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孝庄皇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

历史上孝庄皇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第1张

应该是没有的,历史上有孝庄皇太后下嫁给多尔衮一说。这是一桩历史谜案。我不同意此说。尽管满族有父死则妻其母后、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但是入主北京的皇室上层则已完全汉化,他们以汉族儒家的礼教传统作为行动的指南。这样做会被视为**。尤其是皇太后更不敢明目张胆地公开下嫁,福临这一关也不可逾越。

然而,为什么却出现了这种流言了呢?我想,这同当时孝庄皇太后对多尔衮的态度有关。有这样的记载:“[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还有一点其他的朦胧记述。这些记述都不能确认皇太后下嫁。要知道,如果皇太后真地公开下嫁,那应该是轰动全国的大举动,不能像老百姓家那么简单随便。但是我想,由于形势所迫,皇太后不得不同多尔衮保持一种特殊的暧昧关系,倒是极有可能的。“又亲到皇宫内院”的记载,我们是不是可以作这样理解呢?流言是不是来源于斯呢?当然,这也许是无根的瞎猜。

月9日12:45cctv10百家讲坛北京市骨干教师纪连海将会揭开《多尔衮与孝庄青梅竹马关系之谜》不妨看看!

小说里面的内容主要都是民间传说,没有真实历史的考证,在清宫档案里面有详细的介绍

你可以看一下,[CCTV-国家地理-清宫秘档]0917探索·发现_清宫秘档(03)太后下嫁之谜

太后下嫁之谜

“太后下嫁”之说

李国荣

连载: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李国荣

河北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群山环抱,苍松掩映,乃清初顺治皇帝亲点的“万年吉地”,清代在这里先后修建了九座帝后陵和五座妃园寝,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位皇帝和众多后妃。今天,清东陵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进入陵区,人们首先看到的是昌瑞山下一座孤立于风水墙外的陵园。仔细观览,于残垣 [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断壁间仍可发现其规制相当特殊。该陵没有马槽沟、玉带河和券桥,但陵前建有神道碑亭。进入大门,但见其三座门位于享殿之前,隆恩殿已拆,仅存基址。有资料及旧照片显示该殿并非帝后陵中常见的歇山顶,而是规格更高的重檐庑殿顶,突显陵主的高贵尊崇。这就是昭西陵,陵中安葬的是清初有名的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顺治皇帝的亲生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历经数朝,竭力辅佐儿孙两代幼主,定鼎天下,死后累加谥号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受到清室顶礼尊崇。她是清东陵安葬的辈分最高的人,但为什么却被置于风水墙之外呢?这就牵出了清初第一大疑案——太后下嫁。

据野史记载,清朝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总揽朝纲,“出入宫禁,时与嫂侄居处,如家人父子。”而孝庄太后时当盛年,寡居无欢,认为多尔衮功高天下,又将帝位让给了她的儿子,忠心辅政,除非自己以身报答,不足以极其功,于是委身相事,借以笼络多尔衮。不久,多尔衮的妻子亡故,于是朝中范文程等大臣乘机鼓动皇太后与摄政王合宫,正式结婚,双方自然都很乐意。定下婚期后,就以顺治小皇帝的名义颁诏天下,宣称“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所司预办。”就这样,皇太后纡尊降贵,公然下嫁给了小叔子,摄政王多尔衮成了幼帝顺治的继父,其名号称为“皇父摄政王”。诏书中说得倒也直白,年轻的皇太后终于难守空闺,红杏出墙,自愿下嫁给刚刚丧妻的多尔衮。甚至有些小说中称,早在皇太极在世时,庄妃已与多尔衮两情相悦,暗渡陈仓了,此时结婚,终使两人夙愿得偿。

据说,礼部为操办这次婚礼,还专门搞了一套特殊的婚礼仪规,洋洋六大册,称为《国母大婚典礼》,极为隆重,中外文武百官都上表称贺,蔚为盛事。就连远在浙东海岛上的南明抗清名将张煌言也风闻此事,特意写了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这就是说,太后的寿酒变成了婚宴的喜酒。

但是,多尔衮死后,旋即被人告发谋逆,遭到无情的政治清算。孝庄的地位却越来越尊崇,由皇太后而太皇太后,自己反思起来也觉得改嫁一事荒唐,对不起前夫皇太极,无颜相见于地下。所以,她不愿死后被送回盛京与太宗皇太极合葬,才嘱咐孙子康熙,将其葬于东陵。该陵建于风水墙外,即寓有贬抑之意,要罚她给皇家看守门户。如此等等,传说不一而足。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普通的民间寡妇茹苦守节,会受到表彰,立牌坊。如若再嫁,则难免遭到亲邻的非难物议。何况作为尊贵的皇太后绣球重抛,梅开二度,当然是惊世骇俗的旷古奇闻。此说一出,即广为流传,到民国初年便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举凡谈前清掌故,莫不津津乐道,几同信史,以致后来有不少学者批评《清史稿》未能“秉笔直书”此事,为其阙失之一端。

太后果真下嫁了吗?要解开这桩清初第一大疑案,就得先谈谈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

孝庄其人其事

李国荣

连载:清宫档案揭秘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李国荣

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或译作本布泰),野史传说中说她名叫大玉儿实在没有根据。她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二女儿。科尔沁蒙古较早就归附了后金,并与后金联姻,以巩固双方的政治联盟关系。后金天命十年(1625)二月,时年十三虚岁的布木布泰由哥哥吴克善伴送至后金新都辽阳,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三十四岁的皇太极为侧福晋,也就是偏房。而早在11年前,她的亲姑姑哲哲已嫁与皇太极为正房大福晋,九年以后的天聪八 [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年(1634),已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又娶了她的姐姐海兰珠,于是姑侄三人同事一夫。

婚后,布木布泰接连为皇太极生下三个女儿。天聪三年(1629)生皇四女,后来受封为固伦雍穆长公主;天聪六年(1632)生皇五女,后来受封为固伦淑慧长公主;次年,又生下皇七女,后来受封为固伦端献长公主。三位公主,成年后分别嫁与蒙古贵族弼尔塔哈尔、色布腾和铿吉尔格。

到了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称帝于盛京(沈阳),同时建立后宫制度,在其众多妻妾中分封了五宫后妃。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居次西宫——永福宫,皇太极颁给她的册文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写成,文辞简约:“……兹尔本布泰,系蒙古廓尔沁国之女,夙缘作合,淑质性成。朕登大宝,爰仿古制,册尔为永福宫庄妃。尔其贞懿恭简,纯孝谦让,恪遵皇后之训,勿负朕命。”庄妃的姑姑哲哲当然是正位中宫为皇后,比庄妃后入宫的姐姐海兰珠被封为宸妃,位居东宫——关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其他两位西宫麟趾宫贵妃、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原为察哈尔蒙古林丹汗之妻,皇太极征服察哈尔部后娶之,并做这样的安排,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此,在后宫中,庄妃姑侄的地位是最突出的,除姐姐宸妃最受恩宠外,最年轻的庄妃也是比较受宠爱的。特别是崇德三年(1638)正月,宸妃所生被皇太极视为皇嗣的皇八子夭折,庄妃恰逢时机地于两天后生下了皇九子福临,更加抬升了她的地位。

清代官书称庄妃曾“辅佐太宗文皇帝”,但在太宗皇太极时期,年轻的庄妃还不大可能在政治上有多少展露与作为。只有民间盛传“庄妃劝畴”的故事,为后来“太后下嫁”之说作了铺垫,似乎这位聪明美丽的庄妃娘娘惯施美人计。崇德七年(1642),明清松锦大战,关外明军的最高统帅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被俘,被押解到盛京。皇太极迫切希望洪承畴能够归降,为其所用,遂派范文程等一干汉族官员轮番前往劝降。但是,洪承畴似乎意志很坚决,不为所动,在狱中绝食等死,急得皇太极一筹莫展。一天夜里,牢门轻启,庄妃飘然而至,手进参汤,一席话打动了洪承畴,使其回心转意,拜倒在石榴裙下,归降了大清,后来为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故事被很多文学作品演绎得很生动。但是据史书记载,洪承畴被俘之初拒不投降,却被皇太极抓住了他的思想弱点,亲自出马招降成功。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1643年9月21日),征战一生的皇太极因病身亡。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朝中出现了权力真空,造成诸王争位的混乱局面。最终,各派达成妥协,立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这时福临的生母庄妃作为五大后妃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八月二十六日(10月8日),福临即位登基,改年号为顺治,庄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顺治虽然是个任性的皇帝,但在孝庄的督责下,各方面的学业还是比较优秀的。在他亲政后,孝庄仍时时告诫规劝其言行,使得他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可惜顺治英年早逝,孝庄于皇孙中亲自选择了不满八岁的玄烨继承帝位,自己再一次担负起保护、教化幼帝的重任,而其地位则进一步升为太皇太后,徽号累加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孝庄对康熙非常疼爱,幼时即将其留养膝下,并将贴身侍女苏麻喇姑拨出,专门照料服侍他。当然,孝庄对康熙的教育也十分严格。康熙后来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规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在康熙初年复杂的政局中,孝庄以自己的影响平衡着各种关系,尤其是她并没有继续从其母族博尔济吉特氏中挑选皇后,而是亲定首辅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以索尼牵制专擅的辅政大臣鳌拜,体现了其政治家的胸襟与识见。康熙后来成功铲除鳌拜,也是与孝庄的支持分不开的。康熙没有辜负祖母的苦心和期望,很快成长为一代有作为的英主。他对孝庄也极尽孝道,祖孙感情极为深厚,晚年的孝庄是很幸福的。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孝庄以七十五岁寿终。弥留之际,她嘱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康熙遵嘱,并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三年(1725),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昭西陵与昭陵遥相呼应,实乃一而二、二而一,若将其圈入东陵风水墙内,反而形成阻隔。因此,该陵建于风水墙外乃顺理成章之事,毫无贬抑之意。

多尔衮生前身后

李国荣

连载:清宫档案揭秘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李国荣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为太宗皇太极异母弟。据说多尔衮相貌最像其父,深得父亲喜爱,努尔哈赤曾有意将其作为自己的汗位继承人。但是,当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的母亲大妃乌喇纳拉氏被逼殉死,不满十五岁的多尔衮当然无力争夺汗位。在皇太极时期,年轻的多尔衮作战勇敢机智,很快以其卓越的战功、出众的才干和对兄长皇太极的忠心,超越几位兄长,被封为睿亲王,领正白旗,参决军国大事,并娶了庄妃的妹妹为妻。

当皇太极去世以后,再次出现皇位之争时,很快就形成了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两派的严重对立。双方都握有重兵,多尔衮有两白旗的支持,豪格则有两黄旗的拥护,一时间剑拔弩张,各不相让。但是双方又各有顾忌,一旦刀兵相见,血溅朝堂,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最后,在五大臣会议上,多尔衮审时度势,拒绝了拥戴者对自己的推荐,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年幼的福临继位,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此议得到各方认可,既然立的是先帝之子,两黄旗大臣也无话可说,于是诸王大臣盟誓效忠,从而避免了在明亡前夕的关键时刻清王朝内部的分裂和相互残杀。多尔衮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却在粉碎政敌豪格皇帝梦的同时,大大强化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成为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几个月后,多尔衮敏锐地抓住时机,接受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请求,亲率大军入关,击败刚刚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一举占领北京。顺治元年(1644)九月,奉迎两宫皇太后和幼帝福临入京,定鼎中原,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梦寐以求的夙愿。在分兵南下继续征战的同时,他又取法于前明,制定各种内外制度。多尔衮总揽朝纲,尽心王事,在明清王朝更替的历史中起了重要作用,其权势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称号由“叔父摄政王”进为“皇叔父摄政王”,直至“皇父摄政王”,等于就是太上皇了。不过,多尔衮还是清醒的,他时时告诫诸王大臣不可谄媚自己而不尊朝廷,不尽忠皇上。

然而,功高天下的多尔衮并不长寿。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塞外,于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病死于喀喇城(今河北滦平),年仅三十九岁。灵柩回京时,顺治皇帝亲率诸王大臣出城跪迎。顺治发布哀诏,追怀其功德:“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我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不幸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时以疾上宾,朕心摧痛,率土衔哀,中外丧仪,合依帝礼。”接着,又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追封其元妃为“义皇后”,夫妇一同升祔太庙祭享,即视同一位真正的皇帝,极具哀荣。

但是,当年帝位之争造成的矛盾在压抑多年后终于爆发了。多尔衮当政时,威信自专,对待政敌豪格不公,于顺治五年(1648)将其迫害致死,对当初反对过自己的两黄旗大臣打击压制,致使一些人对多尔衮极为愤恨,却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多尔衮一死,他们翻身的机会就来了。顺治八年(1651)二月,有人揭发多尔衮生前曾制有八补黄袍等物,于是诸王大臣群起攻击,称多尔衮专擅,有谋逆之心。刚刚亲政的顺治马上下诏,将多尔衮削爵,撤出宗庙,开除宗室,追夺所有封典,籍没家产人口入官,其养子多尔博归宗(多尔衮无子,抚其弟多铎子多尔博为嗣),更有甚者,还将多尔衮陵墓平毁,鞭尸示众,并砍掉脑袋。短短两个多月内,多尔衮的名誉有了天壤之别。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沉冤一百多年以后,多尔衮才得到彻底平反昭雪。乾隆皇帝专门发布诏谕,肯定多尔衮首先统兵入关,“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并称每览《实录》中所载其言行,“未尝不为之坠泪,则王之立心行事,实能笃忠荩、感厚恩,深明君臣大义,尤为史册所罕觏”,断然否定了多尔衮有谋逆之心,“实为宵小奸谋,构成冤狱”。因此,下令将多尔衮复还睿亲王封号,并追谥为“忠”,补入玉牒,仍令多尔博一支承嗣。多尔衮作为非常时期的一位非常人物,其生前身后的非常际遇终告了结。

“太后下嫁”疑案辨疑

李国荣

连载:清宫档案揭秘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李国荣

这一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境遇既然如此,太后下嫁之说显然难以成立了。如果孝庄确实曾下嫁多尔衮为妻,无论是与多尔衮两情相悦而自愿下嫁,抑或是出于笼络多尔衮以保护顺治而勉强委身,都难以出现多尔衮尸骨未寒即遭陷害清算的结局,因为批倒批臭多尔衮,对于孝庄和顺治母子的名誉尊严都大有损害,相反,继续维护多尔衮的名誉,才是孝庄和顺治有利的选择。

几十年来,不少历史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严肃的研究和考证。著名清史学家孟森先生首先驳难,在其《太后下嫁考实》一文中对下嫁之据辩驳甚力,指出不仅下嫁为虚,甚至两人连同居关系都不存在。继其后者,仍不断有人撰文,否定者有之,肯定者有之,或认为虽无下嫁之名,至少有同居之实,观点仍难以统一。推原其故,在于现有证据之不足,以及各人解读之不同。

野史中所载的大婚恩诏,显为文学笔法,系好事者杜撰,自不足信。也有人声称,清末宣统之际在内阁大库检得过太后下嫁诏书,但却无人佐证其事,现存清代档案早已经过整理,迄未发现这一诏书,所言亦难以为据。

张煌言确实写了那首《建夷宫词》,但不能奉为信史。张煌言本为抗清名将,后来兵败被俘,誓不降清,惨遭杀害,他的许多诗文都是表明反清复明志向的。或许,顺治七年正月,多尔衮娶了其侄妇肃亲王豪格之妻也姓博尔济吉特氏,与两宫皇太后同姓,而且是孝庄的妹妹,以讹传讹,张煌言听说后,就信手写入诗中,甚至有意加以歪曲,借以讥讽贬斥清宫没有伦理道德,也未可知。

传闻的依据之一是多尔衮“皇父摄政王”之称号——多尔衮既非皇帝,又不是皇帝之父,既称“皇父”,则必然是娶了皇帝的母亲。其实,多尔衮的称号,是一步步抬高的。顺治元年(1644)十月,即顺治帝被迎入北京再次举行登基大典后,多尔衮因功被封为“叔父摄政王”,共同辅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被封为“辅政叔王”,自然低了一格。顺治二年(1645)五月,有个御史赵开心疏称多尔衮以皇叔之亲而兼摄政王之尊,仪制宜定,“称号必须正名”,他说原来的“叔父摄政王”不妥,“夫叔父,为皇上叔父,惟皇上得而称之。若臣庶皆呼,则尊卑无异矣,”建议正名为“皇叔父摄政王”,经礼部等议定批准。到了顺治五年(1647)十一月,以南郊礼成,颁布恩诏大赦天下,第一条即称“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勋劳,宜增加殊礼,以崇功德”。经部院大臣集体讨论,多尔衮的称号定为“皇父摄政王”。自此,直到多尔衮病逝,清政府的公文中都是这样称呼的,现存清代档案可为确证,而且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顺治六年(1648)二月接到的清朝咨文中已称“皇父摄政王”。从时间上看,这一称号的确定,比传闻太后下嫁的时间早了一年多,因为多尔衮的妻子是顺治六年十二月去世的,传说下嫁是在顺治七年初。显然,“皇父摄政王”之称号实为崇显表彰其功德,沿用古代国君尊称臣下“尚父”(周武王称姜子牙)、“仲父”(齐桓公称管仲)、“相父”(蜀汉后主刘禅称诸葛亮)之遗意而已,绝非多尔衮真的做了顺治小皇帝的继父。

持下嫁说者,多举清人蒋良骐《东华录》所载当初给多尔衮定罪时有“又亲到皇宫内院”一语,认为实属暧昧,有秽乱宫廷之嫌。然而这句话的上下原文为“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以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夺立以挟制皇上”,文意非常清楚,说多尔衮曾亲到皇宫内院向人发牢骚,称太宗皇太极得位不正,自然顺治继位亦不正,以此要挟顺治小皇帝,这是多尔衮的一条重要罪状。无论这一指控是否属实(指责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一条,已非事实),“亲到皇宫内院”一语只是指出多尔衮说太宗得位不正的地点和对象,将其单独抽出作为多尔衮曾秽乱宫廷甚至作为太后下嫁的证据,显然是断章取义,没有任何说服力。

太后下嫁之说流传很广,但在清代档案和典籍中却没有任何记载。有人认为,那是因为后来清朝统治者觉得这件事不光彩,于是销毁了有关档案,删改了史籍中的记录。这种推断也颇为牵强,因为我们在当时朝鲜李朝的《实录》中同样也找不到“太后下嫁”的任何记载。如果太后下嫁是公开的,并曾颁布恩赦诏明告天下,那当然会颁诏给朝鲜,朝鲜《实录》中肯定会收录,或有所记载与议论。即使这件事是秘密的,每年几批来华进贡、谢恩及陈奏的朝鲜使臣也会得之街谈巷议,因为在明清鼎革的非常时期,这些朝鲜使节都负有多方收集各种情报的任务,回国后要向国王报告,其《实录》中载清朝之事甚详,就是这样得来的。在清初很长一段时期,朝鲜看不起清朝,认为他们是未开化的夷人,而且对清朝怀有敌意,在其《实录》中常见对清朝的不满和蔑称,在公开场合奉清朝正朔,但其官员告身等内部文件却只署年月而不书年号。如果太后下嫁实有其事,朝鲜当然不会为清朝隐讳,必然载之史册,事后也不必有删削之举。

总之,太后下嫁这桩疑案流传虽广,却无任何的证据。但是作为人们的茶余谈资,或是文学作品的绝佳素材,它还会一直流传下去。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即使贵为国母皇太后,也不免为流言非议。孝庄九泉有知,她会做何感想呢?

“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继位”一直被清史研究者称为清朝三大疑案 ,近年来热播的清宫类影视作品更是依据野史相关记载,或戏说,或穿越,大书特书大、小玉儿与多尔衮的恩怨情仇。

其中“太后下嫁”疑案牵涉到的女主人公孝庄文皇后(大玉儿原型),博尔济吉特氏 ,名布木布泰或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当今通辽)人,天命十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她所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即位后,孝庄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

孝庄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德能干,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圣主,算得上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顺便说下影视中虚构的所谓“小玉儿”的原型即多尔衮的嫡福晋虽说也的确出自博尔济吉特家族,但比多尔衮大一岁,依据史料,她是孝端文皇后的堂侄女,也就 是孝庄皇后的堂姐,而不是影视所说的孝庄的亲妹妹。

孝庄12岁时嫁给比她大20岁的皇太极,早在她两岁的时候,皇太极就娶了她15岁的 姑姑(名哲哲,后来的孝端文皇后)为嫡福晋 ;天命十九年,在她嫁给亲姑父为侧福晋9年后,她26岁的姐姐( 海兰珠,后来的敏惠恭和元妃 )也嫁给了皇太极,也就是 姑侄三人同嫁一夫 。

皇太极时期,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这显然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在初期打江山时为了笼络骁勇善战的蒙古科尔沁部落而 推行的“满蒙联姻”的政治策略 ,双方频繁互相嫁娶。

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他52岁时的一天晚上,在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姑姑)的清宁宫南炕上毫无征兆地突然死去(很可能是急性中风)。由于尚在壮年且事出突然,皇太极并未指定在他死后由谁来继承皇位。

因此依照传统由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生前最亲近的侄子)、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异母弟)、肃亲王豪格(皇太极庶出长子)、武英郡王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兄)、豫郡王多铎(多尔衮同母弟)和颖郡王阿达礼(礼亲王代善之孙,萨哈璘长子,袭郡王)等七人举行会议,共同推举皇位继承人。

一场激烈的皇位之争展开了。 有实力和资历挑战皇位的有三个人: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第九子福临 。其中,豪格和多尔衮都是强势亲王。

豪格 是当时皇太极的所有儿子中唯一封王的儿子和长子(遗憾的是庶出),满洲八旗正黄和镶黄两旗旗主,得到举足轻重的八旗部队中半数的支持; 多尔衮 战功卓著,威望正隆,掌管正白、镶白两旗部队,兵精将勇,并有豫亲王多铎和武英郡王阿济格两个如狼似虎的亲兄弟的效忠。

六岁的福临(后来的顺治帝)没有任何实力,但他是皇太极与孝庄亲生儿子,而且是五位正妃所生的皇子中最年长的。福临以外的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互不相让,谁要强行上位必将导致大清的分裂内斗和血雨腥风,且都没有必胜把握。

孝庄足智多谋,她静观其变,暗中筹划,决定利用两大集团的矛盾,并刻意交好多尔衮,为福临争夺皇位。会议最终决定,由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福临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顺治,由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为摄政王。

实际上顺治皇帝在多尔衮病死前一直是傀儡,不久多尔衮干脆排挤掉济尔哈朗独掌大权。随着形势发展,后来多尔衮渐渐有了不臣之心。孝庄太后与睿亲王多尔衮年龄相近过从甚密,故有说法认为二人之间有私情。

更有甚者认为在皇位争夺的斗争中,孝庄太后为了说服多尔衮支持福临上位,不惜委身于多尔衮,后来迫于多尔衮的压力,为了儿子的皇位,干脆就嫁给了多尔衮。这就是 所谓的“太后下嫁”的故事。

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出自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 “上寿觞为合卺(jǐn)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卺,古代结婚时用作酒器的一种瓢,合卺就是喝交杯酒的意思。这首腹诽孝庄与多尔衮艳闻的诗一向作为“太后下嫁”确有其事的最早证据,但是静下心来思考: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一直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

以该诗名《建夷宫词》就可以看出,“夷”本来就是对满清的歧视性称呼;且诗中不提北京也不提盛京,而提后金最早的发祥地建州也是对其合法性的变相否认。

“慈宁宫里烂盈门”之句 说太后大婚时慈宁宫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但依据《清实录》的记载,孝庄文皇后是在顺治帝十年慈宁宫修葺之后才搬进去的,所以如果确有大办婚事也应该在顺治十年之后,但多尔衮已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即坠马病死,可见此诗基本上是附会穿凿,没有什么依据。

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比如多尔衮尊称 “皇父摄政王” ;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另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

其实, 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 ,周武王也称姜太公为尚父;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称呼他的肱骨大臣、贤相管仲为“仲父”;秦末楚汉相争时,项羽的第一号智囊范增被尊称为“亚父”,这其实也是“仲父”;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主刘禅称为“相父”,也跟“仲父”没什么差别。所以拿“皇父摄政王”来说事不足为据。

尽管顺治元年, 多尔衮称摄政和硕睿亲王,又称叔父摄政王;第二年,改称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称皇父摄政王 ;这类称谓的变迁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基本上是内外两条线路的变迁:在外反映了多尔衮日益骄横自大,咄咄逼人,也算是弥补了当年跟福临父亲皇太极相争就差一点当上皇帝的遗憾,如今过一把准皇帝的瘾。

在内则是羽翼未丰的顺治帝或真或假、半推半就的骄纵多尔衮的权宜策略。即用大帽子、过格荣宠来满足和迎合多尔衮一定程度的自我膨胀,不致激化矛盾;同时又让其放松警惕,为顺治帝将来可能采取的雷霆手段达到奇兵效果。 所谓“欲令其灭亡,先令其疯狂”。

至于 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 。清兵初期入关,出身少数民族的满蒙亲贵除了仿效汉族士大夫广纳妻妾的做法外,还极其顽固地保留着其本民族原始的收继婚的习俗。所谓收继婚,也叫转房、逆缘婚、挽亲、续婚、蒸母报嫂等,指 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夫家其他男性,如亡夫的兄、弟、叔、伯、子(女方的亲生儿子除外)、侄、甥等。

例如具有鲜卑胡族血统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杀死弟弟齐王李元吉后,就把其妻子杨氏纳为己妾;多尔衮害死肃亲王豪格后,其剩余的三个福晋分别被多尔衮、阿济格、济尔哈朗这两个亲叔和一个堂叔每人瓜分一个。

对于此时位高权重的多尔衮,入先皇内宫抑或对皇太极遗留下来的女人有所瓜葛,可以理解,但对象不一定就是孝庄太后。此时32岁的孝庄已经不算年轻,而且 孝庄一向也算不上美人,嫁给皇太极纯属政治联姻,并不是因为她漂亮而得宠。

在皇太极的五位正妃中,她进宫时间排在第二,可位次却列在最末,论条件她比皇太极宠爱的姐姐海兰珠年轻,也远比姐姐进宫早,甚至孝庄还不如晚到宫的懿靖大贵妃、麟趾宫贵妃,这两人可是皇太极杀死的政治对手察哈尔林丹大汗后收纳的敌人的两个福晋。

如果没有孝庄后来生下的皇九子福临并耍心眼构造一个 “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 (实际上是庄妃将珍珠宝石藏在纱裙内,宫灯照耀下使其发光,制造一种神秘的幻像)。后来进一步编造梦见神人抱一男孩交付给她的鬼话,通过忽悠皇太极来稍微改变自己的境遇,可能孝庄纵有天大才能也不会有人给表演舞台,更不会有历史上那么英明睿智的孝庄太后了。

既不年轻又不漂亮的孝庄,多尔衮未必有兴趣。 史载:多尔衮身材细瘦,素患风疾,常常头昏目眩,壮年猝死,大抵跟纵欲有关。随着权力的迅速膨胀,多尔衮的生活穷侈极欲。

“于八旗选美女入伊府,并于新服喀尔喀部索取有夫之妇”, 还逼娶朝鲜公主,又嫌其不美,让朝鲜再选美女,搞得朝鲜朝野大怨。也就是多尔衮眼界甚高,美人如云,没必要去打庄妃的主意,而且已是权倾朝野的他,也没必要通过娶庄妃上位来攫取更大的权力吧?

说到 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孝庄太后强调的“卑不动尊” 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就是不能因为地位低的人去打扰地位高的人。

去世得晚的皇后如果想与皇帝合葬,要将地宫墓道重新挖开,再入葬填埋,按照传统的认识,这对地下的先帝的干扰是很大的。所以做了太后的皇后基本都是在皇帝陵附近另辟新陵,单独下葬。乾隆的生母就是因为卑不动尊,最后单独营建了泰东陵。

再说昭陵已葬有皇太极与孝端皇后,且盛京昭陵(北陵)远在沈阳,在古代来说,北京离沈阳还是很远的。对于皇太极,庄妃不过是不很受宠的五大妃之一,对于顺治和康熙都是孝庄呕心沥血带大的, 十指连心,也许特定环境下哺育的儿子和孙子与孝庄的心理距离更近。

她所言愿意在北京近郊昭西陵陪伴顺治、康熙父子也是肺腑之言。而且从孝庄的历史“盖棺定论”来看,孝庄文皇后在顺治时已贵为皇太后,以她的尊崇身份,如下嫁就不会死后葬入皇陵了; 康熙帝及以后各帝始终承认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文皇帝的皇后,对其尊崇备致,歌功颂德,祭礼有加。可见“太后下嫁”子虚乌有。

太后下嫁没下嫁,还有一个线索可循。 太后下嫁不是小事,有下嫁的诏书没有? 有人说可能国内有意或无意地毁掉了。但是真要有下嫁,这么大的事情依照惯例一定要把相关诏书转发到如朝鲜等藩属国,但是朝鲜的史书《李朝实录》确有“皇父摄政王”类的表述,但里面没有记载太后下嫁的事情和相关诏书。

总之,庄妃或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确实是一个聪明睿智、贤德能干的女人,可以说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又一典型代表。早在她还是一个皇太极阴影下的少女嫔妃的时候, 就“以壶承其唇”, 一口一口给明末著名汉臣洪承畴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辕下。

后来为了爱子的江山,在还未引入汉人教化之前的清初 ,孝庄跟作为大清梁柱的小叔子多尔衮密切接触、甚至刻意交好、虚与委蛇、惺惺相惜都是必要的和有可能的 。

所以我们认为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之间的情愫可能有,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事则绝对无;同样,多尔衮的一些举动也更多的是在无人制约的情况下权臣表现出的狂悖和僭越,而不能说明他强娶了孝庄太后,因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条过硬的材料证明皇太后下嫁多尔衮。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如果您还满意,请顺便给我这篇参赛文章点个赞呗:

FTN征文大赛 |史记 FTN通证“横空出世”记

  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年),原奥地利帝国公主,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与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又译:玛丽亚·特蕾莎)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她被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尼亚·约瑟芬·约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 玛丽亚是以纪念圣母玛丽亚, 安托瓦内特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 约瑟芬是纪念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 一位大臣是这样描述这个新生儿的:“一个娇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

  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快15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但很可惜,她本人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后的一边,比如法国的雨果,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对王后抱有同情。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王派人物。 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宫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但他们不但没有帮忙,还落井下石,每个人都想用国王的头来换一笔赎金。这批贵族中包括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即日后的查理十世)。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式,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此时奥地利女皇玛利亚·泰丽沙(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和约瑟夫二世皇帝(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长)相继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侄子,弗兰茨·约瑟夫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死后尸体一度被扔在万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才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

  法国王后:

  玛丽娅·安托瓦内特

  1755——1792

  法国王后(1778——1792)。她的名字也译为“玛丽·安托瓦内特”或“玛丽·安东尼特”。

  玛丽娅·安托瓦内特1755年出生在奥地利霍夫堡宫,她是奥地利女大公玛丽娅·特蕾西娅和弗朗茨一世最小的女儿,也是母亲最昂贵的政治赌注。

  童年

  玛丽娅的童年是幸福的,这恰好跟她不幸的“晚年”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刚出生时,法国大使就这样形容她“一个小小的,但完全健康的皇女”。玛丽娅,作为一个孩子,是乖巧可人的,她只愿说德语,对法语有一种抗拒。但正如俾斯麦形容他的妹妹时所说的,“她愿说法语或是德语,随她的便”。

  约瑟芬皇后

  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9岁进入里恩王家军校读书。1796年初,年轻的拿破仑由于参加了粉碎保皇党的叛乱,在巴黎颇有名气。这时,一个女人向他求婚,她的名字叫约瑟芬。

  约瑟芬比拿破仑大6岁,当时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寡妇。一次她听一个朋友讲起拿破仑的事迹,十分敬佩,很想认识这位年轻有为的军官。但他自己又不好冒昧前往,托人介绍也不合适,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

  约瑟芬十二岁的儿子遵照母亲的吩咐,来到拿破仑住的地方,小家伙请求拿破仑发还父亲的佩剑,他父亲是在恐怖时期被罗伯斯庇尔处死的一名共和党将官。拿破仑允准了孩子的请求,那孩子含泪接过佩剑并亲吻了这件遗物。第二天,约瑟芬前来向他致谢,并倾吐了自己的爱慕之情。他的美貌和坦诚深深地打动了他。拿破仑相信,同这位年轻寡妇结合对于他的幸福有重大关系;对于他实现壮志将是强有力的支持。认识仅三个月,他们便举行了婚礼。新婚后两天,拿破仑重返意大利前线,指挥缺乏训练、武器很差的法国军队打败了强大的奥地利军队,威震全欧,名传世界。

  约瑟芬娇柔、纯洁、善良,深得拿破仑喜爱。他在一封她的信中写道:我收到你的来信,你似乎在信中责备我说女人的坏话。事情是这样,我最讨厌的是女阴谋家。我看得惯仁慈、文雅、温柔的女性,我喜爱她们。如果说她们娇纵了我,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你的。不过你会看到我已经宽大对待了一位通情达理的值得尊重的女性。我把她丈夫出卖我的信拿给她看时,她哭起来了,以万分痛心的悲伤和诚实口吻喊道:“这的确是他的笔迹!”这就够多了,打动了我的心,我说:“好吧夫人,把信投到火里,我就没有证据可以针对您丈夫了。”她烧掉了信件,转悲为喜。现在她丈夫得救了,如果迟两小时,他已被处死了。所以,你看,我喜欢娇柔、纯洁、善良的女性,因为只有她们才象你。

  约瑟芬与拿破仑结合的最大不幸是没有孩子,拿破仑一心想的是称霸欧洲,并有儿子继承他的基业,1804年他被参议院敕令尊为皇帝后,这一想法更明显化了。1809年11月30日,刚过40岁的拿破仑终于提出了要和约瑟芬离婚。那天当约瑟芬同拿破仑一如往常共进午餐的时候,拿破仑一喝完咖啡就令左右退下。他走近她,拿起她的手按在他心上,凝视了片刻说:“约瑟芬,我亲爱的约瑟芬!你知道我爱过你,我在人世得到的仅有的幸福时刻都是你一人赐给的。但是,约瑟芬,我的命运要高过我的意志;我最珍贵的爱情必须让位给法国的利益。”1809年12月16日,拿破仑与约瑟芬正式离婚。

  1810年4月1日,拿破仑与奥地利女大公玛丽一路易莎成婚。次年3月得子。

  离婚后,约瑟芬一直居住在马尔梅松寝宫,拿破仑经常看望她,但她的精神一直处在抑郁中。约瑟芬死后,拿破仑曾到她坟前去痛哭。

  1814年拿破仑兵败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时,玛丽一路易莎带着她的儿子回维也纳老家去了,她离开时没能获准去见拿破仑一面。

  1815年,拿破仑复位再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年仅51岁的拿破仑病死在圣赫勒拿岛。拿破仑临终时还在喊着“约瑟芬!”

  由于篡夺王位、遭到人们痛恨的拿破仑遗弃了她,由于她也是拿破

  仑狂妄野心的牺牲品,复辟王朝和联军终于宽恕了她。出于敬重,大概也出于好奇,因为二

  十五年来欧洲经历了一场噩梦,而这个女人同这项令人不可思议的冒险事业是紧密相连的,

  俄国沙皇还特意去马尔麦松拜访了她。紧接着,普鲁士国王也带着儿子来登门拜访了。这之

  后,普鲁士、英国、俄国和德国的皇亲国戚也都纷至沓来,冷落多年的门庭,顿时出现了一

  番热闹景象。连不共戴天的波旁家族如今也显得雍容大度了,他们叫人转告她,她可以在余

  生之年继续占用纳瓦尔城堡。这样,她总算在马尔麦松城堡平安无事地呆了下来。后来,路

  易十八的弟弟也来向她表示他的敬意了。这些保皇党人当年狼狈地逃往国外时,曾得到过她

  的有力帮助,他们对此至今记忆犹新。再说她本来不就是他们的人吗?她不是也同许多从国

  外归来的人一样,在恐怖年代遭受过牢狱之灾吗?对于这意外的情况,她很快便适应了下

  来。她一如既往,毫不吝啬地招待着各方慕名而来的人士。其中有皇帝、国王、王子和流亡

  归来的贵族。她的沙龙成了当时上层社会最热闹的场所。那种盛况实在是古往今来所绝无仅

  有,仅俄国沙皇每星期就要光临两次。即使在她最得意的时期,也没有受到过这样大的殊

  荣。更有甚者,国王路易十八也表示要见她一面。因此,她应邀将于5月26日回到阔别四

  年半之久的土伊勒利宫去拜见他。

  但终未如愿。25日,她忽然感到喉间不适,四天后,她离开人间。

  谁也没有想到把她的死讯告诉拿破仑。他是从报纸上得悉,他青年时代曾经为之丧魂失

  魄的约瑟芬已经撒手尘寰了。

  玛丽·安东尼特 (Marie Antoinette)(1755年-1793年),法国王后。生于维也纳。是玛丽亚·特里萨(Marie Theresa, 1717-1780)与弗朗茨一世之女,利奥波德二世之妹。 1770年与路易十六结婚,以加强法奥联盟。她对路易十六的影响很大。 她任性轻浮,不遵守习俗,倍受非议。 她维护奥地利的利益,反对革命。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有拒绝君主立宪派的劝告,使得君主制脱离人民。1791年6月企图同路易十六一起逃离土伊勒里宫回奥地利,但在维洛那被捕,押回巴黎囚禁。在国王被处斩后,她被交付审判并被送上断头台。

  孩童时代

  玛丽·安东尼特是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里萨和弗朗茨一世的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1755年11月2日她出生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她被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尼特·约瑟芬·约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 ''玛丽亚''是以纪念圣母玛丽亚, ''安东尼特''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 ''约瑟芬''是纪念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 一位大臣是这样描述这个新生儿的:“一个小小的但完全健康的皇女。”

  玛丽·安东尼特在比她大两岁的姐姐玛丽亚·卡罗莱纳和比她大一岁的哥哥马克斯陪伴下长大。她其它的哥哥约瑟夫二世, 利奥波德二世和Ferdinand-Karl - 已经在哈布斯堡帝国里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个关于她孩童时期的传说:玛丽·安东尼特遇见了还是幼儿的天才莫扎特。 他为皇家表演了一个短的音乐会。 当女皇问他想要什么作为奖励时, 莫扎特这样回答,他希望能在婚礼上与女皇最小女儿牵手(更多的是对女皇的调侃。)

  玛丽·安东尼特的姐姐们很快与欧洲各个皇族联姻。 大女儿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嫁给了荷兰摄政王, 玛丽亚·阿玛丽亚与帕尔马王子结婚,玛丽·安东尼特最喜爱的姐姐玛丽亚·卡罗莱纳和那不勒斯国王Ferdinand结婚。

  作为孩子,她是迷人和守规矩的,玛丽·安东尼特几乎没有受过真正的教育。 她反复无常,在艺术和阅读方面几乎什么也不懂。 她的法语很差,而且只愿意说德语。但是 当她的姐姐Johanna-Gabriella1762年死于天花后,玛丽·安东尼特成为了下个介入在她的母亲的政治游戏中的孩子。

  奥地利和法国签订了一个新的和平条约,这使从1494年开始的间歇性的战争有希望结束。路易十五的继承人是他的孙子Louis-Auguste,计划中, 他应该与玛丽亚·特里萨的女儿之一结婚。由于Johanna-Gabriella的死亡, 就决定了玛丽·安东尼特会送到法国与王储结婚。

  当玛丽亚·特里萨问预言家她的女儿在法国是否会幸福,他回答:“有十字架来保证。” 1770年4月玛丽·安东尼特离开维也纳,此时她十四岁。女皇对她呜咽的女儿的告别词是:“别了, 我最亲爱的孩子。 要对法国人民非常好,让他们能说我为他们送来一个天使。”

  玛丽·路易丝

  奥地利公主,法国王后(1810——1814)。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之女,出生在维也纳。1810年奥地利和法国交战失败,弗朗茨二世被迫将女儿下嫁给拿破仑一世,为此,拿破仑与约色芬皇后离婚(皇后无嗣)。

  作为奥地利公主,玛丽娅受到的一直是反对法国、憎恶拿破仑的教育。1810年她被迫嫁给法皇,据说当时她痛不欲生。事实证明她后来的生活并不像料想的那么坏。皇帝视她为掌上明珠,1813年她还为皇帝生下了独子“罗马王”拿破仑二世(来西斯塔特公爵)。据皇帝本人说,皇后是个“贤妻良母”,天真单纯,“她想要什么都会直言不讳的说出来,但她很少有需要”。

  1814年,拿破仑退位,玛丽·路易丝被掳到奥地利,从此再没见过丈夫,她的儿子在奥地利宫廷长大,并染上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遗传病。1832年,莱希斯塔特公爵英年早逝。图为玛丽王后及其子

  法国王后:

  玛丽娅·安托瓦内特

  1755——1792

  玛丽娅·安托瓦内特1755年出生在奥地利霍夫堡宫,她是奥地利女大公玛丽娅·特蕾西娅和弗朗茨一世最小的女儿,也是母亲最昂贵的政治赌注。

  童年

  玛丽娅的童年是幸福的,这恰好跟她不幸的“晚年”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刚出生时,法国大使就这样形容她“一个小小的,但完全健康的皇女”。玛丽娅,作为一个孩子,是乖巧可人的,她只愿说德语,对法语有一种抗拒。但正如俾斯麦形容他的妹妹时所说的,“她愿说法语或是德语,随她的便”。

  约瑟芬皇后

  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9岁进入里恩王家军校读书。1796年初,年轻的拿破仑由于参加了粉碎保皇党的叛乱,在巴黎颇有名气。这时,一个女人向他求婚,她的名字叫约瑟芬。

  约瑟芬比拿破仑大6岁,当时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寡妇。一次她听一个朋友讲起拿破仑的事迹,十分敬佩,很想认识这位年轻有为的军官。但他自己又不好冒昧前往,托人介绍也不合适,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

  约瑟芬十二岁的儿子遵照母亲的吩咐,来到拿破仑住的地方,小家伙请求拿破仑发还父亲的佩剑,他父亲是在恐怖时期被罗伯斯庇尔处死的一名共和党将官。拿破仑允准了孩子的请求,那孩子含泪接过佩剑并亲吻了这件遗物。第二天,约瑟芬前来向他致谢,并倾吐了自己的爱慕之情。他的美貌和坦诚深深地打动了他。拿破仑相信,同这位年轻寡妇结合对于他的幸福有重大关系;对于他实现壮志将是强有力的支持。认识仅三个月,他们便举行了婚礼。新婚后两天,拿破仑重返意大利前线,指挥缺乏训练、武器很差的法国军队打败了强大的奥地利军队,威震全欧,名传世界。

  约瑟芬娇柔、纯洁、善良,深得拿破仑喜爱。他在一封她的信中写道:我收到你的来信,你似乎在信中责备我说女人的坏话。事情是这样,我最讨厌的是女阴谋家。我看得惯仁慈、文雅、温柔的女性,我喜爱她们。如果说她们娇纵了我,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你的。不过你会看到我已经宽大对待了一位通情达理的值得尊重的女性。我把她丈夫出卖我的信拿给她看时,她哭起来了,以万分痛心的悲伤和诚实口吻喊道:“这的确是他的笔迹!”这就够多了,打动了我的心,我说:“好吧夫人,把信投到火里,我就没有证据可以针对您丈夫了。”她烧掉了信件,转悲为喜。现在她丈夫得救了,如果迟两小时,他已被处死了。所以,你看,我喜欢娇柔、纯洁、善良的女性,因为只有她们才象你。

  约瑟芬与拿破仑结合的最大不幸是没有孩子,拿破仑一心想的是称霸欧洲,并有儿子继承他的基业,1804年他被参议院敕令尊为皇帝后,这一想法更明显化了。1809年11月30日,刚过40岁的拿破仑终于提出了要和约瑟芬离婚。那天当约瑟芬同拿破仑一如往常共进午餐的时候,拿破仑一喝完咖啡就令左右退下。他走近她,拿起她的手按在他心上,凝视了片刻说:“约瑟芬,我亲爱的约瑟芬!你知道我爱过你,我在人世得到的仅有的幸福时刻都是你一人赐给的。但是,约瑟芬,我的命运要高过我的意志;我最珍贵的爱情必须让位给法国的利益。”1809年12月16日,拿破仑与约瑟芬正式离婚。

  1810年4月1日,拿破仑与奥地利女大公玛丽一路易莎成婚。次年3月得子。

  离婚后,约瑟芬一直居住在马尔梅松寝宫,拿破仑经常看望她,但她的精神一直处在抑郁中。约瑟芬死后,拿破仑曾到她坟前去痛哭。

  1814年拿破仑兵败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时,玛丽一路易莎带着她的儿子回维也纳老家去了,她离开时没能获准去见拿破仑一面。

  1815年,拿破仑复位再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年仅51岁的拿破仑病死在圣赫勒拿岛。拿破仑临终时还在喊着“约瑟芬!”

  由于篡夺王位、遭到人们痛恨的拿破仑遗弃了她,由于她也是拿破

  仑狂妄野心的牺牲品,复辟王朝和联军终于宽恕了她。出于敬重,大概也出于好奇,因为二

  十五年来欧洲经历了一场噩梦,而这个女人同这项令人不可思议的冒险事业是紧密相连的,

  俄国沙皇还特意去马尔麦松拜访了她。紧接着,普鲁士国王也带着儿子来登门拜访了。这之

  后,普鲁士、英国、俄国和德国的皇亲国戚也都纷至沓来,冷落多年的门庭,顿时出现了一

  番热闹景象。连不共戴天的波旁家族如今也显得雍容大度了,他们叫人转告她,她可以在余

  生之年继续占用纳瓦尔城堡。这样,她总算在马尔麦松城堡平安无事地呆了下来。后来,路

  易十八的弟弟也来向她表示他的敬意了。这些保皇党人当年狼狈地逃往国外时,曾得到过她

  的有力帮助,他们对此至今记忆犹新。再说她本来不就是他们的人吗?她不是也同许多从国

  外归来的人一样,在恐怖年代遭受过牢狱之灾吗?对于这意外的情况,她很快便适应了下

  来。她一如既往,毫不吝啬地招待着各方慕名而来的人士。其中有皇帝、国王、王子和流亡

  归来的贵族。她的沙龙成了当时上层社会最热闹的场所。那种盛况实在是古往今来所绝无仅

  有,仅俄国沙皇每星期就要光临两次。即使在她最得意的时期,也没有受到过这样大的殊

  荣。更有甚者,国王路易十八也表示要见她一面。因此,她应邀将于5月26日回到阔别四

  年半之久的土伊勒利宫去拜见他。

  但终未如愿。25日,她忽然感到喉间不适,四天后,她离开人间。

  谁也没有想到把她的死讯告诉拿破仑。他是从报纸上得悉,他青年时代曾经为之丧魂失

  魄的约瑟芬已经撒手尘寰了。

  玛丽·安东尼特 (Marie Antoinette)(1755年-1793年),法国王后。生于维也纳。是玛丽亚·特里萨(Marie Theresa, 1717-1780)与弗朗茨一世之女,利奥波德二世之妹。 1770年与路易十六结婚,以加强法奥联盟。她对路易十六的影响很大。 她任性轻浮,不遵守习俗,倍受非议。 她维护奥地利的利益,反对革命。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有拒绝君主立宪派的劝告,使得君主制脱离人民。1791年6月企图同路易十六一起逃离土伊勒里宫回奥地利,但在维洛那被捕,押回巴黎囚禁。在国王被处斩后,她被交付审判并被送上断头台。

  孩童时代

  玛丽·安东尼特是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里萨和弗朗茨一世的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1755年11月2日她出生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她被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尼特·约瑟芬·约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 ''玛丽亚''是以纪念圣母玛丽亚, ''安东尼特''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 ''约瑟芬''是纪念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 一位大臣是这样描述这个新生儿的:“一个小小的但完全健康的皇女。”

  玛丽·安东尼特在比她大两岁的姐姐玛丽亚·卡罗莱纳和比她大一岁的哥哥马克斯陪伴下长大。她其它的哥哥约瑟夫二世, 利奥波德二世和Ferdinand-Karl - 已经在哈布斯堡帝国里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个关于她孩童时期的传说:玛丽·安东尼特遇见了还是幼儿的天才莫扎特。 他为皇家表演了一个短的音乐会。 当女皇问他想要什么作为奖励时, 莫扎特这样回答,他希望能在婚礼上与女皇最小女儿牵手(更多的是对女皇的调侃。)

  玛丽·安东尼特的姐姐们很快与欧洲各个皇族联姻。 大女儿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嫁给了荷兰摄政王, 玛丽亚·阿玛丽亚与帕尔马王子结婚,玛丽·安东尼特最喜爱的姐姐玛丽亚·卡罗莱纳和那不勒斯国王Ferdinand结婚。

  作为孩子,她是迷人和守规矩的,玛丽·安东尼特几乎没有受过真正的教育。 她反复无常,在艺术和阅读方面几乎什么也不懂。 她的法语很差,而且只愿意说德语。但是 当她的姐姐Johanna-Gabriella1762年死于天花后,玛丽·安东尼特成为了下个介入在她的母亲的政治游戏中的孩子。

  奥地利和法国签订了一个新的和平条约,这使从1494年开始的间歇性的战争有希望结束。路易十五的继承人是他的孙子Louis-Auguste,计划中, 他应该与玛丽亚·特里萨的女儿之一结婚。由于Johanna-Gabriella的死亡, 就决定了玛丽·安东尼特会送到法国与王储结婚。

  当玛丽亚·特里萨问预言家她的女儿在法国是否会幸福,他回答:“有十字架来保证。” 1770年4月玛丽·安东尼特离开维也纳,此时她十四岁。女皇对她呜咽的女儿的告别词是:“别了, 我最亲爱的孩子。 要对法国人民非常好,让他们能说我为他们送来一个天使。”

  玛丽·路易丝

  奥地利公主,法国王后(1810——1814)。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之女,出生在维也纳。1810年奥地利和法国交战失败,弗朗茨二世被迫将女儿下嫁给拿破仑一世,为此,拿破仑与约色芬皇后离婚(皇后无嗣)。

  作为奥地利公主,玛丽娅受到的一直是反对法国、憎恶拿破仑的教育。1810年她被迫嫁给法皇,据说当时她痛不欲生。事实证明她后来的生活并不像料想的那么坏。皇帝视她为掌上明珠,1813年她还为皇帝生下了独子“罗马王”拿破仑二世(来西斯塔特公爵)。据皇帝本人说,皇后是个“贤妻良母”,天真单纯,“她想要什么都会直言不讳的说出来,但她很少有需要”。

  1814年,拿破仑退位,玛丽·路易丝被掳到奥地利,从此再没见过丈夫,她的儿子在奥地利宫廷长大,并染上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遗传病。1832年,莱希斯塔特公爵英年早逝。图为玛丽王后及其子

满汉不通婚,或严格来说是旗民不结亲,是满族的旗制,祖制或祖训,后来渐渐成了全族人的定规,而并非大清律的一条。尽管没有律令方面的严格规定,但满族人几百年来基本遵守这条定规。自女真建国以来,历史记载的满汉通婚的例子很少。

但其间也有一些例外。

顺治五年(1648 年),摄政王多尔衮告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世祖实录》第四十卷)。可是,几天之后,多尔衮对于满汉通婚作了进一步规定:凡希望嫁给汉人的满族官员之女需呈明户部,登记户口;希望嫁给满人的汉族官员之女也需报户部登记;非官员家妇女许配满人听其自便,无须报部。并告诫满人务必合法结婚,除了正式的妻子,不许另占汉族妇女。

看来这个通婚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官家子女要通婚必须要申报,并非自由通婚。民间虽开了绿灯,但真正照此执行的人很少。那么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满汉通婚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满族八旗,而非汉人。大规模的满汉通婚有可能会导致八旗制度的崩溃,会导致八旗旗民特权的最终丧失。看来,祖训、旗制也总是和全族利益挂钩的。

满汉通婚的倡议在多尔衮生前很难推广开来,基本上名存实亡。两年后,多尔衮出猎时死于途中。多尔衮死后受到清算,他被追夺了生前的名誉和爵位。当年满汉通婚的倡议也随之成为多尔衮的大逆罪状之一。至于后来鳌拜等四位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期间,政治上更加趋向保守,朝野刮起一股恢复八旗祖宗旧制的风气。已趋缓和的满汉关系再度紧张,满汉不得通婚更是成为天条,满人汉人都不得违反,违者严惩。

乾隆年间有一个“曲线通婚”的故事,这就是乾隆嫁女的故事。乾隆把自己的女儿过继给大臣于敏中,于是公主就变成了汉家女。然后乾隆把女儿嫁给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孙衍圣公孔宪培。这样就没有违反“满汉不通婚”的祖制。不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待议。《清史稿》里只有一句提到孔宪培:“宪培,字养元。乾隆五十九年,卒。子庆镕袭。”欢迎指出乾隆嫁女的史料出处。有的文章根据这段故事推断清朝废除“满汉不通婚”祖制的是乾隆,其实是错误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550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