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31日出生于河北省蠡县梁家庄。自幼酷爱绘画,自学成才。
1933年随母亲到陕西宝鸡上小学。
1939年(已卯,十四岁) 2月15日,日军飞机轰炸潼关,后又轰炸西安,黄胄随母亲和姐姐逃难到宝鸡,在宝鸡纺纱厂办的惠工中学读书。 一次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中,他获得一面上面写着“炎黄之胄”的锦旗。经语文老师讲解后,遂取名黄胄,立志做有为的炎黄子孙。
1941年因父亲病故初中二年级辍学。
八岁前在家乡渡过。从小接触了大人玩狮子、踩高跷等民间杂耍;看了城隍庙里因果报应的民间壁画;常听母亲吴建芝讲述二十四孝的民间故事。祖父梁景峰务农之余,爱好唱戏,每年都当村里会首,搭台子唱戏。父亲梁建勋先是乡村先生,后参加旧军队,喜爱书画艺术。这些对他童年艺术兴趣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黄胄从童稚时就显示出艺术天分。他上学时常在书本上涂画;写大仿常是中途辍笔,画起戏中人,能分清并画出戏中人物脸谱,也画家畜,给父亲写信也要画上几个小人。一次,村中一位老者头戴草帽骑一辆自行车从他家门口经过,他立刻用土块在墙上画出一个头戴草帽骑自行车的老头。祖父看后让他再画一个,他很快在地上又画了一幅同样造型的画来。 1942年(壬午,十七岁) 7月,著名画家赵望云迁居西安,经赵望云同乡刘持钧介绍,他认识了赵望云。他把自己的速写给赵老师看,没想到,受到了赵望云老师的赞赏和鼓励。
1943年夏拜著名画家赵望云先生为师。
1944年随著名画家韩乐然在八百里秦川旅行写生。
1945年(乙酉,二十岁)秋,他一人先期返回西安为老师看守宅院。期间,除了画画,又写小说,并向报刊投稿。用“黄胄”笔名,第一次在《西安夜报》上发表鲁迅小说《示众》插图,兴奋不已。冬,赵望云介绍他去河南开封《民报》社工作,赵望云好友傅恒书任《民报》社长。期间,他创作《负荷》等漫画作品,受到好评。结识了姚雪垠、刘砚和旅美爱国华侨画家司徒乔等人。 1946年心怀救国救民的使命感,赴河南黄泛区写生。
1947年(丁亥,二十二岁)继续任《雍华》杂志编辑。在第八期以梁叶子笔名撰文《画家与时代》,对名人雅士玩世不恭者极尽贬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撰文道:“要做—个新时代的画家,只是会追求与开创自己的美的道路,只是自己吃饱了饭便忘了那些没有吃饭的同胞是不够的,他是应当和别的艺术一样,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不是同样的可视为时代的号角与黎明的晓钟吗”他的艺术思想、艺术道路更加明确。3月,徐庶之拜赵望云为师。7月30日,韩乐然老师从乌鲁木齐飞往兰州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知道后十分悲痛,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兰州老师家里,吊唁老师,慰问师母。冬,方济众辞师还乡。
1948年(戊子,二十三岁)年初,《雍华》杂志因经费困难,被迫停刊,共出十期。“在期刊里,看出他不凡的手笔。黄泛区的毛笔速写,还有工厂速写和戏剧速写,大幅图画和木刻。题材都是人物和毛驴之类。虽然还带有老师的影子和三分稚嫩气,但所绘人物之传神、造型之准确、线条之流畅,和他五十年代的速写水准风格已很接近了。”美术评论家程征看后这样评价他。
在办《雍华》杂志期间,他还在西北中学教过图画课。夏,随赵望云老师到青海祁连山少数民族地区旅行写生。他们的作品在兰州展出时,他代表老师去机场接著名油画家、美术事业家常书鸿先生。在机场,常书鸿见到他随身携带着自己制作的自动速写画夹,很新奇,画夹展开后足有一二丈长的横幅,上面画满了各种人物和毛驴的速写,奔放自如,了无拘束。常书鸿激动地说:“你这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努力,将来肯定成为了不起的大画家啊!”
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将军前往画展参观后,邀请他们去新疆写生,他们乘飞机去了乌鲁木齐,用了近三个月时间画了大量当地民族风俗生活作品,春节临近才返回西安。徐庶之看到他的作品后说:“画得很好,我的心动了。”暗下决心,一定要到新疆去。 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北军区做美术工作。
黄胄早年师从赵望云、韩乐然学画。对黄胄的艺术生命影响至深的是1948年随赵望云到西北写生。新疆的民族风情、黄泛区的人民苦难,拨动了黄胄的艺术之弦。1949年,黄胄又入伍到西北军区从事战士读物美术工作。广泛的接触和深入的认识,是黄胄新疆题材的来源。
1950年创作《爹去打老蒋》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受到美术界的重视。木刻画《人畜两旺》获文化部奖。
同年秋至1954年兼任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创作课讲师。
1951年(辛卯,二十六岁)继续在《战士读物》社工作。徐悲鸿在《新建设》杂志发表《新中国一年来美术上之成就》,文中提到西北的石鲁和黄胄,称赞“二人皆在盛年,前途未可限量。”
1952年《苹果花开的时候》参加展出并获奖。
1953年《打马球》获全国青年画展一等奖。
1954年与郑闻慧女士结婚。
1955年春调到北京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任创作员。
1956年(丙申,三十一岁)麦收前夕,奉命采访战斗英雄李来财,路经去过的河南黄泛区。今昔巨变,使他感触极深。随后作《歇晌》,又名《在战火燃烧过的地方》。表现农家妇女割麦歇晌时平静幸福的劳动生活。此图画出了女人曲线美。“文革”时,被扣上“**”画的帽子而没收,至今下落不明。同年,作《金色的道路》,表现藏族同胞在青藏公路边,支起帐篷为筑路的解放军献上一碗碗酥油茶。此作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成年画,深受西北地区人们的喜爱。秋,以记者身份参加中央和解放军组成的赴新疆慰问团,以慰问团团长许广平帮厨为题材,作《春节劳军图》。后继续在北疆、南疆等地区采访写生半年。
1957年《洪荒风雪》获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金质奖章。
1958年《赶集》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铜质奖。
1959年调到军事博物馆任美术创作员。
1960年(庚子,三十五岁)7月,受命到四川金沙江畔基层部队下连队当兵锻炼一年。战士们都称他“黄老兵”。常去营外藏族牧区,了解牧民生活。
同年,作《我爱北京天安门》,并为《绿色远方》少儿读物作插图。
1961年(辛丑,三十六岁 )为堂兄梁斌小说《红旗谱》收集插图形象。先后为人民文艺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各画出一套插图。7月底,受命以随军记者的身份,与同道赴福建边防战斗前线,深入边境海岛采访写生四十余天,画了大量表现海防前线军民联防战斗生活的画作。返京后,与同道举办联展。他作的《女民兵》、《炊事员》等得到好评。
1962年(壬寅,三十七岁)
再次作《祖国的眼睛》,后更名为《巡逻图》。《巡逻图》再次被国防部作为国礼送给胡志明主席。
秋,受命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做随军采访。出行前在离火车开车前三个多小时的间隙,不打草稿,泼墨挥毫,一气呵成,画了一幅丈二匹大画,取名《奔腾急》,又名《藏童上学》,送给了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邵宇。在后来黄胄创建炎黄艺术馆时,邵宇又捐赠给了炎黄艺术馆。
1963年(癸卯,三十八岁)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黄胄作品选集》。这是他的第一本画册,邓拓在《人民画报》第九期撰文《黄胄作品中的“三新”》,提出黄胄作品有“人物新、意境新、手法新”的特点。
同年,在保定举办速写展,适逢水灾,作品尽失。
同年,第四次去新疆访问写生。
1964年(甲辰,三十九岁)
去井冈山、韶山等革命老区采访。
以革命历史题材作《井冈山第一面红旗》、《谈心》、《亲人》等。
到革命老区采访写生后,始画竹子。
同年,母亲病逝。
同年,再次作《洪荒风雪》。
1965年(乙巳,四十岁)
到湖南醴陵县参加“四清”社教运动。
1966年至1972年因“文革”被迫搁笔。 1975年任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
1976年11月至1977年2月为周总理纪念馆创作《鞠躬尽瘁为人民》。
1978年夏,带病为国家***访问南斯拉夫创作国礼《松鹰图》。为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创作《百驴图》,作为国礼赠送裕仁天皇。
1979年8月带病赴新疆作第五次访问、写生。
1980年参加主持中国画研究院筹备工作,任中国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先后为钓鱼台、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处作画二百余幅。
1987年10月立项建炎黄艺术馆,并担任筹备处主任。
1988年12月为炎黄艺术馆募集资金,建立了黄胄美术基金会,并担任一届会长。
1991年9月28日,炎黄艺术馆正式成立,任炎黄艺术馆馆长。先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书画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97年4月23日逝世。 梁黄胄不仅是一位人民艺术家,同时还是社会运动家。80年代初,他与著名画家李可染、蔡若虹、华君武等共同创建了中国画研究院;而炎黄艺术馆的创办则是梁黄胄更为杰出的代表作。1986年黄胄在新加坡办个人画展时引起了轰动,有人提议建立黄胄艺术馆,他说,我个人不足以建馆,要建就建属于炎黄子孙乃至人类的炎黄艺术馆。经过4年的筹措兴建,1991年,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公助的现代化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终于建成了。梁黄胄任艺术馆馆馆长,并捐献出自己收藏的古代书画文物200余件和代表代、速写作品1000余件。炎黄艺术馆在保护、弘扬民族艺术,推动艺术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以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梁黄胄的艺术道路、治学精神以及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执著追求,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1997年4月23日,著名艺术家黄胄逝世。
梁山伯的故居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祝英台的故居在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丰惠镇)。
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
1、梁山伯
梁山伯是《梁祝》传说中的男主角,历史上考证确有其人,梁山伯曾出任过地方官,历代史书可以寻找到相关记载和资料。传说梁知祝为女人后,提娶不成而终,祝感其挚情,过墓而入,合而为一。是为传说大概,今人多有考证。
2、祝英台
祝英台,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丰惠镇)祝家庄人。东晋时期女性历史人物。祖籍山西太原,美丽聪颖,自幼随习诗文,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后男扮女装往杭州访师求学,与梁山伯两情相悦,但有缘无分,在与马文才结婚途中跳入梁山伯坟墓,化作蝴蝶。
扩展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简介: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
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
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梁山伯 (《梁祝》传说的男主角)
-祝英台 (东晋民间传说人物)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古代民间爱情故事)
梁山伯刚开始不知道英台是女的,慢慢的他发觉喜欢她,那时他以为自己喜欢男人了,英台一直喜欢他,马文才又喜欢英台,毕业回家时,英台借很多东西比喻自己与梁山伯,无奈他没能懂,后来他去找她,看到了她是女生,然后私定终身,可惜马文才家权势大,强娶英台,把山伯打伤,然后不治身亡,英台结婚那天,走到他坟前,突然刮起大风,然后坟墓打开,英台就跳进去了,最后化成蝴蝶。我最喜欢的就是《梁祝》还有歌曲《化蝶》所有版本我都看过,歌曲不同乐器演奏的也听过,我羡慕他们对爱情的忠贞。讨厌马文才,如果不是他,他们会有个美好结局
爱神丘比特
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中,最叫人无可奈何的,就是小爱神丘比特。他有头非常美丽的金发,雪白娇嫩的脸蛋,还有一对可以自由自在飞翔的翅膀。他成天笑嘻嘻的,好像永远也长不大。他每天背着他的箭袋飞来飞去,一会儿把金色的箭射向这个,一会又把铅色的箭的射向那个,搞得众神晕乎乎的,一出出爱情的悲喜剧就不断地出现。当然他自己从来都是观众。可是他没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也做了爱情剧里的主角!
据说小丘比特与地母盖亚一样,是宇宙的始源,也就是说,他是与宇宙一起诞生的,有了他之后,才有了后来的众神。不过,因为他生得一副顽童样,十分逗人爱,所以宇宙就做了他的父亲,爱与美女神维纳斯也愿意做他的母亲,因为她主管爱情之事。丘比特跟着维纳斯,他仍然无拘无束,高兴时连母亲也逃不过他的箭呢。
希腊有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小城邦,一直得到爱与美之神的喜欢,那里的人特别爱美,而且懂得什么是美。小城邦里每一处都有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的庙宇,人们尊重她,热爱她,总是把最好的祭品献给她。但是这一两年来,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维纳斯的庙宇开始被冷落了,去献祭的人越来越少,后来简直门可罗雀;供桌上到处是灰,地上的尘土已积了很厚,庙宇的墙角也有了蜘蛛网。女神看到这种情况不由得大怒,她立即变作人到城中查访。
原来这个小城邦的国王有三个女儿,老大老二长得平平常常,但是最小的女儿近两年来却出落得十分美貌。她体态娉婷,面容姣好,一双眼睛水灵灵的,令人眩目。见过她的人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她,只是逢人便夸,于是这位公主的美名就在城中四处传开了。城里的人民都以公主的美作为自己国家的骄傲,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来到王宫一睹她的风采。大家把她当作女神来崇拜,甚至把最好的东西献给她,她的名字莆赛克早已被人们遗忘,大家都叫她美女神,仿佛她就是维纳斯。
丘比特的爱情象征
丘比特一直被人们喻为爱情的象征,相传他是一个顽皮的、身上长着翅膀的小神,他的箭一旦插入青年男女的心上,便会使他们深深相爱。在古希腊神话中,他是美神和爱神Aphrodite的小儿子Eros。在罗马神话中,他叫丘比特(Cupid),他的母亲是维纳斯。
下面的传说讲述了丘比特和凡间少女Psyche的爱情故事。相传有一位国王和王后生了三个美丽的女儿,最小的Psyche尤其因为她的美貌而闻名。维纳斯非常嫉妒她,便命令丘比特去惩罚她。然而丘比特一见到Psyche便深深爱上了她,并使她成为自己的妻子。Psyche在神殿里过着优裕的生活,但由于她是凡人,却始终看不到丘比特的面容,为此,她很郁闷。她的两个姐姐很嫉妒她在神殿里的生活,便骗她说丘比特是个恶魔,并怂恿她晚上偷看他。待她晚上点上油灯看到丘比特之后,才知他原来是个英俊少年。丘比特被惊醒后,愤怒而去。宫殿、花园随之消失了,Psyche发现自己一个人躺在一个荒野上。
Psyche到处寻找丈夫,不觉来到维纳斯的神殿。为了毁掉她,这位爱神给她布置了很多艰巨而又危险的任务。最后一项任务便是叫她把一个空盒子交给Proserpine(冥府的王后),并从她那里带回一盒子美容。
途中,一个声音一直指引着她如何摆脱各种死亡的威胁,并警告她取回盒子后,无论如何不能打开。Psyche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返回途中,她的好奇心还是驱使她打开了盒子。里面装的哪是什么美容,而是地狱里的睡眠鬼。它从盒中逸出,附在Psyche身上,使她成了一具睡尸。
丘比特发现Psyche僵睡在地上,便从她身上抓起睡鬼,重新装在盒子里。丘比特原谅了她,维纳斯也原谅了她。众神被她对丘比特执着的爱情感动了,便赐她一碗长生不老羹,并封她为女神。这样,Psyche与丘比特终于结为伉俪。
丘比特的爱情故事
是一位伟大国王膝下三女儿中的小妹妹.她外表和心灵美丽无双,全世界的人们都长途跋涉来敬仰她的美丽.这一切使得美神维纳斯心生妒忌,因为世人忽视了她的美丽甚至忘记了她的存在.于是维纳斯心生一计,她让儿子爱神丘比特设法把普赛克嫁给世界上最丑恶凶残的野兽.丘比特的爱情之箭可以让任何人跟他为他们选择的对象堕入情网,计策本来是万无一失的.
丘比特使计让国王夫妇把普赛克抛弃在一个荒山头上,在那里她将与一条丑陋凶残的带翅巨蛇定亲.普赛克对自己的不幸伤心欲绝,但只能接受厄运.因为尽管她美丽无双,但尚没有一个人与她堕入情网.维纳斯的诡计似乎大功告成.
但维纳斯忽视了一个细节,一个爱情故事中最致命的细节.当丘比特见到普赛克时,他自己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她.他不仅没有把普赛克嫁给毒蛇,反而把她秘密带到了自己居住的辉煌宫殿,并娶了她为妻.可是因为普赛克是凡人,因此丘比特不能让她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和面貌.他只是在夜间与普赛克相会,并让她答应永远不看他的真面目.普赛克从此与丘比特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尽管带了点神秘莫测的色彩.
后来,普赛克的姐姐们看到妹妹居住的美丽宫殿后,也心生妒忌,要设法毁了她的生活.她们毒化了普赛克的大脑,骗她相信既然她丈夫对自己的身份和外貌如此保密,那一定有问题.很显然,她们说,普赛克一定是跟那个凶恶的带翅毒蛇在一起.
普赛克终于无法忍受不知道丈夫真实身份和外表的不安.一天夜里丘比特熟睡后,普赛克小心翼翼地点了一盏油灯来到他的床边,想看看他心爱的丈夫的容貌.使她震惊的是,她看到的不仅不是丑恶的毒蛇,而是一张超越任何想象力的英俊脸庞.普赛克的手不由自主地随著她的心颤抖起来,灯油滑落,严重烧伤了睡梦中的丘比特的臂膀.丘比特惊醒后发现她的爱妻背叛了对他的诺言,愤怒伤心地飞走了.
普赛克被自己背叛诺言,烧伤并失去了心爱的丈夫的痛苦煎熬不休,发誓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寻找丘比特以向他表达她的爱.她向众神求助,但无人甘冒维纳斯的怀恨和报复.绝望之中,普赛克决心向维纳斯本人求情.
丘比特从普赛克那里跑回了母亲身边医治烧伤.维纳斯听说丘比特娶了普赛克而普赛克又背叛了丘比特,便发誓要严厉惩罚普赛克.当普赛克祈求维纳斯的原谅时,维纳斯指责嘲弄普赛克不守信誉且容貌平平.对她说她求的原谅的唯一希望是去完成一些必需的艰苦工作.这些工作显然是无法完成的,但普赛克希望她的努力能够使她找回失去的爱.维纳斯把麦种,谷子和**花混为一堆,命令普赛克在天黑以前分拣出来.就在普赛克绝望之际,一群热情的蚂蚁帮她完成了任务.维纳斯回来看到后,更加恼怒.
因此维纳斯交给普赛克一件又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比如从凶狠的绵羊身上剪取金色的羊毛,从死亡之河中汲取黑水.每一次维纳斯都自信普赛克根本无法完成,但普赛克每次都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完成了任务.终于,伤愈的丘比特又开始想念她的妻子,他找到普赛克,温柔地责备了她先前的背信,告诉她她的寻找结束了.丘比特切望与普赛克重修旧好,因此他求诸众神之王朱庇特,恳求他准许普赛克永生不死.朱庇特同意了,在众神议会前当众封普赛克为女神,丘比特和普赛克正式成婚.甚至维纳斯也很高兴.一来他儿子有了一个般配的妻子,更重要的是普赛克居住在天堂而不再生活于人间,世界上的人们便不会再为普赛克的美丽所吸引,而会继续崇拜美神维纳斯.
这个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包含了爱的几乎所有成分:欲望,神秘,美丽,迷惑,寻求,妒忌,诺言,背信,原谅,帮助,悔悟,痛苦,甚至恼怒的父母等.而且,正如丘比特的一见钟情,还有爱的出乎意料和神秘莫测.
当然不可能每一个人的爱的故事,都如此充满戏剧色彩,如此的童话般.而且人也无法刻意追求某些情节.但爱本身确实是一个幸福与痛苦的追求过程,你不一定遍尝爱情的人间苦乐,但爱的过程必定是起伏波折的人生体验.正如爱神丘比特本人的故事所告诉我们的一样.
罗米欧与朱丽叶
凯普莱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有宿仇,经常械斗。蒙太古家有个儿子叫罗密欧,17岁,品行端方,是个大家都很喜欢的小伙子。有一天,他听说自己喜欢的一个女孩要去凯普莱特家赴宴,为了见一眼这位女孩,他和自己的朋友戴上面具,混进了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场。
可是,在这次宴会上,他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深深吸引住了。这天晚上,朱丽叶是宴会的主角,13岁的她美若天仙。罗密欧上前向朱丽叶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可是,当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他**进了凯普莱特的果园,正好听见了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呼唤罗密欧的声音。显然,双方是一见钟情。
第二天,罗密欧去见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请代帮忙。神父答应了罗密欧的要求,觉得如果能成也能化解两家的矛盾。罗密欧通过朱丽叶的奶娘把朱丽叶约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了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虽然不愿决斗,但他的朋友觉得罗密欧没面子,就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借机杀死。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杀死了提伯尔特。
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很伤心,她非常爱罗密欧。罗密欧不愿离开,经过神父的劝说他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他偷偷爬进了朱丽叶的卧室,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罗密欧就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罗密欧刚一离开,出生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就来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
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去后就像死了一样,但四十二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神父答应她派人叫罗密欧,会很快挖开墓穴,让她和罗密欧远走高飞。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神父马上派人去通知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消息。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神父还没来得及顾及朱丽叶,就逃走了。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儿女失去,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晚了。从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铸了一座金像。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比较熟知的版本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不同各地的版本
(1)鄞州版本:金代县令与明朝侠女结“阴亲” 在浙江宁波,相传梁山伯是金代鄞州县令,是个清官,由于得罪权贵,被人残害致死,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则是明代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为了纪念他们,当地将两人合葬,算结了阴婚。鄞州现存梁祝合葬墓、梁祝故居。那里流传着一句老话,“若要夫妇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 (2)上虞版本:祝家村是祝英台故乡 传说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迁到此定居,原在上虞县城教书为业,子孙移居上虞各地。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词就写上了“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据载,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宅院,后因战争被毁,住宅面积约有500平方米,还有花园遗址。村边有一个湖叫“千金湖”,有两人合抱的金桂、银桂,还有云柏、石榴等古树。还有祠堂及石碑,记录着祝氏历史。 (3) 杭州版本:梁祝在万松书院同窗共读 越剧《梁祝》中,有一段“草桥结拜”唱词,说的是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在赴省城杭州读书途中相遇,互认知己,便在“草桥”结拜“兄弟”,指的便是杭州东城望江门旁的草桥亭。而相传梁祝同窗共读之地,则是西湖上的万松书院,故而,百姓又将此地称为梁祝书院。它的前身为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建为万松书院,崇祯年间书院被毁。清康熙后,改辟为敷文书院。 (4)宜兴版本:化蝶传说根深蒂固 宜兴最早记述梁祝故事的是《善权寺记》,始记于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称祝英台旧宅在宜兴善权寺位置,梁祝自小一起读书,后又到齐鲁、东吴等地游学访友,逐渐产生感情。梁祝传说在宜兴均有记载,“化蝶”情节亦在宜兴形成,为国内学术界认可。宜兴现有“祝家庄”、“梁家庄”等地名、遗址,还有观音堂、荷花池、双井、九里亭等“十八相送”遗址。宜兴俗定农历三月廿八为“观蝶节”,用“梁山伯”“祝英台”为蝴蝶命名。 (5) 济宁版本:士大夫们为梁祝修合葬墓 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碑文记载祝英台家居济宁九曲村,其父祝员外因没有儿子,十分苦恼。祝英台是为解父忧才女扮男装求学。梁祝二人同窗3年,梁山伯病逝家中,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们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对梁氏矢一而终感动,为二人修合葬墓。现曲阜孔庙还保有“梁祝读书处”,在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祠”等遗址。 (6)汝南版本:梁祝同窗共读却未合葬 传说在晋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儿身。梁山伯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经过梁山伯坟时,提出下轿拜祭,趁人不备撞死在柳树前。梁祝墓分开而建,各有坟头。现汝南有梁祝读书的“台子寺”,也叫“红罗山”,传说这里曾有“红罗书院”。红罗山上传说中梁祝担水的井还在,井旁还有一块碑,上写“梁祝井”。
红旗谱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作者:梁斌,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红旗谱》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
《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另外,综合作品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充满浓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广背景等,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梁斌原名梁维周,蠡县梁家庄人,他是以《红旗谱》等长篇巨著而闻名中外的小说家。曾任全国政协委贝、河北省文联主席等职。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并参加了二师的学潮斗争。1933年去北平,参加了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写杂文、散文和小说,挣一点稿费维持生活。而后到济南,考入山东省立剧院,学习戏剧表演,担仍坚持文学创作,写出以高蠡暴动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夜之交流》。
1937年春天,梁斌回到故乡,参加了中国***,历任冀中区新世纪剧社社长,游击十一大队政 委、冀中文化界抗战建国会文艺部长等职。这期间他写出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和中篇小说《父亲》,还写出了《千里堤》、《抗日人家》、《五谷丰登》、《爸爸做错了》、《血洒卢沟桥》 等剧本,在冀中地区演出数百场,激励了冀中军民的革命斗志。
1948年秋天,梁斌随军南下,历任湖北省襄樊地委宣传部长、《湖北日报》社长等职。为实现多年 的宿愿--把冀中人民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写成长篇小说,1953年他调回河北。他在高阳、蠡县走村串户访问当年参加革命斗争的老同志,充实自己的生活,把全部身心沉浸在创作境界里。在50年代中期,他 开始在省文联院内的一间小平房里,后来搬到枣胡同的“创作之家”,专心致志进行创作,他每天早晨3 点起床,一直写到中午。早饭没顾上吃,赶到食堂吃中午饭,结果是开中午饭的时间也过了,他只好到街上买点吃的。冬天,他常常因写得上劲而忘了火炉添煤,冻得他手脚发麻。经过三个酷暑和寒冬, 他终于完成了《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三部长篇,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农民朱老忠的典型形象,为我国当代文学宝库增添了光彩。
梗概:
小虎子15岁那年,恶霸冯兰池要砸掉千里堤上的古钟,霸占48亩官地。小虎子的父亲朱老巩代表锁井镇48村村民与冯兰池斗争,被活活气死。为躲避恶霸的残害,小虎子只身下了关东。他刚走,被恶人奸污的姐姐就跳河自尽了。
30年后,小虎子回到了冀北平原上的锁井镇,决心报30年前的血仇。这时他名叫朱老忠,带着妻子和儿子大贵、二贵。少年时的朋友严志和帮他安了家。严志和是严老祥的儿子,当年严老祥曾和朱老巩一起斗争冯兰池。现在冯兰池已60多岁,人称冯老兰,家产比当年更大,仗势欺人,横行乡里。他拉起民团抢逃兵的车子和白面,逃兵请回一个团,架起大炮,强迫他赔偿5000块大洋,他却把这笔钱分摊到锁井镇的贫苦百姓头上。朱老忠串联28家穷人告状,官司从县里打到北京大理院,但官府偏袒有钱人,冯老兰的儿子冯贵堂又念过大学法科,会打官司,结果穷人输得一塌糊涂。朱老忠赔了5亩地,几乎气瞎了眼,严志和也搭进去一条牛。冯老兰听说当年的小虎子带着两个儿子回来了,后悔当年斩草未除根,留下了祸患。一次,严志和的大儿子运涛和大贵带着几个少年朋友捉到一只名贵的鸟,冯老兰来要,他们不给。冯老兰怀恨在心,唆使招兵的抓走了大贵。第二年春天,运涛外出打短工,认识了秘密从事革命工作的***县委书记贾湘农老师,走上革命道路。他热恋着的春兰还把“革命”二字绣在衣襟上去赶庙会。后来运涛告别家乡和春兰,到南方参加革命军,当了连长。接到他的来信,全家人和锁井镇的穷人们欢欣鼓舞。这时运涛的弟弟江涛在县高小学堂读书,也由贾湘农介绍加入了共青团。高小毕业那年春天,在贾老师的鼓励和朱老忠的支持下,江涛考入了具有革命风气的官费学校保定第二师范,认识了正直知识分子严知孝和他女儿严萍。
1928年秋天,很久没有音讯的运涛请人给家里写来一封信,说他在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捕,关在济南监狱中了。得到这个消息,运涛的奶奶当场身亡,严志和也病倒了。等待运涛回来结婚的春兰甚至想自杀。严家要去济南探监,但没有路费。冯老兰趁火打劫,只用80块钱就买去了严家视为命根子的宝地。严志和悲痛欲绝,在一天晚上带着江涛来到宝地上,趴在地上张开大嘴啃着泥土。严志和因病不能远行,江涛和朱老忠为了省钱徒步到济南,看到了被判了终身监禁的运涛。从济南归来,江涛决心继续哥哥的事业。从此他寒暑假回家帮父亲种田,开学回学校上课,课余时间就到工厂、农村从事革命宣传工作。这年秋天,党组织派他回家乡组织反割头税运动,和割头税包商首脑冯老兰斗争。经过广泛宣传和动员,快过年的时候,江涛、朱老忠、张嘉庆和一群贫苦农民偷偷带着标语传单和刀、梭标等去赶城里的大集,在闹市上突然召开反割头税大会。农民、市民齐声响应,包围税局子、县政府,打败保安队,强迫当局放弃割头税。他们还趁热打铁,组织了农会。在火热的斗争生活里,严萍深深爱上了江涛。锁井镇的穷人过了一个欢乐的胜利年,冯老兰恼羞成怒,控告贾老师、江涛、张嘉庆是***。贾老师决定自己留下从事合法斗争,让江涛带张嘉庆回保定。张嘉庆本是一个大财主的儿子,因为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带领佃户造了他父亲的反。父亲登报和他脱离父子关系,他成了职业革命者。到保定后,江涛和严萍帮助他考入了第二师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江涛、严萍、张嘉庆和同学们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受其影响,保定市13所学校同时罢课,要求当局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省政府为了瓦解学潮,于第二年夏天宣布解散保定第二师范学校。为了保卫二师这个抗日堡垒,江涛和老夏领导同学们开展护校运动。反动军队包围了学校,市党部主任刘麻子带着一个军官来逮捕老夏和江涛,张嘉庆踢掉他们的手枪,与同学们一起赶走了刘麻子和军官,紧紧关上校门。当局切断他们与校外的联系,对他们实行“饥饿政策”。他们吃树叶,最后连学校的狗和池塘里的鱼、藕都吃了。严萍和工人、市民们支持他们,从校墙外往里扔烧饼。在饥饿中,张嘉庆仔细研究了二师附近的街道和商店布局,成功地组织了一次武装抢粮。严知孝担心学生的安全,劝学生们暂时撤出,保存力量。消息传到锁井镇,冯老兰喜气洋洋。朱老忠和严志和急忙来到保定,巧妙地把一车油、盐、面粉运到二师校门口,让学生“抢”了进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老夏和江涛意识到这样与敌人硬抗太冒险。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传播革命火种,他们决定带领同学们冲出包围圈,到广大的农村去继续斗争。但就在他们准备行动的那天夜里,敌人开始了凶残的屠杀。老夏和十七、八个学生在与敌军的搏斗中壮烈牺牲,张嘉庆身负重伤,江涛等人被抓进了监狱。得到这个消息,严知孝怒不可遏,严萍失声痛哭,朱老忠和严志和决定与敌人战斗到底。张嘉庆在一家美国人办的教会医院里养伤,有敌兵看守。后来他和一个名叫冯大狗的士兵交上了朋友。冯大狗本是锁井镇上的无业游民,因为仇恨黑暗社会而同情学生。在军队进攻二师的时候,他开枪打死了几个追杀江涛的士兵。一个炎热的中午,装扮成车夫的朱老忠拉着张嘉庆逃出了保定城,看守张嘉庆的冯大狗也背着长枪跟他们离开了反动军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