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婚礼的唐制婚礼

汉服婚礼的唐制婚礼,第1张

周《礼记·昏义》,规定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此后历代大体沿袭这一礼制。唐代也是如此。

唐纳征纳之物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阿胶、干漆象征长久永固;合欢、嘉禾象征共同分享幸福;九子蒲、朱苇象征心胸可屈可伸;等等。 在亲迎这一天,新郎亲领鼓乐队、仪仗队及彩车去女方家,沿途吹吹打打。女家则用三升粟填臼,席一张覆井,枲三斤塞窗,箭三枝置户上以驱鬼避邪。新娘在上彩车前在自己闺房里打扮一番,这时有催妆和催妆诗,一般由新郎自己唱,也可由宾客代劳。当时有催妆诗:“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壮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有的在催妆诗唱完后,要念一篇障车文。新娘出闺房后须跨马鞍,以表示家人祝她去婆家的路上一路平安,顺利到达男家。迎亲队伍走到半路上要举行障车,送亲的人和迎亲的人在一起饮酒取乐,拦车要财。

新娘到了新郎家后,父母以下的人都要从小门出去,再从大门回来,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迹。新娘进门后,先拜猪枳和炉灶,再拜天神地诋、列祖列宗,然后夫妻交拜。在唐代,新妇不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长,而且还要拜观礼的宾客,称为“拜客”。新娘三日庙见之后,才开始“执妇工”,其第一件工作就是入厨房,操烹饪之事以孝敬父母。

在拜堂结束以后,就有闹洞房,唐代称之为“戏妇”,然后新婚夫妻进入新房(新郎是倒着走进新房的)共饮合欢酒,后世称“交杯酒”,含有双方敬爱,同体为一的意思,当时称为“合卺”。

合卺结束,新郎新娘又对拜一次,然后坐上床,男右女左,此时一大群妇女开始撒金钱,称为“撒帐”。所撒钱一般为六铢钱,上面刻有“长命富贵”字样,每十文缚条彩条,至此,婚礼宣告结束。

婚礼礼仪中,入洞房之后,还有若干注意事项。

其一,却扇,古时,新妇多用扇遮脸,需待交拜后去之。唐代妇女结婚常用纨扇和折扇两种,故洞房定情,古语美称为“却扇”。 和前面说过的催妆诗一样,男方也要做却扇诗。

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

巳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只须放桂花。

其二,合髻,也称作“结发”,象征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即系头发的彩带,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隋唐以后的“结发”,是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云:

依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

觅问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唐制婚礼礼服——雍容大气

士假绛公服亲迎,有人认为这是红色婚服的起源。女服“花钗青质连裳,青衣革带韈履(同裳色。夫有官者则从其夫之品服)”。即青色的深衣,饰以以金银琉璃等钗饰。大胆的色配冲撞,不愧是绚丽的大唐气象,同时也造就了“红男绿女”这个成语。

汉族女子礼服多为深衣制,隐喻女子“德贵专一”,而“青质连裳”婚服也指的是青色的深衣。然而盛唐时襦裙制的礼服也开始盛行起来,开放绚丽的大唐气象大大发展了襦裙这种美丽的服制。钗钿礼衣就是一种襦裙式的礼服。层层叠叠的规整装束使它弥补了襦裙活泼有余严肃不足的特点,在同深衣礼服一样端庄的同时还具备了更加绮丽的风姿。钗钿礼衣故此成为流行于唐时的一种极有风韵的隆重礼服。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西元624年)颁布的 “武德令”规定皇后的三种服装有袆衣、鞠衣、钿钗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种服装有褕翟、鞠衣、钿钗礼衣。命妇的六种服装有翟衣、钿钗礼衣、礼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钗礼衣。士庶女婚也可着钗钿礼衣。

** 《青蛇》的开场,白蛇姐妹初来人间,妖气未脱,想要模仿人间女子的模样。

两人身披雪纺纱裙轻盈飘逸,一个粉白一个青紫,都手持一把素色 团扇 ,随风扶柳,一扭一扭在岸边学走路。

她们练习着用团扇遮住欲望,妖气减了,变成人间颔首低眉的温顺女子。

和手持折扇,谈古论今的文人不同,古时的女子是偏爱手执一柄团扇,半遮素面。

一把团扇,将东方女子的含蓄之美在扇中藏了几千年。

01

扇子的诞生,大概在远古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季。古人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它的由来顺理成章到有些平淡无奇。

我们倒可以先来说文解字一番。 “扉也。从户,从翄声 [chì] [shēng] 。”

很形象,最初的扇子,不是对称的。

另外,扇子里带一个 “羽” 字,因为它最初是由羽毛做成的。古时的人们会拔取雉尾,也就是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作而成的长柄扇。

纳凉用的扇子,在西汉以后开始陆续出现,逐渐从朱雀堂前飞到寻常百姓的手里,成为摇风纳凉的好玩伴。扇子发展到了唐代,几乎为人人之所必需。人们每于端午时节购买新扇,这时期出现了热闹非凡的扇市。

在宋朝之前,一切不折叠的扇子都是团扇,它是男女通吃的。

大约在宋朝,携带方便的折扇从日本流传而来,男性们转而投向便捷的折扇。 团扇逐渐和女性捆绑在一起,成为古代优雅女性的标配。

02

团扇诗中,最经典的要数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美人用来遮面的团扇,确实有浓郁的女性气质。

它的 造型优美 。秉承“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造型设计哲学的老祖宗们,积极观察周边事物,不断抽象出大自然的美好之物,将它们融入到团扇里。

从简单的方、圆造型,到六角、葵花、芭蕉、海棠、梅花,越来越多优美的样式开始出现在团扇上。

团扇小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代的扇子用“轻罗”,很薄的丝织品,小扇拿在手中轻巧异常。

团扇从纳凉的物品,到后来变为女子手中的装饰,从器物变成了一个道具。 遮遮掩掩,似透不透,反而更增添了女子的风韵。

03

古时候,结婚就有“掩扇”、“却扇”的习俗,从魏晋开始流行,到了唐朝婚娶的却扇之风盛行。团扇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红盖头。

唐朝时期,新娘出嫁当日,必须用团扇遮面,一是“遮羞”,二是“避邪”。在团扇的遮挡下,女子一步步走向夫家,走向未曾蒙面的爱情和一生未知的命运。

一柄绢纱团扇,也是歌女们进行歌舞表演必不可少的道具。歌扇舞衣,总是成对出现在古人的记录里。

“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杜甫描述过这样的场景,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轻歌画舫里烛光摇曳,歌女们在天地旷野里表演。

开始表演前,她们已经学会了用团扇遮面,来增加神秘感。“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歌女舞动的裙摆,随着云影摇曳,一把绢丝扇遮挡着歌妓的脸庞,却有歌声隐隐约约从扇后传来。

所谓 风韵 ,正在这种朦胧与细微的表露之间。

古代女子不能在公共场合露面,出门会带一把团扇遮脸。这个习惯一直沿袭至宋代,如宋·吕渭老《豆叶黄》:“轻罗团扇掩微羞,酒满玻璃花满头。”

团扇的遮掩功能妙处在于,它并非是要遮得密不透风,不让人窥见。

蓝色“纳纱”《花蝶图》骨染雕夔龙纹柄团扇;绿色“纳纱”《花蝶图》留青竹柄团扇。

这和古时扇面所用的材料有关,它多以丝织品为主,而桑蚕丝薄薄织成的、半透明的真丝绡,就是扇面常用的材料。

团扇似掩非掩、似露非露之间的魅力,借由真丝绡,得到了最大的展现。

温庭绮在《江南曲》里写过这样的景致: “扇薄露红铅。” 薄薄的罗扇虽然遮掩了面目,但隐约间露出脸上的红妆,轻易地便引起人对扇后容貌的无限遐想。

东方女性的自我约束,不露声色,藏在一把团扇里。

文章自网络整理

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

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

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旧时,乡俗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

男女婚姻不能自主,悉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议婚讲究“身世田园,门当户对”,选择门户极为讲究。

在沁县,过去门第观念十分严重,社会上分三等,“诗书宦门者为上等,业农工商者为中等,唱戏乐户抬轿者属下等,上等不与中下等为婚姻,而下等亦难与中上等作嫁娶,各称世家,对其门阀”。

(《沁州志》)

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

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

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

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

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

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猴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

相生者可成,相克者须忌避,故乡俗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

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问名”。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

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

按照长治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或说女方“问出去了”。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

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

现在长治各地仍有这种习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

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窥视对方的形貌举止,正所谓“对象”是也。

定婚

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

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

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

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

有些地方,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

定亲这一天,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

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

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

上党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

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

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

壶关、平顺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

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

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

上党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

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

×××鞠躬”。

女方给男方的“凤帖”上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

姻愚弟(兄)鞠躬”。

“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柬制成,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九)。

有的则叠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

在订婚后,武乡还有“请期”的规矩,即男方择吉日备礼纳彩,由媒人率领,用食盒两架抬送女家,并告迎娶月日。

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

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

出嫁

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称为“会择”或“择期”。

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

当地各种属相的迎娶月份分别是:“鸡兔正、七月,虎猴二、八月;猪蛇三、九月,龙狗四、十月;牛羊五、十一月,鼠马六、腊月”。

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到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

屯留一带称为“送天气”,平顺等地则称为“下书”、“下帖”。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

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

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

男女双方准备婚嫁前,要举行送彩礼仪式。

男方要根据女方的要求给女方送衣服用品和聘金。

彩礼基本有六种:聘金、喜饼、喜面、插戴、成衣、喜红等。

喜红是红棉布,用来制新妇女裤。

彩礼其他五种不一定强求,但喜红必须有。

上党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夕,男女双方互赠“牲料”,婿家牲料有少许米面、一刀猪肉(约一斤)、一块生铜、一块熟铁。

女家牲料缺猪肉,有少许咸盐。

每种物品都象征一定的意义:米面,表示米面夫妻,祝愿夫妇勤俭持家;猪肉,表示死肉换活肉;生铜、熟铁,表示铜铁姻缘,祝愿夫妇终身相依,白头偕老;咸盐,表示有缘分,祝愿夫妇和睦相处。

男家牲料由新婿亲自送到女家;女家回赠,由新婿带回。

“回面”后,岳家要用红布包生铁小块,一双筷子和一把米面,含义是米面夫妻快生子。

至于新娘穿红,各地皆然。

结婚为大喜,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求得吉祥如意,类如八音会、拜天地、枕头内装筷子(快生子)、点婚灯等,皆属此例。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

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

武乡、黎城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沁县、襄垣、长子的一些乡村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

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

“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

“开脸”又叫“开面”,平顺则叫“皓脸”。

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

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

“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

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

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婚礼前一晚上到女方家商量第二天的日程,男方需要找一个能说会道者。

一般是议定第二天的时间、车辆的安排。

注意:男方需携带面一袋、肉五斤。

(不是玩笑)

迎娶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

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

迎娶前夕,新房内要由几名男青年同睡,俗称“暖房”。

迎娶之日,婿家于大门两旁各置一捆谷草,叫作喜草。

喜草上张贴“喜”字斗方,内藏两响炮,俟迎娶临门点燃。

解放前,还要备一捆谷草放在天地神位前,同时备一把铡刀,夫妇俩铡草,只准七刀铡完,因此叫七刀草。

铡好的草一部分填充新枕头,一部分装入斗里,备阴阳使用。

启程后,在大门和新房张贴喜联。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

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

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迎娶之时,男方需选伴女婿1人、引新娘女2人,连同鞭炮手1人前往女家。

返回时,女方需1名跟新婆和1名夹礼单者(一般是新娘的弟弟),相送至男家。

有时女方的姑舅至亲也同往男家送闺女。

上党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

武乡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

有的地方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

有的地方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

对陪伴新郎的人,一般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

“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儿在出嫁前,上党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

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

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

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 、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

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

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

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

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

新婿出门时,随带一块猪肉,叫作打虎肉,到了女家,将其扔到新妇居宅的屋顶上。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

新郎进入女家,也要先到祖先牌位前行礼,女家必须给新郎赠送拜礼。

女家设宴款待新郎及娶客。

饭后,女家一般要向新郎索要“离母盘”(钱财)。

有的家庭还索要梳头礼等。

女婿离开女家时需“偷”女方家一件东西带回,意为吉利。

偷的一般为酒盅、茶杯之类的小物件,由女方家人准备好并暗示给女婿。

当地人称为“得富贵”。

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襄垣一带还有“抓富贵”之俗:男女双方各在自家父母怀中抓几把预备好的钱钞,意在今后的日子里有钱花,但不能抓完,须给父母留下一些财源。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

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

女儿出嫁离家时,上党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

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

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

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两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4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

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祟邪怪相扰。

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

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平顺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

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

个别地方,还能见到新娘着装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

后来 蟒袍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婚礼当天男方派尽量多的车辆到女方迎娶,头一辆必须是红车。

最后最好有容积较大的车辆(如面包车),以便饭后送女方众多的亲戚。

男方最好在11点左右到女方家,以应付女方亲朋好友的刁难。

(一般是善意的,上头商量不充分容易搞成真的。

)较重要的是女方会有人讨要梳头钱等小款项,男方要给女方穿鞋。

婚礼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

新娘到了男家后,男方要给“下轿礼”,新娘才下车(马)。

女方嫁妆随新娘送男家后,男方查收嫁妆毕,要给持礼单者、跟新婆及运送嫁妆的帮手开付赏钱。

然后举行结婚典礼仪式: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交换礼品(多为结婚戒指)、进入洞房。

有男方总管主持,大致有以下内容:介绍婚恋经过、拜天地、拜父母高堂(女方这时要正式地喊爸妈)、夫妻对拜(这时会有小的暴力行为,女方须警惕,不过一般都是善意的,不会搞成刑事犯罪。

)

然后男方需要身背新娘上楼,男方最好于婚礼前一个月开始体力训练,否则尴尬。

到家门口时,门上一般悬挂一件难以触及之物,需要男方肩抗新娘尽全力努力。

在郊区一带,娶媳妇的花轿到门庭,新娘头蒙花布,红毡铺地,有人搀扶,音乐齐奏,鞭炮齐鸣接到彩棚下,新郎立左,新娘站右,父母长辈坐在正中,此时宾朋高唱:

“男女才貌配一双,相亲相爱拜花堂。

五年生下三贵子,状元榜眼探花郎。

恩爱夫妻花花转,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同入洞房”。

尔后夫妇互拜,喝交杯酒,并且有对酒歌。

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

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

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上党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

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

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

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

拜堂

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

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

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

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

婚宴时一般需要新娘新郎给来宾敬酒,新郎需要有一酒量大者替自己完成。

宴后最好有男方车队送女方来宾回家。

洞房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

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入洞房时,由大伯子铺床,小叔子或婿家外甥提便盆。

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

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

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灭,俗称“长命灯”。

夜半,男女新人要举行“敲升子”仪式,二人倒坐门槛喝疙瘩汤,俗称“儿女汤”。

汤中放枣、花生、草节等,边拌碗里的疙瘩汤,边念诵一段民谣:“左手拌疙瘩,儿女一扑摊。

”同时还敲梆子念:“邦邦邦敲升子,明年就生乖孙子,男的会念书,女的会扎花,坐下一板凳,起来一海楞。

”体现了沁人对子女未来生活的憧憬。

过去,从举行婚礼时就期待生子,在潞城一带,洞房门上常用的对联是:“喜今日银河初渡,贺来年玉树生枝”。

新娘一进洞房,就有人把红枣、花生撒在床上,意味着早生贵子。

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礼”。

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

在壶关一带流行洞房酒歌:

女:这盅酒,我敬你,当家主事全凭你。

男:这盅酒,我敬你,管米管面待亲戚。

女:这盅酒,我敬你,出门遮风又挡雨。

男:这盅酒,我敬你,叫你生儿又育女。

女:这盅酒,我敬你,出门不要忘了妻。

男:这盅酒,我敬你,尊老爱幼守家底。

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新娘回门;第九天,新娘还要再次回娘家并小住几日,叫作“住九”。

大凡男女新婚,房事必然频繁,若不找点借口让他(她)们分开几日,岂不对身体有害。

看来,“住九”还真有些科学道理。

壶关将住九叫“接九”,有“新婚不接九,死后不如猪和狗”的俗语。

上党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

洞房之夜,热闹非凡。

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

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

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回门

新婚次日上午,新人向户族及亲戚长辈行跪拜礼,受礼者向新妇赠送拜礼。

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分大小’或“见大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

这天,女家家长随带糕点和面食礼品,前来婿家向翁婆致贺,俗称“道喜”。

婚后第3天,上党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招嫁”,又叫“圆饭”的古 俗。

这一天,女家及其姻亲前来女婿家送饭,并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

圆饭意味着确定与婿家的来往关系,如果不愿与婿家来往,便不来圆饭。

沁县等地则叫作“看3日”或“打听三天”。

“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也流行于上党各地,基本上是在婚后第五天的,也有在婚后第3天的,或在婚后第6、7、9、10以至12天的,因地而异。

新妇回娘家,当日返回,叫回门,又叫走5日。

若娘家专门派人来接,叫接5日。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

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

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

不过,深受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欢迎的这一习俗,对于新郎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新娘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

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

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

上党一带回门时流行请女婿,即女家宴请新婿,此后,新婿方可择便到女家。

过去,请新婿必须具请贴通知婿家,新婿还要在女家住九天,叫作住九。

此间新婿“会亲”,不仅两亲家加深了了解,联络了感情,就是双方亲友也初步结识,为今后的往来打下了基础。

“回门”在上党大多数地方即算婚姻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

然而这一带还有“住满月”一种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

至此,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人生大礼才算落下了帷幕。

新婚第一年,逢一定节日女家到婿家探望女儿,叫追节。

追节一般两次。

第一次是临近八月十五,随带礼品有成套的月饼和时鲜水果。

第二次在临近春节,传统的礼品是花样面食,有灯糕、豆枕、面兔、剪箍等。

现在普遍改用糕点。

新娘子盖上红盖头,新郎官骑上高头大马,一场热闹的婚礼在各种乐器的吹打声中就开始了。但是,新娘红盖头用完怎么处理呢?结婚可以不盖红盖头吗?一起来看看吧。

一、新娘红盖头用完怎么处理

1、收纳保存

红盖头用完之后,大部分人是选择好好收纳保存起来。毕竟,这代表的是新娘对自己婚姻的所有期盼和愿望。将红盖头收纳起来,也是自己人生的一个纪念。

2、赠予传递

过去新娘子穿自家娘亲的嫁衣是常有的事,因此,红盖头也是可以留着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的。即便不是下一代,红盖头也可以转赠给姐妹亲友,这份喜气就这样被传递到大家的身上啦。

3、改造利用

如果你的手工缝纫技术非常不错的话,也可以将红盖头改造成别的生活小物件,比如小包包、宝宝衣服、宝宝被子等等。让红盖头在用完之后好好利用起来,也算是环保健康了。

二、结婚可以不盖红盖头吗

可以。

1、盖红盖头,是过去中国结婚的传统习俗,但是在今天举办一场婚礼,不该红盖头是完全可以的了。如今很多人选择的是中西结合婚礼,仪式环节大都穿婚纱,盖头也用白色头纱来代替了。

2、新娘的红盖头,在我们的风俗中是大有讲究的。过去的人们认为,新娘子盖上红盖头,有遮羞的作用。除了红盖头以外,那时的女子在结婚时还会用扇子掩面,同样是女子羞怯的表现。

3、而今天举办一场婚礼,大部分人将盖头用白头纱代替了。白色头纱朦胧美好,能让人们若隐若现的看见新娘的面容,也算是一种独特的美感了。可见,无论是红盖头还是白头纱,都各有各的好处啦。

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新娘红盖头的一些小常识了,婚礼完成之后,红盖头、大红伞、手捧花之类的东西,也得妥善处理喔。

  古人结婚,大约是要有以下几个程序。

  周《礼记·昏义》,规定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此后历代大体沿袭这一礼制。

  首先是纳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必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顾名思义,媒,指谋合二姓之人;妁,指斟酌二姓之人。媒人出来混,其实按照古代的行规,手上是要有家伙的。一是斧,二是秤。有斧是源于《诗经·豳风·伐柯》中的诗句: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有秤,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古人在门当户对方面讲究很多,比如有良贱不婚,例如贾宝玉不能娶晴雯当正室,贾琏不能扶正尤二姐都合其中之义。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宋代有榜下择婿之风,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中进士,自然有富家**自动送上门。类似现在考上公务员,就不愁没有女人。

  自然,还有另一种比较特殊形态的婚姻,比如涉外婚姻。大体来说汉唐时代的和亲,不管皇室还是民间,相对是比较宽松的。唐朝中后期,控制的相对严格一些,比如规定,非常驻户口的番人原则上是不能在当地娶妻的,即便是有唐朝绿卡的胡人娶了汉女,也不能带回番地。边境就更严,自从无忧城之变后(吐蕃嫁了个女子到唐朝的维州,生了两个儿子,长大之后开关献城与吐蕃,然后吐蕃改维州为无忧城。古龙的《陆小凤》里凤舞九天一节大概就是影射这段故事),就开始严管了。宋朝,也有个典故,庆历增币。辽要和亲,宋回答,要女人没有,宁肯给钱。不要说鼻涕宋,在这方面做的比汉唐可高多了。元朝制度,以张教主为例,如果娶的是赵敏,那他就自动入蒙古籍(从蒙)。娶小昭,那色目MM就降一个等级(从夫)。娶周止若,没问题。娶殷离,那时是没问题,现在小熊就要举报他近亲结婚。娶殷杨氏,那他可就真要后悔,不管在虾米时代,都要算通奸。明朝,重八哥蔫坏,不许留在中原汉地蒙古,色目人族内自行婚配,只许与汉人通婚,看上去互不吃亏,实际上娶胡姬的不少(比如明末守宁武关的周遇吉,老婆就是蒙古人),但肯嫁女儿去放羊的,却不多。清朝,只许旗人娶汉女,不许旗女嫁汉人。这就不厚道了。

  说完几种特殊情况,继续说纳采礼仪。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奠雁。在按六礼而行的婚姻中,除了纳征(下聘)以外,其余五礼均需男方使者执雁为礼送与女家。因为雁是侯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阴阳和顺,也象征新娘的忠贞专一。切记,一定要是活雁,事后还要放生的,不然不吉利 。当然,即便是在古代,大雁也不容易入手,所以可以用鹅,也可以是雉鸟代替。别的礼物就不多说了。

  过了纳采,接下来就是问名。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卜吉凶。庚贴里的花活可就多了。比如生肖就有讲究,例如,女性忌讳属虎,属羊。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时没有身份识别系统。女方事先请术士改庚帖,可算是家常便饭。比如虎有上山虎,下山虎之分,大体可以改作牛或兔。所以说女性年龄实在难猜。清稗类钞里有一则笑话,有个女的虚改庚帖,“。。。。。。任杭州太守时,妻受四品封。叔子卒后十余年,诸子将为母称七十觞,先期营办,恭人笑止之云:某日,非吾真生辰也。"可怕啊,娶得这么个太太,实在是人生一大不幸。抄一首生肖歌,大家欣赏: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兔子见龙不长久,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可见猿猴。别的还有很多说头,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煮酒里嫁不出去老姑娘们对小熊有意见。天地良心,小熊可是最尊重妇女的。

  双方合过八字,觉得可以,那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纳吉。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也要行奠雁礼。也是下正式婚书。有一整套签字等等程序。现在大概算是登记以及婚前财产公正程序。

  然后是第四步,纳征 。也叫纳币。通俗一点,就是送聘礼。各代价码是不太一样的。早期,用帛淄,然后金,银,不一而足。南宋《梦梁录·嫁娶》里记载:上户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中户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下户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一十五匹。 近代就更不用说。顺便说说大陆老**里的一个细节,一个八路上前方,情妹妹大多会向他要一个鞋样子,代表这门亲事就算定了。 这其实和古风有点关系,古人男方会送丝线这些玩意,女方回礼就是鞋袜这些,象征和谐的意思。反过来看国军老**,大多送一方手帕虾米的。不是小熊罗唆,这就不吉利。送鞋底,一来有好口彩,二来实用,跑的快,跳的高,还很舒适,即便是闪都比别人闪的帅。手帕呢,挥舞投诚?捂伤口?血书遗嘱?怎么看怎么不吉利。

  送过财礼,下来就是请期 。算好良辰吉日,就准备娶新媳妇过门。然后即是最重要的一步。

  亲迎。简而言之就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新郎亲迎,古代是要御车至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里头礼节一套,然后迎新娘出来上车,新郎御轮三周,先归。新娘乘后车,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注意新娘所乘之马车,一般都由女方自备,事后三月要由男方送回。谓之“反马”。 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三个月试用期过了,才能正式上岗。不是处女还可以退货,这点最符合中国文化的的核心精神。好!!!!古时还有催妆诗,障车等等说头。比如,唐朝时云阳公主出嫁,男方傧相是陆畅,作的催妆诗是:“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宫女们因为觉得陆畅操吴音,才思敏捷,都愿跟他开玩笑,宫中才女宋若兰、宋若昭作诗道:“十二层楼倚碧空,凤鸾相对立梧桐。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歈(吴地的歌曲)入汉宫。”陆酬曰:“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古代就这么风雅,傧相公然和伴娘中的TWINS调情)。现在不行,无厘头的成分居多试看。误区一,拜堂乱拜,现在说得夫妻对拜,说得是两个人头碰头,大大这可不是梁山泊上鸳鸯盗结义啊,古礼,女的先拜,男方回礼,如是者四,这才是王道,夫道,正道。此外说说拜堂地点误区,所谓青庐结拜,其实是北朝礼俗,在唐朝的时候经过变革,才改在堂上。《世说新语》里记载汉朝时,曹操与袁绍去劫了别人的青庐,搅闹婚礼,其实是劫外国人的婚礼,类似于今天中国人冲进教堂去抢个洋妞。误区二,乱穿衣服。现如今,国人习惯乱穿,中式婚礼,旗袍配唐装,(天啊,难道是红白喜事一起办?),没见过正宗的中式婚礼着装吗,凤冠霞帔,这种高级货怎么也比民国四马路的职业标准套装强的多。西式婚礼,戴错花环(一不是野战排,二不是参加奥运会,三不是至尊宝,戴错位置,形势,到底是为什么),戴错戒指(订婚,结婚都搞不清楚),穿错婚纱(明明是新媳妇,偏穿老姑娘出嫁的颜色)。误区三,新房交杯酒,又称合卺。古语有“合卺而醑”,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各执一片以醑。(由此类推,葫芦娃一定要禁播)。男方要记住,喝完之后,要把杯子倒过来,取阴阳和顺之意。不然这辈子就要被老婆欺负了。还有鞋子要放好,不能被老婆鞋子踩到。衣服也不能被压到等等。

  当然新婚之夜最重要的是,验红。先抄一首小令,代言男人之苦:

  今夜盛排席宴,

  准拟寻芳一片

  春去已多时,

  问甚红深红浅

  不见,不见,

  还你一方白绢。

  至于如何验红,嘿嘿,小熊下次再说。累了,先歇会。

  婚礼礼仪中,入洞房之后,还有若干注意事项。

  其一,却扇,古时,新妇多用扇遮脸,需待交拜后去之。称为“却扇”,和前面说过的催妆诗一样,男方也要做却扇诗。抄一首:

  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

  巳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只须放桂花。

  当然,要是却扇之后,发现是钟无盐再世,那你也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验红了,顶好是货不对版,可以退货。

  其二,合髻,也称作“结发”,象征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结发”的具体操作方式历代不同。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即系头发的彩带,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隋唐以后的“结发”,是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云:“依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问无人处,绾作同心结”。世人常用“结发”、“合髻”作为夫妻结合的代称,甚至特指为“原配”(亦称“元配”)夫妇。(还有一种辅助措施,叫做上头,指是在出嫁前一天晚上,由娘家人梳头。记得港产TVB老片里,经常有这样情节,一边梳一边唱,“一梳梳到头,牵手到白头二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当然港剧里有这样的桥段,代表这段婚礼一定不成功,大多在第二天婚礼上,不是枪声响起,就是车祸血癌,有情人注定不能成眷属)

  此外,还有若干禁忌,比如,揭盖头,一定要用秤杆,用手不行的,龙凤花烛,一定要成双,而且终夕不能熄灭,经常看见影视剧这样的情节,新郎甲一口吹灭了蜡烛,拥新娘乙入帐中,这在古人说来,就叫野合。验红,一定要用白巾,那位说了,用红巾喜庆可不可以,小熊建议你不如用绿巾好了,省得麻烦。

个人认为美人都要拿一把团扇,即是装饰又是有实用功能。一方面,一般团扇上都画有别致美丽的图案,或者绣花,即代表美女的才艺或品味,又衬托女子的气质。另一方面,在暑热的夏天,即可用来遮阳,挡脸,也可用来纳凉之效。

所谓犹抱琵芭半遮面,在东方,女子的含蓄之美是被人称赞。而在古代,东方女子的含蓄之美在扇中藏了几千年。在封建时期的女子不能在公共场合露面,出门时一般会带一把团扇遮脸。这个习惯一直沿袭至宋代,如宋:“轻罗团扇掩微羞,酒满玻璃花满头。在在摇曳间,透出万千风情。美人含笑之时,一把团扇遮挡住红唇,“笑不露齿”表达含蓄与娇羞,在美人害羞之时,团扇则半遮面庞,其微垂双目,略低头,表现出矜持与娇柔之意,惹人爱怜。

子造型优美,图扇子的扇面可从材质,颜色,画面不同与女子穿着和妆容相互呼应。从简单的方、圆造型,到六角、葵花、芭蕉、海棠、梅花,越来越多优美的样式开始出现在团扇上。不同时代的扇子的大小也不同,体现时尚,女子的品味。很多扇面也配有诗句,体现女子的才艺。

在古代女子成亲时有“掩扇”和“却扇“的习俗,所以团扇又有相当于现在的红盖头的功能,其意义一是“遮羞”,二是“避邪”。在团扇的遮挡下,女子一步步走向夫家,走向未曾蒙面的爱情和一生未知的命运。

在古代没有现代降温的设备,女子出门,扇子又有纳凉,遮阳之用。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和分析,希望能让大家对美人手中团扇的作者有所了解。

结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结婚当天

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请新郎:礼车至女家时,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家。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喻长长久久。

盖头纱:新郎予捧花后,将新娘头纱放下并挽出大厅。

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行鞠躬礼即可。

出门: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走,进入礼车。

礼车: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著萝卜,意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谓弃坏性子;掷扇后应哭几声,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

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牵新娘:新娘下礼车时,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入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

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观礼喜宴: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闹洞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262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