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在东北,东北结婚的有趣习俗有下面这些方面。
一、喜糖。
在中国,结婚时通常会准备喜糖,作为送给亲友的礼物。喜糖的种类和包装因地区而异,有些地方会用红色的包装,有些地方则会用金色的包装。二、洞房花烛。
在中国南方,结婚时通常会有洞房花烛,新娘和新郎会在洞房里度过第一晚。洞房里会布置花烛,象征着新人的美好未来。
三、拜堂。
在中国北方,结婚时通常会有拜堂仪式。新娘和新郎会在堂前拜神,祈求婚姻美满、幸福。
四、抢红包。
在东北,新人在婚礼上会准备一些红包,让来宾们进行抢夺。这种习俗是一种娱乐性质的活动,也让来宾们更加热闹和开心。
五、艾草蒸馍。
在东北,新娘家人会蒸一些用艾草和面粉制作的馍,用来招待新郎和新娘家人。这种馍被认为具有驱邪和祛病的效果,也象征着新娘家人的慷慨和善良。
六、砸门。
在东北,新娘家人会在新娘入门前,把门关紧不让新郎进门。新郎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破解“关门之谜”,象征着对新娘的真爱和决心。
七、点灯仪式。
在东北,新娘会在婚礼前点一盏红色的大蜡烛,寓意着对新家庭的祈福和美好愿望。在晚宴上,新郎和新娘会在舞台上再次点上蜡烛,象征着新人的纯洁和爱情的永恒。
八、爆竹迎亲。
在东北,新郎入门时会放爆竹,以示庆祝和喜庆。这种习俗也被认为是一种驱邪的方法,为新人带来好运和吉祥。
九、敬酒。
在中国,结婚时通常会有敬酒仪式。新娘和新郎会向亲友敬酒,表达感谢和祝福。敬酒的方式和顺序因地区和习俗而异。
总之,中国各地的结婚习俗丰富多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风俗。东北地区的结婚习俗丰富多彩,不仅有传统的习俗,也有现代化的元素。这些习俗不仅让婚礼更加有趣和难忘,也体现了东北人民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
这个问题不算是问题。
两口子的事儿。
有时间就可以去祭奠男方家的先人(或者女方家的先人)。
结了婚之后也可以去。
时间不充裕,过年过节再去。
都不算啥。
当然,祭奠 怀念 崇敬先人,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就是不要忘本!
时间上没限制,我国幅员辽阔,也有的地方兴这个过程。
无所谓,走乡随乡啦!(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啦!)
这个各地的风俗应该是不一样的。主要还是和夫家商量,看看要注意什么。有些地方在过门前是要去亲人的坟前上个坟的,但有些就讲究过门前不应去。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到死者坟前进行祭祀,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之情。
扩展资料:
较为普遍的方式,即在祖宗葬地(一般在本村的坟地)举行,俗称“上坟”,时间主要是忌日和传统重大节日(中秋除外),如除夕,清明,中元节(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六月初一等。由家里的男人携祭品香纸到坟前,摆放祭品、水酒,然后烧纸,焚香,奠酒,行礼,其间还压坟头纸。
上坟习俗尤以清明上坟最为隆重,前一天早上还要去给祖先坟上“添土”,以示家族人丁兴旺。大多数农村家族,儿子结婚,也要去上坟,含义是告诉祖宗,儿子成家,人口又多了。另外, 人死后第7天黎明,家人到坟前祭奠致哀,称“垒七”。
此后每7天一次,一般“五七”而毕,也有垒到“七七”的。人死第100天时亲属儿女备供品祭奠,叫百餮,旧时有的扎上摇钱树,纸箱,纸柜焚化坟前,只是烧些纸钱。
过七期
裕固族丧葬习俗,在停尸、出殡时请喇嘛念经外,逢亡者的“头七”到“七七”、“百天”、周年都要请喇嘛三人以上念经超度。
死者家属在四十九天内,男子不剃头,女子不梳头,以示哀悼。在死者停尸、出殡乃至四十八天之前,对前来送礼品看望的亲戚朋友邻舍,一般不招待。到了七期最后一天时,要请来喇嘛念经,家里点上一百盏小酥油灯,请来亲戚朋友、四方邻舍和为其帮忙料理丧事者,为死者过七期。家里要宰牛杀羊,设宴招待。
人死后,其家属、儿孙在帽顶、衣领、袖口要缝上白布。八格家部落的妇女,辫梢上挽一撮白羊毛,意为戴孝。在四十九天待客之后,喇嘛念完经,在死者的坟上或家门外烧起一堆火,投入吃喝食品,投入四寸宽的五色布条,撕下戴的孝布全部烧掉,意为抹孝。亚拉格家、贺郎格家和五格家部落还给死者过百天、周年,只是请喇嘛念经,给死者烧吃喝食品、五色布条。裕固族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或三十日,给死者烧过年备办的吃喝食品、五色布条,意为让死人也过年,表达哀思。明花一带每年清明节时,也有上坟烧纸的习俗。要按上年家庭经济收入 的数额印成等额阴票子,在死者坟前焚烧。
随着时代的发展,裕固族丧葬习俗也有了一些变化。现在一般都采用火葬,停尸两天或三天,其余仪式、习俗基本保留。
头七,中国人的丧殡习俗,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然习惯上大家都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头七」习俗,然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於「头七」返家,家人应於魂魄回来前,为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後便须回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觉,睡不著便躲入被窝;如果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亦有说认为人死後魂魄会於「头七」前到处飘荡,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於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著这趟「天梯」到天上。
大殓
灵堂停尸三至五天,择吉时(一般为涨潮时)大殓,又称“入木”、“入殓”、“落材”。孝子孝孙及嫡系子侄均跪在棺木四周。棺内底部铺一层石灰,上盖一棉被,两头分置“元宝枕”,供尸体搁脚。两侧放死者生前喜爱之物,然后依次盖“重被”。最先盖的为孝子孝孙所送,俗称“子孙被”,然后大声报葬物清单,叫做“报衣单”。报毕,将衣单焚烧,装入纸袋,放进死者口袋。盖棺前,由长子站在屋檐下,大声问道:“阿爸病好了勿?”众人齐答:“好了。”要连问三声,然后钉棺梢。此时,孝子孝孙及至亲跪拜,放声恸哭,告别遗体。
入穴
灵棺去墓地之前,要先派人去墓穴祭祀山神,称“开山”。灵棺到达墓穴后,孝子率送葬众人列队先左后右,绕墓穴行三圈,启开坟门。用芝麻秆点火烧之,谓“暖圹”。然后放灵棺入穴。在灵棺头点上“随身灯”,最后封闭墓门。卸丧服,凡草冠、引路幡及各种冥器皆烧之。
这位知友,"结婚当天要上坟 "是某些地方的婚俗,目的就是事先告知先辈,自己就要成婚,希望得到先辈的福佑,不过上坟是在婚礼的头一天,新媳妇不必前往,只是新郎官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墓前祭奠。
东北结婚的风俗有择日、迎亲、送亲、结婚和回门五道程序,择日是定下结婚当天的日子和女方家待客的日子,迎亲则是在迎亲当天早上的八九点去女方家接亲,送亲需要新娘的男性亲属来送,结婚和回门就是举办婚礼的仪式和回新娘家看望父母。
东北结婚有什么风俗
东北地区结婚之前需要择日,定下结婚当天的“正日子”和男方去女方家接待客人的“待客日”,这个日子一般会比正日子早三四天,需要新郎新娘穿上礼服在家接待亲朋好友。
迎亲当天最好在早上八九点的时间去,寓意着发财和长久,新郎前去接亲的人数必须是单数,但是接回新娘的路上人数则要是双数。
送亲需要新娘的弟弟和父亲陪伴,但是妈妈不能去送,而且女儿和母亲都要哭嫁,象征着“洒金豆子”,代表女方家从此会富裕起来。
东北地区的回门不是在结婚的第二天,而是在三天后才能回去,太阳下山之前要回到男方家里,如果新娘家比较远则要结婚九天后才能回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