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一幅由谢楚余创作的油画,一经问世,便以一种中西合璧的美打动世人。但是,它也成为中国油画史上被翻版盗印最多的一幅油画,盗版数不少于一百万次。
谢楚余告诉记者,《陶》完成后,先后参加了新加坡、香港及内地的有关画展,在海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98年11月底,谢老师收到许多朋友打来的电话,恭喜他的作品被某口服液收购并充当其形象**。谢楚余一头雾水,他与某口服液一点瓜葛也没有。怎么回事?
12月初,谢楚余向他的朋友、广州画院的画家李醒滔诉说了自己的莫名境遇。恰好,李醒滔担任即将开幕的“第二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的艺术总监,他建议谢楚余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原作,以正视听。
这样,《陶》出现在“第二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同时很快成为会场上的聚焦点。展会期间,这幅画前围着不少观众,在欣赏和体会艺术的同时,也有一些观众感到疑惑。
一位姑娘在画前观赏良久,上前问谢楚余是不是参考了某口服液的女孩形象,因为她在某口服液的广告里也见到这样一个抱陶少女。
谢楚余听罢,指着画对围上来的观众气愤地说:“我把它搬来,就是想告诉大家,我才是《陶》的作者。”当时,某口服液的两位代表也在场,谢楚余转身对他们说:“请你们给大家解释吧!”
迫不得已,谢楚余决定状告侵权者,讨回公道。官司很漫长,足足打了六年多时间,最后以八万元的赔偿告终。谢楚余没有再上诉。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已耗不起这场艺术战争。
这幅原作已被香港一位房地产商收藏了。他几次想回购,收藏者都不愿意。这一直是谢楚余的遗憾。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人物生平
谢楚余1962年生于广东汕头市。
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2年完成研究生专业课程并任油画系讲师。
1993年应美国加州设计学院邀请赴美作学术交流和考察。
1991年参加"依维尔古典油画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当代艺术新材料研习班"学习。
19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等学历研究生班。
现为广州美院油画系副教授,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
主要成就
1989年起,在广州,台湾和新加坡举办五次个人画展。
1993年及2001年分别赴美国、法国进行学术交流及专业考察,至今已游历了近三十个国家。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精致而严谨、典雅而洗练的绘画风格。代表作有《中国少女》、《陶》、《木板上的拳套》等。
多次参加"中国油画艺术展"、"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中国油画精英邀请展"等大型画展。被《美术》、《中国油画》、《收藏天地》、《艺术家》、《画廊》、《现代画报》等杂志多次介绍并有专题报道。
谢楚余的许多作品,画风流畅和谐,饱满充实,人体形象接近完美无瑕。他的另外一些作品,则让人们感受到画家那种唯美情怀和对生命的追问。《南国少女》、《中国少女》(参加过中国油画艺术展,中国美协收藏)、《青山》、《香销轻梦》、《岁月无痕》、《旅人》、静物作品《木板上的拳套》(参加过第8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等,无不耐人寻味。
《谢楚余油画艺术》被列入“中国当代实力派油画精品丛书”,其精美的设计、印刷得到普遍赞誉。难以见到油画原作的读者,可从中一睹谢楚余油画艺术代表作品的本来面目。
-陶
出殡时儿媳妇抱食罐的说法如下:
1 有些地方认为,儿媳妇是婆婆最喜欢的儿媳妇,所以可以亲自抱着婆婆的食罐,这是一种荣誉,一种认可。
2 出殡抱食罐也可以看做是生者对逝者的一种送别,希望他在那边也能有吃有喝别饿着。
以上就是出殡时儿媳妇抱食罐的一些说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谢楚余的《陶》
“抱陶女”正确的名字为《陶》,这是谢楚余1997年初完成的一幅油画作品。《陶》的创作,缘于三个模特,一个青岛人,一个汕头人,一个混血儿。在谢楚余看来,这三种人“杂交”,最漂亮。
《陶》一经问世,便以一种中西合璧的美打动世人。但是,它也成为中国油画史上被翻版盗印最多的一幅油画,盗版数不少于一百万次。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0%BB%B3%FE%D3%E0+%CC%D5&in=24752&cl=2&cm=1&sc=0&lm=-1&pn=0&rn=1&di=9659951281&ln=321&fr=&ic=0&s=0
结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许多新人在结婚的时候,都想要自己最好的朋友陪自己一起,因此便有了伴郎伴娘的称谓。在结婚的时候,伴郎伴娘是很重要的,因此要细心挑选合适的伴郎伴娘。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伴郎伴娘有什么要求,顺便来说说伴郎伴娘有什么禁忌以及伴郎伴娘要几个。
一:要不要给份子钱
有的地方有明确规定不给,但是有的地方还是给。当然给多少那就要看你们之间的关系了:关系好,你可以多给一点。关系一般,你看大家给多少你就给多少。
如果你还是很纠结,那你可以选择送一份礼物给新人。因为很多闺蜜型的伴娘一般不会给份子钱,而是所有伴娘合起来送一份贵重的礼物给新娘。
二:伴娘服or伴郎服需要自己置办
这个件事情,一般是直接问比较好。
不过大多数地方,新人是要给伴娘伴郎们置办礼服的,毕竟你们的服装必须和他们的婚纱那些搭配好,才会有仪式感。但还有些极少的地方伴娘伴郎就是穿自己平时穿的衣服,最多别一朵胸花,没那么讲究。
请伴娘要注意什么
1、准新娘在找伴娘的时候可要注意了哦,伴娘不光是在婚礼当天陪伴你的人,更是婚礼当天你的小管家,代言人,一定要选择一个会说话处事的人;会处理问题,可以也就是随机应变处理紧急情况的人。
2、新娘找伴娘一定不要找体弱多病的人,因为当伴娘在婚礼当天也是会很累的一件事,需要协助新人很多的事情,体力不过关也是会影响婚礼的哦。并且身体不太好的伴娘寓意也不好,长辈们也会有意见哦。
3、挑选伴娘要注意当地的一些习俗,比如有些地方规定伴娘一定要找未婚的,已婚人士或者是离异人士就不适合做伴娘,不管你们关系有多么好,你一定要遵循习俗。
4、不要找不太熟的人当伴娘。找不太熟的人当伴娘会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伴娘会帮你处理一些私密的事情,如果不太熟悉的人,你会不好意思,伴娘也会有局促。
5、如果你的伴娘之间相互不熟悉的话,小编建议在婚礼之前将所有的伴娘都请出来吃个饭,方便相互认识,对你的婚礼会更有帮助。
1择正日在东北黑龙江结婚当天的好日子被叫做“正日子”,正日子一般都是由新郎家选择,而非正日子也叫“待客日”则是由新娘家定,一般待客日要比正日子早三至四天。待客日当天准新郎官要在新娘家呆上一整天,招待女方家的亲朋好友。女方家长要在当天婚宴酒店大摆宴席,招待所有来宾。新郎新娘穿上礼服,主持人司仪嘉宾代表上台发表讲话,也算是先行嫁了一把,新人还需要给每位来宾敬酒并收女方亲朋好友的礼钱。散席后新郎就要回到自己的家中,等到结婚那天才可以见新娘。
2
2迎亲按照东北人的习结婚习俗,结婚当天迎亲越早越好,因为有“抢头”一说,新郎迎亲的时间也是找人占卜给指定的好时辰,一般会有8和9这2个数字,寓意着发财和长久之意。而新郎来接亲的人也必须是单数,因为娶回老婆就凑成了双数,而人数最好是控制在十几人,当中必须有一对小男娃小女娃。新郎迎亲时需要带上里脊肉给丈母娘吃,寓意为“离娘肉”,还要带上红线捆着的大葱(寓意生活充实)和“聚宝盆”(其实就是一个装满生活用品的红脸盆)。新娘在娘家要坐在一张新被子上,俗称“坐福”,而新郎到达新娘家时会有女方的家属来堵门,等到给了红包改口叫了“爸妈开门”后才给进来。依照东北人的结婚习俗,手捧花的数目必须有九,寓意着长长久久,新郎把手捧花献给新娘后,要比一比谁先和对方讲话,先讲话的那一方在婚后生活中就要受到对方的管制了。因此,对方都会耍些小聪明让对方先开口啦,非常有趣哦。然后新郎会把带来的金盆给新娘子洗脸,并在里面铺上厚厚的硬币,新娘洗完脸后就会由娘家人中的小男孩端着泼出去,寓意着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从此,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接着一对新人要开始吃新娘家煮好的长寿面了,吃的时候必须是互喂,如果新娘家有亲弟弟的话,就会去抢长寿面吃,这样就能借到新人的喜庆和福气了。吃完面后新郎需要给新娘的父母行点烟礼,而新娘的父母会给女婿封个大红包,然后再集体照相合影。
3
3送亲在东北黑龙江送亲的人数是不讲究的,但是新娘的弟弟必须要去,并且要坐在婚车上叫“压车”,并且新人还要给一个大红包哦。按照东北的结婚风俗,妈妈是不能送嫁出去的女儿的,新娘的爸爸就可以去,而妈妈在送女儿时要哭嫁,如果女儿也哭了,那就会让娘家人富裕起来,这叫做“洒金豆子”。接下来就要准备把新娘子娶回家了,新郎必须给新娘穿上红鞋子,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哦,因为伴娘会把红鞋子给藏起来,要是新郎自己找不到的话,就要给大红包伴娘才会告诉你红鞋子在哪了。
4
4结婚按照东北黑龙江的结婚习俗,新娘必须给婆婆头上戴花并改口叫爸妈,当然改口费是有个大红包的,一般是封1001元,寓意着新娘是“千里挑一”的,进了新房,新娘就要开始吃花生和红枣寓意着早生贵子。而新房内的所有箱子和柜子都会堆上硬币,寓意着富贵。接下来就会在婚房中调戏下新人同时照相合影留下美好回忆,然后按照预定的时间去酒店举行婚礼。酒店婚礼的举行跟全国各地大同小异,主持人司仪主持完婚礼,新人轮番敬酒、送客。按照东北黑龙江的习俗送亲的人必须要在12点之前离开。晚上新人必须要家里一起吃团圆饭。
5
5回门和全部各地的风俗一样,东北的结婚习俗也是三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但必须在太阳下山之前回男方家,如果新娘家是外地的很远,那就得九天后才能回门了。
END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
楼主说的那个是具体一个地方的风俗吧 我不太清楚
东北婚俗
东北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除了大多数的汉族以外,还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一些文化相互融合,就形成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婚俗也是一样的相互融合,有自己的特色。
先说定亲。在我们东北地区,定亲一定要有媒人。就算李家的小伙看上了张家的姑娘,两人你有情来我有意,两家的大人也没啥意见,但也要象征性地请本村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来给做个媒人。这就叫明媒正娶。这种媒人最好当,只是在两家之间就一些面子上不好说的话,给传传话儿。无非是什么一些彩礼钱的事情。
谈到彩礼。彩礼分头茬礼和二茬礼。就是分两次把达成协议的彩礼钱拿给女方。这也不是随便的就拿过去,也要有个仪式叫过礼。过礼时,两个年轻人和双方的父母,还有三姨二姑妈等等和媒人相会在男方家里。女孩要给在座的各位敬烟,相互引荐,认识一下。
过完礼之后,这准新娘就会用这笔钱给自己置办嫁妆。这以后呢,要看两个人相处得怎样,婚期定在什么时间。一般不会拖得太长时间,因为,只要不结婚,逢年过节,男方家里都要把姑娘接来过节的,这过节也不白过。男方家里的父母是要给没过门的准儿媳一笔钱。所以时间长了,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一般人家都是定下来以后,一两个月,三五个月不等,就张罗迎娶了。在迎娶之前,还要有第二茬礼要过。这次就把还差的余额一次性的付清,这一次又不必非要有个仪式了。一般由媒人把钱给姑娘带过去就可以了。也有的叫“干折干卷”,也就是讲好了多少彩礼钱,一次性的付齐,没有第二次了。
要是有的人家有大龄的男女青年,眼看着一年比一年年龄大了,可是婚事就是解决不了。不是高不成就是低不就,就要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零点放鞭炮的时候,要那个年轻人搬一下“荤油坛子”。东北人家都吃“荤油”,就是猪大油。这就寓意“大婚动了”,表示着这青年人来年婚事会有结果了。
订婚以后,一般在年底秋收以后,就要准备迎娶了。东北的广大农村地区,有农历冬腊月娶媳妇的习俗。这主要有以下原因。冬天,卖了余粮和一些农产品后,是农民一年中最有钱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家也还有娶个媳妇过大年的传统思想,图个喜庆吉利。
农村娶媳妇也有自己杀猪的。自己杀猪经济实惠,除了娶媳妇办酒席用之后,也好剩下过年吃。一般人家娶媳妇都是置办三天。第一天,就是搭“喜棚”,用木杆和苫布在院子里搭个喜棚。再有就是杀猪,做一些准备工作。这一天没有外来的客人。都是家里的直系近亲属,东北叫“坐堂客(qiě)”,什么叔叔、姑姑、姨姨、舅舅、表哥表姐等等。这些人来,不光是做客,主要的也是来帮忙的,我们东北就叫“落(lào)忙”。这些人负责搬桌椅洗刷餐具等等好些个活儿。这一天,也不正式的“放席”,厨师只作六个菜或八个菜,简单一点,因为都是家里人吃。第二天,就有外来的客人了。这就要正式的“放席”了,这一天就要有“落头忙”的,也就是在“落忙”的里面,他是“头儿”,领班儿的。类似于今天的司仪,也叫“支客人”。这个角色可是很重要的,婚礼办得顺畅不顺畅,那全要看他的指挥能力了。因为东家此时会忙得晕头转向。而“落头忙”就是东家的全权代表,此人极富有经验。这一般都是村里多年来大家认可的人物,家家办事都要请他来主持。这一天,还要设礼账,把接到的礼金一一记录,以后好记着来往。第三天,这天是正日子,就在这天迎娶新娘。在过去,都是女方送亲。送亲的车天蒙蒙亮就出发了,要赶在天亮之前到婆家。送亲的人数应该是单数,回来时是双数。姑娘上车,就叫做“上轿”,要由娘家哥哥抱着上轿,这叫做“抱轿”,没有亲哥哥的姑娘,就由表哥哥代劳。由族中一位有威望的老人带队。那时姑娘的父母是不可以送亲的。结婚典礼时,要有一位老人代表女方,在酒席前说一些客气话。无非是姑娘还小,不懂事,要男方多多包涵。对姑娘说,要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等等。女方家族中,也要安排一个小男孩“压轿”,到婆家后,要得到一笔“压轿”钱。到了婆家,新娘不能马上随便下轿。要在车门下面垫上一个高粱口袋。新娘要踩着高粱口袋下轿。预示着将来的生活会越来越高。过去,还有迈马鞍子,过炭火盆的,新娘的怀里要兜着用红布条绑在一起的斧子和两棵大葱。寓意着有福和过日子充足充裕。新娘还要蒙上红盖头,一些同龄的小伙伴,就用拌上五彩纸屑的五谷粮,往新娘身上抛洒,有的调皮的孩子,就使劲地打新娘。这时,那姑娘的伙伴,年轻的伴娘就要掩护新娘,“且战且退”,往洞房里走。这时眼疾手快的新郎就要一把扯下新娘的红盖头,搭在洞房的房门上,不可带着进洞房的。传说,那样不吉利。新郎这天也有特别的装束,那就是披红。所谓的披红,就是一些近亲,新郎的三姨二姑妈给新郎披红布,一般都是用红被面代替。这也有讲究,披得越多就越好,人气越旺。
进了洞房后,炕上要铺一床新被,新娘和新郎要抢着坐在上面,谁坐的面积大,将来谁最有福气,这叫做抢福。一般新郎都是象征性的坐一下。接下来就是新娘洗脸梳头。这洗脸,要满满的一盆水,盆里要放上一些硬币。娘家来的一位小姑娘,要给挂幔帐。这事,婆家是要给劳务费的。接下来,就是坐席。席间就是新郎和新娘给来宾敬酒,新郎引荐认识一些亲戚。此时,“支客人”要全程陪着。答复“娘家客”一些问题。此时“娘家客”有着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婆家生怕哪点招待不周,被人家挑理。吃完饭后,总算“三拜九叩”忙完这一段了。娘家人要走了,还要给娘家拿上四双碗筷和一块肉,这叫做“离娘肉”。终于打发娘家人走了,公公婆婆此时长出一口气,总算把媳妇娶到家了,脸上还是喜气盈盈的充满笑意。
晚上还是一样的闹洞房。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无非是一些姑娘小伙戏弄新娘新郎。晚上,还要给新娘做一碗宽宽的面条,叫做宽心面。意思是新媳妇不要想念娘家,心里宽宽的不上火。有的人家,晚上还要请一位漂亮的惹人喜爱的小男孩睡在新人的炕上,叫做压炕。希望新人将来也生个胖小子。
然后就是三天回门。当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娘还不能在婆家过,要到一些直系亲属家去“躲灯”,迷信传说那三天,新媳妇不能看见婆家的灯,否则,方公公。就是对公公不吉利。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就是说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娶妻生子,女的到了一定年龄就要找个人嫁了,那到了合适的时候就需要开始筹备婚礼了,筹备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了解下当地的习俗,千万不能犯了禁忌,那作为扬州人的你对扬州结婚风俗了解多少了呢?下面不妨跟着本栏目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暖房酒
在扬州“暖房酒”必须要喝,而且要喝的痛快。与其他地方不同,扬州人的暖房酒一般会在酒店,男女双方家族合家欢庆,在宴席前,贴着红喜字的黄酒坛子要在屋子里放好,新郎新娘要致辞敬酒。
离娘肉
在古代,女儿往往会嫁出到很远,因此离开了父母可能很久都不会再见到,一块肉既作为哀思,更像是新郎的一种保证。迎亲的日子同时也是下聘礼的日子,车队分成两拨,第一批由新郎家族中的长辈组成,他们负责将装好的礼盒和烟酒糖茶鞭炮送到女方家中,并将物品均匀的摆在一张八仙桌上。新郎车队随后到来,亲手将一块猪肉送给岳母,叫做“离娘肉”。
枣茶
离娘肉环节之后,女方的舅舅要代替亲家查验礼金,看完之后再塞回礼盒,并奉上香甜的枣茶给新郎充饥。如今也有人改进了这一环节,用打糕、士力架代替枣茶,虽然西化却也浓缩出了岳母对姑爷的疼爱。
婚车路线
婚车从女方家到饭店的路程不管怎么走,都要去文昌楼绕上一圈,在传统的扬州结婚习俗中,这么做可以保佑子孙高中、成才!
扬州彩礼
扬州的彩礼分3种情况。第一种新郎是扬州本地人,普遍6666到30000左右。第二种新郎是外地人,又不想在扬州这里定居的,那么彩礼就要的多点,特别是嫁得越远,彩礼就会越高。第三种新郎不要陪嫁物品,如果男方不要这些的话,相对彩礼会少些,这个一般要和女方家里说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