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庚帖怎么书写?横式有范文吗?

结婚庚帖怎么书写?横式有范文吗?,第1张

1合婚庚帖是什么

旧时候,受封建思想的约束,男女婚配不会直接见面,而是由父母由媒人代为挑选,相亲后,如双方都同意,便会交换庚帖,旧时婚俗习惯就是这样,双方姓名、籍贯、生辰八字及祖宗三代姓名的红色柬帖。

这份庚帖就相当于一个婚姻保鲜一样,证明男愿娶,女愿嫁。双方庚帖互换以表示向其求婚或定婚。

合婚庚帖在古代也被称为是八字庚帖,嫁娶必做之事就是合婚,而庚帖上将双方将子女出生的年、月、日、时采用干支的八个字,俗叫 “生辰八字”,标明得一清二楚。而在当时交换庚帖还有一些风俗讲究,如男方要用钗、钏、果表明诚意。

女方则要礼貌性的用笔墨纸砚作为答谢。而这种风俗习惯在古代盛行,现代社会已经少有人还在沿用这种方式了。

2女方庚帖格式怎么写

庚帖用词非常讲究,抬头、结尾部分通常都有“百世芝兰”、“天作之合”等吉祥祝福用语。对促成男女双方婚姻的媒人,用语也很文雅,称之为“冰人”、“大月老”,显得很文明。其格式一般为: 天作之合

男(女)命庚帖

谨将小儿(女)三代年庚开列于后:

曾祖,祖父,父亲,儿(女)名,行,属相,年月日生。

今凭大老月翁先生作线,与阁下令爱(郎)结为婚姻,永偕伉俪之好。

姻眷弟顿首

冰人

同押

年月日庚书大吉大利

有时为了制造喜庆气氛,男方除填写生辰八字外,还故意在庚帖上出上联,送到女方家让对下联。这种对联都是老对联,大家都很熟悉,马上就能对出,若是男方即兴编的上联,女方接到庚帖后,还得搜肠刮肚对下联,不免怨嗔未婚夫多此一举。

庚帖是互相送的,俗称“换龙凤帖”,洛阳民间也称为换书、换启。有的人迷信,收到庚帖后,会将其压在灶神龛香炉下放三天三夜,其间未见不祥之兆,方可认同此桩婚姻。

1、正门上是贴的实心的喜字,正反面都要贴,最好是双数,话说不贴的话就是空欢喜一场。其他的正门贴就可以,大小不同。窗户和镜子可以贴专门的窗喜,或者那种刻花的喜字。电器,门窗,家居,床头新人结婚,男女双方家里门外都要贴大红喜字。这贴喜字,在中国是有些讲究的。

2、男方贴喜字,应该从外向家里贴,如果是住小区,那就从小区大门口开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贴,但最好所贴的喜字总数为双数。

3、女方帖喜字,那就是从家里往外帖。贴法的讲究,也是尽量路两边对称着贴,总数为双数。图个喜庆吉利。

4、至于室内的喜字,可以结婚头天晚上贴好,这个根据自己家里的情况,在合适的地方贴就行,一般是迎门一张,客厅窗上两张,卧室门一张,卧室窗两张,餐厅处也可以贴。

1 结婚日贴怎么写

下面我按照邀请人分类,收集了一些喜贴文字,供新人们参考。

1、家长出面

1)文言体——男方

谨择X年X月X时为小儿XX授室寅备喜酌

敬候

X府XX阁下 玉趾

恕套

XXX鞠躬

2)文言体——女方

谨定X年X月X时小女XX与XX君结婚治筵

敬请

X府XX阁下 玉赐

恕套

XXX鞠躬

3)传统体——男方

XXX先生/女士: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264626633

小儿XXX与XXX**结婚,谨订于X月X日X时喜酌

候教

XXX暨男XXX鞠躬

席设XX饭店XX厅

恕不介催

4)传统体——女方

XXX先生/女士:

小女XXX将于X月X日于归,谨订于X月X日X时谈酌

候教

XXX暨女XXX鞠躬

席设XX饭店XX厅

恕不介催

5)现代体——单方面

亲爱的XXX先生/女士:

X月X日X时是我们的儿子(女儿)XXX与XXX**(先生)举行婚礼的时刻,我们热情地邀请您和家人,与我们在XX饭店XX厅共同庆祝他们的结合。您的出席将是我们的荣幸。

敬请

光临

男方(女方)家长XXX

XXX

6)现代体——两家共同出面

谨订于XXXX年X月X日X时为我们的孩子

XXX与XXX举行婚礼

席设XX饭店XX厅

恭请阖府出席

新郎家长:XXX,XXX

新娘家长:XXX,XXX

7)西文体

XXX先生与XXX女士

邀请您大驾光临

他们的女儿(儿子)

XXX**(先生)

XXX先生(**)

的婚礼

XXXX年X月X日

X时

XX地点观礼

并于

X时

于XX饭店XX厅设宴

2 结婚怎样写婚单

你好! 结婚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

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现在也叫礼单,没有固定格式,一般是用附图从右到左写,礼品从大到小详细填写! 国婚嫁习俗中,男女订婚或结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财物就叫作聘礼,也称彩礼、聘财、财礼。

但古人一般也把彩礼称为“花红”,如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说甚一家一计,又无羊酒段匹,又无花红财礼。”又《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太守分付花红羊酒鼓乐,送到他家。”

但是,彩礼为什么又称花红呢? 先来说说我国古代婚礼仪式,古籍《礼记昏礼》上载∶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另《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

也是“彩礼”习俗的来源。 “六礼”即六个礼法,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

俗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另《梦梁录卷二十》∶“婚娶之神,先凭媒氏。”

因此,媒人是缔结婚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纳采俗称“定亲”,就是当儿女婚嫁时,由男方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方提亲。

男方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近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方;女方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 问名也称“生庚”,俗称“八字”。

女方同意男方提亲后,女方家长将女儿的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等,书写在红帖子(庚帖)上,给男方带回。男方收到后请算命先生“合八字”问卜吉凶,决定双方八字是否适合无冲煞,或将女方“八字”放在灶君前,若太平无事的就是八字相合。

合者择日期送求婚帖子,否则须将“庚帖”退还女方。 纳吉又称“过文定”,在《仪礼士昏礼》上载∶“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

即男方问名后,若是结果是吉兆,双方八字没有相互冲克,同时要向女方报喜,婚事就算初步议定了,就是俗称的“订盟”、“订婚”。 纳征又称“纳币”,是六礼中最关键的一项。

《仪礼士昏礼》载有∶“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就由媒人给女方纳送聘礼、聘金、礼金以成婚礼,所以俗称为“完聘”、“大聘”或“过大礼”,此时女方需回礼。

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请期又称“乞日”,就是男方择定结婚良辰吉日,并征求女方同意,俗称“提日子”或“送日头”。

亲迎或迎亲,是古代婚嫁仪式中最复杂、重要的仪节,是女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民间俗称为“迎娶”。

结婚当日,新郎依礼先往女方家。女方家长在门外迎接,进入女方庙堂之后,拜祖先,接着新娘出房门,新郎偕同新娘一起载往男方的家里。

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 后世在谈论婚嫁时,常常把六礼和三书一起搭配沿用,三书分别是“聘书”、“礼书”、“迎书”。

“三书”的作用应是古人为保障婚姻所立的有效文字记录,但“三书”并非周制昏礼。 聘书是订亲的文书,在纳吉(过文定)时用,男方交给女方的书柬;礼书则是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就是礼物清单,详细列记礼物的种类和数量;迎书是迎娶新娘时用的文书,就是在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的。

其实这种古礼早已被化繁为简了。到南宋时,六礼被并为三礼,依序为纳采、纳征、迎亲。

到了清代又再简化为二礼,只留了纳征与迎亲。而在现代婚礼习俗中,三书六礼的纳征是被保留比较完整和较受重视的传统礼节了。

在三书六礼的繁杂婚嫁礼节中,送礼和回礼是所有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所有的礼物都要插金花、披红绸,而簪花挂红则象征着喜庆吉事,所以习称彩礼为“花红”。 从古代的婚礼仪节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是十分重视婚姻的,反观现代人对婚姻采取的却是“合则来,不合即分。”

的轻率不负责态度,对婚姻不够重视,因此往往造成了许多家庭悲剧,这不也是道德的败坏吗? 。

对月贴是古代中国婚礼中的一种习俗,表示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和祝愿。对月贴通常在新郎和新娘成婚的前一天晚上,由女方的家人写好,然后在婚礼当天早上送到男方家中。

对月贴一般由红纸或红绸制成,上面写着一些吉祥的话语和祝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对月贴祝福语:

1 龙凤呈祥,日月同心。

2 缘定三生,情比金坚。

3 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4 平安幸福,甜蜜美满。

5 牵手一生,相爱永久。

6 喜结良缘,天长地久。

7 喜庆佳缘,幸福美满。

8 恩爱百年,家庭和睦。

在写对月贴时,需要注意文字的格式和用词的得体性,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340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