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闭幕式将再次呈现中国式浪漫,闭幕式的亮点有哪些?

冬奥闭幕式将再次呈现中国式浪漫,闭幕式的亮点有哪些?,第1张

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已经正式结束,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拉开帷幕,在闭幕式上有很多的亮点,这些亮点特别值得回味。闭幕式开场是由运动员们花式入场,在闭幕式上我们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原来是旗手高亭宇肩上扛着另一位旗手徐梦桃,这两位旗手的想象力真的是太丰富了,受到了他们的感染,其他国家的旗手也开始学习他们的入场方式。开幕式上的音乐选用的是特别欢快的歌曲《欢乐颂》,让现场的氛围特别的欢快热闹。

在现场载着孩子出现的巨大只冰鞋采用的是十二生肖的形式,以此来展示中国的传统。点亮花灯,中国结,折柳寄情的这些中国元素都非常有亮点,闹花灯出现在闭幕式的开场环节,孩子们提着雪花形式的花灯入场,特别的应景,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的传统特色。也延续了开幕式的核心视觉符号。现场很多的中国结,代表着中国与世界的连接,中国结还以数字AR技术生成,也向国际展现了我们国家的科技感,同时也很好的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强大。

在冬奥会闭幕式上,孩子们唱起了北京奥运会上的主题曲《我和你》,以此致敬双奥的完美结束。在伴随着主题歌《雪花》的歌声,鸟巢上空用烟花打出“天下一家”和ONE WORLD ONE FAMILY的中英文字样。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象征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最后冬奥会上最受欢迎的冰墩墩下班了,北京冬奥会正式闭幕,让我们一起向未来。冬奥会闭幕式的导演张艺谋为了闭幕式用了很多的心思,最终带给观众这么震撼的效果。

#心得体会# 导语2月20日晚8时,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将遵循开幕式一样的“简约”风格,通过“穿越”来呈现和致敬“双奥之城”这一重要元素。与开幕式一脉相承的是,闭幕式依然会突出科技含量,通过科技的力量,让闭幕式“空灵与浪漫”。下面 无 为大家分享了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欢迎大家的关注。

1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拿下了短道速滑500米的金牌,他也成为了当届冬奥会闭幕式上中国代表团的旗手。也是在平昌,刚刚20出头的高亭宇在速滑500米的比赛中夺下铜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看好这位崭露头角的新人未来成为中国速滑项目的“一哥”。

 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式上,武大靖手中五星红旗传到了高亭宇的手中,他和女子钢架雪车选手赵丹一同成为旗手,那一刻高亭宇热血沸腾,“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角色,我一定不会辜负这份信任,会争取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一面。”

 说到做到,昨晚的“冰上飞人”大赛——男子500米速滑比赛,高亭宇以34秒32完赛,一举打破了奥运会纪录,也拿下了男子速滑项目在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遥想1980年的普莱西德湖,中国代表团的首次冬奥之旅,担任开幕式旗手的赵伟昌也是一位男子速滑名将,他一个人在那届冬奥会上出战了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三项争夺,在500米的比赛中,赵伟昌获得了第31名的名次。多年以后谈起那段经历,赵老依旧难以忘怀,他表示五星红旗在手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当时我们运动员的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是有不小的差距,但走上奥运赛场就是去展现自己的一面,尽力去比赛。”

 40余年过去了,xx届又xx届的冬奥会,一代又一代的体育人,我们的旗手杨扬、周洋、武大靖、赵宏博等,每一个人都在世界的体育舞台展现着实力与魅力,同时也在展现着那份无畏的勇气以及奋斗不息的精神。昨天,当高亭宇在“冰丝带”高举五星红旗全场滑行庆祝时,相信赵伟昌、赵士坚这些老一辈中国旗手会感同身受,一起分享这份荣誉与喜悦。

 因为有些东西是始终不会改变的,正如高亭宇在谈到北京冬奥会比赛时直言,自己除了全力以赴,争取比平昌更进一步之外,其他的不会去多想,“冬奥会取得好成绩不是靠想出来的,如果靠想的话就天天躺着了,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过去这个奥运周期,高亭宇也遇到过一些波折,比如腰伤的困扰,但成绩和状态的起伏并不妨碍他不断磨练自己。2021年11月的世界杯上,高亭宇过弯道时出现失误,最终排名第8,而当时在起跑时,裁判连续判罚他的对手们两次抢跑,这给高亭宇带来了一些影响,事后他也表示自己的注意力有些分散,所以技术动作没能做到。而之后高亭宇一直在打磨各方面的技术,尤其是起跑的速度,甚至睡觉时常常梦到在比赛。而昨天来到冰丝带的冰道上,高亭宇的起跑堪称完美,前100米的成绩是9秒42,并最终打破了奥运纪录,这一刻梦想成真。

 夺冠后的高亭宇还不忘向同为旗手的赵丹隔空加油,昨天这位00后姑娘在被喻为“勇敢者游戏”的钢架雪车中也有非常出色的发挥,第一轮就刷新了本届冬奥女子钢架雪车的赛道纪录。尽管在第三轮出现失误,最终没能实现夺牌的愿望,可赵丹和她的队友黎禹汐,还有昨天上午创历史拿下铜牌的男子钢架雪车选手闫文港都在用他们的勇气与技巧,让更多的人们关注这项刺激的冬季运动。

 旗手,永远站在最前端,手中是国旗,身后是战友,展现的是中国的意志,传承的是奥运的精神。

2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北京冬奥会近尾声。人们希望时间可以放慢,在“中国红”与“冰雪白”的交融中多驻留一会。

 十多天来,全球共享“同xx届冬奥”,一起体验冰雪赛道上的速度与激情、为人类挑战“更快、更高、更强”而欢呼,也源源不断感受到各种形式的“善意与理解”、为“更团结”的滋长而宽怀。

 “更团结”在这届冬奥会上的呼声有多高,暗示着在现实世界里有多稀缺。

 “更团结”在这届冬奥会上的气息有多浓烈,意味着照亮人类未来的力量有多坚韧。

 纵观北京冬奥会这个“超级现场”,一个个瞬间的定格、一条条“热搜”的发酵、一出出互动的接续,串联起以“更团结”“向未来”为内核的冬奥故事,刻画出以“我们”为主角的同心圆。

 竞技场上,超越输赢,北京冬奥会凝聚起参赛者,刻画出体育精神的同心圆。

 竞技体育,有赢有输。赢有赢得起的风采,输有输得起的姿态。输赢之外,还有更多“奥运的意义”。对手错失金牌痛哭,谷爱凌跪地安慰;打分有争议,苏翊鸣恳请终止对裁判的批评;徐梦桃摘金,美国选手第一时间上前拥抱祝贺;中日选手同台竞技,赛后合体“比心”。

 尊重对手、尊重规则,相互关爱、相互包容。这些竞争对抗之外的温暖片段,营造出北京冬奥会的清新画风,也表明“大写的人”才是奥林匹克赛场上真正的主角。

3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北京冬奥会全球收视率创历届新高,印证了体育可以超越政治、团结人类;本届冬奥会即将迎来终章,“中国范儿”为西方世界主导的冬奥会增添了东方印记,彰显多元文化的兼容共存;各国小雪花汇成人类大雪花的开幕场景成为冬奥经典镜头,不仅在于创意,更在于契合人类心灵深处“爱与理解”“彼此依靠”的需求。

 北京冬奥会如同磁场,将不同背景的人汇聚在一起,重温“同一个世界”的常识,也激励“你我他”打破认知壁垒、升级认知带宽,为当下人类社会的割裂提供修复之力。

 竞技场上的“暖”、中外之间的“缘”、多元文化的“融”,是北京冬奥会口号“一起向未来”的具象呈现,也是新版奥林匹克格言中“更团结”的中国式诠释,共同奏响人类团结、韧性和合作的主基调。

4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北京冬奥会已接近尾声,从谷爱凌到高亭宇,从苏翊鸣到任子威,从徐梦桃到齐广璞,中国队实现“多点开花”。经过不断努力和积累,中国冬季项目冰强雪弱的现状正在改变,“踏冰而来,逐雪前行”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筹办冬奥会的过程中,中国提前兑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参与冰雪运动总人数已达346亿人。各地以冬奥为契机,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冰雪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冰雪消费。一张滑雪票背后是一个消费市场,一套冰雪装备蕴藏一条产业链条,一个冰雪小镇折射一种发展模式,冰雪经济持续升温,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过去的“不进山海关”到“南展西扩东进”,中国冰雪运动的版图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仅是地理和空间意义上全国各地的遥相呼应,随着时间的沉淀,更将形成中国的冰雪文化。目前,冰雪运动正在实现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区域走向全国、从冬季走向全年的转变,“乐享冰雪”成为更多国人耳熟能详的理念。

5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北京冬奥会今日闭幕。赛事期间,氢能火炬、“陆冰转换”、智慧餐厅等一项项冬奥“黑科技”层出不穷,闪耀着创新的光芒。冬奥会不只是一场竞技赛事,它早已超出运动本身,打开了一扇令人兴奋和憧憬的未来之窗。

 科技与奥运同频共振。2008年,北京夏奥“无与伦比”,留下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宝贵遗产,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如果说当时我们注重展示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希望收获世界对中国的认可,那么经过14年的发展,北京冬奥的科技含金量直线上升,我们早已不满足仅仅展示新技术,而更关注冬奥会将带来什么,更希望借助冬奥之风推动产业发展、惠及百姓生活。

6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科技赋能,冰舞雪动。早在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就设立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围绕办赛、参赛、观赛、安全、示范五大板块部署科研任务,从制度上为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当各方力量被充分整合运用,北京冬奥会便在很多科技创新领域成功实现了“零”的突破。据了解,本届冬奥会有4项技术是在全球首次推出,有33项技术是在冬奥会首次使用,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破圈”、创新迭代的生动体现。

 奥运带动科技,科技造福社会,后冬奥时代,很多技术将从奥运赛场走向社会。比如,8K节目、8K频道及8K屏幕正在走向公众;氢燃料大巴在延庆、张家口提供赛时交通服务保障,赛后会继续用于城市运行……很多“冬奥同款”技术成果将实实在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冬奥证明了中国实力,冬奥也是中国的机遇。在冬奥会的引领下,神州大地,热“雪”沸腾,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借风提速,相关企业的创新潜能将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从“一季火”走向“四季热”,冰雪运动正在融入中国人的生活,这份“冰雪奇缘”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地也在大潮中抓紧“白雪换白银”,推动“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7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北京冬奥会赛程接近尾声,在过去的十几天的比赛里,人们惊叹着屡被刷新的奥运记录、回味着沉稳矫健的健儿风采、更致敬着盛会背后的无名英雄。

8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第2xx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2022年2月,xx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让全球瞩目。6年时间,建设者们用“一刻也不能停”的速度抢工期、擂进度,12个竞赛场馆全部提前完工,3个冬奥村如期交付使用;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冰丝带”舞动神州,“雪如意”灵动八方……在海拔2198米的山顶上,在零下30多度的气温里、在区域坡度近70%的路面上,刻印下多少建设者热火朝天的奋斗和夜以继日的坚守,从新建场馆打下第一根桩,到如今场馆林立、服务冬奥,是一个个大国工匠们披着星光、沐着晨露,才让冬奥地标从蓝图变为现实。

9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办好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2016年以前,因国际技术封锁、参数标准不明,中国造不出一条合格的“冰状雪”赛道。为实现用雪自由,时年70岁高龄的秦大河,一肩扛起了“冰状雪”的科研攻坚,率领团队五年踏雪筑梦,高效储雪的技术难题被攻克。“冰丝带”所采用的正交双向马鞍形索网屋顶设计,破解了高钒密闭索“卡脖子”技术;“冰立方”里的“水冰转换”“一馆三温”解锁了“绿色办奥”的科技密码。在规划中时时注重创新,在建设中处处体现匠心,冬奥场馆建设的“中国方案”必将在百年奥运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0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讲述着中国故事,彰显着中国风采,传递出中国自信。从场馆设计到冬奥标识,北京冬奥会呈现出鲜明的中国元素、独特的中国气派: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设计借鉴了传统文化符号“如意”,火炬接力火种灯造型的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奖牌蕴含着对天下大同的追求……尽显中华民族优雅博大的文明气韵、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202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是如何展现中国式浪漫的?各国运动员们欢聚一堂,这个环节最让我感动。我喜欢看到一个团结友爱的世界。各国运动员们入场时有奖牌的都在展示自己的奖牌,没奖牌的也都很兴奋,自拍、打招呼、聊天,像一大家子似的。俄罗斯运动员还转起来了,俄罗斯转完法国转。大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我就觉得和平真好啊,各国运动员那么多人在同一个舞台上,大家都那么开心,那么激动,每一个镜头拍到的运动员们都是那么可爱。

闭幕式更像一个愉悦欢快的party!温暖、快乐、感动,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伟大,胸怀的宽广。闭幕式的欢快,给全世界疫情结束提前一个信号!闭幕式的快乐,给全世界某些有战争的地区的人民一丝丝光明!中国以最简单的方式向全世界传递最伟大的能量!2022年,中国这片古老而神秘大地上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不需要再陈述我是谁,我更关注于向世界讲述未来的故事。什么数字技术实验室、人工智能、UI设计、5G网络全覆盖,这些空灵浪漫的现代科技无不陷在世界宣布十几年的风云变幻,中国已不再是以前的中国,高速腾达后的中国是一个无比自信荣耀的民族。

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被誉为21世纪标志性体育事件之一,在2022年,熊熊燃烧的鸟巢主火炬再度点亮这座古都,也同时点亮了奥林匹克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北京。我们中国正在告诉全世界,我们以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者、践行者,而未来将是推动者、引领者。世界在期待中国,而我们也早已做好再创历史的准备,作为中国人,我骄傲的看到了这次北京冬奥会的圆满成功。我们再次征服了世界,大场面,太到位了!

整场闭幕式除了中国表演的节目,以及就是下一届冬奥会举办国家意大利的8分钟节目,就没有其他多家的表演 了哈。

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虽然这场全球盛会闭幕了。不过,在北京冬奥会闭幕的这一天,还是有很多的小插曲的。比如在闭幕式上,播音员面对运动员们的热情,无奈大声连催三遍。

一、“中国式浪漫”

开幕式是迎客松,闭幕式是折柳。不得不说张艺谋真的是太懂“中国式浪漫”。《送别》声中,80名舞者缓缓走入场内,随着舞者的脚步,一副绝美的垂柳图缓缓出现。“折柳寄情”,真真是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

二、火炬熄灭时刻

同时主火炬熄灭的瞬间,我的心中真的百感交集。在闭幕式中我们重现了2008年的那一幕:星星在地面汇聚,成为星光五环,伴随着《我和你》主题曲缓缓升起。然后这朵雪花火炬再缓缓下降,两者在空中交错,很浪漫,好像时光倒流一样,我自己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经典瞬间。

三、无比欢乐的现场

闭幕式中全场运动员最激动的一幕,则出现在运动员进场仪式上。在现场音乐的节奏中,运动员们翩翩起舞,让进场仪式秒变全场蹦迪大型现场。运动员们抛开了此前的竞争压力,尽情在此刻放飞自我。这样的欢聚时刻,要多嗨就有多嗨。中国队的两名00后的年轻奥运冠军谷爱凌和苏翊鸣,完全将他们还是小孩子天性的一面完全展现了出来,又蹦又跳,根本就收不住。

但是这个场景可真急坏了主持人康辉,在现场播放请运动员落座观礼的声音后,这些玩疯了的运动员们似乎个个都没有听到这个口号,仍然在狂欢跳动着,场面一度差点失控,实在是太嗨了,太开心了,运动员们都舍不得离开现场。

反正整场闭幕式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的欢乐,有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看着这些运动员在现场的快乐的神情,我的心情是完全被感染了。

如果非要说奇葩的表现,我个人倾向于当天的花样滑冰的表演,可以说各个国家都挺奇葩。灯神、神奇女侠、拳击选手、健身达人……“整活”,花滑界果然“人均社牛”。

中国选手彭程(前)、金杨在表演滑中,我就觉得这身衣服好像我爸妈那个年代的,当时我就让我妈看,她说也像。

中国选手王诗玥(上)和柳鑫宇在表演滑中,旗袍美不美。人更美。

莎莎特鲁索娃演绎神奇女侠,舞蹈里融入变装秀,上一幕还是温婉柔情,下一幕活力满满。果然,随着旋律的变化,小姑娘脱下外套,眼神骤变,变身成“神奇女侠”拯救世界,挥动起了她无形的“真言套索”。对于这位“四周跳女王”,表演滑上的三周跳就跟“玩儿似的”。

参加本届冬奥会的众多高手参加演出,最受期待的莫过于日本名将羽生结弦 。羽生结弦亮相演绎《春天来了》 ,一出场就带来春天的美好氛围。唯美演绎,赏心悦目。亲吻冰面的那一瞬间,让人看得热泪盈眶。励志的人儿啊。

之后表演滑结束后拥抱“冰墩墩”。憨态可掬啊。

二位你俩干啥捏!

俄罗斯奥委会选手安娜·谢尔巴科娃的表演

西班牙的健身组合太欢乐,欢脱演绎另类健美操!让不少网友恍若置身“冬奥喜剧人”。

最让人意外的是金博洋,自封中国队“队花兼队草”的他一改往常表演滑上的搞怪形象,走起了“正经画风”,唯美演绎《天使》。

格鲁吉亚男单选手莫里西·克维捷拉什维利将脸和脖子全部涂成蓝色,身穿蓝色服装,化身《阿拉丁神灯》故事中的“灯神”,全场旋转跳跃不停歇。

本届冬奥会,很多东西都会有中国风的元素,比如运动员的队服,冬奥村的食物,冬奥村的装修等等。在本届冬奥会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明显的就是我们中国运动员穿的运动服上会带有中国龙的图案。因为这届冬奥会是在中国举办的,所以据说那些运动员吃的基本上都是我们中国的特色美食。基本上,东澳村的那些装饰也有很多中国风的元素。2022年冬奥会将如期在中国北京举行。

奥运会不仅将展示体育精神,也将展示各国文化的融合。作为东道国,中国应该充分展示我们国家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国运动员的衣服上有我们中国风的图案,比赛道具上也有展示我们传统文化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展示了我们国家的文化,也吸引了许多外国运动员的注意。看过冬奥会的人应该都知道,我们中国运动员穿的比赛服上都会有一个图案,而这个图案就是我们中国龙,可以很好的代表中国。

这条中国龙的图案大部分都纹在他们的胸前。整个中国龙在衣服上,看起来特别显眼,特别有中国味。冬奥会开幕以来,中国风的元素就出现在大家面前。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展现春夏秋冬四个节气的美景。诗情画意,直接惊艳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个思路的开放,大家都很惊讶。坦白说,很中国,很浪漫,大家都叫张艺谋太熟悉中国浪漫了。

除了有中国特色的衣服,东澳村的食物也充满了中国特色。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美食似乎受到了许多外国运动员的高度赞赏。一些外国运动员特别喜欢吃中国的包子、饺子和其他有中国特色的食物。中国选手顾爱玲也在比赛中,经常把口袋里的韭菜盒子给敬畏的象头看。很多运动员在比赛前都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食物来吃,可见他们有多喜欢吃。

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也存在很多亮点让大家记忆深刻。首先就是“折柳送别”节目,当时现场有很多绿色的柳条慢慢抽出嫩芽,这也象征着在立春之后,万物复苏,一片祥和的景象同时也代表着中国人民对各国运动员的不舍之情,将每个运动员都当做朋友。“ 双奥”理念也让大家印象深刻其中,雪花火炬台和夏季奥运会的星星五环在上空交汇。

一、折柳送别

柳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一直代表着送别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虽然各国的运动员在中国待的时间也不是很久,但是却和当地人民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他们非常感谢志愿者的帮助,而中国人民原本就热情好客,看到相处一段时间的运动员们都要离开了,难免会有一些不舍之情,同时也不希望这届冬奥会结束。在闭幕式上出现了很多只柳条,现场的演艺人员手上也拿着一些绿色的柳条。在开幕式上出现了迎客松,迎客松表达欢迎之情,而折柳寄托着不舍之情,达到首尾呼应。

二、双奥理念

北京是全世界第1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所以在闭幕式上导演也想体现双奥理念。现场的五环虽然不是2008年的五环,但是整个效果和之前的镜头完全一样,工艺手法没有太大的改变,可以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星五环和2022年的雪花台在上空汇聚在一起时,也让人感叹14年的光阴,中国的变化非常大。

三、烟花的绚丽

烟花声在天空当中出现了“天下一家”的字样,这也让很多中国人非常感动,世界上有很多个国家,如果大家都能够团结一心,那么这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希望人间再无战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078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