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荐书《幸福的陷阱》

day4-荐书《幸福的陷阱》,第1张

每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追寻幸福却又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只想躺平,没有动力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或者干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们能不能过上远离痛苦内心平静却又充满活力的生活?

在这本《幸福的陷阱》中,作者路斯哈里斯曾经是一名医生,他在医治病人的过程中同时关注病人的精神健康,经过几十年的接纳承诺疗法的实践,他写出了这本书,即首先依据接纳承诺疗法的六大原则改变我们的内心世界,再根据内心的核心价值的指引来采取行动,从而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多姿多彩的生活。

一、我们如何改变我们的内心

01如何面对头脑中的负面想法

想法就是头脑中的文字,是一些故事,并不一定是事实。我们要告诉自己:这是故事,这只是一个想法,不是真实的。不在乎头脑中的故事是真是假,而要看他是否有益,是否能够帮助我们去创造理想生活。

举个例子,一个衣食无忧的母亲每天沮丧的要命,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母亲”,“一个失败的人”。实际上这只是头脑中的想法,并不是事实。大脑是个故事大王,这两个负面想法只是大脑每天编的无数故事中的一个。

研究表明,人类头脑中大约有80%的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消极的。大脑是一个善于编负面故事的高手。如果将这些故事当做是事实,自然会因之而焦虑、抑郁、愤怒、低自尊、自我怀疑和不安。

02想法=文字,意象=画面。判断头脑当中的想法是否有益。如果有益,则行动。如果无益,则解离。

将时间和精力投注于行动,聚焦于更富有建设性建议的行动中,而非浪费在不快想法及情绪的对抗中。

32岁的优秀律师洛克茜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严重可能要坐轮椅。洛克茜每天脑子里挥之不去的自己坐着轮椅的可怕画面,尽管她不停安慰自己“不会的,我不会那么倒霉的”,但是整个人仍然面临崩溃。本文作者建议洛克茜不去抗拒脑子里的这种画面,而是把“坐轮椅”这个画面当做电视里的一个画面,并且配上旁白“这是一个坐轮椅的人”,或者想象把这个画面印在广告海报上、明星T恤衫上或者户外帐篷上。一个星期之后,尽管这个画面仍然在洛克茜脑子里挥之不去,但是她已经可以允许它自由来去,并且不那么害怕了,而是专注在自己更重要的事情上。

你越能够看清想法和意象的本质(它们仅仅是文字和和画面),它们对你生活的影响就越小。

03我们无法控制情绪,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行为。

如何应对“负面情绪”?不去抵抗,而是接纳,观察,允许它存在。如何像解离想法和意象一样去解离情绪?接纳像永不停息的河流一样流经我们身体的情绪。接纳它,并且朝着有价值的方向行动。

两个人一起坐过山车,都体会到心狂跳、手心出汗,浑身发抖这些身体感受。但是一个人的情绪是兴奋,另一个确实害怕。经历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身体可以有相同的感受,却有着不同的情绪。可见情绪是大脑自作主张对你说的话。一个说“看!多吓人!”另一个说:“看!多有趣!”

情绪和想法、意向一样,都是大脑自动产生的,是大脑这个故事大王生产出来的。我们无法控制大脑对一些身体感受发表什么看法,但是我们可以静静地看着这个看法,看着这个情绪,抽身出来,我们控制不了情绪的生发,我们却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04保持开放、好奇心和接纳的态度有意识地去投入当下,留意正在发生的的事,投入到真实世界中来,通过“观察性自我”的正念练习,充分享受每时每刻的丰富的生活——即联结。

现代人追求利用碎片时间,结果就是人们总是思绪游离,经常无法充分投入当下那一刻的现实生活。这导致人们经常注意力涣散,无法集中精力在手头所做的事上,而是被头脑中的想法和情绪所牵引。那么如何专注于眼下的事,做到真正的高效?

举个例子,作者和太太在餐厅吃饭时,太太突然问“你跑到哪去了?”原来作者虽然人坐在她眼前,精神却神游千里之外。

再比如开车到目的地后却对沿途风景毫无印象?因为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一路上,而是投入到“思考性自我”的活动中(白日梦、计划、担忧、回忆以及幻想)。

现代人追求效率,总希望能够最大化利用时间,比如吃饭的时候也要上个课或者看本书,以至于并没有好好享受嘴里的食物;爬山的时候要听一本书,以至于没有看到路上的风景,甚至于没有留意到路上都有什么。这样天长日久,人们习惯了脑子里的想法总是与当下的生活不相匹配,总是被脑子里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情绪带着走,陷入焦虑、抑郁或者压力重重。

而本书的第二部分,就是给出三种具体的实操技术,教给我们如何不陷入“低自尊”、“我这样都是原生家庭的锅”、“我真是个一事无成的家伙”“他看见我今天的表现一定看不起我”等种种想法,让负面情绪和各种负面想法像河流一样流过身体,而不是对抗、评判或者回避,而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眼下的行动上,放在长期来看对自我更有价值的行动上。

三、何为有价值的生活?如何创造有价值的生活?

01价值或价值方向,是指我们内心的深层渴望: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持有什么立场,以及如何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在人生旅途中,价值是能够引导和激励我们的那些首要原则。

02本书的价值问卷包含十个领域,没有对错和高低贵贱,只有个人选择:1家庭、2婚姻和其他亲民关系、3友谊、4职业生涯、5教育和个人发展、6消遣娱乐和休闲、7精神生活、8社区生活、9环境和自然、10健康和身体。

03价值和目标不同。价值是令人渴望的前进的方向,赋予人们生活的目标、意义和激情,是无终点的持续进行的过程。而目标是一个想要的结果。达到和完成时,就是过去式了。所以,通过价值问卷找到自己所珍视的价值后,去设定有意义的目标,并制定相关计划,思考并写下来:

你的价值

你的目标(即刻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你为这些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我们看个例子。P209杰夫坚称自己想要的是变得富有,只有这样才会对生活满意。但是随着作者剥洋葱一样反复提问和澄清,一层一层挖掘出他目标下的价值。他才发现他觉得有钱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会感觉不必讨好别人,做自己。这时他才知道自己所重视的是成为更加真实的自我。而这个“做真实自我”的价值观在当下生活就可以获得满足,和继续追寻财务和商业目标并不矛盾。

由此可以看出,任何时刻,将自己所珍视的价值带入到目前的工作,即使被生活严苛以待,也依然能够在价值导向下幸福度日。一边为更理想的工作做准备,一边从现有工作中获得满足。当我们澄清了自己的价值,了解自己内心认为什么真正重要,那么就要经由在价值引导下采取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价值时刻都在,并且总是触手可得。幸福生活总是就在身边。如何找到幸福?就在《幸福的陷阱》中。

看问题也不能这么极端,一个人不好,你怎么能把所有人都否定了呢。当然不能否认这个社会是复杂的,待人接物方面该真诚就真诚,但是也别傻乎乎的全抛一片心。还是觉得好人还是占多数的,但是人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不是好朋友之间就没有秘密了。吃一堑长一智,吃的亏多了,以后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该片改编自约翰·葛里的小说《The Firm》,讲述一位长春藤毕业的法学院学生米奇被一家企业以极其优厚的待遇招入麾下,结果却引来杀身之祸的故事。

1234    

米奇·麦克迪尔(汤姆·克鲁斯饰)刚从哈佛法学院毕业。他对未来充满理想,富正义感,有人情味,与爱妻艾比·麦克迪尔(珍妮·特里普里霍恩饰)只想过有计划的婚姻生活。然而米奇似乎时来运转,受“班蓝罗律师事务所”高薪礼聘,在顾问艾弗瑞(吉恩·哈克曼饰)指导下,认真展开业务。米奇踏入豪门企业之后,渐渐发现许多异象,起先察觉该事务所有四位代理律师莫名死亡,而后又在一次案件中发现客户竟是黑道大亨卡桑尼,且当夜米奇被人设下美人计,并留下不利的证据。尽管米奇一切都依法行事,但却依然受到重重阻碍。他只好求助于狱中之兄雷所推荐的好友罗艾迪展开调查,却即遭人暗杀,此举不但使米奇为之警惕,同时也引来司法部的调查。米奇察觉自己命在旦夕,若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将导致身败名裂,甚至死无葬身之地;若与司法部配合,势必招来杀身之祸,若和黑道挂钩更是死无了期,在多番挣扎之后,决定先设法救出雷,在妻子与秘书暗中协助搜证下,面对三方面威胁,毅然向黑色豪门企业宣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065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