他们穿越心灵,永远也无法湮灭的记忆。所以,玛雅历中规定每52年要建造一定级数台阶的建筑物(如寺庙和金字塔),建筑物的每一块石头都与历法有关,每一座建筑物都严格地符合某种天文上的要求。而且,每5 个52年,他们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礼仪式。现代学者称之为“历的轮回”。

无独有偶,关于太阳系内是否发生过行星爆炸,另一学说,竟也殊途同归地得出同一个结论。

但“爆炸说”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它目前尚无法给出行星爆炸的机制是什么?

它也完全无法说清哪来那么大的能量能使一颗行星爆炸,等等。

而陈清贫经过十余年的苦思冥想和大量的模拟演算,认为:与其说是爆炸,还不如说是碰撞!

陈清贫提出: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 万公里,质量超过50万亿亿吨的大行星(或者就是太阳系第10大行星,或者是另一个恒星系统里的行星,或者根本就是一颗流浪星)在某种能量的牵引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以每小时20万公里的高速冲进了我们的太阳系。

它首先遭遇的是海王星。

那时,海王星的8 颗卫星正在近海点运行,而原冥王星及原冥卫一“卡戎”却正一左一右在远海点运行。

第一场遭遇战的结果是:大行星与海王星发生了猛烈的擦肩相撞,而且一举击碎了海卫九和海卫十,扰动了海卫一和海卫二(使海卫一轨道偏心率变为0 ,运行逆向;并使海卫二的轨道偏心率达到了075,远远超过了太阳系内的所有的卫星和行星),冲击导致海王星脱离了当时的轨道,使其带着8 颗卫星和两颗卫星的残片(后形成海王星环)紧跟大行星向太阳系内部运行。

至于原冥王星和原冥卫一“卡戎”却因正在远海点运行,又受大行星撞碎两颗海卫的冲击波和冲击碎片的影响,等它们分别返回近海点时,海王星已“离家出走”。

这两个“难兄难弟”只得相互“依靠”起来(冥卫一的自转和绕冥王星运动的周期都是639日,而冥王星的自转周期也恰好是639日。这种妙不可言的周期关系,在太阳系里独此一家)。

而“离家出走”的海王星,大约在弧线飞行直线距离135亿公里后,就完全摆脱了这颗大行星的冲击摄动力,停留在新的轨道上继续围绕太阳旋转(在如今的302个天文单位处)。

那颗肇事大行星第二个遭遇的是天王星。它在低空横穿天王星轨道时,将天王星的一部分物质“拉”了出来。被“拉”出来的物质在脱离天王星本体一段时间之后,又因受天王星的引力作用而重新砸向天王星,砸歪了天王星的自转轴。

随后,大行星一举撞碎了一颗土卫,演变成了今天的土星环;又撞歪了土卫九,使之成了土星庞大卫星系统中唯一的逆行卫星。

此外,大行星大概“意犹未尽”,它横冲直撞到了木星区域的最外层,把部分卫星冲得“晕头转向”,使木卫六、木卫七、木卫八、木卫九、木卫十、木卫十一、木卫十二、木卫十三脱离了原先行星赤道面内的轨道,同时使木卫八、木卫九、木卫十一、木卫十二逆向运行。

至此,一路“冲冲撞撞”而来的大行星已略微改变了一下航向。结果歪打正着,它把最后的撞击点毫无误差地直指繁衍着一代高度文明、当时太阳系内的第十大行

星——玛雅星。

可以想象,大祸临头之下,玛雅星人大概会采取如下的自救措施:经反复核算无误后,整个玛雅星都紧急动员起来,全球通力合作,聚集了几乎所有的热核武器对大行星进行了定向位移爆破,试图使大行星略微改变航向,只是大行星的个头太大,惯性冲击力又太强,整个计划基本以失败告终。当无可奈何的玛雅星人最终感觉此路不通时,他们已消耗了大量宝贵的物力和能源。最后不得不星际移民,只有少数的玛雅星人得以先后移民到撞击面后方的火星、地球和金星的生态基地上。

玛雅星人真是祸不单行。

数月数日后,在亿万玛雅星人惊恐的注视下,两星终于发生了灾难性相撞。大行星把玛雅星撞成了无数碎片,自身也四分五裂,其中大的就形成了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和义神星等著名的小行星;而部分小碎片则呈放射状地向撞击面后方飞射而出。

正对面的火星首当其冲。

无数小碎片在火星上形成了炽烈的流星雨。全球温度升高,首先融化火星上的冰川,从而在火星上形成了无数条汪洋恣肆的河流,但接踵而至的持续不断的高温和冲击,又很快将火星上的浩淼大水、万顷碧波全部蒸发冲击殆尽,只留下如今突然中断的大小河床故道。但这又无法形成海、湖、潭等容积的规模遗迹。金星也未能逃脱这次厄运,一块大碎片在飞掠火星轨道、地球轨道后,一头撞上金星,使它自转发生了方向性变化。

同时,另一块直径约12公里、重达14万亿吨的碎块却被撞向地球,并不偏不倚地撞击在地球的表面上(玛雅星人此时已无力摧毁这些碎块了)。结果,地球好像一下子受到了数以百万计的氢弹袭击,遭到了严重的创伤。被抛起的尘埃在地球上形成了厚厚的云层,地面变暗、变冷,依赖于阳光的植物大量枯萎、凋谢和死亡。

地球上的全部物生的3/4 也很快衰落。已“统治”地球达15 亿多年的恐龙同时遭受到了灭顶之灾,短时间内便很快销声匿迹直到灭绝。

这样,移民到地球上的玛雅人必然再次遭受重创。不过他们在丧失大量人员后顽强地生活了下来,6500万年间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之后,他们又多次遭受诸如地极地磁逆转、大西洲沉没等一系列灾难性、毁灭性打击,但他们一息尚存,绵绵不绝。最后一批生活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人依然保留了关于玛雅星的编年历,他们巧妙地使用了将卓尔金年和地球年协调并用的古老历法,以示对“故星”

该骨铭心的怀念之情。

由此陈清贫也解开了另外两个科学家一直疑惑的世纪之谜:为什么玛雅人会知道天王星、海王星?同时为什么玛雅人在已知天王星、海王星的前提下,却又不知道离海王星并不遥远的冥王星?

因为在玛雅星年代里,太阳系中尚无单独自立门户的冥王星,所以,玛雅人自然不会知道后来“升级”成为大行星的冥王星了。

这一论断的完成使陈清贫兴奋不已。他当即给《飞碟探索》主编打去长途电话。

当他简述了自己的假说之后,对方几乎不相信他是一位青年!而这一假说在世界天文学中,又具有何等的重大意义啊!对方当即表示:请写成文章,速寄来一阅。

于是,《被撞毁的玛雅星》一文在1998年的《飞碟探索》上分两期刊出——行星撞毁说由此问世

更新1:

与世界末日有何关系

马雅族(Maya)诞生放公元前3113年,是居住在中美洲的古印地安人,在公元后约750年神秘地消失了。 马雅人居住的领域包括中美洲的心脏地带,横跨瓜地马拉(Guatemala)、贝利斯、墨西哥(Mexico)、宏都拉斯(Honduras)和萨尔瓦多(El Salvador)部份地区,分别以三个互相隔离的区域为中心──齐阿巴斯和瓜地马拉高原的南部高地、太平洋潮湿的沿海平原与萨尔瓦多西部、墨西哥湾伸展到贝利斯一带及宏都拉斯的热带森林区。主要人口则集中在今天瓜地马拉的佩登省(Peten)和北犹加敦(Yucat'an)矮丛密布的低洼地区。 十六世纪,当西班牙人入侵中南美时,把马雅文明后继者阿兹特克人所保存的古马雅文物和神圣书本都全数烧毁。还带给马雅人天花、结核等疾病,两位天主教神父们也彻底破坏了马雅文明。当时的西班牙主教无法容许马雅人不信奉基督教的事实。所以收集所有神官手头上所有神圣文书,用火全部烧毁。使很多记录马雅文明的珍贵书籍从此消失。幸好还有些未被烧毁或用代代相传而记录下来的传极少的典籍。 马雅族圣经《Popol vuh》不仅是谈占卜之书,他提到先知预言的,诸天之神有无上智慧,有洞悉世上每件事的法力,他们知道何时有兵灾、死亡以及饥荒,同时对于现今时势、人类前途都有论述;将古文明用他们的符号,记载在神明身上,让后人经由神学的解读过程来探索千万年前所发生的重大事故。 这些天机用密码暗藏在建筑物、雕刻、绘昼、珠宝及他们发明的数学系统等多种管道,保存并传到后人手中。 曾几何时这里有着身穿羽毛及翠玉为饰的祭司,观察天象,举行着各种民族仪式及祭典,使用比近代许多日历更为准确的太阳历。并成为最早发明「0」观念的民族。马雅有着丰富的天文、地理及各种的智慧,那到底这样的一个文门是怎样消失的呢? 马雅文明以于西元七、八世纪时,繁荣达至顶峰。但却在仅仅一个世纪,所有的神殿一一放弃,巨型的建筑物亦无人问津;渐渐地成为废墟。 这文明到底是怎样兴起又是怎样的没落?西元前1150年,正是奥美加文化的繁盛时期,但在其式微后,中美洲的各文明渐渐继承,其中包括马雅。西元前600马雅渐于热带密林中发展起来。当时并没有出现大型的建设。但在300年后,不但出现了祭坛,而且出现了以玉翠和贝壳当货币的交易,陪葬品也出现了代表阶级的差异。这表示那时的马雅已有社会阶级之分。 有些学者认为这么巨大的神殿不可能突然于密林中出现,可能是来自中南半岛的文明,越过太平洋传中美洲;才使马雅文明的出现。 马雅有着先进天文及数学知识是其他文明无法相比的。马雅称年为「哈普」,一年有十八个月,每个月有二十天,每年另加五天。三百六十天为一「吞」,七千二百天即二十吞,为「卡吞」;二十卡吞即十四万四千天,为一「邦吞」。最大的单位是「亚劳吞」

共六千三百多万天,即二百三十亿四千天万天。如此复杂的历法,又有那个文明能能相比? 马雅除了是世上最先发明「0」的概念外,其数学的知识亦准确得令人咋舌。单以金星历来计算,马雅人定金星历为每年五百八十四天,而现今的天文学家的计算为五百八十三点九二天,误差为每月六分钟,在当时并没有精密的仪器时,他们到底是怎样准确地计算出金星历?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你抄够未呀 胶

玛雅文明 是古代位于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和犹加敦半岛等中美洲区域的文明。和传说相反的是,玛雅人从未消失;现在仍有三百万玛雅人居住在这些地区,很多人今日仍然能说玛雅语系的语言。玛雅从无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整个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 通常,玛雅文明被划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称为前古典期或形成期,公元300年-900年为古典期,公元800年-16世纪为后古典期。 传说玛雅人在3000年前就开始建造宗教性建筑,最早的遗迹是由一些简单的土坟所组成,后来才进一步演化为金字塔。早期的玛雅文明似乎曾经受到更早的奥尔梅克文明(Olmec)的影响。 奥尔梅克文明在将他们的文化传播到今日的犹加敦半岛以后,便衰败灭亡了。 公元前200年~公元800年左右是玛雅文化最兴盛的时期。玛雅人在这地区发展了数百座城市,蒂卡尔(又译提卡尔)(Tikal)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学者估计在最高峰时,此城有10~20万居民。他们发展成许多个农业密集的、城市集中的城邦。其中最为显著的遗迹是建于宗教中心的金字塔,和伴随它们的皇宫。其他重要的考古学遗迹还有雕刻石板(Maya语:Tetun),这些用象形文字写成的石板主要描述宗谱,战争胜利和其他的成就。帕伦克(Palenque)是古典时代最美丽的玛雅城市,以至人们甚至将它誉为「美洲的雅典」。另外一座著名的城市叫做科潘,从现代遗迹的规模来看可以把蒂卡尔、科潘和帕伦克视为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最大的三个城邦。 玛雅人也曾经参与了古代中美洲的长途贸易,主要的货品有可可、盐和黑曜石。 公元九世纪开始,古典玛雅文明的城邦突然同时走向衰落,这种现象多少让人感到惊讶,其原因现在仍然是历史学家研究的课题。到公元十世纪,曾经繁荣的玛雅城市均被遗弃在丛林之中。 此后,以奇琴伊察为首,犹加敦半岛北部兴起一些玛雅城邦,这时开始史学上称作玛雅文明后古典时期。奇琴伊察城邦政权于公元1224被推翻,继之以玛雅潘为首的城邦联盟。1450年,玛雅潘政权因内乱而瓦解。当西班牙人登上美洲大陆时,玛雅人的地区实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奇琴伊察和玛雅潘时期的玛雅后古典文明,同以蒂卡尔、科潘和帕伦克时期的古典文明相比,在各个方面相差很大,只能说是玛雅文明最后的残存。 古典时期的多数玛雅城邦非常重视记载历史,大多数城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竖立各种纪念碑,今天的考古学家正是通过这些纪念石碑得以对玛雅文明有的历史有所了解,又因为玛雅历法相当精确,今天的历史学家甚至可以知道许多事件的精确日期。比如科潘国王十八兔兵败后于公元738年5月3日被斩首,又比如帕伦克国王巴加尔生于公元603年3月6日,公元615年7月19日他十二岁那年登基做的国王,死于公元684年8月30日。这样精确的历史记录实在为世界上其他远古已消失的文明所无法比拟。 古典玛雅文明衰落以后的后古典玛雅文明,则达不到上述精确水准,今天关于奇琴伊察和玛雅潘时期的史事主要是通过早期西班牙人从当地人听来的传说中了解到的。 文明特点 属于石器文明,玛雅人没有发明使用青铜器,更不用说铁器。 掌握高度的建造技术,玛雅人不会使用铜铁,也不会使用轮车,轮子的概念虽然在陶器等文物中出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用化。但是却创造了高度的城市文明 农业以玉米为主食,所以又称为「玉米文明」没有牛马猪羊,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农民采用一种极原始的米尔帕耕作法。 数学采用二十进位,发现并使用了「零」,掌握高度的数学和天文历法知识。 使用独特的象形文字:玛雅文字 艺术 波南帕克壁画许多人认为古典时期(前200年到900年)玛雅艺术在古代美洲文明中是最成熟和美丽的。帕伦克的雕刻和浮雕以及Copán的塑像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展现了古典玛雅人的优雅和准确的观察力。现代人只能从葬礼中的陶器来了解古典玛雅的进阶绘画;另外在波南帕克(Bonampak)的一栋建筑意外保存了古代壁画。从一些玛雅文献中,人们发现玛雅是少数文明中,艺术家会在他们的作品上署名的。此外,玛雅人喜爱玉器,玛雅的玉器非常精美,丰富。 文字 使用独特的 象形文字,玛雅文字。似汉字。玛雅文字是象形文字和声音的联合体,玛雅雕刻文字既代表一个整体概念,又有各自独特的发音。这类似于日语中的汉字与假名的关系,如玛雅文中的「盾」(bakalu)既可以写成一个表意的象形单字,也可以分成三个表音文字「ba」,「ka」,「la」。玛雅象形文字的发展水准与中国的象形文字相当,只是符号的组合远较汉字复杂,块体近似圆形或椭圆。字元的线条地依随图形起伏变化、圆润流畅。玛雅文字的一个字元中大的部分叫做主字,小的部分叫做接字,字体有「几何体」和「头字体」两种,另外还有将人,动物,神的图案相结合组成的「全身体」,主要用于历法。玛雅文字的读法为,从上至下,两行一组,以「左→右→(下一段)左→右」的顺序读。玛雅文字艰深晦涩,至今能译解的不足三分之一。 宗教 玛雅大球场宗教在玛雅文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玛雅的天文历法,建筑所展现的伟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宗教活动的繁荣,玛雅文明建立在神权政治的体制下,玛雅王族和祭司主管宗教,玛雅人的最高神叫「羽蛇神」,由奎特查尔凤鸟羽毛和响尾蛇组合而成,是风神,又是金星(启明星),它被视为伟大的组织家、城市的建立者、数学、冶金学和天文学之父,传说是它给百姓带来了文明和教化。此外,它还掌管农业、丰收与降雨,这在干旱的尤卡坦半岛自然意义非凡。在奇琴伊萨的中心,矗立著一座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金字塔神庙,名曰库库尔坎神庙,是祭拜羽蛇神的神殿。 玛雅人的祭祀活动频繁而残忍,战争,节庆,祈求丰收,等等诸多活动都有祭祀仪式,祭祀不但有丰富的珍宝祭品,玛雅人还用活人的心祭太阳神。玛雅的各个城市之间常有战争,战败一方通常都会有大批的俘虏被当作祭品处死。 玛雅人最先学会利用橡胶,这也是源于宗教仪式,他们用树胶做成类似现在足球一样的东西,在专门的大球场举行残忍的游戏,两方用除手以外的任何部位传球,球不能落地,并且要设法将球投入墙上的石圈中,输的一方将当作祭品处死。但亦有地方如奇琴伊察,胜利一方或落败一方的领队被用作牺牲的说法同时存在。这样的游戏通常要进行几天几夜才能分出胜负。参见中美洲蹴球 历法 玛雅人的历法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历法,他们的历法体系由3种历法构成,即神历、太阳历和长纪年历。 神历亦称「卓尔金历」,每年260天,由20个神明图像和1到13的数字,不断组合循环,类似中国的天干地支,通过不断搭配组合,得到260种组合图标,代表260天。 太阳历是根据天文测算而来的。一年分18个月,每个月20天,另加5天作为禁忌日,这样全年就是365天。精于星象观测的玛雅人经过长期观察、周密计算,将一年的长度修正为365242129天,这同今天科学测定的绝对年长365242198天的数值,相差不足千分之一。 文明的消失 玛雅人创造出了令人称奇的高度文明,但是玛雅文明为何突然消失,现在还没有定论,科学家考古学家,对玛雅文明湮灭之谜,提出了许多假设,诸如外族入侵,人 炸,疾病,气候变化,内部战争等等。 玛雅高深的知识和文化只掌握在极少数贵族和祭司的手中,占玛雅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劳动者完全是文盲。养尊处优的贵族知识分子,在繁华殆尽后难以生存,乃至很快消失,同时也带走了辉煌无比的玛雅文明。 长纪年历极适于推算悠远漫长的历史刻度,建立在极其发达的数学思维之上,玛雅人运用这套历法可以准确无误地记下几千万年中的每一个日子。考古学家根据16世纪西班牙入侵玛雅的时间,再依照碑文上记录此事的计数单位往回推算,算出玛雅纪年的元年为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 当神历年轮回了73圈后,刚好和周转了52圈的太阳年回到同一个标记上,由此形成一个52年的大周期,玛雅人依此将52年定为一个世纪。 不仅如此,玛雅人还制定了「太阴历」,算出了火星和金星公转一周的时间,并找出了纠正太阳历和太阴历积累误差的方法。

参考:

考古学界对玛雅文明湮灭之谜,提出了许多假设,诸如外族入侵,人口爆炸,疾病,气候变化各执已见,给玛雅文明涂上了浓厚神秘的色彩。 

为解开这个千古之谜,20世纪80年代未,一支包括考古学家、动物学家和营养学家在内的共45名 学者组成的多学科考察队,踏遍了即使是盗墓贼也不敢轻易涉足的常有美洲虎和响尾蛇出没的危地马拉佩藤雨林地区。这支科考队用了6年时间,对约200多处玛雅文明遗址进行了考察,结论是:玛雅文明是因争夺财富及权势的血腥内战,自相残杀而毁灭的。

玛雅人并非是传说中那样热爱和平的民族,相反,在公元300--700年这个全盛期,毗邻城邦的玛雅贵族们一直在进行着争权夺利的战争。玛雅人的战争好像是一场恐怖的体育比赛:战卒们用矛和棒作兵器,袭击其它城市,其目的是抓俘虏,并把他们交给已方祭司,作为向神献祭的礼品,这种祭祀正是玛雅社会崇拜神灵的标志。

马雅文化

马雅族(Maya)诞生放公元前3113年,是居住在中美洲的古印地安人,在公元后约750年神秘地消失了。

马雅人居住的领域包括中美洲的心脏地带,横跨瓜地马拉(Guatemala)、贝利斯、墨西 哥(Mexico)、宏都拉斯(Honduras)和萨尔瓦多(El Salvador)部份地区,分别以三个互相隔 离的区域为中心——齐阿巴斯和瓜地马拉高原的南部高地、太平洋潮湿的沿海平原与萨尔瓦多西部、墨西哥湾伸展到贝利斯一带及宏都拉斯的热带森林区。主要人口则集中在今天瓜地马拉的佩登省(Peten)和北犹加敦(Yucat'an)矮丛密布的低洼地区。

十六世纪,当西班牙人入侵中南美时,把马雅文明后继者阿兹特克人所保存的古马雅文物和神圣书本都全数烧毁。还带给马雅人天花、结核等疾病,两位天主教神父们也彻底破坏了马雅文明。当时的西班牙主教无法容许马雅人不信奉基督教的事实。所以收集所有神官手头上所有神圣文书,用火全部烧毁。使很多记录马雅文明的珍贵书籍从此消失。幸好还有些未被烧毁或用代代相传而记录下来的传极少的典籍。

马雅族圣经《Popol vuh》不仅是谈占卜之书,他提到先知预言的,诸天之神有无上智慧,有洞悉世上每件事的法力,他们知道何时有兵灾、死亡以及饥荒,同时对於现今时势、人类前途都有论述;将古文明用他们的符号,记载在神明身上,让后人经由神学的解读过程来探索千万年前所发生的重大事故。

这些天机用密码暗藏在建筑物、雕刻、绘昼、珠宝及他们发明的数学系统等多种管道,保存并传到后人手中。

马雅文明之领域

马雅文明不能代表所有印第安人之文明,如果将散布美洲使用二百五十多种方言 之印第安人所形成之文明比作一棵树,则马雅文明犹如一棵树之树枝,只不过它长得比较茂密繁盛。其孕育地是以瓜地马拉北部高原具登(Peten)地区为中心,范围包括墨西哥的东南部和南部、贝里斯、宏都拉斯及萨尔瓦多一带。历史学家汤普逊(Eric Thompson)以地理上之分布情形,将马雅文化区分成北、中、南三区。中区包括瓜地马拉北部潮湿热带雨林区、贝里斯及宏都拉斯西北部,为马雅文明古典期之中心。北区包括北纬十八度半以北,墨西哥的尤卡旦半岛一带,为雨水较少又灌木丛生地区; 南区则包括瓜地马拉中南部至太平洋滨,萨尔瓦多等地,为山峦伏,文明发展程度较落后区。

资料来源:

http://homepchomecomtw/young

/anjill/mayaframesethtm

马雅人之由来

「马雅文明展」在国立历史博物馆大力筹划下,即将於五月正式展。从展出之文物中,将带国人领略马雅人在美洲所创造之璀璨世界。

晚近,马雅文明列为世界五大古文明之议,常被考古学者、人类学家及历史学家提及,但马雅文明长期以来未受到重视,乃由於遭受无情之扭曲与蹂躏,美洲之印第安人移自亚洲,盘据南北美洲已历二、三万年甚至更久。哥伦布於一四九二年十月十二日航抵现在巴哈马群岛之瓦特林岛(Watlings Island)於主滩上岸时,沙滩上早聚集许多年轻、健壮又英俊,有宽阔额头,直垂黑发,赤裸著身体,但缀著鲜丽颜色装饰之土人。彼以为已航抵印,把土人当作印度人,所以称他们为印度人(Indian)即「印第安」人,支持哥伦布航行之西班牙,却咬定发现了新大陆,事实上哥伦布四次航行,只在加勒比海打转,并并未涉足美洲大陆。新大陆早有居民存在,何发现之有?尤其不幸者,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搜括金银财宝,劫掠杀戮,甚至强搜马雅人之书册,一举焚毁,使马雅文明顿然遭受挫退,乃美洲古文明最大损失。

马雅文明之前古典期-欧梅加文明

由於缺乏文字记载,马雅人於何时移入中美洲?许多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不敢作定论。据考据,大约在一万年前左右,墨西哥高原一带即有印第安人之足迹。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市附近Tepexpan 发现之Tepaxpan人,经考据,於纪元前一万一千年,即已生存在该地,其体型与现今巴西亚马逊河流域,未经混血之印第安人相似,即与典型之蒙古种人相若。该等先民,於纪元前六千七百年左右由狩猎而懂得采食农产品,从发现之石斧、石磨、石臼、石杵等石器,可推断其生活上之改变。至纪元前五千年左右,开始定居农耕,种植玉、南瓜、豆、辣椒、棉花等作物。纪元前三千年左右,在德华甘(Tehuacan)狭谷一带形成部落,定居下来。纪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有了陶器,於纪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有了较为复杂的生活,宗教仪式已形成,神偶神像出现,到了纪元前八五O年,有了杂交玉米,懂得灌溉,开始建神殿,其文明发展,向周围地区扩展。依据马雅人之传说马雅人之先民,系自海上漂流到墨西哥湾西南部,该等先民在墨西哥湾的维拉库鲁兹(Veracruz)南部和甘贝切(Campeche)一带,在西元前四百年左右,因受到德华甘狭谷所孕育文明之影响,而形成欧曼国(Olman)—即橡胶之国(因该区产橡胶树)。据传说,欧曼国乃日出之地方,为花卉之国,充满财富,有丰富之绿宝石,古代马雅人之传述,又称该地为雨神之故乡(Tlalocan),多雨潮湿,有利农作,其所形成之文化,称为欧梅加文明。欧曼国在拉本达(La venta)建有六座巨大神殿,有五个石碑,有一个大殡仪馆,还有石棺等,似乎宗教仪式气氛浓厚。许多研究美洲印第安文化之专家学者多认定欧梅加文明乃中美洲各种文明之母,其成长和发展,影响马雅文明之形成。在瓜地马拉瓦沙屯(Uaxactun)之神殿废墟,有巨大人头雕像,此人头雕像与拉本达之人头雕像相似,马雅历法和数字原型,欧梅加文明中亦可发现,属於欧梅加文明之玉和宝石饰品,亦流行於马雅人中,马雅文明孕育自梅加文明,已为一般史学家肯定。

属於马雅文明领域之马雅人。其主要方言 有六种,即华斯特卡语(Huaxtecas)、马雅语(Maya)、吉切语(Quiche)、加齐给语(Cachiquel)、马梅语(Mame)、曾达尔语(Tzendal)等,其中操华斯特卡语的疏离较远,散布在墨西哥维拉库鲁兹及圣路易波多西两州 一带,文化较为落后。据考据,在远古时代,马雅人的祖先自北方南移至墨西哥湾一带,曾在墨西哥湾落脚一段颇长时期,后来文明程度提高后,渐移入尤卡旦半岛、瓜地马拉北部高原区及中南部。瓜地马拉史学家之考据,吉切语系之马雅人,约於纪元前一千五百年至纪元一百五十年间,在瓜地马拉境内发展农耕,逐渐形成村落,等到宗教与起,更形成大社区,成为文化中心,钇时期即为马雅文明的形成期。

马雅文明之古典期

汤普逊在其所著「马雅文明的兴起和没落」一书中,为公元三二五年至九二五年为马雅文明之古典期。此六百年间为马雅文明、黄金时代,美州之古文明创造最多彩多姿、啤睨美州其他地区之文明。瓜地马拉北部高原贝登地区为古典期之发源地。贝登湖泊周围,形成适於农耕之盆地,马雅在贝登和附近提卡尔(Tikal)及瓦地屯(Uaxactun)建力城镇,并向边缘地区发展,扩展到尤加旦半岛、贝里斯和宏都拉斯西部一带。每个城镇由贵族和祭司统治,个有自己之法律,互相进行布匹、陶器、雕刻等产品之贸易,似乎互相倾轧战争之痕迹。在市镇上,马雅人建立神殿、立石碑、建球场、街道等,现在已被人发现者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还有许多隐藏在热带雨林中,由於林木参天,茂密难行,尚未被人发现。

已出土并经考据的马雅文物中,年代最古老的是在瓜地马拉巴里奥(Barrios)发现的玉片雕刻,马雅文物记载之年代等於西元三二○年。马雅人对於记事常立碑为志,在石碑上刻上年代,瓦沙屯废墟之石碑立於西元三二八年,红都拉斯境内哥班(Copan)废墟所记载者,等於西元四六五年;第卡尔北方之卡拉客母(Calakmul)石碑所记载的为西元五一四年,拿阿屯(Naachtun)遗迹为西元五二四年,尤卡旦半岛之欧新托(Oxhintok)石碑为西元四七五年,尤卡旦半岛上有十九处之石碑立於西元七九○年,立於西元八八九年者有三处,西元九○○年后记事石碑,则尚未发现。

马雅人之社会是以市镇为中心,在黄金时期,马雅人建立最大之第卡尔城,目前经发现整理之遗址占地二十平方公里,每个社区建有六个神殿,共有五个社区以石砌大道相连,如将周围未整理之范围包括在内,美个城市面积有六十多平方公里,建筑物有三千个以上,为当时贸易、文化及宗教之中心,最高之神殿高七十五公尺,至为雄伟壮观,经工程师之研究,以当时尚无进步之工具,而能用大石块推砌这般庞大之建筑,要比现代所健造之纽约帝国大厦还伟大。当时全市区民,大约有十万人左右。宏都拉斯境内之科班也是大城,是当时天文学中心,其建筑和提卡尔城相似,也是围绕著广场建有神殿,广场中竖立有石碑和石雕。科班之祭司,精通星象,最美之一座神庙以「金星」为名,能精确推算出日蚀和月蚀之日期。马雅人之宗教历是由科班发展出来。瓦拉屯为早期之宗教中心,广场宽敞,而帕连克(Palenque)亦为重要城市,以神殿、石碑及浮雕较为出色,其它环绕贝登地区外围建立之较小城镇甚多,在尤卡旦半岛也建立了溪泉夷隆(Chichen Itza)及乌叙马(Uxmal)社、杜伦(Tulum)、依萨玛(Izamal)等十个较具规模之城市。

马雅文明之精华

美洲之印第安人,在文明进化过程中,进展迟缓,直至马雅文明古点末期,仍未发现铁,不懂得使用轮子,所以未有车,除阿根廷北部及秘鲁境内之印加人外,不懂得用驮兽代步,不懂得用犁,除马雅人发明象形文字外,其他印第安人尚无文字记载。虽已发现铜,但铜只用来作装饰,并未用作铜器,彼等仍停留在石器时代,使用石器,兽骨和木锄。即使条件如此落后,但马雅人还是创造了光彩夺目之文明。

马雅文明最令人赞叹者,是发明精确之历法,宗教历称为「左经」(Tzolkin),一年分十三个月,每月为二十日,一年共二六日,其记载方法,「日」用二十个不同之形象,每一个代表一个神,数目字在前,日在后。太阳历称为「阿阿不」,(Haabes)一年分十八个月零五天,每个月共二十日,一年共三百六十五日。日称为「金」,月称为「乌衣那」,(Uina)年称为「敦」(Tun)二十年称为「卡敦」,(Katun)二十个「卡敦」称为「巴敦」(Batun),二十个「巴敦」称为「匹敦」(Pitun)。太阳历过完十八个月剩下之五天,马雅人认为是倒霉之日,为避霉运而停止一切活动。太阳历每五十二年为一轮回,马雅人认为是大事,每一轮回终止,次一太阳历要加十三天,这等於一年均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天故马雅人之太阳历精确度远甚於我国之商历和西洋之罗马历,其误差每三七四四○年之总累积,始有一天之差误。马雅人精於星象,令人叹服。此外,马雅人有金星(Venus)之运转历,金星共五八四日,实际误差仅(○、○○○三九四),日蚀和月蚀也能精确算出。

为了计算,马雅人以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发明二十进位算学,并有「零」之观念。数目字以象形文字表示,「○」以贝形状为代表,一点代表「一」,三点代表「三」,一横线代表「五」,二横线代表「十」,三横线上面加三个点是「十八」。马雅人用二十进位法,在废墟石碑上记载,每二十年立一个石碑纪念。

马雅人为美洲之印第安人中,唯一发明象形文字者,以自然界造形,加上会意(马雅语为Sib)及形声(马雅语为Nooh),创造像中文一样,以单音发音之象形文字。并以无花果树皮制成纸,以长幅纸张记事,并以中国人之摺纸扇方式摺叠,外加精制封面。马雅人将西人事迹,以千年为单位记录下来。只可惜哥伦步发现新大陆后,在十六世纪初西班牙探险者接踵而至,烧杀掳掠,大肆焚毁马雅人之记事册,林顿(Ralph Linton)在其所著文化史”The Tree of Culture”一书中,即详述一五六二年时,犬加旦半岛Merida之主教Diego de Landa,搜集数百本马雅人天文、历史及术学之书籍,在Merida广场放火焚烧,幸存之三本手本中,Codex Dresdensis 为记载天文历之书册,被送回欧洲当古董,另一册Codex Tro-Tro-Cortesianess为记载神职人员占星术用之手册,现存於马德里考古暨历史博物馆,另外一册Codex Peresiances并不完整,现存放於巴黎国家图书馆。西班牙征服者之愚蠢与暴行,尤其神职人员之囿於教义,不能并容於教徒之信仰与习俗,一举焚毁马雅人千万年进步记载之成果,使马雅文明几彻底挫退,为祸人类莫以此为甚。虽则十六世纪时,接受西班牙神职人员教育之马雅人,用拉丁文字母,以马雅音写下彼等之神话与传说,部份含有酋长贵族事迹之真史,以Chilam Balam为书名,以所属地方之不同,共有Mani, Tzimin, Chumayel三册,另外一册被认为Quiche圣书之Popol Vuh,多计载马雅人之神话。由於马雅人之文字只具雏形,一字多义,象形字未统一,音和义可用不同之方式表达,故迄目前止,只有四分之一文字已被解破可读,还有四分之三有待世任之研究。

马雅人之金字塔及神殿,也是奇迹,与埃及金字塔齐美。他们用粗石和泥堆成核心,外面用雕刻之石块砌成,但因不会用拱形,因此未有圆顶型建筑。城市、神殿、石碑及建筑,在构图布局及角度上,均发挥高度技巧。宫殿之正面常有纪念性雕刻或英雄之塑像,其中在Palenque之建筑较有原始风貌。在古典末期,尤卡旦之建筑趋於坚固,不会不加装饰,但上层之石块图样有几何线型、人像、动物及神像等,与北方Toltecs 之文化混合。提卡尔、科班、奇前伊萨等地之废墟,均展现马雅人之天才。

马雅陶器之涂彩和塑造,都能把握造形之美。马雅人喜欢彩色,即令四个方位,也用彩色代表,东方是红色,西方是黑色,北方是白色,南方是**。陶器之形状与风格,因时期之不同而有变化,古典期之彩陶多用红、澄、黄、黑、白、浅黄等颜色。大体上,古典期之彩陶造形较细较美,古典末期则退步,彩色未如前美丽,筹划草率。在雕刻方面以石彩为主,无论在神殿、宫殿、广场之石碑或石座、墓地之墓碑,均见有雕刻点缀,线条表现粗,但见柔和。古典末期在尤卡旦区之建筑屋檐及墙上,多有装饰性之雕刻,有人头、兽类及神像等。

马雅文明之没落

自公元九二五年后至西班牙入侵,为马雅文明之后古典期。汤普逊将它分为自九二五年至九七五年之空白期;一二ΟΟ年至为墨西哥托尔德克文明入侵期;一二ΟΟ年至一五四Ο年马雅语流行,为马雅文明没落之同化期。马雅文明在公元第七和第八世纪到了巅峰,但自第九世纪后,马雅文明却神秘的自中部地区消失。哥班於公元八ΟΟ年即被废弃,第卡尔於八六九年被遗弃,乌沙屯於八八九年变空城。马雅人就这样一个城又一个城放弃,走入深山,移向尤卡旦半岛和瓜地马拉南部。是何原因马雅人要放弃世世代代经营盘据之城市,而自甘遁入丛林?

有些专家认为第九世纪初当时,瓜地马拉中部马雅人聚集之地区,面积四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三十余万人,由於农耕掘地,地表又受雨水冲刷,腐植土流失,使土地变成贫瘠而迁徙他地;又有学者认为除土地受雨水冲刷,坡地腐植土流失外,更由於贝登地区之湖泊,变成沼泽,杂草丛生,疟疾蚊肆虐而迁离;汤普逊则认为不懂使用轮车及兽兽之马雅百姓,因祭司强迫他们盖新神殿,改田园荒芜,彼等乃群起反抗而迁离;汤普逊则认为不懂使用轮车及驮兽之马雅百姓,因祭司强迫他们盖新神殿,致田园荒芜,彼等乃群起反抗而迁离;又有学者认为祭司为保持其势力,率其信徒移居远方较有发展的地方。 然则地表变成贫瘠之立论,并未尽符合实情,盖兴Peten地区同时弃城之Usumacinta及Montagua两城,并不缺水,地表之腐植土亦并未流失,如谓可能因杂草丛生而变荒芜义不可能,土地既仍然肥沃,为何要弃城?著有古马雅艺术的基德(Kidder)认为地震、传染病以及气候的变化都不会是原因,盖如系地震之毁灭,则整个地区之金字塔、神庙、宫殿等建筑,势将被震倒,但迄今并无此现象;如系疾病或瘟疫,历史上除入侵之白人带来传染病外,中美洲并无本土性之瘟疫,如谓因气候变化,引起人民迁离,但鉴诸当地优生树种橡胶树长期茂盛,应无气候重大变迁之情形;有部分学者又认为由於外来者入侵,如毗邻墨西哥之Usumacinta, Piedras Negras及Palengue因动乱而造成;又有学者认为可能是雷击引起森林大火而弃城,不论专家如何判断,迄今无人下定论。

马雅人之远离家园,在第五世纪至第七世纪间,即有许多马雅人移居尤卡旦半岛,先后建立杜伦、伊萨马、马雅邦、乌马及溪泉伊萨等城市。涵义为「伊萨的井泉」之溪泉伊萨马变成大城,为政治、文化、经济和宗教中心,马雅邦及伊萨马两城结成邦联,鼎足而立,促成马雅文明之复兴。但自公元第十世纪起,来自北方之伊萨 (Itza)—即扥尔德克人,逐渐入侵,流传於马雅人之传说,指他们系来自飞蛇之乡,其首领留有大胡子,为神之化身,是祭司也是英雄,名叫库谷汗(Kukulcan),扥尔德克人则称为盖沙克阿特(Quetzacoatl),於公元九八七年占据溪泉伊萨城及马雅人聚集之北部若干城市,其中溪泉伊萨、马雅邦及伊萨马三城结盟,以溪泉伊萨为中心,为时约二百年。伊萨人带来扥尔德克之宗教、习俗与文化。马雅人就像古代希腊人一样,拥有高度文明,但还是限於文明程度较差,惟拥有军事长才和组织之罗马帝国相同之命运。因此马雅人社会、宗教与文化,遂有变化,崇尚人道之宗教,被迫开始用人作牺牲祭神,一向鲜少干戈相向之马雅人,邦与邦之间也开始倾轧。库谷汗驻扎之溪泉伊萨城,变成权力中心。马雅人就像中国五胡乱华时一样,一方面受到外来文化之影响,但一方面且同化胡人,形成包容之文明,马雅之语言、宗教文化,同化了伊萨,但文明程度却告衰退。在雕刻、陶器、象形文字、记述方面,比古典期逊色不少,只有建筑方面,包括金字塔之外形、装饰构图和坚固,稍有进步。马雅人就像希腊人将其优越文明传给罗马人一样,也将文明传给扥尔德克人,促成扥尔德克文明之升华。至公元1200年,溪泉伊萨之影响力没落,邦联解体,马雅邦之领袖胡纳赛尔(Hunac Ceal),获得扥尔德克人之支援,夺得领导权,马雅邦遂统治马雅人历二百年之久。至1441年,名为阿淑潘(Ah Xupan)之解放者,联合马雅邦辖下各市镇,推翻马雅邦之统治,将各市镇统治权还给各地酋长。马雅人遂备解放,自由城市又再兴起,但后古典期之文明也告结束,因为此后马雅人并未兴建大型神殿与金字塔,也未再筑道路,原有之道路逐渐沦於破败,雕刻退步,只有袭自扥尔德克人之军事意识高涨。1519年西班牙哥德斯(Hernan Cortes)航抵尤卡旦之甘贝切(Campeche)湾,长驱北上征服墨西哥,尤卡旦半岛之马雅人,也於1546年被西班牙人征服。从此马雅人又沦为欧洲文明之牺牲者,文明世界带来之疾病天花,横扫尤卡旦半岛,毫无抵抗力之马雅人哀鸿遍野,遭受空前之浩劫。

求婚仪式有必要隆重吗?求婚仪式只是个仪式,更多的是婚礼,你觉得哪样的仪式算是难忘?在粑粑里放个戒指,这样是不是难忘?这个粑粑是一个食物做的,这肯定让她特别难忘,对不对?这样的难忘的话你觉得是个好的吗?我倒觉得两个人能够相濡以沫才是最好的,求婚仪式是可以的,生活需要仪式感,但是这样的仪式感你觉得有多大的意义?

若是你觉得有意义,那你就好好的准备一下,就看女友喜欢什么,比如说戒指,那么你就把戒指放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比如,用现在也流行街头魔术。你跟魔术师俩商量好,让他在你们路过的地方变魔术,你拿着戒指,你们遇到了以后,魔术师在变的时候,让你拿着道具,你把戒指戒指偷偷地放在道具里。魔术师变魔术的时候让你女友参与,突然变出一个戒指,你拿出来了,单膝跪地,这样的话会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求婚方式呢?这样的方式是不是让她难忘?我觉得这样也是可以的。

如果街头魔术这样的方式,你觉得不合适,那么你就找一些策划公司进行策划。那么你们之间协商,当然这一切都瞒着女友,这才能够制造惊喜,让她难忘。现在社会上流行的,用蜡烛或者是花围一个心,两个人在圈里,你单膝跪地,你觉得这样的举动不尴尬吗?你觉得这是你想要的还是她想要的?单膝跪地这样老土的动作,还在用啊?那么你就可以策划公司好好策划一下,到底怎样的仪式能够更好一些?

反正我是觉着,生活是需要仪式感,但是更需要平平淡淡。若是你们就愿意实干,那么我觉得上面的建议可以提供一些思路,这些思路是仅供你们参考的,希望你们能够永远幸福就好。

马雅人最早直接接触到西班牙人是在1511年,一艘西班牙船只遇海难,十来个西班牙人漂流到了犹加敦半岛东部,被当地马雅王国发现。其中一些人被当场抓去献祭了。最後剩下两个人活下来,一个是格罗尼莫·德阿奎拉,一个是冈萨罗·格雷罗。前者在1519年科特斯进入犹加敦时当了西班牙人翻译,後者则有幸成为犹加敦东部切图马尔王国的将军,并娶了马雅人为妻,生下了墨西哥史上最早的印欧混血人。

1517年的时候弗朗西斯科·赫尔南德斯·德科尔多巴从古巴出发航行到犹加敦,发现海岸上有一些石头垒砌的城堡。他们一开始跟这些马雅城邦进行了交易,後来还是发生了冲突,他们被赶走了。不过他们向外面的西班牙人报导了犹加敦的情况,这也引起了後来的科特斯远征。

伴随西班牙人而来的,还有旧大陆的一系列烈性传染疾病,例如天花、黄热病等等。根据现代的估测,在16世纪20至30年代,整个马雅地区由於传染病造成的的人口损失高达75%至90%。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削弱了马雅文明的经济以及战斗力。

1519年科特斯在犹加敦登陆,不过没有什麼大动作,而是径直去了阿兹特克并在两年後彻底击败阿兹特克帝国。直到1527年科特斯才把注意力转移到犹加敦,派手下弗朗西斯科·蒙特霍去征服那里。这一次马雅人表面上同意臣服,不过用计打败了西班牙军队。

1531年蒙特霍又去了,这一回采用分化瓦解的方式,先设法跟马雅海岸城市坎佩切结盟,然後派出军队深入腹地。马雅人再施旧计,首先表示臣服,然後各地都进行大规模反抗,於1535年成功将西班牙势力逐出犹加敦。这一次反抗中马雅切图马尔王国的西班牙人将军格雷罗很有可能参与了战斗并牺牲,因为有记载说西班牙人发现守城的死者中有一个白人。

1540年,老蒙特霍把军权交给自己的儿子。这年小蒙特霍带了大军进入犹加敦,征服了西犹加敦的盟主休马雅,并在1542年在现在的梅里达市设置了首府。休马雅的国王皈依了天主教,成为了西班牙的傀儡。小蒙特霍利用强大的休马雅军队向犹加敦东部推进,用了4年时间基本上占领了整个马雅地区,在1546年除了现瓜地马拉北部的密林地区外,整个犹加敦均掌握在了西班牙人手中。

1622年,犹加敦总督派出一小支部队去骚扰伊察王国,不幸全军覆没。1624年总督又派了一支军队,不过仍然惨败。於是总督觉得还是用兵去镇守已经控制的地区更划算,因为这些地区的马雅人一直未停止过反抗。

1695年,西班牙方济各会派了三名传教士和四个皈依天主教的马雅歌手前往伊察王国。他们得到了款待,也收获了一些信徒。不过伊察国王本人拒绝加入天主教;他说等时机成熟的时候自己会考虑的,不过现在不是时间。於是第二年伊察王国就遭到了西班牙人和他们的马雅同盟的进攻。这一次伊察王国仍旧成功地进行了抵抗。

梅里达的西班牙指挥官这才意识到伊察王国不是个轻易就能打败的对手,於是在1697年决定派出由235名西班牙士兵加上数万名马雅军队组成的大军,浩浩荡荡进入雨林。他们拥有一个长距离的补给线,并在佩腾湖畔建立了一个要塞。最终在同年3月13日,西班牙人攻陷伊察马雅首都塔亚萨尔。

西班牙人在塔亚萨尔焚烧了马雅图书馆,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砸毁了马雅人神庙中的所有偶像。这样古马雅文明的最後一个据点被毁灭,西班牙势力成功占领整个犹加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29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