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有什么好点的题目?

英语论文有什么好点的题目?,第1张

提供一些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

语言学研究

英语在香港的传播

英语在中国文化中的重生

英语帝国:是现实还是神话

二战后英语发展的非正式化趋势

英语的全球化和区域化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英语中的女性歧视现象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和西方妇女的社会地位

女性语言特点及其社会根源

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浅析商务信函的文体特征

源自英语的汉语表达为汉语和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一个社会语言学调查

语音与语义---音义关系中的非任意性

笑话致笑的原因

论幽默的因素

英语幽默中的语用学

幽默的跨文化障碍分析

拉丁文对英语词汇的深远影响

英语发展史中法语对英语的影响初探

网络英语词汇和构词方式

网络语言对日常语言的渗透

英美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在词汇中的映射

翻译研究

浅谈中文标牌语的英译

商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耶希斯图尔特的短篇小说《劈樱桃树》的翻译与评析

意志的力量--短篇小说《无视失败》的翻译与评析

英语谚语在口语中的运用及其翻译

怎样翻译英语习语

隐藏的主角们——《我们的生存之道》的翻译与评析

短篇小说《我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翻译与评析

跨文化在中菜西译的体现

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影响

论译者主观情感在作品中的体现

科技英语中词汇翻译的技巧与策略

英汉基本颜色词汇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浅谈机器翻译

文化感知与文化翻译

翻译中双关语的处理

在新的语言中新生---翻译中的转类

跨文化研究

从“赵燕在美被打”事件看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中英科普文章对比研究

教育使美国移民融入主流社会:比较犹太家庭与亚裔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理念

从《成长的烦恼》看中美家庭教育模式之差异

奥普拉和陈鲁豫的成功范例给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启示

现代中西方家庭淡化的透视

中英姓名文化内涵比较

中西文化礼仪的异同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

冲突与融合——好莱坞与亚洲**的互动

跨文化在中菜西译的体现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比较

中美跨文化商业行为比较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文化冲突

商务礼仪差异对中国涉外商务洽谈的影响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决策因素浅析

礼貌原则的不同视觉

中西方广告的差异

中西方时间观差异对比

中美婚姻观新视角

中美性状比较

从文化象征意义、宗教信仰及例行仪式看中西婚礼

论中西方恐怖**的差异

论英国骑士精神与中国武侠主义

中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英汉基本颜色词汇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中英色彩文化与语义对比的研究

美国生活方式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影响及其原因

论跨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从养生观看民族特性

从**角度看决策中的文化差异

幽默的跨文化障碍分析

美国文化霸权下的民族文化保护策略---法国叫板美国"文化帝国主义"

从<围城>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从王家卫**看中西方文化交融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作品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

文化意识与跨国交流

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兼论现代大学的起源

从中美英语教学的差异谈如何改进中学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研究

浅谈语境引入在中国高校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意识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从多元智力原理分析中学生课堂英语学习策略的个体差异性

交互式语言教学在乡村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多媒体课件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的思考

构建课堂英语教学新模式——从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入手

英语习语的理解和教学

论外语习者与二语习者英语词汇扩大的途径

教师在英语网络教学中的角色

网络教育资源和高校英语写作教学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中介作用

外教在当代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作用

背景知识和听力教学

通过问卷调查对农村中学生听力问题的分析和展望

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和应用

论记忆的联想策略

少儿英语教育的问题及策略

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优势

第二语言从儿童学起的意义

寓英语教学于游戏

论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技能的提高

词汇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一项基于实证的研究

新加坡与中国在推广双语教学中具体措施的比较与分析

英语演讲中的艺术与技巧

大学英语写作的措辞缺陷及解决方案

大学生英文作文中的中式英语现象

从中美英语教学的差异谈如何改进中学英语教学

“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英国儿童文学的特色与贡献

文学研究

从《飘》到《冷山》:看美国南北战争文学作品的变迁

俄狄浦斯情节初探

论《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的哥特情结

评呼啸山庄中Katherine自我意识与传统道德间的冲突

浅析艾略特诗歌的转变

解析《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逃离“社会”----《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主题分析

荒诞与理性---论《第二十二条军规》

宿命与现实——从《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

从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看美国黑人现状

从《隐身人》中看爵士乐在黑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脆弱的心灵,虚伪的面孔--简析《红字》中蒂姆斯韦尔的悲剧命运

《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至等待解放或为解放而

论狄金森诗歌独特优美的意境

《MrsDalloway》看VirginiaWoolf的意识流写作

存在的代价---解读

海明威作品中的女色意识

海明威作品悲剧因素分析

从《白象似的群山》谈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争平等意识

从SthphenCrane看美国自然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论后现代主义中的女性主义—看美国影片《时时刻刻》

从“指环王”到“龙与地下城”-奇幻作品所反映的欧洲中古文化

浅论《远大前程》的理想主义倾向

从“自愿贫穷”到“返朴归真”—重新发掘梭罗在瓦登湖的生活

《一报还一报》——莎士比亚问题剧新解

《伟大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

安徒生童话故事对中国儿童的影响

追求自由的灵魂遭到宗教的扼杀:裘德的悲剧

从《飘》的人物分析看开拓不屈的美国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从雪莱的诗看英国浪漫主义

福克纳献给艾米莉一朵什么玫瑰——谈威廉姆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

文学叙事形式在侦探悬念片中的运用

论《红字》中的性别错位

从<围城>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作品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

苔丝的悲剧和它的社会原因

英国儿童文学的特色与贡献

文化研究

中东文化与其商业行为

民族动物与民族精神

一路上的疯狂——从《在路上》看“垮掉一代”的精神实质

冲破枷锁,自由呼吸—从西方服饰演变看妇女解放运动

从“指环王”到“龙与地下城”-奇幻作品所反映的欧洲中古文化

殖民地时期英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

欧洲人的城堡心结:通过对城堡文化的研究看欧洲社会的变迁和特点

美国文化霸权下的民族文化保护策略---法国叫板美国"文化帝国主义"

《绝望的主妇》中的妇女形象分析——西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妥协与抗争

对骑士文化的研究

浅析哥特文化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英美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在词汇中的映射

论地理、政治、宗教对文化的影响

韩流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

朋克音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香水文化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

英美文学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来源

 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类型相关的题目,本人很感兴趣,于是确定选择该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来叙述《呼啸山庄》中文明与自然的冲突。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着名小说家和作家,是着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 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赋的一个。她一生只写了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但是这部伟大的作品却使她扬名于世。通过《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通过写两个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时期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怎样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的偏爱。小说中自然和文明冲突不断,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和象征来表现此冲突,例如,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冲突,凯瑟琳两种不同的爱情观的冲突。这种冲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异于常人的热爱和当时现代文明盛行的背景。英国文学史上着名的三姐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们心中是神圣之物,这点很像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观点。并且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沃兹沃斯和柯律利治等着名诗人影响,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人们以自然之情为基础的生活受到现代文明的激烈冲击。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罪恶,内心更加执着于对自然的喜爱。 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着作,就必须要了解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观点。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态度,才能真正明白在这爱恨情仇下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人类生活应该顺应自然和本性。通过《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从图矛盾,由此来叙述《呼啸山庄》中回归自然的观点。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陈茂林从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响来分析,他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自然颂歌。小说中自然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松,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分享着人的痛苦和换了。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和矛盾。 叶利荣则在其《追寻自我的历程--<呼啸山庄>主题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展示了他们在迷失之后寻找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冲突中的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

 2 王宏洁则在《自然与文明的冲击》中认为,自然和文明的冲突矛盾也就是《呼啸山庄》中的其中一个重要主题。自然,要求人们生活需要顺从内心情感和自然本性,得到自然错给予的舒适和自得。而文明,则是不同于自然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生活遵从道德和理智。文明由此带来了物欲横流的社会以及追逐自身利益的人类,因此纯净自然之人被文明所污染。而自然不会随着文明的出现和进步消失,自然会一直存在。所以自文明诞生开始,文明和自然的冲突就不断。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英国着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九一六年就写过《〈简爱〉与〈呼啸山庄〉》一文。她写道:“当夏洛蒂写作时,她以雄辩、光彩和热情说我爱,我恨,我受苦她的经验,虽然比较强烈,却是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呼啸山庄》中没有 我,没有家庭女教师,没有东家。有爱,却不是男女之爱。艾米莉被某些比较普遍的观念所激励,促使她创作的冲动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损害。她朝着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书中把它拼凑起来。那种雄心壮志可以在全部小说中感觉得到--一种部分虽受到挫折,但却具有宏伟信念的挣扎,通过她的人物的口中说出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却是我们,全人类和你们,永存的势力……这句话没有说完。”

 2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 Kettle)在《英国小说引论》一书中第三部分论及十九世纪的小说时,他总结说:“《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犯错误。”

 三、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

 (一)课题研究内容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多次运用象征主义,例如,呼啸山庄和西斯科拉里夫与儿时的凯瑟琳代表自然,他们崇尚自由,顺应自然和暴风雨似的生活原则而与呼啸山庄对立存在的画眉山庄以及林顿家庭则代表文明,他们彬彬有礼,服从一切社会原则。自然和文明表面风平浪静一直到西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偶然闯进画眉山庄,于是冲突不断。凯瑟琳的自然之情开始受到文明的真正挑战,她开始背叛自己的内心情感,越来越像淑女,最终她舍弃对西斯克里夫的真爱嫁给埃德加·林顿,表面上文明占取了绝对优势。但是婚后的凯瑟琳被内心的自然之情折磨致死。而西斯克里夫也因为凯瑟琳的背叛自然性扭曲到极端,他变成了复仇的恶魔。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约束人的真实自然之情,造成了悲剧。尽管文明带来了进步,但是文明却扼杀了人性。最终,艾米莉·勃朗特让西斯克里夫在死前打开阻碍之窗-文明,让两人的游魂在荒野间游荡。种种表明艾米莉·勃朗特对两人爱情的同情以及要求人顺应人性,重返自然的思想。 本选题拟从三个部分加以阐述:

 1 自然和文明的定义

 2 自然和文明的较量: a自然和文明的象征: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西斯克里夫和林顿及其哈的顿 b自然和文明的斗争:凯瑟琳的爱情选择和西斯克里夫的疯狂报复导致人性的扭曲

 3 结论 人应该顺从自然,归顺自然。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以及给人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二)课题研究创新

 本文主要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来解析自然和文明的冲突。艾米莉·勃朗特不仅塑造两个截然不同的庄园,分别代表自然和文明,还赋予住在两个山庄中类似他们山庄的性格,通过他们的对比以及他们交织时所产生的矛盾分歧来说明自认和文明之间的对抗。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选题拟采用多种研究手法,然后再结合定性分析研究法、综合查找法、归纳法、翻译法、文献综述法、文献检索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加以详述。主要包括: 1、定性分析法:根据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2、归纳法: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3、文献法:即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4、文献综述法: 即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所负载的知识信息进行归纳鉴别,清理与分析,并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叙述,评论,建构与阐述。其中,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收集整理专题文献,阅读与挖掘文献内容,清理与记述专题研究状况,建构与阐明专题研究发展趋势。

 五、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一)研究计划

 4月15日-4月18日:指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选定题目; 4月19日-4月25日:完成任务书部分和开题报告; 4月26日-5月12日:完成论文第一稿; 5月13日-5月22日:完成并上交论文第二稿; 5月23日-5月31日完成论文三稿(5月31日上午11点之前上交,以便答辩老师阅读),指导教师分组阅读论文,师生做好答辩准备; 6月1日-6月9日:论文答辩(答辩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要及时修改,以便装订论文终稿)。 6月10日-6月12日:二次答辩及论文装订、成绩评定。

 (二)预期成果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提交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字数在5000英文 单词左右、英美文学方向的的学术论文。

 六、 参考文献:

 [1] Bronte Emily Wuthering Heights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Cecil, DavidEarly Victorian Novelists: Essays in Revaluation 1934

 [3]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着,方平译。呼啸山庄[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4]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着,宋兆霖译。勃朗特两姐妹全集[M]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5] 陈茂林。 --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 [J] 外语教学。 2007(01):69-73

 [6] 栗华。 “野孩子”的爱与恨--对《呼啸山庄》意象和主题的一种阐释[J] 北方论丛。 2001(6):80-83

 [7] 裴双。 --人类应有的前行姿态论《呼啸山庄》对野性与文明的取舍 [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80-85

 [8] 邵旭东。 何以写出《呼啸山庄》--也谈艾米丽·勃朗特创作源泉问题[J] 外国文学研究。1996(04):77-81

;

2017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慢慢的发展中,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

 题目:回归自然论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冲突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来源

 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类型相关的题目,本人很感兴趣,于是确定选择该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来叙述《呼啸山庄》中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小说家和作家,是著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赋的一个。她一生只写了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但是这部伟大的作品却使她扬名于世。通过《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通过写两个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时期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怎样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的偏爱。小说中自然和文明冲突不断,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和象征来表现此冲突,例如,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冲突,凯瑟琳两种不同的爱情观的冲突。这种冲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异于常人的热爱和当时现代文明盛行的背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姐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们心中是神圣之物,这点很像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观点。并且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沃兹沃斯和柯律利治等著名诗人影响,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人们以自然之情为基础的生活受到现代文明的激烈冲击。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罪恶,内心更加执着于对自然的喜爱。

 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著作,就必须要了解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观点。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态度,才能真正明白在这爱恨情仇下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人类生活应该顺应自然和本性。通过《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从图矛盾,由此来叙述《呼啸山庄》中回归自然的观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陈茂林从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响来分析,他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自然颂歌。小说中自然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松,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分享着人的痛苦和换了。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和矛盾。

 叶利荣则在其《追寻自我的历程呼啸山庄主题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展示了他们在迷失之后寻找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冲突中的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

 2王宏洁则在《自然与文明的冲击》中认为,自然和文明的冲突矛盾也就是《呼啸山庄》中的其中一个重要主题。自然,要求人们生活需要顺从内心情感和自然本性,得到自然错给予的舒适和自得。而文明,则是不同于自然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生活遵从道德和理智。文明由此带来了物欲横流的社会以及追逐自身利益的人类,因此纯净自然之人被文明所污染。而自然不会随着文明的出现和进步消失,自然会一直存在。所以自文明诞生开始,文明和自然的冲突就不断。

 (二)国外研究现状

 1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九一六年就写过《〈简爱〉与〈呼啸山庄〉》一文。她写道:当夏洛蒂写作时,她以雄辩、光彩和热情说我爱,我恨,我受苦。她的经验,虽然比较强烈,却是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呼啸山庄》中没有我,没有家庭女教师,没有东家。有爱,却不是男女之爱。艾米莉被某些比较普遍的观念所激励,促使她创作的冲动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损害。她朝着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书中把它拼凑起来。那种雄心壮志可以在全部小说中感觉得到一种部分虽受到挫折,但却具有宏伟信念的挣扎,通过她的人物的口中说出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却是我们,全人类和你们,永存的势力这句话没有说完。

 2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Kettle)在《英国小说引论》一书中第三部分论及十九世纪的小说时,,他总结说:《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犯错误。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

 (一)课题研究内容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多次运用象征主义,例如,呼啸山庄和西斯科拉里夫与儿时的凯瑟琳代表自然,他们崇尚自由,顺应自然和暴风雨似的生活原则。。而与呼啸山庄对立存在的画眉山庄以及林顿家庭则代表文明,他们彬彬有礼,服从一切社会原则。自然和文明表面风平浪静一直到西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偶然闯进画眉山庄,于是冲突不断。凯瑟琳的自然之情开始受到文明的真正挑战,她开始背叛自己的内心情感,越来越像淑女,最终她舍弃对西斯克里夫的真爱嫁给埃德加林顿,表面上文明占取了绝对优势。但是婚后的凯瑟琳被内心的自然之情折磨致死。而西斯克里夫也因为凯瑟琳的背叛自然性扭曲到极端,他变成了复仇的恶魔。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约束人的真实自然之情,造成了悲剧。尽管文明带来了进步,但是文明却扼杀了人性。最终,艾米莉勃朗特让西斯克里夫在死前打开阻碍之窗文明,让两人的游魂在荒野间游荡。种种表明艾米莉勃朗特对两人爱情的同情以及要求人顺应人性,重返自然的思想。

 本选题拟从三个部分加以阐述:

 1自然和文明的定义

 2自然和文明的较量:

 a自然和文明的象征: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西斯克里夫和林顿及其哈的顿

 b自然和文明的斗争:凯瑟琳的爱情选择和西斯克里夫的疯狂报复导致人性的扭曲

 3结论

 人应该顺从自然,归顺自然。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以及给人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二)课题研究创新

 本文主要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来解析自然和文明的冲突。艾米莉勃朗特不仅塑造两个截然不同的庄园,分别代表自然和文明,还赋予住在两个山庄中类似他们山庄的性格,通过他们的对比以及他们交织时所产生的矛盾分歧来说明自认和文明之间的对抗。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选题拟采用多种研究手法,然后再结合定性分析研究法、综合查找法、归纳法、翻译法、文献综述法、文献检索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加以详述。主要包括:

 1、定性分析法:根据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2、归纳法: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3、文献法:即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4、文献综述法:即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所负载的知识信息进行归纳鉴别,清理与分析,并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叙述,评论,建构与阐述其中,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收集整理专题文献,阅读与挖掘文献内容,清理与记述专题研究状况,建构与阐明专题研究发展趋势。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一)研究计划

 4月15日4月18日:指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选定题目;

 4月19日4月25日:完成任务书部分和开题报告;

 4月26日5月12日:完成论文第一稿;

 5月13日5月22日:完成并上交论文第二稿;

 5月23日5月31日完成论文三稿(5月31日上午11点之前上交,以便答辩老师阅读),指导教师分组阅读论文,师生做好答辩准备;

 6月1日6月9日:论文答辩(答辩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要及时修改,以便装订论文终稿)。

 6月10日6月12日:二次答辩及论文装订、成绩评定。

 (二)预期成果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提交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字数在5000英文单词左右、英美文学方向的的学术论文。

 六、参考文献:

 [1]BronteEmilyWutheringHeights[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2]Cecil,DavidEarlyVictorianNovelists:EssaysinRevaluation1934

 [3]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著,方平译呼啸山庄[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著,宋兆霖译勃朗特两姐妹全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陈茂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J]外语教学2007(01):69-73

 [6]栗华野孩子的爱与恨对《呼啸山庄》意象和主题的一种阐释[J]北方论丛2001(6):80-83

 [7]裴双人类应有的前行姿态论《呼啸山庄》对野性与文明的取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80-85

 [8]邵旭东何以写出《呼啸山庄》也谈艾米丽勃朗特创作源泉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1996(04):77-81

;

  给分啊

  英语毕业论文提纲

  一关于本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

  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三个大的方向中进行,即英语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各个大方向中又可以选择小的方向,具体解释如下:

  1英语文学:选择英语文学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国别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

  在进行国别文学研究选题时,一般选取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中的某一经典作家(如海明威),某一经典作品(如《双城记》),某一写作手法(如象征手法的运用)或某一文学思潮(如浪漫主义运动)作深入研究。但在选择作家或作品时最好选择在文学史上作为经典的作家或作品。有个别流行作家或作品极富盛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飘》或《荆棘鸟》,学生有强烈愿望选择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可避免上述情况时,应该尽可能地挖掘作品内在的深刻含义,不能流于肤浅的分析。

  文学批评理论的选题一般不太适合英语专业本科生,因为该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英语专业研究生阶段,本科生一般不具备文学批评理论的知识结构。这个方向的选题可以有关某一文学批评理论,一文学批评术语的阐释或某两种或以上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比较。

  比较文学研究就是将两个以上的作家或作品进行比较。这两个作品或作家可以是同一国别的(如“雪莱与拜伦的诗歌比较”),也可以是不同国别的(如《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2语言学:选择语言学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两个大的方向进行: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就是对于英语语言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研究,如对一种词性、或一种时态、或拼写、语调等等方面的研究(如“一般现在时及其交际功能”)。

  应用语言学包括教学法的研究和其它一些新兴的应用语言学分支的研究。师范专业或本身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选择教学法方向的较多。在这个方向选题,也要避免过大范围的选题,而应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或实验。这个方向的好的选题有:“个性与英语教学”,“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等。

  3翻译学:翻译学的选题一般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翻译理论以及翻译活动。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就是探讨某一种翻译理论等等。相比之下,对翻译活动的研究更多一些,这些选题可以是对一种语言现象的翻译、或一种修辞格的翻译的研究(如“汉语成语的英译”)。应该注意的是,在对翻译活动作研究时,往往需要某种翻译理论支撑,总结规律,并对这一活动作出评价,要避免仅仅时例子的罗列。

  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包括前置、主体、附录等三个部分。

  (一)前置

  1.英文封面:由论文英文题目、解释、作者、指导老师姓名和职称、时间组成。

  2.目录:由论文的中、英文摘要、篇、章、条、款以及参考书目、附录等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排在英文封面之后另页。

  3.中、英文内容摘要: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宜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概要、作者的突出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成果以及实验方法、数据或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字左右

  4关键词:关键词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为便于文献检索,学位论文应注明三至五个具有代表意义中、外文“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是论文的中心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分别排在中、外文摘要的左下方。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二)主体部分

  主题部分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正文(Body)、结论(Conclusion)、参考文献(Bibliography)。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

  1.引言: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涉及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和知识空白、研究设想、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概述、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等。

  2.正文: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论文选题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论述或论证。要求论据充分,论点明确。行文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正文部分要有分级标题,章、条、款、项的序号编码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分级系列编号法,论文中的章、条、款、项依次排列,依次从1开始,连续编号,中间用“.”相隔,最末级编号之后不加点。示例:

  1.

  2.…… 21

  22…… 221

  222

  223… 2231

  3.结论:学位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它是对正文部分的论述的概述,也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4.参考文献:写作学位论文过程中,阅读或运用过某些文献所列出的书目清单,置于正文之后,另页开始。参考文献的著录按原文献语种为原则。

  (1)文献目录应另页书写,外文文献排前,中文文献排后。外文文献书名须用斜体。

  (2)文献目录一律按作者姓氏汉语拼音或外文字母顺序排列。

  (3)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回行时空两字或五个英语字母。

  (4)将各文献的类型代号(即文献英文名的首字母)注明在文献之后

  专著[M] 学位论文[D]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报告[R]

  专利 [P] 专著、论文集的析出文献[A] 其他未说明文件 〔Z〕

  电子文献中光盘图书 [M/CD](MONOGRAPH ON CD)

  网上期刊〔J/OL〕(serial online)

  5.文内所引文献:要求附夹注,应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姓名(英文只注姓),出版年和引文页码。若为转引文献,则加quoted in 字样。

  例:(王明,1998:38)

  (Newmark,8:26-33)

  6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应该与正文中标注的文献一一对应。正文中没有出现的,不应出现在参考文献中。

  (三)附录部分

  附录包括所有与论文有关的补充材料,如图表或照片等。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is a movement prevailing the 19th centure in Weasterm World in literatureart music and philosophy beginning as a reaction and protest against the bondage of rules and customs of neo-classicismIt was marked and is always marked by a story reaction It returned to nature and plain humanity for material

Itbrought about a renewed interest in medieval literatureIt was also marked by sympathy for poor people and thus a deep understanding toward common peopleIt was a movement expression of indivdual orignality and different poets realized their varietyA dream of golden age is established against stern realities Imagination is the key point

Romanticism, attitude or intellectual orientation that characterized many works of literature, painting, music, architecture, criticism, and historiograph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over a period from the late 18th to the mid-19th century Romanticism can be seen as a rejection of the precepts of order, calm, harmony, balance, idealization, and rationality that typified Classicism in general and late 18th-century Neoclassicism in particular It was also to some extent a reaction against the Enlightenment and against 18th-century rationalism and physical materialism in general Romanticism emphasized the individual, the subjective, the irrational, the imaginative, the personal, the spontaneous, the emotional, the visionary, and the transcendental

Among the characteristic attitudes of Romanticism were the following: a deepened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ies of nature; a general exaltation of emotion over reason and of the senses over intellect; a turning in upon the self and a heightened examination of human personality and its moods and mental potentialities; a preoccupation with the genius, the hero, and the exceptional figure in general, and a focus on his passions and inner struggles; a new view of the artist as a supremely individual creator, whose creative spiri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trict adherence to formal rules and traditional procedures; an emphasis upon imagination as a gateway to transcendent experience and spiritual truth; an obsessive interest in folk culture, national and ethnic cultural origins, and the medieval era; and a predilection for the exotic, the remote, the mysterious, the weird, the occult, the monstrous, the diseased, and even the satanic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354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