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支持了。
婚闹这个事情现在基本已经是个引起公愤的恶习了,而且还是屡禁不止。每年因为婚闹发生意外的案例都很多,可是偏偏有些地方就是怎么都杜绝不了这一陋习。归根结底,这种婚闹之所以一直存在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当事人的不好意思。
中国人好面子,尤其是婚礼这样的喜庆场合更是不适合翻脸。老一辈人甚至有这种讲究,婚礼当天如果生气的话那么新人以后的婚姻生活也会不顺。所以,在这一天哪怕遇到再过分的事情,新人一家都不可以生气。
有了这项加持,很多人在他人婚礼上就会肆无忌惮,精准拿捏新人。反正你不好翻脸,我想怎么闹都没事。而且新人一旦出现不高兴的表现,这些人还会以新人不识逗、不懂事等等扣帽子,群起而攻之。
在网络上随便搜索一下就能看到很多婚闹出事的情况,伴娘被推下楼的、新郎全身烧伤的、新娘意外死亡的等等。喜剧变悲剧不说,曾经的亲人更是变仇人。
本来挺开心的日子,一对新人满怀憧憬踏入婚姻,结果却被一些过分的行为破坏了好心情,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烟台这对新人的婚礼上所谓朋友的行为就非常过分,他们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可能对新郎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反而利用这个“机会”肆意伤害新郎。身为新娘当然看不过去了,谁愿意大好的日子自己的新郎带着一身伤,况且这样的行为到底会带来多严重的后果谁也不清楚。
这位新娘确实霸气,大部分新人在这样的日子里都不敢“得罪”所谓的朋友,虽然不高兴却只能任由他人肆意胡闹。这位新娘本身的性格应该也比较火爆,看不惯的行为直接出面制止,才不管他人会不会扫兴。你都不管我的安危了,我还管你高不高兴。
其实抵制恶俗婚闹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很多地方还专门出台过相关的规定。可惜因为没有特别严格的法律规定,所以婚闹还是屡禁不止。如果单纯开个小玩笑活跃一下气氛,那么大家肯定都没什么意见。但是现在的婚闹实在太过分,已经发展到借着婚礼的机会肆意伤害他人了。这种风气必须得制止,而且是大家集体抵制。希望所有的新人都能像这位新娘学习,还婚礼一个清朗的环境。
黎族人民结婚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程序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有送聘礼、送娘、迎亲、逗娘、饮福酒、对歌、送亲、收席等。其中“逗娘”最具有风趣。
“逗娘”在黎族不同的支系中(黎族有赛人、杞人、 侾人、美孚人、润人等五个支系),其形式和方法均各不相同,对赛人、 侾人来说,“逗娘”主要是在婚礼酒席间进行的,赛人的送亲队伍把新娘送到新郎家后,新娘和陪娘当天的饭是由新郎家的成员一点点地喂给,她们吃饭时,围观者很多,她们每口只能吃几粒饭,而每张开口都会引起哗然大笑。在这种氛围里,多有勇气的新娘和陪娘都不敢张开大口吃。所以,只好忍饥挨饿地度过新婚之夜。侾人逗娘同样在酒席间进行。他们预先为新郎和新娘备好两大碗“福酒”,为陪娘也同样也备好一大碗一大碗的酒。都要求一饮而尽。他们对新郎、新娘要求特别高,要求他们饮酒时,一不许吐,二不许有酒滴漏,如有违者一定加倍罚酒。要求他们饮酒为快,饮醉了才表示夫妻同甘共苦、白头到老,而对于陪娘来说,也只有醉了,才表示她们的庆贺是诚心诚意的。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黎家逗娘习俗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如海南岛琼中县的杞人,他们的逗娘是在洞房里进行的。他们先在洞房里点着一盏油灯,然后对着灯光摆上两张小椅子,逗娘的人们在洞房门口围观,他们看着新郎和新娘在洞房里相争座位。按照杞人的习俗,坐在前边的身影可以遮住后面的,前面的就是主人,后面的一切都要顺从主人的指挥。所以,新郎、新娘为了争座位,为了谁主谁从而争得不可开交,此时围观者的挑逗起哄也随之进入高潮。如果新郎和新娘原来情投意合的,在相争座位时,他们就会明争暗让,如果碰上迫婚者,女方往往担忧婚后会被丈夫欺负而拼力相争,其气氛、其场面可以说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合亩制地区的杞人又不一样,他们的逗娘是在婚礼后的第二天进行的。婚礼后的第二天上午,陪娘和送娘队全伍中的年轻姑娘都聚集在一块,她们将新郎家煮好的糯米饭放在木臼里舂,舂烂后捏成一团团好带回去分给没有参加婚礼的大小和小孩。舂臼时,欢快的“舂米谣”伴奏着木杵和木臼的撞击声,听了令人轻松愉快。她们越舂越有劲,唱得越欢。这时,逗娘的小伙子们已悄悄地来到附近,他们策划着如何搞突然袭击,使姑娘们措手不及。他们只要把姑娘们的糯米团抢走,姑娘们只好空手而归,到那时,亲友们都会骂她们不中用。其实姑娘们早有准备,等抢糯米团子的战斗一打响,男女之间的嬉笑声便达到了高潮。在这样的场合,最吃亏的是不留神的小伙子,他们只顾玩耍,莽莽撞撞,不是给姑娘们上起下落的木杵敲打着头手,就是被姑娘们拉住手脚,有的甚至被姑娘们用糯米糍糍得满脸都是,特别是那些糊到头发的小伙子就更加麻烦,他们不仅要洗刷几天几夜,而且还要受到亲友们的嘲笑。这样的逗娘活动气氛虽然相当紧张。但是,在这里,人们会看到许多滑稽、幽默、引人哄堂大笑的场面。青年男女在逗乐中增强了友谊。
美孚人的逗娘更为风趣。举行婚礼的那一天,专门安排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为新娘挑嫁妆,当把嫁妆挑到新郎的家门口时,新郎家突然冲出几个男子汉,一刹间就把嫁妆抢走了,紧接着闪电般地拿出一盆早已准备好的熟猪肉,瞄准妇女的头顶便倒。此时,如果是动作敏捷的人立即拉开衣角,就可以盛到许多猪肉,但是碰到动作迟缓的妇女,就只能让猪肉汤淋得象落汤鸡似的,两手空空一无所得。而围观者越是碰上这种情况,喝彩、助威的情绪越高,对受淋者的酬谢越高。这样的逗娘活动,受淋者虽然要费很大的力气去洗刷头发、身体和桶裙,但是,为了新婚庆贺,美孚支系的妇女都乐意去充当这样的角色。她们认为淋得越准,淋下的猪肉越多,助兴的人声越高,人们越看得越新婚夫妇,夫妻往后的日子就更加富裕。
除了上述富有特色的逗娘活动,绝大部分的逗娘活动都安排在送娘的时刻。黎族送娘时新娘家把全村寨的姑娘都动员起来,人越多新娘感到越光彩。送娘队伍一般都从早晨出发,她们爬山涉水,走到新郎的村寨时,夜幕已经降临。这时,“逗娘”就开始了。参加婚礼的小伙子们们,他们带着火把聚集在寨门口,送亲队伍一到,他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火,想照一照,看一看新娘和送娘队伍中的姑娘。可是,他们越是心急。姑娘和新娘越不想让他们看,她们把脸都藏在竹笠里。小伙子们越想瞧,她们把脸遮得越严。这时想不出更多办法的小伙子们,就用情歌来引诱,或用挑逗性的语言设法让姑娘答上腔。可是,越是这样,姑娘们越不理睬,最后小伙子们只好狠心用火把熏她们的脸,用棍子绊她们的脚,闹得姑娘们东躲西走,村道上到处是喧闹声、笑声。小伙子和姑娘们就这样一边逗乐,一边走,尽管新娘和姑娘们的脸都被火把熏得黑一块,紫一块,但是,她们都兴致勃勃,乐在其中。
黎家的“逗娘”,不仅给婚事增添了快乐的气氛,而且给更多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提供了接触的机会。因此,“逗娘”在黎家各个支系中,一直流传到今天。
无论是少小相爱,青梅竹马,自由恋爱结合的婚姻,还是所谓“明媒正娶”的联姻,土家族在婚俗上逐步形成了一种不成条文的惯例,即要请媒人说亲�求婚�、打节�送聘礼�、讨庚�问女方生期�、定亲�求女方放话允婚�、迎亲、回门等繁多的程序。在婚礼方面别具一格的情节有哭嫁、过礼、开脸、戴花酒、背新娘、迎亲、拜堂、坐床、闹房、回门等,其典型环节是哭嫁、坐床、回门。保留和展示了土家族婚礼与其它民族的差异性。
婚前一月或半月,姑娘就要哭嫁。“歌丧哭嫁”是土家族独特的民族风俗。“哭嫁”开始是隔夜哭,后来是连夜哭,全寨相好的姐妹姑嫂长辈都要轮番陪哭,边哭边唱“哭嫁歌”,如泣如诉,若悲若喜,悲喜交融,内容丰富,感情强烈。哭嫁歌中有“哭父母”、“哭歌嫂”、“哭姐妹”、“哭戴花”、“哭上轿”、“哭媒人”、“哭辞祖宗”等。经过一代代妇女口头创作,不断丰富加工,有的内容逐渐定型,形成长诗结构的抒情悲歌,意境悲切凄苦,语言简明朴实,充满浓郁的风土味,常巧妙地运用比兴、双关、拟人、反复、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和文学性。
婚期到来,男方派人给新娘送去衣裳,首饰、布匹以及给岳父母家酒、肉乃至盐、茶、米、豆等,叫“过礼”。过礼要在女方家神龛神位前隆重举行,要献上给女方祖宗三代的冥封,点燃香烛,并慎重其事地将其礼物摆放在神龛前桌上,把礼物清单递交给女方长者。
出嫁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圆酒”,取“花好月圆”之意,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满。这一天,女方家将全部嫁妆都摆出来,擦干净,梆扎打点。亲友们都来祝贺,送上贺礼,同时对新娘进行打扮,“开脸”、“上头”、“戴花”。“开脸”要请姑母、姨娘或嫂子进行操作,用灰线包绞尽额上汗毛,绞现发际,并把眉毛绞如一弯新月,头发辫子挽成“粑粑髻”,绕上红头绳,插上银别簪,带上银首饰,头包青丝帕,手戴银镯子,银戒子,与少女相比判若两人。哭嫁歌中“哭戴花”唱词是:
金花银花不见藤,
只见金花不见人。
金花银花头上戴,
头上响铃闹沉沉。
八宝耳环金圈子,
牙签插到胸当门……
经以上唱词描述,一位装饰艳丽,花枝招展的土家族新娘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新娘“开脸”、“上头”后,当晚哭嫁达到高潮。 自古以来,男婚女嫁被看成一生头等“喜事”。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礼俗中贯穿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从一而终”的伦理观念,在老北京的旧式婚俗中也得到了反映;从订婚到最后结合,需要经过许多繁琐礼仪程序。
保亲
保亲,即介绍婚姻,俗称说媒。通过媒人介绍、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后,首先要过门户帖,双方各用一红纸折子,写上姓名、年龄、籍贯、三代(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名号等,由媒人传递,即《仪礼》中所说的“问名”。随后,男女双方长辈选择吉日和适当场合互相探视,了解对方家庭财产状况、家庭名声、姑娘品貌、姑爷身世等,是否门当户对。
合婚
经过互相查访,双方主婚人均无异议,再过“八字帖”。男女双方各用一红纸的折子,写上出生年、月、日、时,请“星命家”测看男女双方“八字”,叫“合婚”。因每个人的出生都有年、月、日、时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占干、支各一个字,四个部分共计八个字,所以叫批“八字”。星命家称男女两方属相必须相合才能结婚,以免婚后夫妻相克或妨碍家运。
然后由“阴阳”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属相,写出鉴定(如“子与丑和”等),再根据“黄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择定迎娶日期以及忌什么属相等项,写在一个红纸折子上,叫“龙凤帖”。这就是旧时的结婚证书。
放定
放定即结婚。旧日有放小定和放大定。少女订婚后,习惯上要改变头型发式,过去少女留辫子,一般不扎辫根,一过小定,就要扎上红辫根。讲究一些的家庭放小定时,男方要送女方首饰四样:戒指一个或一对;镯子一对;耳环一对;项圈一个,金、银或银质包金不等。放大定意味着男女双方联姻已成最后定局。这时,男方要向女方送财礼,女方亦公开索要,有时双方讨价还价,成为买卖婚姻的集中表现。
按老北京礼俗,女子出嫁的头一天送嫁妆,请男宾(四人至八人),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叫“陪奁”。
嫁妆的多少一般根据女家家庭经济状况决定。当年老北京有童谣唱道:“月亮月亮照东窗,张家姑娘好嫁妆,金皮柜,银皮箱,虎皮椅子象牙床。锭儿粉,棒儿香,棉花胭脂二百张……”
迎娶
迎娶也叫“迎亲”。迎娶有搭喜棚、布置喜房、安排娶亲人员、发轿、仪仗、响器、轿子、新人上轿下轿、娶新归途、婚后琐礼等许多细致讲究和仪式。办喜事的热闹情况,一切排场在迎娶仪式中有着集中表现。 满族人结婚十分讲究,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结婚那天,姑娘来到男家门外,新郎要弯弓搭箭,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三箭。然后在伴娘的搀扶下脚踩铺地红毡,来到院中神桌前,同新郎一起行拜天地礼。满族拜天地仪式俗称“拜北斗”。
拜天地后,新郎要用称杆(或用马鞭)挑下新娘头上的盖头,放在院中的帐篷顶上,用称杆挑盖头,以示称心如意。揭盖头时,新郎用手摸新娘的头发,意为结发夫妻。新娘越过一个预先设下的火盆,再跨过马鞍,走进帐篷面南“坐福”,行坐帐礼。行坐帐礼时,由伴娘为新娘开脸,即用红线绞掉脸上汗毛,同时梳头改发式。
新婚之夜,洞房内点燃一对蜡烛彻夜不熄,新郎新娘要吃交杯酒,还要吃半生不熟的饺子,“生”取生育之意,意为“生儿育女”。洞房外由一人或数人唱喜歌(满语称为“拉空齐”),谓之“响房”。
上海婚俗--新娘换鞋
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中国不同省份及籍贯的人士在举行婚礼仪式时,也别有其独特的嫁娶习俗。虽然部分有趣味的传统礼仪已因文明发展或简化婚礼而被省略,但这些陈旧有趣的婚礼习俗仍甚具阅读价值。假若你的另一半与你拥有不同籍贯,也可借此机会,一窥他家乡一些特殊、有趣的嫁娶仪式。
上海古时的风俗十分注重传统,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也按足传统办事,一丝不苟,由于旧时年青男女并无自由见面及恋爱的机会,由提亲,订下婚约以至婚礼期间都有赖媒人当中间人,联络男,女两家及协办婚礼仪式,所以迎亲后必定要给媒人送上媒人利是,以答谢其促成姻缘之恩。
在旧时的农村里,不是所有人家都能负担为新娘子做裙衫的经济负担,所以不少农村姑娘出嫁时,都会身穿红色长衫或大红套装,代替裙衫。
新郎出门前,都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羹(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出嫁后能过甜蜜无忧生活的愿望。在送嫁的过程中,女家一位属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以保护她不受妖邪入侵。
女司仪在新娘出门时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鞋,待新娘登上轿子后,便要立即更换新鞋,表示新娘离家嫁作人妇,便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如果女家无设宴款待亲友,又或发出邀请时有所遗漏,事后要向这些亲友派喜糖(即印有"喜"字样或红色包装的糖果)代替,以示正式通知各人女儿已出嫁
在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会存在着一些婚闹现象是非常严重,比如将新郎绑在电线杆,或者给新郎,公公婆婆脸上涂鞋油。然而就有一名烟台女子在结婚的时候,遭遇到了婚闹的事情,这名女子就持棍霸气护夫打退婚闹者。其实每一个地方都是有婚闹的,只不过闹的方式不一样,大闹小闹也都有,本来在结婚时闹婚是为了让气氛活跃一些,但是有些过分的婚闹可以让结婚这件事情变得非常的难堪,有些人甚至身心都受到了伤害,这就属于典型的结婚陋习。
婚闹是我们国家传统的婚姻习俗,几千年来都有这样的方式,在古时候经常会闹洞房,这也是昏闹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在汉代之后婚闹才开始的婚礼,在举办的时候也会大操大办来进行大肆的庆祝,是因为在古代古人结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是没有接触过的,有些甚至从来没有见过面,所以在结婚的时候就会进行婚闹,这也让新郎新娘相互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是能够相互亲近,这样也是能够解决他们的尴尬,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婚闹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是恶性婚闹就属于违法行为,比如有些人借机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都属于对于女性人格尊严的侵害,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如果严重的话还是需要承担罚款包括刑事责任。所以在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果遇到这种非常难以忍受的婚闹情况时,一定要及时的报警,依法采取正当的防卫措施,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就忍气吞声。
最后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恶性婚闹的问题,还是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进行严格要求,最终才能够消除掉这种陋习的存在。
近些年来婚闹的新闻屡见不鲜,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兴致,都喜欢在朋友或者亲戚的婚礼上搞搞新意思,来博取大家的眼球。如果能够给婚礼增添一点气氛也就无可厚非,但是有些闹剧却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有失体面。
近日,河北邯郸就上演了一场令人哑然的婚礼闹剧。据了解当地有一对新人结婚,新郎的朋友把新郎捆绑在一条电线杆上动弹不得,在他们的撕扯下新郎的裤子都被撕破了,甚至连里面的秋裤也显露无遗,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而上演这场闹剧的朋友却显得不亦乐乎。新娘看到自己的丈夫被朋友作贱得不成样子,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新娘二话不说就抡起一条长木棍来保护自己的丈夫,一度上前霸气解开绑在电线杆上的丈夫,显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婚闹的人看到如此状况,赶紧四处走散。这场闹剧才告一段落。
婚礼对于一对新人来说是一个庄重而神圣的仪式,每一对新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婚礼上得到亲朋好友的真心祝福。但是在婚礼上把新郎绑在电线杆上这么低俗的婚闹,实属不应该。暂且不说这么低俗的婚闹会影响个人的素质,把一个人绑在电线杆上,首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如果为了一场闹剧而发生意外那就得不偿失。不是说在婚礼上要杜绝婚闹,我们可以允许婚闹的存在,但是一定要在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条件下,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们的婚闹目的是能够给婚礼增添愉悦的气氛,能够让这对新人感到幸福,这样的婚闹才是富有意义的。
希望各大年轻人都能够摒弃低俗的婚闹,不要让低俗成为了风俗,败坏了一个地域的名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