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第一年给姑爷红包吗

结婚第一年给姑爷红包吗,第1张

过新年少不了走访亲友,互相道句新年好,当一个人单身,和父母住在一起时,走亲戚大都一起走,至于礼品啥的,也当一家出,若是结了婚,这可就不一样啦,哪怕仍和父母住在一起,也算是两个家庭了,走亲戚送礼品啥的可能就按着两家来算啦,若是刚刚结婚不太明白这其中的讲究,该咋弄呢,走亲戚是送礼呢还是直接给红包呢,结婚第一年走亲戚有红包吗,要是有,该给多少呢,要是没,送些啥呢,带来了结婚头一年走亲戚红包给多少以及走亲戚的规矩还有送礼送些啥,希望给予刚新婚一年的“愣头青”年轻夫妇一些帮助啊。

一、结婚头一年走亲戚红包给多少

结婚头一年走亲戚红包给多少,这个是没有限制的,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就多给点儿,家里不富裕的就少给点。一般都是给2百左右吧。

二、结婚第一年走亲戚规矩

1、第一年过年夫妻两个人要先在除夕这一天去男方的爸爸妈妈家里面,男孩要给家里面贴对联和福字,女孩要给家里面的人做一顿大餐,男主外,女主内,这是中国最传统的一个风俗讲究了。

2、除夕的夜晚,妻子会得到公公婆婆的大红包,这是对新媳妇的一种祝福,当然新媳妇要在这一天给家里面做一些家务,表示自己加入这个大家庭的诚心,一家人快快乐乐过除夕。

3、初一这一天夫妻两人要开始给男方家的亲戚拜年,这是一个中国传统的认亲仪式,叔叔伯伯家新人都要去看望,同时要准备一些礼品,长辈则需要给这对新人一个大红包,算是认亲成功。

4、初二这一天新人要回到妻子的家里面,给妻子的爸爸妈妈拜年,男方要那足礼物,比如水果、点心、酒等,见到老丈人和丈母娘要鞠躬行礼,表示对两个老人的尊重,女婿这一天要陪伴他们过年。

5、初三开始是这对新人开始给不同的女方长辈拜年,当然男方依旧要准备好礼品,到女方的长辈家之后,男方要跟着女孩的称呼,将全家人问候一遍,这是男方跟女方认亲,所以称呼随女方走。

6、初四的时候夫妻两人要走访家里面的同辈亲人,比如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男方的弟弟妹妹要跟着男方的称呼对待女方,而女方的亲属是跟着女方称呼男方,这些规矩叫落到亲,大家一定要遵守。

7、初五这一天,新人不能出门要在自己的家里面待一天时间,因为初五是破五,所以女方不能在自己家里面,但是男方可以和妻子在爸爸妈妈这里过年,这一天两人不能出门见朋友,这叫做闭门亲。

三、结婚第一年走亲戚送什么

1、酒

走亲戚送酒的中国的一种习俗了,因为一般走亲戚送酒是最不挑错的礼,但是送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就是,送酒时候一般都是两瓶,代表了好事成双吉利的寓意。

2、水果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送水果,因为水果这些都是每个家庭需要吃的,比较平常的东西,在价格上也不会有多贵,也不会多破费,既随礼了又不会让自己大出血。

3、牛奶

一般对于看长辈都是带上一件牛奶,或者是买一些保健品,豆奶芝麻糊这样的方便的一些吃食,或者是营养品都是非常不错的,对于年长的人来说这些还是非常实用的礼品。

4、红包

当然当下最常见的就是红包了,因为买东西不知道对方究竟需要的是什么,不是特别亲近的人来说,这种最好就是给红包,不会出错,当然如果是因为钱数少觉得拿不出手也是可以直接换成礼物送的。

新婚第一年要不要送年礼给亲戚 每个地方的风俗是不一样的,至少我的家乡还没有听说这样的风俗,当然过节生日也还是要送礼的。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会在人的心理上形成某种距离感。

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1介绍自己

以简洁得体又别出心裁的方式来做自我介绍。无论是在何种社交场合,想扩展人际关系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自我介绍。要设法出奇制胜。让对方牢牢地记得你,而且是记得正面的形象。

2愉悦风格

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3幽默风趣

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

4寻找话题

为什么我们经常错过了许多广结人缘的机会?就是因为我们常把那些黄金时段用来绞尽脑汁,却还是挤不出一句合适的开场白。无论是主动或被动去打开话匣子都能得心应手。一旦你能达到这个境界,那无论把你丢在任何一个场合中,必都能迅速进入状况,随心所欲地去扩展人缘,为自己在生活与事业中,营造一个又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

5记住别人

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6心平气和

不管有什么样的争论,要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7完善自己

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对他人有有利影响的人。

一、结婚第一年可以在娘家过年吗

从传统习俗来看,我们国人始终讲究开始的排场,所以结婚第一年理应是在夫家过年,而不是回娘家,这样可能会让夫家的人认为自己有什么偏颇待人的地方,所以第一年在娘家过年从情理上会有些说不过去,当然如果新人双方是已经提前说好了一些想法的话,那么就另当别论。

结婚送亲

二、结婚头一年有何讲究习俗

1注意回娘家的日期选择。回门又称“归宁”,亦即“回娘家”。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阖家团圆,自然不便回娘家去。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顾到婚姻双方的团圆喜庆。

2、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不能跟老公同床睡。

3、过年的时候不能在娘家扫地。

4、在娘家过年或十五的时候,晚上点灯前要回婆家,不能看娘家的灯。

5、嫁出去的女儿久住在娘家对兄弟财运不好。

6、嫁出去的那天出了门不能回头望,回头望就意味将来在婆家过的不顺,终究要回来的。

7、回门新人都要穿着新衣,特别是新娘很有讲究,比如要穿粉色的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有穿绿色衣服回门的。

8、新人回门时要准备一些回门礼,这样会给人留下好印象,那具体的回门礼都有什么,看当地的婚俗情况而定,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能有单数的。

9、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男方还要给岳父岳母准备回门礼、回门钱,回门礼的数量不能为单,必须双数,寓意夫妻成双,百年好合。女方要隆重的举行回门宴,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方长辈陪饮。就餐时,新娘要陪伴着新郎,逐一向父母、亲友敬酒,感谢大家对新人的祝福。

10、给父母、亲戚拜年(注意礼仪、说话措辞)除了给双方父母拜年,很多地方还要给亲戚拜年,送礼物,给小孩压岁钱,长辈们会给上门拜年的新婚夫妻拜年红包。

1结婚前如何祭拜天公

祭拜对象:天公祭拜地点:在正厅前用两张长凳架上一张八仙桌,称为“顶桌”,顶桌下面另置下桌;两桌都围上彩缎面的八仙彩。

祭拜时辰:结婚前日;凌晨11时(子时)至1时开始祭拜。供品:上桌第一排供:五果(香蕉、李子、凤梨、米糕、生仁),六斋(木耳、金针、豌豆、菜心、香菇、蚕豆、桂圆、海带等任取六样),扎红纸的面线(聚成塔状),清茶三小杯。

下桌供:半生熟的五牲,红龟稞,发稞,酒五小杯(作为供奉天公的从神用)桌旁两侧:各系带尾青的全支甘蔗。祭拜程序:上供—点烛―神前献茶、酒—焚香迎神(三炷香)并祈求婚事一切顺利—望空行三拜九叩礼(合掌拜三下、跪下叩三个头,如此重复三次)—敬酌第一次酒—掷茭以问神明之降临—神明既降,敬第二次酒—有祈祷于神明者,掷茭以请示神明(一边掷茭一边念欲祈求的事,并许下答谢的报酬)—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金纸、爆竹拜供神明烧五色金(天金、顶极金、寿金、刈金、福金)及灯座—燃放爆竹(可省略)—第三次献酒->掷茭,问神明是否餐毕—将酒洒于纸灰上->撤供。

注:祭品中的鸡不能用母鸡、白毛鸡、腊脚鸡,最好是阉鸡或公鸡。讲究的人还会祭上全猪羊。

另一种较为简便的祭拜方式为:上供―点烛—神前献茶、酒—焚香迎神(三炷香)并祈求平安—(合掌拜三下、跪下叩三个头,如此重复三次)—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金纸拜供神明烧五色金(天金、顶极金、寿金、刈金、福金)及灯座—将酒洒于纸灰上—撤供。

2结婚拜天地都有那些程序

结婚拜天地作为大婚之日的关键程序,分简和繁两种,繁的方式可能现在大部份地区,大多数人都会省掉,而采用简要的程序。作为一个宗族仪式,它仍然属于宗教范畴。一般宗教上讲的拜的是神灵、上帝之类的,而结婚的拜堂仪式,对拜天地的那一揖,其核心是让上天作证,而不是真的拜天上什么虚无的东西。拜祖宗这一揖,则是对祖宗的召告与宣誓(意思就是告诉祖宗,今天某某某结为夫妇,男方将继承祖宗传承之德,秉德持仁,将我姓发扬光大,某女从此日正式列入我氏宗谱,成为我氏子孙之母,将助夫旺子,发扬良德,效尤乡邻)。拜父母之揖,则作为谢恩之揖,表达对父母抚育子女之艰辛,今日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即从今日兹始,同时也表示不论今后子媳如何都将永远是父母的子女,父母永远是最大。最后一拜为夫妻对拜,此拜一方面代表感谢对方不弃自己愿携手共渡今生,二是表示今后双方将永远相敬相爱,这一揖有感谢与宣誓的意义。

所以,拜天地时,先由家中长辈,最好是新郎的父亲,净手点烛烧香。先烧纸币,再点香烛。香火案上要红烛双燃,五香飘烟(就是五柱香充分点燃,香案上五柱,香案下一柱,大门外一柱),这一过程是用香与纸币通告列祖列宗到堂准备受拜。接着要有司仪先生唱示,司仪先生会朗声唱告:

请新朗新娘堂前就位!

一拜天地祖宗,叩首!叩首!再叩首!

二拜高堂父母,叩首!叩首!再叩首!(即使父母仍然健在,但此时父母必须尊位祖宗之列,如果觉得不直接,就直接夫妻同时将头转向父母方向叩拜)。

三拜夫妻百头偕老,此时夫妻转身与对拜访,只揖拜但不叩拜。

当第三拜也就是夫妻对拜完毕,炮竹、音乐要齐呜,司仪会宣告夫妻入洞房,这时才由新郎牵着新娘进入洞房。

整个拜天地仪式结束!

3结婚出发前祭祖程序

结婚祭祖,是中式传统婚俗重要流程之一,百姓大多看重并且恪守。这一源远流长的风俗,给百姓家喜庆热闹的婚礼,增添了几分庄严和肃穆的色彩。

归纳起来,结婚祭祖有三种情形:

一是新郎祭拜自己的家族先人。旧时,结婚的前一天傍晚(也有的在结婚的当天早晨),喜主(新郎的父亲或长辈)备好香、纸、蜡等祭品,领着新郎来到家庙祠堂或祖坟上香、烧纸、磕头,并由喜主念叨:“某某结婚,请列祖列宗回家吃喜面、喝喜酒”等等。其实,这也是“请列祖列宗保佑家族后人婚事圆满顺利”的一种愿望。“文革”期间家庙祠堂被拆毁,表面上看此俗已废,但在当时的确有一些家庭,子女成婚之日依然在家里偷着祭祖,只是不让外人知道罢了。“文革”结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此俗逐渐恢复,有的按旧俗到祖坟地上香烧纸磕头祭拜,有的在家谱或先人的遗像前鞠躬祭拜。

二是新郎祭拜女方的家族先人。老辈子年间,结婚的当天上午,新郎迎娶来到女方家里后,即在“毡迎客”(男方)和“送亲客”(女方)的陪同、指引下,郑重地跪拜女方的家谱或先人牌位。新郎作为“半拉儿”的身份,祭拜女方家族宗亲,既表明自己从此正式成为女方家庭的至亲,也是敬重和缅怀女方先人的一种形式,无可非议。改革开放以来,旧俗尽管依然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村子发生的变化也比较大,现在不少的新郎进门以后,已由过去的上香磕头祭拜,简化为“三鞠躬”。当然,新郎进门以后究竟祭拜与否,关键要看女方的家里是否有祭拜的准备,有则拜,无则免。

三是上喜坟。所谓“上喜坟”,就是在结婚的头一天傍晚,或在结婚的当天早晨,喜主领着新郎,携带红色或粉色祭品,在亡故的亲人坟头上压红色或粉色纸,在坟前上红色香,烧红色或粉色纸,“浇奠”红酒。蓬莱境内的北沟、大辛店一带,有些村子将这种祭奠称之为“上喜坟”。上喜坟的风俗现在尽管不普遍,但在乡间仍见其踪。

结婚祭祖,同清明节扫墓一样,并非封建迷信,而是借婚姻大事之机,缅怀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教育儿女不忘自己的“根”,这完全在情理之中,也是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在民间婚俗中的具体体现。

4婚礼上一拜天地什么什么的仪式的意思是神马

西安贝蒂婚庆小王老师温馨提示:

“拜天地”。古代婚礼仪式之一。中国婚礼仪式。又称拜高堂、拜花堂。旧时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也有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唐代,新婚之妇见舅姑,俗名拜堂。北宋时,新婚日先拜家庙,行合卺礼,次日五更,用一桌,盛镜台镜子于其上,望上展拜,谓之新妇展拜。至南宋,则改在新婚当天。坐富贵礼后,新婚夫妇牵巾到中堂先揭新娘盖头,然后“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行参诸亲之礼”。后世一般在迎娶当天先拜天地,然后拜堂。清代和民国时均有将拜天地和拜祖先统称为拜堂礼之说。

始自唐代,自皇室至士庶,普遍行之。宋以后,风行全国,所拜为天地、祖宗、舅姑(公婆),并夫妻交拜,表示从此女子成为男家家族的一员,因而成为婚礼过程中最要的大礼。近化“拜堂”范围扩大,除天地祖先尊亲及交拜外,更须拜毕家族尊亲、友好宾朋。乡村于新婚次日拜宗祠后,尚须拜揖乡党邻里,婚礼始告成立。

即“拜堂”。汉族婚姻旧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唐代已有。上午七点到下午一点左右举行。娶女的人家在家堂前置香烛,陈祖先牌位或遗像。摆上粮斗,内装五谷杂粮、花生、红枣等,上面帖双喜字。拜堂前,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然后礼生育唱,新郎新娘就位跪拜,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对拜。交拜后入洞房。换代婚礼改行鞠躬礼。

5古人结婚怎么拜天地

婚嫁婚嫁程序:旧俗“三茶六礼成亲”。

“三茶”,即三次送礼。宁都客家人对结婚、做屋等馈赠礼品中要有一项茶叶,故俗称“送茶”。

“六礼”,即婚嫁过程中的门项进程。1、纳彩,男方托媒去女方提亲。

2、问名,问女方名字及生辰,俗称“开小八字”。3、纳吉,男方卜得吉兆,双方八字相合,男方备礼通知女方,决定成亲。

4、纳征,男方给女方送彩礼(要礼金、衣衫、食物),俗称“开红贴”、“开大八字”、“大定”、“过定”,今谓“订婚”。5、请期,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求其同意。

俗称“报日子”、“定茶”。6、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一般称为迎新。

民间俗称男方叫“归亲”,女方叫“行嫁”、“归门”。今谓“结婚”。

婚嫁礼仪:过去时兴“花轿”,男方发轿到女家将新娘抬回。上轿之前,女方一家要号啕大哭,俗称“哭嫁”。

说是不哭会使外氏穷。新娘进门后,拜堂,饮交杯酒,用新草席铺地为道,踏在席上走进洞房。

迎娶时,男方要出多种财礼给岳父母的“辞神礼”、给侍娘的“插花冖”、首士的“开剪礼”、厨师的“开杓礼”,以及小孩凑热闹的“开门礼”等等。请客送礼的习俗是“先请后贺,不请不贺”。

拜堂时,长辈要送拜礼,名叫“贽敬”,俗称“拜见”。招亲:旧时,男到女家招亲,俗称“招郎”。

改嫁:旧时,寡妇改嫁,非常艰难,俗有“嫁次老公出道世”的谚语。约定再醮日期,必须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家,偷偷溜出村庄(绝不能经过“后龙山”)。

到了半路换鞋上轿。改嫁的寡妇人称“夜桥婆”。

俗话说抬头嫁女儿,低头接媳妇。只有你老公给你爸妈红包的!

媒人那里还是该走一下的 !

对于新婚夫妇来说,结婚第一年是比较忙碌的一年,就民间的各种习俗就感觉有些应付不来了。

习俗一:三天回门。从结婚那天开始,先是三天回娘家,俗称回门,按照习俗是必须当天太阳下山前回婆家,由于娘家在外地,所以早上起来也没吃早饭就急忙打车到火车站,买了票挤上了车才舒了口气,到家已经是中午了,亲戚请吃了顿大餐,酒足饭饱太阳已经落山了,索性当天也没回家。这就是三天回门,只履行了民间说法的一半。

习俗二:回婆婆家过年。按照常理,第一年春节都是在婆婆家过,以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了。所以夫妻俩腊月二十九就赶到了婆婆家,婆婆给了一枚大大的金珠(由于今年是金猪年,有种说法是婆婆要给儿媳妇买金珠,所以金珠特别畅销,珠宝商们可乐坏了),又给了寓意六六大顺的600元红包(倒觉得,六六大顺是不是要给660啊),呵呵,收入颇丰呢。去婆婆家以前老娘就反复交代过,到婆婆家要勤快点,多帮婆婆干活,眼睛里要有活……总之就是别闲着就是了。不过由于睡的较晚,再加上坐车比较累,大年三十还是起来晚了,婆婆已经做好了早饭,说起我婆婆,用我老公的话说各方面都挺优秀的,工作做的好,篮球打的好,语言组织能力也强(结婚仪式上婆婆发言,讲的那是相当好了),还做得一手好菜,以后小孩就交给婆婆了,呵呵。言规正传,吃完饭我要刷碗,婆婆怕弄脏衣服不让干,所以在婆婆家待的这几天里,只是拣拣碗,扫扫地(其实说实话,做菜也不太会,要是表现砸了那可糗大了,索性作罢)。大年初四就携老公回娘家了。

习俗三:串新门。在婆婆的提议下,和老公合计决定看看在哈尔滨的亲戚和“红娘”。于是这几天天天下班后钻进超市购物(和老公单位发了4000多的各个超市购物卡,不用花现金了),最终选定了云烟、郎酒、雀巢咖啡礼盒和金帝巧克力礼盒。怎么样,礼品够档次吧:)礼品已备好,就待周末礼品大放送了。

习俗四:元宵节躲灯。对于这个习俗说法不一,大致是说在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新媳妇不能见到自家和婆家的灯光,否则对老公公不好,其实是不信这些的,甚至有些反感,不过婆婆特意打电话交代了,不照办老公也难回话(老公是个孝子,唯老娘命是从,不过老公对我还是蛮好滴:)),不想让老公难做(看我也是个好媳妇吧,呵呵)。和老公商量是去他姨家躲灯,因为他姨也是我们要去串门的,所以就“一勺烩”了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371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