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历史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开始,到17世纪是巴洛克服饰,再是18世纪是洛可可服饰,19世纪是维多利亚时代,20世纪是现代时尚的开端。
喜欢古装片和对服饰发展历史感兴趣的可以从头开始看,只喜欢近代复古或者想从**中获取日常穿搭灵感的请直接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看。(由于综合在一起篇幅实在太长太长了,所以为了方便大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时期和**,所以分为几篇文章发布啦)
20世纪
终于来到20世纪了!服装一步步脱离古装范畴,开始具有现代时装韵味了。随着香奈儿、夏帕瑞丽、巴黎世家、迪奥等一众设计师的出现,正式拉开现代时尚的帷幕。但在这之前,有两个时代,还是很有特色的,不得不提:
一:爱德华时期1900s
裙撑消失啦,服装重心从裙子形态转到了装饰,蕾丝成为大主角,各式各样的蕾丝花样让人叹为观止。束胸衣还是存在了一段儿时间,不过和上世纪的胸衣不同,更着重呈现S型的前凸后翘身材。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986年上映,讲述大家闺秀露西和下层青年乔治的爱情故事
《金碗》
2000年上映,讲述了上流社会一段**故事
,《欢乐之家》
00年上映,改编自《纯真年代》作者的另一部同名小说,也是一个上流社会的唏嘘故事
二:1910s
接下来是一个硬核**了!
《泰坦尼克号》
剧情就不多说了,第70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师参考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和博物馆的服装收藏,有的直接照着同期时装插图做的,整部剧的服装是属于怎么夸都不为过的水平,非常还原,非常精致,找不到任何毛病。
非常非常复古的一套女士西装,典雅大方的翻领套装长裙,衬衫式的上衣领带和手杖是当时的流行,大帽子和白手套是贵族必备,束胸衣勾勒出的前凸后翘加上笔挺的身姿,纯正的英式贵族。
腰线又开始往上提了,形状有些像19世纪初的简奥斯汀时的长裙,不过裙长变短了,不再曳地,而是可以露出脚部。当初在**院光顾着激动了,后来才觉得真是每一件裙子都好看的要命。
父母辈更古着一些,而女儿们已经走在时尚前沿了,所有上了年纪的老太太都喜欢大花帽子和蕾丝高领
三:爵士时代1920s
感谢如火如荼的女性解放运动,束腰没有了,鸽子胸没有了,H型打败了S型成为了主流审美。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提到爵士时代,就绕不开《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书,它被视为美国文学“爵士时代”的象征,先后两次翻拍的**都摘得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这也是奥斯卡史上的特例了。
小李子版的盖茨比,非常华丽的古着秀,有prada提供的戏服和Tiffany赞助的一大批风格浓厚的珠宝。从草图阶段,整部**大约有1200多套衣服被制作成衣。
Flapper本意会飞的小鸟,此时被用来形容美丽轻佻、作风大胆的新生代女性,她们热衷于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各种性感的衣裙和闪瞎眼的装饰,以及正在流行的异域风情,越重越贵气!
《神奇动物在哪里》
上一部**全是闪亮的小裙子,这一部则都是质感上天的大衣。第一部已经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设奖了,第二部还是一样的设计师。
我们的男主,孔雀蓝大衣内搭姜**马甲,再配上手提旧皮箱,完美复古质感。
我一开始会比较担忧衣服看不过瘾,因为这个故事发生时间很短,主角们都是一套衣服打天下,后来,看了**,不用担忧,因为,随便一个配角,甚至路人,都比我穿的好看
虽然是背景但大衣质感依旧上天的配角和路人们。
下图那位,简直贵妇本妇了
最后放一张图,哪里能买到这样领子的大衣请告诉我,谢谢
四:战时
经济大萧条与二战时期,也是好莱坞的黄金年代。战争阴影的笼罩下,物资紧缺的社会已经没有足够的布料和情致去设计复杂的时装,取而代之的是短款衬衫、夹克、简洁的连衣裙。
为了方便工厂女性干活,她们终于被允许在公众场合穿裤装,男装和女装不可逾越的界限被打破。
有两部影史上非常有分量的**,服装很有战时特色,主演也是当年影视界当家花旦,不过都是黑白片,就简单提一句,估计也没人爱看。
上图,左为《卡萨布兰卡》,主演英格丽·褒曼;右为《魂断蓝桥》,主演费雯丽,这个片相对来说节奏快,服装换的多,剧情也更容易看进去,比较推荐。
复古时装
20年代开始,就逐渐出现了一些时尚浪尖的icon们,有设计师比如香奈儿、夏帕瑞丽,有好莱坞影星梦露、赫本,还有贵族人士凯利王妃、温莎公爵夫人。
到50年代,迪奥先生的new look也问世了,巴黎世家、迪奥以及后来的伊夫圣罗兰、纪梵希,设计师们最终从贵族手中接过时尚的指挥棒,于是,现代意义上的时尚开始了。
后面就不以年代去分析时装了 , 列了10部剧情不错的、非常值得观看的、既有复古的韵味又有现代时尚的元素的服装大片,非常适合我们去欣赏和借鉴穿搭。
《时尚先锋香奈儿》
讲述可可·香奈儿早年的奋斗史,重点描绘她的少女时期直至在时装界初露锋芒这段时期的遭遇。影片服装既强调了时尚,又强调了先锋,很有观看意义。此外,类似的传记性影片还有《伊夫圣罗兰传》,也很值得观看。
经典的粗花呢外套+珍珠项链
时尚先锋本锋的新式骑马装与“孤儿装”:“为什么要那样,都呼吸不过来了”
我最爱的,还是工作中的coco,极致的优雅干练,无法忘怀。
《倾国之恋》
麦当娜指导影片,取材自温莎公爵夫人Waliis的传奇罗曼史,把“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童话故事撕碎给你看。
影片的服装设计相当精美,参考了当时Chanel、Madeleine Vionnet为温莎公爵夫人定制的服装,以及卡地亚设计作品的复刻品,简单优雅而风韵十足。
Wallis长得并不美,但却深谙如何用后天的品味来弥补相貌上不足的道理,所以热衷于把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从平民到温莎公爵夫人,Wallis的打扮从头到尾都散发着时髦优雅的气息。
**当中Wallis的着装多达八十套,从晚宴礼裙、陪同王子出行的正装裙、到度假裙。
这些衣服的原型,则都来自温莎公爵夫人wallis当年最爱的服装品牌,包括巴黎世家(Balenciaga)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Madeome Vionnet和Elsa Schiaparelli所涉及的衣服,另有很多衣服是直接从博物馆里借出来的文物。
《飞行家》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根据霍华德·天才·疯子·命大·休斯真人故事改编,一个重度强迫症的天才,拥有我做梦都不敢梦的碉堡人生(平凡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富家独子、美国首个亿万富翁、**制片人、飞行家、航天工程师男主莱昂纳多,搭配两个神仙颜值的凯特。2005年第77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得奖影片,服装花费高达200万美金,让**重回纸醉金迷的好莱坞黄金年代。
凯特·布兰切特,饰演凯瑟琳·赫本(史上获奥斯卡最多的演员4次,我们所熟知的另一个赫本只有《罗马假日》1次,网上经常看到有人搞混,科普一下),凯特最终也由于这个角色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我觉得凯瑟琳赫本才是真·奥斯卡·锦鲤。
凯瑟琳·赫本本人非常中性化,这部**的一些服装设计很适合酷酷的中性风女孩。
凯特·贝金赛尔,饰演爱娃·加德纳,也是好莱坞一位著名女演员。
说实话,《泰坦尼克号》觉得他还行,真正迷上他是从这部**开始的,后来,就没有后来了我没变,是他变了
《时光尽头的恋人》
豆瓣评分很低,把它放进推荐清单纯属服饰惊艳,是一个打着时装大片旗号的**。永远29岁容颜的女主,活了100多年,基本贯穿了整个20世纪。各个年代的造型都很有特色,美艳到极致。
这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活不到”的片子还有《奥兰多》、《惊情四百年》,这两个活更长,400年起步,后者服装获过奥斯卡奖。
从左至右,分别为20年代、3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
《裁缝》
讲述的是具有服装天赋的女主回到家乡小镇展开复仇的故事,一部微有悲伤感的**,感情很细腻,服装很惊艳。类似以“裁缝”为题材的**还有今年奥斯卡最佳服装《魅影缝匠》,一部“你不爱我我就下毒然后你就又爱我了”的诡异爱情故事。
《相助》(也名《帮助》)
看点很丰富,服装造型像画报一样精致。剧情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60年代美国密西西比(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种族主义重灾区)一位大学女孩看不惯美国社会对黑人女佣的不公平对待,想通过写书来帮助这些女佣脱离困境的故事。
石头姐真的是很适合复古造型了,虽然《爱乐之城》更出名一些,但这一部服装更多变,60年代流行的大片花布剪裁,很有度假风格。
《蓝色茉莉》
阔太穿搭顶级教程,女主凯特·布兰切特,导演伍迪·艾伦(这个演职人员配置,怎么都得去看啊)。
女主是一个穿金戴银的贵夫人,在有钱丈夫被捕自杀后,过惯了奢靡生活的她从纽约到旧金山找她妹妹暂居,打算开始新生活。
有趣的一点是,即便是在倾家荡产,沦落到打工为生的情况下,她仍然穿着Karl Lagerfeld专门为其定制的香奈儿外套,拿着爱马仕的铂金包,坚持坐头等舱飞机,去保护她摇摇欲坠的自尊心,伪装成光鲜亮丽的自己。
剧中服装偏成熟稳重,如果想更青春阳光一些的服装,可以去看艾伦的另一部片。
贵妇教程一:买条有质感的剪裁上乘的连衣裙,裙摆要有设计感。
贵妇教程二:开衫披在肩上穿,风姿绰约,记得配一个Birkin包。
贵妇教程三:简洁的衬衫甜美又高级,但贵妇也不能太简洁所以你要有一块卡地亚的表,和一堆首饰。
贵妇教程大结局:穿啥不重要,先有个完美体态和气质吧。
《恋恋笔记本》
一个富家**,一个穷小子相爱了,但却因为二战,这对恋人被迫分开了,在经历了分离之后,两个人终于又相遇了。很浪漫爱情故事,带出了一句很美的的句子:“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女主是肉嘟嘟的身材,她所有的服装鞋子搭配都特别适合这样的女孩子学习。
有正装,有泳装,还有非常多好看的小裙子,红的绿的黄的蓝得紫的,万花筒搭配。
《远离天堂》
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夫妻关系、同性恋和种族问题交织的故事。很多人推荐《卡罗尔》,我觉得这部片子虽然冷门,但剧情和服装都比《卡罗尔》更好些也更容易借鉴(卡罗尔的大皮草一般人穿上就是魔鬼)。如果有喜欢《麦瑟尔夫人》的,也推荐来看看,服装设计很相像了。
《布鲁克林》
平民阶层的接地气复古,很小清新的**,故事背景是50年代。剧情很简单,节奏也很慢,但是一点儿都不觉得闷,很早前看的了,现在只是隐约记得有一爱尔兰女孩,不停地变换服装,在故乡与新世界间徘徊,“此心安处是吾乡”。
除了上十部,还有很多类似的复古**,王室贵族类的《摩纳哥王妃》、《贝隆夫人》;上层中产类的《魔力月光》、《蒙娜丽莎的微笑》;夜店一些的《红磨坊》、《芝加哥》;青春一些的《洛丽塔》、《剪刀手爱德华》;想看男士着装的推荐《王牌特工》、《单身男士》。
很多,有兴趣可以一一去看。
以上都是古装片复古片之类的,此外还有好多类型的**服装都是非常绝妙的。
《穿着Prada的女魔头》算是当代时装经典了,说时装不把它拉出来溜溜都显得自己没水平,除了这部,安妮·海瑟薇还有一部《实习生》,里面的职场装扮也非常得体精致,剧情也很好我看了两遍。此外,影版《欲望都市》也是老生常谈,《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也是大型换装秀现场。
《指环王》一系列**里的奇幻服装都美绝了,硬生生造出一个真实的精灵王国;《爱丽丝梦游仙境》是童话服装高峰。我觉得这一类**戏服其实很有难度,既要追求服装特色让你觉得这是一个不同于我们的世界,又要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很考验水平。
中式**的话,古代一点的比如奥斯卡选手《末代皇帝》、《卧虎藏龙》,个人还比较喜欢《刺客聂隐娘》、《妖猫传》,近代复古类比较推荐《花样年华》、《色戒》、《听风者》,另外全智贤一部《暗杀》也很老上海(这是个纯韩片,但是拍摄地在上海,时代背景是1919年韩国在上海成立韩国临时政府之后)。
韩片我对古装不感兴趣,现代装中《人间中毒》不错,是清纯甜美挂的教科书,《雏菊》是文艺范儿教科书,全智贤的脸这辈子都看不腻了;日片我对现代装不感兴趣,反而对古装极感兴趣,我不是很喜欢过于艳丽的比如花魁那种,比较喜欢《源氏物语》那种清冷调调,另外《艺伎回忆录》也是很经典了,奥斯卡亲封的,没毛病。
差点儿忘了战斗民族,俄国**有两大古装IP屡演不衰:叶卡捷琳娜和安娜卡列尼娜,很多名演员都演过,服装也是一部比一部华丽,此外《俄罗斯方舟》也很不错。
此外,如果你有奥斯卡情节,建议追两个设计师:
桑迪·鲍威尔和科琳·阿特伍德。
两个拿奥斯卡拿到手软的人,前者《莎翁情史》《年轻的维多利亚》、《飞行家》3获奥斯卡,后者《芝加哥》、《艺伎回忆录》、《爱丽丝梦游仙境》、《神奇动物在哪里》4获奥斯卡,她们都有很多其它提名的没提名的**电视服装,尽情去看,水准摆在那儿,不会错的。
最后,如果可以推荐电视剧的话,我推荐《风中的女王》、《唐顿庄园》、《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欲望都市》、《绯闻女孩》(排名不分先后,我根据从古至今的年代来的)。
热爱服装设计,想要学习服装设计,或者正在学习服装设计想要学得更好的童鞋,私信Tienne,会有以下服装设计相关的资料分享给大家哦!
1、WGSN2019/2020色彩、面料、图案印花流行趋势报告汇总。
2、4000张手绘效果图。
3、服装手绘效果图基础教学视频加资料。
4、160款裙款设计、100款背部设计。
5、服装灵感库。
6、色彩应用基础教学视频
7、设计、打版、工艺制作扫描电子书籍。
8、每晚免费服装设计直播教学课,针对基础薄弱。
9、700多本服装设计、制版、立裁、工艺等电子书籍
10、ps服装画教学视频
更多资料不断整理更新中
女装性感高雅 男装放轻松
50年代的女装重新找回妩媚的女性美,恨不得快快甩掉战争时代死气沉沉、方便干活的工作服。女人对服装越来越心思眼光敏锐,好莱坞光芒四射的女星成为女性的时装灵感。她们从玛丽莲梦露、艾娃嘉娜(Ava Gardner)身上找寻成熟、高贵、性感的灵感。
但奥黛丽 赫本(Audrey Hepburn)及葛莉丝 凯丽(Grace Kelly)才是冰清玉洁、高雅端庄的典范。她们衣着简单但不失高贵与时尚感,与梦露的性感女神完全相反。
男人的服装则走向轻松自在:花纹与颜色多了,即使隆重服也开始放轻松,所以当年当红的男子组合Rat Pack轻松不修边幅的西装穿法,反而被视为性感象征。
便宜及耐穿的牛仔布以前是干粗活的工人及牛仔的服饰,在50年代大为流行,任何年龄及阶层的人都穿在身上。
马龙白兰度、占士甸的牛仔裤配皮夹克的性感坯子、流氓形象更被当时千万的叛逆青年抄袭。
是的,这是一个暮年的女人。
凭她年轻时是如何地攫取了全世界的心,这上帝的宠儿,落入人间的天使,近百年来再无一个女人可以超越的顶级美人,奥黛丽赫本,在她逐渐年近半百之时,仍然是不可避免地老去了。
Still from the opening titles of MGM s Green Mansions ,1958
她被评为有史以来
最美丽女人第一名
第三位百年来最伟大的演员
引领一个世纪的 时尚 女神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她铸纪念雕像
她是
奥黛丽·赫本
几乎没有哪个女士
不曾保存过她的美丽照片
她犹如一位坠入凡间的天使
用爱心、美丽、优雅
成为人们心中的完美符号
Audrey with a bouquet of azaleas and wearing a blouse
from touring stage play Gigi , which was playing
in Los Angeles at the time
除了我们最常看到的几张照片外
赫本的生活照片非常难得珍贵
每一张都意义非凡 珍贵无比
In earring and gown at the Paramount photo session in 1953
Tired after a long day, Audrey rests on her dresses,
which are waiting to be folded up
Audrey wears her own nightgown for a photo
session at Paramount in 1953
Audrey poses on the garden of the villa,
the Ferrers have rented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shooting
The palatial abode has its own lake with swans
Dressed in a striking red leotard, Audrey exercises in the garden
Eliza meets Higgins s mother, who is completely on her side
Makeup artist Wally Westmore prepares
Audrey for her first publicity shoot at Paramount
Mel and Audrey are very loving toward each other on set
The bath scene safely in the can, Cukor shouts "Cut!"
and Audery can relax
在这些极为珍贵的相片资料中,有身为人母的赫本与她的宝贝儿子肖恩Sean在后台逗玩的照片,有赫本在池塘边倚树而坐遗世独立的美照,有赫本带着她的宠物小鹿IP在超市购物的生活照。
Audrey and Ip—the fawn, whose full name was Pippin,
lived with Audrey as a pet in order to become tame
before shooting for Green Mansions began
Audrey and Ip—the fawn, whose full name was Pippin,
lived with Audrey as a pet in order to become tame
before shooting for Green Masions began
晚年的奥黛丽·赫本是联合国的爱心大使,常年奔走在世界各地。她带来的效应,比众多记者带来的要多得多。1992年,她从索马里看望儿童回来后,她察觉到腹痛,随后被查出结肠癌。手术后医生告诉她只能再维持一年生命。她向医生请求回到故乡,最后看一眼瑞士的白雪。
Sean, Audrey s son by Mel Ferrer, plays happily with his
mother while James Garner beams his approval
她曾说:
物质越丰裕,我要的却越少,
许多人想登上月球,我却想多看看树。
Audrey feeds Pippin the fawn
Audrey and Famous relax together on couch at home
1993年1月10日,在丈夫罗伯特的搀扶下,她最后一次走进她的花园。她抚摸每一株植物,仔细告诉丈夫它们各自的养护要求。
1月20天后的清晨,她在睡梦中,再次化作天使。
Audrey balances gracefully on a tree trunk
人们爱奥黛丽赫本
不是因为她是史上难得的顶级女神
而是她代表了每一位女性内心原始的梦
优雅美丽与内涵于一身的女性形象
在人们心中的她,永远是青葱时分的面容。那澄澈一如秋水的眼睛,瞬间令人屏息。
人们说,她的美是上帝的杰作,数百上千年也出不了一个。
她却不喜欢自己的脸颊太方,也不喜欢自己的鼻子太尖锐,略抬头时显得鼻孔好大,所以她常常稍微低头来拍照。她的脑门上方的头发非常薄,所以总是需要在发型设计上特别加厚处理。她的眉毛太粗,相比于上身,她的腿由于跳了多年芭蕾可一点也不算纤细,她太瘦、平胸。
噢不!全世界都无法同意!
她是完美的奥黛丽赫本,她的一切“缺点”都变成了动人心魄的优点,就连轻轻的一颦一笑,一低头一仰望,都直接碰触到人们心底最深处…
提到她,人们词穷到只剩一个字:美。而她的一生,没有用美貌去交换任何东西。她无法撼动的完美,来自于她对演员职业的专注、作为普通女人的爱情与婚姻,以及对公益事业的献身。
Mel Ferrer,
她第一个儿子的父亲。
她没爱错人;所有的照片中的真情流露,是两个彼此深爱的人。但是,无情的时间总是冷静又冷酷……
流产两次,几乎付出息影的代价,终于保住了第一个儿子。但赫本的巨星地位却让相形之下黯然失色的梅尔难以平衡。
15年的感情终于走到尽头,极度失望与备受打击的赫本竟做出了一个极为狂热的举动:秘密离婚与第二次结婚,只隔了6周!
这个比她小9岁的意大利花花公子,留下的二人合影极少。也许,全世界都不能原谅他对赫本的频繁背叛;饶是如此,第二次婚后立即为家庭息影7年的赫本仍然坚持了11年。(6岁就被生父遗弃的你,究竟是有多渴望爱与家庭…)
两段超过10年的感情都是灰暗的结局。这是赫本,大多数男人梦都不敢梦到的女人。被爱人背叛,流产与病痛,隐忍、为家庭息影,专心照顾儿子上学……她认真地,刻苦地,付出一个最普通的女人所能付出的全部。
她深爱孩子与动物,曾收养小鹿与小狗
我想,那时她根本不想记得,自己是赫本。她只想拼命给爱,也渴望得到爱的回应。
她就这么,在最盛年的时光,放任自己去老掉…
1980年,51岁的赫本终于遇到了灵魂伴侣(Soulmate),罗伯特·沃特斯。
幼年时在二战的炮火中曾经忍饥挨饿的她,曾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扶助而吃上了难得的一口饱饭。在罗伯特的引荐下,她毫不犹豫并且怀着最大热忱地投身于公益事业,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拉着罗伯特的手,一起走遍了非洲等贫困地区。
是的,她老了…我不想说,
这张照片让我哭了多少次…
如果这个世界上
“妈妈”需要一个形象,那就是她;
如果“圣洁”需要一个形象,那就是她;
如果“悲悯”需要一个形象,那就是她;
如果,爱与美
需要一个人类的形象来表达
那只能是她,
永远的奥黛丽赫本!
也许她的容颜会老去,她的心
永远是误入人间的天使
1993年1月20日,在她的弥留之际,她的大儿子肖恩问她是否有话要说,她的回答是:“没有,我没有遗憾,…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儿童在经受痛苦。”
Audrey Hepburn forever
完美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奥黛丽赫本曾经真实地在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上活过,哪怕是短短的64年。
曾有一些真实的人,看到过她的绝世容颜,听到过她清晰坚定的发言,甚至曾拭去她那无法用美丽来形容的眼睛里流出的泪水。
她为爱而生。又为更大的爱付出全部。
这是奥黛丽赫本,凡人说她老了,我说…
她,是美的顶点,是美的永生。
着重介绍五位女性艺术家,她们丝毫不亚于同代男性艺术家的才华及其历史贡献。
一 举办画展次数最多的女画家——方君壁
方君壁(1898—1986),出生于福州。幼年随家人赴法,先入朱里安美术学院,后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女学生。1924年她的作品入选巴黎沙龙展,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并从此开始了她漫长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涯。
由于家境优越,方君壁留洋求学较早,因此她的艺术生涯与中国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并未发生多少关联。1925年她曾回国执教,但一年后又重返法国,再进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在勃纳尔画室继续学习了两年。1936年方君壁再次回国,除专门从事油画创作外,还潜心研修国画,在艺术实践中,与徐悲鸿、林风眠一样较早地探索着中西方艺术融合的道路,尝试着将西画的解剖学、透视学等原理融合到国画中来,以改正中国画种种不合科学定律之处,可见其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在历史上同期画家中,方君壁的画展次数是最多的。她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法国、巴西、阿根廷和日本均举办过画展。1974年,为了表达对这位将自己一身都奉献给艺术事业的名门后裔的尊敬,巴黎东方艺术馆专为她举行了“方君壁从艺六十年回顾展”,可见其巨大的艺术成就。
1949年在其丈夫被国民党误杀后,方君壁再次离开了祖国,远走海外,最后定居美国,一身作画,直至终老。
二 天妒英才——蔡威廉
蔡威廉(1904—1940)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之女,1915年(其时九岁)第一次随父母赴欧,后又二次赴欧,毕业于法国国立里昂美术学院,1928年回国后被杭州国立艺术院院长林风眠聘为西画系教授。她的肖像画在1929年第一界全国美术展览中就“一鸣惊人”。在她的执教的时间内,经常亲自给同学们做示范,很受同学们尊敬和爱戴,为我国西画家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的学生中就有后来出名的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
蔡威廉与杭州国立艺术院理论教授林文铮的结合是当年中国文化界的一段佳话。可惜在云南分娩时因感染褥热,不幸早逝。她的一位朋友在她一九三九年去世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真正在那里为艺术而致力,用勤苦与自己斗争,改正弱点,发现新天地,如蔡威廉女士那么为人,实在不多,末了却被穷病打倒,终于死去,想起来未免令人痛苦寒心”。由于离世较早,蔡威廉留下的作品很少,其中巨幅肖像《秋瑾就义图》是我国画史上第一幅描绘女性英雄秋瑾的画作,也表现了一个女性画家对作为民族英雄的“女人”价值的张扬。除此之外,还有著名的肖像画《孙中山肖像》、《建筑师刘既漂》、《林文铮肖像》等。
蔡威廉的画风简练概括、有欧洲现代主义早期的风格,同时受后印象主义,尤其是塞尚画风的影响较大,用笔大胆,造型简练概括,具有雕塑感。蔡威廉对反映和表现女性题材有强烈的自觉意识,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三 大家闺秀——关紫兰
关紫兰(1903—1986),广东南海人,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老师是上海早期油画家陈抱一。关紫兰是中国较早接受野兽派影响的职业油画家,是近代的浪漫派。毕业后随即留学日本,对野兽派绘画理解颇深。她的作品秀美华丽、用笔豪放,时时透露出坚强与宏伟,极具现代主义倾向,深受日本油画界器重,被海外油画界称为“中国闺秀女油画家”。
1929年她的作品《少女》显示出她在艺术上的大胆追求。画面构图稳中有动,线条和色彩组合活泼,人物形象简练,用笔老到,色块明亮、果断、鲜艳,确实与当时中国大部分油画家的“写意性写实油画”有很大差别。这种油画常常色彩灰暗或一片暗褐色,被称作“酱油调子”,尤其是在油画的绘画性、色彩和表层肌理及用笔上与先进技法有一定差距。后来成为美术评论家的金冶当时就评论道:“富有色彩而不辨轮廓,完全用自觉去表现图像,所以在关女士的画风中只有一种很简单的形式,就是幽秀华丽、大方新鲜,她的用笔奇特的很,是近代的浪漫派,实在的内容,离我们目下所要求的相差甚远,可她是远处的一盏明灯”。她的另一幅作品《 执扇少女》与之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画面少女端庄淑慧、从容恬静,目如秋水,唇似樱桃,手中素洁的折扇映衬着纯净与典雅;画面构图饱满大气,线条圆润简约、洒脱飘逸,丰富强烈的色彩对比在微妙的纯度调和里趋于协调,浓郁中不失沉稳;背景富有时代气息的装饰布纹图案,点缀着少女如画如梦的流金岁月。20世纪40年代陈瑞林在《当代中国油画》中也曾评论道:“她确有像宝石一样晶莹玉润的色彩,有像天鹅绒一样温馨的画面,有小鸟一样活泼的笔触,可是男性特有的紧张与宏伟的构成,在她的画面中已经老早就有了,看她最近的作品,风景和几张花,显然的,她已经放弃了变形、夸张而转入写实的手法中去,有这种写实绝不是庸俗的、皮相的,而是表现的、单纯的、洗练的写实”。
可惜,她的画也留存不多, 但从她有限的画作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相比于中国早期其他的油画家,其人物作品用笔格外简约肯定,把握人物神情极具敏锐。三十年代人物作品尚以清幽华丽的气质见胜,到四十年代,人物画中更见秋水伊人的高华沉静。
关紫兰不仅是上世纪女性画家的代表人物,在近百年新绘画运动中,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前卫女性——丘堤
丘堤(1906—1958)原名丘碧珍,生于商人家庭。她在少女时代就凸显出不一般的个性和见识,年少在福州女子师范读书时就已显出新女性特点,带头剪短发,并利用暑期挨家挨户动员家庭主妇学习文化,组织补习班。1928年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西洋画系学习毕业后随哥哥去了日本继续进修美术,受印象主义影响较深。
她的丈夫庞薰琴也是中国早期的油画家,与另一位画家、雕塑家王济远于1932年成立画室 “决澜社”。1933年10月,当“决澜社”举办第二次画展时,丘堤的作品《花》获得“决澜社奖”,这是决澜社四次画展中惟一的一次颁奖活动,并请了当时文教界的名人颁奖。此次获奖使丘堤名声大振,但也有一些争议,这要从这副画的画面说起:平涂的背景前,一块浅色的方块,象征桌面,上搁一块蜡染绣布,也是完全的平面化。画上的一盆植物,叶子是红的,花是绿的。于是便引来了一些人的不满,认为红叶绿花违反了自然界的规律。其实,丘堤这件作品,无论是画面的构成、用意、色彩,都非常成熟和老练。她的构图在对称性中求得微妙的不均衡,背景的平涂和主要物体的有笔触的肌理化处理,显然是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处理手法和蜡染花布的民间趣味,再加上植物和背景的关系,这一切便不落痕迹地、简洁又富有意味地勾画出这幅画的时代气息。此外,这幅画也显出了画家创作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在于能将各种不相同的事物,无论是技法还是观念,都有分寸地融为一体,各部分的比例,无论是点、线、面,色彩,还是各种意象趣味,都能如此浑为一体,不多不少地组成一幅简洁的好画。丘堤的油画对物体与空间、空气的暧昧关系,为中国女性油画家所仅见。
可惜的是她的作品也留存较少,大量作品在抗战和文革时期遭浩劫被毁,仅剩二十多件,但对于一个真正的天才画家而言,数十件作品已完全可以让我们看出她艺术的光芒。
五 传奇女性——潘玉良
在中国早期的女油画家中,潘玉良(1895-1977)的画留存最多,主要作品有2000多件,如加上各种速写和草稿,其作品可达4000多件。潘玉良原名张玉良,自幼父母双亡,一度被迫堕入青楼,18岁从良。后在陈独秀、刘海粟的鼓励下,开始学画,并在1918年以较高的分数被上海美专录取。1921年,她考取了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毕业后又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与徐悲鸿共同受教于法国学院派画家西蒙、达仰教授。1925年完成学业后又在罗马国立艺术学院学了一年绘画和两年雕塑。在她求学的这段时间里,国内军阀混战,留学生的公费资助常常得不到,而她又是个好强的人,不愿开口借钱,以至于营养不良,差点双目失明,由此可见她性格的坚强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国内外艺术界对潘玉良的艺术均有很高的评价,在1929年回国后一段时期里,她的油画充溢着活力,色彩浓艳厚重,用笔大胆泼辣,被人誉为“中国印象派第一人”。 她的早期作品《春之歌》就吸取了印象派的光色变化,以自然抒情的笔调表达出生活中蕴含的美的境界。《仰卧女人体》则造型简洁,意境甜美沉静。1940年的《自画像》,画面色彩明亮,黄绿的背景和从左边伸入画中的盛开的红色大花形成对比,画中人穿着中国旗袍,微斜着头,眼神优雅却略带忧郁。作此画时她正是带着一种悲痛绝望的心情离开祖国不久,可以看出画中寄寓了她对亲人的淡淡思念和一种无奈的孤单。除了自画像她还喜好静物,并将静物创作与回忆相结合。从《白菊花与线装书》中一再出现的菊花、丁香、月季,还有扑克、线装书和烟斗等,可以看出这都是她对旧生活的回忆。从她留下的文章中我们知道,她将菊花,尤其是白菊赋予特殊的人格意义,常将其比喻自己的清白和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志向。对生活细节的回味和随之起伏变化着的心情思绪,表达出潘玉良作为一名特殊的女性,对其人生况味的表达。
后来,她又将中国画的线条融入油画,赋予作品以东方神韵。当时专门研究中国现代艺术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迈克•苏立文认为:“潘玉良是当代能使中西艺术融合的少数中国画家的一位杰出的代表”。除此以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她作为一名女性画家对女性身体和心境的表现,而她所掌握的印象派技法和传统中国画线描画法,都为她的女性情怀和女性感受服务。潘玉良画的大量女人体,其中大部分都是她自己充当模特。最有特点的是用线描构成的人体画,在《观猫女人体》,《披花巾女人体》和《女人体》中,潘玉良先用细腻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典雅素静的女裸体,然后用淡彩点染出人体的结构和质感,背景部分运用点彩和交错的短线来制造层次,呈现出秀美灵逸、坚实饱满的极富独创性和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潘玉良不仅仅在技法上为中西艺术融合做出了贡献,还在于她画的这批人体的出现是早期女画家用自己身体表达自己感情和人生的范本。潘玉良晚年仍热衷于创作。五十年代中后期她创作了一批以中国民间妇女活动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如《双人袖舞》,《双人扇舞》等,这些画乍看起来有马蒂斯的大块纯色运用的特点,然而在纷繁的西画色彩中又融入了国画的线条勾勒,蕴藏着中国艺术的意境、韵律、诗情。构图大胆而夸张,画面奔放而深沉,色彩绚烂而宁静,有着强烈的律动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纵观潘玉良的艺术生涯,可以明显看出她的绘画艺术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中萌生发展的。这正切合了她“中西合于一治”,及“同古人中求我,非一从古人而忘我之”的艺术主张。对此,法国东方美术研究家叶赛夫先生作了很准确的评价:“她的作品融中西画之长,又赋予自己的个性色彩。她的素描具有中国书法的笔致,以生动的线条来形容实体的柔和与自在,这是潘夫人的风格。她的油画含有中国水墨画技法,用清雅的色凋点染画面,色彩的深浅疏密与线条相互依存,很自然地显露出远近、明暗、虚实,色韵生动,她用中国的书法和笔法来描绘万物,对现代艺术做出了丰富的贡献” 。
以上这些生活于二十世纪初的女画家们的才情可谓遗世独立,已成绝响。她们为我国的油画发展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绘画史会记住她们,世界绘画史同样会记住她们。她们留存不多的作品,是值得我们珍惜的艺术瑰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