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抱孙不抱子”意思是:古人在祭祖时,充当尸的要求是孙子,不能是儿子。如果孙子的年纪过小,则要人抱着孙子充当尸。
出处
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为君尸者,大夫士
见之,则下之。君知所以为尸者,则自下之;尸必式。乘必以几。——《礼记。曲礼》
解析
理解句子因果逻辑。为什么有这种规定?郑玄解释说:以孙与祖昭穆同。: 昭穆是什么呢?昭穆是宗庙里的用语。古人在宗庙里立牌位,家族始祖的牌位摆在最中: 间,始祖的儿子(第二代家长)的牌位在左边,叫“昭”,第三代家长的牌位在始祖右: 边,叫“穆”。第四代家长又摆在左边,还叫“昭”,第五代又摆右边,还叫“穆”。: 这样,祖父和孙子昭穆相同,父亲的昭穆跟祖孙不同。因此有孙子代表祖父受祭,儿子: 不代表父亲受祭。: 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爷爷死了,孙子作为爷爷接受人们的祭礼,这时候连父亲都得: 向自己的儿子毕恭毕敬,因为儿子扮演的是父亲的老爸。: 4、解决问题。“君子抱孙不抱子”,不是单纯“抱着”的意思,而是抱来给自己当尸: 。古人对自己的尸有特别的感情。据说,皇帝在路上遇到自己的尸,也是下车的。
自古以来,宫斗就是后宫中永无休止的话题。
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甚至能影响到前朝的政治,乃至一个朝代的进程。
而近年来,随着各种大热宫斗剧的热播,我们也发现,子嗣是妃嫔宫斗的利器。
生下一个儿子,她们就能母凭子贵,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
可是,有一个可怜的女人,即使她的孙子当上了皇帝,也没能斗得过王政君。她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傅昭仪。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说这两个女人的恩恩怨怨之前,不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傅昭仪和王政君其人,看看她们有怎样传奇的人生经历吧。
傅昭仪和王政君都是汉元帝的妃嫔。
而王政君原本是太子妃。这个王政君的肚子十分争气,刚与太子结为夫妻,便怀了上了儿子刘骜。
汉元帝继位后,先是给了她一个婕妤的封号,才过三天又封她为皇后。
虽然汉元帝并不十分宠爱她,但她的地位是十分高的。
傅氏年少时是宫廷女官,后来被进幸给还是太子的汉元帝。汉元帝继位后,封其为婕妤。
傅氏此人,工于心计,才识过人,颇受宠爱,后来被封为昭仪。
她生下了一子一女,其子刘康,聪明伶俐,为汉元帝所喜。
汉元帝死后,将皇位传给了王政君的儿子刘骜。
但刘骜没有儿子,后来兜兜转转,皇位又到了傅昭仪孙子刘欣手中。
俗话说得好,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战争。
为了名分、地位与宠爱,王政君和傅昭仪斗了几十年,但是,傅昭仪始终被王政君压了一头。
哪怕是后来刘欣继承皇位,也没有改变这种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王政君乃是皇后,地位上高于昭仪。
在我国古代社会,讲究尊卑有序,在皇后面前,傅昭仪再受宠,也只能卑躬屈膝向她行礼,更不要说挑战皇后的权威了。
哪怕傅昭仪的孙子继位,按照礼法,也只能封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而傅昭仪为次一级的恭皇太后。
这里我要先纠正一下,傅昭仪并没有亲孙子,这里所说的当上了君王的孙子是她的好“姐妹”——冯昭仪的。而傅昭仪之所以会斗不过王政君,原因有三:她的地位比王政君低、她没有亲孙子以及她的母族没有王政君的母族厉害。
一、傅昭仪的位份比王政君低虽说自那傅昭仪进宫以来,汉元帝都是比较宠爱她而比较冷落王政君的。但事实就是这么残忍,王政君再怎么样都是西汉的皇后,还是比傅昭仪位高一等。
再者,王政君的儿子——刘骜可是汉元帝亲封的太子,而傅昭仪的儿子刘欣虽说后来也当上了君王,但是这只是刘骜的无奈之举。真要说起来的话,刘骜继承这天下叫继承大统,而刘欣继承这江山只能说是旁支转正。
二、汉哀帝膝下无子我觉得可能就是他们老刘家的基因不太行,因为刘欣在当上了汉哀帝后也悲哀地发现自己生不出儿子……要是刘欣当时能生得出儿子,再把这皇位一代又一代地往下传的话,傅家在朝中的地位是绝对能一升再升的。但事实就是这么残忍,刘欣他生不出儿子,而傅昭仪想要壮大傅家的梦也随之破碎了。
三、傅家的实力比王家的弱虽说刘欣后来上位之后也曾重用过傅家人,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傅家根本就没几个有用之才,都是只会吃软饭的废柴。而反观王政君的母族——王家,虽说他们其中也没有多少个顶尖人才,但他们家后来也出过一个夺走大半个西汉的王莽啊!虽说王莽不是什么好人,但他好歹也算是个人才了吧!
还有一点值得补充的是,傅昭仪比王政君短命。虽说在刘欣在位期间,傅昭仪在后宫之中可谓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打压王政君也是家常便饭。按照故事的发展情况,傅昭仪应该是能把王政君和王家给踩得死死的。但没办法,事实就是那么残酷,傅昭仪她比王政君短命,只能说是天意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