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去世后老人能否再婚?

老伴去世后老人能否再婚?,第1张

我个人是支持老人再婚领证的。少年夫妻老来伴,伴侣和婚姻对老年人有着更加非同寻常的意义。老人有一个相知相伴的终老,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养老负担。

一、首先,爱情的需求是不分年龄的。

不管是80岁还是18岁,都有爱的冲动,爱的需求,以及爱的权利。当年有人82岁结婚,很多人议论纷纷,不看好的很多。许多年过去了,人家两口子不是过得挺好的吗?

二、再是,精神的需求是不分年龄的。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人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与社会的交流减少,更需要爱人的陪伴。人是社会的动物,是需要精神交流的,哪怕看个电视,也希望有人交流交流。

三、第三,健康的需求是不分年龄的。

对老年人来说,身体健康更是第一位的。一个人吃饭、睡觉,很容易凑合,衰老得更快。两个人在一起,互相照顾,互相督促,生活有规律有节奏。还可以一起出去散散步、跳跳广场舞什么的,保持心情愉悦和身体健康。同时可有效避免出现意外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的悲剧。

四、有研究表明,不同婚姻状况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较大影响。

有配偶的老年人在户居、供养和照料上都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因为配偶之间的互助可以减轻对子女的依赖。老年人再婚即可在生活上相互照顾、相互鼓励,使精神得到慰籍,也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堪称提高生存意义的“特效药”。

五、如果从年轻人婚姻的角度看待老年人再婚,往往理解不了老人再婚的本质。

老年人已经不可能产生像年轻人那样火热的爱情,老人的爱体现在生活中,互相照料、互相慰藉、互相供给,是回归的伴侣,所以说老年人再婚更像是纯粹的养老婚姻、生活婚姻。

结论:相伴夕阳红,也是人生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老年人有权利抓住这不多的时机,勇敢而明智地选择自己的幸福生活。真正的幸福最后总是把握在自己手里,无论年龄多大,都需要安全感和幸福感,幸福生活终究无法用物质衡量,希望老人们在晚年也能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感,勇敢而明智地选择自己的生活。

签订好婚前财产协议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十九条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许多研究已经显示,配偶会如何能影响另一半的健康和幸福——一种被称为“相互依赖”的概念。例如,在2014年一月,今日医学新闻报道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配偶患有2型糖尿病,则他们本身也极有可能患病。

这样的结果也许不足为奇的;夫妻经常生活在同样一种环境中,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生活方式相同。但是当其中一个去世之后呢?

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开始探讨当配偶一方死亡后,夫妻之间生活质量的相互依赖是否继续存在。研究结果“夫妻关系对幸福非常重要”。

该研究小组从关于欧洲退休、老龄化和健康研究(SHARE)项目中得到以下数据。它们包括546对其配偶在这项研究中死亡的夫妻,2566对在研究过程中均存活的夫妻。

研究人员对于发现参与者早期生活质量能够预测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参与者的早期生活质量与其配偶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丝毫不感到意外。

然而,他们还发现,在那些配偶已经去世的夫妻当中,早期的生活质量仍然与生存的配偶的晚年生活质量有关。这一结果即使在排除了年龄,健康和他们的结婚年份等因素之后仍然存在。

更甚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夫妻之间生活质量的相互依存程度,那些配偶已经去世的夫妻与双方都还活着的夫妻相比,并无多大差别。

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会影响到他们的配偶,即使在其去世之后

即使我们失去了所爱的人,他们仍然与我们在一起,至少是部分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夫妻关系对我们的幸福来说是何等重要,但结果也分两种情况来说——如果一名参与者的配偶在他或她去世之前的生活质量较低,那么这可能会对对方以后的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虽然研究人员无法确定该研究结果背后的原因,他们认为,缅怀逝去的爱人会激发相互依赖的想发和情感。这是团队希望在将来研究中探讨的东西。

年少夫妻老来伴,真正的到了老年,才是人生相互支撑的开始,彼此珍惜吧。

您好,根据您的提问,依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等属于个人财产。因此,老头的婚前财产属于他的个人财产,并非夫妻共同财产,所有权属于老头个人所有,和后老伴没有任何关系,并不需要后老伴签字。但还需要提醒的是,最好选择买卖的方式把房子过户给子女,父母把房子卖给子女,买卖过户需要缴纳费用与房子的居住期限有关,买卖过户的税费就是房子总价值的15%,如果房子的总价值是200万,住满5年后,将支付3万块钱的税费。根据房产新规,一旦涉及到过户房子的交易,只要出现房子升值,那么继承和过户的这两种形式,还要再多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房子的价格是200万,但是后期是通过300万进行买卖的,那么将支付20万元的税费。从现实角度,长远考虑,继承父母房子的时候,选择买卖才是最划算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2020年5月3日,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最悲痛的一天。这天凌晨,他风雨相伴60年的老伴张曼茹,不幸在北京因病离世。

老伴走了,将胡松华推入悲痛的深渊。这两年他是怎么走过来的?而今胡松华的晚年生活状况怎样?

胡松华上世纪50年代就成名了,他首唱的《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马儿呀快快跑》《丰收之歌》《森吉德玛》等歌曲,影响了几代人。

他还为**《阿诗玛》录唱了“阿黑”的全部歌曲,这也给他带来巨大的声誉。

胡松华1930年12月出生于北京,父亲是一位老中医,母亲是家庭主妇。胡松华下面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弟弟就是海政歌舞团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胡宝善,侄子胡军是大名鼎鼎的演员。

小时候胡松华上过4年半私塾,后在北京香饵胡同读完了小学。

胡松华7岁开始学习国画,曾跟随赵梦珠、毓远先生学习绘画,从小学到中学胡松华的画作多次在全国获奖。

因书画出众,胡松华从北京市5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

那时胡松华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1949年他从华北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华北大学第三文工团担任美工。

1950年,中央访问团开始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文艺调研和编演,胡松华被选为访问团成员,这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因接触众多少数民族的歌舞,胡松华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跟随郭淑珍、娄乾贵、杨比得等教授学习声乐。

1952年,胡松华还跟随上海声乐研究所的林俊卿博士学唱意大利美声,这为他走上音乐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胡松华被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

上世纪50年代,胡松华就因演唱《森吉德玛》《丰收之歌》开始在全国成名。

1963年,胡松华为中国首部音乐故事片《阿诗玛》中的“阿黑”,录制了全部的唱段,这进一步打开了他的知名度。

胡松华在《阿诗玛》中演唱的《马铃儿响来玉鸟唱》《阿诗玛,你在哪里》《一朵鲜花鲜又鲜》等唱段,至今还深受歌迷的喜爱。

但真正让胡松华大红大紫的,是他在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演唱的《赞歌》。

当时胡松华被安排在《东方红》第四场,准备演唱《松花江上》。因为第五场和第六场之间缺一首气势磅礴的歌曲作为过渡,相关领导便将胡松华从第四场调到了第六场。

当时也没有具体的歌曲,让胡松华自己准备一首歌。

胡松华从剧团赶回家,连夜作词作曲,创作出了歌曲《赞歌》。第二天,他将歌曲交上去后,相关领导审核后一致认为不错,就让胡松华在第六场唱这首歌。

《赞歌》前面的一个节目,是京剧水旗表演,上百位演员挥动旗帜很有气势,接下来再美的歌曲也会被淹没。

于是胡松华便在《赞歌》前面加入4句蒙古长调,让高亢悠远的歌声,一下子将观众吸引住了。

而今58年过去了,《赞歌》依然有着非凡的生命力,经常在大小晚会上演唱。

2019年,《赞歌》还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早在1960年,胡松华就与同事张曼茹结婚了。张曼茹祖籍辽宁兴城,1936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在四川长大,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

1949年,张曼茹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舞蹈团,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担任独舞演员。

胡松华比张曼茹大6岁,两人于1953年去大西南演出时相识。

当时的张曼茹身材苗条,明眸皓齿,她表演“苗拳”,那份飒爽英姿深深地刻进了胡松华的心里。胡松华亲切地叫她“小鬼”,这一叫就叫了几十年。

在云南香格里拉,胡松华与张曼茹骑马骑牛经过崎岖的山路,向四川甘孜进发。

因为胡松华用嗓过度,结果导致嗓子嘶哑红肿。张曼茹将团里发给她的两个广柑留下来,偷偷拿给胡松华吃。

50年代的爱情含蓄而深沉。有一次,胡松华与张曼茹在招待所里说话,听到走廊里传来同事的脚步声,害羞的张曼茹跳窗户跑了。

在四川康定地区演出时,张曼茹胃口不好,胡松华悄悄给她买了一碗馄饨,这温暖了张曼茹一辈子。她觉得那碗馄饨是世界上味道最鲜美的。

几个月后演出结束,胡松华与张曼茹确定了恋爱关系。

1954年,张曼茹由国家公派赴蒙古学习舞蹈。出发前,胡松华送给张曼茹一双马靴定情。他问张曼茹:“你以后会变心吗?”

张曼茹摇了摇头:“我这辈子只认定你,心里再也装不下别人。”胡松华心里甜滋滋的。

张曼茹去蒙古国深造不久,胡松华被派往新疆阿尔泰地区演出。

那里与蒙古国只隔着一座阿尔泰山,为表达思念,浪漫的胡松华写了一首散文诗,然后将它叠成蔚蓝色的小纸船,并插上一朵玫瑰花。

胡松华将小纸船放到阿尔泰河里,让它随河水东流,然后漂到蒙古国,希望张曼茹能看见。

后来胡松华80岁时,与74岁的张曼茹在北京电视台《光荣绽放》栏目做嘉宾。

张曼茹将丈夫的散文诗打印出来,胡松华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朗读:“我在祖国边陲阿尔泰草原上放歌,你在邻国阿尔泰牧场为牧民起舞。此刻,你我仅相隔一座山,近离咫尺却不能见面……”

这是胡松华从心底发出的声音,白发苍苍的张曼茹听得热泪盈眶,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被他们浪漫的爱 情感 动了。

1962年,张曼茹怀孕了。不久她参加汇报演出,需要跳高难度的舞蹈。为了事业她打算割舍宝宝,后来周总理知道了,委婉地批评了团领导。

最终团领导没有安排张曼茹再参加演出,让她安心孕育宝宝。

1963年,胡松华与张曼茹的大女儿降生,几年后他们又诞下了小女儿。由于胡松华和妻子工作忙,母亲和岳母轮流来家里照顾孩子。

那时胡松华与妻子演出都是本职工作,没有额外报酬,他们也靠微薄的工资生活。

夫妻俩要养两边父母,要养两个女儿,经济并不宽裕。张曼茹自己动手给女儿做衣服、鞋子。胡松华去外地演出时,本来可以坐卧铺,但他买硬座,用省下的差价给女儿买点水果。

张曼茹也是优秀的舞蹈演员,在大型史诗《东方红》的《赞歌》一曲中担任领舞,闻名全国。

1980年,胡松华夫妇在北京、天津两地举办《胡松华、张曼茹独唱独舞晚会》,引起巨大的轰动。很多主流媒体做了报道,称两人是一对珠联璧合的艺坛伉俪。

不仅如此,胡松华还创作改编了一系列少数民族歌曲,主要有《马背上的祝愿》《高原酒歌》《欢腾的苗山》《我家墙上挂满刀》等,深受歌迷的喜爱。

1990年,胡松华退休了,他的两个女儿在珠海定居。女儿没有继承父母的衣钵,而是从事艺术教育工作。

父母退休后,女儿将他们接到珠海养老。那时珠海房价很便宜,女儿单独给胡松华夫妇买了一套三居室。

1992年,胡松华为回馈全国各少数民族对自己的艺术滋养,决定拍摄多民族电视音乐片《长歌万里情》。他将想法告诉妻子,张曼茹非常支持。

因为没有资金,夫妻俩便将北京的祖宅卖了,然后赴全国各地拍摄音乐艺术片。他们走遍了全国各地,历时3年,行程7万公里,终于拍摄出12集大型音乐艺术片《长歌万里情》。

张曼茹担任制片主任,胡松华是导演和演员,夫妻俩在拍摄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

经费短缺时,他们一天只吃一包方便面度日。路过无人区,还面临着生命危险,胡松华和妻子生死与共,与死神擦肩而过。

1995年,张曼茹高烧到39度,依然带病工作。胡松华一边照顾妻子,一边掉眼泪。

《长歌万里情》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巨大的反响,胡松华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随后胡松华与妻子回到珠海,女儿对胡松华说:“爸爸,您忙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就安心享受生活吧。”但胡松华闲不住,只过了两个多月的安稳生活,又开始“折腾”了。

他接触过不少少数民族的孩子,他们颇有音乐天赋,可由于条件限制,没有机会学习音乐。2000年,胡松华在一位企业家朋友的帮助下,在珠海成立了胡松华音乐艺术研究室。

他与老伴从全国各地少数民族的孩子中,选了10名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将他们带到珠海,免费进行音乐教育,学制3年。

孩子们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吃住都免费。胡松华教孩子们声乐,张曼茹教他们舞蹈,夫妻俩还请专业老师给孩子们上课。

10个孩子在珠海开销很大,因为资金短缺,胡松华夫妇将自己的退休工资都垫进去了。有段时间,他们经常去女儿家蹭饭。

2003年,这10个孩子毕业了,都被当地的艺术团体录用为专业演员。看到孩子们有好的前途,胡松华和老伴很是欣慰。

鉴于胡松华在歌坛的地位,经常有演出方请他演出,可他远在珠海很不方便。

于是2004年,胡松华和妻子不顾女儿的挽留,回到北京。

胡松华经常参加演出、 社会 活动,平时在家里练书法。张曼茹也发挥余热,为一些文艺团体创作舞蹈作品。

2009年,张曼茹荣获卓越舞蹈艺术家称号。

从2010年开始,张曼茹应邀为系列故事音乐电视片《环抱大天地》创作舞蹈作品。那时她血压偏高,心脏不好,仍带病坚持工作。

2015年10月,《环抱大天地》在电视台播出,张曼茹却晕倒在家里。

胡松华将妻子送往医院,经急救张曼茹转危为安。此后几年间,张曼茹经常在医院进进出出,平时还要服药。

胡松华推掉演出,一心一意在家里照顾妻子。2019年2月4日除夕之夜,胡松华参加央视春晚,与李光曦、于淑珍、德德玛、关牧村等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张曼茹在电视机前收看央视春晚,看到丈夫出场她格外激动。

这年9月13日,胡松华的弟弟胡宝善,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

胡松华与弟弟感情很深,弟弟走了,他很是伤感。谁知2020年5月3日,83岁的张曼茹又因病在北京去世。

这时,胡松华与老伴整整结婚60年,老两口走过了银婚、金婚,相濡以沫,风雨与共。

老伴离世,将他推入巨大的悲痛深渊。尤其是老伴刚走那半个月,胡松华的情绪格外低落,经常在家老泪纵横。

侄子胡军几次过来看望伯父,引领他倾诉。胡松华胃口不好,胡军让妻子在家里熬好米粥,然后带过来让伯父喝。

两个女儿更是牵挂胡松华,2020年7月,女儿将胡松华接到珠海,用爱和孝心帮助父亲疗伤。

她们陪伴父亲去海边散步,在家里播放父亲的歌曲。女儿还将胡松华和母亲的100多张照片,做成了一本电子相册。

这100多张照片,串起了胡松华与张曼茹60年的感情岁月,他在记忆中重温与妻子浪漫、艰难、恩爱的时光。不知不觉中,胡松华内心积聚的悲痛有所缓解。

2021年2月26日,胡松华应邀参加央视元宵晚会,与李光曦、田华等演唱歌曲《到人民中去》。

此后,胡松华留在北京,两个女儿轮流来北京照顾他。

2022年,胡松华已经92岁了。他精神矍铄,说话口齿清楚,思维活跃,丝毫看不出是一个90出头的老人。

他偶尔参加 社会 活动,平时在家里健身,练书法,有时还帮女儿做饭。

老伴走了,胡松华虽然内心有痛,但表现得很坚强,晚年生活平静安稳!

“细品名人”点评: 胡松华德艺双馨,人品艺品俱佳,他活跃在歌坛数十年,从没有传出过绯闻。

他与老伴结婚60年,也相爱60年,这在演艺圈中并不多见。张曼茹虽然很优秀,但知名度和事业的高度不及胡松华,可胡松华从没在妻子面前表现出优越感,更不咄咄逼人。

在家里,他就是普通的丈夫和父亲,给妻子和女儿撑起一片绿荫。

胡松华是男人学习的榜样,其艺品艺德值得很多演员学习!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870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