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的三段婚姻,发妻改嫁,自由恋爱被分手,和女工相伴到老

许世友的三段婚姻,发妻改嫁,自由恋爱被分手,和女工相伴到老,第1张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除了亲情、友情,爱人则是可以陪伴我们到老的人。爱情说来容易,但是要想等拿到那个满眼都是自己的一心人实属难得。在革命时期,有很多见证革命的爱情,许世友将军的一生就有三段婚姻,但是陪他到老的,是他最后一任妻子。

许世友将军,我们非常熟悉,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少林出身,曾在少林寺学习武艺。在师父圆寂之后,许世友才回到家乡。

从少林寺回家后的许世友,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中。他带领百姓和地主恶霸作斗争,是农民义勇队的队长。这时候,许世友的年纪也不小了,他的母亲就想着给他说一门亲事。在媒人的帮助下,许世友的母亲认识了朱锡明,这是一位勤劳漂亮的姑娘。

朱锡明比许世友大4岁,许世友为百姓做主的英雄气概,在朱锡明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许世友的家中一贫如洗,但是这位姑娘仍坚持嫁给许世友。而许世友本人,虽然不想结婚,但是他明白老母亲的心情,并且朱锡明是妇救会的会员,于是,在1924年的一天,他们就结婚了。

在刚刚结婚三天的时候,许世友就接到任务,要前往战斗前线,这对新婚夫妻就这样分开了,聚少离多。许世友和朱锡明一共孕育了三个孩子,只是前两个不幸夭折了,只留下了最小的儿子许光。

在许世友奋斗在抗日前线的时候,朱锡明母子的生活并不好过。许世友在家乡是很有名的,在国民党迫害革命战士的家属的时候,许世友的家人自然没有躲过。为了能让朱锡明母子活命,许世友的母亲就让她带着孩子改嫁。迫不得已,朱锡明只能改嫁,只是改嫁的丈夫在不久之后就去世了,之后朱锡明又回到了许家。再后来国民党的迫害下,朱锡明就带着许世友的家人和孩子逃亡。而此时的许世友得到的消息就是,自己的家人已经遇害了。

直到新中国解放后,他们才互相知道对方还活着的消息,只是他们再也不能是夫妻,而是胜似亲人的关系。

许世友的第二段婚姻是自由恋爱,那是在长征结束后,作为红四军高级将领的许世友还是单身,在战友的撮合下,许世友和雷明珍结为夫妻。

要说许世友和雷明珍,在长征的时候,雷明珍和许世友一起。在长征的过程中,他们相互扶持,渐渐产生了感情。长征结束后,就结婚了。但是后来因为“抗大事件”,许世友被抓,这时候雷明珍就埋怨许世友,并表示自己坚决要和他离婚。

许世友心痛不已,他们想到自己的枕边人竟然不相信自己。在看到坚决离婚之后,他没有犹豫,拿起笔签字。后来,许世友重获自由,雷明珍很是后悔,她想和许世友复婚,但是都被许世友拒绝了。

1941年的时候,孤身一人的许世友来到胶东军区,在这里他认识了胶东姑娘田普。田普是农家出身,那时候,他在被服厂当女工人。看到眼前这位将军,田普的内心激动,小脸通红。而许世友对这位姑娘,也有好感。

在1943年的时候,他们二人结为夫妻,这也是许世友将军最后一段婚姻。此后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们夫妻二人一路相互扶持,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在抗美援朝的时候,许世友赴朝作战,那时候田普正怀着孕,许世友对妻子说:“我即将上战场,没法陪你生产,如果生男孩就叫援朝,女孩就叫抗美。”在小援朝三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

田普和许世友将军相伴四十年之久,许世友将军曾说:“田普同志是我一生最忠实的伴侣。”

一、过雪山,饥寒交迫。长征是红军的一次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飞夺卢定桥。在饥饿、受伤、中弹,甚至是死亡的种种困难折磨下,红军战士决不低头,决不屈服,因为他们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二、被俘也绝不妥协。长征中有一位红军战士不幸被俘,反动派要杀他,他提出你们可以用刺刀把我杀死,把子弹省下来打日本侵略者,另一位红军战士在岩石上刻写“赤化全川”,赤化意味革命化、全川指整个四川,川字还没有刻完,因饥饿和过度劳累牺牲在岩石上,临终时手里还握着铁锤。

三、翻越高海拔金山。长征途中翻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这座山海拔四千多米,上下要走七十里路,高山严寒缺氧,红军战士都穿单衣,不少人冻坏了脚,在强烈阳光下得了雪盲,有些人坐下休息,就起不来了。有些人不慎滑下悬崖而牺牲。除夹金山外,红军还翻过梦笔山、打鼓山等大雪山。

长征时的险恶环境,山高路险,人烟稀少,缺医少药,断粮欠饷, 皑皑雪山,无边草地,大渡河横,泸定索桥, 湘江乌江,赤水沙江。 

扩展资料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

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党员),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

1934年4月,中央红军(1月,由红一方面军改称)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长征

都说巾帼不让须眉,在我国漫长的革命道路上,也是出了不少杰出女性的。有这么一位在长征路上曾闪闪发光的妇女同胞,曾两次救下开国中将的性命,也为旧 社会 妇女解放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她就是中央苏区第一位女县委书记李坚真,在红军长征时担任休养连政治指导员,曾两次救下开国中将钟赤兵的性命!

1955年,钟赤兵被授予中将军衔。这位踏过35年长征路的中将,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过解放军防空军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以及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务。

在抗战期间也是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而就是这样一位坚毅的战士,晚年时常常提起自己的一位老战友,有时甚至忍不住潸然泪下。

“我的命,都是她给的!要是当年长征的时候,她没有冒着生命危险救我,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根本没有机会活着见到新中国成立!”

在钟赤兵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李坚真是一位勇敢且充满革命的斗志的女性,那她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又是怎么两救钟赤兵的呢?

李坚真的出身很是普通,甚至有些困难。1907年1月,她出生在广东省丰顺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苦于劳作的农民。靠着租别人家的土地生活,一家人的所有生计除了靠劳作,剩下的就只能靠天注定。若是当年收成不好,一家人免不了挨饿受冻。

李坚真就是出生在这么一个困苦的时候,他的父亲在和同乡一起做过几次小买卖后,均以失败告终,这也使得家里的生计更加困难。也让这个憨厚老实的农村户,彻底断绝了经商的念头。

李坚真出生时,家里正是揭不开锅的时候。她的父母很艰难地将她养到了一岁,在商量后竟然做出了一个在今天听来很是荒谬的决定——将女儿卖掉!

当时的李坚真还差几个月才满一岁,她的父亲就将她抱到了隔壁村,卖给了一户姓朱的人家当童养媳。而卖掉她这么一个女儿,她的父亲仅仅只换回了8吊铜钱。

这8吊铜钱也是她悲惨命运的开始,让我们不禁联想,李坚真后来加入革命队伍时的坚毅,正是源于她自身的悲惨遭遇。

在当时的旧 社会 ,像李坚真这种被父母卖给别家当童养媳的女性其实不在少数。不少女孩子在被卖给婆家人后,经常受到凶狠的对待。他们对着买来的童养媳非打即骂,就像对待牲口一样,让她们干活劳作,稍有不顺心上去就是一脚。

吃得多了也要被嫌弃,说话声音大了也要被打骂。就算是奴隶,也不曾受到过这种待遇。李坚真被卖到的人家,对她其实还算不错,并没有让她做牛做马。公婆都将她当做亲女儿一般看待,只是这个家庭也并不富裕。

年仅五岁的李坚真会帮着婆婆生火做饭,上山放牛打猪草,也会帮忙照顾弟弟妹妹。大她几岁的丈夫对她就像对待亲妹妹一样,会教她认字读书,这在童养媳家庭中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

等她长到十四五岁时,家里的农活和家务活都落到了李坚真的身上。李坚真和婆婆一边照顾弟弟妹妹,一边辛苦劳作,一家人还是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当时在李坚真婆婆家附近,也有一户童养媳人家。那家人的生活过得更是拮据,而那个童养媳的待遇简直就是非人。李坚真经常在夜晚听到那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童养媳的哭声,还有她公公婆婆的打骂声。

渐渐地,李坚真会开始在心里想一个问题,她问自己: “为什么这个世道会觉得女孩子不值钱?就算别人这么觉得,那女孩的亲生父母也能这样认为吗?一个刚出生的女孩对于她的父母来说,就像牲口一般,卖去换钱,这样的 社会 真的有人性吗?”

即使李坚真在婆家过得还算不错,但是她始终都是被买来的童养媳,对自己的父母要说没有怨恨,也不实际。

她将这个问题埋在心里,脑袋里的思想越来越多。顺着这个问题,她发现自己的婆婆其实也在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她想到婆婆常年在家里劳作,操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可是即使这样,自己的公公也经常对婆婆又打又骂,还经常在醉酒回来后对着照顾他的婆婆拳打脚踢。

自己的婆婆并没有反抗的意识,总是被吓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即使是哭也只敢小声啜泣,生怕惹火了自己的公公。

在发现了这一系列自己之前没有注意过的事情后,当时年纪并不大的李坚真明白了:不是女性不发声,而是在这样的 社会 环境下,妇女同胞的地位只比猪狗牛羊好了一点。

她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不想像隔壁的童养媳一样认命,也不想像自己的婆婆那样逆来顺受。她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要想办法改变这个 社会 所有妇女同胞的命运。

自从有了这个念头,李坚真的思想就像藤蔓一样疯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每天都在想着,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何呼唤更多的人与其命运的抗争。

李坚真内心已经燃起革命的一簇火苗,只是这时她还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实现心中所想!

1926年5月,一次农民运动的浪潮裹挟而来,顺路带上了内心火热的李坚真。早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带着同志们来到了李坚真的乡县宣传革命思想。

几位党里的女同志借住在李坚真的家中,这些女同志个个都满怀革命热情,说的做的都是和李坚真接触的悲苦女性所不一样的。她们告诉李坚真女性在革命队伍中的重要性,给李坚真讲了很多有关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

在那时,彭湃正在大力宣传解放运动,号召妇女打破封建枷锁,解放自我的思想。李坚真心中豁然开朗,自己一直追求的不正是和妇女解放思想所契合的吗?

她通过住在自己家的女同志,联系上了彭湃,表达了自己对于彭湃所领导的农民运动的支持。彭湃也没有想到一个农村家庭的童养媳,敢于反抗自己的命运,他开始向李坚真宣传革命思想,希望将她也纳入革命队伍里来。

李坚真的人生转折点从此开始,她不再是那个呆在婆家小屋里苦于一家生计的童养媳,也不再是那个满腔希望但是无人倾诉的人了。

曾经的李坚真,虽然有思想上的觉醒,但始终还是受困于时代,受困于童养媳的身份。而有了彭湃的领导后,她已经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深埋于她心中的革命之火也被彻底点燃。

李坚真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革命队伍,心中怀着对自由解放的向往,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自己的革命工作。

她非常擅长唱山歌,在这次的农民革命运动中,李坚真发挥自己所长,用山歌带动了更多的女同志介入革命组织。为了农会的工作,她经常大半夜起来翻山越岭,前往山寨进行革命宣传。

当时的人民群众和革命同志都知道,这支宣传队伍中有一位不怕走夜路、歌唱得也好听的女同志。他们给她取了一个代号,“夜猫子”。

也许是李坚真这样的热情打动了上级,1927年6月,经过组织商讨决定,批准李坚真加入中国***。

站在党旗下宣誓时,李坚真觉得自己和从前割裂开来,她不会忘记自己的过去,但是同时她也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中国***真的是人民的党,我这样一个穷苦出生的童养媳,在革命队伍里比不上各位有知识有信仰的同志!但是现在,党也同样接纳了我,这一刻是我最光荣的时刻!我决心永久维护党拥护党,为革命奉献自己!” 从此,李坚真正式在我国的革命道路中崭露头角。

要说起李坚真的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两次救人,这也是现在我们津津乐道的事迹!

1935年2月下旬,红军第二次穿越赤水返回黔北,成功占领娄山关、遵义地区。这是红军中央主力,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在与娄山关的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钟赤兵率领他的部队直接进入敌人的中心。他勇猛异常,拿着大刀在敌军包围中冲杀,在战斗途中,他的腿却被敌人的子弹击中。

钟赤兵并没有声张,直到战斗结束后,战士们才发现钟赤兵的腿已经被鲜血染红。他们将钟赤兵抬到担架上,往修养连抬。因为失血过多,钟赤兵还未到修养连,他就已经昏了过去,并且发起了高烧。

等医生给他做完检查之后,得出了感染的结论,而且是在当时十分危险的破伤风。钟赤兵的情况十分危险,但是刻不容缓,组织讨论后决定给他进行截肢手术。

只是这时,钟赤兵已经清醒,想要治疗就必须与他沟通。但是当时整个队伍都知道,钟赤兵打仗凶猛,性格也是十分刚烈,脾气火爆也是出了名的。组织上作出的截肢决定下达到修养连,但是整个修养连没有一个人敢将这个决定告诉钟赤兵的。

要是让他知道自己会被卸掉一条腿,那肯定少不了被他一顿臭骂,说不准还会动手。思来想去,这个苦差事最终交到了当时的休养连政治指导员李坚真的手上。

当李坚真第一次走进病房时,躺在床上的钟赤兵紧盯着她,生怕她带来的是什么不好的消息。当听到自己要被截肢时,钟赤兵愤怒了。他情绪失控到将枕头丢向李坚真,怒吼道:“你们居然要锯掉我的腿!你这个指导员怎么敢?谁给你的权利?你知道我是一个战士吗?失去了一条腿的战士还怎么上战场和敌人打仗?你要是再敢提截肢的事情,我一定要枪毙你,不信你就等着!”

李坚真面对暴怒的钟赤兵,并没有觉得害怕。她现在已经是一位革命经验丰富的党员了,她能明白钟赤兵的愤怒从哪里来。如果可以她也不希望钟赤兵失去他的腿,但是现在是在一条腿和性命之间的抉择。

“同志,我知道你一时很难接受,但是你的腿是感染了,不锯掉就会没命!你以后虽然不能上战场了,但是你丰富的作战经验对革命同样有用!” 李坚真的一番话,安抚下了在爆发边缘的钟赤兵。

可即使这利害关系讲得再明白,钟赤兵还是没能被说服。他觉得自己一旦截肢,就会被送回老家,脱离自己奉献一切的革命队伍,这对他来说比直接死去更让人难以接受。

最终,李坚真也是考虑到这层因素,将钟赤兵的想法层层上报,最后到了周总理的办公桌上。周总理在看过说明以及李坚真写的情况信后,也不免感动。他亲自下达指示,就算钟赤兵锯掉一条腿,也会让他跟着大部队继续走,不会把他送回老家休养。

钟赤兵在得到了周总理的指示后,终于是忍痛同意了。这时他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如果不立刻截肢就一定会有生命危险了,所幸是保下了这条命。

后来有一次,钟赤兵还专门找到李坚真道歉,对着李坚真直呼“救命恩人”。毕竟李坚真是为他的生命考虑,但是他却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人一顿臭骂,实在是过意不去。

钟赤兵并没有在修养连待多久,就重新回到了大部队中。部队继续进军,钟赤兵躺在担架上被人抬着行进。突然队伍就遭遇了敌兵,抬着担架的都是些后勤人员,在枪林弹雨中那还想得起来钟赤兵呢?

抬担架的几人竟然直接丢下钟赤兵跑了,钟赤兵的警卫员见这情况想帮忙又不能立刻去抬担架。敌军火力密集,他们这个口子缺了不就被人当靶子打吗?只好先去追那些抬担架的人。

钟赤兵躺在地上,一句话都没说,他觉得自己就这么死在这也挺好的,起码不会拖累部队。但就在这时,李坚真冒着枪声赶到了钟赤兵身边,发现他孤零零一人。

李坚真问他警卫员去哪了,钟赤兵一言不发,只是让李坚真把枪给自己: “你去指挥部队撤退,我来掩护你们!”

李坚真听到这话,更不可能离开了,她知道钟赤兵这是想牺牲自己,保全整个部队。她在钟赤兵身边大叫着警卫员。

钟赤兵见她根本没有听自己的话,大声吼道: “你赶紧带他们走!我来掩护,这是命令!你要是抗命,我就毙了你!” 李坚真并没有理会他恐吓的话语,她只知道自己不能丢下战友。

僵持了一会,有战士发现了他们这边的情况,往钟赤兵身边突围而来。帮助李坚真抬着钟赤兵撤退,敌军想要追击但是却被后面的部队牵制住,这也使得李坚真一行人安全撤离交战区。

如果说第一次救钟赤兵是李坚真接到的任务,那么这第二次就是李坚真内心的选择,她将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视为自己的战友,在战场上不抛弃不放弃,争取每一丝存活的希望。

可以说,要不是李坚真坚持要和钟赤兵一起撤退,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开国将军了!

这也是为什么钟赤兵在后来的采访中,多次提及李坚真,并且说“ 要不是有她,我估计都活不到现在” 的原因。

1935年年底,红军已经顺利到达长征目的地,李坚真也在这里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不再是幼时当童养媳的婚姻,而是真正的双方自愿结婚。李坚真和她的丈夫邓振询在陕北瓦窑堡向组织申请结婚,并且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婚礼。

组织的批准,同志们的祝福,都让李坚真过了一段很快乐的时光,她以为这就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但是很快,整个中国大地都遭受了战火的洗礼。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坚真和丈夫两人,毅然决然地跟随部队南下,参加新的革命工作。

1943年8月,革命工作正是如火如荼之时。在根据地的革命战争激烈时,从战场上传来了不好的消息,那是关于李坚真丈夫邓振询的。

前来传递的消息的通信兵不敢直说,只是一个劲地安慰李坚真。李坚真是多么聪明的人,她的革命意识早就深入骨髓,见过的战役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她马上就反应过来,自己的丈夫怕是凶多吉少了!

“同志,你就告诉我,邓振询还在吗?” 这样一句话,李坚真酝酿了许久才能完整问出。通信兵摇摇头,李坚真的眼泪霎时就流了下来。

她心里早就知道了答案,但是在真相摆在自己面前的那一刻,她还是悲痛万分。

李坚真的丈夫,在这一场战斗中,不幸落水身亡,打捞上来时人已经不行了。在周围的人都对李坚真充满同情和安慰之时,李坚真却表现出了异常的坚强。

她带上了丈夫曾经用过的枪,深入前线指挥战斗。这一刻,她不再是一个人,邓振询的枪陪伴在她身边,就好像回到夫妻二人共同作战的岁月中。李坚真化伤痛为力量,继续在革命最前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坚真从小就在唱山歌上非常有天赋,在农会期间就曾多次用山歌来宣传妇女解放思想。李坚真在一系列的基层工作中,都将自己的山歌融入了革命思想。

她将革命思想和党的指示都编成山歌唱了出来,在苏区时人们口口相传,将山歌唱遍了苏区的每一个角落,这也是李坚真的宣传目的。

在苏区的时间里,李坚真担任了长汀县县委书记一职,她在工作上独当一面,受到了民众的高度赞扬。有一次毛主席到长汀县视察工作,给李坚真说了一段话。

这段话让李坚真大有启发,当晚就编出了一首山歌,字里行间满是对群众的团结,唱出了底层劳动人民的所想所需。“苦人辛苦菜糊粥,做生做死半斤米。”“拿起扁担打豪绅”,这字字句句很快就在穷苦农民中传唱开来,在潜移默化中推进了革命思想的进程。

李坚真一生写了近百首山歌,传唱度都极高。她的每一首歌,都与革命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

她写自己的童养媳遭遇,宣传中央的新婚姻政策; 她唱红军革命运动,鼓励人民群众参军。李坚真做到了入党时的誓言,全心全意跟党走,一心一意为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李坚真被选为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出席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她放下了跟随自己战斗多年的枪支,拿起笔杆,全身心投入到妇女解放运动中。

在离开了故乡二十多年后,李坚真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担任广东省土改的团长。优秀的工作能力和思想积极性,让她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任女省委书记。在当时战后重建的艰难环境中,李坚真将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用来工作,这样的精神让人敬佩。

1971年,李坚真被查出患有癌症,需要治疗检查。当时已经快70岁的人,一边与病痛斗争,还在一边坚持工作。

直到1992年3月30日,这位传奇一生的童养媳,通过革命成功改变自己未来的女子,在广州病逝,永远离开了人世。

李坚真幼时被命运捉弄,她却从来没有一刻是认命的。生活和命运的苦,让她更懂得反抗,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战争中她无惧生命的危险,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任何危险都能从容应对,战争结束后也能放下枪在其他岗位发光发热。

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她向党的赤忱之心,她一生尽心尽责,不忘初心跟党走。这样一位女英雄值得我们,永久的怀念和尊敬!

提起刘少奇的第三任夫人谢飞,想必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会觉得很陌生。似乎在泱泱的 历史 长河中,这个名字并没有留下过痕迹。

但是,如果深入了解中国近代的革命 历史 ,谢飞这个名字,绝对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谢飞女士,不仅是完整的走完长征全程的三十个女红军之一,也是这些女英雄中为数不多的寿命过百岁人。

谢飞有很多的身份,她既是渔民的女儿、也是赤卫队长、更是归国华侨和女红军以及后来的法学专家。

但是她最为人所知的身份,还是刘少奇的第三任夫人。

1913年2月,谢飞出生在广东省文昌县湖山区茶园村的一个普通的渔民家庭。

由于谢飞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所以家人都称她为“阿尾”。

由于家里贫困,孩子众多,谢飞出生后一直也没有个正式的名字,一直到上小学时,父亲才给她取名谢琼香,此后人们都叫她“阿香”。

谢飞的父亲靠着打鱼为生,家境十分贫寒,因此谢飞5岁的时候,就要帮着家里到村后山坡上放牛、割草。

虽然家庭贫困,但谢飞一直十分的向往学习。

在父亲的支持下,1924年谢飞来到了海南公学读书,并开始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在这期间谢飞积极的参加学校的革命运动,并在1927年加入了中国***。

别看谢飞只是个女子,但却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而是一个实打实的有理想、有行动的老革命。

对谢飞革命思想影响最深的人,是她的三哥谢冠洲。

在文昌县成立农民赤卫队的时候,谢冠洲任赤卫队指导员,而谢飞则是他的左膀右臂。

谢飞参加赤卫队后,率领全体队员挨家挨户动员华侨捐献枪支,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同时,谢飞积极的发动当地妇女起来反抗,在她的教育启发下,文昌县的女子们争先恐后地参加革命运动,这对于当地的革命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谢飞和三哥的影响下,谢飞一家逐渐的都参加了农会和农军,投身革命,一家人在当地十分的有名。

但是,正因为如此,也使得谢飞一家人自然而然的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为此国民党多次派人来抓捕他们,但是都没有能够成功,于是反动派一怒之下一把火烧了谢家房子,并扬言要杀掉谢家老小。

但是,面对敌人疯狂的报复,却没有动摇谢飞坚定的革命斗志。在这得看开,既然选择了革命这条路,就要为之奋斗终身。

但是为了保护谢飞的安全,省委还是将谢飞调离了赤卫队。

1928年10月,谢飞来到中共广东省委秘密机关当佣人。

虽然表面上谢飞只是个佣人,但是其实是当时省委的秘密交通员,执行了很多秘密的任务,这对于谢飞来讲是一种极好的历练和考验。

一年后,中共六大决定成立南洋临委,将革命的火种播种到南洋去。

但是由于南洋偏远,缺乏革命干部,因此就需要派人远渡重洋到南洋去开展工作。

这时候谢飞临危受命,孤身一人远渡重洋,来到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开展革命工作。

而此时的谢飞,年仅16岁。

在寻常人家来说,16岁的年纪一个女孩子基本做不了什么大事,多半就是在家中苦守着丈夫和孩子平淡的生活。

但是16岁谢飞却已经是一个意志坚定、经验丰富的革命战士了,足以担负起组织的重任。

谢飞这一去,就在南洋待了三年。

在南洋的三年,谢飞成长了很多。

到了1932年1月,根据上级组织的安排,谢飞离开南洋,奉命回国。回到国内后,谢飞迅速的融入了当地的环境,先后在福州、厦门开展工作。

1934年夏天,21岁的谢飞秘密的到达了中央苏区瑞金。

此时的苏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蒋介石50万军队大兵压境,而红军只有八万。

由于错误的战略,导致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遭受了重大的失利,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在长征的队伍里,有30名女红军,她们虽然是女儿身,但是个个是巾帼女杰,最小的钟月林19岁,最大的蔡畅34岁。

长征的路上,她们虽不直接参加战斗,但在那样的极端的环境下,同样面临生死考验。

对于长征的苦和难,我们很多人都从各种资料中了解过。

正所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长征路上的每一步,都是要付出血和汗的代价的。

在这场人类 历史 上最伟大的战略转移的背后,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思考和传承。长征,绝对是对于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的极限考验。

作为女子,在先天体力劣势的前提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谢飞和她的伙伴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艰辛苦困。

对于谢飞来讲,这个过程让她刻骨铭心。

在渡过泸定桥的时候,谢飞那时候正在发高烧,为了不脱离队伍,谢飞硬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紧跟队伍的步伐。

但是由于谢飞生病了,所以行动非常吃力,而此时渡河的时间又十分的紧张,所以当时部队想将谢飞留在当地休养。

但是,谢飞知道自己如果留下,可能以后就再也回不到队伍中了,于是硬是咬着牙紧跟队伍。

而就在快来到泸定桥的时候,谢飞实在走不动了,看着不远的泸定桥,谢飞咬着牙站起来走几步又跌倒。

看着此时不远处的大渡河,谢飞心里很难受,她 脑恨 自己为什么这个时候生病。但是如果渡过大渡河,那么就必然会脱离队伍。这是谢飞绝对不能接受的。

于是谢飞重新打起精神,每当她由低处向高处时,她就爬着走,而当她由高处向低处时,她就自然下滑,爬不动也滑不动时,她就将两手撑在地上,慢慢的往前磨。

就这样,谢飞足足爬了2个小时,才艰难的爬到桥边。

然后谢飞鼓足勇气,坦然地伏在大渡河的铁索上,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

就这样在咆哮的河水下,谢飞一点点的往前蹭,半个多小时后,谢飞终于蹭过了泸定桥。

此后,长征的队伍又翻过了人迹罕至的大雪山,穿过了满是泥沼的水草地,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谢飞的身影和脚步。

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此时的谢飞,再回看自己走过的每一寸土地,这个过程实在是艰辛无比,甚至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居然挺了过来。

但是经历过长征的洗礼之后,此时的谢飞已经是一身钢筋铁骨的战士了。

来到延安,虽然生活条件依旧很艰苦,但是大家终于有一个稳定的落脚点,终于安定了下来,这对于所有的女红军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慰藉。

随着在延安各项工作都逐渐的恢复正常,在很多大姐姐的眼中,谢飞这些单身女红军的婚姻大事也应该抓抓紧了。

此时,最小的姑娘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在那个年代,寻常人家的女子到了这个年纪,孩子都有了好几个了。

于是在大姐们的热心牵线之下,渐渐地女红军们都各自有了小家。

刘英嫁给了张间天,钟日林嫁给了宋任穷。

而大姐姐们当然也没有忘记谢飞。

某一天,邓颖超邓大姐找到了谢飞,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交给了谢飞。

谢飞拿过信来一看,信是刘少奇写给邓颖超的。

大致的的意思是说,邓大姐曾许诺帮助刘少奇解决个人问题,然后刘少奇现在自己有了意中人,而这个意中人就是谢飞,于是想请邓大姐做媒来帮自己同谢飞来牵线。”

谢飞看信后,脸一下子就红了。

这位曾经的赤卫队长,虽然可以从容的面对任何敌人,但是在恋爱方面,这位“海南女杰”还真是没什么经验。

对于刘少奇的名字,其实早在谢飞在南洋的时候,她便已经听说过了。

后来在苏区第一次见到刘少奇的时候,两人也没有太多的交流。

谢飞和刘少奇的第一次正式的沟通是在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那时候由于路程实在太难走了,几个女红军已经迈不动步子了,于是她们便想几个人合伙雇一个民工帮他们背着行李。

于是她们便推荐谢飞去找刘少奇请示。

谢飞虽然在中央苏区见过刘少奇同志,但和他直接接触还是第一次。

由于刘少奇平时都是一副十分严肃的面孔,因此当时很多人都十分的惧怕刘少奇,谢飞也不例外。

所以谢飞来到刘少奇处,看着刘少奇严肃的面孔,一紧张竟结结巴巴怎么也说不清她们的要求。

这时刘少奇看着谢飞。笑着问:“你们是不是想雇一个民工”

谢飞连忙点头称“是”。

然后刘少奇哈哈一笑,爽快地答应了。

通过这第一次接触,谢飞才感觉到这个平时严肃刻板的工运领袖,其实是非常的平易近人。

在长征的路上,刘少奇对随行的同志都非常的关心,但是他对自己却要求严格。他有一匹老白马,但是为了减轻马的负担,刘少奇经常自己步行,只让马驮一些行李和干粮。

这些谢飞看在眼里,对于刘少奇又多了几分敬佩。

而在此后的长征途上,刘少奇也开始注意谢飞这个豪爽的女子,他看见谢飞经常不畏艰难,忙前忙后,因此经常称赞谢飞。

这一天,刘少奇又遇见了谢飞,而这时候谢飞正在生病。

刘少奇本来以为谢飞这样一个女同志,在生病的情况下可能走不动,会掉队的。但是万万没想到谢飞竟走在行军队伍的前头。

于是刘少奇惊奇地问:“阿香,你怎么走到前头来了,我还以为你会掉队呢!”

谢飞连忙回答:“首长,您好!我就是怕掉队,所以才走到前头来了。”刘少奇微笑着频频点头。

此时,看着刘少奇的这封信,谢飞回忆了起自己和刘少奇初次见面的场景,又回忆起刘少奇的为人做派,敬爱之心油然而生。

如今,邓大姐提出婚事,谢飞双颊飞红,在邓大姐的笑声中,谢飞害羞地点了点头,表示了同意。

两人的婚礼非常的简单,刘少奇和谢飞准备了一点酒和花生,在邓颖超主持下结为了夫妻。

在和少奇结婚后,谢琼香也正式改名谢飞,但人们仍习惯地叫她阿香。

瓦窑堡会议后,中央决定派刘少奇去华北主持工作,加强北方局的领导,而谢飞则陪同前往。

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设在天津法租界理惠兴的成衣铺楼上,来到天津后,这斗争环境相比较于延安,又更加严酷了一些。

在延安,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毕竟周围都是自己的同志,而在白区,地下工作环境险恶,随时有生命威胁。

当时在天津刘少奇公开身份是“周教授”,谢飞是“周太太”。

刘少奇总揽全局,管辖黄河以北的各省市党的工作,而谢飞则是刘少奇的好帮手。

每当刘少奇夜以继日地工作的时候,谢飞总会悄悄送上一杯新茶,而当刘少奇写完文章后,谢飞总是第一个读者。

在那时候,谢飞不仅要照顾刘少奇,还要负责管理机要文件,传递信件,更要保护刘少奇的安全。

有了谢飞的照顾,刘少奇免去了很多的后顾之忧,在他的领导下,华北抗日局面迅速打开,扩大了党的影响。

此时,看着刘少奇的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谢飞也非常的高兴。但是在她的心里,还有是有一些小失落。

由于参加革命比较早,谢飞没有在学校待太长的时间,因此她十分的想要继续去学习。但是眼看丈夫的工作如此繁忙,也没有办法开口。

终于在1937年11月,刘少奇接到了回延安开会的电报,谢飞陪同刘少奇回到了延安。

在刘少奇参加会议的时候,谢飞进入了中央党校进行学习,在中央党校期间,谢飞如饥似渴的学习各种理论知识。

然后在中央党校毕业后,又进入了马列学院进一步的深造。

此时的刘少奇已经抵达河南竹沟,着手开展组建中原局的工作。

不久,从马列学院毕业了的谢飞奔赴竹沟,任中原局组织科科长,协助刘少奇工作。

在河南,谢飞着力加强组织建设,开办党训班、组织发动群众、发展抗日武装、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迅速的打开了局面。

但是此时的谢飞,也在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磨难。

此时,谢飞和刘少奇结婚已经好几年了,但是一直没有孩子,这是因为在长征的途中,由于环境太过于恶劣,身体损耗过大,谢飞此时已经失去了生育的能力。

所以,每当听到别人祝他们早生贵子,子孙满堂的时候,谢飞的心里都非常的不是滋味。

另一方面,谢飞自从在延安学习归来以后,她感觉自己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想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此时的谢飞已经不再满足仅仅作为丈夫的助手而存在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夫妻两人逐渐的产生了矛盾。

最终,矛盾彻底爆发,谢飞跟刘少奇摊牌,自己要去新四军前线打鬼子,并让他另择佳偶。

1940年的秋天,谢飞主动请缨渡过长江到皖南军部去给项英送信。

但是由于日伪军封锁控制了交通要道,谢飞一过长江就回不来了,从此与刘少奇中断了联系。

而这一断,就再也没有恢复。

由于长期的分离,后来经过组织批准,刘少奇和谢飞,解除了婚姻关系。

对于两人的婚姻的分离,既有彼此性格上的问题,也有双方对于自己定位上的不同。

在刘少奇看来,婚后的谢飞,应该全力的协助自己,成为自己生活中的爱人,工作上的助手,家庭里的贤内助。

但在谢飞心中,自己是一个斗争多年,而且经历过长征的红军女战士,革命和战斗,才是自己的不懈追求和为之奉献终身的事业。

刘少奇和谢飞这两个人同样都是中国***的优秀党员,同样是信念无比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只是一个深沉如海,另一个却却热烈如火。

刘少奇的性格沉稳、内敛、寡言,而谢飞的性格却泼辣、直爽、快言快语。

在延安马列学院的时候,院长张闻天评价谢飞“八个理论家也比不上你的一张嘴”。

赤卫队长出身的她,行为干练、意志坚定,敢说敢做,敢作敢当,甚至为了内心的追求与信仰,宁为玉碎。

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此话用在谢飞身上,是一点都不假,这样刚烈和决绝的性格,注定了谢飞的命运。

在和刘少奇分开后,谢飞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革命斗争中。

这时候的谢飞,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羁绊,在 担任路东特委宣传部长兼江南社副社长的时候,谢飞带领江南社同志穿梭在水网地带,泛舟于芦苇荡中,躲避着敌人的追捕。

她和编辑们一起调查研究,亲自写评论,宣传中央抗战方针,报道抗日成果。

到了1942年底,根据组织安排,谢飞被派往浙东,担任余上县委书记、浙东纵队余上特务营政委。

此时,谢飞来到了对敌作战的第一线,在同日伪军的作战中指挥果断,有勇有谋。其中有一次战斗就消灭敌人100多人,俘虏顽军大队长以下30多人。

而谢飞麾下的特务营也由原来的200人,扩大为600多人,成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实力最强的部队。

至此,曾经的海南女孩儿“阿香”已经完全的成长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谢团长”。

建国后,谢飞已经不需要再拿着枪同敌人去战斗了。

而此时的谢飞开始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谢飞在1953年考取人大法律系研究生,谢飞研究生毕业,谢飞被周总理任命为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法学教育家。

对于谢飞来说,这又是一次新的战斗,她深知加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这副担子无论多重也要挑,自己必须要出色的完成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

此后的岁月里,在政法公安教育战线上,谢飞呕心沥血、默默耕耘,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司法干部。

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当年的学员大多数成为公检法司领导骨干,国家建设的栋梁。

1982年,中国法学会成立,谢飞被选为第一届理事。她积极工作,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在法律学术刊物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晚年的谢飞仍然继续为革命忙碌着,1984年6月,年逾古稀的谢飞就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顾问。

1991年9月,为表彰谢飞对公安、法学教育工作作出的卓越贡献,公安部授予谢飞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

这是对于谢飞女士一生奉献最好的认可。

离开刘少奇的谢飞,终身没有再次组建家庭,也没有子女。

她将自己的生命全部的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上,谢飞选择了将自己的生命进行这样的升华。

2013年,2月14日凌晨,谢飞同志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101岁。一时间举国震动,党和国家***纷纷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而谢飞老人的离世,也代表着红一方面军里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中全部都离开了人世。

从此,这些巾帼英杰,都成为了世世代代的传奇,永远的活在人民的心中。而我们,也将一直传颂她们的故事,直到永远。

杨志成的后勤工作

他是贵州人。虽然参加过多次战争,但他并不在战斗第一线,而是负责后勤。杨志成在后勤方面做得非常好。他在1928年反“围剿”中负责伤员的管理,同时还要承担这些人的医疗物资。1934年,杨志成参加了长征。1938年,因为身体原因,杨志成不得不去苏联就医。健康恢复后,杨志成加入了苏共党校。回国后,杨志成仍然做军需官。

杨志成雕像

杨志成之所以搞好后勤,是因为他在1929年跟随红军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一年。杨志成作为副官长,亲自创办了一个服装厂,他带领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制作了4000多套军服,这也是他们部队第一次穿上制服。1930年,杨志成开始对工人进行教育,这使他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此外,他还一度设立了红邮,为红军准备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和各种生活、战斗用品,整顿了后勤部队的体制,使后勤部队的制度更加严密。

这个严格的制度提高了后勤工作的效率,让红军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不仅如此,杨志成还开办了一所物流管理学院。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一些人的打击和排挤,但他还是很努力。长征期间,各种食物和药品都很匮乏。为了更好地满足战士的需要,杨志成带领团里的同志深入其他民族地区筹集物资,为红军提供各种物资。

杨志成将军的妻子是谁?

杨志成是我国著名的物流代表。抗日战争时期,杨志成将军尽职尽责地为战场上的战士们安排后勤,让他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奔赴战场。杨志成将军一生结过多次婚,有过几任妻子。

杨志成和吴道青合影。

杨志成将军的第一任妻子名叫陈春兰。和杨志成一样,她是贵州三穗人。陈春兰和杨志成的婚姻是由她父母包办的。陈春兰嫁给杨志成时,她才十九岁,而杨志成十八岁。1922年,他们的婚姻破裂了。

杨志成将军的第二任妻子吴道青是湖南耒阳人。19岁,她在井冈山嫁给了杨志成。婚后,她生了一个儿子,但后来因为战乱,儿子失踪了,吴道清也无处可寻。25年后,她突然去武汉找杨志成。

杨志成将军的第三任妻子彭慧媛是江西人。1931年她十九岁时,在瑞金和杨志成结婚。1934年10月,长征把他们分开了。

杨志成将军的第四任妻子钱家华是四川人。他们在长征途中相遇。1937年,他们在延安结婚,育有一女。后来杨志成将军再婚,因为他在苏联呆了八年没有消息。

杨志成将军的第五任妻子是唐慧文,辽宁抚顺人,职业是护士。1946年,19岁的她在佳木斯嫁给了杨志成将军。那时候,杨志成四十三岁。

这些是杨志成将军妻子的资料。

杨志成轶事

杨志成将军在中国很有名。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有句话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民间也有一些

杨志成

说到杨志成的糗事,那么

杨志成将军除了“为官清廉”,还有其他奇闻,那就是“毛主席请客”的故事。据说,1957年12月下旬,北京晚上9点半左右,杨志成夫妇乘车前往中南海。他们一见到毛主席,主席就和他们聊起家庭生活,一直聊到深夜。毛泽东邀请他们一起吃晚饭,但杨志成说他们已经吃过饭了,但毛泽东不让他们吃,说:“请随意尝尝家常菜。你喂了我这么多年,今天就让我喂你吧。”

这是

  刘伯承先后有三任妻子,分别是程宜芝、吴景春和汪荣华。其中第二任妻子吴景春在1932年失去联系,不知所终。

  程宜芝(1894—1957),刘伯承元帅的原配。1910年,刘伯承与程宜芝结婚,1912年生子刘俊泰。自刘帅离家后的二三十年间,她一直孤守在刘家的几间草屋里,与她和刘帅所生的独子刘俊泰相依为命;由于刘俊泰被烟毒伤害又患精神病。一家生计除了从刘家分得几亩薄田的租人之外,主要靠着程氏的勤耕苦织,将男人女人的担子挑在一肩,才勉强过上了半温饱的生活。共和国初,刘主政西南,托人带口信,希望与程氏一见。程宜芝知其在长征途中与汪荣华结婚。也捎去口信:“你不要回来,我也不去你那里,我对你毫无怨言,也无大困难需要你帮助解决,只望你勤勉国事,挑好老百姓给的千斤重担。我母子已得到政府照顾,成分评了红军家属,每月有五斗米补贴,不劳你分心了。程宜芝1957年病逝。

  汪荣华(1917年2月4日—2008年5月27日)女,安徽省六安县郝家集(今六安市裕安区郝家集)人,1917年2月4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 年秋,汪荣华随红四方面军主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2月入党,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5月27日17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汪荣华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的夫人。2011年10月28日上午,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将军岭上庄严肃穆,刘伯承同志和夫人汪荣华同志骨灰安葬仪式在将军岭刘伯承元帅纪念亭举行。

一、结婚纪念日金句——亲人朋友篇

1、恭喜你找到长征的伴侣,从此一生有人相依;恭喜你找到革命的伙伴,从此生活有人照看。今天你们携手一起,祝愿情天万里。

2、红烛红窗红装束,新房新户新人来。八千宾客欢声笑,双方父母开心颜。合欢之礼情悠远,琴瑟之音思无限。两颗真心锦罗帐,一片真情化春宵。祝君新婚快乐,一生恩爱。

3、相逢是种缘,茫茫人海把手牵;甜蜜秀恩爱,缠缠绵绵岁岁年;携手到白头,不离不弃相执手;祝福送新人,百年好合幸福浓!祝新婚愉快!

4、风雨中走过,看你们甘苦与共,不弃不离,感动;缘分里使然,看你们幸福美满,祝愿你们快乐到永远。

5、因为有缘,所以结缘;因为有份,所有不分;因为有爱,所有依赖;因为有情,所以温馨;因为快乐,所以幸福。愿你们牵手人生风雨,永远不离不弃!

6、长相厮守不是梦,耳鬓厮磨终成真。但愿并蒂莲花永开放,同心换得生活美如画!

7、恩爱新人盟白首,缠绵情意缔良缘,愿祝百年皆好合,一生情、一世爱、一对鸳鸯浴爱河!

8、恋爱是一阵子的事,热烈而疯狂。相守是一辈子的事,幸福而温馨。每个人的另一半,都是珠连璧合的缘,上面留着爱的印鉴,愿你们携手并肩,续写浪漫新篇。

9、愿你们真诚的相爱之火,如初升的太阳,越久越旺;让众水也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

10、感谢老天安排你们相遇,经历考验最终走到一起,幸福彼此,甜蜜延续,永生永世牵手白头,天长地久相偎相依!

二、结婚纪念日金句——夫妻篇

1、感谢你,与我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在这十年里,只有我知道你受过多少的难为,吃了多少的苦,也只有你才不会嫌弃我贫穷、寒酸,因为你爱着你,我也爱着我;

2、感谢你,一路上我们搀扶同行,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你没有扔下我,我也没有丢下你,无论艰难困苦;

3、结婚10年,我们走在路上常常一左一右,坐在一起也没什么话,但是并不表示我们已不再在乎对方,只是没有了那么的形式;

4、17年前同窗时,没有想过会成一家人。10年前的今天,我们很意外的结婚了。结婚10年,我们不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我们每天讨论最多的是教育孩子、事业前途;

5、今年的七夕节,恰逢结婚十周年纪念日,十年了,我们一起,相互包容着。感谢有你!

6、17年前同窗时,没有想过会成一家人。10年前的今天,我们很意外的结婚了。结婚10年,我们不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我们每天讨论最多的是教育孩子、事业前途;

7、结婚10年,我们朝夕相处,十分清楚对方的不足,所以才能及时互相指出。我们也最明白对方的优点,所以才能送上最恰当的赞美与鼓舞;

8、老婆,结婚十年了,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有过幸福,有过伤心,有过心痛。

9、今天我身边有一个姐姐,让我很惊讶!她和老公十九岁认识到现在恋爱五年,结婚五年已经十年的认识!真想自己也有这样的一份感情!在那时的爱情是多么幸福!可惜我的十九岁早过去了!

10、诸如结婚纪念日、牵手纪念日神马的不过是一种托词,重点在于情人间的浪漫总是借以它来达到温存曾经的美好和挖掘现在的幸福~

11、白云从不向天空承诺它的驻留,风景也不向眼睛说出它的永恒。我没太多承诺,没有甜言蜜语,只因真爱无需太多言语表达!

12、我对神许愿:愿你永远快乐。神说不行,只能四天,我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神愣了:两天。我笑:黑天白天;神惊:一天!我笑:生命中的每一天!

13、亲爱的,今天是结婚纪念日,特意准备的爱情大餐:先喝杯幸福开胃酒,在品尝凉调柔情肠,温拌真情心,爆炒激情爱,红烧不变情;还有酸甜蜜语话,最后是醉心的浓情蜜意汤!

14、有了你,我不再作孤飞于蓝天的雄鹰,宁愿停歇在你门前的那棵树上,看着你,守护你。

15、感谢你,一路上我们搀扶同行,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你没有扔下我,我也没有丢下你,无论艰难困苦;

16、情人之间需要有八个字,那就是:信任、理解、宽容、默契。现在我用这八个字来祝福我们的爱情,愿我们快乐一辈子,恩爱到永远。

17、今年的七夕节,恰逢结婚十周年纪念日,十年了,我们一起,相互包容着。感谢有你!

18、看到周围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你与我的故事,慢慢品尝我们之间的爱与恨。我想你给我一个放“心”的地方,亲爱的,感谢你陪我走过的这一年,我真的感觉非常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545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