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拼音: bi sheng
毕生解释: 一生;终生。
毕生造句: 1、他设法毕生致力于实践他的信仰。
2、他决心把毕生精力贡献给科学事业。
3、这名法官毕生致力于反腐败斗争。
4、但归根结底,如果我必须将我的毕生积蓄押在谁将赢得这场理论上存在的比赛上,我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星球最炙手可热的球员而选其他人呢?
5、证券交易委员会将确保股东在公司选举上有更多权力,以便投资者和养老金持有人对如何处置自己的毕生积蓄有更多发言权。
6、毕生以来我都在错误的判断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异,可最终我还是需要一辆紫色自行车载我逃走。
7、做一个好人是我毕生致力去做的事,这要求我学会克制对他人发怒,并勇于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承担责任。
8、有时,这甚至会持续到毕生的美梦成真之时。
9、对许多人来说,退休是追求毕生的爱好或兴趣的机会。
10、因为它向你的家庭和企业提供毕生的保护,因此,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长期的财政计划。
11、他花了毕生的时间来发展这一课程,让您,作为一名成年人,和孩子一样能够很容易就学会一门新语言。
12、那些毕生都在日渐接近他们的财宝的人将拥有越来越多的理由去欢呼。
13、爱自己是一场毕生浪漫的开始。
14、这本书花费了我毕生所学的东西并提纯了我所教授的策略。
15、他们此次探险的目的是为他们毕生的梦想——攀登珠穆朗玛峰做准备。
16、眼下的窘境就是毕生困扰我的两条平行的生活给我留下的最新创伤,一方面掩饰内心的怒火和悲伤,一方面与我所深爱的、过得很好的外部生活融洽相处。
17、中国聪明的年轻人愤然决定离开,他们决然地申请美国高校奖学金,或者将他们的父母毕生的存款用来支付国外就读费用。
18、先验论者坚信毕生的心灵成长过程。
19、现在火山是一种新型的观赏景点,相信我,你会有一个毕生难忘的体验。
20、菲尔的毕生的任务是反驳那些在世界上尤其是在英特网上散布的错误的天文学观点。
21、他们差了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这就意味着在位的领导层有机会,做一些长久的选择,可以用他们毕生来实现,有哪些选择呢?
22、事出必然 由于毕生与癫痫的斗争,他在大学一年级失明,随后开始绘画。
23、关爱艾滋病毒感染者是一项毕生的承诺,需要处理慢性病、耐药性,当然还有预防。
24、这样的结果完全是可能的,尽管投资者想要手脚并用祈祷光明,而在经济环境变好之前,他们是不会将毕生积蓄投入市场的。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参加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读研究生,专攻戏剧。1934年初女作《雷雨》问世,获空前成功,被认为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雷雨》之外,代表作还有《日出》(1936)、《原野》(1936)、《北京人》(1940)。1940年还写了《蜕变》,1942年改编巴金的小说《家》为四幕话剧。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作品有《明朗的天》、《胆剑篇》和《王昭君》,此外,还写有**剧本《艳阳天》(1947)。其剧作贴近社会现实,充满激情,艺术上贯通中西,创自己的话剧风格,把中国悲剧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的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等国文字,并在国外上演。
曹禺是中共优秀党员,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著名戏剧大师,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戏剧教育家,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执行主席。于1996年12月31日因病去世,终年86岁。
●陈廷敬,曾任康熙皇帝的日讲官,后累官至光禄大夫,成为一代名相。深得康熙宠爱,曾主持编纂《康熙字典》、《明史》等巨著。故居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为明清仿故宫式建筑。
●陈澧,晚清岭南学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著述颇丰,在学术界久负盛名。《东熟读书记》为其晚年作品,虽未完成,亦能代表他的学术见解,反映他的思想矛盾。
●陈树人,岭南派书画大家,曾任国民政府秘书长、侨务委员会委员长。
●邓肯•以沙多拉,19世纪第一跳舞艺术家,现代艺术舞的开创者,现代女子服装解放的先锋,复兴希腊美术精神运动的努力者,亦是一位有伟大人格和文学天才的艺术家。著有《自传》一书。
●方成,不知何许人也。原籍广东省中山县(填表历来如此写法),但生于北京,说一口北京话。自谓姓方,但其父其子都是姓孙的。非学画者,而以画为业。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但宣读论文是在中国化学会。终生从事政治讽刺画,因不关心政治屡受批评。
——漫画家方成自传
●丰子恺(1898——1975),现代散文家,画家。长期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进行美术、文学创作。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率真集》等。
●冯乃超,1901年10月12日出生于日本,后受成仿吾约请,弃学会国,参加革命。1928年,根据周恩来指示,冯乃超说服各文艺团体停止与鲁迅论争。随后,3次拜访鲁迅。1930年,左联成立,大会通过他起草的《理论纲领》。他与夏衍、鲁迅、田汉等六位一起,被选为“左联”常务委员,并担任党团书记。当年,他邀茅盾入“左联”。1949年,他又请老舍回国。冯乃超还是我国象征派诗歌的拯救者。1928年出版诗集《红纱灯》。冯乃超生前为原北京图书馆顾问。
——辑自2001年10月16日《中国教育报》陈中原文《精神不死追思乃超》
●傅雷(1908——1966),翻译家,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南汇人。他翻译的法国名著很多,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等。
●埃•弗洛姆(1900——1980),是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自为的人》、《罪恶的社会》、《人心》、《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等。舒尔兹在弗洛姆的《如何排遣你的烦恼——为了生活的爱》一书的前言中写到:(我经常去拜访弗洛姆)我总觉得来时和离开时判若两人:离开时头脑更清醒了,浑身充满了活力,不再畏惧那些压迫我们、使我们绝望的力量。
弗洛姆有这样一句话:大多数人在没有开始生活之前就已死去,这是个悲剧。
●高二适,书法家、诗人,江苏东台人,自号舒凫。桑作楷是他的学生。1997年第2期《随笔》有李廷华文《永远的高二适》。
●高烈特(1873——1954),法国著名女作家。早年创作《克劳婷在学校》,1903年创作《克劳婷出走》。一战后,写了两本最有影响的小说《吾爱》和《吾爱结束》,描写了一个50岁的女子与年轻小伙子私通的悲剧,刻画出灵与肉的矛盾。高烈特晚年写成了一部最成功的小说《姬姬》,后改编为**《金粉世家》。
●龚自珍(1792——1841)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生于时代书香和官宦的家庭。由于家学渊源,加上聪明好学,他20岁时已是一名诗人和学者了。1829年中进士,但一直都作小官,很不得志。1839年,48岁的龚自珍辞官南归。其后在丹阳和杭州的书院里讲学。1841年9月26日逝世于丹阳的云阳书院。
●光未然,即张光年,诗人,《黄河大合唱》词作者,曾为《人民文学》主编。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从小热爱运动,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身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炼的语言塑造人物。
●胡小石,书法家。
●纪伯伦,纪伯伦的作品1923年被茅盾译介过五篇散文和散文诗,1931年,冰心又翻译出版了他的散文诗集《先知》。但从30年代到70年代末,他的作品又很少再介绍到中国来。
纪伯伦的散文诗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和情感色彩,散发着醉人的艺术馨香,是东方现代文学的重要成果,属20世纪文学精品之列。
●季羡林,我国当代著名的东方语言学家、教育家、散文作家、翻译家,被尊为东方文化泰斗。1911年出生于山东清平县官庄村,清华大学毕业后于1935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1946年秋回国,受聘北大东语系教授至今。这期间,他兼任多种领导职务,但仍致力于佛教梵文和吐火罗文的研究,致力于中印文化关系史和印度佛教史的研究,同时写了大量的散文,出版了见解独到的学术著作,翻译了为数可观的外国文学作品,是在国内外具有很高威望的学者。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还能阅读俄文、法文专业书刊,曾翻译过梵文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有《季羡林文集》24卷。
●吉洪诺夫,著名诗人,1952年作为苏联艺术家代表团团长参加我国举行的中苏友好同盟签约一周年纪念。
●贾平凹,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顺利;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
生于1953年2月21日,孕胎期娘并未梦星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甚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发达贵?
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十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
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文学;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捉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书,岂是速朽玩意儿,哪能在此列出名目呢?
如此而已。
(贾平凹自传)
●姜椿芳,70岁时奠定了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基础。
●金岳霖(1896——1984),湖南长沙人,哲学家、逻辑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早年曾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主要著作有《逻辑》、《论道》、《知识论》等。
●李大钊,1899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乐亭县一个农民家庭。出生时父亲已经故去,不久母亲也逝去了,是祖父把他抚养成人的。1907年,李大钊中学毕业考进了天津北洋大学法政专门学校。(当时他把自己的宿舍题名为“筑声剑影楼”)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被推举为北洋法政学会会刊《言治》月刊的编辑部长。当时还被推崇为“法政学校三杰”之一。(他的老师白雅雨在辛亥革命期间被袁世凯处死)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留学。
李大钊在日本期间就读的是早稻田大学。后因长期欠席被学校除名。这是他积极参加革命运动所付出的代价。1916年5月,李大钊回国。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晨钟报》。1917年7月,张勋复辟,李大钊到上海。1918年1月,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1924年,代表中国***前往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0月回国。1927年4月6日上午,李大钊与妻子、两个女儿以及60多名国共两党的工作人员在北京同时被捕。1927年4月28日,被绞死。这一天离他38岁的生日还有180天。
中共党史界有一句话:“南陈(陈独秀)北李(李大钊)相约建党。”
《美国图书情报百科全书》中专有“李大钊”词条,称李大钊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
1999年10月29日,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的电视文献记录片《李大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梁实秋(1903、1、6——1987、11、3),北京人,祖籍浙江余杭,原名梁冶华,字实秋。1915年至1923年就学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1924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1926年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为新月社主要成员。1949年去台湾,执教于台湾南北数所大学,直至65岁退休专事写作。译成400多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部剧作和三卷诗歌,著成100万字的《英国文学史》,选译了120万字的《英国文学选》,译出124册《时界名人传》,编成30多种英汉字典和数十种英语教材。著有《雅舍小品》(四集)《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秋室杂文》《实秋杂文》《实秋文存》《槐园梦忆》等。
●梁思成(1901——1972),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当时其父梁启超正因戊戌变法失败而亡命日本。他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对中国古典文化素养深厚。11岁回国,14岁进清华学堂,23岁留美,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和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建筑,兼攻西方建筑史。游历欧洲时,对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珍视和保护古典建筑的做法印象深刻。1928年回国后,一边教学,一边和夫人林徽因及同事、学生遍访中国各地的古代建筑。十几年中,足迹踏遍15个省,2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对北京城内文物的保护和日本奈良的保护做了很大的贡献。
●林散之,书法家。
●刘半农,我只能说说临时想出来的半农的两种好处,其一是半农的真,他不装假,肯说话,不投机,不怕骂,一方面却是天真烂漫,对什么人都无恶意。其二是半农的杂学,他的专门是语音学,但他的兴趣很广博,文学美术他都喜欢,做诗、写字、照相、搜书、讲文法、谈音乐,有人或者嫌他杂,我觉得这正是好处。方面广,理解多,于处世和治学都有用,不过在思想统一的时代自然有点不合式。
——周作人《半农纪念》1934年11月30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集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杀后,愤然辞职,定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研究马列主义,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优秀杂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鲁迅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鲁迅全集》20卷。
鲁迅作品简况:
1、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其中《呐喊》所收作品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14篇。
《彷徨》所收作品有:《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11篇。
2、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5)
其中收录:《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怀旧》10篇。
3、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4、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
5、杂文集十六部:
《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篇》(1926)、
《而已集》(1927)、《三闲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调集》(1922——1933)、《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1934——1936)、《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6、翻译作品
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是一位极著名的反对侵略、拥护苏联的杰出战士,是本世纪全人类伟大的良心之一。1935年6月23日至7月21日,罗兰对苏联进行了27天的访问。这27天的日记——《莫斯科日记》按他的遗嘱,50年后也就是1985年才得以公开发表。在日记里,罗兰已经看到苏联存在的危机,他在日记中说:“可要小心震动,有朝一日,在一个美丽的日子里,那震动会突然发生的!”历史证实了他的预言。90年苏联国家自行解体。
——节录自1997年第1期《随笔》
罗曼•罗兰是法国近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受托尔斯泰思想影响很大。20世纪初写成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一战期间,积极投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行列。20年代曾发生思想危机,接受甘地的不抵抗主义。30年代初宣布和过去的错误思想决裂,此后积极参加反对法西斯和保卫和平的活动。还有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等。
●南丁格尔,1820年5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曾在巴黎大学就读,后去德国学习护理,并开始对英、法、德等国的护理工作进行考察研究,写出了不少护理学专著。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耳其联军与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交战,由于没有护士且医疗条件极差,英军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在这种情况下,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奔赴战地医院,通过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在短短数月内把死亡率降至22%。
战后,南丁格尔一直致力于护理工作,并于1863年在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推动了西欧各国乃至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学成为了一门科学。
为了纪念这位英国护理学先驱、护士职业创始人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对护理工作做出的卓越贡献,国际护士会于1912年把南丁格尔的诞辰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沈从文,解放后,沈从文被迫退出了文学阵营,搞起了古代服饰研究。他不想放弃钟爱的文学,一度精神失常,曾用小刀割破血管试图自杀,但是未遂。后来,沈从文被政治扭曲了意识,政治意识在他头脑里占了第一位。
——《文学故事报》
沈从文和萧乾也曾有一段从师生到绝交的故事。
沈从文妻张兆和。
●师哲,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辑局局长。当时,陈昌浩、张仲实、姜椿芳任副局长。
●苏曼殊(1884-1918),出生于日本横滨,祖籍广东香山县。俗名玄瑛,字子谷,小名三郎。其父苏杰生是横滨一大富商。苏曼殊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奇人,他半僧半俗,亦僧亦俗,通晓法文、英文、日文、梵文,又能诗能画,小说、翻译均超轶尘凡。他有浪漫传奇的身世,人们对他的称号很多:诗僧、情僧、革命和尚、风流和尚等等。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苏曼殊是一个彗星式的人物,一时间光芒夺目,随即悄然殒没。
他一生三次出家为僧(12岁、17岁,20岁),与一批中国革命先驱都有很深的友谊。1910年他加入南社(中国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曼殊所撰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等。其中《断鸿零雁记》是一部长篇自传抒情小说,所写的就是曼殊的漂泊人生。
刘三在《赠曼殊》中写到:
只是有情抛不了,
袈裟赢得泪痕粗。
表现了他学佛与恋爱的内心痛苦。
●泰戈尔(1861——1941),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是印度伟大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被尊称为“东方诗圣”。1913年,泰戈尔以其“敏锐、清新、优美”的诗歌创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奖的首位亚洲人。
泰戈尔的家庭是一个较有文化修养的家庭。他从小就喜欢文学艺术,8岁开始诗歌习作,14岁公开发表作品,17岁时,前往英国,学习英国文学,为自己的创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1880年,泰戈尔回国后,陆续出版了一系列诗集、戏剧和长篇小说,他的创作也逐步走向成熟,开始以崭新的诗歌形式反映现实生活,形成一种质朴、清新的散文诗。
进入20世纪,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泰戈尔积极参加这一活动,写了许多爱国诗篇。1910年,他发表了长篇小说《戈拉》,歌颂爱国行为,表明对祖国自由的坚定信念,同时批判了传统的落后思想。同年,又发表了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诗中以优美的笔调,描写了现实中的欢乐与悲哀,歌唱生命的荣枯,表达了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和对人生理想的探索与追求。诗人的幻想与现实,通过优美的诗句,融洽地揉为一体,反映了诗人对美与善的追求与热望。1912年旅英,该诗的英文版倍受英文学界推崇。
泰戈尔一生中共出版了诗集50多本,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还创作了几部中、长篇不说,上百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以及大量关于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泰戈尔不仅是一位诗人、作家,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画家和音乐家,他留下了1500多幅绘画作品,并谱写了大量歌曲,其中《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确实为印度国歌。
1924年四五月间,泰戈尔曾应梁启超之邀,以学者身份来华访问,他主要到了上海、北京、武汉、太原等地,其间与徐志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泰戈尔回国后出版了《在中国的讲话》一书,“谨以此书献给挚友徐志摩和伟大的中国人民”。1929年,泰戈尔再访中国,徐志摩、陆小曼夫妇热烈欢迎、盛情款待。在华访问期间,泰戈尔给徐起了一个印度名字——素思玛,而梁启超给泰戈尔起了个中国名字叫竺震旦,泰戈尔的原名含有太阳和雷的意思,而“竺”是古印度的别称,震、旦正蕴含着雷和太阳的意思,是古印度对中国的别称。
●吴宓(1894——1978),字雨生,亦作雨僧。吴宓生前常对人说,他的一生以28年为一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28岁(1894——1921)为第一阶段:少年发奋,清华求学,哈佛留洋,学成回国服务;从29岁到56岁(1922——1949)为第二阶段:主编《学衡》杂志,创办国学研究院,筹建清华外文系,执教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这是吴宓一生中事业和梦想的高峰期;从57岁(1950)起为第三阶段:吴宓一直隐居在北碚缙云山下的西南联大,他预估自己只能活到84岁。1978年,吴宓在老家陕西泾阳县去世,正好活够84岁。
吴宓曾自撰联总结自己的一生:
一生长畏风雨雷,
三宝终归佛法僧。
陈寅恪集杜甫《秋述》文和李商隐《马嵬》诗,写到:
新雨不来旧雨往,
他生未卜此生休。
●闻一多,
●肖娴,书法家。
●余光中,闽南人,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曾在美国、香港教书多年,现为台湾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右手写诗,左手成文,并兼擅翻译与评论。其诗文多年来风格屡变,日臻圆满,受到海内外文坛一致推崇。现已出版诗集15部,散文及文学评论集12部,译著多部。
●俞平伯,是一位学者兼诗人,散文家,他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俞平伯自1921年4月受胡适《红楼梦考证》的影响与顾颉刚讨论《红楼梦》起,便与《红楼梦》结下不解之缘。1923年出版他的第一部、也是奠定他红学学术地位的专著《红楼梦辨》,1952年又将它修订改题为《红楼梦研究》出版。1954年出版《脂砚斋红楼梦辑评》,1958年出版《红楼梦八十回校本》,1954年1月至4月发表读《红楼梦》随笔三十八篇,后结集为《读红楼梦随笔》,直到晚年,他还不时发表有关红学的文字。
——石昌渝《俞平伯和新红学》刊于2000年2月《文学评论》
●恽代英,中国***创建时期的重要***,我国早期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1895年生于武昌,就读于中华大学,毕业后,应陈时校长之邀,留校任附中部主任(即校长)。现华中师大校内有恽代英全省汉白玉雕像。
●张艺谋,原陕西国棉八厂辅助工,1978年考入北京**学院,后成为国际知名导演。
●章士钊,自号孤桐,曾主办《甲寅》。
●赵熙,字香宋,四川“五老七贤”之一,著名书法家和诗词家。
●钟敬文,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诗人、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广东海丰人,生于1903年3月20日。1922年毕业于陆安师范学校。1927年到中山大学任教。1928年到浙江大学任教。1934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研修。1936年回国,继续在浙江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积极从事救亡工作,后到中山大学和香港达德学院任教。1949年以后,一直在北京师大任教。钟先生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历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荣誉理事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主席等。
钟先生是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创始者和奠定人之一,在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领域辛勤耕耘了80年,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钟先生1950年参加创办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53年开始招收我国首届民间文艺研究生,1955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被誉为“中国民俗之父”。
2002年,钟先生因患老年性综合症,医治无效,于本年1月10日0时1分在北京友谊医院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马诗红是深受观众喜欢的男演员,在《灯塔世家》《北方往事》《昭君出塞》《东方》《夺粮剿匪记》《拯救者》《正阳门下小女人》 《 跨过鸭绿江 》 等一系列热播剧中,他用精彩的演出征服了观众。
马诗红身材高大健美,气质硬朗,因出演了《决战》《神枪》《瑶山大剿匪》等多部抗战剧,又被观众誉为“硬汉专业户”。
马诗红的演技老练,在荧幕上塑造的角色多样、真实且生动,在观众中一直有着居高不下的人气。
马诗红的妻子于莉红,也是一位演员,说起来她的名气似乎比马诗红更大一些。
无论是在高秀敏主演的电视剧《圣水湖畔》中,还是在之后的《喜莲》《有爱的日子》《大厂小镇》《灯塔世家》《女人的村庄》《女人当官》 《鲜花盛开的山村》等一系列剧中, 于莉红都奉献了精彩的演技,一人千面,她将每个角色都塑造拿捏的刚刚好。
于莉红与马诗红是从校园里走出来的恋人,两本日记本见证了他们之间的浪漫爱情,婚后两人又一起打拼事业,从籍籍无名的小演员双双奋斗成为知名演员,在影视圈占有一席之地。
于莉红与马诗红是彼此的初恋,他们的爱情让人艳羡,夫妻相互扶持,双双成名更是让人敬佩。 只是在这风光背后,他们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和遗憾……
于莉红,艺名于艺旋,1969年2月生于河北唐山丰润。
于莉红打小就在艺术表演方面,天赋异禀,唱歌跳舞,说来就来,她不害羞也不怕笑,她喜欢站在舞台上表演,演出完毕后,台下的掌声响起是她最开心的时刻。
这样的 于莉红注定会与表演有不解之缘,加上她自己也目标清晰,知道自己要走哪条路,于是中学毕业后她就考入了 黑龙江省艺校。
踏入艺校,于莉红知道自己又离心里的那个梦想更近了一步,这里将是她艺术生涯的起点,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在这里她也遇见了毕生所爱。
她为了他写了整整两本日记,为了支持他的梦想,她同意推迟婚期,甘愿打工挣钱供他上学圆梦。
这个人就是马诗红,他 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虽然比于莉红小一岁,但是他长得很成熟,看起来倒是比于莉红大一些。
不过这不打紧,马诗红多才多艺,不仅会唱歌跳舞,还会弹钢琴,他是班长,做事心思细腻成熟稳重,吸引了班上不少女生的注意,包括于莉红。
当然了于莉红不仅长得清秀靓丽,还落落大方,马诗红对这样的她也是极为欣赏的。
再加上作为班上的尖子生,他们俩都深得老师喜爱,常常在一起排练还会有身体上的接触,很难不对彼此动心,不过因为学校明文禁止谈恋爱,所以他们尽量回避,除了排练时间,日常他们尽量不接触不说话。
于莉红把对马诗红的喜欢,全部写进了日记本里,整整两本,满满的都是关于他的一切,就像陈慧琳在《记事本》里唱的一样:“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写着许多事都是关于你……”
日记里很多事,连马诗红自己都记不清了,于莉红都清清楚楚地记得,包括他每天的日常,她对他的喜欢已经深入骨髓。
当然,马诗红的心里也一直装着于莉红,他虽然没有她那么细心,用日记记录每一点对她的喜欢,但是刚演完毕业话剧,他就迫不及待的跟她表白了。
因为毕业了,自由了,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谈恋爱了。
当时他们的毕业作品是《醉心于贵族的小市民》,马诗红饰演男一号,于莉红饰演女一号,两人的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
下舞台,卸完妆,马诗红拉着于莉红就走向琴房,为她弹了一首《我的太阳》,于莉红看着他认真弹奏的样子,被帅气的他深深的吸引着,一曲弹毕,马诗红就像于莉红表白了。
于马诗红而言,于莉红就像是他的太阳,一直温暖着他,他们向彼此坦白了心迹。
毕业时,马诗红送了一件衣服给于莉红,于莉红也有礼物送给他,是她写的日记,整整两本,蓝皮的。
马诗红从当天晚上九点开始读,一直读到第二天中午才读完,里面记录的全是他这两年半的点点滴滴,马诗红被于莉红炽热的爱打动着,原来她跟自己喜欢她一样喜欢着自己。
多年后,谈到这一幕,他都忍不住内心的悸动,这两本日记他一直带在身边,无论多远,搬多少次家,他都一直带着身边,因为那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值得好好珍藏。
好的爱情,双向奔赴。
从省艺校毕业后,于莉红与马诗红都被分到哈尔滨话剧院工作,他们又从恋人变成了同事。
看到一句话:“两个人在一起的意义是彼此鼓励和支持,互相滋养和成长,互相给予能量。”
于莉红与马诗红就是这样,在话剧舞台上,他们像在学校时一样,相互支持与鼓励,凭借努力与实力,他们双双都成了团里的骨干演员。
事业有成,感情稳定,这对从同学变恋人,恋人变同事的有情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于莉红将马诗红带回家见家长,马诗红因为长相老成还被于莉红奶奶质疑,她将孙女偷摸拉到一旁问:“小红啊,马诗红是初恋吗?他是不是一婚啊?”
于莉红哭笑不得:“他是不是初恋我不知道,但是他没结过婚,是我艺校同学”她还开玩笑地跟奶奶说:“您可以查查户口。”
经过一番询问和相处,奶奶才放心将于莉红交到马诗红手上,这是个靠谱的孩子。
马诗红的父母也对这个未来的儿媳满意至极,到了年纪他们都希望他们能结婚生子,定下来组建一个温暖的小家。
于莉红也是这么打算的,眼见着他们两人都成了单位里的佼佼者,而且年纪又到了,她也想着彼此可以定下来,但马诗红有野心,他想走出东三省,他想奔赴更大的舞台。
于是他跟于莉红商量说自己想去中戏深造,于莉红听了他的想法,虽然内心有些失落,但是她能够理解,她懂得他的追求。
作为女朋友,她觉得真爱他就应该成全,她对马诗红说:“你去吧,趁还有机会,去考,所有的费用由我来承担,我相信你。”
得到女朋友的支持与理解,马诗红放开自己去奔赴理想,他发誓不辜负自己也不会让于莉红失望,于是他一边工作,一边准备,1997年,他顺利考入中戏表演大专班。
马诗红在中戏读书的这几年,所有费用都是于莉红在承担,凭借她一个人的工资要供养两个人,于莉红过得很节俭,为了补贴家用,有合适的影视剧角色她也会接演。
2000年,马诗红从中戏毕业,成为中国铁路文工团的一员,为了能早日在北京站稳脚跟。
马诗红很努力,他一边演话剧,一边接拍了大量的影视剧,无关角色大小,他都认真塑造,一点点的他开始在圈子里小有名气。
当然马诗红是一个有情义和担当的男人,他不忘自己能完成梦想,是于莉红的成全。
他知道她等待自己太多年了,他学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给对方一个交代,于是多年的恋情终于修成了正果。
不过因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哈尔滨,夫妻两婚后两地分居,各方面都不方便,生活上也不能照顾到对方,但是前些年的苦都扛过来了。
这次为了能让夫妻早日团聚,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目标,彼此都努力工作,争取在北京安一个家,那些年他们都努力接戏拍戏。
为了能跟对方有更多时间相处,他们夫妻还尽可能地争取进同一个剧组,不过因为他们都很低调,而且在剧组的时候他们也尽量保持距离,将精力都放在塑造角色上,几乎没人知道他们是夫妻。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和对角色的理解与塑造,他们夫妻双双在圈内有了一些名气。
之后她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参演了 《昭君出塞》《 上海王 》《乡村集结号》《 女人的村庄 》《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 女人当官 》等几十部影视剧,于莉红的名气越来越响。
凭借努力奋斗,于莉红与马诗红在北京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他们也终于在北京真正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只是时间一晃,于莉红就三十六岁了,结婚这么些年来,他们只顾着拼事业,未曾把孕育生命提上日程,直到双方父母开始催生。
但此时正是他们事业的上升期,夫妻俩都想再冲冲,等到演艺事业更稳定,达到一定高度后,也能为宝宝提供更好的条件,就这么一拖再拖。
他们的事业是越来越好了,夫妻俩的名气在全国也越来越响,可是岁月催人老,这一晃就差不多十年,他们都已人到中年,要再孕育宝宝很不容易了。
不过他们都抱着期待的心态,于莉红为此还减少工作,调理身体,为迎接宝宝做准备。
但因为年纪的关系,加上多年来因为拍戏极不规律的作息,让他们在求子的这条道路上变得格外艰辛。
如今于莉红已经53岁,虽然仍有遗憾,但是他们不曾后悔。
自己做什么选择就要承担什么后果,他们的感情没有因为求子艰难变淡,对他们来说如果最后还是无缘享受天伦之乐,把一生奉献给自己喜欢的演艺事业,一生一世一双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于莉红与马诗红的感情纯粹。
从校园到婚纱,同学到恋人,同事到夫妻,他们双向奔赴,互相成全,在岁月的长河中恩爱携手三十多年,对彼此不离不弃让人动容。
但他们因为奋斗事业,错过了孕育宝宝的最佳时期又不免让人遗憾,这对于那些没有打算一辈子丁克的夫妻也是一种提醒。
不过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生孩子都只是一种选择,只要自己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相应的后果,无谓对错。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永远没有最佳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会存在缺憾,唯愿你做出的选择,是自己内心真正所想,愿你有勇气,也有选择的能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文‖一一
掉到河里淹死的,绝对正确,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李白死因
唐代诗坛巨星李白,于宝应元年(762)离开人间,卒于今安徽当涂,享年六十二岁。然而,李白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李白族叔、当涂令李阳冰《草堂集序》曰:“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暇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唐代李华《故翰林学土李君墓志序》云:“姑熟东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李白〕年六十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去李白殁时二十九年,作于唐德宗贞元六年(791)的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也说:“君名白,天宝初诏令归山,偶游至此,以疾终,因葬于此。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墓将毁,追想音容,悲不能止。”古代文献所谓“疾亟”、“赋临终歌而卒”、“以疾终”,都明白地告诉人们,李白是病卒的。
李白一生嗜酒成性是出名的,因有“醉仙”之称。玩读李白诗作,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酒味。诗人的《将进酒》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叙赠江阳宰陆调》有“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赠刘都史》有“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训岑勋见寻就元丹邱对酒相待以诗见招》有“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月下独酌四》之三有“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这样,学人自然将李白的死因与醉酒致命联系起来,晚唐诗人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诗》云:“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也即指出,李白是因醉酒致疾致命的,就连升天的灵魂都带着醉意。
现世学者郭沫若由“腐胁疾”得到启发,从医学角度进行研究推测,认为李白六十一岁曾游金陵,往来于宣城、历阳二郡间。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决计从军,可惜行至金陵发病,半途而归。此为“腐胁疾”之初期,当是脓胸症。一年后,李白在当涂养病,脓胸症慢性化,向胸壁穿孔,由“腐胁疾”致命,最终死于当涂。
李白爱酒,也爱月、爱狂,所以又有人把他的死因同“水中捉月”挂起钩来,这便产生了富有浪漫气息的“溺死说”。五代时王定保在《唐摭言》中云:“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此后,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曰:“(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元代祝成辑《莲堂诗话》也说:“宋胡璞,闽中剑南人,曾经采石渡题诗吊李白:‘抗议金銮反见仇,一坏蝉蜕此江头,当时醉寻波间月,今作寒光万里流。’苏轼见之,疑唐人所作,叹赏不置。”那么,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持何看法呢?宋朝陈善《扪虱新话》记道:“坡(苏东坡)又尝赠潘谷诗云:‘一朝人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可见,李白醉入水中捉月溺死的说法古已有之,流传广泛。
当代富有诗人气质的学者安旗在《李白纵横探》一书中,神奇美妙地描绘了李白临终的情景,写道:“夜,已深了;人,已醉了;歌,已终了;泪,已尽了;李白的生命也到了最后一刻了。此时,夜月中天,水波不兴,月亮映在江中,好像一轮白玉盘,一阵微风过处,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么光明!多么诱人!……醉倚在船舷上的李白,伸出了他的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船夫恍惚看见,刚才还邀他喝过三杯的李先生,跨在一条鲸鱼背上随波逐流去了,去远了,永远地去了。”的确,多少年来人们宁肯相信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唐代大诗人,是跨鲸背仙游羽化而去的。
看来,李白的死因与醉酒有关,那么究竟是病死的还是溺死的呢?清人王琦云:“岂古不吊溺,故史氏为白讳耶?抑小说多妄而诗人好奇,姑假以发新意耶?”也就是说,两种可能性都难以排除。再看唐代项斯《经李白墓》“醉死此江边”句,以及正史《旧唐书·李白传》的记载:“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似乎意在其中了。
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王震等领导的第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途经洞口县境,北上抗日。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当年红军留下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深深地铭刻在老人们的心里,流传在广大的群众中,现在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我们的贺主席
1935年12月19日中午时分,贺龙率领的第二军团部分主力,从管竹进入岩石乡。三个穿灰布军衣、身背短枪的战士来到三房院子,见一妇女抱着小孩慌慌张张走进自己家里。战士跟着走进她家堂屋,见她房门紧闭,便轻轻地敲门说:“嫂子,请你不要害怕,我们红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请你开开门,我们有事和你商量。”青年妇女叫欧阳香元,丈夫在外做挑夫,她听到敲门的声音不是很急,喊话的声音也很平和,就开了房门。战士见她屋内还有一间空房,便提出:“嫂子,今天晚上借你这间空房搭个铺住一晚上,你看行不行”欧阳香元虽没有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知道他们是要借房子住,于是脸上露出了同意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有位战士领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兰布长衫、留有八字胡子的人来到了欧阳香元的家门口,后面跟着二三十个穿灰布军衣、背短枪的战士,在禾坪里整整齐齐地站成两排。那个八字胡子对大家讲:“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人民求解放的,我们有铁的纪律,大家千万要注意,不能进年轻妇女的卧室内;”接着又讲,“我们红军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群众家里的东西未经主人同意不能搬动,借东西一定要还,损坏和丢失东西一定要照价赔偿,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团结群众去打倒蒋介石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欧阳香元从战士们的表情上,看出八字胡子是个大官。听他讲话句句为老百姓着想,认定红军是好人。她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把那个八字胡子讲的话告诉别人,直到天快黑时才回家,她走到堂屋门口见地上搭起了铺,那个八字胡子和另外两个人在煤油灯下看地图,一边看一边比比划划。她想知道那个大官是个什么官,于是走到门外悄悄地问一个小战士:“那个穿兰布长衫、留着
胡子的是你们的什么人”小战士轻声地告诉她:“是我们的军团长,苏维埃政府的贺主席,我们都喊他贺老总。”她听后心里嘀咕,原来他是个大官,难怪战士们都规规矩矩听他讲话。
她走到房内,一位女战士非常和气地请她坐下,像亲姐妹一样和她拉起了家常。在交谈中她问女战士:“你是哪个的老婆”女战士很爽快地告诉她:“我是贺龙同志的爱人,今晚住在你家,真麻烦你了。”她知道了住在她家里的是红军的大官贺龙主席一家人,不好意思地说:“这房子不好,没有好好收拾,真对不起你们,”女战士说:“等打完仗以后,穷人就有好房子住了。”
第二天清早,部队要走了,有些战士在收拾行装,有些在打扫卫生,有个战士走到欧阳香元嫂嫂雷青菊面前(住她对门)再三询问是否有损坏和丢失的东西,雷青菊讲:“只有一个木脸盆没看到。”那个战士不一会拿了一个铜脸盆对她说:“如果找不到就用这个脸盆,找到了就留做纪念,红军的纪律都是贺主席规定的,你一定要收下。”贺主席和战士们走时,群众都含着热泪相送,战士们
也不时地回头,依依惜别。
几十年过去了,欧阳香元没有忘记当年的“贺主席”。1956年,她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挂像时,一眼就认出了当年住在自己家里的贺主席,高兴地说:“你们看,我们的贺主席又回岩山来了,又到我们家里来了。”
可敬的先烈
第二、六军团自从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后,国民党的军队始终跟踪他们、搜索他们,妄图把他们消灭在长征途中。12月21日中午,从高沙开往花园的第六军团,有的在李家渡一带休整,有的在行进途中。战士们虽然头上都用树枝、绿叶作了伪装,但国民党飞机还是发现了目标,丧心病狂的投下了6颗炸弹,20位战士当场光荣牺牲,数十名战士受伤。
当时年仅12岁的王康元正赶着牛回家,一位红军战士见状,急忙跑过去,尸把将王康元按倒在地,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他。王康元安然无恙,而那位战士却血流如注。王康元的叔父王仁德知道后,深为红军战士舍已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报答红军战士的救命之恩,他冒险同李明生、刘大炳等20多个贫苦农民一道,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蛇形山一块空地上。但红军走后不久,一些土豪劣绅心怀鬼胎煽动说,“红军葬的地方是‘风水宝地’,是李家渡的‘龙脉’所在。现在‘龙脉’挖断了,‘龙神’不安,只有把红军的尸体挖出来,丢到河里去,才能保住‘龙脉’,恢复‘风水’。”为了粉碎土豪劣绅的阴谋诡计,贫苦农民邓成竹等人连夜将红军烈士的棺木移葬到松涛滚滚的长岭界,周围栽上苍松翠柏。被红军救了命的王康元,每年清明节去烈士墓前祭扫。1972年他担任西中大队党支部书记后,积极倡议并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带领本大队和李家渡的干部群众,整修了烈士墓,在墓前竖起一块烈士纪念碑,刻上“长征烈士之墓”六个大宇,两侧刻有两副对联,一副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另一副是“继承先烈志,永作革命人”。洞口县委和县政府已将烈士墓做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十年来,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经常去墓前瞻仰、凭吊学习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
讨还血泪债
旧社会的广大农民,饱受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死亡线上。红军打击土豪劣绅,为贫苦农民求解放,因而得到他们的真诚拥护。
岩山乡沙坊院子有个土豪叫付升庭,长有一脸麻子,为人专横残忍,欺压穷人,群众都叫他升麻子。他的五个儿子个个凶残如虎,群众称他们是“五老虎”。1931年,升庭麻子准备修新屋,找来新化方师傅给他烧砖瓦。可怜方师傅辛辛苦苦一场,不但未得分文工钱,还要倒贴伙食。一气之下他推倒砖瓦垛子,满腹怨恨回新化去了。1935年,他参加了红军。12月19日,部队在岩山宿营,他
把当年在付家的遭遇和当地农民受付家欺压的情况,向部队首长做了汇报,首长同意他带三名战士去找升麻子算帐。他们操小路走到沙坊院子,把正准备逃跑的升庭麻子抓住。附近群众听说红军抓住了作恶多端的升麻子,喜得奔走相告,纷纷向红军首长揭发升麻于的罪恶。首长派出一位战士领着贫苦农民到升麻子家里,打开了付家的粮仓,把粮食分给了群众。第二天红军离开岩山时,把升麻子押到绥宁县李熙桥处决。
红军第六军团在石江处决了一贯包揽诉讼、敲榨勒索的王文祥;镇压了高沙镇街上被称为“三王五霸”之一的大恶霸、土匪袁宽:将石背乡的土豪财主尹成哉、花园乡罪大恶极的邓星芳、拒绝给红军派粮的反动保长邓陈卓三人,押到绥宁县武阳处决。广大群众拍手称快,感谢红军为自己伸了冤,讨还了血泪债。
军民鱼水情
红军到洞口之前,国民党反动派与地方反动势力制造了很多谣言,不少农民躲进山里。红军以遵纪爱民的实际行动,解除了群众的顾虑,很快,大家都回来为红军战士解决吃住问题,十分亲热。
开始岩山街上很多店门都关得紧紧的,后听到红军战士亲切地喊:“老乡们不要怕,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不会拿你们的东西,如果你们有什么吃的就卖给我们一点,我们照价付钱。”有些人从门缝中看到红军战士规规矩矩,蹲在街上,谁也不去敲店门。于是有的就拿出煮热的红薯放门口卖,战士们不讲价,说多少就是多少,只多交不少交。消息传开后,店门都开了,能吃的东西都摆出来了,附近群众家里有能吃的,都拿到街上卖。有几位战士走到林玉元老大娘面前轻声说:“大娘,天气太冷,今晚上我们想到你家里避避风寒。”大娘满脸笑容表示欢迎,战士们放下背包,就动手打扫卫生,挑水劈柴。晚上,林大娘见几个战士在灯下摆着白布比划,她猜想是把布剪做包脚布,就把“坐月子”的媳妇喊来一起帮忙,母女俩人熬了一整夜,共做好10双布袜子,正好每人一双。第二天战士们临走时再三向林大娘道谢,送给他一些白布、一床印花被面和两个圆瓷缸作为纪念。
红军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感动了群众,广大农民群众从各个方面关心、爱护红军。石江缝纫师傅邱国才与其他11位师傅一起,连夜赶制军帽120顶。红军给他们每人一块银元,他们心情非常激动,你一言我一语,凑成一首诗:“红军来到石江镇,痛打土豪和劣绅,财主心怕胆又惊,穷人精神大振奋,军民连夜作军帽,同心协力杀敌人。”花园马家院子邓大妈同儿媳曾冬娥在山边土里锄草,听到山中有微弱的呻吟声,邓大妈立即放下锄头去山中寻找。果然发现一个约20岁年纪、头带八角帽的红军战士(浏阳人)躺在地上,她用手一摸额头,好烫手,又见他右脚伤口已开始流脓。她心想不能让亲人在野外活活冻死、痛死、饿死,一定要想办法救他。她喊来儿媳一起扶着伤员回到家里,让他躺在儿媳床上,儿媳拿出丈夫的蓝布旧衣服给他换上。大妈告诉伤员安心养伤,如发现有外人来就装哑巴,要儿媳认他是自己的丈夫(儿媳的丈夫在贵州做挑夫)。安排好后,大妈每天上山采药,精心护理,一周后战士的伤基本治好,他告诉大妈要去赶部队。临走那天,天刚亮大妈就起床为他准备好路上吃的东西。战士对大妈说:“大妈,你就是我的亲娘,我一定永远记住你的恩情,革命胜利了,我一定来看望你老人家。”恋恋不舍,挥手告别。
跟着红军走
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是自己翻身求解放的靠山,红军的道路就是自己走向解放的道路。于是,不少贫苦农民纷纷送子弟当红军,中青年更是积极踊跃,要求跟着红军走。李家渡的贫苦农民,看到20个红军战士在敌机轰炸下光荣牺牲,满怀为烈士报仇的愤怒心情和为自己求解放的强烈愿望,积极报名参加了红军。西中村的邓星怡、邓正仁、吴老晒,盲田村的邓星开,新兴
村的刘老细,木井村的陈松青,圳上的罗玉等都跟着红军走了。洞口街上邹玉和、王顺生两位缝纫师傅,被请到花园给红军制作军服,他们深为红军的精神所感动,毅然跟着红军走上了长征路。
据解放后全县初步统计,当年跟着红军走的有20多人。他们为革命做出了贡献。其中:有壮志未酬而牺牲在长征途中的革命烈士,有在抗日前线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民族英雄,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毕生精力的人民功臣,如石江镇的王振贵,当年30岁,参加红军后编入第六军团保卫局,在17年的戎马生涯中南征北战,荣获“人民功臣”、“解放华北”、“解放西北”的纪念勋章各一枚,1952年转业到新疆工作,1965年离休,1966年元月回洞口老家定居,撰写了“夜渡金沙江”、“翻过大雪山”、“六十年春秋话往日”等革命回忆录。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
听老红军讲长征的故事
“年轻人,你难以理解我们这些老人面对浴血奋战换来的太平盛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九死一生的险境里我们始终不动摇,就是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努力能换来今天的安定繁荣!”
7月23日20:00,记者见到了14岁参加红军、曾经三过草地、戎马生涯半个世纪的老红军战士,原济南军区副政委任思忠老人。这位83岁的老人的话匣子打开了,谈起过去的峥嵘岁月,神情激动起来,双唇有些颤抖……
15岁少年 率171人加入红军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到达川北,川东地下党领导的游击队开始在达县一带活动。当时,因贫困辍学的任老正在家中帮助父亲务农。
“党的队伍给了我思考的能力,我明白了为什么穷人辛劳一生后代还要继续受穷”,红色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给穷人指出一条活路,这在任老心中掀起了巨澜。红军队伍为贫苦农民作主,任老明白了,这是一支穷人的队伍。
红色家庭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大哥早他加入游击队,但不久便在一次战役中英勇牺牲,父亲积极响应革命队伍的号召,担任村苏维埃主席。这位老人在红军离开根据地的岁月里,被反动军队关进监狱,活活折磨致死,父亲死后不久,母亲也含恨离去,这一切,更坚定了任老参加革命的决心。
1933年是任老走上革命道路的关键年份。6月,任老参加了游击小组,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老思想活跃,积极探讨革命的道理,很快便成为游击队的中坚力量。红军主力占领达县后,他被选为区少年先锋队大队长,15岁的少年成了171名红小鬼的“头领”,在他的带领下,全队172人集体加入了红军。
打“扇子队” 少年军人名声大振
从游击队员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革命战士,但四川强横的反动军阀势力还是逼迫部队流动开展革命工作。
1934年7月,任老时任四川省少先指挥部政教科长兼干部连指导员。在四川西部丹巴地区开展工作。一天,当任老等人在一座3层小楼上开会时,反动军阀的武装突然冲到了楼里,与负责放哨的同志在楼梯上展开了激烈的枪战。脚步声密集急促,逐渐近了,留下来肯定是死,任老等三人跳窗逃生,一名同伴当场摔死,任老右臂支撑着地,上臂骨折后戳断肋骨插进了胸腔,他忍痛与同伴钻入夜幕迅速转移。
但没过多久,绷带吊起伤臂的任老再次活跃于山间的村庄里。
革命者的工作激起了恶势力的疯狂反扑,在新塘坝地区,有一支500人左右的地主武装,他们疯狂袭击革命者的工作队,屠杀革命群众,打仗时人人拿着一把扇子,妄称是刀枪不入的神兵,当地群众称之为“扇子队”。一天深夜,任老带领干部连在地方赤卫队的配合下夜袭“扇子队”。战斗中,他被敌人刺刀捅伤,仍坚持参加战斗。是役,扇子队被全歼,少年军为川陕根据地人民除了害,一战成名。
一过草地 竹签穿透他的脚掌
“年轻人,用语言表达不出长征真实场景,你根本不可能想像出当时有多么艰苦”。任老对记者说。任老前段时间坚持每天收看电视连续剧《长征》,他看得比家里每个人都专注,他为这部电视连续剧感动,但仍然对家人说,“有些苦他们拍不下来”。
任老头上的三块伤疤和脚弓部位所受的一次穿透伤都是在长征时留下的。说起长征开始后的第一次受伤,任老脱下鞋子,右脚背中央部位赫然有一块大约三厘米见方的凹陷。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最长,三过草地,第一次过草地时,我的右脚便被反动军队布下的竹签阵穿透了”。
那是一次夜间急行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任老带着一支十几人的队伍迅速向阿坝前行。任老走在最前面,他小心地穿过反动军队布下的铁丝网,突然脚心一阵剧痛,落在地上再也迈不动步子。战友提来马灯一看,一根近01米长的竹签穿过了他的右脚脚掌,脚背上还露出长长一截。
受伤只是一瞬间,此后几个月任老被伤脚折腾苦了。队伍连续行军,根本没有机会停下来养伤。伤口化脓了,战友便将纱布裁成窄长的细条,蘸了水穿过伤洞,来回扯动,清除里面的脓血和息肉。每拉扯一下,都伴随了钻心的疼痛,但有什么办法,那是缺医少药环境中遏制进一步感染的惟一办法。
“和平年代现在的年轻人谁还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呢?”讲到这里,任老喃喃地说。
二过草地 鬼门关口拣回性命
第二次过草地更险,任老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1935年下半年,任老时任红四方面军总部教导团一连指导员。大军从阿坝向绥靖方向进发。来到黑水河时,便桥已被毁掉,南岸则被土匪占领。为保证主力部队过河,任老和另外30名干部战士趁黑夜泅水渡河。时值隆冬,水流湍急,冰冷刺骨,成功游到对岸的只有8名。接下来就是一次令南岸敌军魂飞魄散的突袭,大部分敌军在睡梦中被击毙,8人很快便占领了桥头堡,大部队顺利地搭起了便桥。
任老却因此染上了重伤寒,红军缺医少药,食物的供应已经断绝,他的病一步步恶化,常常昏迷不醒,战友们便抬着他行军。20天后,部队走出草地,来到绥靖。此时任老长时间休克,战友们都误以为他已经死了,便把他放在了绥靖滩石崖下的山洞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苏醒过来,挣扎着爬向河边喝水,十几米的距离,任老竟爬了两三个小时。当地居民郝老汉发现后将他救回了家。
郝老汉对待他就像亲生儿子一样,每天熬小米粥一口一口喂他。老汉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便想收他为儿子。但任老却一心想要回到队伍上,他每天搬小板凳坐在大门口,希望看到队伍上的同志。两个月后,任老的病基本痊愈了,他挥泪告别了郝老汉老两口,找到了在该地区活动的金川省委,重回革命队伍。
经历这一次起死回生时,任老还不满18岁。
1936年7月,任老的病全好了,就在此时,队伍又从绥靖出师北上。任老带着七八名比他还年轻的战士在草原上行军。一天夜里,一位小战士问任老,“科长,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人人都生活得很幸福,不缺衣少食。”“那能实现吗?”“肯定能”。
说起荣誉 老人没有太多言语
任老在和平年代练起了书法,每当朋友求字时他总忘不了盖上一个章,或者是“长征战士”,或者是“幸存者”。这是老人晚年给自己的定位。
战争年代,任老是一名英勇善战的骁将,他重视思想工作,善用攻心战术,常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抗日战争胜利之初,任老率领队伍在喀喇沁旗平叛,妥善运用了和平平叛的政策,打通了300公里承赤公路。此后,在攻打天津、广西剿匪、援朝金城反击战等众多战役中,任老立下了赫赫战功。1955年老人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荣誉章。但说起荣誉,老人没有太多言语。
“战争年代,我们身边倒下了太多的好战友,比起他们,我是一名幸存者,更是一个幸运者”,“我能够亲眼看到自己为之努力的目标实现就是最大的幸运,真正的荣誉归于那些光荣献身的烈士们。”
任老的家人介绍,任老每每想起自己身边倒下的战友,便非常难过。当年任老带171人参加红军,但经历历次事件,解放后任老再没能见到其中的任何一位。他忘不了1953年自己回乡的那次经历。当时,战友的亲人听说他要回来了,站在路两旁等待询问亲人的下落,任老骑马走了30多公里山路,当久候乡亲们纷纷上前询问时,老人的眼泪夺眶而出。
另一次,任老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找到了战友的名字。
李白(公元701年----726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在中亚细亚碎叶城一个带有浓厚流徙色彩的富商家庭。出于这种家庭背景,李白较少受到传统礼教的影响,生活情趣和才能都异彩纷呈。年方十五不仅“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而且“游神仙”“好剑术”,这便铸成了稍后绝世而独立的青莲居士。李白年轻时结交的朋友,不是隐者便是道士,他“喜纵横术”,任侠好义,豪放爽朗,特别推崇战国时齐人鲁仲连,对历代政治上、军事上、学术上有突出成就的人物如管仲、乐毅、张良等人表示衷心向往。因此,建功立业成为李白毕生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唐朝的科举制度已日臻完善,但李白却鄙弃尘俗,不屑于走科举道路。他要“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要求以个人的才华和声誉一跃而成为卿相。
李白从青年起便长期漫游,足迹几遍全国,其恣情侠义自不可言。这其中包含着他对祖国壮丽河川的热爱,我们却可以从中感觉到他似乎在通过漫游来寻求一种更为潇洒无羁的途径去实现其人生至真至高的理想,即:隐居学道但隐不绝俗,隐居以求仕,最终将“功成身退”。他认为,只有在功成的前提下,才能隐退山林,去过自由闲逸的生活,“功成拂衣去,归入五陵源”。他的这种想法到现在也颇有品味价值:在社会上证明了你于人于己的价值后潇潇洒洒漫不经心地给生命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倏忽遁去幽林间。经过了许许多多的沧桑变幻,于今这一人生至理仍斑斓可目熠熠生辉执著地照亮你我大家的前路,却不知这是古人的睿智还是我们今人在一百八十辈祖宗的长袍下把整个人生依然木讷地咂摸来去五百回。或者是生命的轮回再转,或者是衰老的文明时至今日终逢二春。不过,无论如何地品评回味,我们都须仰视才见:李白是伟大的,伟大就伟大在中西方文明如此碰撞交汇的时候,他脑袋瓜子里转出来的东西竟然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地站在了所有的最前端。祖祖辈辈多少人仿效李白一路殷殷而来,却没有一个人做得有他洒脱。就因为他是李白。
天宝元年,李白终于“仰天大笑出门去”,应玄宗诏赴长安,实现其“兼善天下”的理想。李白是一个不甘心过白首儒生寂寞生活的人,似乎没有一种生活能使他永远满足。“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负心理,使得李白蔑视业已成文成形的礼法,平交诸侯,长揖万乘,“揶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追求一种遗世独立的放浪不拘。然而,“高处不胜寒”,三年的翰林供奉,李白的佯狂自负已超出了宫廷之对于他的点缀升平的要求,更兼屡遭馋毁,李白最终辞离长安,再度开始长期的漫游生活。然而,永远的自信使他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时,仍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坚决要“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古以来,风骚并称,李杜齐名。但我感觉现实主义似乎在刻意地描摹一种社会现状,我们可以于此而稍窥古社稷之一斑,但毕竟你我没有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义务并不在于痛苦着他的痛苦;但浪漫主义却不同,更注重于一种对生命深层次的体会和领悟,叫你感觉他是个先知,温文地把你的愁苦快慰娓娓道来,你不得不忧愁着他的忧愁。
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而且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喷薄而发,一泻千里,极度的夸张反构成最高度的真实。他可以把一片神仙梦境全凭一腔惊人的幻想勾勒出来,挥毫而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瑰丽篇章;他可以借神话传说,用迷离惝恍的文笔,参差不齐的句式,抑扬顿挫的音律,写出了《远别离》一诗,诗文随诗人感情起伏的变化而变化,但又显得十分和谐、自然、完整统一,其表现艺术的独具特色,充分体现了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情怀。
同是写登庐山顶望大江的景色,李白说:“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完全摆脱了真实空间的感觉拘束;而白居易则说:“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则完全出于写实。两诗相较,其艺术价值的高下,不言自明。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最录李白集》)正是混游渔商的生活经历,正是这种侠仙儒的高妙结合,李白才确为李白,伟大而绝世的青莲居士。
纵观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性格和生活爱好是复杂的、矛盾的:他既抱着要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又有“会须一饮三百杯”“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消极情绪;他既欲济苍生安社稷,而又醉心于求仙访道;他既歌颂游侠与英雄,又沉醉于风月、醇酒与美人;他蔑视豪门权贵,鄙薄功名富贵,但有时又怀念长安的豪华生活……
李白是千年传颂的“谪仙”、“诗仙”,追求一种餐霞饮露的求仙生活,同时又不绝尘嚣,执著地叛逆着社会上的压迫和羁绊。“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并庄屈以为心,合儒仙侠以为气的根基铸就了浪漫得伟大且亘古永存的巨人----李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