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结婚,都有哪些风俗让你不能接受呢?

在农村结婚,都有哪些风俗让你不能接受呢?,第1张

结婚自古以来都是人生大事,但是有些地方的习俗真的让人嗤之以鼻。下面来说一下我们老家,我认为不能接受的结婚陋习:

1,迎亲

在我们老家新娘在下车之前,不是在新房下车,而是在离新房2公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让公公报着进家门。据说是让公公知道娶儿媳妇的艰难,以后对儿媳好点。但是这样会非常尴尬,且不说抱人本来就不是个轻松的活,如果儿媳胖点身材高大一点,抱起来不是更困难。并且还有很多看热闹的人,这样以来岂不是更难堪。

2,撒帐

撒帐是对新人的祝福。用米打成的米泡,撒一把说一句祝福语。但是很多人会把公公请来拼命的往儿媳身边拉,然后边撒边拉扯。然后一些人偏偏用米泡来往脸上撒,有时是直接摔脸上,而不是撒。有多新人经过这一关都会疼的哭起来。不要说米泡打人不疼,如果撒个几麻袋就知道什么滋味了。

我想说撒帐是对新人的祝福,请不要恶搞,破坏了这份美好的传统文化。

3,拜堂

自古以来结婚拜堂就是婚礼最隆重的桥段。但是现在很多人在新娘拜堂时会拿些锅烟灰抹在新娘脸上。结婚当天对每个新娘来说都是最美好的一天,也是最美丽的一天。这样恶搞破坏了这份美好,让婚礼现场变成了闹剧。

我国有很多优良传统,但同时也有很多糟粕,婚俗传统就带有很多糟粕,理应摒弃,但是现在仍有一部分人在顽固地坚守。

我们作为改革开放后普遍接受新思潮的一代人,虽然对很多传统习俗不甚理解,或嗤之以鼻,希望在我们手中改变这些现象,但现实却发现我们面对着很大的阻力,因为我们是在向现下的整个社会的“结构”在挑战,当然会碰到很多问题而迷失了方向。

既然这么问就说明你一定是个男生了,女生的不会这么问吧。

我觉得女生在婚礼中付出的并不比男生少,我甚至认为女生比男生付出的多的多。 男生在一场婚礼中付出了什么,只是付出了彩礼,只是区区几万块钱,还总是在彩礼问题上各种往下压,还会因为这个吵架,我真的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当你们嫁女儿的时候都希望能有更多的彩礼,希望对方能对自己的女儿更好一些,不要让女儿受委屈,可是为什么在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就这么对待媳妇呢?

在各种钱上各种往下压,在各种事上能简单则简单,这无疑让女方感到没有安全感,让人感觉没有人重视这场婚礼,没有人重视自己的女儿,这也是为什么在就要举行婚礼的时候临时崩盘,这种事也不少见。

其实每个母亲只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好,她们要彩礼也不是为了钱,只是想看一下对方的诚心,对方的态度,要彩礼都是在感觉对方能拿出来的情况下要的,不可能让你东拼西凑的借的,这样女儿嫁过去也不会幸福的。

再说了,现在的彩礼,女方的家里到最后基本上也是给了两个孩子,不会克扣的。说实话就算是都拿起来也不会很过分。 你可以想象女孩子嫁过去就是把自己的青春和后半身都给了那个她深爱着的男生,给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她的前半生都是由父母养着的,吃穿用度,上学之类的不知道花费了多少钱。

不说别的,我现在正在上大学,五年下来起码得十多万吧,之后还会考研,然后找工作,当好不容易到了可以自己挣钱的时候就该嫁人了,之后就会为了另一个家庭努力赚钱,努力奋斗,而我的父母呢?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只是把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女儿拱手送给了别人。

每个女儿在嫁人之前都是小公主,在家里什么也舍不得让她们做,可是嫁人以后她们就需要像一个保姆一样侍候男方的家人,在一个除了老公谁都不熟悉的家里偶尔再跟婆婆闹个不愉快,老公又不保护自己,真的会感觉很绝望。

接着还得开始生孩子养孩子,不知道有多少女的为了生孩子养孩子放下了自己曾经努力奋斗的工作,最后还被有些不懂事的老公当成不挣一分钱的家庭主妇,整天被埋怨。

有哪个男的知道生个孩子对一个人的身体伤害有多么大,生孩子又是多么痛苦。

所以一个女生在婚礼中付出的不仅仅是青春,而是自己从此开始失去自由为了另一个家庭奋斗的后半生。

题主问的是“现代社会”

如果要我答,那就是彩礼和嫁妆都不应该有,哪怕形式上的一点儿意思都不应该有。

不应该有,那也就谈不上“对等不对等”了。

题主评论了,那我详细说一下。

首先,彩礼和嫁妆是怎么来的?

彩礼和嫁妆在我们国家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在古代,男子结亲曰“娶”,为“取得”之意。女子结亲曰“嫁”,为“归家”之意。

《礼记》中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过程上,古代婚礼有六个步骤,也就是:采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

所谓“收彩礼”,其实就是“采纳”的翻版。

在彩礼方面,其实最早是突出一个“礼”字,也就是形式和象征上的意义多,财物上的内容少(只是说彩礼这个过程,并不涉及其他,现实操作中家境财产肯定要涉及,只不过并不在这个过程中反映)。男方欲与女方结亲时,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仪礼·士昏礼》中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古纳采礼的首要步骤是采纳,礼物只用雁,顾名思义,就是大雁(题主是不是感觉震精?将来男票娶你给你家送一只大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清代的纳采多为定婚礼,与历代不同。

周代之前,婚礼在形式上的平等要远远大于现在,那时候,男女双方婚后生的孩子姓氏分开看,姓随父,而氏随母,如姜尚,姓姜名尚,姜是其父亲的姓,尚为母亲的氏。

第二,彩礼和嫁妆产生的原因

首先,古代人结亲并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族的结合。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题主一定要明白。之所以采纳重要,并不是说小两口的幸福很重要或者老人注重形式过于死板,而是两个家庭在联姻方面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个人幸福。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那时候,个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是非常脆弱无力的。所以生产力的限制,导致人必须抱团,以对抗水灾、旱灾、地震这类天灾,以及其他大家族团伙的侵吞排挤的人祸,所以“人丁兴旺”这四个字意味着生死存亡,为了活下去,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团结起来,增加丁口。

对于人来说,相对来说最靠得住的关系就是亲缘关系,结亲意味着将两个孤立的、势单力薄的家族联合起来,发展壮大,是某种形式上的结盟。两个家族结亲越多,一般来说意味着亲缘纽带关系越牢固。当然,这一关系在纯粹的田园经济结束之后逐渐没落,欧洲国家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后,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崛起,封建庄园为基础的农耕帝国崩溃,带来了亲缘关系的下降(如旧欧洲帝国基本上都有联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姻对于帝国的发展重要性越来越下降),中国则在第一次国民革命(大革命)后,旧的封建礼教逐渐土崩瓦解,大家族和宗族的重要性越来越下降,个人主义和更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小家庭逐渐增多。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婚礼中,“礼”的重要性骤然下降,形式逐渐让位于实际,女方和男方感情因素、男方个人的能力因素一步步取代了男方家族背景的影响,虽然现在女孩对男方家庭依然有诸多要求,但和过去注重大家族名望势力、家庭人丁等方面相比,已经是相形见绌了。

第三,现代社会的婚姻观是怎样的?

现代社会的婚姻,起决定因素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小家庭模式、快捷便利的交通物流、流水线和大工业生产、高度自由迅速的信息化。

小家庭模式,意味着夫妻双方的结合无限趋近于两个人的结合,背后的家庭因素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集体主义让位于个人主义,丁克、同性恋、姐弟恋、黄昏恋、不婚主义、老少配等在过去不可思议的婚恋方式逐渐出现,并在舆论上取得话语权。

快捷的交通物流,意味着距离不再是问题,过去娶亲,多半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结亲家,男女双方家庭即使不认识,婚后走动的距离也不远。而在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意味着近在咫尺,远在天边,乃至海外的男男女女们,只要条件允许,都可以自由的结亲。

流水线和大工业生产,意味着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和社会化大分工的细化,结亲过程中,感情因素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女方也可以参与社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女方不再是需要男方养活的花瓶和生孩子的机器,她们同样拥有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也就同样拥有着话语权,婚姻关系中不再是男方的附属品,不再被摆弄,不再总是处于被人决定的被动地位。

高度自由的信息化,意味着男女姻亲选择余地无限加大,形式上礼的重要性越来越低,婚前约炮、婚后出轨逐渐拷问着婚姻的伦理道德。

总结:在我们国家,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婚姻中对彩礼和嫁妆看的越重(因为传统氛围浓厚,没有彻底接入现代社会)。

而社会总是要发展,社会越是发展,传统观念越是要解体。

个人建议:对于新婚的小两口,如果有能看到这篇答案的,给各位一句忠告,现在的中国是一个一只脚踩在农业社会的泥潭,另一只脚已经跨入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大国,各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都在高度发展转型期,毫不客气的讲,20年之后的婚恋和社会观念绝对与现在不同。你现在抱着不肯放开的某些东西,在未来说不定是不值钱的垃圾,如果你能够把握机遇,定准时代发展的脉搏,婚嫁由你心意,怎么都不算差。相反,二十年前彩礼需要200块当时你觉得很多,现在你觉得200块多吗?你以为你要了20万给父母养老了,可20年后的20万又值多少钱?

最最最后加一句,我预测,在未来,彩礼的形式将越来越不重要。

我国庆回家看到了两个现象,一个是文中提到的彩礼17万,掏空男方家底,还有一个你们猜是什么?

是大量30岁以上的女人嫁不出去,过着每天痛苦不堪的日子,有多痛苦,我不明说,你们自己猜猜。

这批人的数量之多,已经达到了让我瞠目结舌的地步,绝对数量上讲,几乎要与农村的光棍汉并驾齐驱了。

你们以为婚恋关系中女人少,很值钱,那只是你们以为而已。实际上值钱的只是一部分年龄段的女人而已。

其实你自己应该有答案了吧 如果你是一个稍微有点良心的人

当然你老婆不同意,这却是挺为难的,她估计是不会去管你父母的钱全给你们结婚用了,可事实上那是你和你弟弟两人的财产,现在却都给了你

你老婆讲道理吗 唉,说实话,真说到钱,有时真不是有道理就说得通的 只能慢慢的耐心的商量了

在我家乡,结婚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本地人有许多古老的传统婚礼习俗,其中有许多具有趣味性和独特性。下面我将为你介绍几个:

红包舞:这是一个喜庆的活动,通常会在婚礼前或婚宴上进行。新郎新娘会在现场跳一支特别的舞蹈,并把红包放在他们的衣服、鞋子或其他地方。然后宾客们会尝试从他们身上掏出红包,通常都很有趣且搞笑。

抛糖果:在婚礼上,新郎新娘会向宾客们抛洒糖果,象征着他们对所有来宾的大力祝福。而宾客们则用红包回报这种祝福。

求亲:这是一种与传统相结合的现代习俗,男方需要经过一些考验才能得到女方的认可。比如,男方需要穿越一排门(大多数是由男方姐妹或朋友链成的)并给每个人发红包,以表达自己的诚意。

剃新郎头:在部分地区,婚礼上会有一个剃头仪式。主持人会邀请新郎和他的女性亲属一起玩游戏,然后胜者可以用剃刀给新郎理发。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仅可以带来欢乐,还能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

洞房花烛夜:婚礼晚宴结束后,新郎新娘会一起回新房间。这时候,新婚夫妇的姐妹或朋友通常会躲在床底下或其他地方,等待新郎新娘进入房间。当他们进入房间后,姐妹或朋友会陆续出现并为他们准备鞭炮、花环或其他祝福物品。

总而言之,在我家乡,婚礼习俗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习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风俗,在家乡以外的地区也有许多具有吸引力的婚礼习俗。

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传统的观念影响,还有就是公婆想要干涉儿子的生活,而儿子对此也觉得习以为常,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照顾父母。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儿子在单身甚至恋爱的时候,父母都不会想着跟儿子居住,一旦儿子结婚了,尤其是在外面买了房子的,总是想方设法要跟儿子一起住。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真的是“母慈子孝”吗?未必!

1、“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我们国人最讲究的一个观念就是“成家立业”,很多父母认为儿子成家了就应该赡养自己了,尽到做儿子的责任和义务,毕竟自己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不就是等这一天吗?这也是所谓的“养儿防老”!这一刻的想法在儿子结婚后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父母会认为儿媳妇也应当有照顾自己的责任,不然就是不孝顺。作为儿子觉得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这是自己的爸妈嘛!也很自然地要求自己的老婆也加入“孝顺”的队列,他是理所应当,可没有站在媳妇的角度想就对了,而且大部分男人都会这样想,绝非个例,我替女孩子们感到无奈。

最可笑的是如果你让这个大猪蹄子用这颗“孝心”去这么孝敬你的父母,也就是他的岳父岳母,他可能会炸雷!

2、想要“行使”做父母的权利

有不少父母认为孩子结婚了,就可以享福了,享受做长辈的权利,大有一种“媳妇熬出头当婆婆”的感觉,这时候怎么可能不要求跟儿子住呢!恨不得儿子结婚第二天就搬去一起住,有一个自私的想法就是帮儿子“看住”儿媳妇,到底是什么心思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还有的是想干涉小两口的生活,父母以为这样做可以让小两口的生活变得更好,实则相反。

3、喜欢热闹

结婚了要孩子的事情也是水到渠成,甚至现在有很多人是怀孕了才结婚的,作为父母来说是乐见其成的,所以萌生了想跟儿子住一起的想法,两个老人就不用在家大眼瞪小眼无所事事了,尤其是有了孙子孙女的,想住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老人大多是害怕孤独的,跟儿子住一起哪怕什么都不做,能看见自己的孩子在跟前晃悠都不会觉得孤单了,这种想法我倒是觉得很正常。

除了以上说的这些,还有是因为公婆对儿子往往比对待女儿付出更多,例如买房买车、结婚这些大事,父母有积蓄的肯定会支助儿子更多一点,甚至很多父母把一辈子的积蓄都拿出来给儿子结婚/买房,为什么这么舍得?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将来会跟儿子住的呀!换作是女儿,有几个父母会这么大方的?

有儿子又有女儿的家庭,真的体现得很明显,父母嘴上虽然说着不偏心,可真正花钱的时候更舍得给儿子花,我爸妈就是这样的,我哥结婚的时候他们给买车,承包婚礼的全部开销,可是到我这呢,什么都没有,不过他们不会要求我养老,想的是等老了之后跟我哥一起住。

我村子里面的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儿子结婚掏空家底,婚后住一起一家热闹,矛盾也多倒是真的,不过到了我们90后或者00后这一代,将来自家儿子结婚了大部分是不想住一起的了吧……我们更喜欢自由自在!

给哥哥就花光了家底,说明家境非常一般,如果哥哥娶不上媳妇,弟弟也难娶上,难不成父母要看着两个儿子都打光棍吗?这样的家庭还不是走一步算一步。要是爹妈没能力的,眼前能顾上一个的时候讲就一碗水端平,等若干年已经贬值的那么点经济实力再平均分配,那时候要是两个人能力都不是那么出色那就一起打光棍公平了吧。

就没有公平一说,两兄弟都一个妈肚子出来出生时体重都不一样嘞,计划生育前出生的兄弟姐妹多,都是倾其所有把老大先成家,我们那有句话说儿子要当老大女儿要当老幺,像我70末生人,父母刚帮我哥成家五六年就去世了,买房成家还不是靠自己啊,能找谁要公平和说理去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父母的偏心以后兄弟就会不和睦。父母不是必须给孩子多少东西,要给就都给,没能力就都不给。退一万步说,就是儿子不计较,还是儿媳妇呢。要的那个趾高气昂,懂事的那个就一辈子委屈。就算懂事,有些人还以为好拿捏,更不在乎你,事实上,越懂事的人越吃亏!

换位思考,不要站自己角度想问题,你说你们没靠父母,那是因为你们结婚了,夫妻两个人努力肯定比一个人挣钱来的快。对于一个没结婚的人,可能没有房子媳妇都找不下,你告诉他靠自己?现在小县城随便一套房子都几十万,能力好的还可以,普通人不是一句靠自己就能买的起的。

要不买那两个都不要买,你要买就得两个都买,这是房子,不是小事,别在老人买东西时告诉我让一让,吃亏是福,在老人生病赡养时又告诉我是我的责任,就算别人不管我也应该管,既然手心手背都是肉那就一样对待。

本来两个儿子,公婆就要提前做好规划,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都一样疼,那更要公平啊!就算两儿子不计较,你让小儿子的媳妇怎么想? 我身边的人嫁两兄弟的就没有说公婆能一碗端平,绝对公平的,但是一般都不会把积蓄全给了大儿子,而不给小儿子留一点的。 我们村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全给了小儿子买车买房,大儿子没有。因为两兄弟年纪差不多,弟弟先结婚了,弟媳要求有车有房。等过两年大哥结婚了,什么都没有,靠大嫂娘家给了首付,买了房子,没有车子。现在过年过节,大哥大嫂都去娘家,不想同父母一起住。只能小儿子和父母一起住,小儿媳时间长了,也不愿意了。现在老两口,不知生活多难呢!

双子家庭两个儿子的工资都是上缴的,而且,父母并不是帮儿子攒起来,而是占为己有。第一个儿子结婚,父母会倾其所有掏光家底。然后继续收缴另一个没结婚的儿子的工资。如果两个儿子结婚间隔多年,那么第二次的婚礼就有钱办,如果间隔时间短,就没钱办(第二次婚礼办成啥样,取决于第一个结婚后,你又缴了多少工资)。

这种情况是父母的问题,没有公平对待两个儿子,想到给大的买房,那小的也不能忽略了,这样以后做小的没那么孝顺,也不能怪他了。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家庭不和,小儿媳进门后肯定会觉得父母不公平,意见很大的。不过作为父母真的好难,大儿子结婚要用钱,如果不给大儿子就结不了婚。给了后面的儿子可能又有意见,有时候明明不欠谁的,到头来可能不是这个恨就是那个恨。

这就是传统思想,为什么非得父母出钱,自己大学毕业找个差不多的工作也不难,只要有上进心,钱肯定能存到,姑娘肯定会嫁的,父母劳累一辈子了,最后钱也出了,还落个偏心,甚至于拿这个所谓的给谁钱多给谁钱少为借口不养老人,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大姑姐嫁给三个兄弟,父母劳累一辈子也挣不出三套房子,都是儿子自己挣得,媳妇也是人家自己谈的,过的不好也怨不到老人,挺好,不要做啃老族,还啃的理直气壮。

彩礼,也有的地方称为聘礼、纳彩等,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种婚嫁风俗。

按照这种风俗,男方要娶他家女子为妻时,应当给女方家一定数额的财产,作为双方结婚的订婚礼物。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结婚给付彩礼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但法律并未明文规定结婚一定要给彩礼,这只是一种婚嫁风俗,可以给也可以不给。

因此,男女登记结婚,并不是一定要给彩礼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160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