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浪漫和落日乌托邦是情话吗

黑色浪漫和落日乌托邦是情话吗,第1张

黑色浪漫和落日乌托邦都是由日本漫画家山本铃美香所画的漫画作品。这两个作品分别讲述了两段不同的爱情故事。虽然都是爱情题材,但其风格、表现方式以及情感走向都有不同。所以,黑色浪漫和落日乌托邦并不算是情话,而是两部独立的作品。如果你对这两部作品感兴趣,可以尝试阅读一下,感受一下其中蕴含的爱情与情感。

乌托邦意思是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的空想社会。

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

但是随着社会的精神进步,现在有了更深的寓意,已经可以指代超越无法到达的地方。

  雨果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在有资格居于文学庙堂高位的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流作家中,也许只有雨果一人同时在诗歌与小说这两个领域里达到了如此高的成就。他这种双强项兼备的优势,是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这些大师也难以企及的。  作为一位小说家,雨果创作规模之巨大、成果之丰硕,又足以与所有那些以小说而名垂千古的巨匠比肩而立。他的五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与《九三年》以及若干中短篇小说,共有三百多万字的篇幅,与狄更斯、托尔斯泰的小说创作量几乎不相上下,仅次于巴尔扎克与左拉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与《卢贡·马卡尔家族》。但他的《悲惨世界》与《巴黎圣母院》作为独立的巨制鸿篇,不论就其篇幅规模与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范围而言,无疑都超过了巴尔扎克、左拉的系列小说中任何一部独立的名篇。  19世纪以后的小说领域从来都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占压倒优势的天地,从人类文学思潮流派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小说几乎可以说是被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赶下了文学的历史舞台。但时至今日,雨果的浪漫主义小说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各种文学潮流汹涌澎湃的冲击,仍然巍然屹立,如岁月江河中郁郁葱葱的巨岛,现在仍在人类文化生活中占有着一个大的份额,保持着一个重要而崇高的地位。而雨果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则无疑将相当主要地以他的小说而长存不朽,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小说创作的一个奇迹。  浪漫主义小说一般总是以不同凡响的奇特想像而引人入胜,雨果在小说创作上,开始就是以想像为本,靠想像起家的。这主要表现在他最初的小说中。雨果于1819年,当他只有17岁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布格-雅加尔》。1821年,他又开始写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冰岛凶汉》。1823年,他已经是一位出版了两部小说的作家了。这两部小说既是当时文学时尚的产物、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影响的产物,也是雨果在而立之年幼稚、不成熟的结果。不论是哪一种根由,最后到小说里,都归结为一种奇特的近乎怪诞的想像。  法国大革命恐怖年代之后,人们刚从噩梦般的可怕岁月里解脱出来,都乐于在文学阅读中忘却现实,乐于阅读那种充满奇特的事件、刺激性场面与炽烈热情的小说。于是,19世纪初时,在法国刊行的小说,有时每天竟多达五六种。这些小说基本上都是故事怪诞、情节离奇、场面恐怖而又不乏神秘主义的作品。这就形成了一股想像泛滥的文学之潮,这股潮流又加上常以怪异恐怖为内容的英国黑色小说在法国的影响而声势更大。尔后,英国与德国的感伤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又相继涌入法国,造成了文学中对感伤忧郁情调的爱好与追求。夏多布里盎的两部小说《阿达拉》与《勒内》就因满足了这种文学阅读心理而风靡一时。雨果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与文学氛围里起步开始小说创作的。既然他创作第一部小说之前仅仅三年,还曾经在自己的写作练习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誓言:“我要么成为夏多布里盎,要么什么也不是。”那么他初期小说的格调就不言而喻了。  在20岁年纪就写出了两部小说的雨果,实际上并不具备小说有所必须具备的必要的生活经验,不论是对《布格-雅加尔》所处理的1791年法属殖民地圣多明各黑奴暴动题材,还是对《冰岛的凶汉》所处理的冰岛的黑色题材,他都不可能具有直观的认识与感性的体验。这样,他就只能在自己的心灵中去进行挖掘,只能求助于推测的悟性与想像的能力以及从一些杂书中所获得的对异域的知识,再加上上述两种文学时尚与潮流的影响,读者在他最初两部小说中所看到的基本上也就只有两种成分,即主观想像与主观感情了。在《冰岛凶汉》中,主观想像是离奇怪诞的,并且带有浓厚的黑色的恐怖的色彩,以至著名诗人拉马丁对它作了不以为然的评论:“我觉得这部书太可怕了。”并惋惜作者没有“把色彩涂得平和一些”;在《布格-雅加尔》中,尖锐的社会冲突的背景上,一个黑奴对女主人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阿达拉》式的夸张的感伤。  丰富的想像对小说创作绝非坏事。一个17岁青年只花了两个星期就写出了《布格-雅加尔》,无疑在想像力上具有非凡的优势,如果知识、阅历经验的增长,能把狂热的想像力节制在一个相对合乎情理的程度上,如果在艺术创作中日益深化的对美趣的感受,把想像力的泛滥所可能带来的离奇古怪、荒诞不经、恐怖刺激的杂质加以沉淀,杜绝像《冰岛凶汉》中强盗就着骷髅喝“海水与人血”这样一种可怕的臆想,那么,他的想像力就会成为雄健的翅膀,载着他飞向艺术的辽阔高远的天空,使他日后一系列小说作品中,竟有了那么多的奇思妙想。  假若雨果仅靠想像力来维持他的小说创作,他是远远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伟大,这样居于世界浪漫主义小说殿堂的首席高位的。雨果作为小说家,强有力的另一个方面,就在于他对现实的关注、对现实经验的重视与最大的限度、同时也是最佳方式的运用。当他在阅历经验方面几乎是空空如也的情况下写作初期小说的时候,他就很善于利用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与经验,甚至在《冰岛凶汉》这样一部充满恐怖想像的小说里,他也在小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中,填进了他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对未婚妻阿黛尔·富谢真实的热恋感受。对于这部小说,他曾经自白说:“我感到心里有许多话要说,而不能放到我们的法国诗句里去,因此,着手写一本散文小说。我的灵魂里充满着爱情、苦痛、青春,我不敢把这些秘密告诉他人,只得托之于纸笔。”  这样,在这部明显具有离奇可怕成分的小说里,就也蕴藏着非常真实的成分,即感情的真实,感受的真实,因而,它有别于胡编乱诌的黑色浪漫小说。  雨果是一个从来不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者,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现实社会的感受愈来愈敏锐,他介入现实社会的程度愈来愈深,这对他的小说创作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紧接着他最初的小说创作,他对现实的认真关注、他把十分真实的现实生活内容融进自己小说形象的努力与才能,便很快显露了出来了并有了长足的发展。如果说这种发展有一个飞跃的话,那么《囚末日记》与《克洛德·格》这两篇小说就是飞跃前的准备、飞跃前的起步。令人惊奇的是,一位曾经几乎完全沉溺于想像与推理的浪漫型的青年作家,竟然这样快又写出了两部完全属于纪实风格的作品。前一部小说的写作完全出于对刑这个非常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的严肃思考以及力求对这个社会问题发挥具体作用的意图,可以说是一部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小说,而对监牢中的悲惨阴暗与一个囚在狱中的生活与痛苦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则也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后一部小说甚至是完全以真人真事为题材,表现一个善良工人因饥寒交迫犯了一次偷盗而被不公正地判处长期监禁,后又因在监牢中受到狱吏的残酷虐待而被迫杀人,最后被送上断头台的悲惨事件。事件的过程与人物的变化完全是以纪实的手法写出来的,杜绝了一切非现实主义的艺术成分。在这里,作者通过一个故事来提出一个社会问题的意图远甚于对艺术形式的关注。  至此,雨果在进入他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之前,就以他的初期作品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了他双重的倾向,即浪漫的倾向与现实的倾向;同时也有力地证实了他的两重的才能,即主观想像、主观夸张、主观渲染的才能与观察现实、把握现实、摹写现实的才能。身上有了这双重倾向的结合,有了这两种才能的并存,小说创作的灿烂辉煌就指日可待了。而雨果成熟时期的小说创作,从《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与《九三年》,正是以浪漫主义跟现实主义结合为其重要特色的。

雨果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在有资格居于文学庙堂高位的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流作家中,也许只有雨果一人同时在诗歌与小说这两个领域里达到了如此高的成就。他这种双强项兼备的优势,是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这些大师也难以企及的。

作为一位小说家,雨果创作规模之巨大、成果之丰硕,又足以与所有那些以小说而名垂千古的巨匠比肩而立。他的五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与《九三年》以及若干中短篇小说,共有三百多万字的篇幅,与狄更斯、托尔斯泰的小说创作量几乎不相上下,仅次于巴尔扎克与左拉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与《卢贡·马卡尔家族》。但他的《悲惨世界》与《巴黎圣母院》作为独立的巨制鸿篇,不论就其篇幅规模与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范围而言,无疑都超过了巴尔扎克、左拉的系列小说中任何一部独立的名篇。

19世纪以后的小说领域从来都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占压倒优势的天地,从人类文学思潮流派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小说几乎可以说是被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赶下了文学的历史舞台。但时至今日,雨果的浪漫主义小说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各种文学潮流汹涌澎湃的冲击,仍然巍然屹立,如岁月江河中郁郁葱葱的巨岛,现在仍在人类文化生活中占有着一个大的份额,保持着一个重要而崇高的地位。而雨果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则无疑将相当主要地以他的小说而长存不朽,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小说创作的一个奇迹。

浪漫主义小说一般总是以不同凡响的奇特想像而引人入胜,雨果在小说创作上,开始就是以想像为本,靠想像起家的。这主要表现在他最初的小说中。雨果于1819年,当他只有17岁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布格-雅加尔》。1821年,他又开始写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冰岛凶汉》。1823年,他已经是一位出版了两部小说的作家了。这两部小说既是当时文学时尚的产物、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影响的产物,也是雨果在而立之年幼稚、不成熟的结果。不论是哪一种根由,最后到小说里,都归结为一种奇特的近乎怪诞的想像。

法国大革命恐怖年代之后,人们刚从噩梦般的可怕岁月里解脱出来,都乐于在文学阅读中忘却现实,乐于阅读那种充满奇特的事件、刺激性场面与炽烈热情的小说。于是,19世纪初时,在法国刊行的小说,有时每天竟多达五六种。这些小说基本上都是故事怪诞、情节离奇、场面恐怖而又不乏神秘主义的作品。这就形成了一股想像泛滥的文学之潮,这股潮流又加上常以怪异恐怖为内容的英国黑色小说在法国的影响而声势更大。尔后,英国与德国的感伤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又相继涌入法国,造成了文学中对感伤忧郁情调的爱好与追求。夏多布里盎的两部小说《阿达拉》与《勒内》就因满足了这种文学阅读心理而风靡一时。雨果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与文学氛围里起步开始小说创作的。既然他创作第一部小说之前仅仅三年,还曾经在自己的写作练习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誓言:“我要么成为夏多布里盎,要么什么也不是。”那么他初期小说的格调就不言而喻了。

在20岁年纪就写出了两部小说的雨果,实际上并不具备小说有所必须具备的必要的生活经验,不论是对《布格-雅加尔》所处理的1791年法属殖民地圣多明各黑奴暴动题材,还是对《冰岛的凶汉》所处理的冰岛的黑色题材,他都不可能具有直观的认识与感性的体验。这样,他就只能在自己的心灵中去进行挖掘,只能求助于推测的悟性与想像的能力以及从一些杂书中所获得的对异域的知识,再加上上述两种文学时尚与潮流的影响,读者在他最初两部小说中所看到的基本上也就只有两种成分,即主观想像与主观感情了。在《冰岛凶汉》中,主观想像是离奇怪诞的,并且带有浓厚的黑色的恐怖的色彩,以至著名诗人拉马丁对它作了不以为然的评论:“我觉得这部书太可怕了。”并惋惜作者没有“把色彩涂得平和一些”;在《布格-雅加尔》中,尖锐的社会冲突的背景上,一个黑奴对女主人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阿达拉》式的夸张的感伤。

丰富的想像对小说创作绝非坏事。一个17岁青年只花了两个星期就写出了《布格-雅加尔》,无疑在想像力上具有非凡的优势,如果知识、阅历经验的增长,能把狂热的想像力节制在一个相对合乎情理的程度上,如果在艺术创作中日益深化的对美趣的感受,把想像力的泛滥所可能带来的离奇古怪、荒诞不经、恐怖刺激的杂质加以沉淀,杜绝像《冰岛凶汉》中强盗就着骷髅喝“海水与人血”这样一种可怕的臆想,那么,他的想像力就会成为雄健的翅膀,载着他飞向艺术的辽阔高远的天空,使他日后一系列小说作品中,竟有了那么多的奇思妙想。

假若雨果仅靠想像力来维持他的小说创作,他是远远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伟大,这样居于世界浪漫主义小说殿堂的首席高位的。雨果作为小说家,强有力的另一个方面,就在于他对现实的关注、对现实经验的重视与最大的限度、同时也是最佳方式的运用。当他在阅历经验方面几乎是空空如也的情况下写作初期小说的时候,他就很善于利用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与经验,甚至在《冰岛凶汉》这样一部充满恐怖想像的小说里,他也在小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中,填进了他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对未婚妻阿黛尔·富谢真实的热恋感受。对于这部小说,他曾经自白说:“我感到心里有许多话要说,而不能放到我们的法国诗句里去,因此,着手写一本散文小说。我的灵魂里充满着爱情、苦痛、青春,我不敢把这些秘密告诉他人,只得托之于纸笔。”

这样,在这部明显具有离奇可怕成分的小说里,就也蕴藏着非常真实的成分,即感情的真实,感受的真实,因而,它有别于胡编乱诌的黑色浪漫小说。

雨果是一个从来不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者,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现实社会的感受愈来愈敏锐,他介入现实社会的程度愈来愈深,这对他的小说创作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紧接着他最初的小说创作,他对现实的认真关注、他把十分真实的现实生活内容融进自己小说形象的努力与才能,便很快显露了出来了并有了长足的发展。如果说这种发展有一个飞跃的话,那么《死囚末日记》与《克洛德·格》这两篇小说就是飞跃前的准备、飞跃前的起步。令人惊奇的是,一位曾经几乎完全沉溺于想像与推理的浪漫型的青年作家,竟然这样快又写出了两部完全属于纪实风格的作品。前一部小说的写作完全出于对死刑这个非常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的严肃思考以及力求对这个社会问题发挥具体作用的意图,可以说是一部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小说,而对监牢中的悲惨阴暗与一个死囚在狱中的生活与痛苦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则也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后一部小说甚至是完全以真人真事为题材,表现一个善良工人因饥寒交迫犯了一次偷盗而被不公正地判处长期监禁,后又因在监牢中受到狱吏的残酷虐待而被迫杀人,最后被送上断头台的悲惨事件。事件的过程与人物的变化完全是以纪实的手法写出来的,杜绝了一切非现实主义的艺术成分。在这里,作者通过一个故事来提出一个社会问题的意图远甚于对艺术形式的关注。

至此,雨果在进入他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之前,就以他的初期作品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了他双重的倾向,即浪漫的倾向与现实的倾向;同时也有力地证实了他的两重的才能,即主观想像、主观夸张、主观渲染的才能与观察现实、把握现实、摹写现实的才能。身上有了这双重倾向的结合,有了这两种才能的并存,小说创作的灿烂辉煌就指日可待了。而雨果成熟时期的小说创作,从《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与《九三年》,正是以浪漫主义跟现实主义结合为其重要特色的。

维克多·雨果(1802226-1885522)是举世闻名的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今年是他诞生200周年。法国把今年命名为“雨果年”,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等18家文化机构,于今年1月5日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这些都充分表明雨果至今仍然享有极高的声誉,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雨果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的:1。他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2。他在创作方面的丰硕成果和重要作用;3。他的作品在政治方面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浪漫主义是法国19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雨果以他的剧本打破了古典主义戏剧用理性压制感情、只歌颂王公贵族的清规戒律,提出了将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进行对照的审美原则,使爱情压倒了理性,最终推翻了古典主义的统治地位。他的浪漫剧《欧那尼》在1830年上演的时候,拥护古典主义和支持浪漫主义的两派观众在剧院里大打出手,史称“欧那尼事件”,这就是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27岁的雨果也因此成为浪漫主义的领袖。此后浪漫主义进一步发展和分化,可以说19世纪的其他流派都是由浪漫主义派生出来的。例如巴尔扎克和斯丹达尔等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原来都是浪漫主义者;就连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领袖左拉,他早期和晚期的小说也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正因为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等文学流派的交替更迭、各放异彩,19世纪的法国文学才为人类的文化宝库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著和精彩的篇章,而如果没有雨果和他领导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是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的。

浪漫主义戏剧在40年代盛极而衰,于是小说代替戏剧成为浪漫主义的主要体裁。法国浪漫主义的小说有四种类型:1。雨果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小说;2。大仲马的通俗小说;3。乔治·桑的田园小说;4。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四类小说各有特色,但是以雨果的小说最为重要。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虽然拥有最大量的读者,但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高,只能算是优秀的通俗小说。乔治·桑和凡尔纳的作品以理想或幻想为主,与社会现实关系不大。只有雨果怀着济世救民的崇高理想,试图用人道主义精神去拯救世界,才创作出了《悲惨世界》那样的杰作,赋予了浪漫主义文学以新的生命力。所以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的兴起和繁荣,与雨果本人在创作上的重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雨果创作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他的作品配合了现实的政治斗争。从卢梭到萨特,凡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学作品,都不是为写作而写作,更不是为了消遣而写作的。这些作家之所以创作,目的在于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至少也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艺术追求。

雨果早期的小说《巴黎圣母院》(1830)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叙述的是一个发生在15世纪的巴黎的故事。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在街头卖艺,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对她心存邪念,指使圣母院里奇丑的撞钟人卡西莫多劫持了她,结果她被弓箭队队长费比斯救出,并且成了他的情人。弗罗洛出于嫉妒,乘他们幽会时刺伤了费比斯,并且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使她被判处死刑。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怀着爱慕之情,在行刑时把她抢救到圣母院里藏在钟楼上。弗罗洛在再次威逼爱斯梅拉达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官兵去行刑。卡西莫多出于义愤,把弗罗洛从钟楼顶上推下来摔死,自己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墓地自尽。小说在政治上揭露了天主教会的虚伪和黑暗,抨击了封建司法制度的不公和残酷;在艺术上则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弗罗洛心如蛇蝎,而外形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却善良高尚,人物性格的夸张充分显示出浪漫主义的色彩。

雨果后期的作品与现实的结合更加紧密。拿破仑第三复辟以后,他被迫在国外流亡了19年,在流亡期间写出了《小拿破仑》等珍贵檄文,以及《惩罚集》、《凶年集》等气势恢宏、感情奔放的动人诗篇,吹响了反对专制统治、歌颂光明和进步的斗争号角,从而成为法兰西不朽的民族诗人。而他历时16年才完成的巨著《悲惨世界》,则完全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主人公冉阿让由于偷了一片面包而在牢里被关了19年,出狱后在宽大为怀的卞福汝主教的感化下改过自新,改名为马德兰。他发财致富后乐善好施,当上了市长,并且拯救了沦为妓女的女工芳汀。这时警方断定一个小偷就是冉阿让,他为了不连累别人就挺身而出,在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后被捕,芳汀因此惊吓而死。后来冉阿让利用抢救一个海员的机会假装坠海死去,在经历了无数苦难之后,他终于把芳汀的私生女柯赛特抚养成人。小说通过对穷人苦难的真实描绘,对社会的黑暗和司法的不公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宣扬了仁慈博爱可以杜绝罪恶和拯救人类的人道主义思想。正如他在序言中指出的那样:“只要本世纪的三大问题——男人因穷困而道德败坏,女人因饥饿而生活堕落,儿童因黑暗而身体羸弱——还不能全部解决,只要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愚昧和穷困,那么这一类书籍就不是虚设无用的。”惟其如此,《悲惨世界》才堪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才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雨果的创作道路长达60年之久,几乎贯穿了整个19世纪。他在生前出版了19卷诗歌,身后又经人整理出版了6卷,总共约有22万行、1000多万字。他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共有300万字之多。他写了9个剧本,还有10多卷政论、随笔和游记。因此在法国人的心目中,雨果是一位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而我国读者则与法国人相反,往往认为雨果是一位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因为一方面,我国从20世纪初就开始介绍雨果的小说,他的《悲惨世界》早在“五四”时期就译成了中文。解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等小说都被再版或重译,《悲惨世界》不仅有好几个译本,还有**和电视剧在我国上演,因此他的名著在我国读者广为传诵、人所共知。另一方面,雨果在诗歌和戏剧方面虽然成就卓著,但是中译本很少,再说诗歌和戏剧的读者本来就比小说的读者少得多,所以雨果在我国被认为是个小说家是并不奇怪的。

在写作的同时,雨果也把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付诸行动。1861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后,他发表了著名的抗议信,愤怒地谴责了侵略军毁灭东方文化的罪恶行径。巴黎公社失败以后,他呼吁赦免公社战士,开放自己在布鲁塞尔的住所供社员们避难。正因为如此,雨果才在法国人道主义传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中世纪的人文主义精神使人们摆脱了神权的桎梏,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应该享有作为一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法国大革命则是实践这一理想的尝试。雨果倡导的人道主义,正是继承了这种进步传统,并且通过罗曼·罗兰等作家继续传之后世。在今天的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还在为争取生存权和发展权等最基本的人权而斗争,雨果所说的贫穷使男人道德败坏、饥饿使女人堕落的状况,还远未得到根本的改变,所以雨果毕生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进步的现实意义,依然值得发扬光大。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当然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

雨果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在有资格居于文学庙堂高位的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流作家中,也许只有雨果一人同时在诗歌与小说这两个领域里达到了如此高的成就。他这种双强项兼备的优势,是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这些大师也难以企及的。

雨果是一个从来不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者,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现实社会的感受愈来愈敏锐,他介入现实社会的程度愈来愈深,这对他的小说创作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雨果在进入他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之前,就以他的初期作品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了他双重的倾向,即浪漫的倾向与现实的倾向;同时也有力地证实了他的两重的才能,即主观想像、主观夸张、主观渲染的才能与观察现实、把握现实、摹写现实的才能。身上有了这双重倾向的结合,有了这两种才能的并存,小说创作的灿烂辉煌就指日可待了。而雨果成熟时期的小说创作,从《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与《九三年》,正是以浪漫主义跟现实主义结合为其重要特色的。

雨果有哪些特点:

雨果是一位语言大师和杰出的文学家,但是他从来不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作家,抑或说,他不是一位以具有独创性而闻名于世的作家。雨果是一位技巧高超的运用象征手法和诗歌形式的大师,他能够准确的喊出他那个变化无常的时代声音。

雨果的作品特点还有冗长,在他巨大的作品中,有的是离题、重复、无用的发挥,例如《悲惨世界》预计写六卷,最终却写了十卷。全面兼顾也是他的特点。语言方面,形容语往往出人意外,或者雨果将具体的形容词与抽象的名词相结合,或者相反,或者形容词具有新含义,而是人则是这种含义的创造者。名词具有新的作用,他有损于动词的作用:抽象名词用来描绘;反过来,思想和概念通过比较和具体意象的中介表达出来。由此产生新的双字和闻所未闻的连接。这种词语由于构成作家的基本词汇并被反复运用而变得纠缠不休。

雨果一生的创作时期长达六十年之久,是个多产的作家,也是个多产的诗人。他前期的创作,基本上是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希望通过改良社会,解决矛盾。后期创作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

雨果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雨果在艺术手法上的一个特点:描写经过夸张的、非凡的人物和非凡的情节。他的主人公或者是作出了极其英雄的行为,或者是做出了极其残暴、卑劣的行为。他们的性格特点都经过夸张。情节也是非凡的。矛盾一个紧接一个而来,又充分运用巧合、偶遇等手法,曲折有致,引人入胜。雨果的创作是他关于对比的美学见解的实践。他喜欢显著的对比。作品的环境描写就离不开这个原则。

雨果善于巧妙地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方法。在他的浩瀚的浪漫主义巨著中,就有真实的典型人物,有时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方法塑造一个人物。

雨果用高超美妙的艺术手法在作品中描绘了引人入胜的图画。他把艺术真实和自然真实严格划分,强调作家的主观思想在创作中的作用。他提出对照原则,主张绝对的夸张。他在作品中安排紧张的情节,创造非凡的人物。他的对照原则并不等于解释现实的矛盾。他的反应自然的主张也是被他的浪漫主义纲领所统率的。

虽然如此,他的对照原则却体现了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企图扩大表现范围的要求。这个要求横扫了老朽的古典主义教条。

延伸:创作生涯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

雨果的早期创作先受消极浪漫主义的影响,后来逐渐摆脱。雨果在1827年完成了思想上的质变——转向了民主主义,并举起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大旗。

《〈克伦威尔〉序言》是雨果的创作进入第二时期的标志,他在这篇序言中正式与消极浪漫主义决裂。1830年七月革命前后,雨果的民主主义思想逐渐增长着。另一方面,这种思想还具有不彻底性。三十年代后期,雨果的思想和创作开始发生危机,直到1848年二月革命,危机才结束。

雨果的第三个创作时期,现实主义更加明显,也是作者的批判性达到最高峰的时期。

雨果的最后一个时期,创作仍然是以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导思想,一方面,它们在革命事业中起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消极性更为明显了。

哥特式小说是西欧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充满着神秘与恐怖,给人以独特的心灵震撼和审美感受。它盛极一时,许多作家都受到过它的影响,直到今天,哥特式手法都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得到作家们的青睐。哥特式小说源远流长,本文试从其起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来揭示:在西方文学中一直有这样一股“哥特传统”的暗流,它时隐时现,与“两希”源头并存,可谓

西欧文学与文化的第三条源流。

关键词 :哥特式,神秘,恐怖,第三源头

近 20 年研究综述

一 哥特式小说的特征和文学史地位

布兰丹 ·亨尼塞在 《哥特式小说》一书中总结了哥特式小说的特征: “哥特式”

这个术语有三种主要含义:野蛮,好像中世纪的哥特部落;中世纪,和与之相联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和随之而来的恐怖、未知与神秘。

《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说:哥特式小说拒绝平淡,偏好峭壁和悬崖、折磨与恐怖、巫术、恋尸癖以及心神不定。它沉浸于鬼魅出没、突然死亡、地牢、妖术、幻觉和预言之中。这一批评式术语涵盖了大量的反常性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自然力和超自然力的聚合与冲突。这类小说在18世纪的最后几年进入繁荣期,它的影响的余波,它的耸人听闻的手法的重要方面,从勃朗特到狄更斯时期直至当代的英语文学,可以连续的被感受到。

美国评论家赖特认为:要了解近两百年来的文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哥特式小说的知识。

肖明翰、刘新明等人也认为:哥特小说自 18 世纪中期从英国诞生以来,一直拥有广泛的读者,不仅在英国确定了自己的地位,而且还影响到其它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的文学创作。它吸引了各时期、各流派的作家,将哥特小说的手法大量运用于创作以安排情节,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效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二百多年来,在英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哥特作品的创作,而且许多第一流的诗人和作家,如英国的司各脱、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康拉德、福斯特、戈尔丁和美国的布朗、华盛顿·尔文、爱伦·坡、霍桑、马克·吐温、詹姆斯、福克纳、奥康纳、莫里森等人都要么直接创作过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要么把哥特小说的手法大量运用于创作之中,使哥特小说从通俗小说这一文学领域的“边缘地位”得以进入文学的中心和文学发展的主流,从而在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

二、解读“哥特”一词

人类学意义上:哥特是所谓的蛮族之一。古代欧洲的一个民族。他们住在日尔曼部落的最东部,占据南多瑙河盆地和黑海沿岸的土地,被第聂伯河划分成东哥特和西哥特,两个独立的部落。西哥特人善于移动,攻下罗马,最终被同化到已在西班牙建立起的罗马文化中, 8 世纪时被摩尔人征服,同伊比利亚的拉丁成分混为一体。东哥特人穿过巴尔干到意大利,公元 493 年占领了意大利,公元 555 被吸收到拜占庭帝国中 。

艺术风格上:出现于十二世纪晚期,主要体现在建筑与绘画上,起源于法国的巴黎附近。从来源上看,哥特式美术和建筑借鉴了罗马技术,但是把它们置于与前辈完全对立的一种革新的美学观点。哥特式风格在建筑上主要是运用了飞檐扶壁,这样可以使墙体的负担大为减轻,使在墙面上开出大幅的玻璃花窗成为可能,同时使建筑的整体具有强烈的向上的特征。这样,从视觉角度来看,建筑——主要是教堂——具有高耸入云的外观,而其内部空间则在大幅的彩色玻璃花窗透射出的迷离光线和更高的中庭的双重作用下给人强烈的升腾感,同时又优雅纤细。 主要用于建造教堂和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建筑。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在那些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 the Dark Ages )的绝妙象征;因此,用那个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来指称这种建筑风格自然就再适合不过了。这样,在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哥特式作为恐怖、黑暗的代名词则成为小说这种叙事艺术中的一种风格。恐怖的、黑暗的、怪诞的、野蛮的,就像“拜占庭式”意指了不必要的繁复那样,哥特式( Gothic )成为了一个形容词。 到了 18 世纪后期,哥特一词又成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这种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者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特别是中世纪;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

三 哥特式小说和运用了哥特式手法的代表作家作品

1764 年,《奥特朗托堡》诞生,作者是英国的荷拉斯 · 沃尔浦尔,这是哥特式小说的开山之作。

其他的代表作有:

英国理查生的《克莱丽生》

英国 克拉拉·利弗的《年老的英国伯爵》

英国安娜 · 拉德克利弗的《乌多尔弗之谜》、《意大利人》

英国威廉 · 贝克福德的《瓦塞克》

英国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 ( The Monk , 1796 )

爱尔兰马图林的《漫游者梅尔莫斯》

英国詹姆士 · 郝格的《一个已开释的罪者的自传和忏悔》

英国司各特的《玛米思》

英国玛丽 · 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德国霍夫曼的大部分作品

英国 B ·斯托克的吸血鬼小说

美国爱伦坡的大部分作品

运用了大量哥特式手法的作品:

英国狄更斯的《荒凉山庄》,《远大前程》

英国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

英国哈代

英国罗特特·布朗宁

法梅里美的《维纳斯雕像》、《熊人洛奇》

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去吧,摩西》、《我的弥留之际》、《圣殿》、《押沙龙!押沙龙!》、《坟墓的闯入者》、《纪念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

美国霍桑的《红字》

美国费兰纳里·奥康纳的《妇人难寻》

美国特鲁曼·卡波特的《别的声音,别的屋子》

美国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金眼睛中的映像》

美国查德·赖特的《土生子》、《吸血鬼访谈录》

英国班布里奇的《裁缝》、《到瓶子工厂游玩》

英国 达夫妮 · 杜穆里埃的《蝴蝶梦》

美国斯蒂文金

四 哥特式小说的心理和美学基础

哥特式小说的心理基础是人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在阅读哥特故事时,我们既感到强烈的恐惧,同时又确信自己的安全,我们既能在幻觉中置身险境,但又从心底知道危险不会真的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时,我们就能感到一种强烈的愉悦。

哥特式小说的美学基础是和恐惧相关的壮美。 18 世纪时,英国美学家伯克( Edmund Burke )在讨论壮美时,就已经谈到人类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并且把壮美同恐惧联系起来。他把美分为秀美( the beautiful )和壮美( the sublime )。一般来说,秀美的事物小巧、精致、和谐,并且为人们所熟悉,它们在观赏者心中所引起的是甜蜜、温馨、热爱、安全的愉悦和激动。与之相对,当面对峻峭高山、滚滚大河、亘古荒原、莽莽林海、古老废墟或者雷鸣电闪时,我们似乎体验到一种神秘的超验力量,心中不由充满敬畏甚至恐惧。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场面,我们会发现,它们全都是有关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之间的冲突。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这种冲突归根结底是上帝与魔鬼之间的永恒冲突。而这种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上帝与魔鬼的冲突是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它贯穿了哥特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

五、哥特式小说的源头和它出现的原因

肖明翰认为:虽然哥特小说与哥特人毫无关系,但日尔曼民族(即条顿民族)中所流传的极为丰富的民间传说,以及以这些传说为素材的中世纪浪漫故事,是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源泉。哥特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源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这时期的英国戏剧深受古罗马剧作家塞内加的影响,充满复仇、阴谋、暴力和凶杀,甚至还有鬼魂出没,因此情节惊险刺激。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和詹姆斯一世时期的悲剧,对哥特小说的出现与发展更是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者: 雾中寻你 2007-4-28 16:44 回复此发言

--------------------------------------------------------------------------------

3 资料从哥特式小说看西欧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某学生毕业论文)

《圣经》和基督教传说也是哥特小说的重要源泉。《圣经》里面有许多极为恐怖的场面,而基督教传说也一直在极力渲染地狱的恐怖。这方面最突出的当数《启示录》,里面描写了天使同撒旦的战争,地上的屠杀、瘟疫、灾难和饥荒,以及其它大量关于末日审判的神秘而可怕的征兆。《启示录》因其生动的语言、奇异的想象、丰富的象征、鲜明的意象和震撼人心的气势,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密尔顿的《失落园》到今天的许多恐怖**都直接取材于《启示录》或者受到它的启示。哥特小说中的许多典型人物类型,比如魔鬼、恶棍英雄、“流浪的犹太人”等,都能在《圣经》中找到他们的原型(撒旦、该隐等);而兄弟相残、夺人之妻、仇杀、强奸、**、同性恋等等哥特小说中的通常主题,都无不在《圣经》中反复出现。至于哥特小说里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善与恶之间永恒的冲突,那就更是一部《圣经》从头到尾的主线。

哥特小说之所以产生和繁荣于 18 世纪,最重要的是浪漫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挑战。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得到空前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与人文主义结盟终得以摧毁罗马天主教的一统天下,然而人文主义的大发展却反过来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并且使以上帝为中心的传统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处于解体之中。到了 18 世纪,欧洲进入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热情讴歌、极力弘扬人的理性,却忽视并压抑情感、想象、直觉,否认神秘和超自然现象。席卷欧美的浪漫主义运动就是对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逆反。哥特小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特殊流派,被评论家们称为“黑色浪漫主义”( dark romanticism )。它的所谓“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情节上,它浓墨重彩地渲染暴力与恐怖;在主题思想上,它不是像一般浪漫主义那样侧重于正面表达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主要是通过揭示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

肖明翰 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新观点,那就是,哥特小说在英美和德国这样一些国家最繁荣、成就最高,而这些国家正是最主要的新教国家,其中英美更是长期为清教主义所统治。清教主义是基督教里的原教旨主义,它是新教的一个比较极端的重要流派。清教徒信奉加尔文主义,把《圣经》里的每一个字都看成上帝的话。

尽管在哥特小说兴起之时,对天主教徒和各种男女“巫”的残酷迫害已经成为过去,但其影响仍然十分明显。早期的许多哥特小说,比如前面提到的《奥特朗托城堡》、《乌多芙堡之谜》、《意大利人》、《修道士》以及爱伦·坡的名作《陷阱与钟摆》等等,都是以意大利、西班牙或者法国南部这样的天主教国度为背景,而且大都是在暴露天主教及其教士的邪恶。同样,“清巫”事件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这在美国文学中特别突出,比如 1692 年在塞勒姆发生的大规模残酷迫害所谓女巫的事件。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刺激着文学家们的艺术想象力,从约翰·尼尔、霍桑到现代剧作家亚瑟·米勒、当代作家斯蒂芬·金等许多文学家都以塞勒姆事件为素材创作出了气氛恐怖、寓意深刻的作品。

六、哥特式小说的发展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浪漫主义成了文学的主流,哥特小说也进入最繁荣的时期,几乎所有主要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都创作了哥特故事或者使用了哥特手法并且推动了哥特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所有浪漫主义者都是现实的叛逆者,但主流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在于理想化,而哥特小说却意不在此。尽管哥特小说中也有一些理想化人物,而且也在间接表达理想的价值观念,但其重点从来就是暴露罪恶与黑暗。

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现实主义在文学中成为主导,但现实主义作家们并没有拒绝使用哥特手法。在这些作家笔下,哥特故事的背景从遥远的过去和古老的城堡搬到了现实中的工业化大都市。在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社会化和现实化。

作者: 雾中寻你 2007-4-28 16:44 回复此发言

--------------------------------------------------------------------------------

4 资料从哥特式小说看西欧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某学生毕业论文)

虽然哥特小说在英国产生和繁荣,但 19 世纪 20 年代以后,哥特小说发展的中心移到了美国。哥特小说能在美国迅速繁荣、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根源。来到美洲的早期移民经历了饥饿、寒冷、瘟疫和死亡,一部美国史可以说就是他们在一个陌生而危险的环境中不断探险、冲突和征服的历史;而且美国小说兴起之时正好是哥特小说在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最繁荣的时候;不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美国历史上和美国文化中极为突出的清教主义传统。

美国第一位有影响的作家查尔斯· B ·布朗在 18 世纪末推出的几部作品都是阴森恐怖并且充满血腥的小说,而第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欧文在司各脱和德国作家的影响下创作出了《睡谷》等哥特故事。美国小说一开始就具有哥特色彩。

七、哥特小说不会消亡

人们对于这些罪恶往年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甚至以恶为善,这在当今世界更是如此。所以,当人们问奥康纳,她为什么在作品中那样大量使用哥特手法时,她回答说:“对于那些听觉不灵的人,你得大声叫喊;而对于那些快失明者,你只能把图画得大大的。”也就是说,只有借助于哥特小说所特有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才能使人们认识到那些罪恶和危险。因此,只要有使人堕落或者践踏人性的罪恶存在,哥特小说就会继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1998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