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的传承价值

陕北民歌的传承价值,第1张

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如今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是很有价值的。一是语言文化价值:陕北民歌艺术就是陕北语言的艺术,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陕北民歌,长期以来积淀了大量的古老而又原始的、地域广泛的、原汁原味的陕北方言。为研究陕北地方语言提供了许多活生生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历史文化价值:陕北民歌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记录了陕北民间的人、事、物、情,陕北民歌的发展、演变历史,就是陕北社会生活发展和演变的历史。陕北民歌对陕北革命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领袖人物、重大事件和历史活动在陕北民歌中都有不同形式的反映。三是民俗文化价值:陕北民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资料和信息,蕴含着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许多文化价值。如《过年歌》、《十二节令歌》、《冬日九九歌》、《结婚喜歌》、《丧事歌》、《陪灵歌》、《夯歌》、《牧羊歌》等。四是山川风物认识价值:陕北民歌记录了群芳争艳、琳琅满目的陕北山川草木,乡土风物。这应归功于“比兴”手法在陕北民歌中的普遍运用。人们在唱民歌的时候,日之所及,神之所思,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可信手牛拈来,唱入歌中,如“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端格挣挣白杨冒得高”、“大红公鸡墙头上卧”、“荞面圪坨羊腥汤”、“热格腾腾米酒摆上桌”等。陕北民歌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民歌”的范畴,它是产生于陕北,积淀于陕北,承继并珍藏在世世代代陕北人心中的一座富饶而辉煌的文化艺术宝库。

DISC 1

  01挂红灯

  02大红果子剥皮皮

  0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04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染

  05大拜年

  06走西口

  07花妹子

  08想你哩

  09掐蒜苔

  10东方红

  11兰花花

  12闹秧歌

  13跑旱船

  14三十里明山二十里水

  15这么好的妹妹见上面

  16喊一声大西北我的亲爹亲娘

  17疙梁梁

  18泪蛋蛋

  19五月散花

  DISC 2

  01五哥放羊

  02黄土高坡

  03信天游

  04女儿歌

  05哥哥回来了

  06脚夫调

  07艰难下过庄稼汉

  08杨柳青

  09四季绣花

  10出门人儿谁心疼

  11站在高山瞭哥哥

  12赶牲灵

  13对花

  14泪蛋蛋泡在沙蒿林

  15走西口的人儿回来了

  16天上不会掉镆镆

  17信天游永世唱不完

  18把你的白脸脸调过来

  19满天的花哟满天的云

  DISC 3

  01沙梁梁上站个俏妹妹

  02三十里铺

  03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04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05想亲亲想在心眼上

  06满天星星一颗明

  07这一回分手这么难

  08女孩担水

  09叫一声哥哥快回来

  10想着个人睡不香

  11拉手手亲口口

  12走三边

  13绣荷包

  14亲亲小妹子

  15黄河船夫曲

  16黄河源头

  17秋收

  18那个达达也不如扎着三沟沟好

  19妹妹永远是哥哥的人

由河北卫视、华策影视联合出品、天映传媒制作的《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3月20日(周五)晚21:15即将播出第二期节目。本周,“好民歌”将迎来第二次“随堂测试”,86岁的“国宝唱将”李光羲、“陕北民歌王”王向荣和著名歌唱家魏金栋以及他们的新生代歌手“同桌”阿宝、志玲和谷微将登台接受考验。根据规则,三位殿堂级老歌手将演唱由观众选出的新时代流行歌并接受150名年轻观众的投票打分,而三位新生代唱将则将改编翻唱颇有年代气息的经典民歌并接受150名老年观众的打分。面对这样的高难度挑战,选手们为了突破自我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

86岁高龄的李光羲将多年来的歌剧演唱经验用在了高难度的流行歌上;唱了一辈子“信天游”的“民歌王”王向荣则第一次打扮新潮地“吼”起了摇滚……他们的挑战,能否得到观众的认可呢?而根据节目规则,两期节目中观众投票数最低的那组选手中得票相对较低的那位将惨遭“停课”。最后究竟会是哪位歌手将面临“停课”处罚呢? 3月20日(周五)晚21:15河北卫视 《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为您揭晓。

“陕北民歌王”王向荣打扮新潮首唱摇滚

作为“陕北民歌王”,63岁的王向荣唱了一辈子的陕北民歌,富有生命力的嗓音得到了无数听众的认可,1980年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汇报演出时还曾得到邓小平、姚依林、万里等国家***的接见和宴请。而哪怕是在那样的场合,王向荣也是一如既往地包着白头巾不改平时的淳朴气息。但在本周的《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的舞台上,这位淳朴的“民歌王”为了演绎好《一无所有》这首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及摇滚乐的开山之作,破天荒地脱下了羊皮袄和白头巾,换上了帅气的礼帽和马甲。王向荣表示,为了准备这身行头,他的“同桌”志玲早上八点就把他拉去潮流服饰店逛了整整一天。在服装店,当看到志玲为他挑选的礼帽,王老爷子竟然惊呼:“这是男装吗?这是女孩子的吧?”不过最后王向荣还是相信了“同桌”的眼光,这位终于新潮了一把的可爱老头在舞台上表现得十分兴奋,连连表示:“我平时穿的羊皮袄戴的羊毛巾,今天换上这一套服装,我结婚的时候都没这么时尚。这辈子第一次新潮了一回,我高兴我愉快!”

86岁国宝唱将李光羲为爱妻献唱情歌唱哭观众

197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横空出世的《祝酒歌》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欢乐优美的旋律令它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也让这首歌的演唱者李光羲被无数听众所熟知。其实在《祝酒歌》唱遍大江南北之前,李光羲已经是中央歌剧院颇有名气的歌剧演唱家了。在1955年中国上演的第一部西洋歌剧《茶花女》中李光羲扮演男主角阿尔弗雷德,还曾得到周总理的亲切关心。如今李光羲已经是一位86岁高龄的耄耋老人,在舞台上他也调侃自己是“真正的‘80后’,都快‘90’后了”。唱了一辈子的歌剧,李光羲表示现在还得向年轻人学习,他说:“原来我们唱歌都讲究气息、声带的震动,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地方要向年轻人学习才行。”本周李光羲挑战的是华语天王周华健的一首成名作《让我欢喜让我忧》,这首歌第一段舒缓平直,但从第二段起情绪突然变得激昂并且不断递进,是一首对气息要求十分高的流行歌。而李光羲不但非常熟练地掌控住了气息,对情感的投入更是让不少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原来在这一期节目中,李光羲的老伴王紫薇也来到了现场,两人结婚61年,超过一甲子的感情让他们之间的爱如同美酒般醇厚。现场李光羲也表示这辈子最幸运的两件事就是遇见了陪伴自己到如今的爱人和以歌唱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当李光羲唱出“你这样一个女人,让我欢喜让我忧,让我甘心为了你,付出我所有”这些的歌词时,就仿佛是在对老伴进行深情的告白,情深意切令人动容。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3月20日(周五)晚21:15河北卫视 《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

陕北最好听的十首歌:《信天游》、《黄土高坡》、《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东方红》、《兰花花》、《三十里铺》、《绣金匾》、《赶牲灵》、《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翻身道情》。

1、《信天游》:这首动听的陕北民谣在全国歌坛刮起一股西北风,浓厚的黄土风情将中华民族魂演绎得淋漓尽致。

2、《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句经典歌词让这首歌成为陕北最好听的民歌之一,被人们形容为“西北风”。

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是最经典的陕北民歌之一,由《信天游》和《揽工调》两首民歌改编而成,颂扬中共红色政权。

4、《东方红》: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东方红》表达了人民情感的真挚表达,成为了黄土高原民间音乐沃土中的一朵奇葩。

5、《兰花花》:这首陕北民歌曲调悠扬柔美,节奏舒缓自由,歌词充满地方特征,歌颂了叛逆女性羌女兰花花。

6、《三十里铺》:这是一首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优秀陕北爱情民歌。

7、《绣金匾》:这是广袤厚重的陕北传统民歌,歌曲结构短小,旋律流畅。

8、《赶牲灵》:这首地方经典民歌流传于陕北,讲述的是与赶牲灵相关的故事。

9、《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这首陕北民歌源于米脂县,讲述的是女子对上前线的丈夫的思念与揪心。

10、《翻身道情》:这首陕北风民歌根据陕北道情音调填词而成,1942年在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整理了流行于陕北各地的民间音乐,这首歌就是其中之一。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陕北民歌的相关内容吧!

 陕北民歌的历史渊源

陕北民歌流传于榆林 延安的山坡、沟洼、田野、村落,是世世代代的陕北地方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里巷之曲。陕北民歌的历史可追源到古代巫歌和祭祀秧歌调,并与古来有之的春节“闹红火”的习俗紧密关联,如绥德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乐舞百戏和秧歌的内容,可见当时陕北歌舞已经盛行,民歌必然随之滥觞。

民歌是最简便的艺术形式,它随着陕北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陕北的历史以及民俗活动而诞生,并留传至今。如《脚夫调》的曲调只有三个音,是较为原始的反映陕北人民劳动生活的信天游山歌。再如《调兵曲》反映了清代顺治五六年间,满清 镇压 起义的史实。20世纪30年代以前,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依照自己的生活与习俗,在耕地、赶脚、放牧、喝酒、过节、盖房、祝寿、婚丧嫁娶、庙会等生活场景里,触物生情,即兴编唱出来的,逐步形成了高亢、豪放、粗犷、悠扬的风格,寄口头传唱而流行,靠集体编创而繁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陕北人民的生活、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

 陕北民歌的艺术特色

陕北地区是中国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陕北民歌昂扬著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著黄河儿女最通俗的 词汇和最亮丽的 。她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陕北民歌有她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陕北民歌的传承价值

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如今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是很有价值的。一是语言文化价值:陕北民歌艺术就是陕北语言的艺术,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陕北民歌,长期以来积淀了大量的古老而又原始的、地域广泛的、原汁原味的陕北方言。为研究陕北地方语言提供了许多活生生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历史文化价值:陕北民歌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记录了陕北民间的人、事、物、情,陕北民歌的发展、演变历史,就是陕北社会生活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陕北民歌对陕北革命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领袖人物、重大事件和历史活动在陕北民歌中都有不同形式的反映。三是民俗文化价值:陕北民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资料和资讯,蕴含着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许多文化价值。如《过年歌》、《十二节令歌》、《冬日九九歌》、《结婚喜歌》、《丧事歌》、《陪灵歌》、《夯歌》、《牧羊歌》等。四是山川风物认识价值:陕北民歌记录了群芳争艳、琳琅满目的陕北山川草木,乡土风物。这应归功于“比兴”手法在陕北民歌中的普遍运用。人们在唱民歌的时候,日之所及,神之所思,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可信手牛拈来,唱入歌中,如“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端格挣挣白杨冒得高”、“大红公鸡墙头上卧”、“荞面圪坨羊腥汤”、“热格腾腾米酒摆上桌”等。陕北民歌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民歌”的范畴,它是产生于陕北,积淀于陕北,承继并珍藏在世世代代陕北人心中的一座富饶而辉煌的文化艺术宝库。  

陕北民歌10首歌曲如下:

1、《信天游》

传统民间歌谣《信天游》在陕北大地有两千年以上的流布史,在20世纪80年代,这首动听的陕北民谣在全国歌坛刮起一股“西北风”,浓厚的黄土风情将中华民族魂演绎得淋漓尽致,由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加之摇滚节奏的配乐,摇滚或流行歌手的现代唱法等处理演绎,使西北风歌曲成为家喻户晓风靡海内外的流行风潮。

2、《黄土高坡》

范琳琳演唱的《黄土高坡》使这首歌曲风靡大街小巷,流行一时。以至于当年的很多女歌手纷纷效仿,除著名歌手外,各种群众自发性的文艺活动,都能听到很多的女歌手大声演唱《黄土高坡》,从而引发西北风歌潮,堪称中国流行歌曲的经典之作。

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是最经典的陕北民歌之一,由经典民歌《信天游》和陇东民歌《揽工调》改编而成,两首民歌交替演唱,前者悠扬高亢,后者激情奔放,全曲有变化对比,又相互融合,浑然一体,这是一首颂扬中共红色政权的歌曲,以陕甘民歌作为为表现形式,原唱人为著名的老艺术家郭兰英,曾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

4、《东方红》

中国民歌中有许多经典的爱国歌曲,《东方红》就是其中的典型作品,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的深情,歌词简单,情感真实,旋律好记。该曲不仅是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也是人民情感的真挚表达。走进新时代,这首诞生于黄土高原民间音乐沃土,表达人民朴素心声的歌,又通过民歌新唱等形式被演绎为多种版本。

5、《兰花花》

是陕北最好听的十首经典民歌之一,歌曲的旋律属于信天游的曲调,由上、下两句组成,曲调悠扬柔美,节奏舒缓自由,歌词口语化,很具地方特征,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兰花花,先后由朱逢博、郭兰英、王昆、李波、阿宝等多人传唱,其歌唱家朱逢博的演绎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改编。

6、《三十里铺》

陕北的民歌中有不少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其中《三十里铺》就是一首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优秀陕北爱情民歌,它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它的诞生地也就是陕北绥德县城东30华里的满堂川乡“三十里铺”,根据当时发生的一件真人真事编成的,故名《三十里铺》,这是一首较长篇幅的民间叙事民歌,曲调属信天游的一种。

7、《绣金匾》

是一首抗日战争时期,流行于陕甘宁边区后来传至全国的陕北传统民歌,歌曲结构短小,全曲共上下两乐句,下句的曲调骨架是上句的下四度变化模进。旋律的进行明快流畅,起伏自然,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以亲切细致的音调,深刻地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热爱和对人民子弟兵——八路军的深厚情意,建国后,经过歌唱家李谷一,郭兰英演唱之后流传进了千家万户。

8、《赶牲灵》

这里流传着许多与赶牲灵和赶牲灵的脚夫们有关的民歌,陕西省这首闻名全国的《赶牲灵》也是其中之一,山大沟深的陕北,道路崎岖重重阻隔。因此包括春种秋收,行旅运送等诸多事宜,几乎都离不开马牛驴骡这些大牲畜。对于给自己带来极大利益的牲畜们,当地人爱护备至,充满感情,不仅不能虐待甚至连“牲口”“牲畜”这样的名称也叫不出口,而总是非常亲切地称它们为“牲灵”,好像这些牲畜如人一般有觉悟,有灵性,赶牲灵的人们笑对人生,用生活创造了这首《赶牲灵》。

9、《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源于米脂县,当时米脂就是闹红军的策源地之一,好多女青年跟上红军闹革命了,凡因孩子拖累太大的青年妇女,不得已留在家中者,当然免不了对上前线的丈夫的思念与揪心,于是就唱出了这首歌曲。在当时为了革命成功,即使掉脑袋也是心甘情愿的,有远见卓识的青年妇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送夫参军的。他们相互之间的鼓励,不是卿卿我我的肉麻,而是光明磊落的坦诚,这在很多民歌中是极少见的。

10、《翻身道情》

是一首根据陕北道情音调填词而成的陕北风民歌,1942年在延安的鲁艺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了一大批流行于陕北各地的民间音乐,当他们听到陕北道情那酣畅淋漓的音调时,决定要利用这一音调写出一首歌颂贫苦人民在***的领导下翻身做主人的新“道情”,于是便有了这首《翻身道情》,这首歌改编、填词后立即就由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唱出了,随后传遍全国,一直传到现在。

张清芳。陕北民歌王秀林和张清芳于1964年结婚。一起演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成为了当时中国音乐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夫妻档。两人共同演绎的《十五的月亮》、《盼夫人回家》、《茉莉花》等经典作品,至今仍在广大听众心目中有着深深的影响。张清芳,男,汉族,1940年出生于陕西省临潼县。是一位著名的陕北民歌演唱家,自幼喜欢音乐、文学和戏曲,1962年开始从事歌唱事业。音乐作品以陕北民歌为主,其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姑苏行》。张清芳的演唱风格深受观众喜爱,曾多次荣获各种音乐奖项,被誉为“陕北民歌之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708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1
下一篇2023-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